身体不同部位皮肤感觉的检验
- 格式:doc
- 大小:59.50 KB
- 文档页数:4
四川警察学院心理学实验报告姓名:m 区队:三区队学号:0911003028 日期:2011.10.13 合作者:g、t、y、x、j、l实验名称皮肤觉两点阈测量摘要:恒定刺激法是测量感觉阈限的三种方法之一,是指每呈现一个刺激就要求被试回答“有”或“无”,即感觉到或感觉不到,然后按被试对不同刺激回答“有”或“无”的次数来计算阈限值,因此又叫做次数法(the method of frequency)或正误法(the method of rightand wrong cases)。
恒定刺激法中所用的刺激要事先选定,恒定刺激法既可以用于测量绝对阈限,又可以用于测量差别阈限。
两点阈便是我们可以用恒定刺激法测定的感觉绝对阈限之一。
两点阈是同时刺激皮肤上的两点时,被试刚刚能分出其为两点时的最小距离。
它是肤觉定位的一种方式,也是皮肤空间的绝对阈限。
身体各部分的两点阈是不同的,活动较多的部分两点阈较低,如大学生手指尖的两点阈为1-3毫米,手心的两点阈则为8-12毫米。
恒定刺激法计算阈限的方法有三种:直线内插法;平均Z分数法;最小二乘法。
本实验采用直线内插法,计算公式X=x1+(x2-x1)*(y-y1)/y2-y1。
本实验目的:学会测定皮肤两点阀的方法,探索身体不同部位皮肤两点阀的差别以及练习与疲劳因素对两点阀的影响。
关键词:两点阈恒定刺激法正误法次数法1 前言肤觉感受器在皮肤上呈点状分布,称触点、冷点、温点和痛点。
身体的部位不同,各种点的分布及其数目也不同。
肤觉对人类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有重要意义。
两点阈是指能两个刺激点同时作用于皮肤时,皮肤能感觉到两个刺激点的最小距离,它可以代表人的皮肤对触觉刺激的分辨能力。
用恒定刺激发测量两点阈。
恒定刺激法又叫正误法、次数法,是心理学中最准确、应用最广泛的方法。
它是以相同的次数呈现少数几个(一般为5~7个)恒定的刺激,通过被试对每个刺激觉察到的次数来确定阈限。
恒定刺激法最符合阈限“50%觉察概率”的操作定义。
肤觉两点阈值测量实验报告两点阈(two-point limen),能分辨皮肤上两点刺激的最小距离。
同时刺激皮肤上的两个点,当两点的距离小于一定程度时,会被感觉成一个点。
能辨别的两点距离越近,表明两点辨别能力越精确。
两点阈是对触觉空间辨别能力的度量。
身体不同部位的两点阈是不一样的。
两点阈(two-point limen),能分辨皮肤上两点刺激的最小距离。
同时刺激皮肤上的两个点,当两点的距离小于一定程度时,会被感觉成一个点。
能辨别的两点距离越近,表明两点辨别能力越精确。
两点阈是对触觉空间辨别能力的度量。
身体不同部位的两点阈是不一样的。
其规律是,运动能力越高的部位两点阈越低。
另外,肢体上横向的两点阈一般也低于纵向的两点阈,其构造类似圆规(见图)。
身体不同部位的两点阈是不一样的。
S.温斯坦得到的一些数据如表。
身体不同部位的两点辨别的一般规律是,手指和头面部的辨别能力优于躯干和四肢。
K.von 维罗尔特发现,从肩部到指尖,两点阈越来越小。
这种两点阈的减小与上肢不同部位的运动能力有密切联系,运动能力越高的部位两点阈越低。
身体不同部位的触觉空间感受性随运动能力而增高的现象称作维罗尔特运动律。
两个点在皮肤上的相对方位对两点阈有很大影响:肢体上横向的两点阈一般低于纵向的两点阈。
身体不同部位的两点辨别能力与这些部位在大脑皮层中央后回和中央前回投射区的大小有密切关系。
如果将皮肤两点的同时刺激改为相继刺激,即用较小的时距先后刺激皮肤两点,随着两点刺激时距的增大,两点阈将逐渐减低。
1 实验目的1.1学会测定皮肤两点阈的方法。
使用两点阈量规在被试的皮肤上进行测定。
实验序列长度与起点,可以按照预备测验中的实验测定结果来确定,一般定为从7到15毫米的长度为起点,随后每点化为1毫米。
每种间距可做20次,按随机数字表排列顺序。
1.2探索身体不同部位肤觉两点阈的差别。
用两个刺激点作用于人皮肤,人能感觉到是两个点而不是一个点时的两点之间的最小距离称为两点阈。
实验最小变化法目的要求:学会测定皮肤两点阈的方法;探索身体不同部位肤觉两点阈的差别以及练习与疲劳等因素对两点阈的影响。
教学重点:学会测定皮肤两点阈的方法;学习使用极限法(最小变化法);了解练习效应与疲劳效应。
教学难点:学习使用极限法(最小变化法);了解练习与疲劳等因素对两点阈的影响。
教学课时:2教学方法:学生实验为主,教师辅以指导教学内容与步骤:用两个刺激点作用于人皮肤,人能够感觉到是两个点而不是一个点时的两点之间的最小距离称为两点阈。
肤觉两点阈是人皮肤的触觉空间感受性。
人身体上的不同部位的肤觉两点阈的值是不同的。
一般来说,身体的暴露部分,如手指和头面两点阈小,身体的掩盖部分,如肩、背、大腿、小腿部分两点阈大。
练习与疲劳因素可以影响两点阈的大小。
一、实验目的:1.本实验用两点阈从一个侧面表示触觉绝对阈限。
2.测定手背等部位触压觉两点阈,学习使用极限法(最小变化法)3.了解练习与疲劳等因素对两点阈的影响。
二、仪器与材料:EPT506型两点阈测量器,EPT713型迷宫。
三、方法与程序1.主试事先拟定好实验顺序,制作实验结果记录表。
刺激两点距离从0~15mm,渐减系列和渐加系列的每次起点不同,增减序列按ABBA法排列,共做20个序列。
(实验时间如果完不成,可适当减少实验序列。
)2.主试选定被试的右手手背、前臂背面、背部为测量区,分别为A、B、C区。
测量前,做好标记,刺激在标记区内进行。
3.在实验前,主试先发出指导语:“注意,当你感觉为两点时报告说‘二’,感觉为一点时报告说‘一’,如果不能确定是一点或两点时,也需报告(仅两种报告结果)。
”被试报告“两点”则记录“+”,报告“一点”则记录“-”。
4.被试坐在实验台被试位置,将右手绕过迷宫挡板,手心向下平放(主试调节挡板角度,以使被试看不见刺激点),然后据刺激报告。
5.主试用两点阈测量计两脚垂直地、轻轻地、同时落在被试手背上,对被试试测几次。
正式实验前,主试先在自己手上练习数次,然后按事先拟好的刺激序列,顺序呈现刺激,每步变化1 mm。
感觉生理学中的皮肤触觉与疼痛阈值皮肤触觉是人体感知外界刺激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也与疼痛阈值紧密相关。
在感觉生理学中,皮肤触觉与疼痛阈值的研究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皮肤触觉与疼痛阈值之间的关系。
一、皮肤触觉的定义与类型皮肤触觉是指身体的外皮对于外界物体所产生的触觉感受。
皮肤触觉的传导主要依赖于皮肤表面的感觉受器,包括梅氏小体、毛发脉络丛、底板细胞等。
其中,梅氏小体负责感知轻触、挠痒等感觉,毛发脉络丛负责感知触发、寒冷等感觉,底板细胞负责感知压力等感觉。
不同类型的皮肤触觉受器对不同的外界刺激有着不同的敏感度和反应。
二、疼痛阈值的定义与测量方法疼痛阈值是指人体对于疼痛刺激所能忍受的最低强度。
疼痛阈值的测量可以采用机械刺激、热刺激、电刺激等方法进行,其中最常用的是机械疼痛刺激。
通过逐渐增加机械刺激的力度,被试者在感到疼痛的瞬间按下按钮,记录下疼痛阈值的数值。
三、皮肤触觉与疼痛阈值的关系皮肤触觉和疼痛阈值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研究发现,在同一部位,触觉敏感度较高的区域疼痛阈值通常较低。
这是因为皮肤触觉受器和疼痛受器在感知外界刺激时共享一部分神经通路和传导机制。
触觉刺激能够通过活化皮肤触觉受器,干扰疼痛受器的传导,从而降低疼痛阈值。
四、影响皮肤触觉与疼痛阈值的因素1. 个体差异:不同个体在皮肤触觉和疼痛阈值方面存在差异,这与遗传、生理状态、心理状态等因素有关。
2. 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触觉会逐渐下降,而疼痛阈值则会逐渐上升。
3. 性别:女性在疼痛感受和疼痛阈值上通常比男性更为敏感。
4. 注意力:对于同样的疼痛刺激,注意力高度集中的个体其疼痛感受通常更为明显,疼痛阈值也会相应降低。
5. 疾病状态:一些疾病,如糖尿病、神经病变等,会影响皮肤触觉和疼痛阈值的正常功能。
五、临床意义与应用前景对于临床医学而言,了解皮肤触觉与疼痛阈值的关系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通过研究皮肤触觉与疼痛阈值的变化规律,可以增进对疾病发展的早期预警和评估,为医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依据。
皮肤觉两点阈实验报告XXXX学校心理学实验报告姓名 XXX 班级 XXXXXX 学号 XXXXXXXXXXX 日期 2021.10.26 合作者 XXX XXX XXX XXX XXX XXX XXX XXX实验名称皮肤觉两点阈测量摘要目的:探索身体不同部位皮肤两点阈的差别,学会测定皮肤两点阈的方法以及分析练习效应、期望效应等对两点阈的影响,练习直线内插法处理数据。
方法:先运用最小变化法粗略地测量出两点阈的范围,选定五个刺激,再用恒定刺激法测定两点阈,最后分别用直线内插法处理数据。
结果:只测出了被试少量区域的两点阈。
关键字皮肤觉两点阈恒定刺激法直线内插法习惯误差期望误差1. 引言量化和精确性是科学主义对心理学提出的严格考验,1860年,费希纳的巨著《心里物理学纲要》标志着心理物理学的诞生,感觉阈限(sensory threshold),又称阈限,是传统心理物理学的核心概念。
费希纳设计了三种测量感觉阈限的方法――最小刺激法、恒定刺激法和平均差误法。
利用两点阈量规,我们不仅可以区分出刺激作用于皮肤的部位,而且还能辨认出相隔一定距离并同时受到刺激的两个点。
但是如果同时刺激非常邻近的两个皮肤点,我们感觉上会认为是一个点,而逐渐将两个点的距离加大到一定程度,我们又能感觉到是两个点而不是一个点了。
两点阈就是能够感觉到是两个点而不是一个点的最小距离。
威洛特(Vierordt,1870)最早使用两点阈测量器,并发现从局部到指尖,两点阈越来越小,这种身体部位的触觉空间感受性随着其运动能力的增高而增高,被称为威洛特运动定律(Vierordt’sLaw)研究发现,两点阈可以因为练习而减小,因为疲劳而增大,这种练习和疲劳因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两点的不同标准引起的。
如果将两点的同时刺激改为相继刺激,而其他条件不变,两点阈就大大下降,这说明两点阈依赖于刺激的空间和时间特点。
使用两点阈测试注意事项;1、1必须垂直地降落。
2、两尖头须均匀地接触皮肤。
2.1感觉世界【思维导图】【知识点全掌握】一、感觉的产生人有各种不同的感觉器官,当人的感觉器官和感受器感受到环境的刺激时会发出信息,信息沿着神经传到大脑,大脑作出分析,产生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皮肤感觉等相应的感觉二、皮肤和皮肤的感觉1.皮肤感觉的类型:皮肤是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具有触觉、痛觉和冷热觉等感觉功能2.皮肤的各个部位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皮肤的各个部位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如触摸一般用指尖,因为这个部位的触觉神经末梢比较集中;要测试病人额上的温度,一般用手背,因为手背上的神经末梢对热比较敏感3.皮肤的其他功能:皮肤除了作为感觉器官感受外界的刺激外,还有很多重要的功能,如防止身体水分散失、排汗散热、保护身体免受细菌入侵等三、鼻和嗅觉1. 嗅觉:嗅觉是由气体物质刺激嗅觉感受器所引起的感觉2.蛋糕香味形成嗅觉的过程 四、舌和味觉 1. 味觉:味觉是由溶解性物质刺激味觉感受器所引起的感觉2. 形成味觉的过程:舌上有味觉感受器,能感受各种食物的刺激。
当食物进入口腔内,食物中的一些化学物质溶于唾液中,味觉细胞接受刺激,通过神经将信息传到大脑,大脑分析后就知道食物的味道了,这就是形成味觉的过程【例题精析】例1.盲人在行走时总是需要借助手中的盲杖,通过盲杖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与下列哪幅图体现的方式相同( )A. 吃西瓜B. 闻花香蛋糕香味人呼吸 鼻腔,刺激嗅觉神经末梢 信息 嗅觉神经 信息 大脑皮层嗅觉中枢 嗅觉C.摸东西D.听声音例2.为测试不同部位的皮肤对触觉的敏感程度,小金用一支绘图笔在小徐皮肤的某些部位画上测试区。
小徐蒙上眼睛后,小金用针轻轻接触测试区上不同的点,当小徐感觉到针触时,就说“是”,将小徐能感觉到针触的百分率记录下来。
在不同部位的皮肤上重复此实验,其结果如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通过上述实验可以判断实验时针触指尖的力度大于针触手臂的力度B.本实验说明敏感部位为大脑皮层提供信息的机会远远多于非敏感部位。
五感体验感知身体各部位的功能和特点人类的身体是由各种各样的器官组成,通过五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使我们能够感知和体验外界世界。
这些感知和体验通过神经系统传递给大脑,使我们对所感知到的事物有更深入的了解。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五感如何帮助我们感知身体各部位的功能和特点。
Ⅰ视觉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感觉之一,通过视网膜的光敏细胞感知外界的光线,转化为电信号并传递给大脑。
通过视觉,我们能够观察和了解自己的身体各个部位的功能和特点。
例如,通过观察自己的手指,我们可以看到它的灵活性和精确性,通过观察自己的肌肉,我们可以看到其紧致性和力量。
此外,视觉还能帮助我们观察和了解其他人的身体特征,如身高、体型等。
Ⅱ听觉听觉是我们感知世界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耳朵的听觉感受器官感知外界的声音,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传递给大脑。
通过听觉,我们可以感知到身体各部位的声音特点。
例如,我们可以听到自己心脏的跳动声,感受到呼吸声的规律和节奏,通过听觉还能感知到肌肉活动时的摩擦声和关节的运动声。
听觉的敏锐度和准确性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体验身体各部位的功能。
Ⅲ嗅觉嗅觉是我们感知外界气味的主要感觉之一,通过鼻子的嗅觉感受器官感知外界物质释放的气味,并将其转化为神经冲动传递给大脑。
通过嗅觉,我们可以感知到身体各部位的特定气味。
例如,我们可以闻到自己的皮肤散发出的气味、脚部散发出的气味以及其他身体部位的特有气味。
这些气味告诉我们身体部位的健康状况,让我们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理和保养。
Ⅳ味觉味觉是我们感知食物味道的重要感觉之一,通过舌头上的味蕾感受外界食物的化学成分,并将其转化为神经冲动传递给大脑。
通过味觉,我们可以感知到身体各部位的特定味道。
例如,我们可以尝到唾液的咸味,感受到舌头上的苦味和甜味,通过味觉还能感知到口腔中微妙的酸碱度。
这些味觉的感受让我们知道身体各个部位的生理反应,帮助调控饮食习惯和保持健康。
Ⅴ触觉触觉是我们感知外界物体质地、温度和触感强度的重要感觉之一,通过身体表面的皮肤感受外界物体与身体的接触,并将其转化为神经冲动传递给大脑。
皮肤科疾病临床评分表目录皮肤科疾病临床评分表 (1)特应性皮炎 (2)SCORAD评分 (2)EASI评分 (4)现有患者自我评价的EASI评分标准:SA-EASI (6)银屑病 (7)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性指数(PASI评分) (7)自我评价PASI(SA-PASI) (8)银屑病静态临床医生整体评估 (9)痤疮 (10)Pillsbury的4级分级法 (10)Cunliffe的12级分级法 (10)Leeds 痤疮评分标准 (11)黄褐斑 (12)黄褐斑面积及严重程度评分(MASI) (12)干性皮肤 (13)干性皮肤评分 (13)天疱疮 (14)天疱疮面积及活动程度评分(PAAS) (14)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 (15)SCORTEN (15)白癜风 (16)白癜风面积及严重程度评分(VASI) (16)白癜风活动程度评分(VIDA) (16)皮肤病生活质量量表(DLQI) (18)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 (19)其他疾病评价标准列表............................................................................错误!未定义书签。
特应性皮炎SCORAD评分1、评价面积(9法则),最大评分100,注意2岁以下婴儿和成人的区别;2、评价六个临床特征:红斑/颜色加深;水肿/丘疹;渗出/结痂;剥蚀;苔藓化/痒疹;干燥前5个评价单个平均的有代表性的部位,干燥评价未受累部位。
评分尺度:0-3,0=无;1=轻度;2=中度;3=重度,最大分值18分3、两个视觉模拟标尺:患者评价过去3天(晚)前的瘙痒和睡眠丧失平局程度前两项为客观SCORAD,可以独立使用,最大分值83分,加上第3项最大分值103分特点:快速,简单,但不同观察者对面积和严重程度的评价之间有差异。
SCORAD (Scoring Atopic Dermatitis Index)症状/体征0分1分2分3分评分无轻度中度重度瘙痒无瘙痒/搔抓偶尔、轻微瘙痒/搔抓持续或间断瘙痒/搔抓,不影响睡眠烦人的瘙痒/搔抓,影响睡眠红斑此体征经仔细观察,不能确认仔细观察后此体征确认此体征明显,立即确认此体征很明显丘疹/水肿此体征经仔细观察,不能确认仔细观察后此体征确认此体征明显,立即确认此体征很明显渗出/结痂此体征经仔细观察,不能确认仔细观察后此体征确认此体征明显,立即确认此体征很明显抓痕此体征经仔细观仔细观察后此体征此体征明显,立即此体征很明显EASI评分评价面积和严重程度,及治疗反应。
序号:
身体不同部位皮肤感觉的检验
作者单位:郑州高新区郑州中学
作者姓名:张花勤
二〇一一年五月二十三日
身体不同部位皮肤感觉的检验
摘要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下,教师不仅仅是教材的使用者,也是教材的开发者。
笔者在指导七年级学生学习人体神经系统知识内容时,针对多数同学难以说清的“触觉辨别力”,带领学生亲自去探究检验自己的皮肤感觉。
本文给出了检验触觉的背景、方法、具体步骤及结论分析。
关键词皮肤感觉触觉检验步骤
视觉、听觉这样能接受远距离刺激信息的感觉对我们实在是太重要了。
有人估计,一个成年人凭视觉获得的信息在他的全部知识中占到80%以上,以至于使皮肤感觉的一部分常常被掩盖着。
正因为如此,我们对皮肤的感觉能力就了解得很不够,因而也就会对许多与此有关的问题感兴趣。
一、对皮肤感觉进行检验的意义
人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只有灵敏地感知环境的变化并对自身的生命活动进行调节,才能维持自身的生存。
如果需要对皮肤感觉功能的性质、灵敏程度及分辨能力做出估计,就要以可能的方式加以考察,这就是皮肤感觉的检验。
对大多数同学来说,当问到“你的视力是多少?”时,都可能会比较清楚地作出回答。
但是若问到“你的触觉辨别力怎样?”时,恐怕就很难说清了。
其实,科学地研究人体皮肤感觉能力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例如,检验发现皮肤振动觉阈值与温度有关,当皮肤温度在37℃时最为敏感,此时200赫兹的频率最易被感知。
皮肤可感觉的振动频率为15-10000赫兹,这个频率在声波范围(20-20000赫兹)内,聋哑人凭着皮肤振动觉可以感觉到一些声音刺激。
皮肤振动检验的结果会有助于对聋哑人进行语言的感知训练。
还有人在针刺激麻醉的研究工作中,采用“两点阈”检验来判断皮肤感觉灵敏度的变化,或者在手术前对病人进行麻醉效果的预测。
人们还发现感觉的敏感性会因生理、病理状态不同而改变,或过敏、或迟钝,甚至有时内脏疾病也会在体表皮肤的一定部位出现疼痛或痛觉过敏,这些情况将有助于内脏疾病的诊断、针灸治疗以及中医经络理论的研究。
那么,人的皮肤感觉究竟哪里最灵敏?人的脚趾与手指相比,感觉的辨别力相差多少?若闭上眼睛,凭手触摸的感觉人能分辨两个形状大小相似的物体吗?能掂出谁轻谁重吗?能在多大程度上将它们区别开?人的手心、手背的疼痛感觉一样吗?带着这样的问题,让我们亲自试一试皮肤感觉的检验吧。
二、可采用触觉的“两点阈”对皮肤感觉进行检验
触觉刺激作用于人体之后,由传入神经纤维将刺激信号传至中枢神经系统及其高级部位进行综合分析,然后产生感觉,并作出判断。
检验者在皮肤的两个位点同时给予同样的两个点刺激,如用针尖触,当两点距离足够大时,就能够感到刺激是两个点;如果缩短两点间的距离小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只有一个点的感觉”。
能够分辨两触点间最小距离的值,就是皮肤触觉的“两点阈”。
能够分辨最小距离的两点刺激为两点的辨别阈,辨别的阈值即以此距离数值表示。
皮肤触觉两点阈检验,就是通过一定方法测定人体不同部位的阈值,研究两点辨别阈值在人体不同部位的区别,通过适当方法进行检验比较,从而了解人体表面感受器密集分布有利于刺激的存在、数量、大小和性质。
三、采用触觉“两点阈”对皮肤感觉进行检验的具体步骤
1、让被测试同学伸出右臂裸露,头转向一侧,使其看不到测试过程;
2、将圆规两个针脚分开4厘米(初始值),用其两端轻轻触及右臂(越轻越好),问他感受到了几点刺激,测定该部位的阈值;
3、用同样的方法,测出该同学的其他几个身体部位的阈值;
4、将测试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注:表中点数为被测者报出;感觉一点时的间距、阈值为测试者测出。
)
5、测试过程中,可以突然增大两点或变成一点来确认被测者是否有主观影响。
(注:测试者应尽量减小或避免外界干扰,如较大的声音或其他部位的刺激等,且保证被测部位的健康和正常,这样才能减少误差。
)
6、根据测出的阈值做出以下柱形图:
前臂外侧手心手腕内侧手指唇边
四、对皮肤感觉进行检验的结论分析
从以上实验数据及图形可以明显看出,人体表面各个部位密集分布着感受器,把所受刺激传输给大脑,从而作出相应反应。
位置不同感受能力也不同。
阈值越小,表明感受能力越强。
从被测的几个部位阈值可以看出,越是经常活动,皮肤较薄,阈值就越小。
这是因为这些部位是最多感受刺激的地方,因而血管和神经末梢分布就较多、较密集,感受器也较密集。
参考文献:
1.《新编奥林匹克基础知识及素质教育丛书——初中生物》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主编:曹保义等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下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主编:朱正威赵占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