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手术的配合体会
- 格式:pdf
- 大小:265.85 KB
- 文档页数:2
经腹膜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关键词】后腹腔镜;手术配合;护理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肾细胞癌是肾细胞癌的标准治疗方法。
近年来随着腔镜技术的迅速发展,后腹腔镜手术由于具有创伤小、术后美观、患者康复快,术中术后肠道干扰少等优点,越来越深受泌尿外科医师和患者的欢迎。
我院2008年5月至2010年7月为10例患者实施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手术(laparoscopic radical nephrectomy,LRN),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10例。
男6例,女4例;年龄35~63岁,平均42.5 岁。
左肾癌4例,右肾癌6例。
无症状体征体检发现7例,腰痛2例,血尿1例,均行B 超、CT或MRI 检查,肿瘤直径3~7 cm,平均约5.3 cm,1例肾蒂旁淋巴结转移,均无肾静脉和腔静脉癌栓。
肾盂静脉造影发现2例患者肾肿瘤均不同程度压迫邻近肾盏和肾盂,形成弧形压迹。
未发现肺、肝等远处器官转移。
TNM 分期属T2NC 0M0期。
术前常规检查心、肺、肝等器官的功能无异常,对侧肾脏功能良好。
术前留置导尿管及应用抗生素。
2 术前准备2.1 心理护理术前患者常对麻醉及手术产生恐惧,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烦躁等情绪。
术前1 d巡回护士到病房行术前访谈,用通俗的语言与患者讲解有关手术室的环境、手术概况、手术部位、麻醉注意事项、患者配合等方面的问题,使患者及家属简单了解手术过程,以取得支持和配合,消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使患者有良好的睡眠,以最佳的心身状态接受手术,有利于术后快速的恢复。
2.2 物品器械准备腹腔镜器械1 套(包括基本器械和特殊器械),20 ml 注射器,吸引管,自制标本袋,自制水囊扩张器,5 mm×7 mm 引流管1 根,0/2、0/3 丝线,大小Hem o loc夹3 手术方法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全身麻醉后,取健侧卧位,升高腰桥与开放手术肾切除体位相同。
首先做3 个操作孔,即在第12 肋下缘与腋后线交界处下约1 cm 处纵行切开皮肤约2 cm,用大弯止血钳钝性分离各层肌肉,捅开并扩大腰背筋膜裂口,伸入食指将腹膜向前推移形成腔隙,放入自制水囊扩张器,囊内注入空气600~800 ml,扩张3~5 min 后取出水囊。
腹腔镜下肾切除术的手术配合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肾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例腹腔镜下肾切除术的病例资料。
结果:经术前术后充分准备与护理,患者手术顺利,术后无并发症。
结论:医护密切的手术配合是腹腔镜下肾切除术成功的保证。
标签:腹腔镜;肾切除;超声刀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成熟,多数肾脏切除手术可通过腹腔镜途径完成,而腹腔镜下腹膜后肾切除因其独特的优势更成为手术入路的首选。
我院于2009年6月11日首次开展腹腔镜下肾及输尿管全切除术,疗效满意,现将手术配合体会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患者,女,30岁。
12年前曾因“左肾结石”,给予ESWL(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
于半年前再次出现疼痛症状,行ESWL后疼痛较前加重。
术前诊断:左肾结石,重度肾积水,左输尿管结石,左输尿管积水,左肾功能严重受损,泌尿系感染。
1.2方法气管插管全麻,取患侧在上卧位做腔镜下分离,平卧位取肾。
首先,在腋中线髂骨上方二横指处选择第一个穿刺切口以气腹针注气,后作为腹腔镜第一导入孔,产生一定腔隙后,放入一个10 mm的戳卡,放入腹腔镜,再分别在腋前和腋后线作为第二、第三腹腔镜导入5 mm,10 mm的戳卡穿刺,进入腹膜后腔隙后,首先分离背侧,找到腰大肌,然后向前分离打开Gerota筋膜找到肾脏并游离。
在肾下极水平分离找到输尿管,沿输尿管向上游离至肾盂,在肾门处将肾动静脉仔细分离出来,血管及输尿管用钛夹及hemolok夹重复钳闭后剪断,然后置引流管,关闭穿刺孔。
转为平卧位取肾及输尿管。
1.3术前准备1.3.1 术前访视术前一日巡回护士阅读病历了解病情及各项化验结果,访视患者,向患者介绍手术的优点、麻醉及与手术有关的注意事项,使患者了解进入手术室后及麻醉前患者应配合的注意事项,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和家属的不安,以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配合[1-2]。
1.3.2器械与物品准备1.3.2.1 一般器械包括腹腔镜下手术器械和开腹器械。
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手术配合[摘要]目的:总结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手术操作流程中的最佳护理配合方案。
方法: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一般分为腹膜、腹膜后两条路径,临床上最常用的是腹膜后入路。
于围手术期加强护理配合措施,并对患者手术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
结论:对于施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方案的患者,术中加强护理配合措施后,有助于优化操作流程,防治并发症,同时还能促进患者及时康复,可推广。
关键词肾囊肿;手术护理;腹腔镜肾囊肿部分切除;肾肿瘤;并发症。
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是泌尿科常见手术,手术护理配合对于手术的顺利进行、术后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现将我院近8年来行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的护理体会总结汇报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2008年01月到2016年07月对实施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方案的患者中,随机筛选34例进行研究,其中男20例,女14例,平均年龄67.4岁,术后病理其中颗粒细胞癌12例,透明细胞癌10例,混合细胞癌11例,不典型增生1例,其余均无肿瘤浸润;于围手术期加强护理配合措施,并对患者手术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
1.2手术配合方法1.2.1肾脏为腹膜后器官、由肾实质、肾盂与肾盏组成,位置相应于第12胸椎至第三腰椎水平,右肾较左肾稍低1-2cm,右肾上极前方有肝右叶、结肠肝曲;内侧有下腔静脉、十二指肠降部;左肾前方与胃毗邻,前方有脾、结肠脾曲,脾血管与胰腺于肾的前方跨过,肾的动脉于肠系膜上动脉下方发自主动脉,肾静脉与肾动脉伴行;位于肾动脉前方,有无数的分支汇合成总干。
肾的外侧缘凸出弓形,内侧缘内凹,其中有肾门。
血管、神经及淋巴结通过。
1.2.2在尽可能的保留足够肾单位的同时避免肿瘤残余,保留手术中适当的安全切除范围的确定显得尤为重要。
选择保肾手术的指征之一是肿瘤直径不大于4cm[1]-[2];近20年来,肿瘤直径不大于4cm的肾癌检出率明显增高[3], 而当前临床治疗肾癌的金标准仍然是根治性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