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织物整理
- 格式:ppt
- 大小:668.00 KB
- 文档页数:106
棉织物的阻燃整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棉织物的阻燃性能;
2. 通过实验,掌握棉织物的阻燃处理技术。
二、实验原理
棉织物的阻燃性能取决于其纤维的燃烧性能,纤维的燃烧性能取决于纤维的热稳定性和熔融点。
棉织物的阻燃处理可以通过改变纤维的热稳定性和熔融点来提高棉织物的阻燃性能。
三、实验材料和设备
1. 棉织物;
2. 阻燃剂;
3. 助燃剂;
4. 烘箱;
5. 热压机;
6. 热压机模具;
7. 热压机控制器;
8. 温度计;
9. 力计;
10. 分析仪;
11. 光谱仪;
12. 尺子;
13. 拉力机;
14. 胶带;
15. 低温冷冻机;
16. 水浴锅;
17. 烤箱;
18. 烟雾测试仪;
19. 火焰测试仪。
四、实验步骤
1. 将棉织物放入烘箱中,加热至180℃,保持10min,将棉织
物烘熟;
2. 将棉织物放入热压机中,加热至180℃,保持10min,将棉
织物热压;
3. 将阻燃剂和助燃剂混合,将混合物均匀的涂抹在棉织物表面;
4. 将棉织物放入热压机中,加热至180℃,保持10min,将棉
织物再次热压;
5. 将棉织物放入低温冷冻机中,冷冻至-10℃,保持10min,
将棉织物冷冻。
棉织物的防皱整理倪玉婷 马会英(天津工业大学纺织与服装学院,天津 300160)[摘 要] 本文简要回顾了棉织物防皱整理从传统方法到新型纳米技术的发展,并介绍了各种方法的原理及优缺点。
[关键词] 棉织物防皱;纤维素交联;树脂整理;无甲醛整理;纳米技术1 引言防皱整理,也被称为易护理性,耐久压烫整理,耐折皱性,洗可穿性,免烫性等。
也就是说,织物洗涤后只需稍加熨烫或不需熨烫,在穿着过程中具有防皱性能,近几十年防皱棉织物的需求量倍增。
棉是一种富含羟基的纤维素纤维。
其中40%的纤维由紧密排列的长链分子在晶区组成,其余的则由在无定形区松散排列的长链分子组成。
无定形区分子由氢键联结且松散地排列,这有助于纤维的柔韧性。
当纤维受外力作用发生弯曲和扭转时,无定形区的分子可以在纤维中自由移动,大分子的氢键发生形变或断裂导致结构单元的位移,并在新的位置形成新的氢键从而导致折皱产生。
折皱最终可能恢复或形成永久折皱,这要视外力作用时间和大小而定(图1)。
图1 棉纤维维折皱的形成2 树脂整理树脂整理是通过保持棉织物弹性来赋予织物防皱性的方法。
树脂整理过的织物受外力发生扭转,外力去除后分子链回到原来位置(图2)。
图2 折皱恢复机理2.1 脲醛树脂(U F 树脂)脲醛树脂是由尿素和甲醛经缩合反应制成的树脂,简称U F 树脂。
脲醛树脂使纤维间产生交联来赋予织物抗皱性,它可以形成一个抵抗大分子链横向变形的三维聚合物晶格从而增强折皱回复能力。
尿醛树脂不像表面涂层处理,它赋予织物防皱性但不会使它硬挺变脆。
使用低分子量的尿素和甲醛的初缩体使整理剂容易渗透到纤维中。
脲醛树脂的缺点包括:干燥时释放过量的游离甲醛,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性,整理的织物拉伸强度受损,并且树脂耐洗性及储存稳定性差且有氯损。
活性树脂的发展消除了这些问题,它们与纤维素纤维的羟基发生反应形成交联,增强了棉织物的折皱回复性或耐久压烫性。
2.2 DM DHEU 树脂二羟甲基二羟基乙烯尿树脂(DM DHEU)是随后发展起来的一种N-羟甲基试剂,主要用于传统抗压整理剂的抗皱棉织物。
色织后整理工艺流程
1、纯棉色织物可采用下列工艺流程:
(1)不漂白纯棉色织物可采用下列工艺流程:
原布准备→烧毛→退浆→水洗→烘燥→丝光→整理→成品
(2)漂白纯棉色织物可采用下列工艺流程:
原布准备→烧毛→退浆→煮练→漂白→水洗→烘燥→丝光→整理→成品
2、涤棉混纺色织物可采用下列工艺流程:
原布准备→烧毛→退浆→(煮练)→丝光→(加白)定形→整理→成品
3、中长色织物可采用下列工艺流程:
原布准备→烧毛→浸轧渗透剂→轧水定形→整理→成品
4、中长纺毛可采用下列工艺流程:
原布准备→烧毛→浸轧渗透剂→松式轧水烘燥→定形→整理→成品
5、配置液氨整理工艺时应单独设置生产车间,并配备回收装置。
液氨整理工艺根据产品要求进行配置,可采用下列工艺流程:
液氨整理→(水洗烘→扩幅)→树脂整理→防缩→成品
注:括号内工艺系液氨处理设备去氨不良时的权宜措施。
设备的配置各种计算不另行列出。
功能整理论文论文题目:棉织物的防皱整理探讨与研究专业班级:轻化工程10(3)班学号:姓名:指导教师: 习智华摘要纯棉、粘胶及其混纺织物具有很多优良的特性,但它们也存在着弹性差、易变形、易折皱等缺点,故在穿着过程中不能保持平整的外观.为了改善上述不足之处,人们通过对棉织物进行树脂(特殊的高分子预聚体)整理后,提高其从折皱中回复原状的能力,从而提高织物的防缩、防皱性能.首先本文介绍了抗皱整理技术的发展过程,阐述了抗皱整理剂研究与发展的趋势.其次本文探讨了棉织物抗皱性差的原因以及棉织物折皱形成的原因,发现折皱引起的应力可以使棉织物中纤维素链产生相对位移,应力去除后纤维素分子缺少约束力恢复而产生折皱。
具体原因为纤维素分子受较大外力作用后纤维基本结构单元之间发生了相对位移,导致原来的氢键断裂,并在新的位置重新建立起难以回复的新的氢键系统,使纤维或织物的形变得不到恢复而造成的,从而得到棉织物织物的抗皱作用主要是依靠纤维素分子上大量的反应性基团与整理剂交联,限制了结构单元之问的相对位移得到的。
最后本文重点以酰胺—甲醛类的整理剂为例研究了其整理工艺参数。
关键词:棉织物;抗皱性能;相对位移;整理剂;发展趋势目录1. 概述 01.1 防皱整理发展过程 01。
2 防皱整理的发展方向 (1)1。
2。
1 减少纯棉织物经树脂整理后强力损失过大的问题 (1)1。
2.2 解决N-羟甲基酰胺类整理剂存在的氯损及甲醛污染问 (1)1。
2.3 研究适当的催化剂,缩短焙烘时间、提高交联效率 (1)1。
3 防皱整理效果的评定 (1)2。
织物防皱的原理 (2)2.1 织物折皱形成的原理 (2)2.2 织物的防皱原理 (2)2.2.1 防皱原理 (2)2。
2.2 干湿防皱性能 (2)3. 酰胺-甲醛类整理剂的防皱整理 (3)3。
1 整理剂的结构及名称 (3)3.2 防皱整理剂与纤维素的反应 (4)3。
3 防皱整理的工艺 (5)3.3。
1 工艺流程 (5)3.3.2 整理液组成 (5)3.3.3 整理液中各组分的主要作用 (5)3。
全棉织物前处理工艺全棉织物前处理工艺是指在纺织成品制作前,通过一系列的工艺处理来使棉织物达到最佳的状态,以便后续的染色、印花、整理等工序能够顺利进行。
下面将详细介绍全棉织物前处理工艺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一、浸泡浸泡是全棉织物前处理工艺的第一步,其目的是去除棉织物中的杂质和残留的棉籽、杂质等,使织物变得柔软、整洁、平整。
浸泡中所使用的溶液一般为碱性溶液,如氢氧化钠、碳酸钠等,浸泡时间一般为30分钟-1小时。
二、漂白漂白是全棉织物前处理工艺的第二步,其目的是去除棉织物中的色素、油脂等,使织物变得白色、柔软、光亮。
漂白中所使用的溶液一般为过氧化氢、次氯酸钠等,漂白时间一般为2-3小时。
三、清洗清洗是全棉织物前处理工艺的第三步,其目的是清除漂白后的残留溶液,防止漂白剂对织物的腐蚀和损伤。
清洗中所使用的溶液一般为清水,清洗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
四、浸泡浸泡是全棉织物前处理工艺的第四步,其目的是加强棉织物的吸水性和柔软性,同时预处理织物,为后续的染色、印花、整理等工序做好准备。
浸泡中所使用的溶液一般为酸性或中性溶液,如醋酸、柠檬酸等,浸泡时间一般为30分钟-1小时。
五、脱水脱水是全棉织物前处理工艺的第五步,其目的是去除浸泡后的水分,使织物变得干燥,以便后续的染色、印花、整理等工序进行。
脱水中所使用的设备一般为离心机,脱水时间一般为5-10分钟。
六、干燥干燥是全棉织物前处理工艺的最后一步,其目的是彻底去除织物中的水分,使织物变得干燥、平整、柔软。
干燥中所使用的设备一般为烘干机,干燥时间一般为30-60分钟。
在全棉织物前处理工艺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合适的溶液。
不同的织物需要不同的处理溶液,应根据织物的材质、成分、色泽等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溶液。
2、控制处理时间。
不同的处理工序需要不同的处理时间,处理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对织物产生不良影响。
3、控制处理温度。
不同的处理工序需要不同的处理温度,处理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织物产生不良影响。
棉织物染整工艺流程《棉织物染整工艺流程:一场色彩与布料的奇妙之旅》说起棉织物染整工艺流程,那可真是一个特别又有趣的事儿,就像是把一块朴素的小村姑变身成为华丽的公主一样神奇。
咱先从棉织物的前处理说起。
这就好比是给棉织物来一场彻底的大扫除。
棉织物刚从纺织厂出来的时候,里面可夹杂着各种脏东西呢,比如浆料、油脂,就像刚从泥巴地里跑出来的娃。
首先就得退浆,把那些为了纺织方便添加的浆料去除掉。
这就像是给小娃脱掉那层厚重又脏脏的保护壳,只有这样后续染整的时候染料才能顺利地给棉织物上色。
去油也是个关键步骤,如果油乎乎的,染料都不愿意亲近呢。
就像你见到一个满脸油光的人,心里都会有点儿小抵触吧。
这个过程啊,需要用到各种化学药剂的组合拳,把这些讨厌的杂质都揍得远远的。
接着就是煮练了。
这煮练就如同给棉织物泡一个超级热的温泉浴。
在高温和药剂的作用下,棉织物里残留的天然杂质都被煮得无影无踪。
这个时候的棉织物就已经变得白白净净、清清爽爽的了,就如同刚出浴的仙子。
不过这时候它还是很“素”的,就等着后面上颜色美美哒。
然后就是漂白啦。
如果说前面的步骤是把棉织物的脸洗干净,那漂白就是给它上一层美白霜。
让棉织物白得发亮,那些要染浅色的织物这一步更是必不可少。
不过漂白的时候可得小心,就像你美白也不能过头变成“惨白”了。
控制不好浓度和时间,那小棉织物可能就被折腾得太狠,变得脆弱不堪,就像过分节食的人,一点儿风吹草动就生病。
到了染色环节,那可是色彩的大狂欢啦。
染料就像是一群调皮的小精灵,想着法儿地钻进棉织物的每一个小缝隙里。
这时候就要看染整师傅的本事了,就像指挥家一样,控制着染色的温度、染料浓度、染色时间。
不同的染料有不同的性格,有的热情奔放很快就上色,有的则扭扭捏捏慢吞吞的。
比如说活性染料这小家伙,跟棉织物就特亲,染上之后还特别牢固,不容易掉色,像是谈了一场永恒的恋爱。
最后就是后整理了。
这就像给打扮好的公主戴上最后的配饰一样。
给棉织物做柔软整理,摸起来就像云朵一样柔软舒服,或者做防皱整理,让它变得更加坚韧挺括。
涤棉织物抗皱加耐久性三防易去污整理工艺抗皱整理是指纺织品通过某些热固性高聚物高温整理后,获得一定的尺寸稳定性,并具有较好的抗皱性能,抗皱整理只是对纤维素纤维才具有其价值。
三防整理是通过物理的和机械的作用,再织物表面形成一层由低表面能原子团组成的保护膜,不损伤织物天然手感的情况下赋予织物耐久性的拒水拒油拒污的性能,使水、油等液体污渍不能润湿并在织物表面形成小球而滚落,但不封闭织物的孔隙而保持织物原有的透气性能,使织物的亲水性降低到最小,疏水性达到最佳状态。
但三防整理无法做到织物在水中纤维溶胀或者干态高温状态下,纤维再次被污染的问题,那么就要考虑易去污整理。
易去污整理使织物获得将污染织物的污垢在织物洗涤过程中容易被去掉的性能。
所以,易去污整理使织物具有一定的亲水性,与三防整理协同作用于织物时,使织物获得全面的防污性能,良好的易去污性能会损失掉部分三防性能,拒污和去污同时作用于织物,须平衡好二者的关系,即要保持织物最佳的拒污性能又要保持好的去污性能。
二、抗皱整理和三防易去污整理的特点1、抗皱整理的化学和物理机理一般有两种观点:(1)现代的抗皱类树脂,至少有两个官能团能与两个纤维素分子链中的羟基共价健合或形成分子桥,由于将纤维素中相邻的分子链相互联合起来,于是就限制了纤维素中相邻分子链的相对滑移,改善织物的变形,满足抗皱需要。
如果只有一个官能团的化合物处理,很难达到上述效果。
(2)抗皱用的热固性树脂的初缩体是微小的粒子,能够扩散到纤维非晶(无定型)区内,树脂化合后即沉积于纤维中和纤维分子建立氢健,将纤维分子链互相缠结起来,结果限制了分子链的相对滑移作用,从而改善了织物的变形,满足抗皱需要。
2、抗皱整理加耐久性三防易去污整理的特点(1)抗皱整理赋于织物一定的平整度,穿着平整挺括,洗后无需熨烫,保持穿着平整外观,每时每刻衣冠楚楚,清新怡人。
同时,提高了织物的穿着寿命。
(2)抗皱整理工艺中柔软剂赋于织物柔软、厚实、丰满的感觉,穿着舒适。
棉织物抗皱整理的工艺
棉织物抗皱整理的工艺有如下几种:
1. 加工前整理:包括预缩处理、预缩松弛处理、整理和定型处理等。
预缩处理主要是将棉织物进行预缩,避免在后续的使用中出现过大的缩水现象;预缩松弛处理是在预缩处理后松弛织物,使其恢复原状;整理处理是通过加工手段使织物表面平整,达到一定的光滑度和洁净度;定型处理是在整理处理后使用热力或化学方法使织物恢复平整。
2. 湿热整理:通过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对织物进行加工,使纤维排列有序,减少褶皱和皱纹。
常见的湿热整理工艺包括蓬松整理、湿热定型、湿热平整等。
3. 抗皱整理剂处理:使用抗皱整理剂对棉织物进行处理,使纤维间的键合增强,提高织物的抗皱性能。
抗皱整理剂可以通过浸涂、喷涂或浸渍等方式施加在织物上,然后经过干燥和固化处理。
4. 机械整理:通过机械加工手段对棉织物进行整理,例如熨烫、平摊、挤裥等。
机械整理可以改变织物的表面形态,减少皱褶,并提高织物的平整度和光滑度。
以上是常见的棉织物抗皱整理工艺,根据具体的需要和织物特性,可以选择适合的整理工艺来提高棉织物的抗皱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