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群落生活型结构自然景观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7
暨南大学石牌校区园林植物群落多样性调查与植物配置分析作者:李建仪,黄玉源,刘德良来源:《农业研究与应用》2021年第04期摘要:以暨南大學石牌校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研法对该校区的植物种类、生活型、观赏特性和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等进行研究,并对各功能分区代表性案例进行具体分析,其目的主要是针对校园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和植物景观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以期为广东及其他地区高校建设绿色校园、生态校园、和谐校园提供参考和借鉴。
结果表明:1)该校区植物共计139种(含变种),隶属58科114属;2)乔木种类和数量偏少,缺乏落叶树种,部分群落结构简单;3)以观花和观叶植物为主,观果和观枝干植物欠缺;4)10个植物群落乔灌草3个层次的Simpson多样性指数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趋势大致相同,各层次排序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说明灌木层植物种类最丰富;Odum指数与Margalef指数基本呈同一趋势,各层次排序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与物种多样性指数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关键词:暨南大学;植物景观;群落结构;优化对策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Survey on Diversity and Disposition of Garden Plant Community in Shipai Campus of Jinan UniversityLI Jianyi1,HUANG Yuyuan2*,LIU Deliang3*(1College of Horticulture and Landscape Architecture,Zhongkai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Engineering,Guangzhou,Guangdong 510225,China;2College of Agriculture and Biology ,Zhongkai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Engineering,Guangzhou,Guangdong 510225,China;3College of Life Sciences,Jiaying College,Meizhou,Guangdong 514015,China)Abstract: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put forward reasonable solutions for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lant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plant landscape on campus. Taking the Shipai campus of Jinan Universi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we investigated the species, life form,ornamental characteristics and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lants on campus, and analyzed the typical case of each landscape functional zone,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onstructing green,ecological and harmonious campus in other universities in Guangdong. The results showed: 1)There were 139 species (including varieties), belonging to 58 families and 114 genera; 2) the species and quantity of tree, especially deciduous tree species were less, and the community structure was simple; 3) flowers and foliage plants were in major, but fruit and stem plants were shortage; 4) The Simpson diversity index and Shannon-Wiener diversity index of the three layers (arbor, shrub and grass) of the 10 plant communities were approximately the same, and the order of each layer was shrub layer > herb layer > tree layer, indicating that the shrub layer had the most abundant plant species; Odum index and Margalef index showed the same trend, and the order of each layer was shrub layer > herb layer > tree layer, being basically consistent with the change trend of species diversity index.Key words: Jinan University; plant landscape; community structure; optimization countermeasures校园绿化是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评判大学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准[1]。
名词解释(共 20 分,每小题 2 分)四、名词解释1、植物造景:城市园林绿地中应用的园林植物,以其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以及园林学特性为基础,依据一定的科学规律和艺术法则,组合建造各种类型的人工植物群落或景点,以实现特定的生态、美化效果与实用功能价值的技艺。
2、自然整枝:生长在树冠下部和内部的枝、叶,因受光量不足,同化能力弱,当树叶生产的有机物资量低于消费量时,叶便会枯黄脱落,枝条逐渐自然枯死。
即出现所谓的“自然整枝”现象3、花相:观赏树木植株上去不花朵所表现出来的综合形貌4、优势种:占据群落最大面积的植物种类即为优势种5、林缘线:树丛、树群、树林边缘上树冠在水平上投影的连线。
6、花镜:是园林绿地中又一种特殊的种植形式,是以树丛、树群、绿篱、矮墙或建筑物作背景的带状自然式花卉布置,是模拟自然界中林地边缘地带多种野生花卉交错生长的状态,运用艺术手法提炼、设计成的一种花卉应用形式7、地被植物:一般指低矮的植物群落,能覆盖地面,包括草本、蕨类、小灌木和藤本8、疏林草地:郁闭度在 0.4-0.6 之间的疏林地为疏林草地9、行道树:主要指栽植在道路系统,如公路、街道、园路、铁路等两侧,整齐排列,以遮荫,美化为目的的乔木树种。
10、季相:植物外貌随季节变化而变化的现象。
/11生活型:指植物长期适应外界环境而形成独特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和生态习性,是植物对环境的适应。
12、多度:是指群落中物种个体出现数量的多少。
/13、频度:表明物种在某一地段上分布的植物均匀性14、盖度:反映出植物在空间上所占的面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植物冠幅面积的大小。
/15、丰富度:指组成群落的物种的种类数/16物候期:是生命活动随着自然界气候的变化而变化所表现出的季节性现象。
17、常色叶树:有些树的变种或变型,其叶常年均呈异色,称为常色叶树18、花相:花或花序着生在树冠上的整体表现形貌,称为花相19、草坪:指有一定设计、建造结构和使用目的的人工建值的草本植物形成的块状地坪,具有美化或观赏效果,或能供人休闲、游乐和体育运动的坪状草地20、攀援植物:指自身不能直立生长,需要依附它物或匍匐地面生长的木本或草本植物21、适地适树:就是栽种树种的特性,主要是使生物学特性和树体所处地域的立地条件相适应,达到该立地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可能达到的最佳状态。
实习一 植物群落的组成与生活型谱调查一、实习原理种类组成是指一个群落内的植物成分,即乔木树种、灌木以及其它林下植物各有哪些种类,这是群落结构的主要特征之一。
表现面积是在一个最小地段内,对一个特定群落类型能提供足够的环境空间或能保证展现出该群落类型的种类组成和结构的真实特征的群落面积或“能包括群落绝大多数种类,并表现出群落一般结构特征的最小面积”,也称为群落的最小面积。
不同的群落类型、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群落的最小面积会有所差别。
植物生活型是植物对于综合生境条件长期适应而在外貌上反应出来的植物类型,它主要是植物外貌的特征,如大小、形状、分枝和植物的生命期长短等。
例如我们一般把植物分为乔木、灌木、半灌木、木质藤本、多年生草本、垫状植物等生活型,所以生活型是指植物群落的一定的共同外貌。
一定气候条件下的一个群落,经常以一定频度分布的生活型为特征。
Raunkiear 生活型分类的主要依据是:在植物活动处于最低潮的季节(即恶劣气候条件下),按更新芽距土壤表面的位置高低和对苗端提供的保护的方式。
其主要类型为:a) 高位芽植物(Ph):多年生芽着生在空气中的枝条上,至少高于地面 25cm 以上。
包括乔木和高灌木,藤本和本质藤本,附生植物,高茎的肉质植物。
b) 地上芽植物(Ch):多年生芽紧接地面(高度低于 25cm)。
如草本、匍匐灌木、 矮木本植物、矮肉质植物、垫状植物。
c) 地面芽植物(H):多年生草本,地上部分在生长季结束时死去,留下休眠芽在地表或地表下,被积雪或枯枝落叶保护。
如季节性宽叶草本和禾草,莲座状植物。
d) 隐芽植物(G):休眠芽位于土壤表层以下或没于水中,如深根茎植物、球茎、块根植物、水面植物、沉水植物。
e) 一年生植物(Th):以种子度过不利季节的植物。
如一年生草本植物。
该生活型的植物种数某一生活型的百分率=──────────×100%该群落所有的植物种数群落中各生活型百分率序列即为该群落的生活型谱。
九阜山臀形果群落生活型特征研究吴碧华【摘要】尤溪县九阜山通过样方调查,臀形果群落现有维管植物41科71属90种;高位芽植物71种,占总种数的78.9%,其中,中高位芽植物占总种数的30.0%,藤本植物占总种数的15.6%.群落以常绿、中型叶、单叶、革质、全缘叶的植物为主,有一定成分的巨型叶和大型藤本,具有热带向亚热带过渡的群落特点.【期刊名称】《福建林业》【年(卷),期】2017(000)004【总页数】5页(P27-31)【关键词】九阜山;臀形果;生活型;常绿阔叶林【作者】吴碧华【作者单位】尤溪县林业局,福建尤溪365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8.15臀形果(Pygeum topengii)又称臀果木,属蔷薇科臀果木属常绿乔木,臀形果的树皮、果实提取的化学成分具有一定的抑菌、抗病毒、抗肿瘤、抗血栓、镇痛等作用。
臀形果主要分布于亚洲和非洲南部,我国广东、广西、贵州、福建等地多伴生于常绿阔叶林中,很少成片分布形成建群种,福建省尤溪九阜山自然保护区有集中分布臀形果群落。
刘兆花等、梁鑫等对臀形果的树皮、果实进行了化学成分的研究[1,2];吕浩荣等对东莞凤岗镇臀果木—黄桐风水林群落进行了群落特征分析[3];但臀形果群落的其他研究鲜见报道。
生活型是植物对综合生境长期适应而在外貌上反映出来的植物类型,是揭示群落外貌特征的重要依据。
因此,本研究对丰富臂形果群落生态学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研究地位于福建省尤溪九阜山自然保护区内,东经118°5′27″、北纬26°5′58″,臀形果天然群落面积约为2.1hm2。
海拔435m,坡度28°,年均气温18.9℃,年均降水量1600mm,常年相对湿度83%,郁闭度0.8~0.9,总盖度98%,夏季高温多雨,林内植被茂密,水热条件优越,属中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区。
土层深厚,以黄红壤和粗骨性红壤为主[4]。
该区天然植被以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也有少量针阔混交林、暖性常绿针叶林和暖性竹林,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
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森林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调查耿文元;王慧;戴海明;马文倩;韩晴;张佳坤;王非【摘要】采用实地踏查的方法选取了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中4大类植物群落景观进行生物多样性研究,结果显示,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中物种丰富度平均为7.1031;物种均匀度平均为0.7483;Simpson指数平均为0.8876、Shannon-Wiener指数平均为3.0993.各区域的植物群落配置各有特点,其中,微地形、滨水空间的物种多样性较大.【期刊名称】《林业勘查设计》【年(卷),期】2016(000)002【总页数】2页(P39-40)【关键词】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作者】耿文元;王慧;戴海明;马文倩;韩晴;张佳坤;王非【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东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东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东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东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东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东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正文语种】中文城市化过程是一个自然生态系统不断受到破坏、人为干扰不断加强的过程。
城市化进程的加剧使原始植被遭到了很大程度上的破坏,保护生物多样性已经成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1,2]。
城市公园绿地是城市化条件下植物物种多样性较为集中的地方,越来越多的外来植物和本土植物的必须很好地相互融合,才能有效提高城市环境的物种多样性,同时也能满足城市园林绿地建设的需要。
很多学者从生活型结构[3]、植被组成成分[4-7]、树种比例[8-12]等方面归纳出不同类型植物群落的外貌特征,并对不同类型植物群落的景观构建规律进行探索。
对城市植物园的物种多样性进行系统地研究是保护和建设城市植物物种多样性的有效途径。
为此,本文选取了哈尔1滨市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内的森林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进行了详细地调查,结果有助于保护当地植物资源并形成具有地方城市文化特色与地域特征兼具的园林绿地体系。
1.1 样地调查在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内进行植物群落的多样性调查,将全园分成四类森林植物群落:道路旁、微地形、滨水、建筑及小品旁植物群落,针对不同类型的植物群落,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成片样地12块,每块样地内设3个10m*20m的样方,对其植物种类、群落结构、生态特征等进行详细调查。
杭州西湖园林植物配置研究植物群落功能、种类组成与案例分析一、本文概述杭州西湖,作为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和世界文化遗产,其园林植物配置不仅是美学和文化的展现,更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学原理。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杭州西湖园林植物的配置,包括植物群落的功能、种类组成以及具体的案例分析。
通过系统的研究和分析,我们期望能够揭示西湖园林植物配置的内在规律,为未来的园林设计和生态保护提供有益的参考。
在本文中,我们将首先概述杭州西湖园林植物配置的整体情况,包括其历史演变、现状特点以及面临的挑战。
随后,我们将深入探讨植物群落的功能,包括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对环境的适应性以及与其他生物的相互作用。
我们还将详细分析西湖园林中的植物种类组成,包括各类植物的分布、数量以及它们对园林景观的贡献。
案例分析是本文的另一个重点。
我们将选择西湖园林中具有代表性的植物配置案例进行深入剖析,探讨其设计思路、实施过程以及取得的效果。
通过这些案例分析,我们可以更直观地了解杭州西湖园林植物配置的精髓和特色。
我们将总结杭州西湖园林植物配置的主要特点和经验教训,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我们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杭州西湖的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贡献一份力量,同时也为其他地区的园林设计和植物配置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杭州西湖园林植物群落功能研究杭州西湖的园林植物群落不仅丰富了景区的视觉效果,更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
植物群落作为西湖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态服务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植物群落对环境的改善和调节功能显著。
通过光合作用,植物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有效改善空气质量。
同时,植物的蒸腾作用有助于调节局部小气候,增加空气湿度,为游客提供更加舒适的环境。
植物群落的根系能够固定土壤,减少水土流失,维护土壤的健康状态。
植物群落对生物多样性的维护具有重要作用。
杭州西湖的园林植物群落为众多生物提供了栖息地,包括昆虫、鸟类、哺乳动物等。
这些生物与植物之间形成了复杂的食物链和食物网,促进了生物多样性的发展。
从群落生活型结构探讨自然景观设计[摘要]在城市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园林景观生态设计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当前存自然景观设计存在概念不清、缺乏理论基础及设计原则等问题,本文从常规设计方法出发,比较生态设计与常规设计的不同,对目前条件下生态设计的实质、可行性和设计方法做出了归纳部分总结,侧重从群落生活型探讨了自然景观设计。
[关键词]群落生活自然景观设计引言植物景观是城市园林景观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对于形成适宜景观游憩环境供人品评、观赏,对于保护城市历史文化和展现城市风貌,对于维持城市的基础生态过程和改善城市环境,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城市植物景观的功能效果,与植物群落结构设计构建有密切关系,凡事的存在和发展都要遵循自然定律,自然界植物中存在着植物群落分布规律,必然的人类在城市景观设计中也要遵循植物群落分布规律,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人与自认的和谐统一。
1.自然植物群落的植物景观设计的前瞻和现实意义近年来,随着乡土景观营造运动的兴起,模拟自然植物群落的植物景观设计也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通过研究分析某地区自然群落的基本类型、层次结构,从而有目的借鉴该地区自然群落的景观,在提高园林植物配置的科学性及艺术性、体现当地植物景观特色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国植物资源丰富,号称“世界园林之母”,但有关模拟自然群落,开展城市绿地中仿自然植物群落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尚属初级阶段。
该研究我国始于20世纪80年代,对广东、杭州以及北京地区的自然植物群落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植物配植模式。
随着13本生态造林法“宫胁法”在上海的试行,北京、武汉、吉林等省市也开始在城市园林绿地中模拟建设地带性植物群落。
众多学者提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应注重模拟地带性植物群落,进行近自然的植物群落设计。
稳定的植物群落,病虫害较少,可以降低养护成本;具有复层结构的植物配植可以有效提高城市绿地的生态效益;而富有地方特色的群落结构则可以从植被的角度展现当地景观。
2.群落生活型结构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设计理念城市化所导致的生态景观格局破碎化,使现有各生态类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结构性缺陷,严重影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发挥。
为了提高城市绿色生态系统的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应用生态型植物群落进行园林造景,可以减少营造期及后期养护管理的成本,在有限的土地上获取最大的生态效益;同时又可以通过绿地的净化作用,改善城市小气候,净化空气,提升环境质量,为市民提供观赏游憩的场所。
2.1目标结合周边规划,将基地景观目标定位于:(1)净化空气,维护城市生态平衡,优化生态环境;阻隔、吸收、降解来自广深高速公路的汽车尾气、灰尘和噪音。
(2)美化视觉景观。
利用自然的、生态的景观元素来提升整体视觉美学效果,在满足各项功能要求的同时,使群落生态景观符合大众审美需求。
作为进出宝安的一个重要出入口,有一个大体量、大气派、优美的生态型群落绿化景观供来往者欣赏,能充分展现天人合一的生态城市魅力。
(3)提供交流空间。
根据旧城改造规划,基地周边为商住区;应在研究和分析大众行为心理的基础上进行整合性设计,使绿色空间具有开敞的视野、新鲜的空气、愉悦的鸟鸣,增加空间的可接近性和可停留性,促进人们游憩行为的发生,为周边市民的户外活动和自然学习提供场所。
2.2设计将城市景观和自然景观有机结合,利用连接、渗透、点缀、遮挡、衬托与对比等多种手法对景观空间进行组织、导向与限定,营造具有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的生动和谐的城市开放生态空间。
(1)生态化设计:以生态学基本理论为依据,选择适生乡土植物,应用容器苗和先进的种植技术,低造价地营造具有群落结构完整、物种多样性丰富、生物量高、生长完全遵从自然规律的、稳定的、完整的绿色生态系统。
(2)自然化设计:应用”模拟自然”的手法,营造在种类组成和群落结构上与区域顶级群落接近的人工群落;遵循自然群落的发展演替规律,在科学性、艺术性上高度统一。
(3)实用化设计:特别注重和考虑现有资源及公共需求的平衡性,减少工程未来维护负担的工程价值性,以及加强基地景观营造的独特性,增加空间的可接近性和可停留性。
3.群落生活型结构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造景方法生态型植物群落造景方法就是依据该地区的潜在自然植被,确定目标绿地类型、选择植物种类并进行相应的植物配置。
它是一种快速绿化的有效方法。
3.1景观营造原则(1)坚持生物多样性、充分利用乡土树种、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以乔木为主体、乔灌草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增加绿量的生态原则。
(2)坚持易于未来管养的、绿地生态效益可持续发挥的工程价值性原则。
(3)坚持立体层次分明、协调、和谐;结构美观、合理;符合大众审美需求的美学原则。
(4)坚持充分考虑功能要求(净化空气、阻隔噪音、遮荫、休憩等),在功能目标下去设计形式和内容的实用性原则。
3.2景观营造方法(1)植物种类的选择。
群落是由不同植物种类组成,这是群落最重要的特征,是决定群落外貌及结构的基础条件;必须按区域潜在自然植被类型和功能要求确定目标景观群落类型,依此选择各群落的优势种、建群种和下层灌木。
在同乐检查站景观营造中主要采用了两个目标类型。
第一类型为以净化空气为目标的抗污染景观植物群落。
主要以对汽车尾汽和噪音具有吸收、降解作用的生态植物和抗污染的景观植物组成,以分明的层次、合理的结构创造都市森林景观。
优势种:白千层(melaleucaleu cadendra)、人面子(dracontomelondao)、小叶榕、银桦(grevillearobusta)、红胶木(tritania conferta)、木棉、桃花心木(swietenia mahagoni)等,主要用于阻隔来自广深高速公路的噪音和灰尘。
伴生种:晃伞枫(ardisi aquinquegona)、半枫荷(semiliquidambarcathayensis)、凤凰木(delonix regia)、厚壳桂(cinnamomum chinensis)、黑板树(alstonia scholaris)、山乌桕(sapium discolor)、水石梓(sarcosperma laurinum)、黄槐决明(cassia surattensis)、木兰、厚皮香(ternstroemia gymnanthera)、香樟、桂花、竹柏等,大多数属于抗污染植物,具有吸收、降解汽车尾气等有毒气体功能。
灌木层:海芋(alocasiama crorrhiza)、露兜(pandanusaustrosinensis)、山姜(alpiniachinensis)、蕨类(nephrolepis)、龟背竹(monstera deliciosa)、春羽(philodendron selloum)、绿萝(scindapsus aureum)、广东万年青(aglaonema modestum)、板兰(baphicaca canthus cusia)等。
藤本植物:阔叶猕猴桃(actinidia latiifolia)、勒杜鹃(bougainvillea glabra)、黄藤(daemonorops margaritae)、劈荔(ficus pumila)等。
第二类型为以展现热带风光为主题的观赏植物群落。
主要由多姿多彩的热带、亚热带观姿、观花植物组成,通过绿色及其它活泼色彩的引介,以多彩花卉创造出活泼宜人的都市群落景观。
优势种:鱼尾葵、细叶榄仁(terminalia mantaly)、王棕、加拿利海枣(phoenix canariensis)、篮花楹(jacaranda acutifolia)、南洋杉、印度紫檀、蝴蝶果(cleidiocarponcavaleriei)、猫尾木(dolichandronecauda-felina)、尖叶杜英(elaeocarpusdecipiens)等。
伴生种:红千层(callistemonviminalis)、人参果(manilkarazapota)、黄槐(cassia surattensis)、鸡蛋花(plumeria rubra)、鸡冠刺桐(erythrina crista-galli)、旅人蕉(ravenala madagascariensis)、荷花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紫叶李、水石榕(elaeocarpu shainanensis)、大花第伦桃(dilleniaturinata)、国庆花(lysidicerhodostegia)、大叶紫薇(lagerstroemiaspeciosa)、蒲葵、竹类等。
灌木层:金凤花(caesalpiniapulcherrima)、散尾葵(chuniophoeni xhainanensis)、大叶棕竹(rhapisexcelsa)、小叶紫薇(lagerstroemiaindica)、长春花(catharanthusroseus)、黄虾花(stenolobiumstans)、香港鹅掌藤(scheffleraar boricola)、杜鹃、灰莉(fagraeaceilanica)、希茉莉(hamelia patens)、橙红龙船花(ixoracoccinea)、蜘蛛兰(hymenocallislittoralis)、鸭趾草、鸳鸯茉莉(brunsfelsia acuminata)、福建茶 (carmona microphylla)等。
彩叶植物:红背桂(excoecariacochinchinensis)、黄金榕(ficusdiver sifolia)、红绒球(callistemonrigidus)、黄金叶(duranta repenscv.golden leaves`)、七彩大红花(hibiscus rosa-sinensis)、红绿草(alternanthera bettzickiana)、红檵木、金脉爵床(sanchezia nobilis)、紫背竹芋(calathea insingnis)、朱蕉(cordyline fruticosa)、红鸟赫蕉(heliconia psittacorum)、铺地黄金(arachis duranensis)等。
香花植物:散沫花(lawsoniainermis)、土沉香(aquilariasinensis)、九里香(murrayaexotica)、米籽兰(aglaia odorata)、夜香树(cestrum nocturnum)等藤本植物:葡萄、云南黄素馨(sasminum mesmyi)、蒜香藤(sariaea magnifica)、硬骨凌霄(tecomaria capensis)、使君子(quisqualis indica)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