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创新明确定位打造立体的上饶灵山旅游调研报告
- 格式:docx
- 大小:15.05 KB
- 文档页数:4
拓展创新明确定位打造立体的上饶灵山旅游调研报告拓展创新明确定位打造立体的上饶灵山旅游调研报告拓展创新明确定位打造立体的上饶灵山旅游我是灵山之子,我深深地挚爱着灵山,多次深入灵山的山山水水,每一个角落,与灵山亲密接触,对灵山十分了解。
我以一个灵山儿女的眼光来看待灵山的景点开发,并结合当地民众,其他专家的观点正视灵山开发。
觉得目前已开发的灵山景点有一些美中不足之处,即将开发的灵山景点应当有什么措施与思路,现一一说来,也许是班门弄斧,但这是我一个灵山之子对灵山开发的参与热情。
一当前灵山开发的景点存在着一些美中不足之处灵山开发已有几个年头了,完善了灵山旅游的基础实施,成立了灵山管委会管理机构,交通更便利了,加大了灵山旅游的宣传,让灵山的旅游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可以说灵山开发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与成就。
但是灵山开发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期待解决。
1.灵山景区的保护力度有待于加强。
自从灵山作为风景旅游区开发以来,关闭了100多家花岗石厂,对景区内的一些自然景观实施了保护,灵山的岩石与植被得到了保护与恢复。
但这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让人痛心的是,破坏灵山景点的事还在不停地发生,没有引起官方与民众的重视。
最典型的是,在上饶县湖村乡与横峰县葛源镇交界的灵山主峰之一——百合峰,被横峰县葛源镇开采花岗石,几十台挖掘机在肆意破坏着百合峰面朝葛源镇方向的山体,如此下去,亿万年才形成的百合峰有倒塌的危险。
这就要上饶市政府出面与横峰县政府主要领导进行交涉,以取得保护灵山的一致行动。
另外,景区内的一些古树、古桥、古祠等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破坏了不少,完好的越来越少了。
这就会导致灵山的旅游资源的枯渴,失去灵山的一份应有的魅力。
2.灵山已开发的景点缺少科学的论证。
灵山开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利于子孙后代的千秋大业,灵山开发存在着急功近利的现象。
灵山开发当然不能放慢进度,但也不能一味地图快;灵山开发需要一定的资金,投资金额大,但也不能为了节省资金就盲目开发。
灵山旅游调研报告灵山是我国山西省的一个旅游景点,地处太原市郊区,以其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历史而闻名。
为了了解灵山旅游的发展潜力及游客需求,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
一、调研目的和方法我们的调研目的是为了了解灵山旅游的现状和潜力,以及游客对于灵山旅游的期望和需求。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共收集到100份有效问卷。
二、灵山旅游现状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目前前往灵山旅游的游客主要来自山西省和周边省份,占总体的70%以上。
游客主要以年轻人和家庭旅游为主,占总体的80%以上。
游客对于灵山的评价较高,认为灵山风景优美、风物满山、历史悠久。
此外,灵山的交通和住宿设施也得到了游客们的一致好评。
三、灵山旅游潜力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灵山旅游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首先,灵山的自然风光非常优美,山清水秀,充满了生态环境保护的价值。
其次,灵山地域内有许多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例如灵山寺、灵山石窟等,吸引了许多历史爱好者的关注。
再次,灵山周边还有一些民俗文化的特色景点,例如民间艺术展览和农民画艺术作品,可以满足游客对于文化体验的需求。
四、游客需求和建议根据调查结果,游客们对于灵山旅游提出了一些需求和建议。
首先,游客们希望增加灵山旅游的宣传力度,增加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游客。
其次,游客们对于交通设施的要求较高,希望提高交通的便利性,例如增加公交车线路或者增加来往灵山的旅游大巴。
另外,游客们也希望在灵山周边增加一些特色餐饮和购物场所,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
五、灵山旅游发展建议根据我们的调研结果,我们对灵山旅游的发展提出了以下建议。
首先,应该增加旅游宣传力度,提高知名度。
可以通过增加旅游广告、开展旅游活动等方式进行宣传。
其次,应该加大对于交通设施的改善力度,提高交通的便利性,例如增加公交车线路或者增加来往灵山的旅游大巴。
另外,应该加强旅游景点的保护工作,保护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遗产。
最后,应该进一步开发灵山的旅游资源,例如增加农家乐、特色餐饮和购物场所,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
1.灵山寺景区近几年旅游发展现状数据2012年度景区共接待游客341393人次,2013年截至9月10日共接待游客284559人次。
2.灵山寺景区宗教旅游资源开发状况灵山寺正在大力修缮中,10月份将向游客呈现崭新面貌,游客在此可以品素斋、住禅房,体验宗教修行生活。
同时,在原有的天王殿、大雄宝殿、祖师殿的基础上,寺庙增加了观音殿、财神殿、金身殿,扩修山门,届时,游客既可感受灵山寺壮观风貌,又可一览祖师金身。
3.灵山寺景区近几年客源市场调查情况详细数据由于前期景区经历了管理团队的变更以及其他原因,造成接待及客源统计数据的不连续。
景区近两年客源仍以散客为主,团队量较少,所以没能清晰的划分客源市场的占比。
自驾游的日趋火热,成为景区游客的主要出游方式,通过对游客车辆归属地的统计,做出了以下的数据分析:(1)凉山州(川W)本地车流量约占32.11%),占比第一。
凉山州本地的客源市场依然是天下灵山景区最主要的区域市场,长期保持稳定的占有率,特别是景区重要宗教节日。
下一步营销的重要开展方向,也要借助凉山州的旅游资源,通过景区建设的不断完善,结合凉山州本地旅游形象品牌,吸引更多本地及外地游客的多次游玩。
(2)成都(川A)来景区的车流量占30.03%,占比第二。
成都的大部分游客是以西昌为目的地进行游玩,通过西昌本地旅行社的介绍和亲戚朋友的口碑宣传,了解到天下灵山景区进而产生的旅游兴趣。
所以今后的营销工作,成都市场可以依靠西昌市场的优势进行宣传,特别是各种传统节日期间,通过多种渠道(参与旅游局的宣传平台,旅行社的渠道销售,西昌当地的户外广告等)对灵山景区进行密集型宣传。
景区在成都的知名度日趋增长。
成都拥有全国第三的私家车量,自驾旅游逐渐成为人们出游的主要方式。
经济基础加上交通便利,景区在成都的市场潜力巨大。
(3)攀枝花(川D)约占17.66%,占比第三。
攀枝花市场一直是景区一个很重要的客源市场,景区在攀枝花的知名度,加上便捷的交通优势,景区将其作为自驾车旅游的试点进行重点市场拓展。
灵山风景区旅游开发策划(一)现状分析1、自然地理概况灵山风景区位于兴国县长冈乡、鼎龙乡结合部,西部、西北部为长冈乡的富村和仁塘村,东部、东北为鼎龙乡的灵山村和麦鹅村。
风景区中心距县城约10千米。
灵山主峰海拔461.2米,东北-西南走向。
发源于灵山的灵山河,经庵下、集瑞、田心入濊水,河长11.4公里,流域面积18.6平方公里。
区域内主要以丹霞地貌为主,部分地带分布有棕红壤亚类的山地土壤类型,植被主要以马尾松为主,部分阴坡面有稀疏的杉木、毛竹、马尾松混交生长。
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和山地小气候的影响,风景区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夏季平均气温略低于平原地区。
2、人文社会情况风景区地形崎岖,可耕地少,故而居民数量较少,除沿长冈水库边分布的灵山村外,还有沿合富村到灵山村公路分布的几十户村民。
居民的经济来源主要是种植山涧田地和外出务工,生活水平较低,民居建筑较为简陋、破旧。
2005年实施村村通公路以后,县城到合富村的公路得以修通,灵山村到鼎龙乡政府的水泥路也已基本修通,为社会经济了发展提供了较好的交通条件。
然而,合富村到灵山寺、合富村到灵山村仍为机耕路,村村通公路工程有待进一步实施。
3、旅游资源分析评价灵山原名“玉山”,因山岩中有飞来佛、金香炉各一座,“求神甚灵”而更名“灵山”,古代有兴国第一胜景之称。
(1)旅游资源类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根据对规划区旅游资源的考察,本区拥有旅游资源大类5个,亚类12个,基本类型23个,其中自然旅游资源基本类型6个,人文旅游资源基本类型17个。
主要旅游资源单体总数为67个,其中属于自然资源的36个,属于人文资源的31个(表3-3-3)。
(2)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通过旅游资源调查,发现灵山风景区的旅游资源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三横一纵”的特点。
①合富村-灵山寺-灵山坳-长冈水库,以近期修通的机耕路为轴,长约4千米。
江西上饶家乡调研报告江西上饶家乡调研报告调研日期:2021年7月1日调研地点:江西省上饶市一、调研目的和背景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江西上饶市的家乡文化及发展情况。
江西上饶市地处江南,素有“庐山世界名山”之称,被誉为“中国南方山水甲天下”,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文化特色。
二、调研内容和方法1. 调研内容(1)家乡文化:了解江西上饶市的传统文化,包括民俗风情、家族文化、地方美食等。
(2)发展情况:调研江西上饶市近年来的经济、教育、旅游等发展情况,了解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潜力。
2. 调研方法(1)实地走访:深入家乡各地,与当地群众交流,了解他们对家乡文化和发展的认知和期望。
(2)文献研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新闻报道等方式,了解家乡的历史和现状,并获取相关数据。
三、调研结果1. 家乡文化(1)民俗风情:上饶的家乡民俗文化丰富多样,包括传统节日、民间艺术等。
其中,庐山杜鹃花节、信州苹果文化节等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市民参与。
(2)家族文化:在上饶,尊重家庭和亲情关系是家乡的重要传统。
许多人在家乡保留着祖辈的居所,世代相传的家庭文化也在这里得到传承。
(3)地方美食:上饶的家乡美食以农家菜为主,讲究原汁原味和健康营养。
有名的家乡小吃有砂锅鸡、豆脚饭、藕粉等,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前来品尝。
2. 发展情况(1)经济发展:上饶市近年来的经济发展迅猛,主要以农业、制造业、旅游业为支柱。
特色农产品如信州苹果、庐山杜鹃花等在国内外市场上受到欢迎,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
(2)教育发展:上饶市注重教育事业的发展,已建设了一批优质学校和职业教育机构,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机会。
(3)旅游发展:上饶市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历史而闻名全国,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庐山、三清山、婺源等风景名胜区成为当地旅游经济的重要支柱。
四、调研总结和建议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江西上饶市的家乡文化和发展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
上饶市作为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在家乡文化和旅游资源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上饶灵山风景区旅游开发可行性报告一、灵山风景区开发的可行性1、开发条件灵山位于江西上饶县城西北郊,距浙赣线上饶站25公里,百里屏障,石的王国,水的世界。
主峰海拔1496米,道教书列天下第三十三福地,有七十二峰,三十六瀑,九十九庙,一百零八处主要景点。
属国家级自然生态遗产,自然风光奇特、文化底蕴深厚、地理位臵优越、视野内人口密度大,具有资源、区位、客源三大优势,交通便利,通讯发达,是一处国内大中城市中罕见的多功能城郊型山岳风景名胜区,适宜观光游览、避暑休闲、会议商务、教学科研、革命教育等多项活动,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2、资源结构灵山风景名胜区资源主要类型有二大类、八个亚类。
即:自然景观类───地质地貌亚类(如七十二峰群、石屏断崖带、甑峰断裂谷、夹层灵山高谷台地、迷仙坛怪石群、花岩洞穴群、石佛岭、乌鸦弄、水晶山梯田等)、水文亚类(如水晶瀑布、双河瀑布、圣井瀑布、东灵瀑布群、九牛峡谷、茗关峡谷、茗洋湖群峰倒影等)、气象亚类(夹层灵山冰凌壁、石城回音壁、天梯雨汛壁、云海、佛光、雪景、日出、日落等)、生物亚类(如水晶山竹林、太极岩丛林、名木古树、珍贵药材、野生动物等)。
人文景观类───古建筑亚类(石人殿、石城寺、明清一条街、徽派古宅、徐元杰故居、至德老道墓等)、古文化亚类(灵山大量诗、书、画遗存、摩岩题刻、新石器遗址等)、现代建筑亚类(水晶宾馆、石人公再造、朱辉纪念碑等)、民俗风情亚类(木勺碓、火镰刀等生活习俗;抬桥灯、打串堂、喝彩等文化礼仪;石茶、南瓜子、蕃薯片等风味习俗;庙会、禁忌等其他习俗)。
3、立项意义上饶县发展灵山风景区旅游业,具有良好的产业与政策环境。
省委、省政府曾专门下发文件,强调江西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性,提出了江西旅游业发展的“六个一”工程。
上饶市政府也对发展旅游业高度重视,明确提出要把旅游业培植成上饶的支柱产业,并编制《上饶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1—2002)》,形成了大旅游业的产业框架,全市联动整体推进旅游经济发展的鲲鹏战略。
上饶灵山风景区旅游开发可行性报告一、灵山风景区开发的可行性1、开发条件灵山位于江西上饶县城西北郊,距浙赣线上饶站25公里,百里屏障,石的王国,水的世界。
主峰海拔1496米,道教书列天下第三十三福地,有七十二峰,三十六瀑,九十九庙,一百零八处主要景点。
属国家级自然生态遗产,自然风光奇特、文化底蕴深厚、地理位置优越、视野内人口密度大,具有资源、区位、客源三大优势,交通便利,通讯发达,是一处国内大中城市中罕见的多功能城郊型山岳风景名胜区,适宜观光游览、避暑休闲、会议商务、教学科研、革命教育等多项活动,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2、资源结构灵山风景名胜区资源主要类型有二大类、八个亚类。
即:自然景观类───地质地貌亚类(如七十二峰群、石屏断崖带、甑峰断裂谷、夹层灵山高谷台地、迷仙坛怪石群、花岩洞穴群、石佛岭、乌鸦弄、水晶山梯田等)、水文亚类(如水晶瀑布、双河瀑布、圣井瀑布、东灵瀑布群、九牛峡谷、茗关峡谷、茗洋湖群峰倒影等)、气象亚类(夹层灵山冰凌壁、石城回音壁、天梯雨汛壁、云海、佛光、雪景、日出、日落等)、生物亚类(如水晶山竹林、太极岩丛林、名木古树、珍贵药材、野生动物等)。
人文景观类───古建筑亚类(石人殿、石城寺、明清一条街、徽派古宅、徐元杰故居、至德老道墓等)、古文化亚类(灵山大量诗、书、画遗存、摩岩题刻、新石器遗址等)、现代建筑亚类(水晶宾馆、石人公再造、朱辉纪念碑等)、民俗风情亚类(木勺碓、火镰刀等生活习俗;抬桥灯、打串堂、喝彩等文化礼仪;石茶、南瓜子、蕃薯片等风味习俗;庙会、禁忌等其他习俗)。
3、立项意义上饶县发展灵山风景区旅游业,具有良好的产业与政策环境。
省委、省政府曾专门下发文件,强调江西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性,提出了江西旅游业发展的“六个一”工程。
上饶市政府也对发展旅游业高度重视,明确提出要把旅游业培植成上饶的支柱产业,并编制《上饶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1—2002)》,形成了大旅游业的产业框架,全市联动整体推进旅游经济发展的鲲鹏战略。
关于上饶市旅游资源调查报告班级:旅管一班姓名:***学号:**********上饶的基本概况上饶之名得于“山郁珍奇”,素称富饶之地。
秦属九江、会稽、丹阳3郡。
汉为豫章、会稽、丹阳3郡。
三国吴属鄱阳、会稽、新都3郡。
晋属鄱阳、新安、信安、建安4郡。
隋开皇九年改鄱阳郡为饶州,后罢饶州复鄱阳郡。
唐武德五年改鄱阳郡为饶州,是域属饶州、衢州、歙州。
乾元元年析饶州之弋阳、衢州之常山、玉山3县置信州,是域属饶州、信州、歙州,隶江南东、西2道。
宋主属信州上饶郡、饶州鄱阳郡,隶江南东路。
元主属信州路、饶州路及铅山州,隶江浙行中书省。
明洪武九年分江西为五道,是域主属九江道饶州府、湖东道广信府。
清沿明制。
民国初主属豫章道、浔阳道。
1932年主属江西第四、第六行政区。
上饶市,简称饶,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东联浙江、南挺福建、北接安徽,处于长三角经济区、海西经济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三区交汇处,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
自古就有“上乘富饶生态之都”、“八方通衢”和“豫章第一门户”之称。
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牵江浙、出沪宁、携八闽、达粤桂,货畅其流,人行其便,铸就了发展大商贸大流通的黄金地段。
力转向进城务工,为创办各类企业提供了充足的有较高素质的劳动力储备。
下辖12个县区市。
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国最佳投资城市等多项城市荣誉!市区及周围部分县市通行吴语。
上饶全市东西长约 210 公里,南北宽约 194 公里。
土地总面积约 2.28 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 13.65%。
境内东南北部三面环山,西部临水,中部丘陵广布。
基本地貌以山地、丘陵、湖泊为主。
地型大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
东西向依次为边缘山地、丘陵、平原和湖泊。
北部黄山尾闾蟠结在皖赣之间,东部怀玉山脉绵延于赣浙边境,东南部武夷山脉迤逦入赣闽怀抱,西北部则与九江、南昌共托全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
信江、昌江、乐安江流贯全区。
全境丘陵占总面积的 75 %,水面占 11%,岗地、平原占 14 %。
上饶市旅游全域化发展研究上饶市位于江西省东部,是一座充满魅力的旅游胜地。
近年来,上饶市旅游业发展迅速,成为江西省乃至全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为了更好地推进上饶市旅游全域化发展,本文将进行一份研究报告,分析上饶市旅游资源优势和发展现状,探讨全域旅游发展的路径和策略,为上饶市的旅游业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一、上饶市旅游资源概况上饶市地处赣江中游,是江西省东北部的重要城市,境内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
自然景观包括三清山、婺源、武宁的瑶里古村等;人文景观有庐山源、婺源晒秋、弋阳龙华寺、广丰梦笔生花等著名景点。
这些景点不仅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特色,还蕴含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是吸引游客的热门目的地。
上饶市还拥有得天独厚的休闲度假资源,如信州区的温泉资源、婺源的民宿和农家乐等,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旅游体验。
二、上饶市旅游业发展现状近年来,上饶市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接待能力不断提升。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上饶市接待游客超过5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200亿元。
旅游业不断升级,形成了以三清山、婺源为代表的特色旅游品牌,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上饶市旅游业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不够充分、景点之间交通不便利、旅游产品单一等,制约了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上饶市全域旅游发展路径和策略1.深化旅游资源整合2.提升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了提升上饶市旅游整体形象,需要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一方面需要加强交通网络建设,增加客运线路,改善交通环境,提高通达度;加强景区之间的交通联系,推动景区间的互联互通,提升游客的出行体验。
3.加强品牌建设和营销推广上饶市应该积极打造自己的旅游品牌,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
通过加大营销推广力度,扩大品牌影响力,为上饶市的旅游业吸引更多游客,增加旅游外汇收入。
四、全域旅游发展的意义和影响全域旅游发展是一种以全域范围内的文化、资源为依托,整合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提质增效的发展模式。
上饶大灵山规划设计方案1.引言1.1 概述上饶大灵山是一座位于江西上饶市的风景名胜区,它是中国五大佛教名山之一,也是中国道教名山之一。
大灵山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而闻名于世。
本文旨在探讨上饶大灵山的规划设计方案,以期提升景区的整体品质,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保护和传承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文章将从大饶山的历史和地理背景、规划设计的必要性以及具体的规划设计方案等方面展开论述,以期为大饶山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建议。
文章结构部分内容如下:"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大饶山的历史和地理背景、规划设计的必要性以及上饶大灵山规划设计方案的主要内容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分析和阐述,旨在全面而系统地探讨上饶大灵山规划设计方案的重要性及其对未来发展的影响,为读者提供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1.3 目的目的部分的内容: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对上饶大灵山规划设计方案的详细介绍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规划设计的意义和重要性。
同时,也旨在向读者展示上饶大灵山规划设计方案的核心内容,以及未来发展的展望,为大灵山的可持续发展和规划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本文的阐述,希望能够引起人们对上饶大灵山规划设计的关注,提高对大自然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为大灵山的规划设计和未来发展提供更多思路和支持。
2.正文2.1 大饶山的历史和地理背景大饶山是一座位于中国江西省上饶市的山脉,是上饶市标志性的自然景观之一。
大饶山地处长江下游,是花岗岩和麻粒岩组成的丘陵山地,地势起伏,气候宜人,自古以来就被誉为“大江南第一山”。
大饶山被誉为“百里画廊”,山脉蜿蜒起伏,峰峦叠嶂,景色优美。
此地方山水相映,山上有云,山下有水,山水相间相融,以壮丽奇观著称。
大饶山不仅景色秀美,而且历史悠久。
自古以来,这里就是文人墨客的避暑胜地。
唐代文学家李白曾在这里留下许多千古名篇。
同时,大饶山还是佛教胜地,有众多古刹僧院,悠久的佛教文化为这里增添了灵气和文化底蕴。
拓展创新明确定位打造立体的上饶灵山旅游调研
报告
拓展创新明确定位打造立体的上饶灵山旅游调研报告
一当前灵山开发的景点存在着一些美中不足之处
灵山开发已有几个年头了,完善了灵山旅游的基础实施,成立了灵山管委会管理机构,交通更便利了,加大了灵山旅游的宣传,让灵山的旅游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可以说灵山开发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与成就。
但是灵山开发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期待解决。
1.灵山景区的保护力度有待于加强。
自从灵山作为风景旅游区开发以来,关闭了100多家花岗石厂,对景区内的一些自然景观实施了保护,灵山的岩石与植被得到了保护与恢复。
但这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让人痛心的是,破坏灵山景点的事还在不停地发生,没有引起官方与民众的重视。
最典型的是,在上饶县湖村乡与横峰县葛源镇交界的灵山主峰之一——百合峰,被横峰县葛源镇开采花岗石,几十台挖掘机在肆意破坏着百合峰面朝葛源镇方向的山体,如此下去,亿万年才形成的百合峰有倒塌的危险。
这就要上饶市政府出面与横峰县政府主要领导进行交涉,以取得保护灵山的一致行动。
另外,景区内的一些古树、古桥、古祠等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破坏了不少,完好的越来越少了。
这就会导致灵山的旅游资源的枯渴,失去灵山的一份应有的魅力。
2.灵山已开发的景点缺少科学的论证。
灵山开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利于子孙后代的千秋大业,灵山开发存在着急功近利的现象。
灵山开发当然不能放慢
进度,但也不能一味地图快;灵山开发需要一定的资金,投资金额大,但也不能为了节省资金就盲目开发。
灵山里游客的游步栈道建设,是为了方便游人来灵山旅游,欣赏灵山的自然景观,近观灵山的栈道建设似乎挺好的,但是远观灵山的栈道就会发现,其实灵山原生态的自然景观之美被栈道破坏了,那一条栈道就好像是把美丽灵山的脖子切了一刀,破坏了灵山的整体美感,不能不说让人遗憾!
所以灵山开发,宁愿放缓进度,也要对每一处开发的景点进行科学的论证,专家与民众的论证,才能开发出科学的而不破坏整体美的景点来。
3.灵山旅游缺少强有力的宣传。
灵山的旅游开发时间不长,才几年时间,虽说具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引来了一些省内外的游客。
但与三清山比起来,无论是旅游景点的丰富性,还是知名度,差得远了。
在国内有影响的新闻媒体与网络、电视中宣传的还是太少,还是处在闺中未人识的阶段,还需要各级政府与部门加大宣传力度,调整宣传方法,调换宣传平台,让灵山的旅游“响”起来,以达到让省内外以致国内外游客了解灵山,吸引他们前来游览观光,拉动地方旅游经济的目的。
二.灵山开发的几点新措施新方法
灵山开发工程巨大,需要巨额资金,耗用时间长,也不是光靠政府部门、管理部门、投资商就能搞好的。
这需要集各级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及全体民众齐心协力才能开发好灵山的旅游资源。
1.一手抓开发,一手抓保护,两手都要硬。
灵山旅游既然已经开发了,就要开发好,开发出样子,开发出效益,让灵山的丰富旅游资源造福一方百姓,带动一地百姓致富。
灵山开发要量力而行,逐步推进,在科学保护的前提下,进行有效的开发。
绝对不能让灵山原有的有价值的景物受到伤害与破坏,保护好灵山的一山一水、一景一物、一草一木、一祠一桥,让灵山的旅游资源走可持续开发利用之路。
2.全方位强化灵山的旅游宣传。
灵山旅游宣传的阵地与方式不能过于单一。
灵山的宣传可以通过国家、省、市、县重要媒体平台来宣传,宣传也要有长期性,要投
入一定的资金来造势。
A摄影绘画。
广泛开展以灵山为主题的山水画创作与摄影作品大赛,吸引省内外的名家来参与创作,将其中作品收集成册,进行书
籍发行宣传,以达到持久与高效宣传的目的。
B文学宣传。
请全国有影响力的诗人、散文作家参观游览灵山景区,并请他们留下自己创作的文学作品,集编成册;将灵山原有的
诗词、散文、故事、传说等进行搜集与整理,编成书籍,厚重灵山
的文化底蕴,诗意灵山的美感。
C歌曲宣传。
请名家来创作宣传灵山的歌词,制作传唱灵山的歌曲,让灵山的颂歌在每一个灵山女儿、灵山游客的心中久久回响,
激发对灵山的热爱之情。
D景点命名。
灵山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对一些重要的`景点要
统一进行命名,完善相关的景点介绍、导游词、图片宣传、相关数
据等,让游客更加了解灵山的美,产生游览灵山的欲望,回游灵山
的愿望。
3.打造人文景观,丰富灵山的文化内涵
灵山的自然景观十分诱人,但人文景观还比较缺少,可以有意识地建造一些人文景观进行衬托与补充。
B恢复民间传统的磨坊、手工作坊等。
现代化的景物各地都不少,难以打造出特色,缺少传统的古朴与灵性,难以留住游客留恋的目光,难以给人心灵的静化。
可以有意识地在灵山景区内,恢复民间
传统的碾米磨坊、榨油作坊、家族祠堂、农家大院等,让灵山游客
接触到灵山的风俗文化。
D收集制作灵山民间的传统饮食小吃。
另外,灵山村民的一些独
特的传统的小吃,也别有一番风味,如:手工磨豆腐、石杵打的麻
籽果、农家的酸菜、灯盏果等,培训民间传统饮食小吃的制作者,
能让外地游客品味灵山风味的饮食,让游客胃动心动,产生对灵山
的依恋与热爱。
E把灵山发展为摄影基地、生态种养基地。
灵山山奇水秀,梯田
层层,云雾飘渺,独天得地的造化。
可以在灵山原有景观的基础上,在灵山的农田中每年秋季种植油菜,来年油菜花开了,景色美上加美,其景色之美不逊色于婺源的油菜花,完全可以吸引游客前来摄
影旅游,把灵山打造成摄影基地。
同时,根据灵山所在的自然状况,可以把灵山设为水资源保护区、农业蔬菜种植基地、动物保护区。
这样,即保护了灵山,又发展了灵山的地方经济,为灵山旅游资源
造景,一举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