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1改善大气质量
- 格式:ppt
- 大小:1.61 MB
- 文档页数:10
改善大氣品質第二課時[過渡]除了火山爆發、森林火災等自然因素,人類活動是造成大氣污染的主要原因。
因此,如何有效的減少大氣污染,改善大氣品質,成為人們日益關注的問題。
[板書]二、改善大氣品質1、減少煤等化石燃料燃燒產生的污染[投影]煤的組成。
根據組成思考煤燃燒的產物是什麼?[講述]我們目前使用得最多的燃料,仍是化石燃料(包括石油、煤、天然氣等),它們都是古代動植遺體埋在地下經過長時間複雜變化而形成的,除含有C、、氮的氧化物等會對H等元素外,還有少量S、N等元素,它們燃燒產生的CO、SO2環境造成污染,形成酸雨。
此外,煤的不充分燃燒,還產生CO,既造成浪費也造成污染。
[分組討論]我國是世界上耗煤量最大的國家之一,為減少煤對大氣的污染請同學們討論應採取那幾方面措施?[討論]老師參與………[交流](1)改善燃煤品質。
(2)改進燃燒裝置和燃燒技術、改進排煙設備等。
(3)發展潔淨煤技術。
開展煤的綜合利用(4)調整和優化能源結構。
[投影][講解]就每一方面進行講解:…潔淨煤技術是高效、潔淨的煤炭加工、燃燒、轉化和污染控制的技術。
通過加工可減少煤的硫分、灰分;通過潔淨、高效的燃燒可顯著減排大量的SO 2及一定量的CO 2;通過轉化可把煤轉化為清潔的液體、氣體燃料,使煤炭得到清潔的利用…。
[板書] (1)改善燃煤品質。
(2)改進燃燒裝置和燃燒技術、改進排煙設備等。
2CaCO 3+O 2+2SO 2=2CaSO 4+2CO 2(3)發展潔淨煤技術。
開展煤的綜合利用。
C (g )+H 2O (g )=CO (g )+H 2(g )(4)調整和優化能源結構。
[過渡]在我國一些大城市,汽車等機動車排出的一些大氣污染物如CO 、NO 、NO 2和碳氫化合物等(如果使用含鉛汽油,污染物中還含有含鉛化合物),在相應大氣污染物中含量可達到40%~50%,因此減少機動車尾氣污染是改善大氣品質的重要環節。
[板書]2、減少汽車等機動車尾氣污染(1)推廣使用無鉛汽油[閱讀]最新醫學研究進一步表明,大氣中的鉛污染主要來自機動車燃油中添加的抗爆劑──四乙基鉛。
新人教版选修一《改善大气质量》word教案1第四章保护生存环境第一节改善大气质量【教学目标】1、知道大气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能说出减少大气污染物的原理和方法。
2、知道主要的室内空气污染物及其危害,了解减少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大气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改善大气质量的主要方法。
【教学重点】臭氧层受损和汽车尾气系统中催化转化器的化学反应原理。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创造了空前丰富的物质财富。
而与此同时,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消耗,污染物的大量排放,也导致了全球性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
比如: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蔓延、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思考与交流】P78环境保护随手可做的小事大家一起讨论,交流。
(从节约能源,吸收CO2气体,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等方面考虑)一、大气污染的危害1、大气污染物A、颗粒物:粉尘、烟、雾等。
B、有害气体:硫的氧化物(SO2和SO3)、氮的氧化物(NO,NO2)、CO、碳氢化合物、 CH4、氟氯代烷(氟里昂)等2、危害:多方面的,既危害人体健康,又影响动植物的生长,严重时会影响雷地球的气候。
【过渡】酸雨、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问题是目前大气质量所面临的三大问题。
改善大气质量,应首先弄清楚大气污染的成因,才能对症下药,并以积极的防治。
【思考与交流】怎样的降水称之为酸雨?可用哪些化学方程式来简单表示酸雨的形成?3、酸雨正常雨水的pH=(由于所导致) 酸雨的pH原理:酸性氧化物(SO2、NO2等)与水反应生成酸危害:具有破坏环境,影响动植物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的危害性措施:。
改善大气质量-人教版选修1 化学与生活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大气的组成和结构,了解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2.掌握化学方法改善大气质量的原理和方法。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心。
教学重点1.了解大气污染的成因和化学方法改善大气质量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化学方法改善大气质量的具体操作方法。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心。
教学难点1.掌握化学方法改善大气质量的原理和方法。
2.如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心。
教学方法1.讲解2.实验演示3.讨论交流教学内容第一部分:大气和大气污染1.大气的组成和结构:空气成分及其含量,大气层的结构和特点。
2.大气污染的成因:基本概念,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3.大气污染的种类和影响:大气污染物,典型大气污染病,全球大气环境问题。
4.大气污染控制的策略:污染物的控制,废气的治理,预防大气污染。
第二部分:化学方法改善大气质量1.基本概念:大气污染控制和治理的基本概念,化学方法改善大气质量的原理和方法。
2.化学废气处理技术:吸收法、吸附法、催化法、火焰法等。
3.大气质量监测:大气污染物的监测方法和技术手段,监测结果的分析和评估。
4.案例研究:北京市PM2.5污染治理案例,化学装备的应用和效果分析。
教学活动活动一:研究大气的组成和结构1.观察玻璃管里的大气层结构模型,了解大气层结构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探究空气成分的含量和组成,进行一系列实验,了解空气的成分和含量。
3.利用化学方法进行大气样品分析,了解大气中各种污染物的含量和种类。
活动二:化学方法改善大气质量1.给学生分组进行化学废气处理实验,比较各种处理方法的效果和优缺点。
2.案例分析北京市PM2.5污染治理,讨论市政府采取的管控措施和化学装备的应用效果。
3.研究大气质量监测技术和方法,进行实验演示,并让学生比较和分析不同监测方法的优缺点。
教学评价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应该能够掌握大气环境的基本概念和组成结构,了解大气污染的成因和化学废气处理的方法和效果,培养环保意识和责任心,同时还要通过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让学生加深对大气污染治理和环保理念的理解和认识。
改善大氣品質復習目標:1.知道大氣主要污染物及減少或消除大氣污染物的原理和方法。
2.知道甲醛是一種居室空氣污染物;瞭解其對人體的危害。
3.瞭解燃料脫硫、廢氣處理中的化學原理和應用。
復習重點、難點:知道大氣主要污染物及減少或消除大氣污染物的原理和方法。
課時劃分:一課時教學過程知識梳理一、大氣污染的危害大氣污染物根據可分為顆粒污染物,硫的氧化物___,氮的氧化物__,__,碳氫化合物,以及___等。
____和___都能產生大氣污染物。
1、酸雨:正常雨水偏酸性,pH值約為_~_,這是由於大氣中的__溶於雨水中,形成部分電離的__:__(g)+____H++___。
(1)酸雨是pH值小於__的降水(包括__、__、__、__、__、__、__)的總稱。
(2)酸雨形成原因:SO2+H2O=H2SO32H2SO3+ O22H2SO42NO+O2=2NO22NO2+H2O=HNO3+HNO2(3)酸雨危害:使水域和土壤酸化,損害農作物和林木生長,危害漁業生產(pH值小於4.8,魚類就會__);腐蝕建築物、工廠設備和文化古跡,也危害人類鍵康。
2、臭氧層受損:1千萬個大氣分子中只有__個臭氧分子。
臭氧空洞被定義為臭氧的濃度較臭氧空洞發生前減少超過__ %的區域。
(1)臭氧空洞形成機理氟里昂破壞機理:O3O2+O Cl+O3→ClO+O2ClO+O →Cl+O2NO破壞機理:O3+NO→O2+NO2,O+NO2→O2+NO,總反應式為:O+O3→2O2。
(2) 臭氧層破壞對環境的作用、危害:大量紫外線將直接輻射地面,導致人類皮_______發病率增高;破壞植物光合作用,農作物受害減產;破壞海洋生態系統的食物鏈,導致生態平衡的破壞;對流層空氣中臭氧含量的增加,還會引起光化學煙霧危害。
(3)治理方法:逐步減少和禁止使用__,普及__冰箱、空調。
3、溫室效應與全球氣候變暖:相關物質:__、__、__、_____。
二、改善大氣品質1、減少煤等化石燃料燃燒產生的污染(1)改善燃煤品質(2)改進燃燒裝置和燃燒技術、改進排煙設備等。
改善大氣品質教學目標:1.知道大氣主要污染物,能說出減少或消除大氣污染物的原理和方法。
2.知道甲醛是一種居室空氣污染物;瞭解其對人體的危害。
3.瞭解燃料脫硫、廢氣處理中的化學原理和應用。
教學重點:知道大氣主要污染物,能說出減少或消除大氣污染物的原理和方法。
活動與探究建議:①調查、討論燃燒化石燃料對環境可能造成的污染與治理途徑。
②實驗:一氧化碳的毒性。
③討論:在田間或市區焚燒植物秸稈或枝葉以及垃圾的危害。
④查閱資料:室內甲醛、放射性氣體氡的來源及其危害,討論如何減少、避免其對居室空氣的污染。
課時劃分:兩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播放]詩朗誦:挪威劇作家易蔔生1865年所作的一首詩污染●易蔔生英國令人窒息的煤煙慢慢散落到鄉間玷污綠色世界扼殺所有生命毒煙蔓延遮天蔽日,翠穀失色[解讀]詩中所指的英國工業污染的相關背靜。
[板書] 第四章保護生存環境第一節改善大氣品質[投影]以下是保護環境隨手可做的一些事情:[思考與交流]1、請你就每件小事談一談為什麼做這些小事可保護環境。
2、你能做到的保護大氣環境的小事還有那些?請補充。
3、你所知道的大氣成分有那些? [投影][講述]我們的地球被大氣保衛著,大氣為各種生物的生存提供了條件。
但是近半個世紀以來,工業和交通運輸迅速發展,城市人口高度集中,人類向大氣中排放大量煙塵和有害氣體,正在對大氣造成污染。
[板書]一、大氣污染的危害 [學生閱讀] P 78最後一自然段。
[回答] 大氣污染物根據可分為顆粒污染物,硫的氧化物_____,氮的氧化物_____,___,碳氫化合物,以及__________等。
______和_____都能產生大氣污染物。
[板書]大氣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碳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氫化物、飄塵、煤塵等。
[投影] 圖4-2大氣污染物主要來源儘量乘坐公共汽車 在房前屋後種樹 隨手關燈,節約用電 少用室內殺蟲劑 儘量利用太陽能 自己不吸煙,奉勸別人不吸煙不燃放煙花爆竹 不焚燒秸稈不濫燒可能產生有毒氣體的物品[講述]大氣污染的危害:危害人體健康;影響植物生長;破壞建築材料。
第一节改善大气质量(第一课时)1.知道大气的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能说出减少大气污染的方法。
2.知道全球三大环境问题(酸雨、臭氧层受损、全球气候变暖)的成因、危害以及人类采取的措施。
科学家警告称,温室气体不仅是导致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而且对人类健康造成了直接影响,正成为威胁人类的一个主要杀手。
科学家们预测,在不久的将来,由温室气体造成的空气污染所导致的死亡人数,将超过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数。
温室气体有哪些?提示:CO2、N2O、CH4、O3、氟氯代烷等。
一、大气污染物的组成及其危害1.大气组成洁净的大气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少量________和其他微量杂质等组成的混合物。
思考:以煤为燃料时,为何会造成大气污染?二、酸雨1.酸雨的概念正常雨水的pH约为_________,是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溶于雨水中所导致。
酸雨的pH__________,是由人为排放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酸性气体转化而成的。
2.我国酸雨类型我国的酸雨主要以__________酸雨为主,这是由我国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造成的。
思考:酸雨久置后pH如何变化?三、臭氧层受损1.臭氧层的含义自然界中有______的臭氧集中在距地面15~50 km的____________中,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臭氧层。
2.臭氧层的作用臭氧层中臭氧含量很少,但可以吸收来自太阳的大部分________,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伤害,被称为人类和生物的保护伞。
3.破坏臭氧层的物质人类活动排入大气的__________和含溴的卤代烷烃、CH4、CCl4、________以及大气中的核爆炸产物等。
四、温室效应与全球气候变暖1.温室气体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__________。
改善大气质量一、教学设计本节包括大气污染的危害和改善大气质量两部分内容。
由于学生对于大气主要污染物及其来源是熟悉的,教科书对此并没有展开,而是采用简明的文字和图画相结合的方式来呈现。
重点强调: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都能产生大气污染物(如图4-2所示),目的是使学生对于大气污染物的来源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对于大气污染的危害,重点介绍了酸雨的形成和臭氧层受损中所涉及到的化学原理。
对于温室效应和全球气候变暖,由于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则采用了“思考与交流”的方式,由学生自己进行总结。
我国是世界上耗煤量最大的国家之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一些城市的汽车拥有量迅速增加。
此外,室内空气污染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因此,教科书从减少煤等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污染、减少汽车等机动车尾气污染和减少室内空气污染等三个方面介绍了改善大气质量的措施。
本节教学重点:大气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改善大气质量的主要方法。
本节教学难点:臭氧层受损和汽车尾气系统中催化转化器的化学反应原理。
教学建议如下:1放性。
例如,课前可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从以下课题中任选一个专题进行研究,以论文、调查报告或多媒体的形式进行总结,然后每个小组选出代表在课上进行汇报和交流。
最后教师进行小结。
(1)从空气质量报告入手,分析当地大气的主要污染物及其成因。
(2)全球三大环境问题(酸雨、臭氧层受损、全球气候变暖)的成因、危害,以及人类采取的措施。
(3)化石燃料燃烧对大气可能造成的污染和治理途径。
(4) 汽车等机动车对大气可能造成的污染和治理途径。
(5)室内空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和对人体的危害,以及如何避免或减少室内空气污染。
(6) 世界上的八大公害事件,等等。
2例如,教科书通过“资料卡片”介绍我国国家标准中室内污染物HCHO和氡的最高允许含量,使学生树立“量”的观念:在日常生活中,要完全避免室内污染物是不可能的。
但是,只有当污染物的浓度达到或超过某个值时,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通过介绍汽油抗爆震剂的发展──最早是四乙基铅,目前是甲基叔丁基醚,最后提到甲基叔丁基醚是否会对人体造成危害还有争议等,以此为例让学生认识科学发展的局限性,树立一分为二、辩证地看问题的观念;通过“科学史话”介绍氟氯代烷的功与过,使学生树立合理使用化学品的意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