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森林城市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 格式:pdf
- 大小:21.91 KB
- 文档页数:1
国外生态城市成功经验及我国借鉴一、国外生态城市建设成功经验1明确而具体、现实的目标如丹麦生态城市建设的阶段性环境目标是:试验区内水的消费量减少10%、电消费量减少10%、回收家庭垃圾减少城区垃圾生产、通过建立60个堆肥容器回收10%的有机垃圾制作堆肥、回收40%的建筑材料。
这样的目标清晰明确,利于公众的理解和积极参与,也便于利用职能部门主动组织规划建设,保障了生态城市建设能一步一个脚印地取得实质性的成果。
2具体的项目譬如,被誉为全球“生态城市”建设样板的美国加州伯克利,它的实践是建立在一系列具体的行动项目之上,如建设慢行车道、恢复废弃河道、沿街种植果树、建造利用太阳能的绿色居所、通过能源利用条例来改善能源利用结构、优化配置公交线路、提倡以步代车、推迟并尽力阻止快车道的建设、召开有关各方参加的城市建设会议,等等。
这些项目在有些人看来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但正是微不足道的行动使生态城市建设得以扎实有效地进行。
3广泛的群众参与如哈利法克斯生态城创立了“社区驱动”的一切程序。
“社区驱动”是开发由社区控制,社区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和维护全过程都由社区居民参与,是一种社区自助性开发方式。
社区开发的管理机构—管理组,是通过邀请个人和重要组织的代表加入而组建的。
又如德国生态城市Erlangen城在建设中,努力与市民一起进行规划,有意与一些行动小组,特别是与环境有关的小组合作,并使他们在一些具体项目中作为合作伙伴,同时又使他们保持自由,并可以抨击当局的某些决策。
4突出的重点领域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其问题指向性,它往往不试图在城市中全面铺开地进行生态城市建设,而是面向问题、抓住重点、逐步推进,针对城市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如交通拥挤、地面硬化、垃圾污染等问题,集中力量促使一两个问题的解决,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经验、培养人才、教育公众、树立形象、凝聚人心,逐渐扩展到对其它问题的解决。
比如巴西的库里蒂巴建设重点在于城市交通和垃圾资源化,日本有些城市的建设重点在于生态工业园和循环经济,而欧洲的一些城市则重点考虑生态社区,美国在建设生态城市的初期,主要是建造一些生态核心场地项目,即这些场地的建筑物均由节能、节水技术建造,后来逐步扩大到水的循环使用、雨水的保持、太阳能供热、城市工业使用再生能源等。
国外林业发展现状及其可借鉴的经验林业是国家宝贵的资源和财富,它不仅提供了丰富的木材资源,还对气候调节、土壤保护、水源涵养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各国对林业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视。
在国外,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展了一系列的林业保护和发展工作,并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对于我国林业发展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一、林业现状1. 美国美国是世界上林业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其林地面积广阔,拥有大量的天然森林资源。
美国政府高度重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立法和政策的支持,建立了完善的林业保护制度,保障了国家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美国在林业科研和技术创新方面投入巨大,不断提升林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2. 加拿大加拿大的林业资源丰富,尤其以红杉、冷杉等珍贵树种著称于世。
加拿大政府注重保护自然环境,采取严格的林业管理制度,促进了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
加拿大还开展了大规模的森林植树造林工程,有效地保护了国家的森林生态系统。
3. 欧洲欧洲国家拥有多样化的林业资源,林木品种繁多,森林分布广泛。
欧洲各国注重开展林地保护和恢复工作,积极推进林业可持续发展,提高了森林质量和生态效益。
欧洲还致力于推广林木种植和森林经营模式的多样化,提高了林业产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二、经验借鉴1. 加强立法保障在林业发展过程中,立法保障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通过完善的法律法规,明确国家对林业资源的保护和管理责任,规范林业生产和经营行为,保障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我国也应该加强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确保林业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和管理。
2. 提升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林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国外很多国家在林业科研和技术创新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资金,不断提升林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我国应该加大对林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强合作,推动林业技术水平的提升。
3. 推进生态保护生态保护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国外一些国家通过加强对林地的保护和恢复工作,有效提升了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性。
国外城市森林发展模式与启示1.1美洲国家城市森林建设模式城市林业的概念最早在北美提出,并得以发扬光大。
1962年,美国肯尼迪政府在户外娱乐资源调查中首次使用“城市森林”一词;同年在总统户外休闲资源评估委员会下设城市林业信息处,标志着美国城市林业正式诞生。
自1965年加拿大Erik Jorgensen教授提出了完整的“城市林业”概念以来,城市林业与城市森林的研究和建设先后在北美、欧洲乃至全球掀起了热潮。
美国的城市森林从市中心向外依次由4部分组成:市中心商业区树木、城市边缘高密度住宅区、近郊住宅区、郊区的残留片林。
在美国,城市和社区森林由行道树、广场绿化、片林、机关绿化、城市公园、运动场、庭院花园、高速公路绿化等组成。
据美国农林部林务局对48个大陆州的城市森林资源最新调查结果显示,城区城市林木覆盖率为27.1%,约有38亿株树木;大城市区的平均林木覆盖率为33.4%,约有744亿棵树。
这与全美48个大陆州的平均林木覆盖率32.8%很接近,说明城市化发展照样可以保证较高的林木覆盖率。
美国凭借其强大的政治、经济、文化实力,推动着世界城市林业的发展,其城市林业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1)注重提高城区树冠覆盖率为了突出的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功能性和组成成分的多样性,使片林、林带、单木等多种森林成分与河流、湖泊等共同构成片、带、网相连的森林生态网络系统,美国非常注重提高整个城区的树冠覆盖率。
美国林学会提出了城市树冠覆盖率发展目标:密西西比东及太平洋东西部的城市地区,全地区平均树冠覆盖率40%,郊区居住区50%,城市居住区25%,市中心商业区15%;西南极西部干旱地区,全地区平均树冠覆盖率25%,郊区居住区35%,城市居住区18%,市中心商业区9%。
同时对停车场等也提出了树冠覆盖率的建议。
(2)加强绿色生态廊道建设从20世纪中叶开始,美国各州分别对本州的各类绿地空间进行了连通尝试;70年代开始有了“绿道”(greenway)概念;1987年,美国总统委员会提出了建立充满生机的绿道网络,将整个美国的乡村和城市空间连接起来。
森林城市设计模式及其借鉴意义森林城市是环境生态建设的核心建设方案之一,有利于城市多元性的发展。
本文就森林城市的价值、布局以及设计理念进行调研,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标签:森林城市;设计;意义森林城市是优化环境生态的方法之一,有利于构建生态型的城市绿化环境,对彰显城市文化核心内涵有可实践性意义,并在构建中协同了自然性生态的发展。
同时,随着森林城市理念的不断创新,也对环境的优化提出了可实践意义。
一、森林城市的概述森林城市的核心意义是通过构建低碳的城市环境,缓解由于二氧化碳的排量增加而导致热岛效应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
本质上有利于城市美化的建设,同时在净化空气的过程中构建一个生态型的绿化空间,且不局限于对林地、草地、花园景观的建设,使群体森林内涵应用在城市森林建设当中。
另外,建设城市森林的核心作用一方面是净化有害气体,使烟尘得到有效吸收,并为构建节能型城市提供基础。
其次,城市森林的建设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的和谐发展,充分尊重了生物多样性的特点。
二、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一)国外森林城市研究现状国外城市森林思想的构建源于1962年的加拿大,肯尼迪政府针对构建绿色氧吧制定了初步计划。
特别是在计划中引入对树木、绿植的大规模建设,将林区和森林嵌入于城市中心。
1999年,美国通过构建《为人类和地球彻底改造城市》,使城市森林的建设被不断融合于城市的建设当中。
据调查,现阶段美国拥有森林储备量达3亿公顷,森林覆盖面积占国土面积的33.3%,绿化城市的意识已经深入每个市民的意识之中,在城市化的建设当中有足够的文化底蕴。
(二)我国森林城市研究现状我国森林城市的建设源于80年代中旬,虽然起步相对其他发达国家较晚,但就森林城市化的建设拥有高度重视。
2004年起,我国在建设绿化城市的道路上构建了将城市与森林的和谐融合理念。
在安徽绿化发展中,力求森林理念融入于城市森林的建设。
并在森林城市的建设当中大力投入相关财力近20亿元,先后在城市中心构建了三十多个大型绿化设施,将绿色的理念融入城市建设当中。
苏泽群(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广东 广州 510030)SU Ze-qun(Counselor ’s Office,the People's Government of Guangdong Province,Guangzhou 510030,China)国内外绿化森林资源利用的优秀范例及启示Excellent Examples and Enlightenments of Green Forest Resources Utilization at Home and Abroad摘要:简述东京、伦敦、波恩、柏林、巴黎等城市依托绿化资源建设、提升城市环境品质的做法;新西兰、德国、日本、西班牙、希腊等国家的森林资源建设、保护和利用情况;芬兰、瑞典、挪威、瑞士等国家实施森林生态补偿国家计划;新西兰健全易行的林业碳汇交易机制;以及北京造林优化城市生态格局,福建推行重点生态区商品林赎买,建立多元化资金筹集制度的做法,分析获得的启示,提出本省可借鉴的经验。
Abstrac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practice of relying on greening resources in cities such as Tokyo, London, Bonn, Berlin and Paris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urban environment;the construction,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forest resources in New Zealand, Germany, Japan, Spain and Greece and other countries; the national plans for forest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in Finland, Sweden, Norway and Switzerland;the comprehensive and easy mechanism of forestry carbon sequestration transaction in New Zealand .The paper also introduces the practice of Beijing to optimize urban ecological pattern through afforestation;the practice of Fujian Province to implement the key ecological areas of commercial forest redemption and establish a diversified fund raising system. Base on analysis of the cases and enlightenments, we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Guangdong province forestry.Key words: Green resources; Protection and construction; Excellent examples; Innovation and utilization; Forest tourism关键词:绿化资源;保护建设;优秀案例;创新利用;森林旅游中图分类号:S7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2641(2017)01-0093-04 收稿日期:2017-01-01城市周边及大范围区域的林业以服务城市为主旨,利用森林的功能改善城市气候条件、净化大气、恢复和保持城市的绿色生机,将城市与森林相结合,满足城市居民对森林的休闲娱乐、旅游和科普等社会服务需求,将绿色资源转化为旅游和经济资源。
国外林业发展现状及其可借鉴的经验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对木材、纸张和其他林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林业的重要性日益突显。
在全球范围内,各国都在积极探索可持续的林业发展模式,以保护森林资源、提高生态效益和促进经济发展。
本文将就国外林业发展现状进行介绍,并分析其可借鉴的经验。
一、林业发展现状1. 加拿大作为拥有世界上最大林地面积的国家之一,加拿大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并且林业产业发达。
加拿大的主要森林类型包括针叶林和硬木林,其中针叶林主要分布在加拿大的西部和北部地区,硬木林则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
加拿大的林业产业主要包括木材加工、纸浆生产和林产品加工等领域,产值巨大。
加拿大的林业管理和保护工作也十分出色,该国设立了大量的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区,对森林资源实行严格的管理和保护。
加拿大政府还积极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了林产品的附加值,增强了林业的竞争力。
2. 挪威挪威的林业发展也十分值得借鉴。
在挪威,森林覆盖率高达37%,林业产业发展水平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挪威的林产品主要包括木材、纸浆和造纸等,其中木材产量占比最大,但挪威也在积极拓展林产品的多元化利用方式。
挪威的林业管理和保护工作十分严格,该国拥有完善的林业管理体系和监测网络,特别是对于森林火灾的防范工作做得十分出色。
挪威还鼓励农民和小农场主参与森林经营,通过农民林地的优化管理,提高了森林资源的利用效率。
3. 美国美国的林业产业规模宏大,拥有广泛的森林资源。
美国林业产品主要包括木材、纸浆、造纸和木质能源等,产值巨大。
和其他发达国家一样,美国也非常重视林业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工作,该国拥有世界一流的林业科研机构和监测系统,能够及时发现和应对林业资源面临的各种问题。
二、可借鉴的经验1. 加强林业管理和保护国外发达国家在林业管理和保护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值得我们学习。
要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建立健全的保护区网络,实行严格的保护制度,确保森林生态系统的持续稳定。
国外建设生态城市的做法和启示文/沈超以可持续发展为本质特征的生态城市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依托现有城市,根据生态学原理,应用现代科学与技术等手段逐步创建,在生态文明时代形成的可持续发展的人居新模式,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接受与大力推崇。
尽管各个城市发展条件不同,发展的具体目标和路径也不一致,但发展观却是相同的:发展不仅仅是一个经济概念,而是要使人类的生存质量及自然和人文环境得到全面优化;发展也绝不仅仅是为了眼前利益,还要顾及人类的长久生存。
生态城市的建设为当代城市保持良好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和社会和谐以及提供宜人居住条件开拓了一条新路。
一、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从20世纪70年代生态城市的概念提出至今,世界各国对生态城市的理论进行了不断地探索,并在实践方面做出了持续的努力。
目前,美国、巴西、丹麦、德国、瑞典、澳大利亚等国家都已成功地进行了生态城市建设。
美国生态学家理查德•雷吉斯特于1975年创建了“城市生态学研究会”,随后他领导该组织在美国西海岸的滨海城市伯克利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生态城市建设实践,经过20多年的努力,将伯克利建成了一座典型的亦城亦乡的生态城市,其理念和做法在全球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在理查德•雷吉斯特的影响下,美国政府非常重视发展生态农业和建设生态工业园,有力地促进了城市可持续发展。
理查德•雷吉斯特领导建设的伯克利也因此被认为是全球生态城市建设的样板。
位于巴西南部的库里蒂巴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接近生态城市的城市。
该市制定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受到全世界的赞誉,尤其是公共交通发展受到国际公共交通联合会的推崇,世界银行和世界卫生组织都给予了库里蒂巴极高的评价。
该市的废物回收和循环使用措施以及能源节约措施也分别得到联合国环境署和国际节约能源机构的嘉奖。
1990年,它被联合国命名为“巴西生态之都”、“城市生态规划样板”。
库里蒂巴的城市开发规划有着独特的做法:沿着5条交通轴进行高密度线状开发,改造内城;以人为本而不是以小汽车为本,确定优先发展的内容;增加公园面积,改进公共交通。
国外林业发展现状及其可借鉴的经验林业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还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社会和文化作用。
近年来,随着全球能源和环境的问题日益凸显,国外正在加快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管理,同时也积极探索新的林业模式,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很多经验和启示。
一、强化立法保障林业立法体系是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国外在林业立法方面做得较为完善。
例如,美国制定了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森林与保护法案》,对各类森林经营活动进行综合监管;加拿大通过《森林风险与安全管理法》,强制规定森林所有者和经营者需遵守相关规定,维护森林生态和安全;澳大利亚也通过《森林法》和《土地管理法》等法律规定,确保了森林资源的合理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科学管理科学管理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国外在林业科学研究方面投入巨大,发展了一些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方法。
例如,欧洲各国通过实施“生态林业”和“多功能林业”等新兴林业模式,实现了森林生态、经济、社会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新西兰开发了科学管理的“作业系统”,实现了森林的高效利用;加拿大的“经纬度采伐”技术和美国的“人工林控制采伐技术”,均有效提高了森林资源的利用效率和质量。
三、推行多样化经营模式多样化经营模式是有效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新思路,国外在这方面取得了不俗成效。
比如,挪威实行的“天然森林经营模式”注重保护森林生态,美国的“人工种植林经营模式”强调森林的经济效益,而以加拿大为代表的“社区林业经营模式”则将林业与当地社区的生计和生活融为一体,真正实现了“让森林造福人民”。
四、推进国际合作与交流国际间合作与交流对于推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目前,各国之间在木材贸易、技术合作、信息交流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紧密的合作。
同时,一些国际组织如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林业研究机构等也为各国林业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和技术支持。
国外林业发展现状及其可借鉴的经验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林业发展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许多国家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促进林业的发展。
本文将介绍国外林业发展现状及其可借鉴的经验,希望对中国林业的发展有所启示。
1. 加强森林经营森林的经营是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
许多国家已经为此制定了完善的法律法规,并且提供了经济、技术等各方面的支持。
例如,加拿大的森林保护法规定了森林的保护、管理和使用的标准和程序。
该法律会对在采伐、林业管理和弃置森林产品时使用的设备进行规范和控制,以保证森林的可持续利用。
2. 推广森林认证体系森林认证体系是一个权威的第三方认证机构,它主要通过对林业企业的森林管理和采伐活动进行审核,评估森林的保护、管理和使用情况,以评定森林的环境、社会和经济可持续性。
许多国家已经建立了森林认证机制,并通过在国际市场上推广认证的森林产品,提高了森林资源的经济价值。
例如,欧盟的“森林认证委员会”已经制定了森林管理和采伐活动的标准,并且为被认证的企业提供了宣传和推广的支持。
3. 加强森林防灭火工作由于气候变暖和干旱等因素,森林火灾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成为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
森林防灭火工作的加强,对于保护森林的生态和防止经济损失非常重要。
许多国家已经建立了专业的森林防灭火机构,并且制定了完善的防灭火措施。
例如,澳大利亚的“国家森林服务机构”和美国的“国家森林局”都负责森林火灾的预防、监测和扑灭工作,可以为中国提供很好的经验和借鉴。
4. 实施保护林生态补偿由于森林资本的逐渐减少,许多国家已经采取了采取了向林业企业提供生态补偿的措施,以鼓励企业对森林进行保护和管理。
例如,法国政府实施了“森林生态环境补偿基金”,通过向森林管理者提供生态补偿来促进森林生态的改善,并且引导企业逐步转向可持续的森林管理。
5. 推广林下经济林下经济是指在林地上发展与森林生态相协调的经济活动,例如采摘和栽植天然药材、野生果品、石头等。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立法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立法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立法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人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
据世界银行的报告,中国城市化水平已由1980年的20%发展到2002年的38%。
作为世界上城市化进程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中国人口、资源、环境与城市化的矛盾日益突出。
国外经验表明,立法先行,运用法律的强制约束力,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城市化的矛盾,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制度保障。
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中国一些大中小城市相继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目前660多个城市中,已有近百个城市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
然而由于相关立法不完善,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在城市规划、城市产业结构、城市生态、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运行、公众参与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
因此,借鉴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立法经验,通过完善的立法建立健全保障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的法律法规体系,对于依法规范生态城市建设,避免重复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是当务之急。
1、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立法概况及特点分析从20世纪60年代末起,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开始通过严格的立法来推进城市生态化建设并取得明显成效,例如,日本、美国、德国、法国、荷兰等。
这些国家通过立法,已经建立了涉及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绿色消费、绿色贸易、绿色税收、绿色审计、绿色教育、公众参与等一系列完善的生态城市建设的法律保障体系。
下面以日本、美国、欧盟为例论述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立法的特点。
1.1日本城市生态化建设立法进程日本国土面积狭小,人口密度高,自然资源匮乏,人口、资源和环境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约束使日本成为世界上环境立法最全面和最早探索循环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国家之一。
目前,日本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城市型环境问题,有关城市生态化建设方面的立法大多存在于环境法律体系之中。
作为环境保护综合性的基本大法,日本环境法的立法经历了从1967年的《公害对策基本法》到1972年的《自然环境保全法》,再到1993年的《环境基本法》的过程,立法目的从公害控制发展到对环境整体的保护,立法目的不断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