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与启示
- 格式:pdf
- 大小:42.94 KB
- 文档页数:3
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人们的思想观念也正在发生着急剧变化,这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课题。
怎样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新课题,我们还缺乏经验。
在这方面资本主义国家有着许多经验和教tJlI。
研究资本主义国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和教训,借鉴其成功经验,这对做好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完全必要的。
一、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史看,大都经历了一个经济发展——道德滑坡——道德回归——经济再发展的过程。
由于不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而影响到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这样的教训在美、日、英、法等发达国家都有过。
美国在冷战时期,强调科学、数学、外语等课程,压缩了历史、地理、公民教育等教育科目,结果使学生道德状况及学校风纪恶化,学校教育质量连年下降,致使“国家处在危机之中”。
美国政府认识到,必须下大力气抓教育,加大德育在教育中的比重。
1991年4月,“教育总统”乔治・布什颁布了振兴美国教育的改革文件——《美国2000:教育战略》;1993年4月克林顿政府又颁布了《2000目标:教育美国法》的全美教育改革计划,并强调“要恢复美国的国际竞争力,必须从培养人才开始,学校必须进行品格教育,必须把美国儿童培养为好公民”。
在《2000目标》中,要求美国学生掌握的核心课程是:英语、数学、自然科学、历史和地理。
新加坡在建国初期实行了“英才政策”,即重视培养职业技术人员,强调物质利益和经济进步,而对道德标准只做了软性规定,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让政府大失所望。
当国家经济一度遇到困难时,大批人才外流。
这不能不促使政府重新制定教育规划,并认为应该从效忠国家、社会责任和个人品德三方面对青少年进行全面的德育教育。
数年的实践收效明显,大量的社会精英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共同致力于新加坡的经济建设。
可见,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的资本主义国家,都不敢藐视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都把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到战略地位上,并且看到了它所拥有的巨大潜能及大好前景。
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经验总结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涌现出许多可借鉴的经验。
通过参观学习和总结,我深感国外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
首先,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多元视角。
在西方国家,思想政治课程并不仅仅是传授政治理论和概念,也包括多种学科的内容,如历史、社会学、心理学等。
通过综合性的教育内容,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分析政治问题,培养出全面和系统的思考能力。
其次,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实践与互动。
许多国外学校重视学生的实地考察和社会实践,例如组织实地考察政府机构、法院、报社等,让学生亲身体验政治运作的过程,从而使抽象的思想政治知识变得具体且有实际意义。
此外,学校还鼓励学生参与班级和学生会等社团组织,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合作精神,从而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实现自我价值。
再次,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启发式教学。
在思想政治课程中,许多国外学校不仅仅注重知识的灌输,更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启发式思考。
教师会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会从经过深入思考的问题中得到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提高学习的效果。
最后,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注重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
思想政治课程并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意识。
在国外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学校会注重培养学生的公民责任感、民主意识、平等意识等,使得学生具有正确的道德观和社会责任感。
综上所述,国外思想政治教育在多元视角、实践互动、启发式教学和情感价值观培养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这些经验对我们国内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和提高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我们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思想品质,使得学生能够做到知行合一,在实践中理解和应用思想政治知识,从而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国外思想政治教育对我国的启示一、加强社会意识形态教育现阶段意识形态的教育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核心内容,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以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教育水平、民主法治观念为主要内容的公民素质的显著提高,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新形势下意识形态的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努力培养和造就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公民,发展新型的入际关系。
创造良好的社会风尚,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保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地顺利进行。
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拓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爱国主义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
爱国主义教育应该有全球眼光,维护国家主权、国家地域、民族文化。
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性和与世界性问题利益的关系,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成果和进步观念。
有针对性的分层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要不断完善爱国主义教育机制:首先要加强国家主权观的教育。
主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的基石。
坚决抵制西方霸权主义者的“主权过时论”、“人权高于主权”的谬论。
其次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是爱国主义教育精神内涵的扩展和延伸,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纽带,为此我们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吸收和借鉴人类的先进文化成果,要不断创新传统文化,使我国的文化发展与时俱进。
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与时俱进在我国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在21世纪这个新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分配方式等日趋多样化,其结果必然会给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带来巨大的变化,日趋多样化。
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为实现教育目标、传授教育内容,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所采取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当今世界,随着科技迅猛发展和现代化程度的扩大和深化,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许多国家为了使国民适应现代社会尤其是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都非常重视思想政治教育。
不同国家从本国的社会历史条件和国情出发,采取了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呈现出丰富多采的面貌。
一、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一)内容丰富,地位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功能和经济效益越来越明显,因而在国外日益受到重视和钟爱。
新加坡政府把它作为国家教育政策的三大基础之一(另外两个基础是能力教育和双语教育),使之具有战略地位。
美国许多州的大学都硬性规定,必须拿到政治科目的学分才能拿到学位。
有的国家还专门建立了“社会道德委员会”等机构,实行专人专做道德教育的有关工作。
日本、美国、新加坡等国政府,拨出相当数量的专款,资助道德教育的调查和研究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逐渐丰富起来。
美国的政治教育和价值观教育有两个主旋律:一是把美国的宪法和《独立宣言》作为最高经典进行传播和灌输;二是宣扬美国的三权分立政治制度和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价值观念。
在新加坡,政府提出道德教育要“三兼顾、五强调”,即个人、社会、国家兼顾;法育与人情味兼施;理想与现实兼行;强调国情,强调国家利益,强调新加坡特色,强调内容形式应符合时代要求,强调寓教育于故事之中。
德国的中小学要求培养学生“具有必要的思想品质和行为标准,使他们具有为发展社会生活、发展科学技术的献身精神”。
日本的思想政治教育表现出高度的政治性和组织化,这与韩国、德国十分相似。
(二)途径广阔,方法灵活第一、学校德育1.课堂教学是主渠道。
英国、法国、新加坡、日本等国都专门设置了德育课。
英国中学的德育教材是《生命线》,很有特点。
如教材上有这样一些问题:有人纵火会发生什么?一个男孩请他喜欢的女孩看电影,该由谁付款?为什么?让学生讨论,学会做判断。
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其启示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其启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为实现教育目标、传授教育内容,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所采取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当今世界,随着科技迅猛发展和现代化程度的扩大和深化,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许多国家为了使国民适应现代社会尤其是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都非常重视思想政治教育。
不同国家从本国的社会历史条件和国情出发,采取了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呈现出丰富多采的面貌。
一、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点(一)内容丰富,地位提高。
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功能和经济效益越来越明显,因而在国外日益受到重视和钟爱。
新加坡政府把它作为国家教育政策的三大基础之一(另外两个基础是能力教育和双语教育),使之具有战略地位。
美国许多州的大学都硬性规定,必须拿到政治科目的学分才能拿到学位。
有的国家还专门建立了“社会道德委员会”等机构,实行专人专做道德教育的有关工作。
日本、美国、新加坡等国政府,拨出相当数量的专款,资助道德教育的调查和研究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逐渐丰富起来。
美国的政治教育和价值观教育有两个主旋律:一是把美国的宪法和《独立宣言》作为最高经典进行传播和灌输;二是宣扬美国的三权分立政治制度和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价值观念。
在新加坡,政府提出道德教育要“三兼顾、五强调”,即个人、社会、国家兼顾;法育与人情味兼施;理想与现实兼行;强调国情,强调国家利益,强调新加坡特色,强调内容形式应符合时代要求,强调寓教育于故事之中。
德国的中小学要求培养学生“具有必要的思想品质和行为标准,使他们具有为发展社会生活、发展科学技术的献身精神”。
日本的思想政治教育表现出高度的政治性和组织化,这与韩国、德国十分相似。
(二)途径广阔,方法灵活。
第一,学校德育。
1.课堂教学是主渠道。
英国、法国、新加坡、日本等国都专门设置了德育课。
英国中学的德育教材是《生命线》,很有特点。
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及启示【摘要】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多元化的教育理念与方式,培养学生本土意识和国际视野;强调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社会实践和参与意识的培养,倡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尊重个体差异和多样性,发展多元化的教育形式。
这些特点启示我们,在教育改革中要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推动教育与社会的深度融合,提高教育的社会化水平,推动教育向全面发展转变。
为了发展我国教育事业,我们应该加强教育体制改革,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推动教育与就业、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助力我国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多元化、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社会实践、参与意识、个体差异、教育改革、教育事业。
1. 引言1.1 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鼓励他们对知识进行质疑和探索,培养学生跨学科的思维能力,提高其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国外思想政治教育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参与意识,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的运作规律和发展趋势,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其独立思考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1.2 探讨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及启示在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被认为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其特点和启示对我国的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包括多元化的教育理念与方式、注重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社会实践与参与意识的培养以及尊重个体差异与多样性。
这些特点给予了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和发展机会,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也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这种借鉴意义也体现在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包括要倡导多元化的教育理念和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重视社会实践和参与意识的培养,以及尊重个体差异和多样性。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有着优良传统和丰富经验,并且在学科构建和专业建设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但我们也应当看到,思想政治教育目前也面临着新的挑战,需要寻找新的理论突破口和实践切入点。
因此,深入研究当今国外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改进和创新,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特点(一)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得到广泛的认同纵观世界各国,尽管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称呼不一,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方式、方法不尽相同,但从古至今,各国都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将其置于显著地位,而且不断予以强化。
从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史看,大都经历了一个经济发展——道德滑坡——道德回归——经济再发展的过程,由于不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而影响到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这样的教训在美、日、英、法等发达国家都有过。
美国冷战时期,教育改革重点强调现代化知识的掌握,压缩了历史、地理、公民教育等教育科目,致使伦理道德、情操教养等内容从教育领域淡出,结果使学生道德状况及学校风纪恶化,以致1983年美国教育改革委员会提交报告使用了“国家在危急中”这样的标题。
[1]在这种背景下,美国公众和政府开始重新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前总统里根曾说:“美国之所以存在教育问题,是没有把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花在道德教育上”。
美国近十年来相继成立了“品德教育联合会”、“重视品德同盟会”,把品德教育看做解决国民品性危机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要求在每一所学校都实行品德教育;“9·11”事件后,美国更为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纽约市教育局获得了联邦政府400万美元的紧急拨款,用于学生的心理辅导,并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其中;2002年3月美国发布的《美国联邦教育部2002—2007年工作要点》重申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新时期负责任的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高素质公民[2]。
日本早在明治维新时期在学校就设立了“修身科”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曾亲自领导进行第三次教育改革,他所提出的教育改革的七条设想之一就是加强道德情操教育;日本文部省也曾提出,日本的教育之所以出现荒废现象,是因为“战后忽视了德育”,1988年度教育白皮书强调:“道德教育在培养心灵丰富的人的过程中,担负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与启示摘要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其强烈的爱国导向、鲜明的意识形态、强大的教育体系、多元的主体参与获得了成功,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从中汲取有益的经验,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不断发展完善,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经验;启示任何一个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不管它们的形式有何差异,但其目标都有相同之处,那就是:维护阶级统治制度,保持社会稳定与发展,培养合格的公民和接班人。
衡量一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功与否,关键是看其目标的实现程度如何。
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个人主义突出,种族、宗教、阶层、党派等矛盾冲突频发的社会中,有效地维系了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其成功之处,可以说,在美国,物质追求和精神信仰、个人自由与道德约束、利己主义与社会公德之间保持了较好的平衡。
那么,美国思想政治教育成功的经验有哪些呢?一、强烈的爱国导向凝聚人心。
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功能主要是凝聚人心、巩固政权、化解矛盾、稳定社会。
美国是一个高度发达、高度自由的资本主义国家,个人主义盛行,阶级、阶层、民族、种族、政党、宗教、贫富等矛盾突出,很难用一个统一的思想来凝聚民众,而爱国主义能最大限度团结社会力量,在种种利益冲突中找到共同点、结合点。
美国人认为,任何政党、政府都是变换的、暂存的,唯美国长久,自己是国家的主人。
二、鲜明的意识形态维护政权。
美国号称自己是世界上最自由、最民主的国家,但从未放松过意识形态的宣传工作,其意识形态的两大政治主题是资本主义优越性教育和反共产主义教育。
早在“冷战”时期,美国为对付中国所编的《十条诫令》中,明确提出要以美国式民主、美国的经济技术优势、丑化中国领导人甚至诱使年轻人沉迷于色情、不断犯罪的方式瓦解中国。
[1]在国内,美国是限制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活动的。
从中可以看出,号称高度自由的美国,在维护资产阶级专政时,是绝不允许无产阶级染指政权的。
三、强大的教育体系塑造公民。
在美国,教育被看作是立国之本,历届政府都非常重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