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蜜丸的制作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364.00 KB
- 文档页数:9
中药蜜丸的制作方法汇总中药蜜丸是一种通过将中药材研磨、混合、添加蜂蜜或其他粘合剂制成的球状药剂。
蜜丸制剂具有口感好、易于储存和携带等特点,因此在中医药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中药蜜丸的制作方法。
制作中药蜜丸的材料主要包括中药材、蜂蜜或其他粘合剂、加工用药料等。
制作过程可以分为以下五个步骤:材料准备、药材研磨、材料混合、制丸加工和干燥。
第一步:材料准备。
首先需要确保中药材的质量标准,选择优质的中药材作为原料。
同时准备好蜂蜜或其他粘合剂,如砂糖浆等。
此外,根据需要还可以准备一些加工用药料,如一些中药浸膏、药粉等。
第二步:药材研磨。
将准备好的中药材按照一定比例放入研磨机中进行研磨,研磨成较为细腻的粉末。
为了保证药材的活性成分不受破坏和损失,可以采用低速研磨的方法,避免高速研磨带来的热量。
第三步:材料混合。
将研磨好的药材粉末与蜂蜜或其他粘合剂进行混合。
混合时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加入一些其他辅料,如植物油、食用色素等,以提高蜜丸的口感和稳定性。
第四步:制丸加工。
将混合好的材料进行制丸加工。
可以使用丸剂机或采用手工制丸的方式。
如果使用丸剂机,需要将混合好的材料放入机器中,通过一定的压力、振荡等方式制成蜜丸。
如果采用手工制丸,需要将混合好的材料逐颗取出,用手搓揉成球状。
制丸时需要注意药丸的大小、均匀度和形状。
第五步:干燥。
制丸完成后,将蜜丸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晾晒,使其表面逐渐硬化和干燥。
为了提高蜜丸的质量和减少变质的机会,建议采用自然晾晒的方法,避免使用加热或化学物质进行快速干燥。
总之,中药蜜丸的制作方法主要包括材料准备、药材研磨、材料混合、制丸加工和干燥。
制作过程需要严格控制中药材的质量和比例,合理选择粘合剂和辅料,以确保制成的蜜丸具有良好的口感和疗效。
另外,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药丸的大小、均匀度和形状的要求。
通过掌握以上制作方法,可以制作出理想的中药蜜丸。
最全干货:中药蜜丸的详细制备方法蜜丸是中医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中成药,然而现在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能制作蜜丸的中药店却越来越少了,即便有,制作的费用也相当高昂,这不可不说是一件憾事。
事实上,蜜丸的制作方法并不复杂,如果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便完全有条件自己进行制作。
基于此,笔者特意查阅了相关书籍及网络信息,编撰整理成这篇文章,希望对广大中医同仁及患者朋友们能有所帮助:蜜丸是将打粉机打好的药物细粉用炼制过的蜂蜜为粘合剂所制成的可塑性固体丸剂,由于蜂蜜具润肺止咳,润肠通便,补中缓急,润燥解毒等作用,可与主药相辅相成,增进疗效,所以尤其适宜于制作补益类中成药;又由于蜜丸味甜能矫正药味,且质软可塑,制成的丸粒圆整光洁,柔软滋润,并可任意改成小粒服用,也可用水化开饮服,所以又适宜于制成小儿中成药;另外,蜂蜜炼制后粘合力强,能有效地粘附药物,且与药粉混合后丸块表面不易硬化,崩解缓慢,且作用持久(丸者缓也),便于保存药性,避免药物有效成分的氧化变质和散失损坏,保持中药固有的气味特征,所以,临床上多用蜂蜜作为粘合剂。
此外,含有牛黄、麝香、冰片及苏合香等贵重细料或容易挥发的药物,也常制成蜜丸服用。
一般丸重 0.5g以上的称大蜜丸,0.5g以下的称小蜜丸。
手工制作中药蜜丸,主要工艺如下:1、配方与打粉:将按配方抓好的药物细火烘焙或暴晒干燥后,用打粉机打成细粉,制丸前装入消毒盆内备用。
焙干打粉2、配蜜:配蜜即以药粉的重量按1∶1.2~1.5的比例配好蜂蜜(如1000g药粉,配备1200~1500g蜂蜜,若药料中含糖质、胶质或淀粉较多的,则以1∶1~1.2的比例配备即可)。
蜜3、炼蜜:炼蜜即熬炼蜂蜜,炼蜜的目的是去除杂质,破坏酵素,杀灭细菌,蒸发水分,增强粘性。
炼蜜时先用武火熬沸,然后改为文火慢熬,同时在旁边放一碗凉水,并注意观察蜂蜜的颜色,当发现蜂蜜泛黄沫时,用一根竹筷在蜂蜜中沾上一滴,然后把竹筷挪到凉水碗上方,让蜂蜜滴入水中,如果蜂蜜在水中不散开而沉底(即“滴水成珠”),蜂蜜就算炼好了。
一种治疗女性疾病的中药蜜丸的制作方法
下面是一种治疗女性疾病的中药蜜丸的制作方法:
材料:川芎、当归、白芍、熟地、枸杞子、龙眼肉、蜂蜜。
制作流程:
1. 将使用量的川芎、当归、白芍、熟地、枸杞子放入清水中浸泡1小时左右,然后加水煮沸,将火调小,煮约1小时。
2. 将煎好的药渣过滤掉,倒出药液并加入适量的蜂蜜,再次加热,不断搅拌,直至药液变成粘稠状态。
3. 在药液冷却到可揉捏的温度时,取适量药液,用手揉成大小均匀的丸子,放在通风干燥处晾干即可。
注意事项:
1. 制作蜜丸的药材要选择优质的,以保证疗效。
2. 制作过程要注意火候和搅拌力度,以免药液糊化或不匀。
3. 储存时要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潮湿和霉变。
4. 服用蜜丸时要按照医生的建议,确定用量和用法。
总之,中药蜜丸是一种在传统中药治疗中广泛应用的制剂,对于女性疾病的治疗有一定效果,但需要在合法的中医机构指导下进行使用。
中药制作蜜丸的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中药蜜丸制作流程。
1. 炼蜜。
将蜂蜜隔水加热至70-80℃,并不断搅拌至起泡。
中药蜜丸的制备方法及注意事项中药蜜丸的制备方法及注意事项导言中药蜜丸作为传统中医制剂的一种,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和民间传统药用历史。
它以中药制剂与蜜糖相结合,具有方便服用、疗效显著等特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药蜜丸的制备方法及注意事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该制剂的特点和应用。
一、中药蜜丸的制备方法1. 选材与准备中药蜜丸的制备首先需要选择适合的药材。
在选择药材时,应考虑其品质、功效和配伍禁忌等因素。
要确保药材的质量符合相关的药典标准,以确保最终制得的蜜丸质量可靠。
2. 研究与调剂将选好的药材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研磨,以获得均匀的粉末。
在药材粉末中适量添加蜜糖,并进行充分搅拌,使其混合均匀。
此步骤是中药蜜丸制备的关键步骤,需要掌握好药材与蜜糖的比例,以确保最终制得的蜜丸具有良好的药效。
3. 造丸与晒干将混合好的药材粉末和蜜糖,在压制机或手工造丸器上制成小球状的丸剂。
将制成的蜜丸放置在通风干燥的地方晾晒,直到蜜丸表面干燥。
4. 包装与保存将制好的蜜丸放入密封容器中,并标注药名、规格、生产日期等信息。
将其存放在阴凉、干燥、避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以延长蜜丸的保质期。
二、注意事项1. 药材选择在制备中药蜜丸时,选择高质量、符合药典标准的药材非常重要。
药材的品质直接影响着蜜丸的质量和药效。
在购买药材时,需选择有信誉的供应商,并严格按照药典标准进行检验。
2. 药材处理在制备过程中,需要对药材进行研磨与筛选,以获得均匀的细粉。
要注意避免与有害物质接触,以保证药材的纯净度和质量。
3. 蜜糖选择蜜丸的疗效与所使用的蜜糖类型和质量有很大关系。
在选择蜜糖时,应考虑其纯度、甜度和特殊功效等因素。
市面上常见的有蜂蜜、枫糖浆等,可根据具体药材的疗效和需要选择合适的蜜糖。
4. 制丸技术制丸技术是制备中药蜜丸的关键环节,对于蜜丸的质量和药效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制丸过程中,需要掌握好丸剂大小、均匀度和造丸的力度等技术要领,以制得质量良好的蜜丸。
中药蜜丸的制备方法
1、将组方的药物干燥后打粉。
2、一般以药粉的重量按1∶1.5左右的比例备好蜂蜜,如1000g药粉,备1200-1500g蜂蜜。
(药料中糖质、胶质、淀粉较多的,则以1∶1~1.2即可)
3、熬炼蜂蜜(见上节蜂蜜的炼制)。
4、按丸药药料的成分,分别配以老密、中蜜、嫩蜜。
(如药料以草根、树皮为主,纤维多不易粘结的用老蜜。
如药料中以含糖或含胶质或含淀粉较多容易粘结的用嫩蜜。
药料成分适中的用中蜜,制蜜丸一般大多用中蜜。
)
5、调药。
将熬炼好的蜂蜜用勺子倒入盆装的药粉内,同时成园周快速搅动(就像平时做饺子加水和面一样),边倒蜂蜜边调药粉,不能加得太多,蜜多了丸子不易成形。
6、搓条、和丸。
(用清洁消毒的刀具、菜板)和丸时可用少许芝麻油点于掌心以使久药光亮。
可将和好的药团分为几大坨,每大坨再分为几小坨,每小坨搓条后,在菜板上分切为小节,每节在揉搓一丸,大概每丸约10g左右即可。
7、包装。
先备好食品保鲜膜(或食品袋),每张大约10X10cm大小。
每和一丸就用薄膜或袋包裹一丸。
中药蜜丸是一种传统滋补食品,由中药材炮制而成,具有疗效明显、
便于服用富含营养等等优点。
特别是对于儿童、老年人更为显著,深
受人们喜爱。
1.材料准备:中药材的准备要根据不同的需求,一般用到的有茯苓、芩柯、枳实、熟地、蒺藜、黄柏、栀子、人参、桑椹、豆仁、生地、枸杞、桂枝等,也可以根据个人口味添加其他药材。
同时,也需要准备
蜜糖或芝麻糊等调合料。
2.制法:将所有配料放入研磨机,研磨至均匀至无碎料,把碎料蜜汁拌成均匀的物料,然后用挤压机挤压出中药蜜丸,放入烤炉烘焙,烘焙
至全熟。
3.包装:最后的中药蜜丸应该分入合适的罐子中并密封,可以放入冰箱保存,一般保质期为3个月,可以随时吃,但也应避免长期存放。
制作中药蜜丸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各种药材配比之分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慎制作,容易影响健康,因此在制作中药蜜丸时应加强注意。
此外,口感和口感也是其中重要的因素,需要特别留意,以确保质量。
中药蜜丸的制作方法中药蜜丸是一种将中药研磨成粉末后加入蜂蜜制成的固体球状剂型,具有口感可口、易于保存和携带等特点。
下面将详细介绍中药蜜丸的制作方法。
材料准备:1.中药材:选择优质的中药材,根据需要选用相应的药材。
2.器具:研磨机、筛网、搅拌器、秤盘、天平、锅铲、滤网、火炉等。
3.辅助材料:蜂蜜、淀粉、植物油等。
步骤一:研磨药材首先,将所选中药材洗净,晾干后研磨成粉末。
可以使用研磨机将其粉碎,也可以用研钵、研杵等工具慢慢研磨成粉末。
研磨时避免过度研磨,以免影响药材的药效。
步骤二:筛选药材将研磨后的药材粉末通过筛网过筛,去除较大的颗粒,确保药材粉末的细度均匀。
步骤三:加入辅助材料在筛选好的药材粉末中加入辅助材料。
辅助材料的使用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常用的辅助材料有淀粉、植物油等。
淀粉可增加药丸的稳定性和粘合性,而植物油可提高药材粉末的粘附力。
根据药材粉末的量和需要达到的药丸数量,适量加入辅助材料,将其充分混合,使药材粉末与辅助材料均匀融合。
步骤四:加入蜂蜜将混合好的药材粉末加入蜂蜜中,适量搅拌均匀。
在加入蜂蜜时,应保持搅拌的力度适中,以免过度搅拌导致药材粉末过于湿润或出现成块现象。
步骤五:调制成团将搅拌好的药材蜜糊按照所需药丸大小分割成小球状,再使用手或工具将其调制成团。
调制时要注意力度的掌握,既要使药材蜜糊紧凑,又要避免过度压实而导致团块过于硬实。
步骤六:晾晒或烘干将调制好的药材团晾晒或烘干,直至表面干燥。
晾晒或烘干的时间根据药材的湿度和环境温度而定,一般需要几天至数周的时间。
步骤七:包装保存药材团晾晒或烘干后,即可进行包装保存。
可将其放入干燥、阴凉的容器中,以防潮湿或受潮变质。
1.选择优质的中药材,确保药效和安全性。
2.药材的研磨和筛选要均匀细致,以确保药材粉末的质量。
3.辅助材料的选择要考虑药丸的稳定性和粘合性。
4.加入蜂蜜时要适量、均匀搅拌。
5.药材团的调制要掌握合适的力度,避免团块过于硬实。
6.晾晒或烘干的时间需要根据药材的湿度和环境温度来决定,以确保药材团的干燥程度。
中药蜜丸的传统制作方法中药蜜丸是一种将中药炮制糊剂加入蜂蜜制成的药丸剂型,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传统制作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选材、炮制、配合、形成药丸、烘干。
首先是选材。
在制作中药蜜丸时需要选择优质的药材。
一般选择具有药用价值的中草药,根据临床应用的需要进行选择。
药材的选取要符合药典中对它们的要求,确保其中含有符合药用标准的有效成分。
选好药材后,进行炮制。
炮制是将原始药材进行加工和处理,以增加药效或减轻毒性。
首先,药材需要洗净,去除杂质和不符合要求的部分。
然后药材需要进行炙烤、炒制、蒸煮等一系列炮制工序。
炮制过程中需要控制好火候、时间和方法,以确保药材的有效成分不被破坏。
接下来是配合。
配合是将炮制好的药材进行合理的组合与配比。
根据药材的功效、性味和炮制后的特点,进行科学的组方。
配合的目的是使各种药材之间互相协同作用,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在配合好的药材中,加入适量的蜂蜜。
蜂蜜是中药蜜丸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天然的蜜香和糖分,能够增加药丸的口感和稳定性。
加入蜂蜜后,需要进行充分的搅拌和糅合,使药材均匀地分散在蜂蜜中。
形成药丸的过程是将药材和蜂蜜混合物制成固态药丸。
传统方法中,使用圆形或椭圆形的药丸制模。
将混合好的药材和蜂蜜糊剂,用力揉搓成团,然后将其放入制模中,用力塞实。
再通过手工或机器的助力,使药丸脱模,成为一个个固态的药丸。
最后是烘干。
制作好的药丸需要经过一定的干燥过程,以去除多余的水分,提高保存性和稳定性。
传统方法中,一般使用室温自然干燥的方法,也可利用炒锅加热的方法。
烘干时间需要根据药丸的大小和材质进行适当调整,一般需持续数日至数十日。
需要注意的是,传统制作中药蜜丸的方法虽然具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和独特的特点,但其制作过程较为繁琐,效率较低。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制药工业的发展,也出现了更加现代化和标准化的制作方法,如利用制丸机进行生产,可以更加高效地生产出质量稳定的中药蜜丸。
总之,中药蜜丸是一种传统的药丸剂型,制作过程包括选材、炮制、配合、形成药丸和烘干这几个步骤。
中药蜜丸制作方法中药蜜丸是一种使用中药材和蜂蜜制成的固体剂型。
它具有口感甜美、易于保存和携带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中药蜜丸不仅可以用于治疗疾病,还可以用于养生保健。
本文将介绍中药蜜丸的制作方法。
材料准备制作中药蜜丸需要准备以下材料:1.中药材:根据具体的方剂选择适当的中药材。
一般选择具有药效的中药材,如黄芩、黄连、炙甘草等。
2.蜂蜜:选择纯天然的蜂蜜,避免使用掺杂了其它添加剂的蜂蜜。
制作步骤根据以下步骤可以制作中药蜜丸:1.准备好需要使用的中药材。
一般情况下,中药材需要进行研磨,以便更好地发挥药效。
将中药材放入研磨器中,研磨成细粉末。
2.将研磨后的中药材与适量的蜂蜜混合。
混合时需要搅拌均匀,使中药材与蜂蜜完全融合在一起。
按照方剂的配方比例进行混合,确保药效的稳定性。
3.将混合后的中药材与蜂蜜放入蜜丸机中。
蜜丸机可根据需要调节成型的大小和形状。
4.打开蜜丸机的开关,开始制作蜜丸。
蜜丸机会将混合物按照设定的规格成型。
5.待蜜丸成型后,将其取出,并在通风、干燥的地方晾晒。
晾晒的时间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需要5至7天。
6.将晾晒后的蜜丸包装储存。
可以选择使用草药纸或草药布等包装材料,将蜜丸包装起来,防止潮湿和变质。
注意事项在制作中药蜜丸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选择优质的中药材和纯天然的蜂蜜,确保蜜丸的品质和药效。
2.在混合中药材与蜂蜜的过程中,需充分搅拌均匀,以确保中药材和蜂蜜的完全融合。
3.使用蜜丸机时,需按照要求进行操作,控制好蜜丸的大小和形状。
4.在晾晒蜜丸的过程中,需放置在通风、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
5.包装蜜丸时,要选择适合的包装材料,并将蜜丸包装好,以延长蜜丸的保质期。
总结通过以上制作方法,我们可以制作出口感甜美、药效稳定的中药蜜丸。
在制作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选择优质的中药材和纯天然的蜂蜜,确保蜜丸的质量。
同时,搅拌均匀、正确操作蜜丸机以及适当的晾晒和包装也是制作高质量中药蜜丸的关键步骤。
中药蜜丸生产流程
中药蜜丸生产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材料准备:根据所需制作蜜丸的中药配方,准备好各种中药材料,并按照要求进行研磨或者切割。
2. 煎煮浸泡:将中药材料加入适量的水中煮沸,煮开后继续煎煮一段时间,使中药成分释放出来。
大多数中药材需要进行浸泡,使其更好地溶解。
3. 过滤离渣:将煎煮后的中药液过滤,去除杂质和固体材料。
4. 调味调配:根据制作配方,将适量的蜂蜜、糖浆等添加到过滤后的中药液中,使药液具有较好的口感和服用性。
5. 搅拌均匀:使用搅拌器或者其他设备将中药液和添加物充分搅拌均匀,确保各种成分混合均匀。
6. 凝固成型:将搅拌均匀的药液通过成型设备,如模具或者滚轮等,进行成型。
常见的蜜丸形状有球形、圆柱形等。
7. 干燥保鲜:将成型的蜜丸放置在通风干燥的环境中,进行适当时间的干燥,以保持蜜丸的质量和保鲜度。
8. 包装封装:对已干燥的蜜丸进行包装封装,一般采用密封包装袋,以避免潮湿和氧化。
9. 质检检验:对包装好的蜜丸进行质量检验,确保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10. 成品出库:检验合格的蜜丸经过封装后,可以进行出库销售或者存放。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中药蜜丸生产流程可能会因品种不同而有所差异,以及根据企业生产工艺和标准的要求进行调整。
以上仅为一般中药蜜丸生产流程的简述。
中药蜜丸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中药蜜丸是一种传统的中药制剂,通常由中药粉末和蜂蜜制成。
下面是中药蜜丸的制作方法和流程:
1. 清洗和晒干:将中药进行清洗,去除污垢和杂质,然后晒干备用。
2. 中药粉末的制备:将中药晒干后,用粉碎机将其粉碎成细粉,最好过 6 号筛即 100 目。
3. 炼蜜:将生蜜加热至开水煮沸,然后除去浮沫,继续加热至浅红色表面翻腾均匀黄色有光泽的细泡,手捻有粘性,两指分开指间无长白丝出现,即为中蜜。
4. 和药:将炼蜜和中药粉末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药粉与炼蜜的比例为 1:1.5。
5. 制成丸状:像和面一样做成条状,再用手搓成丸状,丸子的大小应与处方量相适应。
6. 烘焙:将制成的丸状中药蜜丸进行烘焙,置于通风干燥处,晾干数小时至干燥。
7. 包装:将中药蜜丸装入信封或塑料袋中,密封保存。
制作中药蜜丸的关键在于炼蜜的程度和和药的比例,需要根据具体中药配方进行调整。
此外,制作中药蜜丸最好在中医药师的指导下进行。
中药蜜丸的制作方法
中药蜜丸是一种将中药研成粉末后与蜂蜜混合制成的方剂,具有调理
身体、滋补养生的功效。
下面将介绍一种基本的中药蜜丸的制作方法。
1.材料准备:选择优质中药材,根据需要选择与疾病相符的药材,并
确保材料新鲜无虫。
所需材料包括:中药材、蜂蜜。
2.研磨:将选购的中药材进行研磨,使其研磨成细粉末。
可以使用中
药研磨机或者石臼进行研磨,研磨的细度要求达到颗粒不粗糙、比较均匀
的状态。
3.灭菌:将研磨好的药粉放入炒锅中,用小火加热进行炒制,炒制的
时间根据药材的性质和湿度而定,一般为10~15分钟。
使之达到炒至无味、颜色微黄的程度。
4.混合:将炒制过的药粉和蜂蜜混合均匀,一般比例为5份药粉与1
份蜂蜜。
可以使用搅拌器或者手工搅拌的方式进行混合,直到药粉与蜂蜜
完全融合。
5.揉制:将混合均匀的药粉蜜糊分成适合大小的小丸,用手掌或者其
他器具进行揉制,使其形成均匀的小球状。
揉制的时间要保持一致,以使
丸子均匀、大小适中。
6.干燥:将揉制好的小丸放置通风干燥的地方,晾晒一段时间,使其
干燥。
一般干燥的时间为2~3天,直到小丸变干且不粘手。
7.温暖熏制:将干燥的小丸放入奶锅或者炉火上,使其温热发酵,达
到一定程度的熏制。
熏制的时间一般为24~48小时。
8.包装保存:将熏制好的中药蜜丸放在干净的玻璃瓶或者密封袋中,保持干燥和避光。
储存的时间一般为3~6个月,保存期间注意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
自制中药蜜丸
自制中药蜜丸
1、把从药店抓来的中药打成粉
2、把蜂蜜放锅里,放一点清水(防止熬糊),小火加热,这叫炼蜜,炼制到蜂蜜冒出大量黄色的汽泡时(挑起拉丝的感觉),马上关火。
把药粉倒进锅里(药粉和蜂蜜比例是1:1.2或1:1.4),搅拌均匀。
3、晾到不烫手为止,在双手抹上香油,然后,然后像揉面那样把拌好的蜂蜜的药粉揉成面团,搓成一个个长条,用刀切成一个个小丸子,搓圆。
4、把做好的中药蜜丸,放在电饭煲里,开保温挡烘6小时,然后,装在瓶子里保存就可以了。
附:自制八珍丸(冬季气血双补)
(一)熟地24克川芎18克甘草12克当归18克
白芍18克党参18克白术18克茯苓18克
合计144克
(二)蜂蜜200克(按1:1.2或1:1.4比例,因蜂蜜稠稀不同,要准备至少半斤备用)
(三)芝麻香油1小碗
(四)凉水一小碗
最好配姜枣茶做药引,其它中药也可以这么做。
中药蜜丸的传统制作方法中药蜜丸作为传统中药的一种剂型,是将药材研磨成粉末后,与蜂蜜调和制成的丸剂。
中药蜜丸在历史上广泛应用于中医药学中的治疗、保健和调养等方面。
下面将介绍中药蜜丸的传统制作方法。
1.材料准备制作中药蜜丸的首要任务是准备所需的中药材和蜂蜜。
中药材应选择质量好、无虫蛀、无霉变和无杂质的优质原料。
一般情况下,中药材的粉末与蜂蜜按照1:1的比例配制。
2.材料处理将中药材洗净,晾干后进行研磨。
研磨的目的是将中药材研磨成细粉末,便于后续的混合与调配。
研磨时需注意,要确保中药材的粉末细腻均匀,避免有颗粒较大的情况出现。
3.材料混合将研磨好的中药材粉末与蜂蜜按照1:1的比例混合在一起。
混合时,可先将一部分中药粉末与蜂蜜搅拌均匀,然后逐渐加入剩余的材料。
4.饮片加工经过混合之后,中药蜜丸的准备材料即可制作。
但在传统制作方法中,通常会对混合好的材料再进行加工处理。
加工处理的方法有搓洗、撒水、炒糖三种。
-搓洗:将混合好的材料放入缸中,用手搓揉洗涤,直到形成黄色的糊状物。
然后取出,放在阴凉通风处晾干,形成粒状。
-撒水:将混合好的材料摊开在草纸上,用水喷洒。
然后用手或木棍轻轻搓动,使药粉与蜜丸混合均匀。
待混合均匀后,用纸包住混合好的材料,放在烘箱中进行烘干。
-炒糖:将混合好的材料放入锅中,加热炒熟。
炒熟后,将材料取出晾凉,同时用手搓揉,使之不要粘连成团。
然后进行晾干。
5.蜜丸制作经过加工处理的材料即可开始制作蜜丸了。
将材料按照适量取出,握在手中,用力搓揉,使之均匀,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的丸状。
如出现不易成形或不黏合的材料,可适量加入蜂蜜搅拌均匀。
6.干燥保存制作好的中药蜜丸晾干后,即可进行干燥保存。
将蜜丸摊放在通风阴凉的地方,晾干后装入容器中即可。
保存容器要选择无异味、密封性好的瓶子或罐子。
传统制作中药蜜丸的方法较为简单,但需要经验丰富的医师或技师进行操作。
其中,制作蜜丸过程中需要把握好材料的量和材料的湿度,以免影响蜜丸的质量。
中药蜜丸的制作方法制作中药蜜丸是一种传统的中药制剂形式,它是将药材制作成丸剂形态,通常用作口服药物。
中药蜜丸具有口感好、易于保存和服用的优点,并且适用于一些需要长期服用的慢性病治疗。
下面将详细介绍中药蜜丸的制作方法。
制作中药蜜丸的原料准备:1.中药材:根据配方选择需要制作蜜丸的中药材,根据病情和体质选择适合的药材,也可以配制复方蜜丸。
2.纯天然蜂蜜:蜜丸的主要成分是蜂蜜,所以要选择纯天然蜂蜜作为基础。
3.其他辅料:如淀粉、白糖等。
制作步骤:1.材料准备:将中药材洗净,晾干,剪碎或研磨成细末。
一般使用30-40目筛网可以将颗粒筛掉。
2.蒸馏水浸泡:用适量蒸馏水将中药材浸泡,完全湿润材料,若材料较干燥,可加热一定时间后再取出备用,这样有利于材料的膨胀吸水。
3.敲蛋:蛋壳取蛋清,用蜂蜜搅拌均匀,加热并搅拌至稠厚糊状。
4.增稠:将淀粉加入到搅拌均匀的蜂蜜中,继续加热搅拌成糊状,逐渐加入中药浸泡液,保持搅拌不断片断,使其粘稠均匀。
5.揉丸:将上一步制作好的糊状物揉成丸状,注意分量和大小,每颗蜜丸一般在1g左右。
6.干燥:将揉好的蜜丸放置通风干燥处,最好是阳光直晒的地方,自然晒干水分。
蜜丸的保存:制作好的中药蜜丸应存放于干燥、避光、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蜜丸中含有一定的水分,容易吸湿,所以存放时务必保证环境干燥,防止受潮发霉。
蜜丸的保质期一般在3-6个月,根据蜜丸中药成分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所以要定期检查并及时更换逾期的蜜丸。
蜜丸的用法与注意事项:中药蜜丸一般每次服用10-20颗,根据疾病情况和医生的指导进行适当调整剂量。
蜜丸可以直接嚼碎后用温水送服,也可以在运用前用开水冲服。
服用时切忌与辛辣、寒凉食物同时进食,以免影响药效。
总结起来,中药蜜丸的制作方法主要包括材料准备、蜜丸的制作步骤以及蜜丸的保存和用法注意事项。
制作中药蜜丸需要耐心和细致,同时也需要严格按照医生指导和处方进行制作和使用。
中药蜜丸制作方法
中药蜜丸制作方法如下:
材料:
1. 中药材:根据需要选择适合的中药材,如黄芪、当归、川芎、白术等。
2. 蜂蜜:取纯天然的蜂蜜。
步骤:
1. 准备中药材:将所需中药材洗净,晾干或用低温烘干。
2. 研磨中药材:将中药材研磨成细粉,可以使用研磨机或研钵等工具。
3. 混合蜂蜜和中药粉:将中药粉和蜂蜜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搅拌均匀,使中药粉充分吸收蜂蜜。
4. 揉捏成丸:将混合物揉捏成大小均匀的丸子形状,可以根据需要调整丸子的大小。
5. 曝晒或低温烘干:将揉捏好的丸子置于通风干燥处,进行自然曝晒,或者使用低温烘干机进行烘干,时间根据丸子大小和材料情况而定。
6. 存放:待丸子完全干燥后,将其存放在干燥、阴凉的地方,可用密封容器储存。
注意事项:
1. 在制作过程中要保持操作环境干净,避免杂质污染丸剂。
2. 丸子的大小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但要保持大小相近,以确保服用时剂量准确。
3. 在保存过程中,应通过密封容器保持丸子干燥,防止潮湿影
响药效。
请务必在使用中药蜜丸前咨询专业医生或中药师的意见,以确保安全和正确用药。
中药蜜丸的制作方法
作者:闲在居士
引子:蜜丸是中医临床除汤剂外,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剂型。
然而,现在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能制作蜜丸的中药店却越来越少了,即便有,制作的费用也相当高昂,这不可不说是一件憾事。
事实上,蜜丸的制作方法并不复杂,如果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便完全有条件自己进行制作。
基于此,笔者特查阅相关书籍,编撰整理成这篇文章,希望对广大中医同仁及患者朋友能有所帮助。
蜜丸概述
蜜丸是将打粉机打好的药物细粉用炼制过的蜂蜜为粘合剂
所制成的可塑性固体丸剂。
因蜂蜜具有润肺止咳,润肠通便,补中缓急,润燥解毒等作用,可与主药相辅相成,增进疗效,故尤其适宜于制作补益类中成药。
同时,因蜜丸味甜,能矫正药味,且质软可塑,可任意改成小粒服用,也可用水化开饮服,所以又适宜于制成小儿中成药。
蜂蜜炼制后粘合力强,能有效地粘附药物,且与药粉混合后丸块表面不易硬化,崩解缓慢,且作用持久(丸者缓也),便于保存药性,避免药物有效成分的氧化变质和散失损坏,保持中药固有的气味特征,故临床上多用蜂蜜作为粘合剂。
此外,含有牛黄、麝香、冰片及苏合香等贵重细料或容易挥发药物的方剂,也常制成蜜丸服用。
一般丸重0.5克以上的称大蜜丸,0.5克以下的称小蜜丸。
制作过程
手工制作中药蜜丸,主要工艺如下:
1、配方与打粉:将按配方抓好的药物细火烘焙或暴晒干燥后,用打粉机打成细粉,制丸前装入消毒盆内备用。
2、配蜜:配蜜即以药粉的重量按1∶1.2~1.5的比例配好蜂蜜(如1000克药粉,配备1200~1500克蜂蜜;若药料中含糖质、胶质或淀粉较多的,则以1∶1~1.2的比例配备即可)。
3、炼蜜:炼蜜即熬炼蜂蜜,其目的是去除杂质,破坏酵素,杀灭细菌,蒸发水分,增强粘性。
炼蜜时,先用武火将蜂蜜熬沸,然后改为文火慢熬,同时在旁边放一碗凉水,并注意观察蜂蜜的颜色。
当发现蜂蜜泛黄沫时,用一根竹筷在蜂蜜中沾上一滴,然后把竹筷挪到凉水碗上方,让蜂蜜滴入水中。
如果蜂蜜在水中不散开而沉底,即“滴水成珠”,就算炼好了(若蜂蜜炼不到火候,便作不了药丸,当然,火候太过也不好)。
炼蜜分为3种,即嫩蜜、中蜜和老蜜:
“嫩蜜”是将生蜜加热煮沸直到温度达到105℃~115℃,过滤去沫即成,其颜色变化不显著,失水量较少,稍带粘性,适用于含较多淀粉、粘液质、糖类、脂肪等粘性较大的药材制丸。
“中蜜”是将生蜜加热熬沸较长时间或将嫩蜜继续加热至116℃~118℃,泡沫呈浅红色光泽,手捻有粘性,但不能拉成长的白丝,适用于含部分粘性或部分纤维的药材制丸。
“老蜜”是将生蜜加热更长的时间或将嫩蜜、中蜜继续加热至119℃~122℃,使水分充分蒸发,气泡呈红棕色,有光泽,手捻甚粘,且可拉出白丝,适用于含大量纤维性或矿物等粘性较差的药材制丸。
制蜜丸大多使用中蜜,1000克蜂蜜大约能出炼蜜800克左右;1000克中药粉,大约须用炼好的蜂蜜1200克左右。
4、调药与和药:将熬炼好的蜂蜜用勺子倒入消毒盆盛装的药粉内,同时用粗竹筷在药粉内搅拌,就象平时做饺子前加水和面一样,边倒蜂蜜边调药粉,当基本上看不到干药粉时停止加蜜(注意不能加得太多,蜜多了药丸不易成形)。
如果开始时蜂蜜的总量没掌握好,此时在调蜜时就可根据药粉的干湿度来补救。
调好后,像和面一样将药和蜜在消毒盆内和成团状。
5、搓条与和丸:为避免药团粘手或粘器具,搓条与和丸时可用少量甘油、芝麻油或花生油等点于掌心进行,这样不仅不易沾粘,还能使丸药圆滑光亮。
如按每粒丸药重10克计算,一料药共重3000克,则要做成药丸300粒。
可将和好的药团分为三坨,每坨再分为5小坨,每小坨搓条后,切为20节,每节搓一丸即可,余皆准此。
6、包装与贮藏:制成的蜜丸,其外形圆整光滑,表面致密滋润,无可见纤维或其它异色点。
待药丸发汗,外表变硬后,用蜡纸、保鲜膜、塑料袋或蜡壳等包好,贮存于阴凉干燥处即可。
制作图示
中药饮片细火烘焙或暴晒干燥
干燥冷却后用打粉机打成细粉
配蜜与炼蜜(注意用量及火候)
调药搅拌(必须充分拌匀湿透)
和药揉团
搓条
和丸
包装(待发汗,外表变硬后,方可包装消毒)
附:如何判断丸药是否变质
丸药的保存应密闭防潮,一般情况下,置于室内阴凉干燥处即可。
但往往因为存放方式不当或存放时间过长等原因,导致丸药腐败变质。
已经变质的丸药不能再服用,因其已完全失去药效,不但不能治病,还可能引起新的疾病。
所以,对变质丸药的识别与鉴定便显得至关重要。
那么,如何识别丸药是否变质呢?除了查看其生产日期外,还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
一看:首先看丸药外部的包裹物是否异常,如外包装小纸盒或蜡壳已经霉变,那么里面的丸物十有八九也已不新鲜了。
其次看外观色泽,正常的蜜丸表面应光滑圆润,呈棕黄色或黑棕色,以朱砂为衣或金箔为衣者分别呈朱红色或金黄色,但贮存日久或包装不严密的蜜丸可因其水分的失去而变硬,表面无光滑润泽感,贮存不当或制作不卫生时,亦常常会有生虫或霉变现象。
二嗅:正常新鲜的丸药有一股特殊的中药香味,如是蜜丸的话,还应当还有蜂蜜的香味。
若药丸有怪味、酸腐味而没有正常的中药味,则表示已经变质。
三尝:直接用嘴尝,通过味觉予以判断。
正常的药丸药味浓郁,变质的药丸有酸腐味,无发粘感,晨起空腹服药时,感觉更是如此,应立刻停止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