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智慧第09讲_笛卡尔哲学
- 格式:ppt
- 大小:1.28 MB
- 文档页数:30
赋的,有一些是从外面来的,有一些是由我自己制造出来的。
”这三种观念对应着三种心理功能,外来的观念依赖于感觉;虚构的观念依赖于想象;而天赋观念则出于纯粹理智。
因此天赋观念的特点是:首先,它决不能来自感官或想象,而是存在于理智中的,仅凭我们的理解得来的;其次,它必须是清楚明白、无可置疑的。
一切清楚明白的观念就是天赋观念;最后,它是普遍有效的,是对事物的本质的认识,是永恒的真理。
总之,所有一切不是来自感觉经验、不是来自主观的虚构,而只能来自纯粹的理性思维的东西都是天赋的。
天赋观念直接呈现说:所有来自纯粹理智的观念都是天赋的,我们所认识的理念都是天赋的、先天的。
天赋观念潜在发现说:天赋观念是潜伏在我们心中的,需要训练和学习才能把它们从其他的观念的掩蔽和混杂中发现出来。
天赋能力潜存说:天赋观念是一种潜存的能力,一旦经验诱发,它就能产生出这种观念。
总之,天赋观念在笛卡尔哲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意义,它相当于“理性工具”、“逻辑形式”、“基本原理”或“基本观念”等,其中最重要的当然是哲学的基本原理了,因为它是整个哲学体系的出发点和基础。
㈣. 怀疑方法既然现有的哲学原则和观念都是不确定的,那么在真假难分的情况下,唯一妥当的方法就是对一切知识和观念都采取怀疑的态度,通过普遍怀疑来寻找无可置疑的真理,确立哲学的基本原理,作为推演科学体系的基石。
怀疑方法与怀疑论有所不同,怀疑论是以怀疑为目的的,否定知识,否定认识,而笛卡尔的怀疑只是一种手段、方法,是为追求真理。
包括对可感事物的怀疑、对自身的怀疑、对数学的怀疑。
二.形而上学㈠. 我思故我在1. 论证前提:要追求真理,我们必须在一生中把所有的事物都怀疑一次。
具体说来,怀疑主要是对可感事物的怀疑,因为感官有时是骗人的,另外,对数学的解证也可以怀疑。
因为数学上原来肯定是正确的东西在后来都被证明是正确的。
甚至我们还可以设想上帝是否有意把我们创造出来,使我们即使在自己最熟悉的事物方面也永远受到欺骗。
笛卡尔及其哲学思想笛卡尔及其哲学思想大家好,我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的研究员,名字叫周晓亮,那么今天我所要讲的一个主要人物,他的名字叫笛卡尔。
大家一提到“笛卡尔”这个名字,可能就如雷贯耳,为什么呢?他有一个重要的格言,就是“我思故我在”。
那么我们了解他的思想,光从这一句格言可能还是不够的。
我们需要把这一段西方哲学的发展,作一个基本的一般的了解和梳理,然后我们再能通过比较细致深入地了解笛卡尔,他的思想是什么样的,他的思想是怎样反映了当时的那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这方面的要求的。
而且,从这里面,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出他的思想对后来的哲学思想的发展有什么影响?我想大家知道一个很重要的一个历史事实,就是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受到了西方列强的入侵,这样,就有了一段对于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说,刻骨铭心的丧权辱国的历史。
1840年的甲午战争以后,一直到辛亥革命等等,甚至再往后,中国处于一个在西方列强入侵之下日益贫穷破败、衰落这么一个境地。
本来中国是闭关锁国的,长期的这个封建帝国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对外部世界不开放,外部世界发生了什么,有什么情况,都不甚了解。
可恰恰是西方的列强的这些大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你不开放也得开放,你不了解,你也得迫不得已去了解,就为什么来了这么多列强侵略了中国?中国本来是世界自以为是世界中央帝国,泱泱大国,但是,却败在了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之下,为什么?所以中国的知识分子首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他们这种反思,不是绝对地把西方那些东西作为蛮夷的东西、不可用的东西,一概排除在外,而是在想,为什么西方列强能够达到国力强盛,文化先进这么一个地步。
所以大家才知道,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中国的文化界出现了一股潮流,就是研究和介绍西方的文化、学术和各方面的思想。
这就是我们所谓的“西学东渐”,所以现在大家经常提起“西学东渐”,“西学东渐”什么意思?这不是我们主动去学的,不是说我们在泱泱大国的时候,中央帝国的时候主动去学的,是在西方列强的打击、压迫之下被迫去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