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C AC复合式路面结构应用比较与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124.00 KB
- 文档页数:5
混凝土刚柔复合式沥青路面浅究从施工准备、钢筋网制作安装、混凝土滑模摊铺和沥青路面的摊铺等方面。
结合复合式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共同为复合式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在我国高速公路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一、连续配筋混凝土复合式路面结构简介1.结构形式连续配筋混凝土刚性基层复合式路面(CRC +AC)是将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良好的整体强度与沥青混凝土路面良好的行车舒适性相结合的复合式路面,由于CRC没有接缝,所以因混凝土路面接缝而引起的唧泥、错台、断板等病害得到了一定的控制;而且大量配置的纵横向钢筋的强化作用限制了裂缝的宽度和发展,减少了加铺的沥青面层的发生反射裂缝的可能性;同时为沥青面层提供足够强大的荷载承重层。
而其上的沥青面层能缓冲汽车荷载对CRC板的冲击,降低CRC 板的温度应力,减少了CRC板产生裂缝、边缘冲裂等病害,同时也为行驶的车辆提供平坦、舒适的路面。
由此可见连续配筋混凝土刚性基层复合式路面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刚柔相济的复合式路面结构形式。
2.结构特点CRC+AC复合式路面结构是在弹性半空间地基上,连续配筋混凝土弹性薄板上覆沥青混合料弹性层的复杂结构,承受交通荷载和环境温度变化多种因素的作用;连续配筋混凝土的刚度与其上的沥青混凝土层模量相差很多,收缩变形的累计差异效应也比普通混凝土路面大得多。
在连续配筋混凝土板中配置了连续的纵向钢筋和一定的横向钢筋,所以一般不设置胀缝和缩缝。
混凝土收缩所产生的横向裂缝,也会因为钢筋的作用而受到限制,不会发展过大,因此加铺沥青面层产生反射裂缝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反射裂缝不再是其主要的损害形式。
由于沥青混凝土面层摊铺在连续配筋混凝土层上,层间主要靠沥青结合料的粘结力、沥青的内聚力以及沥青混合料与水泥混凝土表层的摩擦力来抵抗层间界面水平剪力,而不像沥青混凝土层内部一样,大量存在集料的嵌挤作用,抗剪能力相对较弱。
二、采用CRCP對端部的处理方式1.关于端部的锚固结构在设置端部锚固过程中时,其所收到的约束连续配筋的混凝土板端部的膨胀在进行设置端部锚固结构时,其约束连续配筋混凝土板端部的膨胀与收缩位移。
DOI:10.14048/j.issn.1671-2579.2016.06.012CRC+AC复合式路面在武汉市三环线南段改造中的应用王阳,叶春,程小亮,赵乾文(中冶南方(武汉)交通市政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湖北武汉 430223)摘要:结合武汉市三环线南段改造工程的特点,采用长寿命理念设计CRC+AC复合式路面。
该文介绍了CRC+AC复合式路面结构的特点及设计方法,总结了CRC+AC复合式路面施工中相关注意事项,可为CRC+AC复合式路面在旧沥青路面加铺改造工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道路改造;CRC;复合式路面;工程应用收稿日期:2016-05-24 三环线是武汉市环绕主城的快速交通服务通道,全长约91km,设计车速80km/h。
三环线南段改造工程西起野芷湖立交东侧落地点,北至珞喻东路,实施长度13.033km。
原路面结构为4cmAC-13细粒式沥青混凝土+5cmAC-20中粒式沥青混凝土+GG2000Ⅱ型玻纤格栅+6cmAC-25粗粒式沥青混凝土+45cm5%水泥稳定碎石(分3层)。
检测发现原沥青路面超过1/3路段结构强度不足,需要进行补强。
结合道路检测数据及改造工程特点,经过论证路面补强加铺采用连续配筋混凝土复合式沥青路面(CRC+AC),补强加铺结构为:10cm沥青面层(4cmSMA-13沥青玛蹄脂碎石+6cm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20C),下设高粘改性沥青同步碎石防水粘结层,24cm连续配筋混凝土(表面抛丸裸化处理)。
在补强加铺前对原沥青路面的坑槽、沉陷、裂缝等局部病害进行修复。
1 CRC+AC复合式路面结构特点CRC板横向不设缩缝,克服了普通混凝土板由于众多接缝存在而引起的行车不适及各种病害,形成较长段平坦的行车表面,相较于普通混凝土板,其承载能力更强、整体性更好、使用寿命更长、维护维修更少。
AC面层平整舒适、密水性好,可防止雨水下渗进入CRC板表面裂缝,同时使CRC板顶面的荷载应力和温度翘曲应力降低。
复合式路面结构特点及应用1、复合式路面1.1无论从经济、技术、使用性能方面都优于单一柔性或刚性路面结构。
规范定义:面层由两层不同材料类型和力学性质的结构层复合而成的路面1.2种类:1)水泥复合式路面:碾压砼—普通砼(RCC—PCC)、贫砼—普通砼(EPCC—PCC)、2)水泥混凝土加铺沥青混凝土复合路面:碾压混凝土—沥青面层(RCC—AC)、普通混凝土—沥青面层(PCC—AC)、钢筋混凝土—沥青面层(JRC—AC)、连续配筋混凝土—沥青面层(CRC—AC)。
1.3 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CC-AC)复合路面特点:1)结构组成特点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层,即修筑水泥混凝土与沥青混凝土复合式路面结构,不仅可减少沥青用量(与柔性路面相比),而且可弥补刚性路面的不足(行车舒适性差、养护难度大等)。
路面整体刚度大,稳定性好,行驶舒适性好。
路面结构组成为:基层+水泥混凝土板+界面层+沥青面层。
沥青路面界面层(连接层)水泥砼路面弹性模量----1200----30000----5000基层界面层的材料通常采用的是改性沥青同步碎石或砂粒式沥青混凝土等,厚度5~20毫米,主要起到粘结和防水和防裂作用。
界面层材料模量小,具有高粘度,弹性恢复性能好,能够很好的吸收水泥混凝土板由于形变而产生的应力,能够有效的抑制反射裂缝的传播。
刚柔性路面最大的特点是组成面层结构的材料的模量不一样,刚度相差很大。
水泥混凝土板具有强度高、刚度大、温度敏感性小,材料模量相对比较稳定,属脆性材料。
沥青面层材料模量小,温度敏感性大,材料模量随温度变化,呈现明显的黏-弹-塑性。
正是由于材料模量的差异较大,从而导致刚柔性路面在车辆荷载及温度应力作用下,呈现明显的变形不协调性(模量——受力状态下应力和应变之比;弹性模量——在弹性阶段应力和应变之比,符合胡克定律)刚度——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劲度——抵抗弹性位移的能力强度——经受外力或其它作用时,抵抗破坏的能力;黏性——流体在运动状态中抵抗剪切变形速率能力的性质;弹性——受外力发生形态变化,除去作用力后能恢复原来状态的性质;塑性——给定荷载下,材料发生永久变形的特性。
CRCAC复合式路面结构应用比较与分析CRCAC复合式路面结构是一种将温拌沥青混凝土(CRC)作为中间层,再铺设一层级配粗粒混凝土(AC)作为面层的路面结构。
相比传统的沥青路面结构,CRCAC复合式路面结构具有更好的耐久性、抗裂性和抗变形性,适用于高速公路、特种公路和机场跑道等高要求道路的建设。
本文将对CRCAC复合式路面结构的应用进行比较与分析。
首先,CRCAC复合式路面结构与传统的沥青路面结构相比,在材料选择上更加科学合理。
CRC作为中间层,具有较好的抗裂性和抗变形性,可有效减少路面裂缝和坑洼的产生,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AC作为面层,具有较好的抗滑性和耐磨性,能够有效提高路面的抗滑性和耐久性。
因此,CRCAC复合式路面结构在材料的选择上更加符合道路的实际使用要求,有利于提高路面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其次,CRCAC复合式路面结构在施工工艺上更加简便高效。
由于CRC和AC各自施工时其温度要求相对较低,且无需摊铺机进行较长时间的铺设,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更加便于控制施工质量和进度。
而且,CRCAC复合式路面结构中CRC和AC之间通过粘结剂进行粘结,能够有效防止两层之间的脱层情况发生,保证路面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因此,CRCAC复合式路面结构在施工工艺上具有更大的优势,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再次,CRCAC复合式路面结构在使用效果上更加稳定可靠。
由于CRCAC复合式路面结构采用了两层结构,能够有效分担车辆荷载,减少路面的变形和开裂情况,从而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同时,CRCAC复合式路面结构的中间层CRC具有一定的柔性和变形能力,能够更好地适应路面的变形和荷载情况,提高路面的抗疲劳性和抗变形性。
因此,CRCAC复合式路面结构在使用效果上更加稳定可靠,有利于降低路面的维护成本和提高道路的运行效率。
综上所述,CRCAC复合式路面结构在材料选择、施工工艺和使用效果上均具有明显的优势,适用于高速公路、特种公路和机场跑道等高要求道路的建设。
CRC+AC复合式路面结构应用比较与分析-建筑论文CRC+AC复合式路面结构应用比较与分析
葛永卫
(衡水路桥工程有限公司河北衡水050000)
【摘要】随着公路交通量的快速增长,车辆超载严重,轴载不断增加,造成了公路路面早期损坏,为了应对重载交通带来的早期病害,国内外提出了采用连续配筋水泥混凝土及沥青罩面复合式长久性路面,把主要病害局限在沥青罩面层上。
关键词复合式路面连续配筋水泥混凝土沥青罩面层
由于连续配筋水泥混凝土刚度大,荷载作用下沥青罩面层基本处于受压的状态,因此复合式路面结构的主要表现为罩面层与水泥混凝土层间的抗剪强度不足引起的推移以及沥青混合料自身抗剪强度不足引起的车辙病害。
由于沥青罩面层的厚度相对于正常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面层厚度小、沥青混合料类型以及受力相对单一,因此研究和推广CRC+ AC复合式路面结构十分必要。
目前CRC+ AC 复合式路面在国内的应用较少,现行《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JTG D40-2002) 也只建议在高速公路建设中使用。
1.湖南省长潭高速公路CRC+ AC 复合式路面
(1)湖南省长潭高速公路为京珠主干线的一段,全长44.76 Km,4 车道,路基宽27.5 m,原路面结构为水泥混凝土路面。
1997年建成通车,经过6a 多的运营,累计标准轴次已接近设计轴次,由于原结构设计较薄( 25cm 混凝土板+ 20 cm 水泥砂砾基层) ,重轴载较多( 调查表明,轴重大于10t 的有37.6%,而轴重大于13 t 的超重车也有22.98% ) ,到路面改造时,损坏严
重。
为适应重载交通的要求,弥补原结构上的不足,在对原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换板、压浆、清缝、灌缝等处理后,采用连续配筋混凝土补强调平层后,再加铺10 cm 沥青面层的改造方案。
如表1.所示。
(2)连续配筋混凝土板纵向钢筋采用直径18 mm 的II型钢筋,间距24 cm,配筋率0.6008%。
计算可得:裂缝间距1.632 m,在1- 2.5 m 之间;裂缝宽度0.93mm,小于1 mm;钢筋应力168 MPa,小于钢筋屈服强度335MPa。
横筋采用直径14 mm 的II 型钢筋,间距80 cm,配筋率0.106 9% ,纵向配筋率为横向配筋率的5.62 倍,符合规范。
路面改造工程于2003 年实施,2003 年底完工,经过近4年的使用效果良好。
2. 江苏省沿江高速公路CRC+ AC 试验路
2004 年江苏省的沿江高速公路长寿命试验路结构方案中有两段采用CRC+ AC 结构,其中沥青面层采用10cm ( 4cm 改性沥青SMA-13+ 6cm 改性沥青AC-20) 结构的620 m 和6 cm 改性沥青SMA-13 结构的580 m,CRC 分别采用26 cm 和24 cm,以适应不同的交通量,结构见图1.。
3. 江苏省沪宁高速公路CRC+ AC 试验路
2005 年江苏沪宁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修筑了长670 m、宽14.5m的CRC+ AC 试验路,见表2.,结构为4 cm 改性沥青SMA-13+8cm 改性沥青Sup-19+26cm CRC+20 cm 水泥稳定碎石+ 20cm石灰土。
4. 湖南省长永高速公路CRC+ AC 复合式路面
2006 年长沙理工大学与现代投资股份有限公司长永分公司在长永高速公路黄花至永安段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工程中修筑了8 Km 的CRC+ AC 实体工程,路面结构见表3。
5. 河北省张石高速公路CRC+ AC 复合式路面
2007 年河北省张石高速公路石家庄段修筑了40KmCRC+ AC 实体工程,路面结构见表4。
6. 湖南省常吉高速公路CRC+ AC 试验路
湖南省交通厅科技计划项目:湖南公路路面典型结构及修建技术研究课题组决定2008 年在湖南省常吉高速公路修筑1 KmCRC+ AC 试验路,路面结构见表5。
7. 综上所述
(1)由于CRC+ AC复合式路面在我国的研究与应用较少,它的很多性能特性并不是很了解,需要大量的试验和工程实践来掌握它,这样才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其结构效能。
其中值得重视的是,由于CRC 与AC 的回弹模量相差较大,AC 层与CRC 层结合界面容易因为抗剪能力不足而引起滑移、拥包和分层等病害,故层间抗剪强度是一项重要的设计指标。
(2)以上六种实例中,长潭高速公路全长44.76 Km和张石高速石家庄段采用连续配筋水泥混凝土路面与沥青罩面复合式路面形式长达40多公里,经过多
年的实践清楚地说明CRC+ AC复合式路面是值得大力推广的,但结合工程建设资料与实际路况调查,要进一步研究复合式路面沥青罩面层的车辙发展变化规律,并在将来不同的时间节点运用针对性的养护措施,对提高路面的运营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TJ 073.2-2001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2]JTJ073.2-2001,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S].
[3]王玉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与应用[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8.
[文章编号]1006-7619(2014)12-16-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