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堂支架预压技术交底
- 格式:doc
- 大小:134.50 KB
- 文档页数:11
一、交底目的为确保满堂支架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预防事故发生,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现将满堂支架安全技术交底如下:二、工程概况1. 工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2. 施工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3. 施工部位:____________________4. 施工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三、满堂支架施工安全注意事项1. 施工人员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和操作规程进行施工。
2. 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个人防护用品,高空作业时必须系好安全带。
3. 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施工现场。
4. 施工前应检查支架的稳定性,确保支架基础坚实,支架立杆垂直,横杆水平,支撑牢固。
5. 支架立杆底部应设置垫板,垫板厚度不小于50mm,确保支架基础稳定。
6. 支架立杆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立杆间距一般为1.5m,最大不超过2m。
7. 支架水平横杆应设置两道,横杆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为1.2m。
8. 支架立杆顶部应设置顶托,顶托伸出长度不得超过300mm,并采取可靠措施固定。
9. 支架四边与中间每隔四排立杆应设置一道纵向剪刀撑,剪刀撑应连续设置至顶部。
10. 支撑系统的抗滑扣件个数应根据力学计算确定,每个直角、旋转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为8.0KN。
11. 不同规格的钢管、扣件不得混用,钢管上不得打孔,应保持顺直状态。
12. 旧扣件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
13. 拆除作业时不得整片拆除,应分步按顺序拆除,作业范围应有警戒标志,拆除卸下的模板及各种构配件应分类堆放,修整检查后周转使用。
14. 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设计要求时不得拆除支架。
15. 施工用电必须由专业电工负责,电工作业持证上岗。
16. 吊车必须持证上岗,严格遵守“十不吊”。
17.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入场教育,由安全部门统一命题考试,合格者才能上岗。
项目(东北环段)钢管满堂支架预压技术交底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标二〇一四年二月1. 目的1、检查满堂支架的安全性,确保施工的安全;2、检验满堂支架的强度、刚度,并与计算值比对;3、消除地基、支架自身非弹性变形的影响,有利于桥面线形控制;4、测量预压时支架产生的弹性变形,根据测量结果进行预拱度调整。
2. 参考依据1、《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2、《钢管满堂支架预压技术规程》;3、国家其他现行有关工程施工验收规范、规程、条例及标准;4、其他相关资料。
3. 基本规定1、现浇混凝土桥梁工程施工的钢管满堂支架应进行预压试验,预压分为地基预压与支架预压;2、钢管满堂支架预压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型、施工工艺等条件进行预压方案设计;3、钢管满堂支架搭设所采用的材料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和《碳素结构钢》GB/T 700中的规定;4、钢管满堂支架预压前,应对支架进行验算。
支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应满足相应技术规程的规定;5、钢管满堂支架预压前,应对支架进行安全检验,并应符合相应技术规程中脚手架检查与验收的规定;6、钢管满堂支架预压前,应制定安全隐患预防措施,施工过程中发现安全隐患时,必须立即终止预压,并按预案排除隐患。
4. 预压要求4.1 地基要求1、地基处理之前,应查明施工场地内不良地质现象;2、存在不良地质现象的地基,如农田、绿化带、暗浜、坑、塘、沟渠等地段,应进行地基处理;3、对可能发生不均匀沉降的地基应进行局部加强处理;4、地基处理宽度应大于施工工程(包括桥梁)实际投影面宽度两侧各加宽至少1m;5、地基应设置排水、隔水措施,地基严禁被上部混凝土结构养护用水和雨水浸泡。
4.2 预压荷载要求1、每个单元内的地基预压荷载应为此单元内上部结构自重与钢管支架、模板重量之和的1.2倍,预压荷载在每个单元内宜采用均布形式。
2、每个单元内的支架预压荷载应为此单元内上部结构自重及未铺设的模板重量之和的1.1倍,预压荷载在每个单元内宜采用均布形式。
满堂支架施工技术交底一、引言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支架作为一项重要的施工工艺,承担着支撑、固定和保护建筑结构的重要作用。
支架施工技术的合理运用,不仅能够提高施工效率,还能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本文将对满堂支架施工技术进行交底,介绍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操作步骤,以帮助施工人员正确高效地进行支架施工工作。
二、施工准备1. 材料准备: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图纸,准备所需的支架材料,包括扣件、管材、连接件等。
2. 工具准备:准备必要的施工工具,如扳手、扣具等,确保施工过程中能够顺利进行。
3. 安全措施:在施工现场设置相应的安全标志,确保施工过程中的人员和物资安全,同时要保证使用的支架材料符合相关安全要求。
三、支架施工步骤1. 点验施工图纸:在施工前,施工人员应认真点验施工图纸,确保理解图纸中的设计要求和施工细节。
2. 建立支架基桩:根据设计要求,施工人员先进行基桩的施工,确保支架的稳固性和承重能力。
3. 安装主要支架:根据施工图纸上的尺寸和位置,安装主要的支架结构,如立柱、横梁等,注意连接和固定要牢固可靠,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校正。
4. 安装次要支架:在主要支架安装完毕后,根据设计要求,安装次要的支架结构,如斜撑、水平支架等,确保整个支架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5. 调整和检查:在支架施工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调整和检查,确保支架结构的垂直度、水平度和稳固性符合要求。
如发现问题,应及时进行处理,不得采取违规操作。
6. 完善支架防护措施:支架施工完成后,应做好周边的安全防护措施,包括加装护栏、设置安全警示牌等,确保施工人员和周边人员的人身安全。
四、施工注意事项1. 施工人员应全程佩戴安全帽、防护鞋等个人防护用品,严禁在施工过程中穿拖鞋、裸露脚趾等不安全行为。
2. 支架结构的搭建应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要求进行,不得随意更改设计。
3. 施工过程中应及时清理施工现场,保持整洁有序,防止构件和工具的丢失或妨碍施工。
4. 在支架搭建过程中,严禁站在未搭建好的支架上作业或行走,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表格编号技术交底书项目名称综合改造工程第1页共3页交底编号工程名称立交改造工程设计文件图号施工部位满堂支架预压施工交底日期年月日技术交底内容:1、技术交底范围:满堂支架预压施工2、编制目的:支架搭设好并通过检查验收后,铺设底模及侧模使用钢筋进行预压检测,用以消除支架﹑模板非弹性变形和地基的压缩沉降影响。
3、预压参数:1)预压选取Z01-Z02段,设计预压荷载115%设计荷载,即131.3t(不包括翼缘);2)预压使用钢筋原材,每捆原材吊装前需进行称重;3)加载位置和顺序与梁体施工时的加载情况应基本一致,且均匀对称分级进行。
即按预压重量的60%、80%和100%,分三级进行预压加载。
4)一级预压(60%):腹板:37.32t;顶、底板:41.46t;持荷12h。
二级预压(80%):腹板:+12.44t;顶、底板:+13.82t;持荷12h。
三级预压(100%):腹板:+12.44t(总计62.2t);顶、底板:+13.82t(总计69.1t);持荷12h。
4、预压步骤1)支架验收支架需经项目部验收、监理验收并完成签证手续后,由我部现场技术负责人通知后方可进行支架预压。
2)预压准备预压材料准备:预压使用钢筋原材,每捆原材吊装前需进行称重标记,并提前布置好加载点。
沉降观测点布置:满堂支架沉降观测点的位置和密度应能准确反映整个支架的位移和变形情况。
观测断面布置在每跨支架的L/2﹑L/4处及端部,共五个断面,每个断面至少分左﹑中﹑右三个观测点,应能准确反应支架变形特征处。
模板底部的观测点用铁钉钉入模板底部的方木,加设反光片加以定位;支架底部的观测点可以使用反光片定位于支架底的垫板上进行观测。
沉降观测采用全站仪三角高程正倒镜法进行。
3)分级预压加载前,要将箱梁横断面相应部位的荷载换算为钢筋的数量。
堆载前,布置测量观测点每点的初始标高值H1,并记录。
加载顺序为从支座向跨中依次进行,加载时按设计要求分级进行,每级持荷时间不少于12h,每级加载后要进行测量记录,观察支架的受力情况。
一、交底目的为确保支架预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提高施工质量,现将支架预压安全技术交底如下:二、交底内容1. 施工前准备(1)对支架预压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使其掌握支架预压施工的安全操作规程。
(2)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检查,确保其身体状况符合施工要求。
(3)检查施工工具、设备、材料等,确保其符合规定要求。
2. 施工现场布置(1)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确保施工区域安全。
(2)施工现场应设置排水设施,防止积水影响施工。
(3)施工现场应设置安全通道,确保人员、设备正常通行。
3. 施工操作(1)支架预压前,应对支架基础进行平整处理,确保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
(2)支架搭设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支架结构稳定。
(3)支架预压过程中,应对支架进行实时监测,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施工,进行整改。
(4)支架预压荷载应均匀分布,避免局部荷载过大。
(5)支架预压过程中,严禁人员进入支架下方作业。
4. 安全防护措施(1)施工现场应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如安全网、防护栏杆等。
(2)施工人员应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个人防护用品。
(3)施工过程中,严禁酒后作业、疲劳作业。
(4)施工现场应设置专职安全员,负责现场安全监督。
5. 施工结束(1)支架预压完成后,应对支架进行验收,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2)清理施工现场,确保无安全隐患。
(3)施工人员撤离现场,确保施工安全。
三、注意事项1.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安全技术交底执行,确保施工安全。
2. 施工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擅自改变施工方法。
3. 施工过程中,如发现安全隐患,应立即停止施工,进行整改。
4. 施工结束后,应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无安全隐患。
四、总结支架预压安全技术交底是确保施工安全的重要环节,施工人员应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共同保障施工安全。
如有疑问,应及时向安全员或技术人员咨询。
一、交底目的为确保满堂支架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预防事故发生,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特进行本次安全技术交底。
二、交底内容1. 施工前准备(1)施工人员必须熟悉施工图纸,了解满堂支架的结构、尺寸、材料、施工工艺及安全要求。
(2)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确保施工人员掌握安全操作规程。
(3)检查施工机械、工具、材料等是否符合要求,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2. 施工过程安全措施(1)支架搭设1)支架基础处理:确保支架基础平整、坚实,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
2)支架立杆:立杆底部应设置底座或垫板,保证立杆垂直度。
3)水平杆:水平杆间距应满足设计要求,确保支架整体稳定性。
4)剪刀撑:支架四边与中间每隔四排立杆应设置一道纵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
5)水平撑:支架立杆应设水平撑,立柱高度在5m以内时,水平撑不得少于两道,立柱高于5m时,水平撑间距不得大于2m。
6)斜撑:支架立柱应设双向斜撑,斜撑的水平夹角以45度为宜。
(2)施工操作安全1)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个人防护用品。
2)施工过程中,禁止酒后作业、疲劳作业。
3)施工人员必须遵守操作规程,不得擅自改变施工方法。
4)施工区域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禁止非施工人员进入。
5)施工过程中,如发现安全隐患,应立即停止施工,并采取措施消除隐患。
(3)材料运输与堆放1)材料运输应遵守交通规则,确保运输安全。
2)材料堆放应整齐、稳固,不得影响施工安全。
3)材料堆放区域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4)施工结束后,应及时清理现场,确保场地整洁。
三、注意事项1. 施工过程中,如遇恶劣天气,应暂停施工,确保人员安全。
2. 施工过程中,如发现支架变形、倾斜、下沉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施工,并采取措施加固。
3. 施工结束后,应对支架进行验收,确保其满足设计要求。
四、交底人交底人:XXX五、被交底人被交底人:XXX六、日期年月日。
现浇箱梁满堂支架预压施工技术交底编制:复核:审核:交底内容:现浇箱梁满堂支架预压施工过程及现场监测。
一、编制说明及依据依据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规范,结合工程实际,编制本桥模板支撑系统的专项施工方案,从施工技术、安全及计划等方面,指导本工程施工。
编制依据如下:1、贵阳北站高架桥施工设计图2、现场施工条件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50-20114、《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166-2008二、工程概况站前高架桥设计为五联17跨连续箱梁,每联长度分别为86.05米、54米、84米、54米、58.8米,单侧全长336.85米,桥宽24.4米,南北侧各设置一座,设计范围为F轴和R轴之间(国铁设计轴线)。
箱梁断面为单箱四室,梁高1.6m,顶板宽24.4m,底板宽18.2m,悬臂长3(3.2)m,厚0.22~0.55m,混凝土箱梁顶板厚0.25m,底板厚0.2m,腹板厚0.5-0.9m。
箱梁主材用量混凝土C50共计11756方,335钢筋4725.4吨、235钢筋78吨,Φs15.2钢绞线102.4吨。
高架桥平面位于直线段上,桥面无纵坡,桥面横向通过箱梁顶底板绕变坡点旋转形成1.5%双向横坡,腹板保持铅直,顶底板平行布置。
满堂支架应具有足够刚度和强度,并采用预压重消除支架的非弹性变形,预压重量为箱梁自重的115%,消除支架变形产生的不利影响。
2.1桥梁工程⑴本项目箱梁断面为单箱四室,梁高1.6m,顶板宽24.4m,底板宽18.2m,悬臂长3(3.2)m,厚0.22~0.55m,混凝土箱梁顶板厚0.25m,底板厚0.2m,腹板厚0.5-0.9m。
三、预压方案1、预压支架预压采用砂袋,预压荷载为箱梁自重的115%,其荷载分布与现浇箱梁重量分布情况一致,支架预压前将全部碗扣用铁锤打紧。
预压材料用吊车吊装、人工堆码,沙袋均为1m3,每袋重量为 1.81(±0.3)t。
分三次水平加载,第一次试压重60%,第二次为80%,第三次115%全部加完。
支架预压技术交底一、预压目的及程序1、为了保证现浇税工程施工的质量,并保证工程施工安全,在满堂脚手架施工进程中减少浪费,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环境的目的。
2、首先进行承台施工回填土部位进行地基预压,确保地基的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依次依据设计要求和施工需要,支架体系搭设完成后,进行支架体系的堆载预压。
3、因为计算支架沉降量的计算公式均是近似的、精度有限,通过预压后能够消除非弹性变形,得出弹性变形的较精确的数值,为所施工的结构更接近于设计提供了有利条件,并保证了施工期间的结构安全。
4、支架预压期间测量人员按测设的观察点进行测量复核,待荷载卸下后,再对原测设的观察点进行复核,并将历次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计算出支架受压后的压缩变形,包括两部分的变形,永久变形和弹性变形。
5、对于永久变形通过预压实验后可消除,不致使箱梁浇筑后造成箱梁裂缝,而对于弹性变形可依据测量结果在支设模板时适当抬高底模标高即可(模板预拱度的调整通过调整模板支撑顶托完成),保证在箱梁浇筑混凝土后,箱梁的底板标高能到达设计标高。
二、地基预压1、地基预压选择两个部位,一是:③或④号墩基坑回填部位,此处在干渠桥内,该处地基承载力最大,二是:干渠岸上②或⑤号墩基坑回填土部位,此处在干渠桥岸上具有代替性。
2、预压区单元划分及荷载:③或④号墩基坑回填部位、②或⑤号墩基坑回填土部位顺桥向5米、纵桥向22.5米范围内,划分为6个单元格,每个单元格内的地基预压荷载为此单元格上部荷载的L2倍,计每平方米③或④号承台基坑回填部位300Mpa∕M∖②或⑤号等干渠外承台基坑回填土部位200Mpa∕M2o3、观察及测点部署和观察:①、地基加载前测点标高ho,加载后测点标高hj,加载后间隔24小时测点标高hi,卸载6小时刻测点标高he。
②、每个观察断面上布点5个,且对称部署,预压变形观察采用水准仪,按照《水准仪验定规程》JJG425进行验定,预压变形观察采用三等水准测量要求作业,A、一切仪器必须检定合格后方可开头观察工作;B、在支架地基处置之后,预压荷载施加之前,测量记载原地面的标高;C、全部预压荷载施加完毕后,记载各测点的标高;D、每间隔24h观察一次,记载各测点的标高,计算前后两次沉降差;E、当地基预压符合验收规定时,认为地基沉降到达稳定,能够进行卸载;F、卸载6h后观察各测点标高,计算前后两次沉降差,即地基回弹量;G、计算地基总沉降量。
昆明绕城高速公路建设项目A14-1技术交底记录表交底单位名称:昆明绕城高速公路东南段A5工区项目经理部接受交底单位名称:李海芹作业队⑷利用汽车吊机,将预制袋吊至底模上,人工进行垒码;⑸底层预制袋的均匀砌码,砌码荷载为压重的50%;⑹上层预制袋的砌码,注意吊篮不得直接放在已经砌码好的底层预制袋上,防止结构局部超载现象;⑺预压袋的砌码,注意施工中可用小带木对腹板上的预压袋进行支护,防止堆倾覆造成局部超载现象;预压块堆载面积不得小于梁体的投影面积。
⑻压重一半时进行一次观测记录;⑼按照要求布置好全部压重荷载,进行一次全面观测,之后每3小时进行一次观测;⑽从预压袋布置完成后开始压重的稳定时间不少于24小时,安排现场各类值班人员,对压重情况进行24小时不间断观察、观测和巡视。
⑾开始卸载:卸载前必须对压重情况进行一次全面观测,然后按照先压预压层后卸,后压预压层先卸的原则,同时注意分层均匀卸载。
荷载卸至一半时进行一次观测,全部预压块卸完后进行最后全面的观测。
采用水准仪进行观测,精度应满足四等水准测量标准;D、沉降观测点布置:预压观测观测位置分别设在每跨的L/2、L/4及墩位处 每组分左、中、右三个点共设20个测点(如下图)地面沉降同样设 20 个测点 采用水准仪观测 布设好观测点之后,加载前测定其标高和前一级加载后每隔2小时观测一次,连续两次观测沉降量差不超过 3mm进行下一级加载,按此步骤直至加载完毕。
加载至120%时首日每隔4h进行一次沉降观测,直至最后的平均沉降值<3mm并满足24小时以上时方可卸载。
期间按照加载及卸载步骤分别测得各级荷载下的模板下沉量及地面下沉量。
根据支架预压测量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得到地基δ1和支架产生的非弹性变形δ2和弹性变形值δ3。
因δ1、δ2在支架预压过程中消除,所以支架预拱度设置δ=δ3 +δ4,(边跨中δ4=2cm,中跨δ4=1.5cm)指导后续箱梁的施工。
加载分级:第一次50%、第二次80%、第三次100%,第四次120%。
一、交底对象本安全技术交底适用于所有参与满堂支架预压施工的作业人员,包括施工负责人、技术员、施工员、操作人员等。
二、交底内容1. 预压目的满堂支架预压的目的是消除支架、支撑方木和模板的非弹性变形,以及地基的压缩沉降影响,确保支架及地基的弹性变形符合设计要求,为后续施工提供安全保障。
2. 预压准备(1)施工前,对支架、支撑方木、模板等材料进行检查,确保其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2)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3)制定详细的预压方案,明确预压时间、荷载、观测点等。
3. 预压操作(1)根据预压方案,将预压块或沙袋均匀分布在支架上,预压荷载系数取梁跨荷载的1.3倍。
(2)在预压过程中,每隔一定时间对支架、支撑方木、模板的变形进行观测,并做好记录。
(3)预压时间视支架地面沉降量而定,确保支架沉降稳定。
4. 安全注意事项(1)作业人员必须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护手套、防护鞋等。
(2)施工过程中,注意观察支架、支撑方木、模板的变形情况,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预压,并报告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3)预压区域应设置警戒线,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4)预压过程中,严禁在支架上行走、站立,以防发生意外。
(5)施工用电必须由专业电工负责,确保用电安全。
(6)吊车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5. 预压结束(1)预压结束后,对支架、支撑方木、模板的变形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2)对预压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为后续施工提供参考。
(3)清理施工现场,恢复原状。
三、交底要求1. 施工单位应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确保作业人员了解和掌握满堂支架预压的安全技术要求。
2. 作业人员应认真学习安全技术交底内容,提高安全意识,确保施工安全。
3. 施工过程中,如发现安全隐患,应立即停止施工,并报告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四、附则本安全技术交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如有未尽事宜,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施工规范执行。
满堂支架预压安全交底1. 背景介绍在建设工程中,支撑体系的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满堂支架作为建筑施工中常用的支撑体系之一,其安全问题也备受关注和重视。
在满堂支架预压过程中,需要进行安全交底,以确保工程安全和质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满堂支架预压安全交底的相关内容。
2. 满堂支架的定义及构成2.1 满堂支架的定义满堂支架是一种用于较大跨度钢架结构的支撑体系,主要用于施工阶段。
其特点是易于组装和拆卸,可重复使用,适用于不同的结构和施工条件。
2.2 满堂支架的构成满堂支架主要由支撑立杆、横杆、斜杆、轮子、调节杆等组成。
常用的立杆长度为1.50m和2.00m,主要用于支撑横杆和受压杆件。
横杆按照跨度和荷载的要求选用,长度通常为2.50m、3.00m和3.50m等。
斜杆通常采用钢管或钢板,用于加强支撑体系的稳定性。
轮子通常采用尼龙或聚氨酯材质,用于支撑体系的移动和调整。
调节杆主要用于调整支撑体系的水平度和垂直度。
3.1 满堂支架预压的流程满堂支架预压是指在搭设及拆卸满堂支架之前,对支撑体系进行预先压紧,以达到支撑稳定、不变形和不松动的目的。
通常分为一次预压和二次预压两个阶段。
一次预压:在搭设满堂支架时,由专业工人按照设计要求,对支撑体系进行预压,并按要求进行标记。
一次预压完成后,需要等待一定时间(一般为12小时以上),以确保支撑体系稳定。
二次预压:在进行二次预压前,需要对一次预压后的满堂支架进行检查,确认支撑体系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对不能满足要求的部位进行调整和加固。
确认无问题后,可以进行二次预压。
3.2 满堂支架预压的要点满堂支架预压是一项关键的工序,必须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操作。
下面是满堂支架预压的要点:1.预压前,要确认支撑体系的组装和标高是否正确,支架、斜杆和调节杆是否完整,轮子是否正常运转。
2.预压过程中,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预压,不能随意增加或减少压力。
3.预压后,要对支撑体系进行检查,确认是否符合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