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号块支架预压技术交底
- 格式:doc
- 大小:467.50 KB
- 文档页数:4
技术交底内容:1. 技术交底范围本技术交底适用于连盐铁路LYZQ-V标跨S329特大桥(40+64+40 )米连续梁118#、119#墩0#块临时支架搭设施工。
2. 设计情况跨S329 特大桥连续梁起讫里程DK201+825.475-DK201+970.875 ( 117#-120# 墩),117#、120#墩为边墩,118#、119#墩为主墩,主墩0#块下需安装临时支架。
3. 开始施工的条件及施工准备工作3.1. 技术准备现场技术员按照已审批过的《跨S329特大桥连续梁施工方案》确定0#块临时支架的结构形式及位置。
现场测量承台内每个预埋钢板表面的绝对标高,通过测量的标高确定每根钢管桩的长度。
按照施工图纸使用全站仪放出每根钢管柱的平面位置。
3.2. 现场准备施工前对施工场地进行整平,确定吊车支放位置。
对承台表面杂物清理干净,预埋钢板上面不得有油污、泥土等杂物。
施工用的氧气、乙炔、焊机、J502焊条等材料用具准备充分。
4. 施工工艺施工前通过放出钢管柱的中心线,并使用墨线弹出钢管柱位置的轮廓线。
以主墩柱为中心,墩柱顺桥向两侧对称布置支架,布置方式为:墩柱边缘向外66cm开始布设第一排支架,支架形式为4根直径426mm,壁厚10mm钢管柱,钢管间距213cm,第二排支架与第一排间距150cm,支架形式仍为4根直径426mm钢管,每根钢管高度根据承台预埋钢板的标高进行控制,钢管之间采用]14槽钢做系梁连接,起到稳定作用。
钢管柱平面布置示意图及立面示意图见附图1。
每个钢管柱底部与承台预埋的钢板通过4块直角边20cm厚度2cm的直角钢牛腿进行焊接加固,钢管柱与预埋钢板接缝处进行满焊。
焊接前清除钢管焊接范围内的铁锈,钢管柱切口平齐,并保证与预埋钢板垂直焊接。
钢管柱和顶部钢板之间均匀设置4块直角边20cm*20cm厚度2cm的牛腿钢板进行焊接加固,钢板尺寸为90cm*90cm,钢板上放置2根H400*400的型钢双拼焊接一起作为横梁,上面再布设120b 工字钢纵梁。
技术交底书1
支撑刚度和稳固性,同时消除底模“空鼓”现象),必须进行预压处理,以消除支架非弹性变形,同时取得支架弹性变形各非弹性变形的实际数值,作为梁体立模的预拱度设置的参考。
5.2、0#段预压荷载
1171#墩、1172#墩0号段预压荷载:
0#段每侧支架处箱梁钢筋砼自重及施工荷载为(621.69+82.52)=(梁体中心重量+翼缘板重量)吨,预压加载时按照1.2倍的施工荷载总重进行加载,即预压加载重量约为(746.03+99.03)吨。
5.3、预压测点布置
预压观测点布置图
5.4、预压加载
加载荷载采用预制混凝土预压块,加载顺序按60%、100%、120%加载,每级荷载施加完毕1小时(具体时间由现场实际情况而定),支架变形稳定后,测量支架的变形值。
第四级加载后静停24h开始分级卸载。
根据加、卸载实测数据,绘制各测点位的加、卸载过程变形曲线,得出预留抛高值。
预压前要对沉降点进行零观测(初始观测),现场记录好数据,之后按照连续分级加载的要求采用不同的观测频次进行观测。
每次观测后把测量结果及时做好并预留电子版。
分级加载:
1)一级加载,加载至60%,加载重量为(621.69+82.52)*0.6=(373.014+49.512)
接收人:日期:。
分部分项工程技术交底表格项目名称及支架基础大样图2、支架安装以路侧典型16.5m宽零号块为例,0号块支架采用盘扣式满堂支架,立杆纵向间距为立杆横向间距在翼缘板下为120cm,在底板和腹板下为90cm,支架步距为150cm,最底层水平杆离地高度为31cm。
此种型号0号块墩柱最高为15.456米,承台顶距离原地面约号块支架高度约为13.956米,支架搭设效果图如下图:主线路侧典型预制桥梁(16.5m)0号块支架搭设立面图支架搭设立杆平面图3、铺设底模底板采用厚度15mm的竹胶板,预压结束后,由测量人员根据预压成果重新测放标高,在底板、翼板边缘处纵向每隔 3m 提供一个基准点挂线找平,对横向方木标高进行一次复核,个别低处用抄手木楔找齐,高处用手电刨刨去,同时用全站仪测放梁体中心线和边线,保证梁体线性,然后安装底模,并在长边方向用小钉固定在底层方木上,且模板拼缝之间贴双面胶带,防止漏浆。
4、侧模安装侧模采用厂家定制钢模,整体桁架式支撑体系。
外侧模板在临时场地内分段组拼完成后,采用人工配合吊车的方法分段吊装就位在搭设好的平台上,并利用千斤顶进行标高的调整,同时采用钢垫板或木垫板支垫模板支撑桁架,精确测量定位后进行锁定。
侧模安装完成后对模板的外形尺寸进行联合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5、支架预压0号块支架搭设前,对支架地基进行预压,采用沙袋均匀预压,将预压区域(5.5米*17.5米)划分成若干单元,单元划分应根据荷载分布以及支架布置形式确定,每个单元内的地基预压荷载应为此单元内上部结构自重与钢管支架、模板重量之和的1.2倍,预压荷载在每个单元内宜采用均布形式。
根据支架预压的荷载计算可得,地基基础上的结构自重和支架体系重量之和为86.44+3.28=89.72吨。
因此预压荷载为1.2*89.72=107.66吨。
每个沙袋为2吨,需要沙袋54)、吊车安装模板时,要有专人指挥,信号要明确,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施工;遵守吊车操作的十不吊的原则:(指挥不明不吊;超重不吊;超出作业允许长度不吊,以上不吊等)保证施工安全;吊车支腿必须坚固可靠,钢丝绳要经常检查,有破损要及时更换;吊车吊臂下严禁站人;作业半径内不准闲人入内,同时设置安全警示、安全标识标志牌挂好,。
支架预压安全技术交底背景建筑行业是一个高风险、高危险性的行业,其中支架安装及拆除作为建筑施工中重要的一环,安全问题尤为重要。
在支架安装及拆除过程中,其稳定性和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为了保障支架操作的安全和有效性,采用支架预压技术,实现承重前的调整和预压作用,能够有效地减少支架安装和拆除过程中的意外事故发生。
支架预压技术介绍支架预压技术是一种在承重前采用高强度螺栓或膨胀螺栓进行固定的方法,它主要是调整预定载荷,使得支架在承重之后,能够稳定和有效地承受荷载。
通过预压完成后,支架的载荷变形也将降到最小程度,以达到支架的最佳承重状态。
同时,支架预压技术还可以防止支架在运输和安装过程中变形和脱落,并能提高支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支架预压技术可以采用两种方法:螺栓预紧和可调螺母预紧。
螺栓预紧技术的优点是调整方便、预压能力强,缺点是需要人工操作,需要预先测量支架加压力大小。
可调螺母预紧技术的优点是测量更方便,可以在需要时更改压力,缺点是支架压力不易控制。
支架预压技术的作用支架预压技术可以发挥多种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提高支架承重能力支架预压技术可以通过调整预定载荷,确保支架在承重之后,能够稳定和有效地承受荷载。
此外,通过预压完成后,支架的载荷变形也将降到最小程度,以达到支架的最佳承重状态,从而提高支架的承重能力。
防止支架变形和脱落支架预压技术可以通过调整支架的载荷,在运输和安装过程中防止支架的变形和脱落。
特别是在高海拔、寒冷或潮湿的环境中,支架预压技术更能发挥其优势。
提高支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通过支架预压技术的优化作用,可以使支架稳定性更高,安全性更强。
通过固定预设的载荷,可以有效地降低支架的倒塌风险。
支架预压技术的操作流程在进行支架预压技术的操作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几个流程:测量支架长度和直径支架预压技术的实施需要首先测量支架的长度和直径。
这个测量过程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 ..新建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湘赣段桥梁工程江背特大桥0#块支架模板安装、预压施工技术交底.. ..蒙华铁路MHTJ-32标段三工区施工技术交底书单位工程名称:江背特大桥No:MHTLQJ-019分部工程名称:连续梁施工分项工程(工序)名称:0#块支架模板安装、预压施工1.适用范围适用于蒙华铁路MHTJ-32标段一工区江背特大桥(40+56+40)m连续梁3#、4#墩、0#块模板施工。
2.施工程序支架、模板的安装流程:支架搭设→安装底模、侧模→预压→调整底模、侧模→安装箱梁底板、腹板钢筋和预应力管道→安装内模→安装顶板钢筋和预应力管道。
3.支架、模板施工工艺.. ..采用钢管支柱(8根外径609mm的钢管柱),一排2根共四排支承于承台上,钢管柱横向间距为450cm(中心距),纵向间距为210+480+210cm。
钢管柱之间连接系采用10槽钢焊接,钢管柱顶设置砂漏调节便于支架拆除,砂漏上放置两根40#a组合工字钢作横向分配梁,纵桥向分配梁为25#a工字钢,间距为空腔处0.9m,腹板处4*0.3m+1*0.4m,翼板处0.9m。
0#块梁底模采用1.5cm的竹胶板,横向分配梁为15×15cm方木,底板间距小于或等于20cm,竹胶板和方木主要是墩顶范围内,支架范围内利用挂篮底模板,纵向采用25a#工字钢为分配梁。
.. .... .... ..箱室内模板采用板面厚度为1.5cm的竹胶板,纵向分配梁为10×10cm方木,间距小于或等于20cm,纵向采用10#槽钢作为纵向分配梁,间距按立杆间距布设(立杆间距为1m×1m),腹板模板设φ25对拉螺栓固定,按方型布设,间距为1m,每侧布设4排36根。
(1)安装底模:支架搭设经检查验收合格后,在25#a工字钢调节桁架片上铺设底模,要求拼缝严密,平整无错台。
底模背肋与调节桁架片焊接成整体,以减少模板对砼收缩和徐变的约束。
底模安装前注意安装防落梁。
技术交底书单位/部门第二架子队技术室页码共页主送单位桥梁十四工班编号工程名称/部位60+100+60连续梁0#块预压技术交底日期2012年9月2日交底内容:青银特大桥(60+100+60)0#块长14m,宽12.2m,高7.85m,为单箱单室直腹板结构,采用支架现浇施工。
为检验支架的安全性,检测支架及底模系统的弹性变形,消除其非弹性变形,必需进行预压施工。
现对预压事项作出交底如下:一、施工准备支架加固安装完成,自卸车将混凝土预压块运至0#块。
二、0#块预压1、预压载荷静载荷为混凝土自重、底模系统自重、侧模系统自重。
取单边悬臂部分计算。
悬臂部分长5m,划分为三个单元,两侧翼缘板为两个单位,两腹板及中间为一个单元,翼缘板位置截面积为 1.24㎡/个,两腹板及中间根部混凝土截面积为24.155m2,端部混凝土截面积22.5m2,两个倒角体积为6.912m3,混凝土密度按照2.6吨/m2计算,重力加速度按10KN/吨考虑,计算砼体积:V=(24.155 +√(24.155*22.5)+22.5)*5/3=116.6m3,G1=116.6*2.6=303吨。
单侧翼缘板位置受施工荷载计算:模板设计重量为65吨/T构,单侧翼缘板重量为65/14/2*5=11.6吨,单侧翼缘板混凝土重(0.65+0.25)*2.75/2*5*2.6=16.1吨G2=11.6+16.1=27.7吨,翼缘板混凝土及侧模作用于主横梁上。
预压时底模系统已加载完毕,因此底模位置预压载荷为 1.2G1=303*1.2=363.6吨。
两侧悬臂端共重363.6*2=727.2吨。
另为压实墩顶底模,需另压三层计38.9吨压重。
翼缘板位置预压重量为 1.2G2=27.7*1.2=33.2吨。
单侧预压总重量为363.6+33.2*2=429.6吨,两侧共压重859.2吨。
预压时应去除临时支墩所占面积的交底人:复核:被交底人:保存至竣工竖向荷载,单侧悬臂段共减去27.5吨,共26块。
技术交底书技术交底内容:1.支架验收按照业主要求,0#、1#段支架执行三级验收。
工区验收,由工区项目经理组织工程部、安质部、架子队等负责人和施工队、安全员联合对支架进行验收,重点检查焊接质量、以及各杆件之间的连接是否密贴、受力是否均匀等。
经验收认定合格后报局指挥部申请验收。
局指挥部验收,由局指挥部安全总监或主管生产副指挥长组织工程部、安质部相关技术人员对工区验收报告进行复核检查、验收,经复核认定合格后,报监理站申请验收。
监理站验收,由监理站副总监组织相关专业监理工程师对局指挥部验收报告审核验收。
当三级验收全部合格后悬挂合格标识牌再进行预压作业。
2.施工准备①材料:预压袋、碎石、方木、型钢等。
②技术:预压观测点布设。
③现场:现场做好班前教育,使参与预压作业的人员能够清楚知道控制要点和安全要求。
3.观测点布置预压时支架上设6个观测断面,每个断面3个观测点,观测点均设置在横梁底面,具体见附图。
4.预压材料预压材料采用碎石袋加佐预制块,每个碎石袋重1.2t,每个碎预制块重2.5t采用塔吊吊至0、1#段支架,按照要求堆码荷载。
5.加载、卸载预压的最大荷载为1#段施工重量的1.2倍,即单侧预压总荷载=1#段重X1.2=234×1.2=280t<,预压加载按施工总荷载的60%、100%、120%分三次逐级施加:140tf234t-2803加载过程中应遵循“两端同步、两侧对称”的原则,每级加载完毕并静候2h后进行支架的变形观测,做好数据记录,然后再进行下一级加载。
技术人员对预压进行全过程旁站,详细记录每一袋的重量。
在预压过程中出现一些不正常现象(如异常的响声,变形值的突然增加),要立即停止加载并及时处理或上报,未查清楚之前,严禁继续加载。
6.沉降观测在预压之前、在加载后和卸载后均须对观测点进行高程测量,并做好记录。
在加满荷载(280t)后,每天测量1次,连续测量3天。
在全部加载完成后的监测过程中,当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应判定支架预压合格:①各监测点最初24h的沉降量平均值小于Imm;②各监测点最初72h的沉降量平均值小于5mmo卸载安照280t-234t-140t逐级进行,并在卸载的过程中做好沉降量观测,分级卸载观测点应与加载时沉落量观测点相同。
技术交底书表格编号技术交底书项目名称连镇铁路先建段项目部第1页共4页交底编号JZ2-工程名称五峰山长江特大桥北岸引桥设计文件图号施工部位0号块支架预压技术交底交底日期2016年3月27 日一、技术交底范围本交底适用与连续梁0号块支架预压。
二、堆载预压目的整个支架系统拼装完成后需要对支架进行预压,以实测支架的非弹性变形和弹性变形,验证支架的承载能力;同时消除非弹性变形值;根据测得的数据推算0号悬臂段底模的预拱度,确保支架的使用安全。
三、加载材料Array加载材料使用1.0×1.0×1.0m预制C20混凝土块,预制时预埋φ20钢筋吊环,作为吊装用。
预制块形式如右图所示。
用磅秤称重,每块重量约为2.4t。
四、加载重量及方法①加载重量:加载重量按照最大施工荷载的1.2倍配重,然后考虑了施工荷载和施工的安全系数计算出压重的数量,加载总重量为0号节段施工重量的1.2倍超载系数加上模板重量。
本桥0号悬空段(一侧)施工重量为165.4t,堆载预压施加总荷载为165.4×1.2=198.5t。
堆载预压采用分级加载的方法进行。
压重的先后顺序应按照混凝土的浇筑顺序进行,先浇筑混凝土的部位先压重,后浇筑混凝土的部位后压重,即从墩中心向两侧、从箱梁中心向两侧翼板依次加载,荷载分别按设计荷载的60%、80%、100%、120%进行。
加载比率(%)0 60 80 100 120加载重量(t ) 0 99.24 132.32 165.4 198.5②加载方法:首先,利用现有0#段外侧模板将预压范围进行支护。
然后,将序号①底部用砂袋垫平,摆放第一排第一层预压块。
再利用砂袋将序号②底部垫平,摆放第二排第一层预压块。
依次将第一层摆放完成。
摆放第二层预压块。
直至达到堆载预压重量。
每一级加载数量见“加载情况统计表”。
混凝土预制块摆放详见下图 0#现浇段预压块布置图五、加载顺序加载顺序为从支座向端部依次进行,每级持荷时间不少于6小时,当荷载压至设计荷载的60%、80%、100%时都要对观测点进行沉降观测(当监测点连续两次沉降差小于2mm 时方可继续加载),当压至总重量的120%时停止加载并持续荷载二天。
府河特大桥0#块施工技术交底0#块作为墩顶梁体悬浇的起始块段,具有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质量标准高、施工条件差等特点。
具体表现在:梁体内预应力管道集中(箱形截面的底板、腹板、横隔板内都设有相应的预应力体系),钢筋布设密集,一次浇筑混凝土数量多,侧面积大且翼缘板悬臂较长,梁体高度大等特点。
主墩箱梁0#块长度12m,中心处高度6m,底板厚度为80~100cm,顶板厚度为37cm,悬臂板端部厚20cm,根部厚80cm,腹板厚90cm,横隔板厚度为250cm,为方便施工隔板内设置人洞。
箱梁0#块混凝土采用C55级,全桥共计12个,单个混凝土方量279.63m3,梁段重727.04t。
本工程0#块拟采用墩旁托架现浇法施工。
一、托架型式根据设计及挂篮施工的要求,0#块采用托架现浇。
该托架采用Φ1000mm钢管混凝土柱作为竖向主要支承构件。
墩身每侧各设2根,管壁厚度为10mm,支承在箱梁两侧腹板位置,钢管混凝土柱底端焊在承台表面的预埋钢板上。
钢管混凝土柱横向间距为770cm,管柱中心与墩身的距离为240cm。
2根钢管混凝土桩之间能为及钢管混凝土柱与墩身之间采用钢桁架设置较强的连接系,形成稳定结构,以满足现浇施工的强度及稳定性要求。
为满足箱梁标高调整的需要,钢管柱顶部设置工字钢纵向承重梁及横向分配梁,分配梁上设置楔形钢桁架,桁架上摆放100×100mm横方木,于其上敷设竹胶板底模。
托架具体构造详见“0#块现浇支架布置图”。
二、托架预压及底模标高确定托架顶横向分配梁安装并加固好后,采用砂袋对托架进行加载预压,以检验支架的强度和稳定性,并消除支架非弹性变形。
预压荷载取1.2倍结构自重荷载,在加载完成后每12小时测试一次,直至48小时的累计变形量不大于2mm时开始卸载,卸载后,按测得的弹性、非弹性变形量,并结合设计标高和设计预拱度,联合确定底模标高。
二、0#块施工工序0#块施工顺序为:托架施工→托架预压→底模安装→外侧模安装固定→底板、腹板、横隔板普通钢筋绑扎→腹板波纹管安装定位→冲洗底模→安装内模→顶板普通钢筋绑扎→顶板波纹管安装定位→安装喇叭口(锚垫板)→冲洗底模、端头模板固定→加固模板→预埋件安装→灌筑混凝土→养生→张拉→压浆→拆模。
技术交底书
表格编号技术交底书
项目名称连镇铁路先建段项目部第1页
共4页交底编号JZ2-
工程名称五峰山长江特大桥北岸引桥
设计文件图号
施工部位0号块支架预压技术交底
交底日期2016年3月27 日
一、技术交底范围
本交底适用与连续梁0号块支架预压。
二、堆载预压目的
整个支架系统拼装完成后需要对支架进行预压,以实测支架的非弹性变形和弹性变形,验证支架的承载能力;同时消除非弹性变形值;根据测得的数据推算0号悬臂段底模的预拱度,确保支架的使用安全。
三、加载材料
加载材料使用1.0×1.0×1.0m预制C20
混凝土块,预制时预埋φ20钢筋吊环,作为
吊装用。
预制块形式如右图所示。
用磅秤称
重,每块重量约为2.4t。
四、加载重量及方法
①加载重量:
加载重量按照最大施工荷载的1.2倍配重,然后考虑了施工荷载和施工的安全系数计算出压重的数量,加载总重量为0号节段施工重量的1.2倍超载系数加上模板重量。
本桥0号悬空段(一侧)施工重量为165.4t,堆载预压施加总荷载为165.4×1.2=198.5t。
堆载预压采用分级加载的方法进行。
压重的先后顺序应按照混凝土的浇筑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