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风味化学-风味物质的分离与鉴定
- 格式:ppt
- 大小:1.19 MB
- 文档页数:21
食品风味化学与分析食品风味化学与分析食品风味是指食品在口中感受到的味觉、嗅觉和口感特征的总体表现。
食品的风味是由食品中的化学物质决定的。
因此,对于理解食品的风味化学和分析是非常必要的。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食品风味化学和分析的基础知识。
风味化学风味化学研究的是食品中的化学物质对味觉、嗅觉和口感的影响,以及食品的加工和储存对化学物质的变化和影响。
食品中的化学物质包括水、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
这些化学物质相互作用会影响食品的口感、味道和气味。
食品味觉由甜、咸、酸、苦和鲜等基本味道组成。
这些味道的产生是由食品中的化学物质触发人类的味觉感受细胞所引起的。
例如,甜味是由食品中的糖分子刺激味觉感受细胞所引起的,而咸味是由食品中的钠离子所引起的。
食品中的气味由食品中的挥发性化合物所组成。
风味化学研究的是食品中的味觉和气味的成分,以及它们是如何影响到人类的味觉感受的。
例如,早期的研究已经发现,食品中的味觉成分一般会对人类的味觉感受产生成倍的影响。
因此,如果要改变食品的味道,需要了解食品中的味觉和气味成分,并确定它们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风味分析风味分析是研究食品中的味觉和气味成分,以及它们是如何组合和产生食品风味的过程。
通常,风味分析会通过以下步骤进行:1. 食品标本样品的准备,通常需要提取食品中的味觉和气味成分。
2. 使用各种先进的仪器分析食品标本样品中的化学成分。
3. 对分析结果进行处理和解释,并确定食品中的味觉和气味成分组合的方式,以及它们是如何产生食品风味的。
风味分析可以不仅可以用于开发新产品,还可以用于改善现有产品的口感和味道,以及帮助提高食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其中,风味分析中最常用的技术包括:1.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2.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PLC)3. 吸附-溶解气相色谱技术(SBSE-GC)以上技术中,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最为常用,主要用于分析食品中的气味成分。
而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则可以用于分析食品中的味觉成分,如味精和鸟嘌呤等。
果蔬中风味物质的提取及检测分析技术果蔬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及膳食纤维等成分,还含有大量的植物化学物质,具有抗氧化、抗病、抗突变、调节肌体免疫系统等功能。
果蔬还是膳食结构中颜色、风味享受的重要来源。
独特的食品风味,会使人们在感官上获得真正的愉快,能够增进食欲、刺激消化,提高人体对食物营养素的利用率,间接的增加食物的营养功能,同时果蔬风味还具有抑菌防病等营养保健作用。
1. 果蔬中风味物质种类1.1 水果的风味成分风味物质不仅决定了水果的食用性,而且使不同的水果具备不同的风味特点。
果实中所含有的香气成分种类使每种果实具有各自的清香或浓郁芳香气味,即果实特征香气。
由于每种水果具有特定的香味,因此通过品尝即可区分不同的果品。
水果中的风味物质主要是以亚油酸和亚麻酸为前体物经生物合成途径产生的(有酶催化)。
水果中的香气成分主要为C6~C9的醛类和醇类,此外还有酯类、萜类、酮类,挥发酸等。
例如桃的香气成分主要有苯甲醛,苯甲醇,各种酯类,内酯及α-苧烯等;红苹果则以正丙~己醇和酯为其主要的香气成分。
1.2 蔬菜的风味成分百合科蔬菜:具有刺鼻的芳香,风味成分主要是含硫化合物(硫醚、硫醇)。
如:大蒜、洋葱、葱、韭菜、芦笋等十字花科蔬菜:具有辛辣气味,最重要的气味物也是含硫化合物(硫醚、硫醇、异硫氰酸酯)。
如:卷心菜、萝卜、花椰菜、芥菜等。
蘑菇主香成分有:肉桂酸甲酯,1-辛烯-3-醇,香菇精。
海藻香气的主体成分是甲硫醚,还有一定量的萜类化合物,其腥气来自于三甲胺。
不同蔬菜风味物质2. 果蔬中风味物质形成机理3. 果蔬中风味物质的提取技术目前,风味物质提取的方法主要有顶空取样技术、同时蒸馏萃取技术、固相微萃取技术、搅拌棒吸附萃取技术和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等。
顶空取样技术:其原理是将待测样品放入一个密闭的容器中,样品中的挥发成分便从果蔬基质中释放出来进入容器的顶空,其在顶空中含量的多寡只由基本的物理-化学定理所决定。
食品风味物质分析技术研究发展作者:王哈妮学号:0910831240(上海应用技术学院香料香精技术与工程学院生物工程)前言:人的生活离不开食品,而食品风味是食品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研究食品风味自然也成了一门非常重要的学问。
研究食品风味有哪些意义呢?通过对食品风味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不同化合物对风味的贡献,从而在探究食品风味本质及仿制风味食品制剂有重要的作用。
食品风味物质的研究随着人们对食品风味、食品安全等问题的日益重视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也有着长足的进步。
研究食品的风味,就需要先研究风味物质的组成和成分。
除了常规的传统分析方法外,还包括一些较为先进的分析技术,如气相、液相色谱法,色(气、液)谱-质谱联用测定法,气象色谱-吸闻检测技术,电子鼻检测技术、顶空分析等方法。
综述将会对这些知识有进一步详尽的介绍。
摘要:食品风味物质的分析分为三部分:收集、分级分离和分离鉴定,其中包括:蒸馏、萃取、溶剂分级分离、柱色谱分离、微量真空蒸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等现代物质分析技术。
Abstract:Food flavor analysis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collection, fractionation, and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including: distillation, extraction, solvent fractionation, column chromatography, micro vacuum distillation, 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 and other modern materials analysis techniques.关键词:食品风味分析技术研究发展Key words:flavor substances;analysis technique;research progress。
⾷品风味化学⾷品风味化学Food Flavors Chemistry第⼀章绪论⾷品风味的重要性:是构成⾷品美感的最重要因素。
⾷品风味化学的概念:利⽤化学的原理和技术⼿段研究⾷品风味的科学。
⾷品风味化学的主要研究领域:探索⾷品风味物质的分离和鉴定⽅法;研究⾷品风味成分的形成机理;改良和模拟天然⾷品的风味。
1. 1 ⾷品风味◆“风”指的是飘逸的,挥发性物质,⼀般引起嗅觉反应;◆“味”指的是⽔溶性或油溶性物质,在⼝腔引起味觉的反应。
⾷品所产⽣的风味是建⽴在复杂的物质基础之上的,涉及很多因素。
⾷品的感官反应分类根据风味产⽣的刺激⽅式不同和最终的感觉效果可将其分为化学感觉、物理感觉和⼼理感觉。
⾷品风味概念⼴义: 指摄⼊⼝腔的⾷品刺激⼈的各种感觉受体,使⼈产⽣短时的综合的⽣理感觉。
即⾷物客观性使⼈产⽣的感觉印象的总和,是⼀种感觉。
狭义: ⾷品的⾹⽓、滋味和⼊⼝获得的⾹味。
风味物质⼤多为⾮营养性物质,虽不参与⼈体代谢,但能促进⾷欲,是构成⾷品质量的重要因素之⼀。
⼼⾥感觉与⾷品风味⾷品的⾊泽与⾷欲(⼼⾥感觉):不同的颜⾊给⼈不同的感觉;同⼀种颜⾊,也会给⼈不同的感觉。
⼈类对⾷品的着⾊、保⾊、发⾊、退⾊等研究也成为⾷品科学的重要领域。
形状:⾷品的⼤⼩、长短、厚薄及造型对⾷品的风味影响来⾃于⼝感差异和⼼理联想。
其他:如⾷品的种类、⾷品加⼯前的形态联想都会影响到味觉。
物理感觉与⾷品风味通常⾷品给⼈的物理感觉:硬、脆、⼲、黏、弹性、黏滑等,这些基本感觉实质上就是⾷品的质构(texture)所体现的特征。
⾷品的质构取决于以下两个因素:①⾷品的化学组成;②⾷品的加⼯⼯艺。
⾷品的质构优劣的评价以⼝感(触觉)为主,对⾷品风味具有⼗分重要的烘托作⽤。
化学感觉与⾷品风味⾷品给⼈的化学感觉:指⼀些中、低分⼦量的化合物直接刺激⼈⼝腔和⿐腔所产⽣的⽣理反应。
这些物质在⼝腔的化学感应称为⼝感,在⿐腔内的化学感应称为嗅感。
根据这类物质作⽤的组织器官不同分为:味觉-----作⽤于味蕾;嗅觉-----作⽤于嗅球;化学刺激感应-----作⽤于三叉神经。
食品风味物质提取分析方法摘要:本文综述了食品风味物质的特点,提取和浓缩的方法以及风味物质的分析方法。
关键词:风味物质提取分析技术研究食品的风味, 首先就要了解风味物质的成分和组成, 即要对风味物质进行成分分析。
食品的风味是一种食品区别于另一种食品的质量特征, 它是由食品中某些化合物体现出来的。
食品的风味物质决定着食品的品质。
关键化合物的分析测定不仅可以使人们获得最基本的有关食品天然成分的化学信息,而且还可以为人们仿香、创香、合成新型的食品风味香物质提供科学依据。
任何新的香物质的创制合成,都与分离分析技术相关联。
所以,食品风味物质的研究测定,对新型香精香料开发创制,提高香精研究技术水平推动食品添加剂工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食品风味物质的特点1.1香物质组成复杂任何一种食品的风味都是由多种香组分组成的,食品的风味正是众多香物质不同比例混合的集合效应体现。
豆腐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共有44种化合物被检出,其中包括12种醇类、12种醛类、10种酯类、2种酮类及8种其他化合物[1]。
长俊、狮子头和玉兰三种木瓜中分别含有香气成分62,60和53种,其中三者共有的香气成分为21种;3种木瓜果实中相对含量最高的成分相同,均为4-甲基-5-(1,3-二戊烯基)-四氢呋喃-2-酮。
木瓜果实香气成分主要包括醇类、酮类、醛类、酯类和烃类,其中醇类、酮类、醛类、酯类物质是构成其芳香风味的重要物质[2]。
史琦云等对国内常见的8种食用菌的营养成分作了测定,结果发现天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等鲜味氨基酸的含量在食用菌中极为丰富。
尤其是在香菇、金针菇及双孢蘑菇中,含量占氨基酸总量的40%以上,因而它们口味特别鲜美、爽口[3]。
1.2 含量少,但对食品品质贡献大在一般食品中,香气风味物质大约占食品的10-8~10-14,味感风味物质含量因食品种类不同而差别较大。
风味物质含量虽微,但如果每吨水中含有5×10-6mg/kg 乙酸异戊酯,也能嗅到香蕉气味,2-乙酰基-3-(噻吩)浓度为0.0025g/100ml有蜂蜜样的感觉[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