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与经济地理学―第十章 旅游地理重点
- 格式:doc
- 大小:597.50 KB
- 文档页数:32
第一节 旅游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知识要点:1、旅游活动的三要素:旅游者(旅游主体)、旅游资源(旅游客体)、旅游业(旅游媒介) ※难点解析:旅游活动产生的条件: ①对旅游者来说,要有时间、金钱和动机②对旅游资源来说,必须具备非凡性,才能对游客产生最大的吸引力 2、旅游活动发展的过程古代:前 产业化 阶段、个体需求、出游距离近、内容方式少、事务性出游多 (生产力落后、大多数人需要忙于工作、而且经济落后,没有金钱、时间去游玩) 近代:初级产业化阶段、群体需求现代:高度产业化阶段、大众需求、出游距离远、内容方式多、娱乐性出游多 (机械化操作、经济有所提高、闲暇时间多,有条件出去旅游) 3、现代旅游活动的特点:旅游主体的大众化 旅游空间的扩大化 方式内容的多样化 旅游目的的娱乐性 ※难点解析:形成的原因:经济繁荣、社会安定、交通改善4、旅游活动的作用:满足人类的需求(休息、求知、锻炼)促进经济的发展(进口旅游增加外汇、扩大就业、回笼货币稳定市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扩大地区间交流※难点解析:为什么说旅游活动是人类活动的必然产物生产力发展导致人们工作时间减少、而且有了很好的经济条件,所以旅游活动随之产生第二节旅游资源☆知识要点:1、旅游资源的分类:自然景观(地质地貌景观、气象气候景观、水文地理景观、生物景观)人文景观(建筑景观、文化艺术景观、风土民情)☆提点:主要景点的种类区分(从练习图册上、书上)2、旅游资源的特性①多样性:任何一种能吸引游客的事物都是旅游资源②非凡性:世界上同类的事物和现象很多,只有具备非凡的特点,才有可能成为旅游资源③可创造性:人文景观是人类为某种需要(两种情况:一、为旅游创造;二、起先为其他目的创造,后成为旅游景观)创造出来的,具备可创造性④长存性:由于游客到景区游玩,并未带走什么,所以说旅游资源具有长存性,而且使用次数越多,价值越大。
但这只是理论情况,旅游资源会在旅游过程中逐渐有所损坏除此之外,自然景观还有地域性、季节性;人文景观还有可变异性、可移动性特点3、旅游资源的价值①美学价值:一般自然景观吸引游客的就是它的美学价值②科学价值:地质地貌景观等自然景观大多具备科学价值,有部分原先并非旅游资源的人文景观也具备科学价值(例:赵洲桥)③历史文化价值:主要是指人文景观,但须注意,人文景观常常附着在自然景观之上,所以判定时须谨慎!!!如嵩山,是自然景观,但景区也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因为以前长是帝王祭祀的地方)④经济价值:是特指对旅游经营者来说※难点解析:具体的旅游规划应注意什么?①所开发的旅游资源是否具有非凡特点②目前开发后是否有能力保护③新开发的旅游资源与当地原有的景区及当地的自然、人文环境是否相和第三节旅游景观的欣赏(一)☆知识要点:1、选择观赏位置山峰——远眺;峡谷、洞——近观(置身其中);瀑布——仰视;山水相间——乘船水路观赏;大的江河湖泊——建高楼俯瞰;小的河流池塘——建低矮的亭台楼阁就近欣赏2、把握观赏时机高山或者北方景区——夏季;日出日落——雨过天晴;青海湖鸟岛——5月3、抓住景观特点注意主配景;以隔景法、障景法来丰富景区的层次;用框景法来取景;用借景法扩大景区第四节旅游景观的欣赏(二)☆知识要点:1、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2、以情观景(综合感受——五种感官;发挥想象;移情于景、情景交融;登山涉水、求质求真)3、了解景观、把握节奏第五节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知识要点:1、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环境污染(生活废弃物、交通工具尾气、游客乱抛的垃圾)对动植物资源的破坏对背景环境的破坏(服务设施建立对背景环境的影响——不和谐)对文物古迹的破坏(有意——游客不文明行为;无意——呼吸、汗水、践踏)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难点解析:旅游资源真的是“无烟产业”吗?就旅游活动本身,一般情况下造成的环境污染不大,但也有污染的存在;而且游客层次不一,一些游客的不文明行为会对旅游环境造成环境污染。
旅游地理知识点总结一、旅游地理概论1. 旅游地理的定义旅游地理是研究人类旅游活动的地理学分支。
它涉及旅游活动的地域分布、地域特征、旅游资源的地域特征、旅游景观的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旅游地的开发利用及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等方面。
2. 旅游地理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旅游地的区域地理特征、旅游资源的地理环境特征、旅游景观的地理环境特征、旅游地的地理环境适宜性评价、旅游地的开发利用与规划设计、旅游地的地理环境保护、旅游地的旅游环境效应等内容。
3. 旅游地理的意义旅游地理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为旅游资源的保护、合理开发利用和规划设计提供科学依据,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增进人们对地理环境的认识和了解。
二、旅游资源地理1. 自然景观自然景观是旅游的重要资源,包括山川河流、湖泊湿地、海洋海岛、地质地貌、风光田园、自然保护区等。
不同的自然景观具有不同的地理环境特征,对旅游的吸引力也有所不同。
2. 人文景观人文景观是旅游的另一重要资源,包括历史遗迹、文化古迹、民俗风情、宗教建筑、古镇古村、民族风情等。
人文景观是人类文明和历史的载体,具有丰富的地理文化特征和旅游价值。
3. 社会经济文化资源社会经济文化资源包括城市风貌、现代建筑、商业街区、特色街区、体育休闲场所、文化艺术园区等,这些资源与城市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紧密相关,为旅游提供了多样性和丰富性。
4. 旅游资源的区域分布特征旅游资源的区域分布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地貌地形、水文气候、土壤植被、人文历史、社会经济等。
不同区域的旅游资源分布具有其独特的地理特征和形成机制。
三、旅游地理环境1. 地貌地形地貌地形是旅游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着旅游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形成,对旅游资源的分布和利用具有重要影响。
2. 水文气候水文气候对旅游的影响非常显著,它直接关系到游客的出行和活动,也关系到旅游资源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的呈现。
3. 土壤植被土壤植被是构成地理环境的重要要素,它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旅游景观的形成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旅游地理知识点梳理旅游地理是研究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旅游地理的核心是探究地理环境如何影响旅游发展,并通过旅游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来推动地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以下是一些旅游地理的重要知识点梳理:1.地理环境:地理环境是旅游地理的基础,指的是旅游景区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地貌、水文、生态等方面的特征。
地理环境对旅游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如地理位置决定了旅游景区的可达性和游客的旅行路线,气候影响游客的旅游活动选择,地貌和水文影响着景区的景观特色等等。
2.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是旅游地理的核心内容,是指能吸引游客的、对旅游有利的各种自然、人文和社会经济资源。
旅游资源可以分为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特殊的现象资源。
自然景观包括山水风光、地质地貌、动植物资源等;人文景观包括历史文化遗产、建筑风格、民俗风情等;现象资源包括特殊的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如日食、极光等。
旅游资源是旅游地区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
3.旅游规模和旅游市场:旅游规模指的是旅游活动的规模和规模的变化趋势。
旅游市场则是指游客和旅行社等旅游供需双方的交流与交易活动。
旅游规模和旅游市场的发展与旅游地理密切相关,旅游地理的研究可以帮助了解旅游规模和旅游市场的变化趋势,为旅游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4.旅游开发与规划:旅游开发与规划是旅游地理的重要分支,指的是旅游地区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和规划,以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开发与规划需要考虑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平衡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提高旅游密度和游客满意度等。
5.旅游经济:旅游经济是旅游地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指的是旅游活动对地方经济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旅游经济可以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促进地方产业升级和转型等。
旅游地理的研究可以帮助了解旅游经济的相关规律,指导旅游地区的经济发展策略。
6.旅游文化:旅游文化是旅游地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指的是旅游活动与地方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
《旅游地理》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一、旅游地理学的概念与定义旅游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专注于研究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规律。
它涉及对旅游现象的空间分布、旅游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地理环境对旅游活动的影响等方面的探讨。
二、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1. 旅游者的空间行为- 旅游者的定义、分类和特征- 旅游动机的理论与实践- 旅游决策的过程与影响因素- 旅游者的空间流动模式与规律- 旅游者行为的空间分布特征2.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评价- 旅游资源的类型与特征- 旅游资源评价的理论与方法- 旅游资源开发的模式与策略- 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管理3. 旅游地的发展与管理-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旅游地的空间结构与功能分区- 旅游地市场营销与品牌建设- 旅游地的管理模式与政策制定4. 旅游区域影响- 旅游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旅游对区域社会文化的影响- 旅游对区域生态环境的作用- 旅游区域影响的评价与调控5. 旅游规划与设计- 旅游规划的理念与原则- 旅游规划的内容与方法- 旅游规划的实施与评价- 旅游地的规划设计与案例分析三、旅游系统的组成与功能1. 旅游主体(旅游者)- 旅游者的需求和偏好- 旅游者的消费行为- 旅游者的旅行模式2. 旅游客体(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因素-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3. 旅游媒介(旅游企业)- 旅游企业的类型与功能- 旅游企业的运营与管理- 旅游企业的市场策略4. 旅游支持系统(政策、环境等)- 旅游政策的作用与影响- 旅游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实施- 旅游环境的质量与保护四、旅游地理学的研究方法1. 定性研究方法- 观察法- 深度访谈- 案例分析- 文献综述2. 定量研究方法- 统计分析- 空间分析- 模型构建- 实证研究3. 实地考察方法- 考察目的地的选择- 考察内容与方法- 考察数据的整理与分析4. 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 经济学视角- 社会学视角- 心理学视角- 生态学视角五、旅游地理学的发展简史1. 初始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 旅游地理学的起源- 早期旅游地理学的研究重点- 旅游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确立2. 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 旅游地理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研究方法的多样化- 旅游地理学在实践中的应用3. 成熟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 旅游地理学在我国的发展- 研究领域的拓展与深化- 国际交流与合作第二章旅游地理学发展简史一、引言旅游地理学作为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其发展历程反映了人类对旅游活动认识的深化和旅游业发展的需求。
旅游地理知识点旅游地理是指通过对地理环境、自然景观、文化遗产等方面的了解,来促进旅游业发展和提供旅游服务的一门学科。
旅游地理分析了旅游目的地的地理特征,包括其地质、气候、水文、生态系统、人文景观等,以及这些特征对旅游活动的影响。
以下是旅游地理的一些重要知识点:1. 地理环境特征:旅游地理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地理环境特征。
地理环境包括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等因素。
这些因素对旅游活动具有重要影响。
例如,河流和湖泊可提供水上活动的机会,海滩和森林可供休闲和户外活动使用。
了解地理环境特征可以帮助旅游者选择合适的目的地和活动。
2. 自然景观:自然景观是旅游地理中另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自然景观包括山脉、河流、湖泊、森林、草原等。
这些景观具有美丽和独特之处,吸引着大量的旅游者。
了解自然景观的分布和特征可以帮助旅游者规划他们的旅行路线和活动。
3. 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有历史、艺术、科学或社会价值的物质和非物质财富。
文化遗产包括建筑、考古遗址、艺术品、传统技艺等。
了解文化遗产的分布和特征有助于旅游者了解目的地的历史和文化,同时也可以促进对当地艺术、建筑等方面的欣赏和保护。
4. 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地理还涉及到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景观、文化遗产、休闲设施和服务设施等。
了解旅游资源的分布和特征可以帮助旅游业者进行目的地开发和规划旅游线路,以满足不同旅游者的需求。
5. 人口与文化:人口密度、人口构成、语言、宗教和风俗习惯等因素也是旅游地理中重要的考虑因素。
了解目的地的人口特征和文化背景可以帮助旅游者更好地适应当地环境,同时也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6. 旅游地理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旅游地理中一个重要的议题。
旅游业对环境和社会经济有着重大影响,因此需要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保护环境和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了解旅游地理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和实践对于旅游业者和旅游者都非常重要。
学习重点地理旅游地理学习重点:地理旅游地理地理旅游是一门关于旅游地理的学科,它探究了地理环境对旅游活动的影响以及旅游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地理旅游地理的学习重点包括旅游资源分布、旅游地类型与特征、旅游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
本文将从这些角度来介绍学习重点地理旅游地理。
一、旅游资源分布地理旅游地理研究的第一个重点是旅游资源的分布。
旅游资源是吸引人们到访的地理元素,包括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文化遗产等。
不同地区的旅游资源分布不均衡,一些地理因素如气候、地貌和地理位置等都会影响旅游资源的分布。
例如,热带地区的沙滩、热带雨林和珊瑚礁是热门的旅游景点,而高山地区的雪山和湖泊也吸引大量游客。
了解旅游资源的分布,可以帮助我们选择旅游目的地并规划旅游线路。
二、旅游地类型与特征地理旅游地理的第二个重点是探讨不同类型旅游地及其特征。
旅游地可以分为自然景观旅游地和人文景观旅游地。
自然景观旅游地包括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和景观名胜等,一般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为吸引点。
人文景观旅游地则以人文遗产、历史古迹和城市景观等人文元素为主。
了解不同类型旅游地及其特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欣赏和理解旅游地的价值。
三、旅游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地理旅游地理的最后一个重点是探究旅游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旅游活动不仅对旅游地本身造成影响,也对周边地理环境带来影响。
旅游活动可能导致资源过度开发、环境破坏和生态失衡等问题。
例如,过度开发海滩旅游地可能导致滨海生态系统的破坏,过度开发山区旅游地可能导致土地退化和水源污染。
因此,必须采取适当的管理和保护措施,以减少旅游活动对地理环境的负面影响。
总结:学习重点地理旅游地理涵盖了旅游资源分布、旅游地类型与特征以及旅游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了解这些内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旅游地的价值,同时也提醒我们在旅游活动中要遵守环保规定,减少对地理环境的负面影响。
通过学习地理旅游地理,我们能够更好地规划旅游行程,提升旅游体验,并为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旅游地理知识点总结旅游地理是一门研究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它涉及到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以及旅游规划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旅游地理的一些主要知识点总结:1. 旅游地理的概念与特点:- 旅游地理研究旅游活动的空间分布、旅游地的地理特征以及旅游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 旅游地理的特点包括空间性、动态性、综合性和应用性。
2. 旅游资源的分类与评价:- 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景观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两大类。
- 评价旅游资源时,要考虑其独特性、可访问性、可持续性和市场吸引力。
3. 旅游地理环境:- 旅游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 自然环境包括气候、地貌、水文、植被等;人文环境包括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等。
4. 旅游地理空间结构:- 旅游地理空间结构指的是旅游地的布局和分布。
- 包括旅游核心区、旅游边缘区和旅游过渡区等。
5. 旅游流:- 旅游流指的是旅游者在空间上的移动。
- 旅游流的形成受到距离、交通、成本和旅游目的地吸引力等因素的影响。
6. 旅游规划与开发:- 旅游规划是对旅游地未来发展的系统设计。
- 开发旅游地时要考虑资源保护、环境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
7. 旅游地理信息系统(GIS):- GIS在旅游地理中的应用包括旅游资源的调查、评价和规划。
- GIS能够提供空间数据的分析和可视化,帮助决策者更好地理解旅游地理现象。
8. 旅游市场与旅游行为:- 旅游市场是指旅游服务的供求关系。
- 旅游行为包括旅游动机、旅游决策过程和旅游消费行为。
9. 旅游影响:- 旅游对目的地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都有影响。
- 正面影响包括经济增长、文化交流等;负面影响包括环境破坏、文化同质化等。
10. 旅游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强调在满足当前旅游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 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需要平衡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的关系。
这些知识点为旅游地理学的基础框架,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深入学习和理解,可以更好地把握旅游活动的地理特性和发展趋势。
第十章旅游地理
第一节旅游业的兴起与发展
一、旅游业的兴起与发展
1 古代旅游(1840年前
1古代旅游
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和其后的罗马帝国的兴起,对个城邦国之间的公务、贸易、考察等活动频繁,促进了人们的旅行活动。
在当时,宗教旅游盛行,提洛岛、特尔裴和奥林匹斯山都是著名的宗教旅游胜地。
公元七八世纪,阿拉伯帝国盛行到圣地——麦加的活动,也对旅游活动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13世纪以来,由于贸易的发展,旅游活动更加频繁起来。
到了十五六世纪,在欧洲,由于资本主义的萌芽,开始了对外扩张和寻找香料、黄金的“大航海”活动,科学考察和探险旅游极为盛行。
“地理大发现”极大地扩大了人们的视野,增加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对旅游活动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古代旅游特点
•旅游业的非产业化旅游时期•旅游的人个别、分散
•旅游地点有限
2 近代旅游(1840年到二战结束
1841年,英国人托马斯•库克于7月5日组织了一
个540人的旅游团从莱斯特到拉夫马勒参加禁酒大会,每人收取票费1先令,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团队包价旅游。
1908年,斯塔特勒在美国纽约的布法罗建造了
第一座商业饭店。
特点:
•旅游产业化时期。
•世界上出现了组织团体旅游和散客旅游的旅行社
或类似机构。
•人数有限、范围有限。
3现代旅游
3 现代旅游(二战至今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交通条件的极大改善,飞机和汽车的普及,使人们出游更加方便快捷,缩短了旅行的时间距离,旅游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旅游成了一种大众性的消费活动,甚至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旅游高度产业化时期
第节
第二节旅游者与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一、旅游者
旅游者
二、客源地与目的地
二客源地与目的地
旅游业是指为旅游者自居住地到目的地再回到居住地的旅游活动全过程服务的全部相关企业的总和。
旅游系统:旅游者通过旅游媒介到达旅游目的地的活动系统,其构成要素:旅游主体——旅游者,旅游客体——旅游产品,旅游媒介——旅游业和贯穿在其中的旅游活动。
(一客源地:是产生旅游者的地方,是经济发展的产物
1 旅游活动产生的三大因素:旅游动机、自由支配的收入和闲暇时间
2 当前世界旅游业的主要客源地是:西欧、北美、日本。
(二目的地:是旅游吸引物比较集中,有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具备旅游功能的区域,它是旅游流指向的目的区域。
世界主要的旅游目的地包括地中海、加勒比海、东南亚、肯尼亚、阿尔卑斯山等地。
(三交通连接:交通是联系客源地和旅游区的桥梁。
1 旅游交通空间特征:闭环状旅游、节点状旅游
2 旅游交通的三个层次:外部交通,旅游区内中心城市旅游交通的个层次:外部交通,旅游区内中心城市到旅游地的交通、内部交通。
三、客源地与目的地的关系
客源地和目的地相致
1. 客源地和目的地相一致
这是指以美国为代表的经济发达、同时旅游业也相应发达的国家。
2. 客源地和目的地相对应
地中海、加勒比海、东南亚的些国家地理位置优越,地中海、加勒比海、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地理位置优越,旅游资源丰富独特,又与主要客源国相毗邻,形成客源地和目的地相对应的关系,如西欧对地中海,北美对加勒比海,东北亚对东南亚等。
33. 客源地与目的地的分散与集中
第三节旅游地的文化特征
一文化的概念和旅游地文化
旅游地文化:在一定地理空间上的旅游资源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一种复合文化形态。
旅游地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灵魂
第三节旅游地的文化特征
二旅游地文化的要素
旅游地文化包括三个不同层面:
1 物质文化:旅游资源
2 行为文化:风俗习惯、生活制度、行为规
范等
3 心理要素:民族性格、宗教情绪;思维方
式和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和价值取向。
第三节旅游地的文化特征
三旅游地文化的基本特征
1.地域性:文化的地域差异性
1地域性文化的地域差异性
2.大众性:商品性、娱乐性
3.综合性:物质形态、文化精神和民俗
直观性视听感
4.直观性:视听感知
5.季节性:地域的季节性、旅游活动的季节
性
第四节世界旅游资源和旅游地理
旅游资源是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遗存和历史文化遗存,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
旅游资源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是对
旅游资源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对旅游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能使旅游者得到一定的物质享受和精神满足;二是具有定的经济、的物质享受和精神满足;二是具有一定的经济、社会、文化价值,能给旅游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世界旅游资源
(一亚洲
洲
1.东亚旅游资源:山水风光、古文明
2.东南亚旅游资源:热带滨海滩岛胜景、浓郁的宗
教文化
3.南亚旅游资源:古文明发祥地、宗教、海岛
4.西亚旅游资源:悠久的历史、宗教旅游资源
4西亚旅游资源悠久的历史宗教旅游资源
5.中亚旅游资源:浓郁的伊斯兰文化
•东亚旅游区:世界上高山带和火
山带汇合处,地形复杂观光
形复杂,观光、
登山探险名山和火山旅游景观。
火山旅游景观
历史悠久,人文旅游资源以文物古迹、民俗风情和各种现代化建筑旅游景观为主。
珠穆朗玛峰、富士珠穆朗玛峰富士山、鲁迅笔下的上野公园
•东南亚旅游区:世界著名的海滨度假胜地和避寒胜地。
佛教寺庙、佛塔等佛教建筑成为本区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
景观
泰国的大皇宫和玉佛寺、新加坡的狮头鱼尾公园
•南亚旅游区:海滩、群岛成为理想的度假和潜水运动场所。
8000年历史和文化,宗教建筑和名胜古迹众多。
•西亚旅游区:沙漠广布、干谷纵横是开展徒步探险旅游
地。
迷人的地中海沿岸和海滨旅游度假地。
麦加、麦地地迷人的地中海沿岸和海滨旅游度假地麦加麦地那、耶路撒冷是世界性的宗教圣地,是世界宗教旅游最
密集的地区
密集的地区。
•中亚旅游区:草原风情游和沙漠探险游是一大特色。
一欧洲
世界旅游资源
(二欧洲1.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林海雪原、湖泊、岛屿、极昼极夜奇观。
2.阿尔卑斯山系:山地、雪
3.地中海沿岸:阳光、沙滩、海水
4欧洲大陆古文明购物天堂民俗文化节
4.欧洲大陆:古文明、购物天堂、民俗文化节
穿越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阿尔卑斯山:法国、意大利、瑞士、德国、奥地利和斯洛文尼亚
一
(三美洲
世界旅游资源
1.北美旅游资源:大自然奇观,现代文明2拉美旅游资源:印第安文化热带自然风光
2.拉美旅游资源:印第安文化、热带自然风光
安赫尔瀑布是世界上最高的瀑布
四非洲
一世界旅游资源
(四非洲1.北非旅游资源:历史文化、阳光海滩2.南部非洲旅游资源:动物世界
五大洋洲
一世界旅游资源
(五大洋洲原始的热带海岛风光和古朴的风土民情二世界主要旅游地国家
(一美国
1.旅游城市:华盛顿、纽约
旅游城市华盛顿纽约
2.国家级旅游地:国家公园和国家名胜
(二西班牙:阳光普照西班牙
(三塞浦路斯
(四肯尼亚
(五中国
中国自然旅游资源
中国自然旅游资源
中国自然旅游资源
中国自然旅游资源
中国自然旅游资源
中国自然旅游资源
中国自然旅游资源
中国自然旅游资源
中国自然旅游资源
中国自然旅游资源
中国自然旅游资源
中国自然旅游资源
中国人文旅游资源
中国人文旅游资源
中国人文旅游资源
中国人文旅游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