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作文的三大技法 写景作文的写法
- 格式:docx
- 大小:17.08 KB
- 文档页数:2
写景作文的技巧和方法写景作文是一种以美丽、生动的笔触描绘自然景色的文体,通过用词、构思等手法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作者真切的感受。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写景作文的技巧和方法。
一、仔细观察景物:写景作文的前提是有真切的观察和感受。
当你看到一个美丽的景物时,要用心仔细观察,观察其色彩、形状、细节等方面的特点。
例如,看到一朵盛开的鲜花,可以观察其颜色、花瓣的质感、花香等等。
通过仔细观察,你可以更准确地描绘该景物。
二、用生动形象的词语:写景作文需要使用生动、形象的词语来描绘景物。
例如,用"碧波荡漾"来形容湖水的波纹,用"金黄的麦浪"来形容成熟的麦田。
通过运用形容词和比喻,可以使作文更加生动有趣。
三、注重细节的描写:细节是写景作文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描写细节,可以增加作文的真实感。
例如,写一片稻田时,可以描写稻穗的轻轻摇摆、鳞次栉比的丰满稻穗、阳光下的金黄稻穗等。
通过细节的描写,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景物的美。
四、运用修辞手法:写景作文中经常运用修辞手法,使作文更加生动。
比如可以使用拟人、比喻、排比等手法来描绘景物。
例如,用"夕阳披上了金黄的外衣"来形容夕阳的美丽,用"大雪纷飞,银装素裹"来描绘冬天的景色。
通过运用修辞手法,可以使作文更加生动有趣。
五、注意情感的表达:写景作文中不仅要描绘景物的美丽,还要表达出作者的情感。
可以通过描写作者的感受、心情等来表达情感。
例如,描写春天阳光明媚的时候,可以表达作者心情的愉悦;描写秋天凉爽的风景时,可以表达作者内心的平静。
通过情感的表达,使作文更加生动、真实。
六、合理组织结构:写景作文也需要有合理的组织结构。
可以按照空间或时间顺序来组织作文。
例如,从远处描写到近处,或者从早上描写到傍晚。
合理的组织结构可以使作文条理清晰,更容易理解。
七、多读优秀作品:最后,多读一些优秀的写景作品,学习其中的技巧和方法。
【作文指导】如何进行环境描写(方法指导+佳作展示)一、直接描写型【经典呈现】一刻钟过去;太阳下山了,但树林里还很明亮;空气洁净而透明。
鸟雀唧唧啾啾地鸣啭着;幼嫩的青草闪耀着绿宝石一样的怡人光彩……您就等待着。
树林里渐渐昏暗下来;晚霞的红光慢慢从树根、树干向上移去,越升越高,从几乎还是光秃秃的低处的枝干升到纹丝不动、还在沉睡的梢头……不久,就连最高处的树梢也失去了光彩;嫣红的天空逐渐变成蓝色。
树林的气息越来越浓,微微流动着一股暖暖的潮气;吹进来的微风在您身边静息了。
鸟儿渐渐睡去——它们不是一下子一起睡着,而是由于种类的不同而有先有后:最初安静下来的是燕雀,过一会儿是知更鸟,然后是黄鵐。
树林里越来越暗。
树木渐渐融合在一起,变成一团越来越黑的庞然大物;湛蓝的天空上害羞似的闪烁着最初的星星。
鸟儿都睡着了,只有红尾鴝和啄木鸟还偶尔睡眼惺忪地鸣叫几声……现在连它们也沉寂下来了。
——选自屠格涅夫《猎人笔记》【技法赏析】《猎人笔记》中这段文字描写的是黄昏时候的景色。
作者抓住黄昏时刻的景色特征,细致而具体地加以描写。
先从太阳下山写去,点明时间已是黄昏。
接着选取了鸟雀、青草、晚霞等景物来描写。
特别对树林的变化做了详细描绘——由原先的洁净透明到逐渐变成蓝色,再到越来越暗,直到天空出现星星。
作者用景物的变化来暗示时间的变化,一层层地加以渲染。
为了写出黄昏的景色特征,作者抓住了鸟雀的变化来写,从鸟儿开始的“唧唧啾啾地鸣啭着”,再写到“鸟儿渐渐睡去”,写鸟儿睡去,又有层次感,先安静下来的是燕雀,接着是知更鸟,然后是黄鵐。
描写中还采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景物描写更有具体形象,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和传神性。
譬如写“青草闪耀着绿宝石一样的怡表现出一种优美宁静的意境美。
二、情景交融型环境描写时,“写风就不能只写风”,举个例子:“你要写悲伤,就不能只写悲伤。
要写雨疏风骤,落红残阳,写秋风萧瑟吹入空荡的长廊。
写雨雪纷纷,写天际苍茫,写夕阳西下,天涯人断肠。
写景作文的写作方法写景作文是描写自然景物的一种文学形式,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示作者的感受和思想。
写景作文要求准确、生动地描绘自然景物,让读者仿佛置身感受到作者真实而独特的感受。
下面是写景作文的写作方法:一、观察细致入微观察是写景作文的基础,只有经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才能准确地描绘自然景物的细节。
观察时,可以注意自然景物的颜色、形状、质地、声音、气味等方面的特点。
描绘一朵花时,可以观察花瓣的颜色、形状,花蕊的形态,花香的气味等,以便准确地描写。
二、用生动的语言描写写景作文需要用生动的语言描写景物,以便让读者产生强烈的感觉和联想。
可以运用形象、具体、有色彩的词语和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描写更丰富、生动。
描绘一片晴空时,可以用“湛蓝如洗”来形容天空的颜色,用“阳光洒在大地上,犹如一抹金色的斑纹”来描绘阳光的光芒等,使描写更具有感染力和想象力。
三、注重感受和思考写景作文不仅要描绘自然景物,还要表达作者的感受和思考。
观察时,可以注意自然景物给自己带来的感受,如美丽、宁静、壮丽等,并深入思考这些感受背后的原因和启示。
看到一片浩渺的大海,可以感受到海的辽阔和宏伟,思考人类生命的短暂和宇宙的无垠等。
在作文中,可以通过插入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使文章更具有深度和思想性。
四、注意结构和逻辑写景作文同样需要注意文章的结构和逻辑。
要有明确的开头、中间和结尾,使文章内容有机衔接,情景自然流转。
开头可以通过引入一幅画面来引起读者的兴趣,中间可以以时间、空间等方式组织景物的描写,结尾可以通过总结或寓意来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要注意段落的起承转合,使文章的逻辑性更强。
五、注意语言的准确和规范写景作文的语言要准确,符合规范。
要注意使用恰当的形容词、名词和动词,避免使用生僻、拗口的词语。
要注意语法的正确和连贯性,使文句通顺、流畅。
可以通过多读优秀的写景作文,学习他们的用词和表达方式,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六、注重阅读和练习写景作文需要长期的阅读和练习。
写景的常用方法七个写景的方式写景的常用方法七个写景的方式1.对比写景法。
运用对比的表现手法,能够突现“景”的细微差异。
如《紫藤萝瀑布》一文,作者把十几年前的一株零丁的藤萝同眼前的紫藤萝瀑布对比着写,表现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两个时期迥然不同的时代特征;《故乡》一文,作者把二十年前故乡的美好同现实中故乡的萧条进行对比,揭示辛亥革命以来广大农村经济日趋破败的现实。
2.拟人写景法。
运用拟人的表现手法,把“景”人格化,能使“景”富有生机。
如《山中访友》一文,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带着丰富的想象,走进山林,走到山涧边,那“山中的众朋友”——古桥、树林、山泉、白云、瀑布、悬崖、峡谷、云雀、石头、落叶、小花、雷阵雨、老柏树、蚂蚁……一个个与之互诉心声,展现了一个童话般的世界。
3.比喻写景法。
运用比喻的表现手法,使所绘之景更生动形象、更具体可感。
如朱自清的《春》,文中分别用“火”、“霞”、“雪”喻春花,用“牛毛”、“花针”、“细丝”喻春雨,用“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喻春天,一连串的比喻,写出了江南春天的风和日丽、山清水秀、草长莺飞、百花争艳,春的美景、春的气息、春的声响都一一刻入读者的脑海里。
4.动静结合法。
景物描写要动静结合。
自然现象、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有的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有的处于变化状态,既要写出它的静态,例如景物的位置、形态、大小、色彩等,又要写出它的动态、景物瞬间的形态、位置、声音、色彩等方面的变化。
写景要做到有动有静,动静结合,逼真传神,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鲁迅的《社戏》写春夜出航时连山之景:“淡黑起伏的连山,仿佛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一句,化静为动,以动写静,衬托出想看社戏的急切心情。
5.简笔勾勒法。
也叫“白描”,是一种文字简练单纯、不作任何修饰渲染的表现手法。
这种手法能保持生活的原滋原味。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前部分写百草园冬景时,作者采用白描手法,写出了百草园的其乐无穷。
作文中写景的技巧和方法
作文中写景是通过描写自然环境的方式来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和感受。
下面是一些写景的技巧和方法:
1. 使用形象生动的词语和表达方式:选择具体的形容词和名词来描述景色,例如使用"婀娜多姿的山峰"代替"美丽的山"。
同时,运用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让读者感受到景物的生动和美丽。
2. 注意细节描写: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来表达景物的细节和氛围,例如描写阳光透过树叶洒下的斑斓光影,描绘花朵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
这样的细节描写能够增加作文的真实感和可读性。
3. 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将景物与其他事物相联系,使写景更富有情感和意义。
例如,用"湖水平静如镜"来比喻心境宁静,用"初夏的花朵在微风中轻轻颤动"来象征生机勃勃。
4. 注意节奏感和句子结构:通过运用短句和长句的结合,以及不同的句型和语法结构,来表达景物的变化和动态。
这种节奏感和结构变化在描写动态景物(如流水飞瀑)时特别重要。
5. 运用色彩和声音描写:通过描写颜色和声音的变化来增强写景的效果。
例如,通过描写鸟儿的歌唱声和树叶的颜色来传达春天的气息,或者通过描写海浪的声
音和颜色来传达海边的宁静和壮丽。
总之,写景需要运用形象生动的词语、注意细节描写、使用比喻和象征手法、注意节奏感和句子结构、以及运用色彩和声音描写等技巧和方法。
通过这些手法,我们能够让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文中所描绘的美丽风景。
写景作文指导写景作文写法技巧
1、写景作文的顺序
1)按方位的顺序写(如由远及近,由外到内,由上往下,由前到后定点观景,移步换景等)。
2)按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写(先写全景再描述局部再写全景)。
3)按时间顺序写(可以是春、夏、秋、冬的不同变化,也可以景物形成的过程)。
2、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好的写景作文,往往不取决于你在文章中罗列了多少个景物,也不在于你选择的景物是否每个都能引起读者的兴趣,而在于无论你写到多少处景物,有一处必定是文章的重点,可以用描绘性的语言对它进行具体描写,也可以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景物的特点,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3、突出景物的具体特点或特征
写出景物的特点与特征也就是要写出该事物与其他景物的不同之处来,只有这样才可以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在描写过程中,要充分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准确、恰恰当地使用修辞手法有助于把景物写得更生动形象,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4、情景交融,借景抒情
在写景的同时,一定要融入自己的真实情感,让读者在文章中不但能“看”到美好的景物,还能感受到作者所想表达的情感和作者的
思想。
如果单一的为写景而写景的作文,即使再美也无法感染读者,难以让读者产生情感共鸣。
专题03教你写好:写景作文写景作文是一种通过文字描绘自然风光、城市景观、名胜古迹等景象,以展现作者对所写景物的观察、感受和思考的文体。
写好写景作文,不仅能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美景的魅力,还能提升我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那么,如何才能写好写景作文呢?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
一、细致观察观察是写景作文的基础。
在写作之前,我们要用心去观察所要描写的景物。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比如远看、近看、俯瞰、仰视等;也可以在不同的时间观察,如清晨、中午、傍晚、夜晚等;还可以关注景物在不同季节、天气条件下的变化。
比如写一棵树,远看它的整体形态,是高大挺拔还是矮小弯曲;近看它的树干纹理、树叶的形状和颜色;春天时它可能吐出嫩绿的新芽,夏天枝繁叶茂,秋天叶子金黄或火红,冬天则可能是光秃秃的枝干。
只有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我们才能捕捉到景物的特点和变化,为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
二、确定写作顺序有了观察的素材,接下来就要确定写作的顺序,这样可以使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常见的写作顺序有以下几种:1、空间顺序按照景物的空间位置来描写,比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远到近、从内到外等。
比如描写一座宫殿,可以先写宫殿的外观,从远处看到的整体轮廓,再写走近后的大门、墙壁、屋檐等细节,然后进入宫殿内部,描写里面的摆设、装饰等。
2、时间顺序根据时间的推移来描写景物的变化,如写一天中某个地方的景色,可以从清晨的宁静写到中午的热闹,再到傍晚的余晖;或者写一个季节里的景色,从春天的万物复苏写到夏天的郁郁葱葱,再到秋天的金黄收获和冬天的银装素裹。
3、游览顺序如果是写游览某个景点,可以按照游览的路线来描写所见所闻。
比如先写进入景区的大门,然后沿着小路依次看到的各个景点,最后写离开景区时的感受。
三、抓住景物特点每个景物都有其独特之处,我们要善于抓住这些特点进行描写。
比如描写大海,要突出它的广阔无垠、波涛汹涌;描写山峰,要展现它的雄伟险峻、高耸入云;描写花园,要描绘出它的五彩缤纷、香气扑鼻。
写景作文的技巧写景作文是我们在学习语文课程中经常遇到的一种文体,它要求我们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自然风光或人物活动,让读者通过文字感受到美好的景色和情感。
那么,如何写好一篇景物作文呢?下面我将分享一些写景作文的技巧,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提高写作水平。
首先,写景作文要注重细节描写。
细节是构成一幅完整画面的基本元素,只有通过对细节的描写,才能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比如,当我们描写春天的田野时,可以写到“新绿的麦苗随风摇曳,微风吹来,带着一股清新的气息”,这样的描写能够使读者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和生机盎然的景象。
其次,写景作文要注重情感表达。
情感是作文的灵魂所在,只有通过情感的表达,才能使作文更加生动和感人。
比如,当我们描写夕阳西下的美景时,可以写到“夕阳如血,映红了整个天空,温暖了我的心灵”,这样的描写能够使读者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美好的向往。
再次,写景作文要注重修辞手法的运用。
修辞手法是美化语言的重要手段,能够使作文更加生动和有趣。
比如,当我们描写夏天的湖水时,可以用拟人的手法写到“湖水像一位害羞的少女,轻轻地摇曳着身姿,微笑着迎接夏日的阳光”,这样的描写能够使作文更加富有生命力和想象力。
最后,写景作文要注重结构的安排。
一个好的作文结构能够使文章更加通顺和连贯。
一般来说,写景作文可以采用“先景后情”的结构,先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引出作者的情感,再通过对情感的表达使整篇文章更加饱满。
同时,要注意段落的过渡,使整篇文章更加流畅。
总之,写景作文是一种富有想象力和感情的文体,通过对细节的描写、情感的表达、修辞手法的运用和结构的安排,我们可以写出一篇生动、感人的景物作文。
希望以上分享的写景作文的技巧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提高大家的写作水平。
写景写作技巧.docx1、写景作文写作技巧写景作文是一种以描写自然景物为主的作文形式。
加强小学生写景作文的指导,有助于关心学生把握写景方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01 必杀技一:写景首先要找准观看点观看事物,首先要找准观看点,写景文也不例外。
观看点就是观看者站立的地方和角度。
它依据观看者所处的位置一般可以分为“定点观看”和“移动观看”。
“定点观看”要求观看者所站立的位置不能有改变,但视角可以移动,方位可以转换,因此也可称为“定点换景法”;“移动观看”又名“移步换景法”,可以依据位置的转化而进行景物改变。
比方在《秀丽的碗窑三2、折瀑》一文中,小就采纳了“移步换景”的观看方法,分别观看了自己游览过程中看到的“三折瀑、二折瀑、一折瀑。
”因为小观看得有顺序,所以写作的时候就显得特殊有条理。
02 必杀技二:景物描写要有先后顺序找准观看点以后,紧接着要做的就是观看。
观看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习作的质量。
如何写出高质量的写景文?顺序是关键。
无论是观看还是写作,都要遵行肯定的顺序。
如在《我爱家乡的桃林》一文中,小根据春夏秋冬的顺序,分别写出了桃林四季的不同美景;又如在《秀丽的碗窖三折瀑》中,小以自己的游览顺序为准,具体记述了自己在三折瀑、二折瀑、一3、折瀑的所见所闻。
03 必杀技三:写景要抓住详情描写景物是美妙的,但要以文字的形式表如今纸张上,却是要靠我们的语言文字的。
而要写好景物,使它能感染人、吸引人,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要做到细致入微,不能泛泛而写。
也许怎样怎样,好象如何如何,这样空洞宽泛的语言,尽量避开不写。
如有的同学写草,“绿绿的,长长的”;写太阳,“红红的,大大的”;写花,“红红的,香香的”……像这样的句子,看似在写景,实则空洞无物。
那么如何来修正呢?我们不妨通过下面这段文字来赏析一下:“二折瀑的底部有个接水的深潭,像一个大鲨鱼张开了它的大嘴,水流下来激起的浪花4、就像有很多条银色的小鱼,哗哗地被吞进了它的巨嘴。
怎么描写景色写景作文的四个技巧
1、抓住景色的特征,全面细致地观察
观察和感受景物需要发动各种感觉器官,把景物状态、颜色、声音、气味描写出来,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人读来身临其境。
【例】起风了,那相对平静的雾海滚动起来,雾浪一个又一个地慢速翻滚着,犹如慢镜头中大海的汹涛。
那雄狮、骆驼、孔雀、老虎……被风打散,卷着漩儿,打着传儿,依依恋恋地飘起来。
山上的树木随风摇曳,发出“沙沙”的声音,似乎也在为这奇幻的“雾景”喝彩……我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仙境一般。
2、把握写景顺序,写出层次
我们描写景物时,可以由高到低,由远到近,由整体到局部,由物到人,由动到静等。
总之,把握住写景的顺序,描写出的景物才能层次分明,清晰自然。
【例】远处,大雾弥漫,淹没了群山,只露出些隐隐约约的轮廓。
不知是什么时候,雾海中现出奔腾的雄狮、悠闲的骆驼、开屏的孔雀、沉睡的老虎……雾竟有如此神奇的力量,它丰富多彩,变幻莫测,是它给这群山增添了无穷的魅力;近处,芳草青碧,翠林如海,苍黛凝重。
3、展开合理的想象
在对景物进行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张开想象的翅膀,能够让描写加丰富多彩,富有内涵。
【例】回头望去:那雾还没有散尽,山峦迭翠,莽莽苍苍,雾霭好像给它们披上一层薄薄的轻纱,又如那皑皑白雪。
真是:无山不飞云,无云不绕山。
4、注意情景交融
写景的目的,不应为写景而写景,重要的是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
只有这样,才能为文章注入活力,才能写出生动形象的文章。
【例】这次,我们虽没有见到日出,但却欣赏到了山上雾海的壮丽多变,让我感叹于这大自然的有心。
写景作文的三大技法写景作文的写法
一、化大为小,现“深思”之景
面对一些大题目,可以采用以小见大的方式,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
通过展现一些小事情、小场景,并加入自己独特的思考与人生感悟,来反映社会内涵,揭示人生哲理,表现重大的社会主题,传递时代气息,弘扬时代精神。
如2015年高考江苏卷满分作文《想想别人》,考生把视角投向社会中不为人关注的小人物卖花女,取材新颖。
在外卖花的她,当狂风暴雨来临之时,首先想到的不是躲雨,而是很多人还在午睡,于是她一次次喊着“收衣服”,叫醒还在“昏睡”的人们。
在她的影响下,我懂得这世界不只有我,应该想想别人的道理,启人深思,发人深省。
二、化平淡为生动,现“鲜活”之景
“生活是作文取之不尽的源泉!”即使最单调、枯燥的校园生活,也有取之不尽的鲜活素材:紧张的课堂学习、有趣的课间放松,难忘的寝室生活、难得的进餐“偷乐”……放眼望去:春去秋来、草木枯荣、街道见闻、家庭琐事……只要我们放“低”眼光,用心观察,用心感悟,随时可以采撷到带有泥土芬芳的素材。
如2015年高考湖北卷的满分作文《我的“不争”》。
我们欣赏考生豁达的心胸,睿智的处事态度,在一个独生子女自私自我泛滥的时代,不少独生子女生怕家中突然多一个成员会夺走父母对自己的爱,会争夺父母的财产。
在这篇满分作文中的作者和弟弟,虽时不时有大
妈们戏谑式的“使坏”,但我们分明看到,两人亲密无间的镜头:我摸着弟弟的头,大妈无意的调侃竟让弟弟怒不可遏,我给弟弟读书……这些带有泥土气息和芬芳的材料,看似平淡,但一经入文,则散发出生活的芳香。
三、化虚为实,现“联想”之景
对于一些相对抽象的题目,我们可以运用“联想”,从生活中找到一些与之有相似点的事物,通过细节描写,化虚为实,将看似平常的生活、感受,写得与众不同。
如2015年高考河南一考生满分作文《凡世里的微感动》片段:
凡世里的微感动,在外婆的戏本子里。
空闲时,我常坐在外婆身边,听她讲那些老故事。
她讲昆曲讲京剧,讲崔莺莺待月的西厢,讲陈妙常盟誓的秋江,讲李香君染血的桃扇,讲杜丽娘寻梦的牡丹。
她亦讲梦里的帘外海棠,锦屏鸳鸯,后来庭院春深,咫尺画堂。
我听她用云淡风轻的语调讲着这些故事,内心微微感动,为戏曲中的人物,也为外婆无人再懂的寂寞。
可以说,正是有了美妙的联想,“外婆的戏本子”里的世界才鲜活如昨,也正是有了联想与想象,微感动“在开片的瓷花里”,才鲜活灵动。
运用联想使内容丰满,选材别致,立意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