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拌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标准
- 格式:docx
- 大小:37.15 KB
- 文档页数:5
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标准一、前言预拌商品混凝土是一种在混凝土搅拌站生产的混凝土,其生产过程中混合物的配合比、原材料的选择和配比、生产过程的控制和质量检测等环节都受到严格的监控和管理,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稳定性和强度等性能指标的达到。
因此,预拌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标准应该是具有权威性和可行性的,以确保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耐久性和经济性等方面的满足。
二、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生产和使用预拌商品混凝土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包括混凝土生产厂、建筑施工单位等。
三、术语和定义1. 预拌商品混凝土:在混凝土搅拌站生产的标准化混凝土,按照规定的配合比、生产工艺和质量检测标准生产。
2. 配合比:混凝土中各种原材料的种类、用量和配比的比例关系。
3. 原材料:混凝土中所使用的水泥、骨料、砂、掺合料、水等。
4. 水胶比:混凝土中水与水泥质量之比。
5. 抗压强度:混凝土试块在规定的养护条件下经过规定时间后,能够承受的最大压应力。
四、质量要求1. 配合比1.1 配合比应根据设计要求、原材料性能和生产工艺等因素确定,合理选用原材料,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稳定性等性能指标的达到。
1.2 配合比中水胶比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过0.55,特殊情况下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水泥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低于最小用量。
1.3 配合比中骨料应符合要求,石子应符合《建筑材料石子规范》(GB/T14685)的规定,砂应符合《建筑材料砂规范》(GB/T14684)的规定。
1.4 配合比中掺合料应符合要求,如氧化钙、氧化铝、氧化镁、水泥、粉煤灰、矿渣粉、膨胀剂等。
2. 原材料2.1 水泥应符合《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2007)的规定,应具有良好的品质和稳定性。
2.2 骨料应符合《建筑材料石子规范》(GB/T14685)的规定,应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质,不得有腐蚀、碎裂、软化等现象。
2.3 砂应符合《建筑材料砂规范》(GB/T14684)的规定,应具有良好的水洗性、粒度分布和化学稳定性等。
G B14902-94预拌混凝土GB14902-94预拌混凝土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预拌混凝土的定义、分类、标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订货与交货。
本标准适用于集中搅拌站(厂)生产并销售的混凝土拌合物,不适用于轻集料混凝土。
注:集中搅拌站生产自用的混凝土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引用标准GB175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344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GB1596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8076混凝土外加剂GB9142混凝土搅拌机技术条件GB10172混凝土搅拌站(楼)技术条件GBJ80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GBJ81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J107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19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J2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GJ28粉煤灰在混凝土和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JGJ52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5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技术规定JGJ63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3术语3.1预拌混凝土预拌混凝土系指由水泥、集料、水以及根据需要掺入的外加剂和掺合料等组分按一定比例,在集中搅拌站(厂)经计量、拌制后出售的、并采用运输车,在规定时间内运至使用地点的混凝土拌合物。
3.2通用品通用品系指强度等级不超过C40、坍落度不大于150mm、粗集料最大粒径不大于40mm,并无特殊要求的预拌混凝土。
3.3特制品特制品系指超出通用品规定范围或有特殊要求的预拌混凝土。
3.4供方与需方供方与需方系指签订合同的双方,供方是提供预拌混凝土的一方;需方是接收预拌混凝土的一方。
3.5交货地点交货地点系指供需双方根据合同商定的交接预拌混凝土的地点。
3.6出厂检验出厂检验系指集中搅拌站(厂)在预拌混凝土出站(厂)前对其质量进行的检验。
3.7交货检验交货检验系指在交货地点对预拌混凝土质量进行的检验。
预拌混凝土生产的质量控制标准预拌混凝土是一种在工厂条件下生产,并在施工现场使用的现代建筑材料。
它的广泛应用使得对其生产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成为至关重要的任务之一。
本文将对预拌混凝土生产中的质量控制标准进行深入探讨,旨在帮助读者更全面、深刻地理解这一主题。
一、原材料的选择和质量控制1. 水泥:水泥是预拌混凝土的重要成分之一。
在生产过程中,应确保选用优质水泥,并按照规定的配合比进行投入。
对水泥进行充分的质量检测,包括检测其含水量、细度和化学成分等。
2. 骨料:骨料作为预拌混凝土的主要骨架材料,对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起到关键作用。
在选择骨料时,应选择颗粒形状良好、粒径分布合理的骨料,并进行相应的质量检测,包括检测骨料的强度、吸水性和杂质含量等。
3. 砂:砂是预拌混凝土中的一种骨料,其质量将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流动性。
应选用细度适当、含尘少的砂,并进行砂的含尘率、粒度分布和吸水性等方面的检测。
4. 混凝土外加剂:外加剂的选择和使用对预拌混凝土的性能和施工工艺有重要影响。
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外加剂,并进行相关性能指标的检测。
二、生产工艺的控制1. 配合比的确定:预拌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和混凝土性能要求进行科学合理的确定。
在配制配合比时,应尽量采用优化设计方法,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坍落度和流动性等指标。
2. 搅拌工艺的控制:在预拌混凝土的生产过程中,搅拌工艺是影响混凝土均匀性和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搅拌时,应严格控制搅拌时间、搅拌速度和搅拌顺序等参数,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一致性。
3. 浇筑和养护工艺的控制:浇筑和养护是预拌混凝土在施工现场使用的重要环节。
应根据混凝土的性能要求和施工条件,制定科学合理的浇筑和养护措施,确保混凝土在整个使用过程中的性能稳定和耐久性。
三、质量检测和评估1. 强度检测:预拌混凝土的强度是评价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应在浇筑后的一定时间内进行强度检测,并比较实测强度与规定强度的差异,以评估混凝土质量的优劣。
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一、前言预拌商品混凝土是指在混凝土搅拌站中,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后运输到现场,直接供应施工现场使用的混凝土。
预拌商品混凝土的质量对于工程建设的安全、质量和工期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质量控制标准,对于保障预拌商品混凝土的质量和施工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材料要求1. 水泥:应符合国家标准GB175-2007“普通硅酸盐水泥”及其相关标准规定。
其品种、标号、生产厂家、生产日期等信息应齐全、清晰可见。
水泥应存放在干燥、通风、防潮的库房中,离墙壁和地面上10cm以上。
2. 粉煤灰:应符合国家标准GB/T1596-2017《硅质粉煤灰及其混合料》和GB/T17432-2010《混凝土用粉煤灰》的相关规定。
其品种、标号、生产厂家、生产日期等信息应齐全、清晰可见。
粉煤灰应存放在干燥、通风、防潮的库房中。
3. 石子:应符合国家标准GB/T14684-2011《建筑用石子》的相关规定。
石子应清洗干净,无泥土、泥块、浮土等杂质。
其品种、标号、生产厂家、生产日期等信息应齐全、清晰可见。
4. 砂子:应符合国家标准GB/T14684-2011《建筑用石子》的相关规定。
砂子应清洗干净,无泥土、泥块、浮土等杂质。
其品种、标号、生产厂家、生产日期等信息应齐全、清晰可见。
5. 水:应符合国家标准GB/T14848-2017《建筑用水》的相关规定。
水应清洁、无色、透明、无异味、无沉淀物和悬浮物。
其水质检测报告应齐全、清晰可见。
6. 外加剂:应符合国家标准GB8076-2017《混凝土外加剂》的相关规定。
外加剂应存放在干燥、通风、防潮的库房中,其品种、标号、生产厂家、生产日期等信息应齐全、清晰可见。
三、原材料的质量检验1. 水泥的质量检验(1)外观检查:应为细粉末,无结块、凝结现象。
(2)标号、品种、生产厂家、生产日期等信息的检验,并与运输单据、入库单据等文件相符。
(3)标准稠度检验:应符合国家标准GB/T1346-2011《水泥标准稠度试验方法》的相关规定。
预拌商品混凝土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一、前言预拌商品混凝土作为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应用广泛,因此对其施工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本文旨在制定一套全面的、具体的、详细的预拌商品混凝土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以保证施工质量的合格。
二、材料准备1.水泥:应符合国家标准,外观应为灰色或浅灰色粉末,无结块现象。
2.砂:应符合国家标准,应为天然石英砂或人工制砂砂,不得采用含泥、杂质多的砂。
3.骨料:应符合国家标准,应为天然石料或人工制砂骨料,不得采用含泥、杂质多的骨料。
4.水:应符合国家标准,不得采用脏水、污水和海水等有害水源。
三、施工工艺1.搅拌:预拌商品混凝土应在专用的混凝土搅拌车或混凝土搅拌站中进行搅拌,搅拌时间应符合国家标准。
2.运输:混凝土应在搅拌后立即运输到施工现场,运输途中应注意混凝土的均匀性和流动性。
3.浇筑:混凝土应在浇筑前进行坍落度检测,并保持浇筑速度匀速,以免出现冷缝现象。
4.振捣:混凝土浇筑后应立即进行振捣,振捣时间应符合国家标准,以保证混凝土密实度。
5.养护: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8天,养护方法应符合国家标准。
四、验收标准1.外观检查:混凝土应无明显的裂缝、麻面、泛碱现象等缺陷,表面平整度、垂直度应符合国家标准。
2.坍落度检测:混凝土坍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低于标准值或高于标准值的10%。
3.强度检测: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强度测试应在混凝土养护期满后进行,强度应不低于设计强度的90%。
4.密实度检测:混凝土密实度应符合国家标准,应达到设计要求。
5.尺寸检测:混凝土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误差不得超过设计要求的允许偏差。
五、总结预拌商品混凝土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本文简要介绍了材料准备、施工工艺和验收标准等方面的要求。
在实际施工中,应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施工,以保证工程质量的合格。
预拌混凝土质量检验标准一、前言预拌混凝土作为建筑施工中不可或缺的材料,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施工的质量和工程的安全性。
因此,对预拌混凝土的质量进行检验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预拌混凝土的材料、配合比、制作工艺、成品检验等方面,对预拌混凝土的质量检验标准进行详细阐述。
二、材料检验1.水泥(1)外观:应为灰色或灰绿色,无结块、熔渣和掺杂物。
(2)标号:应符合规定的标号。
(3)初凝时间:应符合规定的时间。
(4)强度等级:应符合规定的强度等级。
2.骨料(1)外观:应为坚硬、无破碎、无粘土块、无结块、无裂纹、无风化、无腐蚀的天然骨料或人工骨料。
(2)粒径:应符合规定的粒径要求。
(3)含泥量:应符合规定的含泥量要求。
(4)含硫量:应符合规定的含硫量要求。
3.混凝土外加剂(1)外观:应为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液体。
(2)密度:应符合规定的密度要求。
(3)含量:应符合规定的含量要求。
4.水(1)外观:应为清澈透明。
(2)PH值:应符合规定的PH值要求。
(3)悬浮物:应符合规定的悬浮物要求。
三、配合比检验1.配合比的确定应符合设计要求,应对每个组分的用量和配合比进行计算核对,以达到设计要求。
2.每批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四、制作工艺检验1.搅拌机的检验(1)外观:搅拌机应完好无损,无裂纹、变形、锈蚀等。
(2)搅拌机的转速:应符合规定的转速要求。
(3)搅拌机的清洁:搅拌机应保持清洁,无杂质、灰尘等。
2.搅拌时间(1)搅拌时间应符合规定的时间。
(2)搅拌时间过短或过长都会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浇筑工艺(1)浇筑前应检查模板是否平整、无损坏。
(2)浇筑时应注意混凝土的均匀性、密实性。
(3)浇筑后应进行养护,保证混凝土的强度。
五、成品检验1.外观检查成品混凝土应外观整齐、色泽均匀、表面光滑、无露骨料、无裂纹、无鼓包、无水印、无掉层等缺陷。
2.强度检查成品混凝土应进行强度检查,应符合规定的强度等级和标准值。
预拌混凝土交货检验标准2024年2月1日
预拌混凝土交货检验标准2024年2月1日是《预拌混凝土》GB/T 14902-2012的最新版本。
该标准规定了预拌混凝土的术语、定义、符号、分类、性能等级、标记、原材料、配合比设计、生产、出厂、交货检验、质量评定等要求。
其中,交货检验是预拌混凝土质量的重要环节。
根据标准规定,交货检验应在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内进行,由供需双方共同进行。
检验内容应包括混凝土抗压强度、坍落度、含气量等指标,同时应进行混凝土外观和浇筑密实性的检查。
在交货检验过程中,如果发现预拌混凝土质量不符合要求,供需双方应协商解决,必要时可进行重新生产和交货检验。
此外,新标准还规定了预拌混凝土质量评定的方法,包括合格判定准则和不合格判定准则。
如果预拌混凝土质量符合要求,则判定为合格;如果不符合要求,则判定为不合格。
对于不合格的预拌混凝土,供需双方应协商处理。
总之,预拌混凝土交货检验标准是确保预拌混凝土质量的重要依据。
在实际应用中,供需双方应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交货检验,确保预拌混凝土的质量符合要求,同时应加强质量评定和不合格处理等方面的管理,确保预拌混凝土的质量稳定可靠。
预拌混凝土执行标准预拌混凝土是指在搅拌站或混凝土搅拌车上按照一定配合比,事先配制好的混凝土,其生产和使用需要符合一定的执行标准。
预拌混凝土的执行标准主要包括混凝土配合比、原材料要求、生产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下面将对预拌混凝土执行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预拌混凝土的执行标准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如《预拌混凝土及预拌混凝土制品质量控制标准》(GB/T 50411-2007)、《混凝土拌合料技术规范》(GB/T 50119-2019)等。
在生产预拌混凝土时,应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确保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变形等性能符合要求。
其次,预拌混凝土的原材料要求也是执行标准的重要内容之一。
水泥、骨料、粉煤灰、粉煤灰、外加剂等原材料的选用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保证混凝土的质量稳定性和耐久性。
在原材料的储存和使用过程中,也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避免原材料的污染和变质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
此外,预拌混凝土的生产工艺也是执行标准的重要内容。
搅拌站的布置、设备的选用、搅拌工艺、搅拌时间、搅拌速度等都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同时,搅拌站的管理和维护也应按照标准进行,保证搅拌站的正常运行和混凝土质量的稳定性。
最后,预拌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是执行标准的关键环节。
在生产过程中,应进行原材料的检测、配合比的调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渗性、收缩性等性能的检测,确保混凝土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同时,在运输、浇筑和养护过程中,也应严格按照标准的要求进行操作,避免外界因素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
总之,预拌混凝土的执行标准涉及混凝土配合比、原材料要求、生产工艺、质量控制等多个方面,只有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生产和使用,才能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工程的安全性。
希望生产和使用预拌混凝土的单位和个人能够重视执行标准,确保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一、前言预拌商品混凝土是指在混凝土搅拌站或工地现场按照一定比例、一定时间内搅拌制成的混凝土,由于其工艺先进、质量稳定、施工方便等优点,已经成为现代建筑施工中不可或缺的建筑材料之一。
为了保证预拌商品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需要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标准。
二、材料要求1. 水泥(1)水泥应符合《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2007)或《复合硅酸盐水泥》(GB/T 208-2017)的要求。
(2)水泥应在保质期内使用,保质期以出厂日期为准,超过保质期的水泥不得使用。
(3)水泥应按照规定进行存储,避免受潮、受热、受冻。
2. 骨料(1)骨料应符合《建筑用石料》(GB/T 14685-2011)的要求。
(2)骨料应清洗干净,不得混杂泥土、浮土等杂质。
(3)骨料的粒径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出现过细或过粗的情况。
3. 砂(1)砂应符合《建筑用细集料》(GB/T 14684-2011)的要求。
(2)砂应清洗干净,不得混杂泥土、浮土等杂质。
(3)砂的粒径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出现过细或过粗的情况。
4. 水(1)水应符合《混凝土用水》(GB/T 50123-2019)的要求。
(2)水应清洁无污染,不得混杂化学药品、油类等杂质。
(3)水的用量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控制。
三、配合比控制1. 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随意更改。
2. 配合比中各材料的比例应按照一定的精度进行控制,不得超出规定的误差范围。
3. 配合比应及时调整,确保混凝土的坍落度、流动性等性能符合要求。
四、搅拌质量控制1. 搅拌时间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过短或过长。
2. 搅拌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搅拌机的转速和搅拌时间,防止过度搅拌或不足搅拌。
3. 搅拌过程中应注意加水量的控制,避免出现过多或过少的情况。
4. 搅拌结束后应及时清洗搅拌机和车辆,保证下一次使用时的卫生和安全。
五、运输质量控制1. 运输车辆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规定,车辆的载重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预拌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标准
一、前言
预拌商品混凝土是一种高品质的混凝土,由专业生产商使用预先计算的比例和配方制备而成。
预拌商品混凝土通常用于大型建筑项目,如高速公路、桥梁、水坝和大型商业建筑等。
为了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设计要求,制定一套全面的质量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二、材料
1.水泥
水泥应符合国家标准GB 175-2007《水泥》,其28天抗压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粉煤灰
粉煤灰应符合国家标准GB/T 1596-2017《粉煤灰》,其含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3.骨料
(a)粗骨料
粗骨料应符合国家标准GB/T 14684-2011《碎石、碎石料和碎石混合料》,其强度、吸水率和含泥量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b)细骨料
细骨料应符合国家标准GB/T 14685-2011《机制砂、石粉和石料粉混合料》,其强度、吸水率和含泥量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4.水
水应符合国家标准GB/T 14848-2017《混凝土用水》。
5.外加剂
外加剂应符合国家标准GB/T 8077-2012《混凝土外加剂》。
三、制备
1.材料的存储和搬运应符合国家标准GB/T 17320-2019《混凝土材料的贮存与搬运》。
2.混凝土应在专业生产商的生产线上制备,生产线应符合国家标准
GB/T 10171-2015《混凝土搅拌站》。
3.混凝土应按照设计要求的比例和配方生产,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水灰比、骨料含泥量、搅拌时间等因素。
4.每批混凝土应进行充分搅拌,搅拌时间应符合国家标准GB/T 50080-2016《混凝土搅拌时间的测定》。
5.混凝土应在生产后立即进行运输,运输过程中应注意防止混凝土的分层、凝结和泄漏。
四、性能
1.强度
混凝土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其28天抗压强度应不低于设计要求值。
2.流动性
混凝土的流动性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坍落度应符合国家标准GB/T 50080-2016《混凝土坍落度的测定》。
3.均匀性
混凝土的均匀性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坍落度、骨料分布和含泥量等应
符合国家标准GB/T 50080-2016《混凝土坍落度的测定》和GB/T 14684-2011《碎石、碎石料和碎石混合料》等相关标准。
4.耐久性
混凝土的耐久性应符合设计要求,其抗冻性、耐久性和耐化学侵蚀性
等应符合国家标准GB 50082-2009《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等相关标准。
五、验收
1.混凝土应在现场进行验收,验收应由专业的验收人员进行。
2.混凝土的强度、流动性、均匀性和耐久性等应进行检测,检测应按照国家标准GB/T 50107-2010《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等相关标准进行。
3.验收合格后,经验收人员签字并出具验收报告。
六、总结
预拌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标准是一个全面、具体、详细的标准,它涵盖了材料、制备、性能和验收等方面的要求。
只有严格按照这些标准进行生产和验收,才能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设计要求,从而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耐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