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二调动员
- 格式:ppt
- 大小:367.50 KB
- 文档页数:15
老干部处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计划6篇老干部处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计划篇1半年来,我校紧紧围绕落实政策、组织活动、做好服务、发挥作用、建好队伍的职能和责任,积极做好老干部管理和服务工作。
一、学校离退休教职工基本情况截止20xx年4月30日,学校共有离退休人员69人,其中离休2人,党员33人。
年龄93岁,最小年龄51岁,平均年龄72岁。
长期生病、生活不能自理人员6人,年老体弱、行动不便人员8人。
二、主要工作在离退休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方面,我校能坚持和完善离退休干部政治待遇的各项制度,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加强离退休老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
我校的老离退休教职工中,有原校级领导、教师、行政及工勤等人员,队伍中的60%都是中、高级知识分子,他们不但有较高的文化程度,而且还有较强的政治觉悟。
因此,学校根据他们的这一特点,注重从政治上、生活上、活动上关心老干部,上半年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春节期间,学校领导对离休、长期生病及困难的老干部进行走访,并为他们送去了慰问金和慰问品。
同时,我们坚持老干部的福利待遇,让他们和老师一视同仁,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和大家庭的温暖。
2、组织了老干部代表参加教代会及各种党员活动,在活动中发挥他们的才智,使他们老有所为;3、为离退休教职工们订阅了《南国早报》、《中国老年》、《老年知音》、《益寿文摘》及《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学习参考》等报刊杂志,并设有专门的老干阅览室,供老同志们学习阅读,使他们老有所学;4、3月6日,组织离退休教职工赴青秀山开展三八国际妇女节活动,并于当天组织学校全体老干部回学校食堂开展开年聚餐活动;5、继续为我校的老年排球队和老年健身队提供场地、设施和各项服务,提高凝聚力。
三、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当前老干部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管理和活动经费无来源,活动经费不足,活动难以开展。
老干部处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计划篇2根据20__年上海市教卫党委系统老干部工作要点和中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委员会20__年工作要点的精神,对照20__年医学院老干部工作计划,现将今年工作总结如下。
【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必备之【2024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2010年1月26日在浙江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浙江省省长吕祖善浙江省省长吕祖善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看法。
一、2024年主要工作2024年,是新世纪以来浙江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
在党中心、国务院和中共浙江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人民团结一心、奋力拼搏,全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快速扭转了经济增速过快下滑的势头,经济回升向好,社会和谐稳定,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主要预期目标和为民办实事十个方面任务全面完成。
全省生产总值22832亿元,比上年增长8.9%;地方财政收入按可比口径增长7.2%;探讨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例1.7%;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6%,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4.6%,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5.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61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007元,实际增长9.7%和9.5%;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1.5%;城镇新增就业81.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26%;人口自然增长率4.63%。
一年来,省政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化实行科学发展观,深化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大力推动“全面小康六大行动支配”,坚持标本兼治、保稳促调,坚持民生为本、企业为基,坚持改革创新、克难攻坚,狠抓中心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一揽子支配和政策措施的实行,统筹做好保增长、抓转型、重民生、促稳定的各项工作。
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坚持抓早、抓实、抓主动,针对一季度经济增速快速下滑的严峻形势,刚好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先后两次召开有万人参与的经济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动员全省人民坚决信念,迎难而上,打好“保稳促调”攻坚战,着力稳定一产、主攻二产、提升三产,着力增加内需对经济的拉动作用,着力支持企业拓展国内外市场。
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农民政治动员策略及其现实启示作者:何畏官心来源:《文化软实力》2024年第02期[摘要]大革命时期农民解放运动的发展与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对农民的政治动员密不可分。
这一时期,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农民观与中国农民革命斗争实践紧密结合,创建了一套以保障农民权益、激励斗争情感、改造乡村传统和建立农民组织为主要内容的农民政治动员体系,使农民群体主动参与到国民革命的洪流中,并在动员农民与争取革命胜利之间建立起一种良性互动关系。
坚持党的政治主体地位、培养农民的政治认同感、联合乡村传统实现政治目标等历史经验,对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农民政治动员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现实启示。
[关键词]农民政治动员;毛泽东;大革命时期;乡村振兴[作者简介]何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官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DOI]10.19377/ki.43-1531/g0.2024.02.0041848年法国革命失败后,马克思总结其经验指出,农民的革命意识一旦被唤醒,“无产阶级革命就会形成一种合唱,若没有这种合唱,它在一切农民国度中的独唱是不免要变成孤鸿哀鸣的”(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73.)。
毛泽东早年在领导工人运动的过程中,尤其是在“二七惨案”和“五卅惨案”发生后,意识到农民阶级所蕴藏的巨大潜力。
同时,深刻认识到工人阶级想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就不能“独唱”,并逐渐意识到无产阶级与农民阶级“合唱”所爆发出的巨大革命力量。
考察毛泽东在大革命时期的农民动员工作,可以看出“政治动员”正是促成这场“合唱”的动力源泉。
政治动员是一个利用人力资本为政治权威提供服务的过程(参见: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M].顾速,董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102.),它涉及政治动员的主体、客体、目标、手段等多个要素。
一、中共中央动议召开七届二中全会的过程是怎样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是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中共中央在一个适当的时间根据形势的需要而安排召开的。
它有一个比较长的动议过程。
1、阜平城南庄会议上,首提七届二中全会议题。
1948年4月30日至5月7日,中共中央在晋察冀军区所在地阜平县城南庄召开了一次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
此次会议上,首提七届二中全会议题。
在会议召开前的1948年4月25日,毛泽东亲自致电已先期到达西柏坡的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通知他们即将召开的中央会议准备讨论的问题,其中第二项内容即为:“(二)关于在今年冬季召开二中全会的问题,二中全会的议题:(甲)中央工作报告(政治形势的分析及党的任务);(乙)关于在民主革命中对社会各阶级的划分及其待遇的规定;(丙)召开人民代表会议及成立中央政府问题。
”明确了召开七届二中全会所议的三项议题,并请诸同志先作大概的讨论,然后再到阜平开会时具体商议。
在接下来的城南庄会议上,对事先所提问题及七届二中全会的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特别是针对召开人民代表大会及成立中央政府问题上,中共中央在开会的第一天就以口号的形式向全国发出。
2、九月会议上,中央提出对七届二中全会的经济政策进行研究。
1948年9月8日至13日,中共中央在西柏坡组织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即“九月会议”。
会上,毛泽东再次提到了七届二中全会的准备工作,明确了“要努力发展国民经济,由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观点,并在9月13日做的结论中强调:“至于对经济成分的分析还要考虑,先由少奇同志考虑,并草拟文件,以便在召开二中全会时用。
”3、三大战役期间,中央多次发电明确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
在战略大决战激烈进行的日子里,关于召开七届二中全会的相关事宜已在中共中央的具体谋划之中。
1948年12月18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致高岗并告林彪、罗荣桓电:“为了讨论明年各军作战的整个战略方针问题、准备召集二中全会问题及其他问题,我们拟约刘伯承、陈毅、饶漱石、罗荣桓、薄一波诸同志来中央开会,会期一月一日至五日。
民兵整组潜力调查工作计划一、调查目的本工作计划旨在对民兵整组潜力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了解现有民兵队伍的人员构成、装备状况、训练水平以及动员潜力等方面的情况,为民兵组织的建设和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查范围本次调查范围涵盖全国范围内的民兵组织,包括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民兵队伍。
三、调查内容1. 人员构成:调查民兵队伍的人员数量、年龄结构、性别比例、文化程度等方面的信息。
2. 装备状况:调查民兵队伍的武器装备、训练器材、后勤保障等方面的配备情况。
3. 训练水平:评估民兵队伍的军事训练、专业技能训练、实战演练等方面的能力水平。
4. 动员潜力:分析民兵队伍在应对突发事件、执行任务时的快速反应和动员能力。
四、调查方法1. 问卷调查:制定统一的问卷,通过邮寄或网络方式发送给各民兵组织,由其填写后统一回收。
2. 实地考察:组织专家小组对部分民兵组织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其实际情况。
3.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类、分析,形成科学结论。
五、工作计划安排1. 准备阶段(1-2个月):制定调查方案、设计问卷、组织专家小组等。
2. 实施阶段(3-4个月):发送问卷、进行实地考察、收集数据等。
3. 分析阶段(5-6个月):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形成初步结论。
4. 报告撰写阶段(7-8个月):撰写调查报告,对调查结果进行汇总和解释。
5. 报告发布阶段(9-10个月):将调查报告提交给相关部门,并对外发布。
六、预期成果通过本次调查,预期将全面了解我国民兵整组的潜力状况,为民兵组织的建设和调整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民兵队伍的实战能力和动员潜力。
关于加强一线国防动员潜力调查工作的几点思考尉迟敬伟 康巍 张海涛【摘要】国防动员潜力调查,是国防动员的首要环节,是国防动员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当前,基层一线在开展潜力调查工作中,仍存在着组织运行不畅、方法手段落后、内容质量不高等情况。
本文对国防动员潜力调查进行了基本概述,梳理了当前工作开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针对性从法规制度、体制机制、手段运用、数据管理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国防动员|潜力调查|对策建议国防动员潜力调查,是国防动员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对于平时进行国防动员建设的决策,以及应对安全威胁来临时实现国防潜力向国防实力的有效转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1]。
而基层一线,作为潜力调查工作的底层执行者,是国家动员潜力数据的基础来源,直接影响着潜力调查工作的整体效益。
一、国防动员潜力调查概述《国防动员潜力统计调查规定》中指出:“国防动员潜力统计调查,是指运用多种统计方法,对政治、经济、科技、社会等领域经过动员能够转化为战争实力的人力、物力、财力和其他资源状况,进行数据资料搜集和管理的活动。
”现在,我们普遍认为,国防动员潜力统计调查,即国家对可能投入战争使用或应对其他安全威胁的资源潜力情况,进行数据资料统计搜集、分析及管理的活动。
国防动员潜力调查是国防动员的首要环节、重要基础性工作,在国防动员中占有重要地位。
国防动员潜力调查既是一个社会行为,也是国防行为。
国防动员潜力调查的实施主体,是国家、政府及其相关机构,以及军队相关部门机构,任何层级的国防动员潜力调查都是在国家和各级政府的授权下,并以国家和各级政府的名义实施的;国防动员潜力调查的客体,是国家可支配、可利用的各类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分布情况,范围覆盖了军事、政治、经济、科技各个领域,调查统计的对象包括区域内的政府部门、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
二、一线开展国防动员潜力调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从工作机制运行上看缺乏供需对接机制,社会层面不了解部队需要什么,潜力调查缺乏引领性,无法有针对性地开展,地方职能部门只能根据指标体系,按照自己单方面对各要素的理解,开展统计工作;国防动员委员会下,除国防动员办公室单独设立外,其他机构大都以挂靠或赋予相应职能的形式设置,致使潜力调查工作在部门职能中不够聚焦,各级开展工作的执行力和权威性有所弱化;一些单位缺乏对潜力数据目录的分析研究,没有结合地区实际进行细化分解,仅仅发挥了“二传手”的功能,工作不够务实具体;一线负责调查工作的人员基本上为兼职,每年下达统计任务时临时去抓,进入情况慢,精力也很难集中,最后只能应付一下,且由于人事变动较快,工作的延续性大打折扣,新接手的同志上任后,还需要熟悉过程,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调查质量和效率[2];针对非公企业和涉密行业部门的调查工作经常遇到运营主体为片面维护自身利益,导致上报情况不翔实、数据获取难度大、调查工作不配合的问题。
“二调”开展的时间以及目标任务1996年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完成以来(不是所有省市都是1996年),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乡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有的土地信息已难以满足新形势下节约集约用地的需要。
掌握真实准确的土地基础数据,是实行最严格土地管理制度的迫切需要,对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完成“十一五”规划的任务,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条红线具有重要意义。
要通过新一轮土地调查,查清城乡每一块土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具体情况,建立和完善我国土地调查、土地统计和土地登记制度,实现土地的信息化、网络化管理,开展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
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将于2007年7月1日全面启动,计划于2009年完成。
调查的主要任务包括,农村土地调查,查清每块土地的地类、位置、范围、面积分布和权属等情况;城镇土地调查,掌握每宗土地的界址、范围、界线、数量和用途;基本农田调查,将基本农田保护地块(区块)落实到土地利用现状图上,并登记上证、造册;建立土地利用数据库和地籍信息系统,实现调查信息的互联共享。
在调查的基础上,建立土地资源变化信息的统计、监测与快速更新机制。
第二次土地调查作为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目的是全面查清全国土地利用状况,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并对调查成果实行信息化、网络化管理,建立和完善土地调查、统计制度和登记制度,实现土地资源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宏观调控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
(一)调查目标根据《通知》要求,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目标是全面查清全国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状况,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建立和完善我国土地调查、土地统计和土地登记制度,实现土地资源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
(二)主要任务按照国务院《通知》要求,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主要任务包括:开展农村土地调查,查清全国农村各类土地的利用状况;开展城镇土地调查,掌握城市建成区、县城所在地建制镇的城镇土地状况;开展基本农田状况调查,查清全国基本农田状况;建设土地调查数据库,实现调查信息的互联共享。
唐山市 2024—2025 学年度高三年级摸底演练生物学本试卷共8页,23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A. 线粒体内膜上附着的酶可催化 CO₂的生成B. 抗体的合成和运输离不开高尔基体膜的作用C. 细胞衰老时,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D. 蓝细菌和酵母菌具有相同的生物膜系统2. 洋葱是生物学实验的常用材料。
管状叶位于地上,可进行光合作用。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可利用无水乙醇提取洋葱管状叶中的光合色素B. 洋葱的不定根可用于“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C. 粗提取新鲜洋葱中的DNA 后,可用二苯胺试剂进行鉴定D. 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内表皮进行“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的效果最佳3. 细胞的分化方向由细胞内外信号分子共同决定,某信号分子诱导细胞分化的部分应答通路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信号分子通过与细胞膜上酶联受体结合传递信息B. 酶联受体激酶区域与 ATP 水解脱离的磷酸基团结合后具有活性C. 激酶区域磷酸化后使酶联受体具有运输作用D. 活化的应答蛋白可能通过影响基因表达诱导细胞定向分化4. 下列有关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A. 减数分裂前的间期进行染色体复制B. 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发生自由组合C. 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分裂ID. 减数分裂的出现使生物进化速度明显加快5. 恐吓、威胁、虚张声势等是动物常见的争斗行为,这些行为通常是温和而有节制的,并非是代价惨重、你死我活的。
武汉市2024届高中毕业生二月调研考试物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参考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D2.D 6.A 7.C3.B8.AC4.A9.BD5.C10.B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1.(8分)(1)19 .95(3分)(2)1.33 (2分)(4)9.5(3分,9.4~9.7均得分) 12. (9分)(1)不需要(2分)(2)D(2 分)(3)197(3分,195~199均得分)(4)大于(2分)13. (10分)(1)注水后储水腔内空气的体积为Vi=V-Vo由玻意耳定律poV=p₁V₁解得pi=1.4atm(2)喷水后储水腔内空气的体积为V2=V-V′由玻意耳定律poV=p₂V₂由题意,水喷射的速度v 满足p2=po+hv²解得v=5m/s ①②③④⑤⑥评分参考:本题共10分。
第(1)问5分,①式1分,②③式各2分;第(2)问5分,④式各1分,⑤⑥式2分。
其他解法正确的同样给分。
物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参考第1页(共4页)14. (15分)(1)a 、b 一起匀速运动,对a 、b 整体有 2mg sinθ=μ·2mg cosθ 解得 μ=tanθ(2)a 、b 一起下滑距离L, 对 a 、b 整体有 2mg sinθ-μmg cosθ=2ma ₁ 由位移公式此时 a 、b 的速度为v ₁=at1b 从M 运动至N, 因绳子松弛,故对b 有 mg sinθ=ma ₂ 由位移公式而 t=t ₁+t ₂ 解得(3)b 运动至N 点后匀速运动,此时速度为 V ₂=v ₁+a ₂t ₂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之后,a 、b 碰撞并交换速度,直至轻绳绷紧,二者以相同的速度v 匀速运动。
该过程 系统动量守恒mv ₁+mv ₂=2mv 解得⑪ ⑫评分参考:本题共15分。
第(1)问4分,①②式各2分;第(2)问7分,③④⑤⑥ ⑦⑧⑨式各1分;第(3)问4分,⑩⑫式各1分, ⑪式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