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影响的不对称性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68.63 KB
- 文档页数:4
中国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的关系中国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的关系导言:货币政策是指国家央行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利率水平等手段,以实现国内经济增长、稳定物价、调控金融市场、促进就业等综合目标的政策。
股票市场则是一个重要的资本市场,直接与公司融资、经济活动和投资者利益相关。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的关系,分析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以及中国股票市场对货币政策的响应等问题。
一、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1. 影响股票市场波动性:货币政策的宽松与紧缩往往会对股票市场的波动性产生影响。
宽松的货币政策会提供更多的流动性,推动股票市场上行;而紧缩的货币政策则可能导致市场流动性收紧,进而引发股票市场调整甚至下跌。
2. 影响企业融资成本:货币政策的调整直接影响到企业融资成本,进而影响股票市场的表现。
例如,降低利率、宽松政策下,企业的融资成本降低,利好股票市场。
相反,升息、紧缩政策可能导致企业融资成本上升,对股票市场造成压力。
3. 影响股票市场投资者情绪: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还体现在投资者情绪层面。
当央行货币政策预期发生变化时,投资者往往会对市场走势进行预判和调整投资策略,进而影响股票市场的波动。
二、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作用机制1. 通过利率调控影响股票市场:货币政策通过调整利率可以直接影响股票市场。
降低利率有助于推动股票市场上行,激发投资者信心;相反,升息可能导致股票市场调整。
2. 通过影响经济运行间接影响股票市场:货币政策通过对经济运行的调控,进而间接影响股票市场。
例如,央行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控制通胀,保持物价稳定,稳定经济增长,进而提振股票市场。
3. 通过调整市场预期影响股票市场:货币政策的调整往往会引发市场预期的变化,进而影响股票市场的波动。
央行发布货币政策报告、公开市场操作和利率决议等,会对投资者情绪产生直接影响。
三、中国股票市场对货币政策的响应中国股票市场对货币政策的响应主要体现在投资者信心、股价涨跌以及市场整体表现等方面。
我国央行货币政策调节方式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基于央行行为指数与央行沟通指数的比较邸超伦 武 阳1摘要:本文基于我国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这一权威的书面沟通材料,构建了央行沟通指数,又基于传统货币政策调节方式构建了央行行为指数,实现了对不同货币政策调节方式、内容和方向的量化;同时,运用SV AR模型探讨了不同货币政策调节方式对沪深两市收益率和波动率的影响。
研究发现,央行行为产生的作用要大于并快于央行沟通。
从作用方向看,央行行为和央行沟通在对股市收益率具有正向作用的同时,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股市波动;从政策调节内容看,传递宽松信号的货币政策调节方式对股市的影响程度大于传递紧缩信号的货币政策调节方式;从股市周期看,熊市时期央行行为对股市收益率的影响程度大于央行沟通,而牛市时期央行沟通对股市收益率的影响程度则大于央行行为;从沪深两市看,两种货币政策调节方式对深市波动率的影响程度要大于对沪市波动率的影响。
关键词:央行行为指数;央行沟通指数;股票市场;SV AR模型中图分类号:F015 文献标识码:A一、引言货币政策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在促进经济稳定和发展方面的作用日渐增强。
其主要通过传统货币政策调节和新型货币政策调节两类工具实现政策目标。
我国央行传统的货币政策调节工具主要包括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利率和常备借贷便利等。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世界各国经济受到强烈冲击,部分国家的均衡利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
此时,传统货币政策调节方式无法充分满足市场需要,央行沟通作为一种新型的货币政策调节方式,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选择(郑志丹,2018)。
其通过向市场传递与货币政策决定过程、货币政策目标、1 邸超伦,金融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南开大学金融学院金融学系,联系方式:*****************;武阳,金融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南开大学金融学院金融学系,联系方式:****************。
作者感谢匿名审稿人的意见,文责自负。
简述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货币政策是指由中央银行制定和执行的一系列措施,以调控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以达到维护经济稳定和促进经济增长的目标。
货币政策的变动可以对证券市场产生重要影响。
1. 利率影响: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基准利率来实施货币政策。
当利率上升时,借贷成本增加,企业融资变得更困难,投资者对风险资产如股票的需求可能下降,导致股票价格下跌。
反之,当利率下降时,借贷成本降低,投资者更愿意购买风险资产,提振了股票市场。
2. 投资环境影响:货币政策的变动也会影响整体投资环境。
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中央银行能够影响市场的流动性。
当货币供应量紧缩时,流动性减少,投资者可能更加谨慎,股票市场可能受到负面影响。
相反,当货币供应量宽松时,流动性增加,投资者更愿意投资股票,股票市场可能受到积极影响。
3. 通胀预期影响:货币政策的目标之一是控制通胀水平。
当中央银行采取紧缩货币政策时,投资者可能预期通胀下降,从而减少对股票市场的投资。
相反,当中央银行采取宽松货币政策时,投资者可能预期通胀上升,更愿意投资股票。
4. 其他因素的影响:货币政策变动还会对其他市场因素产生影响,进而影响证券市场。
例如,货币政策的紧缩可能导致经济放缓,企业盈利下降,从而抑制股票市场。
相反,宽松的货币政策可能刺激经济增长,提振企业盈利,对股票市场产生正面影响。
总体而言,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利率影响、投资环境影响、通胀预期影响以及其他市场因素的影响。
投资者应密切关注货币政策的变动,以及其对证券市场的潜在影响。
关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研究的论文关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研究的论文关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研究宏观调控是政府实施的政策措施以调节市场论文联盟经济的运行。
证券市场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息息相关。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控经济,或抑制经济过热,或促进经济增长。
这些政策将会影响经济增长速度和企业经济效益,并进一步对证券市场产生影响。
中国的证券市场是新兴加转轨的市场,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比如国有成分比重较大、行政干预相对较多、阶段性波动较大、投机性偏高、机构投资者力量不够强大等,由此导致证券市场对宏观经济的反应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在分析政策措施将会产生的影响时,不能一味的按照理论阐述,而是要在理论的基础上加入中国证券市场的特性,才能更加准确的把握证券市场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的特征。
一、财政政策及其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分析财政政策是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结构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
财政政策主要通过税收、补贴、赤字、国债、收入分配和转移支付等手段对经济运行进行调节,是政府进行反经济周期调节、熨平经济波动的重要工具,也是财政有效履行配置资源、公平分配和稳定经济等职能的主要手段。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政府运用财政政策调节宏观经济的技术也日趋成熟。
1.国家预算是财政政策的主要手段,可以对社会供求的总量平衡产生影响,财政的投资力度和投资方向直接影响和制约国民经济的部门结构。
国家预算的重点支出项目的行业的发展前景较之一般行业更具有优势,在企业内部的表现就是企业的经济效益更好,在证券市场的表现就是该公司的股票一般会上涨并伴随着大成交量。
货币政策对股市的影响及其作用分析一、货币政策对股市的影响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其调控目标主要包括控制通货膨胀率、促进经济增长、引导资金流向等。
然而,货币政策的紧松或收紧都会对股市产生一定的影响。
1.1 货币政策紧缩对股市的影响紧缩的货币政策通常会提高货币的供给成本,降低市场的流动性,股票投资者的资金成本增加,因此股市容易受到较大的压力。
同时,货币政策的收紧也会导致市场上的信贷供给减少,影响了企业的融资,股票市场中的企业将会负担更高的融资成本,从而导致其股票价格下跌。
1.2 货币政策宽松对股市的影响相比收紧的货币政策,宽松的货币政策通常会将货币的供给增加,提高市场的流动性。
这样一来,股票投资者的资金成本减少,市场上的投资活动也会增加,加快了股市的交易速度。
同时,货币政策的宽松也会增加市场上的信贷供给,企业融资成本降低,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股票价格。
二、货币政策对股市的作用货币政策对股市的影响是较为复杂的,它可以通过多种手段来引导投资者的信心,影响市场的流动性,提升市场的交易效率。
货币政策对股市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为投资者提供融资当货币政策宽松的时候,企业可以借助市场上的融资机会获得更多的资金。
投资者也可以通过融资的方式来增加购买股票的资金,并购买更多的股票,从而提升市场投资信心和交易活跃性。
2.2 调节股市流动性货币政策可以通过调整市场上的流动性来影响投资者的情绪和股市的价格。
当货币政策宽松时,市场上流动性的增加会提高市场的交易速度和股票价格。
反之,货币政策收紧会导致市场流动性下降,市场交易减少,股票价格随之下跌。
2.3 促进经济快速增长货币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它能够通过调控通货膨胀率、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提升整个经济的发展速度。
这些政策也会配合原来的专业等配合,从而实现整个经济体系的可持续增长、市场繁荣。
作为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股票市场也会随之呈现开放、多元化等积极状态。
137当前稳健的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王艺林作者简介:王艺林(1997-),女,汉族,安徽合肥人,硕士研究生,河北经贸大学金融学院金融专业,研究方向:资本市场。
(河北经贸大学金融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61)摘要:主要就当前稳健的货币政策和股票市场的关系进行研究,结合中国经济发展实际,对货币政策的目的作用以及对股票市场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根据稳健货币政策研究股市投资策略。
希望能通过研究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的内在联系,对货币政策和股票市场的关联度有一个新认识。
关键词:货币政策;股票市场;相互作用一、引言当前稳健的货币政策符合我国国情,是经过实践检验效果明显的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币值稳定,合理调控货币供应,支持经济结构向绿色经济可持续经济转变,确保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既要管理好泛滥的流动性,不搞“大水漫灌”大量发货币,也要保证以合理信贷促经济增长,全面促进经济结构完善和调整。
以经济长远发展为目标,为经济健康发展提供动力。
稳健的货币政策操作手段是利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
特别是要加快中国金融体系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步伐。
通过有效的政策工具引导资金信贷回归常态。
保持物价水平在合理区间。
强化金融市场的风险管控,达到对股票市场的科学合理影响和预期。
促进资本市场对经济积极作用的有效发挥。
保持经济健康稳定快速发展。
二、稳健的货币政策可以有效调控经济发展稳健的货币政策对于保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是人民银行调控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主要是通过控制货币总量来影响经济,使货币供应量科学合理递增,通过引导货币流向,使资金流向国家扶持的产业,促使经济向着绿色环保、高科技、智能制造等方向发展,对房地产过度开发和重污染、高耗能行业进行有效控制。
可以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进行公开市场操作和调整利率等方法进行货币总量的控制。
近年来我国股票市场进入了规范发展的阶段,股票市场基本可以反应为经济的“晴雨表”。
人民银行在实施货币政策时,也充分注意到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程度。
百度文库网络大学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学院(部)专业学生姓名学号年级指导教师职称年月日股票市场信息不对称的表现、原因及对策自两大证券交易所成立以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股票市场得到迅速发展,但也存在诸多问题,虚假信息和内幕交易等问题一直是影响我国股票市场健康发展的“毒瘤”,建立公正、充分、有效的信息披露制度,严厉打击虚假信息和内幕交易,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一、股票市场信息不对称现象的负面影响根据信息在市场中公开的程度进行分类,信息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公共信息,即市场中的主体都了解的信息,这是大家的掌握程度基本相同的信息;二是内部信息,即只有部分主体了解而市场中其他的人都不知道的信息。
信息不对称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内部信息的存在,造成市场交易双方对要交易的对象或内容所拥有的信息在数量与质量上不相等。
信息不对称问题通常表现为交易一方拥有较多的甚至完全的信息,而另一方只拥有较少的信息,从而导致信息弱势方交易决策失误,或信息优势方做出不利于信息劣势方的行为。
在市场活动中,由于交易者知识的有限性,搜寻信息需要花费成本;同时由于信息优势方对信息的垄断,使得信息不对称现象普遍并长期存在于股票市场中。
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占有较多内部信息的一方具有优势地位,信息量少的一方则居于劣势地位,而优势方会比劣势方获得更多的利益。
在经济活动中理性经济人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所以人们会有意识地追求和利用信息不对称,以求获得最大利益。
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仅仅是对优势方有利,这样就偏离了市场交易中“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市场活动产生两个不利影响: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在现实的各种交易过程中都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现象,在股票市场中表现尤为突出。
股票只是所有权的凭证,可以认为其本身没有价值,不同主体间交易的是一种权利,从普通投资者角度来看主要是分红收益和交易过程中的溢价,其交易价格主要取决于公司成长预期。
在信息完全公开的情况下,交易价格是可以根据持续收益来换算的。
我国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摘要: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效果目前尚无定论,本文采用时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实证分析了上证综指收益率与货币供应量变化率及利率变化率的动态变化关系。
结果表明,货币政策调整对股票市场影响是显著的,但是在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手段对股市的影响效果是不同的。
股权分置改革提高了货币政策的股票市场传导的有效性,使得股票市场对货币政策信息的反应更加灵敏。
关键词:货币政策股票市场状态空间模型一、引言自1990年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和1991年7月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营业以来,我国股票市场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据统计,截至2011年底,我国股票市场上市公司总数达到2342家,流通市值达到16.49万亿元,而股票总市值也已达到了21.46万亿元,证券化率已达45.54%,以上数据显示,随着股票市场的不断发展及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股票市场的融资功能、资源配置功能等逐渐显现出来,股票市场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根据市场有效性假说,股票一种作为金融资产,其价格会受到不断传达至股票市场的新信息的影响。
货币政策作为政府调整宏观经济的一种手段,其所传递的信息也将会对股票市场的价格产生一定的影响。
但是对于货币政策影响股票市场的渠道和效果各国经济学家尚没有统一的定论。
二、文献综述国外已有的文献主要从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两个方面研究货币政策是否对股价产生影响,且结论也不尽一致。
bernanke(2005)研究表明,联邦基金利率预期之外下降25个基点,股价指数将会增长1%,非预期的货币政策变动对股票市场的超额收益有很大的影响。
nuno cassola(2008)等对欧洲gdp、m2、短期利率、债券收益率及股价指数之间采用svar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利率和资产价格在欧洲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股市的周期性波动与货币政策的短期冲击密切相关。
leitemo(2009)研究发现,股票实际价格和利率之间存在显著的相互关系,联邦基金利率升高100个基点,股票实际价格立刻下降7%-9%。
摘要:本文运用动态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在对2007年以来我国各层次货币供应量月度同比增速与股票市场之间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考察了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影响的不对称性问题。
研究结果表明,以货币供应量同比变动衡量的货币政策同股票市场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并且至少存在一个方程可以反映各变量间的这种稳定关系。
其中,M 0和M 1的同比增速是上证综指的格兰杰原因。
反周期的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具有不对称性,货币政策在紧缩期对股市的负面作用大于其在扩张期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货币政策;股票市场;不对称性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428(2010)09-0037-04Abstract:The paper applies dynamic econometric analysis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nthly growth rate of money supply at all levels and the stock market since 2007in China.On the basis of empirical research,the paper examines the asymmetric impact of monetary policy on the stock market.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long-term equilibrium between monetary policy and stock market,and such stable relationship can be reflected in at least one equation,in which the growth rate of M0and M1are the Granger causes of the Shanghai composite index.Counter-cyclical monetary policy has asymmetric impact on the stock market.The negative effects monetary policy has on stock market in the tightening phase is greater than its positive impact in expanding phase.Key words:Monetary Policy;Stock Market;Asymmetry收稿日期:2010-07-15作者简介:刘文超(1983—),男,陕西西安人,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韩非(1978-),男,江苏南京人,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一、引言二十多年来,无论在规模还是质量上,我国股票市场都获得了空前的发展。
据统计,截至2009年底,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总数已达1718家,股票总市值和流通市值分别为243939亿元和151258亿元,证券化率2007年曾一度高达133%。
随着我国股票市场制度建设的不断完善和股权分置改革使上市公司逐渐步入全流通时代,股票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性正在不断增强。
因此,以股票为代表的金融资产价格的波动,今后无疑会对金融体系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产生越来越显著的影响。
为了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创造良好的宏观经济运行环境,我们需要在深入分析我国反周期的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各种不同影响的基础上,恰当地运用多种货币政策来稳定股票市场,避免股票价格出现过度波动。
现有的研究从理论和经验上探析了股票市场与货币政策,乃至与整个实体经济的总体关系,相互作用方式及特点,但大部分在研究中却忽略了考察货币政策在不同阶段对股票市场影响的不对称性问题。
2007年以来,我国货币政策经历了一轮由“从紧”向“适度宽松”的重大转变,与此同时,股票市场也经历了一轮由巨幅上涨,到惨烈下跌,再到强劲反弹的过程。
其间,货币政策与股市之间存在何种联系,货币政策在不同阶段对股市的影响及其特点如何,这些问题37都需要理论界给予解释。
有鉴于此,本文将在考察这一时期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反周期的货币政策在不同阶段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及其特点。
二、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影响的作用机制分析我国货币政策从调控货币供应量方面对股票市场的影响,理论上主要通过下述几种作用渠道来实现。
(1)央行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时,公众手中将持有更多的货币,在替代效应的作用下,公众会增加对以股票为代表的金融资产的配置。
新增货币追逐既定数量的股票,会促使股市繁荣,推升股票市场整体价格水平。
(2)宽松的货币政策使企业的融资需求易于得到满足,这一方面有利于企业扩大对金融领域的投资,另一方面也降低了股东,特别是企业“大小非”通过减持股票来获取资金的意愿,二者共同作用也会促使股价上升。
(3)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会提升公众对未来通货膨胀的预期,为了实现资产的保值与增值,公众会增持股票资产以抵御通胀风险,进而会推动股票价格上升。
(4)中国股市历来是一个资金加情绪推动的市场,宽松的货币政策会增强公众对未来经济增长的信心,基于对未来利润回报的良好预期,公众也会增持股票,提升股价水平。
(5)从股票的内在价值看,扩张性货币政策所带来的通胀预期会降低实际利率水平,在与良好的利润回报相结合后,二者会提升股票的内在价值和估值水平,从而在理论上为股票价格的上扬提供有力的支撑。
在央行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时,股票价格理论上会做出相反的变动。
当然,货币政策的“松”“紧”与股票市场涨跌的同步性,仅在理论层面上成立,由于货币政策的制定、实施存在时滞效应,金融市场的不完全性依然存在,加之股票价格变动通常具有先行性,因而在实际运行中,这些因素都会使货币政策对股市的短期影响并不一定严格遵循上述分析。
另外,在其他外在因素大致相同的条件下,扩张与紧缩的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作用力度也并不相同,认识影响的这种不对称性对于货币当局把握好不同阶段的政策实施力度显得尤为重要。
三、实证分析为了分析货币政策在扩张与收缩阶段对股市的不同影响,此处主要分两步来进行实证分析。
首先,从总体上考察观察期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的关联关系,寻找与股票市场价格变动最为密切的货币政策变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划分货币政策扩张与紧缩阶段,研究不同阶段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不同影响及其特点。
(一)变量与数据选取考虑到我国利率尚未完全实现市场化,货币政策主要通过调控信贷规模,影响货币供应量来实现,因而本文选取三个层次的货币供应量M0、M1和M2的月度同比增速指标来表征货币政策的变动。
其中,M0=流通中的现金,M1=M0+企业活期存款+其他存款,M2= M1+企业定期存款+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其他存款,原始变量分别记做M0、M1和M2。
股票市场价格波动情况则由代表性强、影响力大的上证综合指数(Shanghai composite index)月末收盘点位来表征,原始变量记做SZ。
需要指出的是,货币政策变量使用M0、M1和M2的月度同比增速而非绝对额指标,是由于同比增速指标,不仅能够有效消除数据的季节性影响,而且与货币供应量绝对数额相比更有利于反映央行扩张或紧缩的调控意图与货币政策的周期性变动。
因此,本文所有数据均采用月度数据,资料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及大智慧软件系统,样本期间为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36组数据。
所有变量与模型均采用计量软件Eviews5.0进行处理和检验。
(二)单位根检验Engle和Granger(1987)提出的协整(Cointegration)理论,为非平稳时间序列建模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该理论认为,一些经济变量本身虽然是非平稳序列,但其线性组合却有可能是平稳序列。
这种平稳的线性组合被称为协整方程,并且可以被解释为变量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在进行协整分析之前,首先需要对各个变量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
根据动态经济计量理论,时间序列之间如果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二者就必须是相同阶数的单整(Integration)序列。
单整是指变量序列具有自回归趋势或存在时间趋势。
变量序列如果经过d次差分之后变成一个平稳序列,则该序列就被称为d阶单整序列。
其中,单整阶数既是指为使序列平稳而差分的阶数,也是指序列中所包含的单位根个数,若序列不包含单位根则该序列是一个平稳序列。
目前,考察变量序列平稳性的标准方法是单位根检验,此处也采用ADF单位根检验(Augmented Dick-ey-Fuller unit root test)法来检验样本期上证综指和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速序列的平稳性,该检验的零假设H0为序列存在单位根。
38表1各变量的ADF 单位根检验结果注释:D 表示原始变量的一阶差分,检验形式(C ,T ,K)中的C ,T ,K 分别表示单位根检验方程包括截距项,时间趋势项和滞后阶数,0值表示检验方程不包括截距项或时间趋势项。
滞后期根据Akaike 准则确定,样本数为36。
表1中各变量的单位根检验结果显示:货币供给量各层次的月度同比增速序列与上证综指序列不能拒绝原假设,因此原始变量序列是非平稳的时间序列;而其一阶差分序列则至少可在99%的置信水平下拒绝原假设,因而可以认为是平稳序列,具备进行协整检验的前提条件。
(三)Johansen 协整检验Johansen 协整检验是一种以VAR 模型为基础的检验回归系数的方法,与E-G 方法不同的是,它能够同时对多变量进行协整检验。
由于该检验以VAR 模型为基础,所以这里首先要确定VAR 模型的滞后期数,尔后再以此为起点,检验货币政策各变量与上证综指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
表2VAR 模型滞后期选择标准注释:*表示各标准下滞后期的选择。
表2显示,在5个评价指标中有4个认为应该建立VAR (2)模型,因此滞后期数选择2较为恰当。
以此为基础,对各变量进行Johansen 协整检验。
表3各变量间的Johansen 协整检验结果注释:*表示在5%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
**MacKinnon-Haug-Michelis (1999)p-values.表3的检验结果显示,根据原假设,各层次货币供应量的月度同比增速与上证综指收盘点位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亦即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并且至少存在一个反映各变量间关系的协整方程。
(四)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为进一步分析各变量之间的内在因果关系,寻找对股票市场影响显著的政策变量,下面对各变量进行因果关系检验。
因果关系检验是动态经济计量学建模理论的重要步骤之一,其目的是为了检验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是否真正存在因果关系,以保证模型设定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