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预防粉尘爆炸事故方案.docx
- 格式:docx
- 大小:17.30 KB
- 文档页数:3
应对粉尘爆炸的紧急预案和措施简介粉尘爆炸是一种常见的工业事故,可能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保障员工安全和减少潜在风险,制定一份粉尘爆炸的紧急预案和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提供一些简单且可行的策略,以便应对粉尘爆炸事故。
预防措施1. 定期清洁:保持工作区域的清洁,定期清除积聚的粉尘。
定时清洗设备和机器,以防止粉尘聚集。
2. 防尘措施:使用密封设备和管道,以减少粉尘扩散。
安装风扇和通风系统,确保空气流通,防止粉尘积聚。
3. 良好维护:定期维护设备和机器,确保其正常运行。
修复损坏的设备和漏洞,以减少火源可能性。
紧急预案1. 员工培训:对所有员工进行粉尘爆炸的紧急预案培训,包括如何发现和报告潜在的粉尘积聚,以及逃生和求救方法。
2. 紧急联系人:指定一名负责人作为紧急联系人,负责与消防部门和相关机构进行联系,并提供必要的信息。
3. 紧急疏散计划:制定详细的疏散计划,并将其公布在易于访问的地方。
确保所有员工了解逃生路线和集合点。
4. 紧急装备:提供适当的紧急装备,如灭火器和防护面具,以便员工在需要时进行自救。
应急措施1. 发现粉尘积聚:如果发现有粉尘积聚的迹象,立即报告负责人。
不要尝试自行清除粉尘,以免引发爆炸。
2. 火源隔离:迅速采取措施将潜在的火源隔离,例如关闭电源、切断气源等,以防止火源引发爆炸。
3. 疏散员工:根据预先制定的疏散计划,迅速疏散员工到安全区域。
避免使用电梯,优先选择楼梯进行疏散。
4. 报警和求助:在安全区域内,立即拨打紧急电话报警,并通知紧急联系人和相关机构。
提供准确的位置和情况描述。
以上是针对粉尘爆炸的紧急预案和措施。
每个工作场所都应根据其具体情况进行定制化制定,并确保员工了解和熟悉这些预案和措施。
通过预防、培训和应急措施的结合,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粉尘爆炸事故的发生,并保障员工的安全。
粉尘爆炸预防粉尘爆炸是一种常见的火灾危(wei)险,对工业生产和人员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预防粉尘爆炸事件的发生,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降低爆炸风险。
本文将从粉尘爆炸的原因、预防措施、管理措施、培训和意识提高以及紧急应对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粉尘爆炸的原因1.1 粉尘积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积累在设备或者场地中。
1.2 粉尘浓度:粉尘浓度超过爆炸极限范围。
1.3 热源:存在着引起爆炸的热源,如明火、静电等。
二、粉尘爆炸的预防措施2.1 定期清理:定期清理设备和场地中的粉尘积累。
2.2 控制粉尘浓度:采取措施降低粉尘浓度,如通风、除尘等。
2.3 防止热源:有效控制热源的产生和传播,避免引起爆炸。
三、粉尘爆炸的管理措施3.1 制定安全规程:建立粉尘爆炸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3.2 定期检查:定期对设备和场地进行安全检查,确保符合安全标准。
3.3 安全设备:安装爆炸防护设备,如防爆门、防爆灯等,提高安全性。
四、培训和意识提高4.1 培训员工:对员工进行粉尘爆炸的危(wei)险性和预防知识的培训。
4.2 意识提高:提高员工对粉尘爆炸危(wei)险的认识,加强安全意识。
4.3 应急演练:定期组织粉尘爆炸的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处置能力。
五、紧急应对方面5.1 紧急通知:发生粉尘爆炸事件时,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并启动应急预案。
5.2 疏散安全:确保员工安全疏散到安全地点,避免次生灾害。
5.3 应急处置: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爆炸事故的扩散,减少损失。
通过以上对粉尘爆炸的原因、预防措施、管理措施、培训和意识提高以及紧急应对方面的详细阐述,可以有效提高工业生产中粉尘爆炸的预防和处理能力,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和稳定。
希翼相关企业和机构能够重视粉尘爆炸的危害性,加强安全管理,预防事故的发生。
2023年粉尘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范文注:以下是一个设想的2023年粉尘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范文,供参考。
2023年粉尘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范文(二)一、概述粉尘爆炸事故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工业安全事故,由于粉尘的特殊性质,事故一旦发生可能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有效应对粉尘爆炸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旨在确保粉尘爆炸事故的快速、有序、有效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预警和报警1. 监测系统:在工业企业中设置有效的粉尘浓度监测系统,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校准,并确保其正常运行。
2. 报警装置:配备可靠的报警装置,当监测系统检测到粉尘浓度超出安全阈值时,立即触发报警装置,启动应急响应程序。
3. 预警系统:建立统一的粉尘爆炸事故预警系统,实现预防、预判、预警,及时向相关部门和人员发出警报信息,以便快速响应和处置。
三、应急响应1. 应急组织(1) 主要负责人:工业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指派一名经验丰富的主要负责人,负责指挥应急工作,协调各相关部门和人员。
(2) 应急小组:成立包括消防队伍、医疗救援队伍、抢险队伍等在内的应急小组,各部门人员熟悉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演练和培训,保证应急处置能力。
(3) 决策组:根据事故情况快速召开决策组会议,由应急组织的主要负责人与监管部门、专家等进行沟通和决策,制定应急处置方案。
2. 应急处置(1) 事故现场安全防护:在事故现场设置警戒线和安全防护区域,确保无关人员不进入事故现场,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
(2) 人员疏散和救援:在发生粉尘爆炸事故后,及时启动人员疏散和救援工作,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同时协调医疗救援力量,及时救治伤者。
(3) 灭火和爆炸防范:对事故现场进行灭火工作,采取适当的灭火措施,确保火灾不再扩大。
同时,加强爆炸防范措施,减少次生爆炸的风险,保障工作人员和救援人员的安全。
(4) 应急物资准备:提前准备好常用的应急物资,如防护服、呼吸器、灭火器材等,确保及时投入应急救援工作。
粉尘爆炸预防一、背景介绍粉尘爆炸是一种常见的工业安全事故,发生时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甚至整个工厂的毁灭性破坏。
为了预防粉尘爆炸事故的发生,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二、粉尘爆炸的原因粉尘爆炸的发生需要满足三个要素:可燃粉尘、氧气和点火源。
当可燃粉尘浓度在爆炸极限范围内,遇到点火源时,就会发生爆炸。
常见的可燃粉尘包括木材粉尘、金属粉尘、化学品粉尘等。
三、粉尘爆炸预防措施1. 粉尘控制:a. 保持清洁:定期清洁工作场所,包括设备、地面、管道等,以减少可燃粉尘的积累。
b. 封闭设备:对于可能产生粉尘的设备,应尽量进行密封,减少粉尘的扩散。
c. 使用抑尘剂:在产生粉尘的过程中,使用抑尘剂可以减少粉尘的产生和扩散。
d. 合理布局:对于易产生粉尘的设备,应合理布置,以减少粉尘的积累。
2. 空气流动控制:a. 安装通风设备:对于粉尘密集的工作区域,应安装通风设备,保持空气流通,减少粉尘浓度。
b. 控制空气流速:通过调整通风设备的风速,控制空气中的粉尘浓度,降低爆炸风险。
3. 防止点火源:a. 防止静电积聚:使用防静电设备和材料,减少静电的积聚和释放。
b. 使用防爆设备:对于易产生火花的设备,应使用防爆设备,如防爆电器、防爆灯具等。
c. 禁止吸烟:在易燃易爆区域内,禁止吸烟,防止引发火灾和爆炸。
4. 培训和意识提高:a. 培训员工:对于从事粉尘密集工作的员工,应进行粉尘爆炸预防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b. 定期演练:定期组织粉尘爆炸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反应能力。
四、粉尘爆炸应急处理1. 爆炸报警:当发生粉尘爆炸时,应立即触发爆炸报警系统,通知相关人员进行紧急处理。
2. 疏散人员:在爆炸发生后,应立即疏散人员,确保他们的人身安全。
3. 切断电源:如果可能,应立即切断与爆炸相关的电源,以防止进一步的火灾和爆炸。
4. 使用灭火器:如果条件允许,可以使用适当的灭火器进行初期的火灾扑救。
5. 寻求专业帮助:在爆炸事故发生后,应立即联系消防部门和相关专业人员,寻求他们的帮助和指导。
2024年防止粉尘爆炸实施方案粉尘爆炸是一种严重的事故,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防止粉尘爆炸的发生,我国需要制定全面的实施方案。
以下是针对2024年的防止粉尘爆炸的具体措施和建议:1. 建立完善的粉尘管理制度:制定具体的粉尘管理规范和标准,包括工厂内粉尘的收集、排放、清理等方面的要求,确保工厂内部的粉尘处于安全的控制范围之内。
2. 加强对生产设备的监管:定期对工厂内的生产设备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减少设备故障引起的粉尘爆炸风险。
3. 定期进行粉尘监测:建立粉尘监测体系,对工厂内各个区域的粉尘浓度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超标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4. 增加消防设施和培训:加强工厂内的消防设施建设,包括灭火器、消防栓等,提高工人的火灾应急能力。
同时,组织定期的消防演习和培训,增强员工的消防意识和技能。
5. 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教育员工认识到粉尘爆炸的危害性和预防措施的重要性,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安全管理工作。
6. 完善事故应急预案:制定详细的粉尘爆炸事故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和应急措施,提前做好事故应急准备工作,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够快速、有效地进行处置和救援。
7. 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加强对工厂的监管和检查力度,对不符合安全要求的企业进行严厉处罚和行政罚款,形成严厉的法律法规执行环境,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管理责任。
8. 加强行业交流和经验分享:建立行业内的经验交流机制,通过举办峰会、研讨会等形式,让企业之间相互学习借鉴,推动整个行业的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9.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大对相关科研机构和企业的科技创新投入,推动粉尘爆炸防治相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粉尘防控的科技含量和效果。
10. 加强政府引导和支持:政府应加大对防爆工作的支持力度,注重技术示范、政策扶持等方面的引导,推动企业加强粉尘爆炸防控工作。
(完)。
关于开展防止粉尘爆炸事故专项整治工作的实施方案关于开展防止粉尘爆炸事故专项整治工作的实施方案一、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通过开展防止粉尘爆炸事故专项整治,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力度,强化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督促生产经营单位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标准等有关规定要求,完善安全技术及管理措施,建立预防粉尘爆炸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意识和防护自救能力,有效防范生产经营单位粉尘爆炸事故发生。
通过此次专项整治要掌握本企业内易发生粉尘爆炸事故作业场所的具体数量、分布情况及隐患排查情况,建立相应台帐资料和数据库,认真履行监管责任。
二、重点行业和重点内容(一)整治范围1、易发生粉尘爆炸事故的生产经营单位:包括机械加工、粮食加工、饲料加工、竹木加工等生产经营单位。
2、常见粉尘爆炸作业场所和设备:包括厂房、仓库、密闭空间等作业场所和除尘设备、混合机、抛光机、输送机、筛选机等会生产粉尘的设备。
3、常见爆炸粉尘:镁、铝等爆炸性粉尘;炭黑、焦炭、煤、铁、锌等可燃性导电粉尘;聚乙烯、酚醛树酯、小麦、玉米、砂糖、米糠、竹木、硫磺等可燃性非导电粉尘。
(二)重点内容1、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是否健全、人员是否配齐、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是否落实。
2、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否健全,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度是否落实,工作流程、操作规程是否健全完善。
3、生产经营单位法人是否清楚本单位有无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并采取了有效控制粉尘爆炸的措施。
4、生产经营单位是否认真做好安全生产和粉尘防爆教育,普及粉尘防爆知识和安全法规,使职工了解本单位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危险程度和防爆措施。
5、存在粉尘爆炸危险的企业在建筑布局、结构上是否符合相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要求。
6、生产经营单位是否结合自身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特点,制定了本单位粉尘防爆安全检查表,并按安全检查表认真进行粉尘防爆检查。
7、粉尘爆炸危险场所是否严禁烟火,所用电气设备是否符合安全规定要求。
8、危险物料是否密封在防止粉尘泄漏的容器内,并按工艺分片设置相对独立的除尘系统;所有产尘点是否装设吸尘罩;风管中是否有粉尘沉降;是否增加废料的湿度,以降低空气中的粉尘悬浮量。
2024年粉尘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范文一、背景介绍粉尘是生产过程中常见的一种废品,如果粉尘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和控制,就有可能引发粉尘爆炸事故。
粉尘爆炸事故具有爆发突然、危害大、蔓延快等特点,对人员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为有效应对粉尘爆炸事故,并最大程度减轻事故损失,制定此专项应急预案。
二、预案目标本预案的目标是加强对粉尘爆炸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置,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具体目标如下:1. 提高员工的防爆意识,加强培训;2. 建立健全粉尘防控管理制度;3. 设立必要的安全设施和装备;4. 做好应急救援设备和队伍的建设;5. 加强与消防部门和应急管理部门的沟通与合作。
三、应急组织1. 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协调调度。
由企业领导担任指挥长,企业应急协调小组成员担任副指挥长。
2. 小组成员:包括安全管理部门、职工代表、生产管理部门、设备维护部门、供应商等,各部门根据需要组建。
四、应急响应级别划分与扩大1. 级别划分:应急响应分为Ⅰ、Ⅱ、Ⅲ三个级别。
应急指挥部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启动响应级别。
2. 扩大:应急响应扩大范围为企业内部,尽量控制在被吹袭区内。
五、应急措施1. 预防措施:(1)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和培训,增强防控意识;(2)建立健全粉尘防控管理制度,确保生产环境符合安全要求;(3)设置防爆设施,定期检查和维护设施;(4)加强火灾防控,提高火灾自动报警和灭火系统的完善程度。
2. 预警措施:(1)建立健全对可燃物粉尘的实时监测系统,及时发现隐患;(2)建立预警机制,当粉尘达到预警值时,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事故发生;(3)加强与气象部门的联系,及时了解天气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3. 应急处置措施:(1)事故发生时,应急指挥部迅速组织救援,确保人员安全转移;(2)切断氧气、电力等供应,防止次生事故发生;(3)启动事故应急预案,根据具体情况展开救援和灭火工作;(4)通知有关专家参与事故处置,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5)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接受组织和监管。
一、目的为有效预防粉尘爆炸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高企业应对粉尘爆炸事故的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企业所有粉尘作业场所、仓库等区域。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预防粉尘爆炸事故领导小组(1)组长:企业主要负责人(2)副组长:分管安全负责人(3)成员:各相关部门负责人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本预案的落实,制定预防措施,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及时处理事故。
2. 预防粉尘爆炸事故办公室(1)主任: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2)成员:各相关部门人员办公室负责制定预防措施、组织应急演练、开展安全检查、处理事故信息等。
3. 预防粉尘爆炸事故应急小组(1)组长: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2)成员:各相关部门人员应急小组负责事故发生时的现场处置、人员疏散、物资调配等工作。
四、预防措施1. 事故预防(1)对员工进行粉尘爆炸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2)加强设备维护,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3)严格控制粉尘排放,确保粉尘浓度达标。
(4)加强通风排尘,降低粉尘浓度。
(5)定期对粉尘作业场所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火源管理(1)严禁在粉尘作业场所使用明火。
(2)严格执行动火作业审批制度,确保动火作业安全。
(3)对电气设备进行定期检查,防止产生火花。
3. 粉尘监测(1)安装粉尘浓度监测设备,实时监测粉尘浓度。
(2)对监测数据进行记录、分析,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五、应急处理1. 事故发生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小组进行处置。
2. 确保人员安全疏散,必要时采取紧急撤离措施。
3. 对事故现场进行隔离,防止事故扩大。
4. 组织消防队伍进行灭火,确保火灾得到有效控制。
5. 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确保生命安全。
六、应急演练1.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粉尘爆炸事故的能力。
2. 演练内容包括:事故报警、人员疏散、现场处置、灭火等。
3. 演练结束后,对演练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不足,改进预案。
预防和应对粉尘爆炸的行动计划1. 简介粉尘爆炸是一种严重的工业安全风险,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本行动计划旨在提供预防和应对粉尘爆炸的简单策略,以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
2. 预防措施- 定期清理和维护工作区域,确保没有积聚大量可燃粉尘。
- 使用防爆设备和防尘系统,有效控制粉尘产生和扩散。
- 提供员工培训,加强对粉尘爆炸危险的认识,教授正确的使用和维护设备的方法。
- 定期检查和维修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 使用防爆电器和工具,避免产生火花或高温,以减少粉尘爆炸的风险。
- 控制静电,使用防静电设备和材料,降低粉尘爆炸的可能性。
3. 应急响应计划- 制定和实施应急响应计划,明确责任分工和行动流程。
- 配备适当的消防设备和灭火器材,以迅速控制和扑灭爆炸事故。
- 建立报警系统,确保及时发现和通知爆炸事件。
- 定期组织演练和培训,提高员工应对粉尘爆炸事故的应急能力。
- 与当地应急机构建立紧密合作,共享信息和资源,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协助。
4. 监测和评估- 安装粉尘监测设备,定期检测和评估工作场所的粉尘浓度。
- 建立记录和分析系统,持续监测粉尘爆炸的风险和趋势。
- 及时调整和改进预防措施,以应对新出现的风险和问题。
5. 培训和宣传- 定期进行员工培训,包括粉尘爆炸的危害、预防和应急响应知识。
- 制作宣传资料和标识,提醒员工注意工作场所的安全和危险区域。
- 加强员工参与,鼓励其提出改进建议和报告潜在的危险情况。
6. 定期检查和评估- 建立定期检查制度,对工作场所的安全状况进行评估。
- 审查和更新预防措施,确保其适应工作场所的变化和发展。
以上行动计划将有助于预防和应对粉尘爆炸,保障工作场所的安全。
我们鼓励您立即着手实施,并定期检查和改进计划的有效性。
最新整理预防粉尘爆炸事故方案
多种粉尘均可发生爆炸
粉尘爆炸是于悬在空气中的可燃粉尘燃烧而形成的高气压所造成的。
粉尘是固体物质的微小颗粒,它的表面积与相同重量的块状物质相比要大得多,故容易着火。
如果它悬浮在空气中,并达到一定的浓度,便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一旦遇到火星,就可能引起迅速燃烧甚至爆炸。
粉尘的火灾爆炸事故多发生在煤矿、面粉厂、糖厂、纺织厂、硫磺厂、饲料、塑料、金属加工厂及粮库等厂矿企业。
这与粉尘爆炸所需条件有关。
粉尘爆炸本身是一类特殊的燃烧现象,它也需要可燃物、助燃物和点火源三个条件。
首先,粉尘本身是可燃粉尘。
可燃粉尘分有机粉尘和无机粉尘两类。
有机粉尘如面粉、木粉、化学纤维粉尘等,无机粉尘包括金属粉尘和一部分矿物性粉尘(如煤、硫等)。
最常见的可燃粉尘有煤粉尘、玉米粉尘、土豆粉尘、铝粉尘、锌粉尘、镁粉尘、硫磺粉尘等。
其次,粉尘必须悬浮在助燃气体(如空气中),并混合达到粉尘的浓度爆炸极限。
粉尘在助燃气体中悬浮是于粉碎、研磨、输送、通风等机械作用造成的。
大粒径的粉尘一般沉降为只有燃烧能力的沉积粉尘,只有小粒径的粉尘才能在助燃气体中悬浮。
同时,爆炸粉尘的危险性浓度爆炸极限下限来表示,一般为20-60克/立方米,低于这个浓度,难以形成持续燃烧,更谈不上爆炸。
第三,有足以引起粉尘爆炸的点火源。
粉尘具有较小的自燃点和最小点火能量,只要外界的能量超过最小点火能量(多在10毫焦-100毫焦)或温度超过其自燃点(多在400℃-500℃)就会爆炸。
此外,易产生静电的设备未能妥善接地或电气及其配线连接处产生火花,尤其是粉碎机的进料未经筛选,致使铁物混入,产生碰撞性火星,皆可引发粉尘爆炸。
需指出的是,粉尘爆炸还极有可能发生破坏性更大的二次爆炸。
当粉尘悬浮于含有足以维持燃烧的氧气环境中,并有合适的点火源时,可能发生初次爆炸,并引起周围环境的扰动,使那些沉积在地面、设备上的粉尘弥散而形成粉尘云,遇火源形成灾难性的第二次爆炸。
此外,第一次爆炸后,在粉尘的爆炸点,于空气受热膨胀,密度变小,迅速形成爆炸点逆流(俗称“返回风”),遇粉尘云和热能源,也会发生第二次爆炸。
科学防治是关键
粉尘爆炸于性质较为特殊,因此救援方法也与普通火灾爆炸有所不同。
扑救粉尘爆炸事故的有效灭火剂是水,尤以雾状水为佳。
它既可以熄灭燃烧,又可湿润未燃粉尘,驱散和消除悬浮粉尘,降低浓度。
忌用直流喷射的水和泡沫,也不宜用有冲击力的干粉、二氧化碳、1211灭火剂,防止沉积粉尘因受冲击而悬浮引起二次爆炸。
对一些金属粉尘(忌水物质)如铝、镁粉等,遇水反应,会使燃烧更剧烈,因此禁止用水扑救。
可以用干沙、石灰等(不可冲击);堆积的粉尘如面粉、棉麻粉等,明火熄灭后内部可能还阴燃,也应引起足够重视;对于面积大、距离长的车间的粉尘火灾,要注意采取有效的分割措施,防止火势沿沉积粉尘蔓延或引发连锁爆炸。
于粉尘爆炸事故扑救极为困难,因此做好预防工作尤为重要。
主要预防措施有以下几条:
第一是消除粉尘源。
采用良好的除尘设施来控制厂房内的粉尘是首要的,可用的措施有封闭设备,通风排尘、抽风排尘或润湿降尘等。
除尘设备的风机应装在清洁空气一侧。
应注意易燃粉尘不能用电除尘设备,金属粉尘不能用湿式除尘设备。
设备启动时应先开除尘设备,后开主机;停机时则正好相反,防止粉尘飞扬。
粉尘车间各部位应平滑,尽量避免设置一些无关设施(如窗幕、门帘等)。
管线等尽量不要穿越粉尘车间,宜在墙内敷设,防止粉尘积聚,另外,在条件允许下,在粉尘车间喷雾状水,在被粉碎的物质中增加水分也能促使粉尘沉降,防止形成粉尘云。
此外,在车间内做好清洁工作,及时人工清扫,也是消除粉尘源的好方法。
第二是严格控制点火源。
消除点火源是预防粉尘爆炸的最实用、最有效的措施。
在常见点火源中,电火花、静电、摩擦火花、明火、高温物体表面、焊接切割火花等是引起粉尘爆炸的主要原因。
因此,应对此高度重视。
场所的电气设备应严格按照《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进行设计、安装,达到整体防爆要求,尽量不安装或少安装易产生静电,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并采取静电接地保护措施。
被粉碎的物质必须经过严格筛选、去石和吸铁处理,以免杂质进入粉碎机内产生火花。
第三是采取可靠有效的防护措施。
对于较小的粉碎装置,可以增加其强
度,并要考虑防止爆炸火焰通过连接处向外传播。
为减小爆炸的破坏性可设置泄压装置,如对车间采用轻质屋顶、墙体或增开门窗等。
但应注意,泄压装置宜靠近易发生爆炸的部位,不要面向人员集中的场所和主要交通要道;为减少助燃气体含量,在粉尘与助燃气体混合气中添加惰性气体(如氮气),减少氧含量,也是可行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