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三一轮复习生物单元测试试题(7):生物的生殖与发育(老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2.29 MB
- 文档页数:11
闪堕市安歇阳光实验学校第三单元第五讲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09·北京西城高三抽样)生殖方式的变化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内容。
下面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有性生殖的出现,增加了生物的变异,加快了进化的速度B.双受精有利于种子贮存营养,这是被子植物占优势的原因之一C.脊椎动物的胚胎发育中都有羊膜,说明其生殖过程没有脱离水环境的限制D.胎生动物的卵细胞比卵生动物的小,胚胎发育的营养主要来自母体【解析】本题考查了生物生殖的相关知识,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哺乳类、鸟类和爬行类的动物胚胎发育的早期形成了羊膜结构,保证了胚胎发育时所需的水环境,并且具有防震和保护作用,增强了对陆地环境的适应能力。
因此本题答案是C。
【答案】C2.(2009·齐齐哈尔高三期末)下面是对高等动物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雌、雄配子及受精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A.每个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1/4的细胞质B.等位基因进入卵的机会并不相等,因为一次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C.进入卵细胞并与之融合的精子几乎不携带细胞质D.雌、雄配子彼此结合的机会相等,因为它们的数量相等【解析】考查生物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产生卵细胞的过程由于发生了不均等分裂,故产生的卵细胞内含有大多数初级卵母细胞的细胞质。
等位基因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发生分离,进入极体和次级卵母细胞的机会是均等的,进入卵细胞的机会也相等。
高等动物受精时一般雄配子的数量较雌配子多。
【答案】C3.(2009·诸城一中评估练习)a和b属于同一生物体内的两个细胞,通过对其DNA分子含量的测定,发现a细胞中DNA含量是b细胞的两倍,最可能的解释是( )A.a是正常的体细胞,b是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的细胞B.a处于有丝分裂中心体相互分离时,b处于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移向两极时C.a是处于有丝分裂前期的细胞,b是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D.a是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b是处于有丝分裂前期的细胞【答案】B4.(2009·北京西城高三抽样)减数分裂过程中,一个DNA分子复制的两个子代DNA分子分别位于两条( )A.同源染色体上B.非同源染色体上C.非姐妹染色单体上D.姐妹染色单体上【解析】本题考查减数分裂及DNA复制的相关知识,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A图表示某种哺乳动物细胞在正常培养时所测得的细胞中DNA含量与细胞数的变化。
用某种化合物处理培养着的细胞,结果DNA含量与细胞数的变化如B图所示,该化合物所起的作用是()A.促进细胞分裂B.抑制DNA的复制C.抑制纺锤体的形成D.促进DNA的高度螺旋化解析:细胞周期中大多数细胞处于分裂间期,DNA数为2,加入某种物质后,大多数细胞DNA数变为4,说明细胞DNA加倍,而不进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进入两个子细胞中的过程,所以该化合物所起的作用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答案:C2.(2010·广州检测)现将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且核DNA都已用32P标记的一个细胞,放在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若该细胞连续进行4次有丝分裂,则含32P的子细胞数量最少和最多分别是(不考虑交叉互换)()A.2,16B.2,8C.4,8D.4,16解析:两对同源染色体含32P的DNA单链有8条,复制形成的每个染色单体都有一个DNA单链被32P标记,第一次分裂后形成的两个细胞都含有32P标记的四条单链,每个细胞再经过连续3次有丝分裂,分别带有32P的四条单链随机进入到8个子细胞中,因此含32P的细胞最少数是2,最多数是8。
答案:B3.细胞周期的各阶段,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和DNA分子数量比不.可能是下图中的()解析:整个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量∶DNA分子的数量=1∶2或1∶1。
所以A坐标中的情况不可能出现。
答案:A4.(2010·广州一模)下图是同一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据图分析可作出的判断是()A.图①②③④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B.若按分裂的先后顺序排列,应为①→④→③→②C.该种生物的叶肉细胞中共含有6个DNA分子D.图③过程发生了基因重组解析:根据图中染色体的形态特征可判断出:①表示有丝分裂的前期,②表示有丝分裂的末期,③表示有丝分裂的后期,④表示有丝分裂的中期。
这四个时期构成了有丝分裂的分裂期,而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该种生物叶肉细胞中含有6个或12个DNA分子,基因重组发生于减数分裂。
2011届高三一轮复习生物单元测试试题(7)生物的生殖与发育(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精原细胞增殖的方式是ﻩﻩ( )A.无丝分裂ﻩB.有丝分裂ﻩC.减数分裂ﻩD.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2.形成原肠胚后细胞将进一步分裂分化。
分化的本质是ﻩ( )ﻩA.细胞数量的增加 B.细胞数量的减少ﻩC.合成某些特异性蛋白质D.消耗某些特异性蛋白质3.蝌蚪变态成青蛙时,尾部消失的机制是ﻩﻩ( )ﻩA.青蛙个体大,尾部相对小ﻩB.青蛙上岸后,尾部组织脱水萎缩C.尾部功能被四肢代替ﻩﻩD.尾部细胞产生水解酶,细胞自溶4.在生物体内,细胞没有表现出全能性,而是分化为不同的组织、器官,是因为ﻩ( )ﻩA.在个体发育的不同时期,细胞内的基因发生了变化ﻩﻩB.细胞丧失了全能性ﻩC.不同的细胞内基因不完全相同D.基因的表达有选择性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ﻩﻩﻩﻩ()①水螅和酵母菌只能进行出芽出殖②双受精是指一个卵细胞与两个精子的结合过程③根霉产生的孢子不是生殖细胞ﻩ④组织培养是依据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发展起来的一项无性繁殖的新技术ﻩ⑤分裂生殖是单细胞生物普遍存在的一种生殖方式A.①②⑤ﻩB.②④⑤C.③⑤D.④⑤6.基因型为Mm的动物,在精子形成过程中,基因MM、mm、Mm的分开分别发生在()①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ﻩ②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ﻩ③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子细胞ﻩ④精子细胞形成精子A.①②③B.③③②ﻩC.②②②ﻩD.②③④7.下列关于向日葵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ﻩﻩ()ﻩA.个体发育的起点是种子B.种子无胚乳是由于胚珠内极核未受精C.收获的果实有时出现“空瘪粒”是由于胚珠内卵细胞未受精D.对未受粉的花蕾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就能避免“空瘪粒”8.如图甲、乙、丙、丁分别表示某种哺乳动物细胞(2n)进行减数分裂的不同时期,其中a表示细胞数目。
请判断b、c、d依次代表的结构或物质( )ﻩA.DNA分子数、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ﻩB.DNA分子数、染色单体数、染色体数C.染色体数、DNA分子数、染色单体数ﻩD.染色单体数、染色体数、DNA分子数9.下列哪项不能正确说明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 ) A.营养生长是生殖生长的基础B.一年生植物生殖生长开始,营养生长就逐渐减慢,甚至停止ﻩC.营养生长越旺盛,对生殖生长越有利ﻩD.花芽的形成,标志着生殖生长的开始,此时营养生长也可继续进行10.对右下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ﻩﻩ( )ﻩA.因为细胞中有中心体⑨,所以可以断定该细胞为动物细胞ﻩB.④是一个染色体,包含两个染色单体①、③,两个染色单体由一个着丝点②相连ﻩC.细胞中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即④和⑦为一对同源染色体,⑤和⑥为另一对同源染色体ﻩD.在后期时,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均为非同源染色体11.对下列细胞分裂模式图的分析,正确的是ﻩ()ﻩA.分别具有甲、乙、丙、丁细胞的生物个体,属于4个不同的物种B.只有乙细胞才有赤道板。
付兑市石事阳光实验学校会中学高三生物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知识点过关测试复习:典例解析例1下列属于营养繁殖方式的是( )A .播撒玉米种子种地B .野生水果落地后萌发出幼苗C .用土豆芽发育成植株D .埋下小麦种子后,种子发芽解析:不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个体的生殖方式,叫无性生殖,营养生殖是无性生殖的一,它指绿色开花植物能利用营养器官繁殖个体. 答案: C例2 小鸡是由鸡蛋中的哪一发育而成的A .卵白B 。
卵壳C 。
胚盘D 。
卵壳膜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鸟卵结构的掌握情况。
卵白含有营养物质和水分,供胚胎发育的需要;卵壳和卵壳膜成保护作用;胚盘里有细胞核,受精后发育为胚胎,是胚胎发育的场所。
答案:C例3 下列植物的繁育方法,属于有性生殖的是A . 用水稻种子进行繁殖B . 用月季花的枝条进行繁殖C . 用马铃薯的块茎进行繁殖D . 用秋海棠的叶进行繁殖解析:有性生殖是指由受精卵发育成个体的生殖方式。
B 、C 、D 均是利用植物的营养器官进行繁殖,是属于无性生殖。
答案:A 基础训练1.将海星碎割成小块,只要小块上带有盘,就能再生成一个完整的海星个体,这种再生作用属于无性 (选填“有性”或“无性”)生殖。
2.家蚕的发育需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而且幼虫与成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 完全变态发育。
蝗虫的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
而且若虫与成虫的形态和生活习性相似,这种发育过程称为不完全变态发育。
3.两栖类动物蛙的生殖必须在水中进行的原因是精子必须借水游动与卵结合。
4.植物的组织培养是利用无性生殖的原理,使植物组织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通过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快速发育成植株的高技术手段。
5.鸟类的生物和发育一般依次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和育雏几个两栖动物的昆虫的生殖植物的生殖有性生殖:由受精卵发育成个体的生殖方式无性生殖:不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个体 家蚕的生殖和发育 有性生殖完全变态发育(发育过程经过卵、幼虫、青蛙的生殖:体外受精,受精作用和幼体发育都必须在水中完成 青蛙的发育:变态发育(在由受精卵发育体的过程中,幼体和 鸟卵的结构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一般包括求偶、交鸟的生殖生物的生阶段,每个阶段都伴随着复杂的繁殖行为。
单元同步测试(四)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满分为100分。
考试时间为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生殖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但不同的生物有不同的生殖方式。
下面与生物生殖和细胞分裂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细菌以二分裂方式增殖,不存在有丝分裂②昆虫进行有性生殖,不存在有丝分裂③病毒都在活细胞内增殖,不存在有丝分裂④水螅能进行出芽生殖,不存在减数分裂⑤两栖动物进行有性生殖,不存在无丝分裂A.①②③B.①④C.①③D.③⑤解析:①中细菌的生殖方式为分裂生殖中的二分裂,③中病毒无独立的代谢系统,只有在宿主细胞内才能表现出生命活动,其增殖也在宿主细胞内,它们都不存在有丝分裂。
②中昆虫的受精卵进行有丝分裂,④中水螅通常进行出芽生殖,但在夏初和秋末还能进行有性生殖,因而存在减数分裂。
⑤中蛙的红细胞,可进行无丝分裂。
答案:C2.请据图分析有关有性生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有性生殖实现了基因重组,增强了生物的变异性B.Ⅰ+Ⅱ是有性生殖过程C.Ⅳ过程是在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基础上进行的D.地球上出现有性生殖的生物以后,生物进化的步伐大大加快了解析:根据遗传学知识可知,生物有性生殖后代产生变异性状主要是基因重组导致的,因此,可以说基因重组增强了生物的变异性。
合子发育成个体的过程主要是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
Ⅰ和Ⅱ是生殖细胞形成的过程,不能叫做有性生殖。
有性生殖比无性生殖能产生较多的变异,加快了生物进化的速度。
答案:B3.从某植物上获得如图所示豆荚,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图示的豆荚是由一个子房发育而来的B.形成图示的结果需要十粒花粉C.下一代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图中的③D.使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可使②与③一样解析:考查了果实的结构及发育。
果实由子房发育而来,种子由胚珠发育而来。
两个花粉粒进行双受精形成一粒种子。
第一单元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提分小卷(考试时间:30分钟试卷满分: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小明同学用带有芽眼的马铃薯块茎繁育出新植株。
下列繁殖方式与此不同..的是A.a B.b C.c D.d【答案】B【解析】图中的a嫁接、c扦插和d压条都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是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属于无性生殖,a嫁接、c扦插和d压条的繁殖方式与题中例子的繁殖方式相同;b图用种子进行繁殖,属于有性生殖,B错误。
故选B。
2.锹甲科昆虫的幼虫以腐朽的木纤维为食,成虫吸食花蜜和树干汁液,其生活史如图。
相关描述错.误.的是()A.锹甲虫的生殖为有性生殖B.受精卵是锹甲虫发育起点C.发育类型为完全变态发育D.幼虫与成虫竞争相同食物【答案】D【解析】A.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
锹甲虫的生殖过程经过了受精卵,属于有性生殖,A正确。
B.除病毒以外的生物基本组成单位是细胞。
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才标志着新生命的起点,因此受精卵是锹甲虫发育起点,B正确。
C.锹甲虫的生殖和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为完全变态发育,C正确。
D.锹甲科昆虫的幼虫以腐朽的木纤维为食,成虫吸食花蜜和树干汁液,因此幼虫与成虫不会竞争相同的食物,D错误。
故选D。
3.有关下列四种动物生殖发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甲的生长发育过程为完全变态发育B.乙的生长发育过程为不完全变态发育C.丙的生长发育过程经历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D.丁在繁殖过程中会表现出求偶、孵卵等行为【答案】B【解析】A.甲是蝴蝶,蝴蝶的发育过程经历:卵→ 幼虫→ 蛹→ 成虫,属于完全变态发育,A正确。
B.乙是两栖动物青蛙,其发育过程属于变态发育,B错误。
C.丙是蝗虫,其发育过程经历:卵→ 若虫→成虫,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C正确。
然顿市安民阳光实验学校第五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第一节、生物的生殖一、生殖的类型名词: 1、生物的生殖:每种生物都能够产生自己的后代,这就是~。
2、无性生殖:是指不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出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易保持亲代的性状。
3、有性生殖:是指经过生殖细胞(也叫配子)的结合,产生合子,由合子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这是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生殖方式,具有双亲的遗传性,有更强的生活力和变异性。
4、分裂生殖(单细胞生物特有):是生物体由一个母体分裂成两个子体的生殖方式。
如变形虫、细菌、草履虫。
5、出芽生殖:母体→芽体→新个体,如水螅、酵母菌。
6、孢子生殖:母体→孢子→新个体,如青霉、曲霉。
7、营养生殖:植物的营养器官(根、茎、叶)发育为新个体,如马铃薯块茎、草莓的匍匐茎,秋海棠等。
8、嫁接:一种用植物体上的芽或枝,接到另一种有根系的植物体上,使接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新植物体的方法。
9、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外植体(离体组织或器官)→消毒→接种→愈伤组织(组织没有发生分化,只是一团薄壁细胞)→组织器官→完整植株。
10、配子生殖:由亲体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配子,两两相配成对,互相结合,成为合子,再由合子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
11、卵式生殖:卵细胞与精子结合的生殖方式叫做~。
凡是种子植物用种子进行繁殖时,都属予卵式生殖。
12、受精作用: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成为合子的过程,叫做~。
13、花粉管:是萌发的花粉粒内壁突出,从萌发孔伸出而形成的管状结构。
主要作用是将其携带的精子和其他内容物运至卵器或卵细胞内,以利于受精作用。
14、双受精: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成为合子,又叫受精卵(染色体为2N);另一个精子与两个极核结合成为受精极核(染色体为3N),这种被子植物特有的受精现象叫做双受精。
15、被子植物:凡是胚珠有子房包被着,种子有果皮包被着的植物,就叫做~。
语句:1、凡是种子植物用种乎进行繁殖时,都属予卵式生殖,因为要产生种子,必须经过双受精作用,即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另一个精子与两个极核结合。
专题14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一、单选题1.农民王小二在政府的帮助下,走上了饲养牛蛙和野鸡的致富之路。
他观察到雌雄牛蛙以“抱对”形式进行繁殖、野鸡是以“交配”形式进行繁殖,请你说出这两种动物的受精方式()A.牛蛙和野鸡都是体内受精B.牛蛙是体内受精,野鸡是体外受精C.牛蛙是体外受精,野鸡是体内受精D.牛蛙和野鸡都是体外受精2.秋天,在桃树上如果发现个别变异芽,欲将变异芽的性状保留下来,最好的措施是()A.取下变异芽嫁接到砧木上B.等开花时接受同株其他花的花粉C.等开花时接受异株花粉D.等开花时进行自花授粉3.如图是昆虫两种变态发育全过程中各时期的示意图。
图中①为卵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②为蛹期,③为幼虫期B.为提高蚕丝产量,应延长②时期C.蜜蜂的完全变态发育过程是①→②→④D.蝗虫的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是①→②→③→④4.下列关于生物生殖和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A.鸟卵中的卵白是胚胎发育的部位B.果实的果皮由雌蕊中的柱头发育而来C.家蚕的发育过程为不完全变态发育D.青春期是人体生长和发育的关键时期5.本学期“开学第一课”节目中播放了我国首例无壳孵化小鸡的发育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卵黄为小鸡的胚胎发育提供营养B.小鸡的胚胎是由胚盘受精后发育而形成的C.无卵壳孵化小鸡的过程中,需要为胚胎发育提供适当的保护措施D.科学家不断改进人工孵化小鸡的技术是因为鸡不具有孵卵这一行为6.红花刺槐因其花色红艳、观赏价值高而成为我市城市绿化新树种,其繁殖方式一般采用白花刺槐做砧木嫁接而成。
下列有关嫁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属于无性生生殖B.嫁接时要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C.只保持砧木的优良性状D.能够加快繁殖速度7.有关青蛙生殖和发育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雄蛙鸣叫是求偶行为B.青蛙产下的卵块中含有受精卵C.小蝌蚪的发育在水中进行D.成蛙水陆两栖,用肺和皮肤呼吸8.下面是欣欣同学对四幅图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A.甲生物的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B.乙生物在生殖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C.丙生物在生殖发育过程中有胎生哺乳的特点D.丁生物在生殖发育过程中有孵卵育雏的行为9.结合下图,关于鸟卵结构与功能的说法,不科学的是()A.1为卵壳,起保护作用B.2为胚盘,所有胚盘都能发育成胚胎C.3为卵黄,胚胎发育的主要营养来源D.4为卵白,为胚胎的发育提供营养和水分10.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
然顿市安民阳光实验学校《生物的生殖》训练卷曾小(江西泰第二中学 343700)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通过有丝分裂产生生殖细胞进而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A.有性生殖 B.无性生殖 C.出芽生殖 D.营养生殖1. B 通过有丝分裂产生的生殖细胞是无性别之分的,如无性孢子,通过这种方式的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
2.秋天,在桃树上发现一个“变异芽’,欲将变异芽的性状保留下来,则应( )A.等开花时,进行白花传粉B.等开花时,进行同株异花传粉C.等开花时,进行异株异花传粉D.取下“变异芽”嫁接在砧木上2.D 只有无性生殖可以保持亲本的性状3.下图中A图与B 图的生殖方式有何不同()A.A图为有性生殖,B图为无性生殖B.B图产生的子代在遗传上相似;A图产生的子代遗传上不同C.A 图所示的两个子细胞在遗传上相似,B图所示的两个子细胞遗传上不同D.A图所示子代遗传与亲代相似,B图所示子代遗传与亲代不同3.D A图为分裂生殖,两个子细胞在遗传上相似,且与亲代相似;B图为有性生殖,两个子细胞在遗传上相似,但与亲代不同。
4.下列有关减数分裂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R、r随所在的染色体发生了交换,则R、r完全分开分别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B.减数第一次分裂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C.欲观察同源染色体配对现象,最佳的实验材料是马蛔虫受精卵D.雄家兔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时的细胞核内的DNA含量与体细胞核大致相同4.B 交换后的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分别含有A和a,故A、a完全分开最后是随着染色单体的分开而分开的,应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四倍体(八倍体等)植物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移向每一极的含有同源染色体;马蛔虫受精卵通过有丝分裂增殖。
5.下列与细胞分裂有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蛙的受精卵的第三次分裂为有丝分裂B.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有线粒体、核糖体、高尔基体等C.秋水仙素作用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能使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D.若人的精子细胞核中DNA为n,则体细胞中的DNA一定大于2n5.C 秋水仙素作用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纺锤体,结果使分裂后期不能形成子细胞。
第19章生物的生殖与发育单元测试卷(满分50分,考试用时3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郑州市绿博园内种植着塔菊,常常可以看到同一树桩上开放着不同颜色的菊花。
下列繁殖方式和塔菊繁殖方式不同的是()A.丢弃在土壤中的核桃,长出一株新植株B.利用杨树枝条来繁殖后代C.马铃薯用块茎繁殖D.用草莓叶片进行组织培养培育出草莓【分析】有性生殖要经过受精作用,即雌雄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想个体;无性生殖不需要经过受精作用,而由母体直接产生想个体。
据此作答。
【解答】解:塔菊繁殖方式与杨树枝条来繁殖后代、马铃薯用块茎繁殖、用草莓叶片进行组织培养培育出草莓都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丢弃在土壤中的核桃,长出一株新植株是用种子繁殖,属于有性生殖。
故选:A。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区别。
2.“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每年的春末夏初是池塘、河边最热闹的时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蝌蚪在发育过程中先长前肢再长后肢B.雄蛙鸣叫求偶,雌蛙将大量的受精卵产入水中C.受精卵上面的颜色深,吸热多,有利于受精卵的发育D.幼体和成体的形态结构差异很大,发育方式是完全变态发育【分析】青蛙经过雌雄抱对后将两性生殖细胞产在水中,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所以青蛙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
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因此,青蛙的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在青蛙的发育过程中,其幼体与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许多差异,属于变态发育。
【解答】解:A、蝌蚪在发育过程中先长后肢再长前肢,错误。
B、在繁殖季节,雌雄蛙经过抱对,分别把精子和卵细胞排放到水中,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错误。
C、受精卵上面的颜色深,吸热多,有利于受精卵的发育,正确。
2011届高三一轮复习生物单元测试试题(7)生物的生殖与发育(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精原细胞增殖的方式是()A.无丝分裂 B.有丝分裂C.减数分裂 D.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2.形成原肠胚后细胞将进一步分裂分化。
分化的本质是()A.细胞数量的增加 B.细胞数量的减少C.合成某些特异性蛋白质 D.消耗某些特异性蛋白质3.蝌蚪变态成青蛙时,尾部消失的机制是()A.青蛙个体大,尾部相对小B.青蛙上岸后,尾部组织脱水萎缩C.尾部功能被四肢代替D.尾部细胞产生水解酶,细胞自溶4.在生物体内,细胞没有表现出全能性,而是分化为不同的组织、器官,是因为()A.在个体发育的不同时期,细胞内的基因发生了变化B.细胞丧失了全能性C.不同的细胞内基因不完全相同D.基因的表达有选择性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水螅和酵母菌只能进行出芽出殖②双受精是指一个卵细胞与两个精子的结合过程③根霉产生的孢子不是生殖细胞④组织培养是依据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发展起来的一项无性繁殖的新技术⑤分裂生殖是单细胞生物普遍存在的一种生殖方式A.①②⑤B.②④⑤C.③⑤D.④⑤6.基因型为Mm的动物,在精子形成过程中,基因MM、mm、Mm的分开分别发生在()③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子细胞 ④精子细胞形成精子A .①②③B .③③②C .②②②D .②③④ 7.下列关于向日葵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个体发育的起点是种子B .种子无胚乳是由于胚珠内极核未受精C .收获的果实有时出现“空瘪粒”是由于胚珠内卵细胞未受精D .对未受粉的花蕾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就能避免“空瘪粒”8.如图甲、乙、丙、丁分别表示某种哺乳动物细胞(2n )进行减数分裂的不同时期,其中a 表示细胞数目。
请判断b 、c 、d 依次代表的结构或物质 ( ) A .DNA 分子数、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 B .DNA 分子数、染色单体数、染色体数 C .染色体数、DNA 分子数、染色单体数D .染色单体数、染色体数、DNA 分子数9.下列哪项不能正确说明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 )A .营养生长是生殖生长的基础B .一年生植物生殖生长开始,营养生长就逐渐减慢,甚至停止C .营养生长越旺盛,对生殖生长越有利D .花芽的形成,标志着生殖生长的开始,此时营养生长也可继续进行10.对右下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因为细胞中有中心体⑨,所以可以断定该细胞为动物细胞B .④是一个染色体,包含两个染色单体①、③,两个染色单 体由一个着丝点②相连C .细胞中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即④和⑦为一对同源染色体, ⑤和⑥为另一对同源染色体D .在后期时,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均为非同源染色体11.对下列细胞分裂模式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A .分别具有甲、乙、丙、丁细胞的生物个体,属于4个不同的物种C.细胞甲、丙、丁都含有同源染色体D.细胞甲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的染色体数目最多12.生物学家们认为:自从有性生殖方式出现以后,生物进化的速度大大加快了,你认为这是基于以下哪些理由()①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有更大的生活力和变异性②有性生殖比无性生殖进行得更快③可以让两个不同物种的个体杂交,产生新物种④最适者能找到更多的有性生殖的机会,因而使有利变异得到积累和加强A.①④C.①③B.①②D.③④13.①试管婴儿,②试管苗,③克隆羊,这三者可以说是现代生物科技的杰出成果,它们的诞生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最接近的是()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14.细胞核内的一个DNA分子经复制形成两个DNA分子,这两个携带完全相同的遗传信息的DNA分子彼此分离发生在()A.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B.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和有丝分裂的后期C.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D.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和有丝分裂的后期1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受精卵中全部遗传物质的一半来自精子B.果蝇的精原细胞含有4对染色体,减数分裂形成的精子中只有2对同源染色体C.男性两侧的输精管被结扎后,睾丸仍能产生精子,第二性征不会改变D.在精细胞形成精子的过程中,细胞核全部在精子的头部,细胞质全部在精子的尾部16.蛙的受精卵发育至原肠胚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A.细胞的总面积与总体积的比值逐渐增大B.细胞的数目增多,有机物含量增加C.每个细胞DNA含量不断增加,全能性增高D.囊胚腔逐渐减小,最后与原肠腔相通17.性染色体为(a)XY和(b)YY的精子产生的原因是()A.a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不分离,b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同源染色体不分离C.a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不分离,b是减数第二次分裂染色单体不分开D.a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染色单体不分开,b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同源染色体不分离18.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红绿色盲和21三体综合征患者,这是由于()①卵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21号同源染色体不分离,色盲基因来自母方②卵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2l号姐妹染色单体分裂后不分离,色盲基因来自父方③精子减数第一次分裂21号同源染色体不分离,色盲基因来自父方④精于减数第二次分裂21号姐妹染色单体分裂后不分离,色盲基因来自母方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19.下列4种有关减数分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某一个体中,从父亲传下来A、B、C、D四个着丝点,从母亲传下来a、b、c、d四个着丝点,某一配子从这样的个体随机获得A、b、C、D四个着丝点的概率应是1/16B.只有进行有性生殖的个体才能进行减数分裂,可以进行无性生殖的个体不可能进行减数分裂C.在高等动物体内只有性腺中存在着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D.在观察一种植物组织时,发现其中既有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也有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可以判定这是植物花的一部分20.下列对种子萌发过程中发生的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A.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机物的种类增加,总量减少B.在相同条件下,花生种子萌发时的需氧量比玉米少C.小麦种子萌发时所需的营养物质由子叶提供D.种于萌发时的吸水方式是渗透作用21.如图表示发生在某动物精巢内形成精子的过程,在每个细胞中(不考虑细胞质DNA数量的变化),下列各项对本图解释完全正确的是()A.a~e表示初级精母细胞,f~g表示精子细胞变形成精子B.b点表示初级精母细胞形成,g点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C.d~e过程同源染色体分离,e~f过程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D.e点表示次级精母细胞形成,f点表示减数分裂结束A .②和③的发育点不相同B .④处细胞中的染色体有2/3来自雌配子C .在正常情况下,若①的基因型为aa ,②的 基因型为Aa ,则④的基因型为AAaD .②将发育成种子,①将发育成果皮23.图为某哺乳动物生殖过程示意图,其中b 为卵细胞。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动物个体①、②的产生分别属于性生殖和无性生殖B ,动物个体②的产生表明: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也具 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在能力C .按照动物个体②产生方式,后代性别比例为1∶l , 但这对于动物进化是不利的D .产生图中a 、b 、c 三种细胞的方式,仅c 产生的子代和亲代遗传物质相同24.下图为进行有性生殖的同一种生物体内的有关细胞分裂图象。
不正确的是 ( )A .基因重组的发生与图①有关而与图③无直接关系B .中心法则所表示的生命活动主要发生在图⑤时期C .图②所示分裂方式,其间期突变产生的新基因传给后代的可能性要大于图③D .雄性动物体内,同时具有图①~⑤所示细胞的器官是睾丸而不可能是肝脏25.下列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上DNA 含量变化的关系;图2表示处于不同时期的细胞分裂图像,据图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 )A.图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染色体的复制,可发生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B.图1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于图2的乙细胞C.甲、乙和丙细胞存在于睾丸中,甲细胞分裂可以形成卵原细胞D.图2中的甲、乙和丙都可细胞处于图1的BC段二、非选择题:(5道小题,共50分)26.(22分)如图为某生物生活史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若图示为某种高等动物,则:①A十B表示该高等动物的____________过程,C十D表示该高等动物的___________过程。
②就子细胞情况而言,a2过程不同于a1过程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A过程能使生物产生正常变异,则原因之一是因为该过程的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_____________________,出现基因重组的结果。
(2)若图示为豌豆,则:①豌豆从“受精卵→胚→幼苗→成熟植株”的过程中,胚、幼苗、成熟植株所需有机营养物质依次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_,结果在形成合子的同时还形成了_______________。
③ C、D过程具体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14分)根据以下事实回答有关问题。
甲事实:把一只蟾蜍蝌蚪的肠细胞用精细的方法取出它的核,然后把细胞核和去核部分进行分别培养,结果细胞核和去核部分生存不久即死亡。
乙事实:不久美国33名诺贝尔奖获得者联名上书国会,要求政府支持对胚胎干细胞的研究,胚胎干细胞是从哺乳动物或人的早期胚胎中分离出来的一类细胞,具有发育全能性,它可分化成各种不同的组织细胞,在临床上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如图示干细胞培养过程:(1)甲事实中单独的细胞核不能生存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去核的部分也不能长期生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事实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事实中____________________阶段的细胞是胚胎干细胞。
胚胎干细胞具有发育全能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运用上述知识举一例说明胚胎干细胞研究在临床治疗上的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