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一年级美术上册课件 美丽的鱼
- 格式:ppt
- 大小:8.43 MB
- 文档页数:20
教案标题: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2课美丽的鱼--鱼儿游游|沪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鱼的种类、特征和生活习性,培养他们对海洋生物的兴趣和热爱。
2. 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创造的能力,通过绘画表现鱼儿游动的姿态。
3.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形状和颜色进行美术创作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
4. 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了解鱼的种类、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学习绘画鱼儿游动的姿态。
3. 学习运用线条、形状和颜色进行美术创作。
4. 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鱼的种类、特征和生活习性,培养他们对海洋生物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创造的能力,通过绘画表现鱼儿游动的姿态。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线条、形状和颜色进行美术创作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鱼的种类、特征和生活习性,引导学生观察、想象和创造。
2. 示范法:示范绘画鱼儿游动的姿态,引导学生运用线条、形状和颜色进行美术创作。
3. 情境教学法:创设海洋生物的情境,激发学生对海洋生物的兴趣和热爱。
4. 小组合作法:分组进行绘画创作,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海洋生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喜欢的海洋生物,激发学生对海洋生物的兴趣。
2. 讲授鱼的种类、特征和生活习性(10分钟)讲解不同种类的鱼及其特征,如金鱼、鲤鱼、鲨鱼等,让学生了解鱼的生活习性,培养他们对海洋生物的兴趣和热爱。
3. 示范绘画鱼儿游动的姿态(10分钟)教师示范绘画鱼儿游动的姿态,引导学生观察鱼儿游动的特点,如鱼鳍、鱼尾等,教授学生如何运用线条、形状和颜色进行美术创作。
4. 学生实践(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绘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和创造能力。
小班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美丽的小鱼》小班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美丽的小鱼》精选4篇(一)教学目标:1. 学会观察小鱼的形状和颜色,培养观察能力。
2. 掌握水彩的基本使用方法,培养绘画技能。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能够用水彩画出自己理想中的小鱼。
教学准备:1. 色彩饱满的水彩颜料和画笔2. 画纸或画板3. 图片或图片书籍,以便引导学生观察和描绘小鱼的形状和颜色。
4. 制作好的小鱼样板,以供学生参考。
教学过程:1. 激发学生的兴趣:展示一些图片或图片书籍,让学生观察小鱼的形状和颜色,向学生介绍小鱼的特点和美丽之处。
2. 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仔细观察小鱼的形状和颜色,让他们描述小鱼的特点,并与他们暗示的样板进行对比。
3. 示范绘画:老师可以在黑板上或纸上示范绘画小鱼的过程,强调绘画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4. 学生绘画: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想象力,使用水彩画出自己理想中的小鱼,可以根据老师的示范进行绘画,也可以放手自由创作。
5. 教师指导:在学生绘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些指导和建议,鼓励他们发挥创造力,并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
6. 展示和评价: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对他们进行评价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就。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小鱼的形状和颜色非常感兴趣,他们的观察力和创造力得到了很好的发挥。
我在教学中充分引导学生观察,同时也给予了他们足够的自由度,让他们能够自由发挥创造力。
在学生绘画的过程中,我及时给予了他们指导和建议,让他们在不断的尝试和实践中提高绘画技能。
最后,通过展示和评价,学生们充分感受到了自己的进步和成就,他们对美术的兴趣和自信心也得到了增强。
综上所述,这节小班美术课给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观察力和创造力的机会,通过绘画小鱼,让学生们感受到了美术的乐趣和成就感。
同时,通过教学反思,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了改进和提高。
小班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美丽的小鱼》精选4篇(二)小班美术教案《美丽的手帕》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美术兴趣和创造力。
教案标题:小学美术沪教版一年级上学期(第一册)-4、流畅的线条1-教学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线条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认识流畅线条的特点和美感。
2. 培养学生运用流畅线条进行绘画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
4.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线条的概念及流畅线条的特点2. 流畅线条的绘画方法3. 流畅线条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4. 学生作品展示与评价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流畅线条的绘画方法及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流畅线条进行创意表达。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材、教学课件、绘画工具、学生作品展示板。
2. 学生准备:绘画用纸、铅笔、彩色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a. 教师通过展示一幅线条画作品,引导学生关注线条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b. 学生分享自己对线条的认识和感受。
c.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2. 线条的概念及流畅线条的特点(10分钟)a. 教师讲解线条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线条是美术创作的基本元素。
b. 教师展示流畅线条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流畅线条的特点,如连续、流畅、优美等。
c. 学生分享自己对流畅线条的感受和认识。
3. 流畅线条的绘画方法(10分钟)a. 教师示范流畅线条的绘画方法,如运用连续的线条表现物体的轮廓、运用曲线表现动感等。
b. 学生跟随教师示范,尝试运用流畅线条进行绘画。
c. 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
4. 流畅线条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10分钟)a. 教师展示一些运用流畅线条进行创作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感受。
b. 学生讨论流畅线条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如表现动感、优美形态等。
c. 学生尝试运用流畅线条进行自己的美术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2课美丽的鱼--鱼儿游游|沪教版教学内容本课以“美丽的鱼”为主题,引导学生观察和描绘鱼的特点,通过绘画表现鱼儿在水中游动的美感。
课程内容涉及对鱼的形态、颜色、生活环境等方面的了解,同时强调观察和表现水中环境中的鱼。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识别并描述鱼的形态、颜色,并能够运用绘画技巧表现鱼儿游动的样子。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绘画,学生学会用艺术语言表达对鱼的认知,提高观察力和绘画表现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生物的热爱,激发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增强审美情感。
教学难点1. 鱼的形态描绘:准确地描绘出鱼的流线型身体和鳍的动态是本课的难点之一。
2. 水中环境的表现:如何在画面中表现出鱼儿游动时水波的光影和动感,是学生在绘画时遇到的挑战。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鱼的图片、绘画示范视频、画纸、彩笔、水彩颜料等。
- 学生准备:画纸、彩笔、水彩颜料、调色盘、画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种类的鱼,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鱼的名称和特点。
2. 观察与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鱼的形态、颜色以及游动的样子,教师巡回指导。
3. 技巧讲解与示范:教师通过示范讲解鱼的绘画技巧,特别是如何表现鱼儿游动时的动态。
4. 学生创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鱼的绘画创作,教师提供个别辅导。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强调观察的细致和绘画的表现力。
板书设计板书将围绕“美丽的鱼”主题进行设计,包括以下内容:- 鱼的形态特点- 鱼的颜色变化- 水中光影的表现- 绘画步骤和技巧作业设计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回家后独立完成一幅鱼的绘画作品。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富有个性化和创意的鱼儿。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主要围绕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难点是否得到解决、学生的参与度和创作表现等方面进行。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美术能力发展。
大班美术课教案《美丽的鱼》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美术教材第四章《水中的生物》,详细内容为《美丽的鱼》。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鱼的外形特征,学会运用各种美术材料创作出富有创意的鱼。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鱼的基本外形特征,如鱼鳞、鱼鳍、鱼尾等。
2. 培养学生运用各种美术材料进行创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3.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创作出富有创意的鱼。
2. 教学重点:掌握鱼的外形特征,学会运用各种美术材料进行创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实物鱼模型、画纸、彩笔、水粉、油画棒等。
2. 学具:画纸、彩笔、水粉、油画棒、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实物鱼模型,引导学生观察鱼的外形特征。
(2)邀请学生分享观察到的鱼的特征,如鱼鳞、鱼鳍、鱼尾等。
2. 新课内容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PPT展示各种美丽的鱼,引导学生了解鱼的颜色、花纹等。
(2)教师示范如何用美术材料创作出一条美丽的鱼,讲解创作技巧。
3. 学生创作(10分钟)(1)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发挥想象力,创作出一条富有创意的鱼。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1)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贴在黑板上,进行展示。
(2)教师邀请学生评价他人的作品,给予鼓励和建议。
5.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针对本节课的内容,给出一个创作题目:设计一条富有创意的鱼。
(2)学生根据题目要求,进行随堂练习。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学生分享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美丽的鱼》2. 内容:(1)鱼的外形特征:鱼鳞、鱼鳍、鱼尾等。
(2)创作方法:彩笔、水粉、油画棒等。
(3)创意元素:花纹、颜色、形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