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哺乳动物 (1)
- 格式:doc
- 大小:66.50 KB
- 文档页数:2
八上生物学霸笔记+同步训练5.1.7哺乳动物01 知识管理1.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除了鲸等少数种类以外,哺乳动物的体表都①__被毛__,体毛有很好的②__保温__作用。
体温:哺乳动物可以维持恒定的体温,所以是③__恒温__动物。
生殖方式:绝大多数哺乳动物的④__胚胎__在雌性体内发育,通过⑤__胎盘__从母体获得营养,发育到一定阶段后从母体中产出,这种生殖方式叫作⑥__胎生__。
胎生、哺乳的优点:雌性用自己的乳汁哺育后代,使后代在优越的营养条件下成长。
胎生、哺乳提高了后代的⑦__成活率__。
牙齿分化:兔的牙齿分为⑪__门齿__和⑫__臼齿__;狼的牙齿具有⑬__门齿、臼齿、犬齿__。
神经系统:哺乳动物具有高度发达的⑭__神经__系统和⑮__感觉__器官,能够灵敏地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对环境的复杂多变及时作出反应。
主要特征:体表被⑯__毛__;胎生,⑰__哺乳__;牙齿有⑱__门齿__、犬齿和⑲__臼齿__的分化。
2.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有利的方面:①家畜是人类食物中__动物蛋白__的重要来源;有些哺乳动物的皮毛为人类提供经济价值,如貂、狐等;②维持__生态系统__的稳定;③哺乳动物的用途还有很多,如导盲犬、警犬、军马等是人类的得力助手。
有害的方面:鼠类危害农作物,还会传播__疾病__。
02 例题解读【例】哺乳动物是最高等的一类动物,有很强的生存能力,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D)A.胎生、哺乳提高了哺乳动物后代的成活率B.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提高了哺乳动物摄取食物的能力C.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能对环境的复杂多变及时作出反应D.不断变化的体温,增强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扩大了分布范围【解析】哺乳动物是动物界最高等的类群,体温恒定,适应环境的能力强,扩大了分布范围。
03 基础过关知识点1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1.(昆明中考)胎生、哺乳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具备该特征的生物是(B)A.青鱼B.猕猴C.蟾蜍D.家鸽2.(百色中考)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
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七节哺乳动物教学设计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教学目标: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教学重难点: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哺乳类的形态结构特征及其对环境的高度适应性,学会区分家兔和狼的牙齿通过分析得出哺乳动物的特征及其对复杂多变的环境的高度适应性。
教学过程:一、展示2021年云南大象一路北上的冒险旅行,提问:大象属于哪个动物类群呢?揭示主题:第七节哺乳动物二、展示多种哺乳动物图片,提问:这些动物形态各异,生活环境差别很大,为什么都属于哺乳动物呢?(引出它们都有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
)(一)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一:展示鹿、大象吃奶的图片1、引述:哺乳动物出生后就会吮吸乳汁,提问这种靠哺乳抚育后代的方式有什么优势呢?分析乳汁哺育后代的优势,得出乳汁哺育后代的优势。
2、提问:哺乳动物的繁殖方式是否与鸟类相同?它们的繁殖方式是什么?得出:哺乳动物的生殖方式为胎生。
3、用图片对比卵生和胎生,为什么说哺乳动物后代的成活率更高?①胚胎在母体内发育,母体直接产出幼崽。
胎生比卵生提高了后代的出生率。
②母体能分泌乳汁哺育幼崽,解决了幼崽的温饱和营养问题,因而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增强了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
4、小结:哺乳动物的第一个特征为胎生哺乳,能为胚胎和幼崽的生长和发育提供更多的营养和保护,提高了哺乳动物后代的成活率。
(二)展示有毛动物的图片,观察它们体表有什么特征,引出哺乳动物的第二个特征:体表被毛。
1、展示非洲象和北极熊的图片,提问被毛有什么作用?得出哺乳动物的毛发不仅只有保暖的作用还有伪装、防御和报警的作用。
2、提问:是不是所有的动物都被毛?引发学生思考鲸等水生种类的体毛已退化,体表被毛这个特征这是与多变的环境相适应的。
(三)、哺乳动物的食性复杂,摄食方式也不同,前面我们学过的鸟类动物,他们是有喙无齿,只能啄食,而哺乳动物也有它独特的摄食方式:它们可以用牙齿撕咬、切断、磨碎食物,那它们的牙齿有什么特点呢?学生观察图片对比,回答以下问题:1、兔和狼的牙齿有什么共同特点?2、兔和狼的牙齿有什么不同?这与它们的生活习性有什么关系?并猜测它们的作用?3、牙齿的分化对摄食和消化有什么意义?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教师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总结:哺乳动物的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
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哺乳动物》是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七节的内容。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初中生的心理特征,本章主要按照动物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的进化顺序依次展开学习的,所以本节安排在动物的主要类群这一章的最后面,前面学习的其它类型的动物特征以及这些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为本节课做了良好的铺垫。
在此基础上学习哺乳动物的特征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为以后学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作了引导和铺垫。
哺乳动物作为脊椎动物中的最高等类群,具有很多进步的特征,能快速适应外界多变的环境。
本节课主要研究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学习这一内容,将有利于学生进化观点的构建。
2、教学目标:八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求知欲强,而对于哺乳动物,他们有很多感性的认识。
结合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和身心发展特点,教学目标确定如下:知识目标:认识常见的哺乳动物;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描述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能力目标:通过兔和狼牙齿的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强化动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及生活习性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基本生物学观点;提高学生爱护动物的意识. 关注动物栖息地的保护。
3、教学重点、难点:本节课的核心是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见到不少哺乳动物,但是对于哺乳动物还是缺乏科学合理的认识,对于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了解的也很是有限,所以我把本节课的重点定为识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把难点定为识记哺乳动物的特征和描述哺乳动物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二、说教法八年级的学生比较好动,爱说话,好奇心也比较强,想象力也很丰富,而且学生对多媒体很感兴趣,运用多媒体的声像效果和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乐学情景,增强真实感。
以大量的视频和图片,运用观察和讨论法,让学生动眼看、动口说、动耳听、动脑想。
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习热情,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综合等一系列思维活动,逐渐认识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