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机外罩结构和模具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77 MB
- 文档页数:57
如何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个性化智能设备外壳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3D打印技术正逐渐成为制作个性化智能设备外壳的热门选择。
利用3D打印技术,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以独特的方式制作智能设备的外壳。
本文将介绍如何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个性化智能设备外壳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首先,制作个性化智能设备外壳的第一步是选择合适的3D打印机和材料。
市面上有许多种类的3D打印机可供选择,如FDM(熔融沉积建模)和SLA(光固化建模)等。
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选择一款适合的3D打印机。
接下来,选择适合的材料也是制作个性化智能设备外壳的关键。
常用的3D打印材料包括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PLA(聚乳酸)、PETG(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
根据外壳的用途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选定打印机和材料后,下一步是进行3D建模。
使用专业的设计软件,如CAD (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绘制设备外壳的模型。
这一步需要根据设备的尺寸和外形设计出一个精确的模型。
可以根据个人的创意和喜好,添加个性化的细节和装饰。
完成建模后,将模型导入到3D打印软件中,进行切片处理。
切片是将模型分成逐层的切片,以便打印机逐层地将材料添加到模型上。
在切片软件中,可以设置打印参数,如填充密度、层厚、打印速度等。
切片处理完成后,将切片文件传输到3D打印机中进行打印。
在打印之前,要确保打印机的底板平整,打印材料充足。
根据切片软件提供的指导,将打印材料放入打印机,并开始打印。
在打印过程中,要耐心等待,不要干扰打印机的正常运行。
根据设备的复杂程度和尺寸,打印时间可能会不同。
一旦打印完成,将打印好的外壳从打印机上取下,进行后续处理。
打印好的外壳可能需要进行打磨和修整。
使用砂纸、刀具等工具将打印时产生的支撑结构、毛刺等去除,使外壳表面光滑,并保持精确的尺寸。
最后,根据个人喜好,可以对外壳进行上色和涂层处理。
使用适当的颜料和涂层,为外壳添加个性化的装饰效果。
如何使用3D打印技术制作智能设备外壳3D打印技术是一项引领未来制造业发展潮流的创新技术,它能够为我们提供制作各种物体的便利与自由度。
其中,使用3D打印技术制作智能设备外壳既可以实现个性化定制,又能保护其内部智能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为您介绍如何使用3D打印技术制作智能设备外壳的详细步骤。
首先,为了使用3D打印技术制作智能设备外壳,我们需要一个三维模型。
三维模型可以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创建,或者在网上下载已经设计好的模型。
如果您有一定的设计能力,可以使用CAD软件进行自主设计,确保外壳可以完美容纳您的智能设备并满足其功能需求。
接下来,一旦您获得了三维模型,您需要将其转化为可供3D打印的文件格式。
最常用的文件格式是.stl(Stereolithography)格式,这种格式能够将三维模型划分为由许多薄层构成的体素。
您可以使用专业的CAD软件将模型导出为.stl文件,或者使用在线转换工具进行转换。
在将模型转化为.stl格式后,您需要选择一台适合您需求的3D打印机。
根据您的预算和需求,可以选择台式3D打印机,这种型号适合个人和小规模生产;或者选择大型工业级3D打印机,这种机器比较昂贵但可以满足更大规模的生产需求。
您也可以选择使用3D打印服务提供商的服务,将模型发送给他们进行打印。
在选择好3D打印机后,您需要准备打印所需的材料,即打印材料。
常用的3D 打印材料包括聚合物、金属、陶瓷等。
您需要根据外壳的功能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对于智能设备外壳制作,常用的材料包括ABS、PLA等。
接下来,您需要设置打印机的参数。
这些参数包括打印速度、层高、填充密度等。
对于外壳制作,建议选择较高的填充密度,以确保外壳的稳定性和强度。
在设置好打印机参数后,您可以将.stl文件加载到打印机的软件中,并调整打印机的位置和比例,确保模型能够放置在打印机的工作区域内。
您还可以选择添加支撑结构以提高打印质量和稳定性。
接下来,您可以通过打印机软件进行切片操作,将三维模型分割成由许多薄层组成的二维图像。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打印机外壳注塑模具设计系别:机电信息系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学生:学号:指导教师:2013年05月打印机外壳注塑模具设计摘要本设计为打印机外壳注塑模的设计。
设计中采用一模一腔,浇口采用点胶口,分型面选在截面最大处,塑件成型后利用推杆将成型制品从动模上推出,回程时利用复位杆复位。
设计中需要对塑件的尺寸进行计算,确定尺寸精度,然后进行注射机的初步选取。
以及对注塑机的浇注系统、成型零件的结构、成型零件的尺寸、脱模推出机构、排气系统、温度调节系统进行了设计与计算。
并且对注射机参数进行校核,包括模具闭合厚度、模具安装尺寸、模具开模行程、注射机的锁模力等。
各个参数都满足要求后才能确定注射机的型号。
在设计过程中,为了更清楚的表达模具的内部结构,因此附有动模镶块、定模镶块、定模推板的二维零件图和模具三维爆炸图。
关键词:打印机外壳;分型面;浇口;工艺分析Ink jet printer cover injection mold designAbstractThis design is the design of injection mould for the cabinet. The design uses two mold cavity, type of the sprue is latent gate, the parting surface is chosen in the maximum section of the plastics. After plastics are molded,molding products are driven by putting from dynamic model,then using reset stem returned.In the design ,The need to calculate the size design, determine the size precision, the preliminary selection and the injection machine. And the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of gating system, forming part of the structure, forming part of the size, mold release mechanism, exhaust system,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design and calculation. And to check the injection machine parameters, including the thickness of mold closing, mold installation size, mold opening stroke, the clamping force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etc.. All the parameters meet the requirements to determine the type of injection machine.In the design process, in order to express more clearly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the mold, so a moving die insert, fixed die insert, the fixed mould push plate 2D part drawing and 3D map explosion.Keywords: Cabinet;Parting;surface;Runner;Process analysis主要符号表T额定锁模力q模腔压力K安全系数H最小模具厚度minH最大模具maxδ塑件尺寸误差sS塑料的最大收缩率maxS塑料的最小收缩率minL塑件尺寸sS塑料的平均收缩率∆塑料的公差δ模具制造公差[]δ型腔许用变形量E型腔材料的弹性模量σ型腔材料的需用压力[]α脱模斜度f摩擦系数F脱模力φ推杆长度系数Q总脱模力σ应力σ屈服极限s目录1绪论 (1)1.1题目背景 (1)1.2题目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 (1)1.2.1国内研究的情况 (1)1.2.2国外研究情况 (2)1.3中国与国外先进技术的差距 (2)1.4塑料模具发展走势 (2)2 产品分析 (4)2.1塑件分析 (4)2.1.1结构分析 (4)2.1.2尺寸精度分析 (5)2.1.3 塑件厚度检测 (5)2.1.4表面质量分析 (5)2.2 塑件材料选择 (6)2.2.1物理性能 (6)2.2.2 ABS的主要性能指标 (6)2.2.3ABS成型塑件的主要缺陷及消除措施 (6)3拟定模具结构形式及注射机的初步选择 (7)3.1分型面位置的确定 (7)3.1.1模具的分型面 (7)3.1.2分型面的确定 (7)3.2塑件相关计算 (8)3.2.1塑件相关计算 (9)3.3 型腔数量的确定 (10)3.4初步选择注塑机 (11)4浇注系统的设计 (13)4.1浇注系统 (13)4.1.1浇注系统的作用 (13)4.1.2浇注系统布置 (13)4.2浇注系统设计 (13)4.2.1浇口套的设计 (13)4.2.2 浇注系统的设计 (16)4.2.3 分流道与浇口 (17)4.3浇口设计 (18)4.3.1浇口的类型 (18)4.3.2浇口的位置 (18)5 成型零件的工作尺寸计算 (20)5.1成型零件工作尺寸的计算 (20)6成型零件结构设计 (24)6.1 PRO/E中的模具模块设计 (24)6.1.1凹模结构设计 (25)6.1.2凸模结构设计 (25)7导向机构设计 (27)7.1导向机构 (27)7.1.1导柱 (27)7.1.2 导套 (28)7.1.3 导柱与导套的配用 (29)7.1.4 导柱布置 (30)7.2 定位装置 (30)7.2.1拉杆 (30)7.3尼龙开闭器装置 (30)8 脱模推出机构的设计 (32)8.1 在设计脱模推出机构是应遵循下列原则 (32)8.2 脱模力的计算 (32)8.3推出机构设计 (32)8.3.1推杆布置 (32)8.3.2推杆结构及固定 (33)8.3.3推杆强度交核 (33)8.4 拉料机构 (34)9 排气系统设计 (36)10 温度调节系统设计 (37)10.1对温度调节系统的要求 (37)10.2 冷却系统设计 (37)10.2.1 冷却回路的布置 (37)10.2.1 设计原则 (37)10.2.2冷却时间的确定 (38)10.3模具冷却系统的计算 (39)11注塑机的校核 (40)11.1最大注塑量的校核 (40)11.2锁模力的校核 (40)11.3 喷嘴尺寸校核 (40)11.4定位圈尺寸校核 (41)11.5模具外形尺寸校核 (41)11.6模具厚度校核 (41)11.7模具安装尺寸校核 (41)11.8开模行程的校核 (41)12 模具工作过程 (43)12.1 模具总体结构 (43)12.2开合模动作 (45)13模具可行性分析 (46)13.1本模具的特点 (46)13.2市场效益及经济效益分析 (46)结论 (47)致谢 (48)参考文献 (49)毕业设计(论文)知识产权声明 (50)毕业设计(论文)独创性声明 (51)附录 (52)1 绪论1绪论1.1题目背景近年来,我国塑料模具业发展相当快,目前,塑料模具在整个模具行业中约占30%左右,而在整个塑料模具市场以注塑模具需求量最大。
外罩零件注塑模具设计绪论一. 本课题及相关领域的国内现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对模具的需求量不断增长。
近年来,模具工业一直以15%左右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模具工业企业的所有制成分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除了国有专业模具厂外,集体、合资、独资和私营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浙江宁波和黄岩地区的模具之乡;广东一些大集团公司和迅速崛起的乡镇企业,科龙、美的、康佳等集团纷纷建立了自己的模具制造中心;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的模具企业现已有几千家。
近年许多模具企业加大了用于技术进步的投资力度,将技术进步视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一些国内模具企业已普及了二维CAD,并陆续开始使用UG、Pro/E、I-DEAS、Euclid-IS等国际通用软件,个别厂家还引进了Moldflow、C-Flow、DYNAFORM、Optris和MAGMASOFT等CAE软件,并且成功应用于冲压模的设计中。
以汽车覆盖件模具为代表的大型冲压模具的制造技术已经取得很大进步,东风汽车公司模具厂、一汽模具中心等模具厂家已能生产部分轿车覆盖件模具。
此外,许多研究机构和大专院校开展模具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经过多年的努力,在模具CAD/CAE/CAM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在提高模具质量和缩短模具设计周期等方面作出了贡献。
虽然中国模具工业在过去十多年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但许多方面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例如,精密加工设备在模具加工设备中的比重比较低;CAD/CAE/CAM技术的普及率不高;许多先进的模具技术应用不够广泛等等,致使相当一部分大型,精密、复杂和长寿命的模具依赖进口。
二.我国塑料模具工业和技术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模具行业在今后的发展中,首先要更加关注其产品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使结构复杂、精密度高的高档模具得到更快的发展。
我们的模具行业要紧紧的跟着市场的需求发展。
没有产品的需求、产品的更新换代,就没有模具行业的技术进步,也就没有模具产品的上规模、上档次。
(数控模具设计)打印机外壳模具毕业论文打印机外壳模具编程加工1绪论1.1 概述CAD/CAM技术是制造工程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互结合、相互渗透而发展的一项综合性应用技术[1]。
随着CAD/CAM技术的发展,CAD/CAM技术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几乎遍及所有的工业部门,如机械、电子、航空、航天、建筑、轻纺等行业,CAD/CAM技术可完成产品的总体设计、外形设计、结构设计、优化设计、运动机械的模拟、有限元分析、物体质量特性计算、工艺规程制订、数控加工、检测测量等任务,它涉及到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图形学、计算几何、计算数学、数据结构、数据库、数控技术、软件工程、仿真技术、人工智能、专家系统等学科领域。
利用CAD/CAM一体化技术加工零件,避免了在零件加工过程中二次输人零件形状尺寸数据和加工信息, 保证了产品数据的唯一性和准确性。
一体化的结果减少了许多中间环节, 从而缩短了产品的研制周期, 提高了产品的加工质童。
CAD/CAM技术从产生到现在,经历了形成、发展、提高和集成等阶段,它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技术,具有高智力、知识密集、综合性强、效益高等特点,是当今世界科技领域中的一项前沿课题,它不仅改变了人们设计、制造各种产品的常规方式,有利于发挥设计人员的创造性,同时也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2]。
数控编程是从零件图纸到获得数控加工程序的全过程。
它的主要任务是计算加工走刀中的刀位点。
数控加工编程方法经历了手工编程、数控语言自动编程、图形交互编程、CAD/CAM技术集成系统编程几个发展时期[1]。
数控加工仿真就是利用计算机软件来模拟数控加工过程,并将加工过程和加工结果中的信息在计算机中用图形、数字、图表等方式表达出来,以达到供人们判断、验证和控制数控加工过程和结果的正确性、合理性以及加工效率高低等目的的方法。
它可以在计算机上模拟出加工走刀和零件切削的全过程,直接观察在切削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反复调试直到得到满意的结果,并且不占用和消耗实际的机床、工件等资料[10]。
摘要塑料工业是当今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工业门类之一,而注塑模具是其中发展较快的种类,因此,研究注塑模具对了解塑料产品的生产过程和提高产品质量有很大意义。
本论文介绍了注射成型的基本原理,特别是单分型面注射模具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对注塑产品提出了基本的设计原则,详细介绍了冷流道注射模具浇注系统、温度调节系统和顶出系统的设计过程,并对模具强度要求做了说明。
设计成型零部件以及设计合理的推出机构。
对设计进行验证主要是对注射机的相关重要参数进行验证,包括模具闭合厚度、模具安装尺寸、模具开模行程、注射机的锁模力等。
在校验合格后,进行成型零件加工工艺过程的制定,既要保证塑件的质量,又要兼顾经济性。
最后则是模具的装配环节,包括制定装配步骤、明确注意事项等。
通过本设计,可以对注塑模具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注意到设计中的某些细节问题,了解模具结构及工作原理;通过对AutoCAD的学习,可以建立较简单零件的零件库,从而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
关键词:生产工艺注射模成型零件装配塑料模具分型面AbstractPlastic industry is grows now one of quickest industry classes in the world, but casts the mold is development quick type, therefore, the research casts the mold to understand the plastic product the production process and improves the product quality to have the very big significance.This design introduced the injection takes shape the basic principle, specially single is divided the profile to inject the mold the structure and the principle of work, to cast the product to propose the basic principle of design; Introduced in detail the cold flow channel injection evil spirit mold pours the system, the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and goes against the system the design process, and has given the explanation to the mold intensity request. Design shaped parts,reasonable drawing mechanism and so on.The design should be certification.Primarily related to the injection machine of important parameters for the certification including die close thickness sizes,the name distance,injection machine of the die draw force and so on.After Qualified in check,the molding parts machining process design must ensure that the quality of Supervision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economy.Final assembly is part of the mold,which including the design of assembly steps,clear proceeding required attention.Through this design, may to cast the mold to have a preliminary understanding, notes in the design certain detail question, understands the mold structure and the principle of work; Through to the PROGRAM study, may establish the simple components the components storehouse, thus effective enhancement working efficiency.Key word: Manufacture process Injection mold Shaped parts The plastic mold Divides the profile目录摘要 (Ⅰ)Abstract (Ⅱ)1 绪论 (1)1.1 我国塑料模具工业的发展现状及特点 (1)1.2 我国塑料模具工业和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 (2)1.3 论文的主要研究目标及内容 (3)1.3.1 设计目标 (4)1.3.2 设计的主要内容 (4)1.3.3 设计的关键技术问题 (4)2 外罩材料的成型工艺参数及成型条件 (5)2.1 成型工艺参数 (5)2.2 成型条件 (6)3 打印机外罩设计的工艺性要求 (7)3.1 外罩几何形状要素 (7)3.1.1 外罩壁厚 (7)3.1.2 加强筋与增强结构 (7)3.1.3 外罩支承面 (8)3.1.4 圆角与孔 (8)3.1.5 外罩上的文字、符号 (9)3.2 外罩的几何形状 (10)3.3 外罩的尺寸精度 (11)3.3.1 影响外罩尺寸精度的因素 (11)3.3.2 外罩的尺寸公差 (11)4 模具设计采用的标准 (12)4.1 零件标准 (12)4.2 模架标准 (12)5 模具型腔设计 (14)5.1 型腔数的确定 (14)5.2 分型面的确定 (14)5.3 成型零件的结构设计 (14)5.3.1 凹模的结构设计 (15)5.3.2 型芯的结构设计 (16)6 注射机的选择 (17)6.1 注射机的初选 (17)6.2 注射机的校核 (17)6.2.1 模具闭合厚度的确定和校核 (17)6.2.2 模具安装尺寸的校核 (17)6.2.3 模具开模行程的校核 (18)6.2.4 注射机锁模力的校核 (18)7 模具构件设计与标准 (19)7.1 支承件的设计 (19)7.1.1 动模座板和定模座板设计 (19)7.1.2 固定板设计 (19)7.1.3支承板的设计 (20)7.1.4 垫块的设计 (20)7.2 导向零件的设计 (20)7.2.1 导柱和导套的结构及其固定形式 (21)7.2.2 推板导柱和推板导套的结构及其固定形式 (22)7.3 定位零件的设计 (22)7.3.1 定位圈的设计 (23)7.3.2 限位钉的设计 (23)7.4 推出零件的设计 (23)7.4.1推出机构的选择 (23)7.4.2 推出机构的设计采用的设计原则 (24)7.4.3 零部件设计 (24)8 浇注系统的设计 (26)8.1 浇注系统的组成 (26)8.2 浇注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26)8.3 浇注系统的设计 (27)8.3.1 主流道的设计 (27)8.3.2分流道的设计 (28)8.3.3 冷料穴和拉料杆的设计 (29)8.3.4 浇口的设计 (30)9 温度调节控制系统的设计 (32)9.1 冷却系统的设计 (32)9.1.1 冷却通道的设计原则 (32)9.1.2 冷却装置的形式 (32)9.1.3 冷却通道的形式 (32)9.2 加热系统的设计 (33)9.2.1加热的形式 (33)9.2.2 加热的基本要求 (33)10 模具的装配与试模 (34)10.1 模具的装配 (34)10.1.1 装配图 (34)10.1.2 装配步骤 (34)10.1.3 模拟开模 (35)10.2 试模 (37)10.2.1 装模 (37)10.2.2 试模 (37)10.2.3 后续工作 (38)结论 (39)致谢 (41)参考文献 (43)附录1 (45)附录2 (46)1 绪论1.1 我国塑料模具工业的发展现状及特点我国塑料模工业从起步到现在,历经半个多世纪,有了很大发展,模具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打印机上盖的注塑模设计1选题的背景、意义模具是工业生产重要的基础装备,是组成高新技术产业的一个部分,模具生产的产品价值往往是模具自身价值的几十倍到上百倍。
模具工业己成为工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很大程度上,很多新产品的生产和开发在都依赖于模具生产,特别是机械、汽车、轻工、电子、航空等行业尤为突出。
模具技术涉及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开发与推广,是技术综合性强的精密基础工艺装备技术,是冶金、计量、机电一体化、摩擦与润滑、材料、理化、计算机等多门学科以及热处理、机加工、铸锻、检测等诸多工种共同打造的系统工程。
模具制造业已成为与高新技术产业互为依托的产业,模具工业技术水平的高低成为衡量国家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1]。
注塑成型是通过中央电脑系统控制、液压传动和机械传动原理,将塑料在熔胶筒内通过电热圈加热到熔融状态后,以高速度、高压力注入模具腔内,并经冷却、开模、顶出系列工序制得塑料制品的加工方法[2]。
在注射成型的过程中,塑料熔体在模具型腔内的流动、传热是非常复杂的物理过程。
按照传统模具设计方法,只能凭借经验设计模具,制造出模具,之后还要进行试模,不合理的地方需反复进行调整[3]。
这一过程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造成模具设计周期长、成本高而且质量难以保证。
随着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注塑模具仿真分析软件,典型如MoldFlow软件,利用仿真软件可在模具制造之前,对模具设计方案进行分析和模拟来代替实际的试模,预测设计可能潜在的缺陷并及时修改。
通过仿真模拟分析,最大限度地预测并修正产品设计、模具设计及制品成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足,取代传统的反复试模、修模等过程,从而能够降低产品制造成本,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提高产品质量。
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等)的迅速发展,在模具制造业中出现了各种先进的制造方法和模式,如并行工程、柔性制造系统(FMS:Flexible Manufacture System)、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Computer IntegratedManufacturing System)、智能制造系统(IbiS:Intelligence Manufacturing System)、敏捷制造系统(AMS:Agile Manufacturing System)、快速原型制造(RPM:RapidPrototyping Manufacturing)以及虚拟制造系统(VM-V'mual Manufacturing)等[4]。
XXXX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学生姓名:学号:学院:专业:题目:打印机外罩结构和模具设计指导教师:职称:职称:20**年12月5日摘要塑料工业是当今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工业门类之一,而注塑模具是其中发展较快的种类,因此,研究注塑模具对了解塑料产品的生产过程和提高产品质量有很大意义。
本论文介绍了注射成型的基本原理,特别是单分型面注射模具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对注塑产品提出了基本的设计原则,详细介绍了冷流道注射模具浇注系统、温度调节系统和顶出系统的设计过程,并对模具强度要求做了说明。
设计成型零部件以及设计合理的推出机构。
对设计进行验证主要是对注射机的相关重要参数进行验证,包括模具闭合厚度、模具安装尺寸、模具开模行程、注射机的锁模力等。
在校验合格后,进行成型零件加工工艺过程的制定,既要保证塑件的质量,又要兼顾经济性。
最后则是模具的装配环节,包括制定装配步骤、明确注意事项等。
通过本设计,可以对注塑模具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注意到设计中的某些细节问题,了解模具结构及工作原理;通过对AutoCAD的学习,可以建立较简单零件的零件库,从而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
关键词:生产工艺注射模成型零件装配塑料模具分型面AbstractPlastic industry is grows now one of quickest industry classes in the world, but casts the mold is development quick type, therefore, the research casts the mold to understand the plastic product the production process and improves the product quality to have the very big significance.This design introduced the injection takes shape the basic principle, specially single is divided the profile to inject the mold the structure and the principle of work, to cast the product to propose the basic principle of design; Introduced in detail the cold flow channel injection evil spirit mold pours the system, the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and goes against the system the design process, and has given the explanation to the mold intensity request. Design shaped parts,reasonable drawing mechanism and so on.The design should be certification.Primarily related to the injection machine of important parameters for the certification including die close thickness sizes,the name distance,injection machine of the die draw force and so on.After Qualified in check,the molding parts machining process design must ensure that the quality of Supervision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economy.Final assembly is part of the mold,which including the design of assembly steps,clear proceeding required attention.Through this design, may to cast the mold to have a preliminary understanding, notes in the design certain detail question, understands the mold structure and the principle of work; Through to the PROGRAM study, may establish the simple components the components storehouse, thus effective enhancement working efficiency.Key word: Manufacture process Injection mold Shaped parts The plastic mold Divides the profile目录摘要 (Ⅰ)Abstract (Ⅱ)1 绪论 (1)1.1 我国塑料模具工业的发展现状及特点 (1)1.2 我国塑料模具工业和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 (2)1.3 论文的主要研究目标及内容 (3)1.3.1 设计目标 (4)1.3.2 设计的主要内容 (4)1.3.3 设计的关键技术问题 (4)2 外罩材料的成型工艺参数及成型条件 (5)2.1 成型工艺参数 (5)2.2 成型条件 (6)3 打印机外罩设计的工艺性要求 (7)3.1 外罩几何形状要素 (7)3.1.1 外罩壁厚 (7)3.1.2 加强筋与增强结构 (7)3.1.3 外罩支承面 (8)3.1.4 圆角与孔 (8)3.1.5 外罩上的文字、符号 (9)3.2 外罩的几何形状 (10)3.3 外罩的尺寸精度 (11)3.3.1 影响外罩尺寸精度的因素 (11)3.3.2 外罩的尺寸公差 (11)4 模具设计采用的标准 (12)4.1 零件标准 (12)4.2 模架标准 (12)5 模具型腔设计 (14)5.1 型腔数的确定 (14)5.2 分型面的确定 (14)5.3 成型零件的结构设计 (14)5.3.1 凹模的结构设计 (15)5.3.2 型芯的结构设计 (16)6 注射机的选择 (17)6.1 注射机的初选 (17)6.2 注射机的校核 (17)6.2.1 模具闭合厚度的确定和校核 (17)6.2.2 模具安装尺寸的校核 (17)6.2.3 模具开模行程的校核 (18)6.2.4 注射机锁模力的校核 (18)7 模具构件设计与标准 (19)7.1 支承件的设计 (19)7.1.1 动模座板和定模座板设计 (19)7.1.2 固定板设计 (19)7.1.3支承板的设计 (20)7.1.4 垫块的设计 (20)7.2 导向零件的设计 (20)7.2.1 导柱和导套的结构及其固定形式 (21)7.2.2 推板导柱和推板导套的结构及其固定形式 (22)7.3 定位零件的设计 (22)7.3.1 定位圈的设计 (23)7.3.2 限位钉的设计 (23)7.4 推出零件的设计 (23)7.4.1推出机构的选择 (23)7.4.2 推出机构的设计采用的设计原则 (24)7.4.3 零部件设计 (24)8 浇注系统的设计 (26)8.1 浇注系统的组成 (26)8.2 浇注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26)8.3 浇注系统的设计 (27)8.3.1 主流道的设计 (27)8.3.2分流道的设计 (28)8.3.3 冷料穴和拉料杆的设计 (29)8.3.4 浇口的设计 (30)9 温度调节控制系统的设计 (32)9.1 冷却系统的设计 (32)9.1.1 冷却通道的设计原则 (32)9.1.2 冷却装置的形式 (32)9.1.3 冷却通道的形式 (32)9.2 加热系统的设计 (33)9.2.1加热的形式 (33)9.2.2 加热的基本要求 (33)10 模具的装配与试模 (34)10.1 模具的装配 (34)10.1.1 装配图 (34)10.1.2 装配步骤 (34)10.1.3 模拟开模 (35)10.2 试模 (37)10.2.1 装模 (37)10.2.2 试模 (37)10.2.3 后续工作 (38)结论 (39)致谢 (41)参考文献 (43)附录1 (45)附录2 (46)1 绪论1.1 我国塑料模具工业的发展现状及特点我国塑料模工业从起步到现在,历经半个多世纪,有了很大发展,模具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在大型模具方面已能生产48英寸大屏幕彩电塑壳注射模具、6.5Kg 大容量洗衣机全套塑料模具以及汽车保险杠和整体仪表板等塑料模具,精密塑料模具方面,已能生产照相机塑料件模具、多型腔小模数齿轮模具及塑封模具。
如天津津荣天和机电有限公司和烟台北极星Ⅰ.K模具有限公司制造多腔VCD和DVD齿轮模具,所生产的这类齿轮塑件的尺寸精度、同轴度、跳动等要求都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而且还采用最新的齿轮设计软件,纠正了由于成型收缩造成齿形误差,达到了标准渐开线齿形要求。
还能生产厚度仅为0.08mm的一模两腔的航空杯模具和难度较高的塑料门窗挤出模等等。
注塑模型腔制造精度可达0.02mm~0.05mm,表面粗糙度Ra0.2μm,模具质量、寿命明显提高了,非淬火钢模寿命可达10~30万次,淬火钢模达50~1000万次,交货期较以前缩短,但和国外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成型工艺方面,多材质塑料成型模、高效多色注射模、镶件互换结构和抽芯脱模机构的创新方面也取得较大进展。
气体辅助注射成型技术的使用更趋成熟,如青岛海信模具有限公司、天津通信广播公司模具厂等厂家成功地在29~34英寸电视机外壳以及一些厚壁零件的模具上运用气辅技术,一些厂家还使用了C-MOLD气辅软件,取得较好的效果。
如上海新普雷斯等公司就能为用户提供气辅成型设备及技术。
热流道模具开始推广,有的厂采用率达20%以上,一般采用内热式或外热式热流道装置,少数单位采用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难度针阀式热流道模具。
但总体上热流道的采用率达不到10%,与国外的50%~80%相比,差距较大。
在制造技术方面,CAD/CAM/CAE技术的应用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以生产家用电器的企业为代表,陆续引进了相当数量的CAD/CAM系统,如美国EDS的UG Ⅱ、美国Parametric Technology公司的Pro/Emgineer、美国CV公司的CADS5、英国Deltacam公司的DOCT5、日本HZS公司的CRADE、以色列公司的Cimatron、美国AC-Tech公司的C-Mold及澳大利亚Moldflow公司的MPA塑模分析软件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