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模具结构及其设计介绍
- 格式:ppt
- 大小:2.82 MB
- 文档页数:64
各种冲压模具结构形式与设计普通冲模的结构形式与设计凹模结构尺寸1.凹模厚度 H 和壁厚 C 凹模厚度 H可按下式计算:式中 F ——最大冲裁力( N)。
但 H 必须大于 10mm,如果冲裁轮廓长度大于 51mm,则上式计算值再乘以系数1.1 ~ 1.4 。
凹模壁厚按下式确定:C=(1.5 ~2)H(mm)2.凹模刃口间最小壁厚一般可参照表1。
表 1 凹模刃口间最小壁厚(mm)材料厚度 t冲件材料≤ 0.50.6 ~ 0.8≥1铝、紫铜0.6 ~ 0.80.8 ~ 1.0(1.0~ 1.2)t 黄铜、低碳钢0.8 ~ 1.0 1.0 ~ 1.2(1.2~ 1.5)t 硅钢、磷铜、中碳钢 1.2 ~ 1.5 1.5 ~ 2.0(2.0~ 2.5)t常用凸模形式简图特点适用范围典型圆凸模结构。
下端为工作部分,中间的圆柱部分用以与固定板配合冲圆孔凸模,用以冲裁(安装),最上端的台肩承受向下拉(包括落料、冲孔)的卸料力直通式凸模,便于线切割加工,如各种非圆形凸模用以冲凸模断面足够大,可直接用螺钉固定裁(包括落料、冲孔)断面细弱的凸模,为了增加强度和凸模受力大,而凸模相刚度,上部放大对来说强度、刚度薄弱凸模一端放长,在冲裁前,先伸入单面冲压的凸模凹模支承,能承受侧向力整体的凸模结构上部断面大,可直单面冲压的凸模接与模座固定节省贵重的工具钢或硬凸模工作部分组合式质合金组合式凸模,工作部分轮廓完整,圆凸模。
节省工作部分与基体套接定位的贵重材料冲裁凹模的刃壁形式简特点适用范围图刃壁带有斜度,冲件或废料不易滞留在刃孔内,因而减轻对刃壁的磨适用于冲件为任何形状、各损,一次刃磨量较少。
刃口尺寸随刃种板厚的冲裁模(但料太薄不磨变化宜采用)凹模工作部分强度好α一般取5′~ 30 ′刃壁带有斜度,漏料畅通,但由于适用于材料厚度小于3mm 刃壁与漏料孔用台肩过渡,因此凹模的冲裁模工作部分强度较差凹模厚度即有效刃壁高度。
刃壁带有斜度,冲件或废料不易滞留在刃孔内,因而刃壁磨损小,一次刃磨量少。
必知冲压磨具结构知识介绍冲压磨具是冲压工艺中常用的工具,用于制作各种零件。
磨具的结构对于冲压工艺的稳定性和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必知的冲压磨具结构知识,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冲压磨具的构造和应用。
一、冲压磨具的基本结构冲压磨具主要由上模座、上模板、底模座、底模板、导向柱、导向套、顶杆和顶块等组成。
其中,上模座和下模座是冲压磨具的基础支撑部分,上模板和底模板则是制造零件的主要工作面。
1. 上模座和上模板上模座位于工作台上方,用于固定上模板,通常由钢板焊接构成。
上模板是磨具最上部的部分,也是与工件直接接触的部分。
上模板的形状和尺寸根据工件的要求而设计,常用材料有优质合金钢或硬质合金。
2. 底模座和底模板底模座位于工作台下方,用于固定底模板,同样由钢板焊接构成。
底模板是磨具最下部的部分,其形状和尺寸一般与上模板相对称。
底模板的设计可根据工件的要求决定,常用材料同样是优质合金钢或硬质合金。
3. 导向柱和导向套导向柱用于保持上模座和底模座之间的相对位置,以确保磨具在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导向柱一般安装在上模座和底模座中央的位置。
导向套则用于固定导向柱,使其能够在工作过程中保持相对位置不变。
4. 顶杆和顶块顶杆通过导向柱与上模座相连,用于传递冲击力和固定上模板。
顶块位于顶杆的顶端,与工件接触。
顶块的形状和尺寸根据工件要求决定,常用材料同样是优质合金钢或硬质合金。
二、冲压磨具的应用领域冲压磨具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其中包括汽车、电子、家电等领域。
下面以汽车行业为例,介绍冲压磨具的应用。
1. 冲压件的制备汽车中的许多零部件都是通过冲压工艺制备而成的,例如车身、车门、引擎罩等。
冲压磨具在汽车制造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能够快速而准确地制作出符合要求的零部件。
2. 冲压件的模具设计冲压磨具的结构设计对于冲压件的质量和效率有着直接影响。
在汽车行业中,冲压件的模具设计包括模具结构设计、模具结构分析、模具加工等环节,冲压磨具的设计要求精准合理,以确保冲压件的尺寸和表面质量满足要求。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是现代工业制造中常用的一种技术,它通过将金属板材或者其他形状的金属件置于模具中,然后通过冲压机的动作使得金属材料发生塑性变形以得到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强的工艺技术,以下将介绍其包括冲压工艺流程、模具设计原则、模具结构设计、模具构件选用等相关内容。
一、冲压工艺流程冲压工艺分为单道冲压和多道冲压两种。
单道冲压是指在一个冲压过程中完成产品的全体造型,多道冲压是指通过多次冲压工艺来完成产品的全体造型。
下面将以多道冲压为例介绍冲压工艺流程。
1.材料准备:选择合适的板材材料,进行剪切、铺料等准备工作。
2.模具设计: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尺寸要求,设计合适的冲压模具。
3.上料:将材料板厚按照模具规格要求剪切成对应尺寸,然后放置在模具上。
4.开模:通过冲压机的动作,使得模具上的凸模与凹模对压,使材料发生塑性变形。
5.去杂及模具保养:在冲压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杂质,需要及时清理,并对模具进行保养和维护。
二、模具设计原则模具设计是冲压工艺的核心环节,它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和成本。
在进行模具设计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合理性原则:模具结构要合理,能够满足产品的形状和尺寸要求,并且易于加工和调整。
2.稳定性原则:模具要具有足够的刚性和稳定性,能够承受冲压机的冲击力和振动。
3.高效原则:模具设计要考虑工作效率,设计出能够实现快速冲压的模具结构。
4.经济原则:模具的设计和制造成本要较低,以降低产品的制造成本。
三、模具结构设计模具的结构设计是模具设计的重要环节,它包括模具的整体结构、分段结构、导向结构等。
下面将介绍常用的模具结构设计方法:1.整体结构设计:将模具设计为一个整体结构,具有较好的刚性和稳定性。
2.分段结构设计: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尺寸要求,将模具分为多个部分,通过连接件进行连接。
3.导向结构设计:模具需要具有良好的导向性,避免材料在冲压过程中发生歪斜和偏移。
4.其他辅助结构设计:模具还需要考虑各种辅助结构,如剪断边缘结构、定位结构、脱模结构等。
冲压模具结构及其设计介绍1. 引言冲压模具是冲压工艺中的关键部件,也是冲压过程中实现成形的关键工具。
冲压模具结构的设计与制造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本文将介绍冲压模具的结构及其设计要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冲压模具。
2. 冲压模具结构冲压模具通常由上模、下模和导向装置组成。
2.1 上模上模是冲压模具的最上局部,其主要功能是固定和定位工件。
根据实际需要,上模可以采用滑块式、拉杆式或翻转式结构。
上模通常由上模座、上模座板、上模底板和上模底板螺钉组成。
2.2 下模下模是冲压模具的最下局部,其主要功能是支撑工件和提供成形空间。
下模通常由下模座、下模座板、下模底板和下模底板螺钉组成。
2.3 导向装置导向装置是冲压模具的重要组成局部,其主要功能是确保上模和下模的定位和运动精度。
导向装置可以分为直线导向和滑动导向两种形式,具体结构的选择需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而定。
3. 冲压模具设计要点冲压模具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要点:3.1 工件形状分析在进行冲压模具设计之前,需要对工件的形状进行分析。
通过对工件形状的分析,可以确定冲压模具的结构、材料选择、工艺布局等设计参数。
3.2 材料选择冲压模具的材料选择直接影响着模具的寿命和性能。
一般而言,冲压模具的工作部位应选择高硬度、高强度、高热稳定性的材料,如优质合金工具钢等。
3.3 充气系统设计充气系统是冲压模具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一局部,其作用是通过充气将工件弹出模具。
充气系统的设计应考虑到冲压过程中的力学特性,并确保充气均匀、稳定。
3.4 固定方式设计冲压模具的固定方式设计直接影响着模具的稳定性和定位精度。
常见的固定方式有机械固定和气动固定两种,具体选择需根据模具的具体结构和工艺要求而定。
3.5 冲压力分析冲压过程中的冲压力分析是冲压模具设计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冲压力的分析,可以确定模具的结构强度和刚度,以及选取适宜的冲压机。
4. 结论冲压模具是冲压工艺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其结构和设计直接影响着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冲压模具设计1. 引言冲压模具是指在冲压加工过程中用于将金属材料加工成所需形状的专用模具。
冲压加工具有高效率、高精度、低材料消耗等优点,是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航空航天等制造行业的关键工艺。
冲压模具的设计是冲压加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模具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材料的选择、模具结构的设计、加工工艺的确定等。
2. 冲压模具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冲压模具主要由上模、下模和导向系统组成。
上模与下模配合后形成一个封闭的腔体,腔体中通过金属材料进行冲压加工,使其变形成所需要的形状。
冲压模具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将上模与下模进行闭合,并施加一定的压力,使金属材料产生弹性变形或塑性变形,从而得到目标形状。
3. 冲压模具的设计步骤冲压模具的设计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3.1 确定产品形状和尺寸在冲压模具设计之前,首先需要明确产品的形状和尺寸要求。
这可以从产品的图纸和技术要求中获取,也可以通过与产品设计师的沟通来确认。
3.2 材料选择根据产品的特性和工艺要求,选择适合的材料作为冲压模具的材料。
常见的冲压模具材料包括合金工具钢、高速钢等,具体选择需要综合考虑材料的强度、耐磨性、导热性等因素。
3.3 模具结构设计根据产品形状和尺寸要求,设计模具的结构。
模具一般分为上模和下模,根据需要还可以增加一些辅助结构,如导向柱、导向套等。
模具的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到产品的加工过程和模具的使用寿命,确保模具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3.4 模具零件设计根据模具的结构设计,对各个零部件进行详细设计。
主要包括上模、下模、导向柱、导向套、导向销等部件。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各个零件的功能需求,如导向柱的导向精度、导向套的磨损等。
3.5 加工工艺确定根据产品的加工要求和模具的结构特点,确定模具的加工工艺。
主要包括不同零件的加工顺序、加工方法、加工设备的选择等。
加工工艺的确定需要综合考虑加工效率、加工精度和加工成本等因素。
4. 冲压模具设计的注意事项在冲压模具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结构合理性:冲压模具的结构应尽可能简洁,确保模具的强度和刚度满足要求;同时要尽量避免零部件的干涉和冲突,以提高模具的稳定性和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