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岗岩型铀矿床与中、新生代盆地的关系
- 格式:pdf
- 大小:351.57 KB
- 文档页数:7
2019年第4期西部探矿工程123山东省中新生代盆地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及找矿方向薛成”(山东省第五地质矿产勘查院,山东泰安271000)摘要:山东省境内发育有中新生代盆地38处,盆地边缘侵入岩发育,出露广泛,同时,化探资料显 示盆地边缘的隆起区古老的变质岩系及花岗岩系中铀及伴生元素异常明显 自2014年起,为了寻找砂岩型铀矿床,中国地质调查局对滕县盆地开展了铀矿地质调查与选区,在铀源条件较好的地区 投入了钻探工作量在对盆地成矿地质条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山东省中新生代盆地铀矿成矿的有利层位和远景区、段,为该区寻找砂岩型铀矿床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山东省;中新生代盆地;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找矿方向中图分类号:P619.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716(2019)04-0123-04砂岩型铀矿是目前世界上重要的铀矿产岀类型之 一,也是铀资源总量中占据优势的铀矿矿种,世界著名的中亚铀成矿带为砂岩型铀矿成矿带;铀矿资源作 为重要的核能源,已经成为国民经济能源结构中的重 要组成部分叫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美国等国家开始致力于砂岩型铀矿的研究及勘探。
到了 80年代,由 于国际铀价低迷.铀矿开发遭受重创。
我国对砂岩型铀矿的研究起始于90年代.虽然起步较晚,但由于国际 铀矿价格回暖和对国外先进勘查及开采技术的引进和 发展,为中国砂岩型铀矿的研究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至2015年,砂岩型铀矿在我国铀矿探明储量总量 中的比例已由2000年的15%上升到现在的40%以上。
中国的砂岩型铀矿大多分布在北方的中、新生代沉积盆地里.且这些盆地多为煤一铀沉积建造、油气一铀沉 积建造或煤一油一铀沉积建造*。
中、新生代地层在山 东省盆地中广泛分布,并在盆地中沉积了巨厚的粗粒碎屑物及含煤岩系,是可能富集砂岩型铀矿的主要含矿层位。
通过简要介绍山东省中新生代盆地的成矿有 利条件,侧重对典型盆地铀成矿条件进行初步归纳.旨在为正确判断山东省铀资源潜力及确定今后山东省铀矿找矿方针和勘查战略提供一些有益的提示、 1山东省中新生代盆地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收稿日期:2018-12-07修回日期:2018-12-14作者简介:薛成(1985-),男(汉族),山东泰安人,丁程师,现从事地质勘查T 作山东省境内发育有中新生代盆地38处,分布于华 北平原、鲁西、鲁东三区,分区界线为沂沐断裂带内的安丘一莒县断裂(图1),以其地层结构、发育历史分为侏罗纪、白垩纪、古近纪、新近纪4个成盆阶段6个世代 盆地它们同受以沂沐断裂为主的NNE 向左行扭断裂或其派生断裂的控制,在间息性运动过程中发生多 旋回沉积作用%通过初步归纳总结,笔者认为山东省中新生代盆地具有以下有利的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1) 铀源条件:砂岩型铀矿一般是位于大陆型地壳,区域上一般位于古老基底的发育区之上,这些古老 基底出露区往往发育有富铀岩层和富铀岩体,以往研 究表明可地浸砂岩型铀矿的铀源主要来自两方面,一 是蚀源区活性铀含量高的中酸性火成岩类,二是已经发生铀预富集的沉积砂体叫铀矿化多产于邻近基底的中、新生代盆地」山东省侵入岩发育,且在盆地周边 的隆起区广泛出露,以往化探资料显示这些隆起区古 老的花岗岩系及变质岩系中铀及伴生元素异常明显,这些岩体大多结构松散,裂隙发育,易于风化、淋滤向 盆地提供大量铀源:(2) 容矿层位:侏罗系、白垩系、中新世一早更新世是中亚及我国铀矿资源的主要容矿层位叫而山东省境内发育的38处中新生代盆地,其成盆期即为侏罗纪、 白垩纪、古近纪、新近纪4个时期' 侏罗纪和白垩纪地层在山东省各地层分区中均比较发育,为含煤碎屑岩建造、陆源碎屑岩建造及基性一酸性火山岩建造;古近 纪、新近纪地层在山东省广泛分布,并沉积了巨厚的粗粒碎屑物及含煤岩系;上述地层是可能富集砂岩型铀矿的主要含矿层位124西部探矿工程2019年第4期363528218 j37 \ ,2矽/1一级单元界线二级单元界线三级单元界线28 :中生代盆地及编号80km 图1山东省中新生代盆地分布图1 .邹平盆地;2.临胸盆地;3.肥城盆地;4.莱芜盆地;5.鲁村盆地;6.南麻盆地;7.大汶口盆地;&汶东盆地;9.蒙阴盆地;10.汶上宁阳盆地;11.泗水盆地;12.平邑盆地;13.金乡鱼台盆地;14.滕州盆地:15.成武盆地;16.单东盆地;17.陶庄盆 地;18.韩庄盆地;19.昌邑盆地;20.寒亭盆地;21.马站盆地;22.苏村盆地;23.鄰城盆地;24.龙口盆地;25.臧家庄盆地; 26.俚岛盆地;27.桃树盆地;2&胶莱盆地;29.中楼盆地;30.安丘莒县盆地;31.莒南盆地;32.临沐盆地;33.灵山岛盆地; 34.德州莘县盆地;35.济阳盆地;36.沾化盆地;37.昌乐盆地;3&东明盆地(3) 岩相古地理条件:砂岩型铀矿化的岩相古地理主要是河流相、浅湖相、滨湖三角洲相和滨海三角洲相,重要矿化多数产于河流相中叫山东省中新生代沉 积地层主要为河流相、浅湖相、山麓洪积相泥岩、砂岩、砾岩沉积,砂体间的连通和渗透性均较好,成层性也较好,是形成砂岩型铀矿有利的沉积体系。
我国花岗岩型铀矿中矿物学特征分析[摘要]我国铀矿床主要分为四种,即花岗岩型、火山岩型、砂岩型、碳硅泥岩型,其中花岗岩型铀矿床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目前由于我国对花岗岩型铀矿床的开采比较严重,所以很多资源都面临枯竭,这就需要努力勘探其他矿山资源。
所以,对花岗岩型铀矿床的基本特征、成矿条件及其矿物学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就显得很有必要。
本文简单介绍了花岗岩型铀矿床的基本特征及其成矿条件,并以沥青铀矿为例着重分析了它的矿物学特征。
[关键字]地质学花岗岩型铀矿矿物学特征0 前言世界上只有少数国家拥有丰富的花岗岩型铀矿,其中我国就是重要的铀矿产地。
我国铀矿床主要分为四种,即花岗岩型、火山岩型、砂岩型、碳硅泥岩型,其中花岗岩型铀矿床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1]。
花岗岩型铀矿床指产于花岗岩体内、岩体外接触带沉积岩或变质岩以及岩体上叠沉积盆地中的、成因上与花岗岩有联系、矿化类型上相似的铀矿床。
目前由于我国对花岗岩型铀矿床的开采比较严重,很多资源都面临枯竭,这就需努力勘探其他矿山资源。
所以,对花岗岩型铀矿床的基本特征、成矿条件及其矿物学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显得很有必要。
本文简单介绍了花岗岩型铀矿床的基本特征及其成矿条件,并以沥青铀矿为例着重分析了它的矿物学特征。
1 花岗岩型铀矿床的一般特征花岗岩型铀矿床是指与花岗岩体有紧密空间关系和成因关系的热液轴矿床。
它既可以产在岩体内部,也可以产在距岩体一定范围的外围环境中。
与铀矿床有成因联系的花岗岩体多为陆壳重熔型,少数为壳幔混熔型,成分上常富硅富碱和铝过饱和,岩石的铀含量高,且岩浆演化较完善,酸性和中基性脉岩较发育,时代上主要为海西期(欧洲)和燕山期(中国)。
共生的脉石矿物有石英、萤石、水云母、碳酸盐矿物等[2]。
花岗岩型铀矿床产状示意剖面图如图1所示。
花岗岩型铀矿床有很多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花岗岩型铀矿体定位于各种断裂构造中,且主要在主干断裂带的次级构造上发育。
松辽盆地北部中、新生代构造运动特征及对砂岩型铀矿的控制作用钟延秋;马文娟【摘要】The north Songliao Basin have experienced two major tectonic movements, I. E. Yanshanian movement and Himalayan tectonic movement. Yanshan tectonic movement is relatively strong during which major oil-bearing basins and contemporary sandstone-hosted uranium deposits formed. Himalayan tectonic movement was relatively weak within the basin but also played role in control, adjustment and reconstruction of formation of uranium deposit. Studies show that uranium ore exploration in the northern basin should target to Early Cretaceous Quantouformation, Late Cretaceous Qingshankou formation, Yaojia formation, Nenjiangformtion, then Late Cretaceous Sifangtai formation, Oligocene Yianformation and to the western slope and paleo-uplifts in central and northeast of the north Songliao basin. In the west slope and northeast uplifts exploration is concentrated on the interformation oxidation zone-hosted uranium deposit and sandstone-hosted uranium deposit occurring in paleo-river beds and in windows in reversed stratigraphic units in the central uplifts.%松辽盆地北部历经燕山、喜山两期重要的构造运动.燕山期构造运动较为强烈,是松辽盆地北部一些含油气构造形成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砂岩型铀矿成矿的主要时期.喜山期构造运动在松辽盆地内部表现相对较弱,但对铀矿的形成仍然具有控制、调整改造作用.研究认为松辽盆地北部找矿层位主要为下白垩统泉头组、上白垩统青山口组、姚家组、嫩江组,其次为上白垩统四方台组、渐新统依安组.砂岩型铀矿找矿重点区域为西部斜坡区、古中央隆起带和东北隆起区.西斜坡和东北隆起区以寻找层间氧化带型及古河道砂岩型铀矿为主,中央隆起带应注重由反转构造形成的剥蚀天窗地区.【期刊名称】《地质找矿论丛》【年(卷),期】2011(026)004【总页数】6页(P411-416)【关键词】砂岩型铀矿;铀成矿条件;反转构造;找矿方向;松辽盆地【作者】钟延秋;马文娟【作者单位】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黑龙江大庆 163712;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黑龙江大庆 1637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42;P619.140 引言松辽盆地为NNE向的菱形盆地,面积26×104 km2,盆地基底为古生代和前古生代变质岩系,属于天山—兴安岭海西褶皱带的一部分,由3个复背斜和2个复向斜组成[1]。
中国是铀矿资源不甚丰富的一个国家。
据近年我国向国际原子能机构陆续提供的一批铀矿田的储量推算,我国铀矿探明储量居世界第10位以后,不能适应发展核电的长远需要。
矿床规模以中小为主(占总储量的60%以上)。
矿石品位偏低,通常有磷、硫及有色金属、稀有金属矿产与之伴生或共生。
矿床类型主要有花岗岩型(占全国总储量的38%)、火山岩型(22%)、砂岩型(19.5%)、碳硅泥岩型(16%)铀矿床四种;含煤地层中铀矿床、碱性岩中铀矿床及其他类型铀矿床在探明储量中所占比例很少,但具有找矿潜力。
中国铀矿成矿时代的时间跨度为距今1900年~三百万年之间,即古元古代到第三纪之间,以中生代的侏罗纪和白垩纪成矿最为集中。
空间分布上我国铀矿床分南、北两个大区,北方铀矿区以火山岩型为主,南方铀矿区则以花岗岩型。
目前中国铀矿地质勘查已取得重大突破:北方地区落实了大型-特大型铀矿基地,开辟了一批有很大潜力的找矿新区;南方老矿田资源潜力挖掘取得明显的效果。
其中,北方伊犁地区和鄂尔多斯地区铀矿地质勘查成效尤为显著.在伊犁地区,中核集团二一六大队实现了中国地浸砂岩型铀矿找矿的首次重大突破,发现并提交了中国第一个万吨级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使伊犁盆地成为中国第一个特大型地浸砂岩型铀矿田。
在鄂尔多斯地区,中核集团二〇八大队创新了找矿思路和成矿理论,提出“古层间氧化带铀成矿观点”,先后突破鄂尔多斯盆地等地区,探明了中国迄今为止最大的铀矿床。
截至2005年,中国的已探明铀储量为7万吨。
中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官员王毅韧介绍:世界上铀矿床主要分布于两条跨大洲的巨型铀成矿带,即近东西向欧亚巨型铀成矿带以及环太平洋巨型铀成矿带,这两条成矿带均横穿中国。
因此,中国的铀成矿地质背景总体上是有利的。
中国下一步铀矿地质勘探的主要工作方向是,北方重点勘探地浸砂岩型铀矿,南方扩大、落实硬岩经济型铀矿,着眼寻找和落实更多大型铀矿床。
我国共探明大小铀矿床200多个,主要分布在江西、广东、湖南、广西,以及新疆、辽宁、云南、河北、内蒙古、浙江、甘肃等省区。
塔里木盆地中新生代地质构造演化与砂岩型铀成矿作用关系探讨刘武生;漆富成;谢佑新;肖树青【期刊名称】《世界核地质科学》【年(卷),期】2006(023)004【摘要】在综合分析塔里木盆地中新生代地质构造演化的基础上,结合铀矿石同位素年龄,划分了盆地砂岩型铀成矿作用的期次.通过对含矿目的层和后生改造成矿过程的构造控制作用研究,认为最后一次大规模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之前(N2前)的构造作用对砂岩型铀成矿有利,之后主要是对早期形成的矿体有所改造.对构造控矿的成矿模式进行了研究,认为在构造变形较弱部位主要形成库捷尔太式铀矿床、在构造变形强烈部位主要产出萨瓦布其式铀矿床、而在原生红色或杂色层位(K~N)中主要形成巴什布拉克式铀矿床.【总页数】7页(P187-193)【作者】刘武生;漆富成;谢佑新;肖树青【作者单位】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北京,100029;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北京,100029;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北京,100029;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北京,10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1;P619.14【相关文献】1.准噶尔盆地中新生代古气候演化特征及对砂岩型铀成矿作用的制约 [J], 杨烨;何中波2.塔北中新生代构造演化与砂岩型铀成矿作用关系——来自磷灰石裂变径迹的证据[J], 刘红旭;董文明;刘章月;陈晓林3.柴达木盆地北缘中新生代地质构造演化与砂岩型铀成矿关系 [J], 刘林;宋哲;宋宪生;冯伟4.准噶尔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沉积演化与砂岩型铀成矿作用关系探讨 [J], 何中波;刘章月;杨烨;郭强;宋继叶;冀华丽5.新疆中新生代构造演化特征与砂岩型铀成矿作用初探 [J], 刘红旭;刘章月;所世鑫;虞航;曹清艳;张晓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主要铀矿类型、特点及其空间分布张万良【摘要】中国铀矿床通常划为四大类型,即花岗岩型、火山岩型、碳硅泥岩型、砂岩型.本文根据一些火山岩型铀矿的形成环境与火山岩浆活动关系不大,主要受火山岩浆活动之后的中酸性斑岩侵入活动控制的事实,辟出斑岩铀矿类型;斑岩型与花岗岩型、火山岩型铀矿是并列关系.花岗岩型和斑岩型铀矿归为构造控制型铀矿,火山岩型、碳硅泥岩型和砂岩型铀矿归为层位控制型铀矿.中国铀矿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成带成片、相对集中、不均衡分布特点,以SN向贺兰山—龙门山—小江断层带为界,可划分为东部滨太平洋铀成矿域、西(北)部古亚洲铀成矿域、西(南)部特提斯铀成矿域.滨太平洋铀成矿域可进一步划分为华南铀矿省、华北铀矿省和东北铀矿省.西(南)部的特提斯铀成矿域,工作程度低,找矿潜力尚待深入研究.西(北)部古欧亚大陆铀成矿域,有西北铀矿省.4大铀矿省内共划分出18个成矿带(区).以火山岩、斑岩型铀矿为主的成矿带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靠近沿海的滨太平洋构造岩浆活动带内,以花岗岩型铀矿为主的成矿带则主要分布在我国中东部多期构造一岩浆活动带内,以碳硅泥岩型铀矿为主的成矿带主要分布在扬子陆块北部和东南部边缘地带和南秦岭地带,以砂岩型铀矿为主的成矿带主要分布在我国北部陆相沉积盆地内.铀成矿带(区)分布的不均匀性,不仅受区域成矿地质背景、保矿条件等因素控制,而且还与当前地质勘查工作程度、经济技术条件有关.%Generally,uranium deposits in China are divided into 4 types i.e.the granite-hosted,volcanics-hosted,carbon silicon mudstone-hosted,sandstone-hosteddeposit.However,some volcanics-hosted uranium deposits are not related to the original volcanism and magmatism.The fact is that they are mainly controlled by the post-volcanism acidic porphyry intrusion.The author putforward a new type,the porphyry uranium deposit.The granite-hosted and porphyry uranium deposits are classified into the structure-controlled type and the volcanics-hosted and carbon silicon mudstone-hosted and sandstone-hosted uranium deposit into stratabound type.Spayially,they are unevenly distributed and concentrated relatively in belts or zones.The belts are divided by a boundary of Helan mountain-Longmen mountain-Xiaojiang fault.The eastern Pacific rim uranium metallogenic domain occurs in east of the division boundary;the ancient Asian domain in the west (north) and Tethys domain in the west(south) and Ancient Euroasian domain and the northwest province in the west (north).The eastern Pacific uranium metallogenic domain can be further divided into the South China and North China and Northeast China uranium ore Provinces.Little geological works has been done in the Tethys Uranium metallogenic domain.And it is potential for further prospecting and study.In the 4 provinces there are 18 sub-belts (zone).The sub-belts of the volcanics-hosted and porphyry deposit mainly occur in the belts(zones) with multi-tectonic-magmatic activities in the coastal area of the east China and the eastern Pacific rim domain,the granite-hosted type in the belts(zones) with multi-tectonic-magmatic activities in the east-central China,the carbon silicon mudstone-hosted type mainly in north part and the southeast margin of the Yangtze block and the southern Qinling fold belt,the sandstone-hosted type in he continental sedimentary basin in North china.The uneven distribution is not only influenced by the regionalgeological background and ore preservation conditions but also by geological working density and technical and economic condition.【期刊名称】《地质找矿论丛》【年(卷),期】2017(032)004【总页数】9页(P526-534)【关键词】铀矿类型;成矿特点;铀成矿省;铀成矿带;空间分布;不均匀性【作者】张万良【作者单位】核工业270研究所,江西南昌330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2;P619.14有关铀矿床类型的划分,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出发,对全球分布的铀矿床提出过许多分案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