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构造与识图
- 格式:ppt
- 大小:45.94 MB
- 文档页数:56
大一建筑构造与识图知识点建筑构造与识图作为建筑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在大一的学习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它不仅为我们打下了建筑设计的基本理论基础,也为今后深入学习和实践建筑设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下面将介绍一些大一建筑构造与识图的重要知识点。
1. 结构体系在建筑设计中,结构体系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
它描述了建筑物的整体结构形式和组成方式。
常见的结构体系包括框架结构、壳体结构、网壳结构等。
框架结构是一种常见的结构体系,它由柱、梁和地板等构件组成,形成一个稳定的整体。
壳体结构则以表面张力作为主要受力方式,具有较大的空间承载力。
网壳结构则由网格状构件组成,形成大跨度的空间结构。
2. 结构构件在建筑设计中,结构构件是构成建筑物的基本单元。
常见的结构构件包括柱、梁、墙等。
柱是一种竖向的结构构件,承担着垂直荷载的传递与支撑作用。
梁则是一种横向的结构构件,用于横向承载楼板和屋面的重量,并将其传递到柱上。
墙则是一种竖向的结构构件,既可以承担垂直荷载,又可以承担横向荷载。
3. 结构接点结构接点是指构件连接处的部位。
在建筑设计中,结构接点的设计能够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整体结构性能。
合理的结构接点设计能够保证构件之间的力学连接,保证结构的整体稳定。
常见的结构接点形式包括刚性接头、铰接接头等。
刚性接头能够提供较好的刚性连接,适用于需要承受大荷载的部位。
铰接接头则能够提供较好的柔性连接,适用于需要有一定变形能力的部位。
4. 建筑平面图和剖面图建筑平面图是建筑设计中最基本的图纸之一。
它以平面形式展现了建筑物的布局、间隔和大小等信息。
建筑平面图在设计过程中起到了定位布局的作用,能够直观地展现建筑物的整体形式和空间布局。
剖面图则是将建筑物垂直切割后展现的图纸,能够揭示建筑物的内部结构和空间关系,为后续的施工和装修提供了重要参考。
5. 建筑立面图和细部图建筑立面图是建筑设计中展现建筑物外立面形象的图纸。
它可以清晰地展现建筑物立面的造型、材质和装饰等细节。
建筑识图与构造摘要:建筑识图与构造是一门重要的建筑学科,它关注建筑设计与建筑施工的相关技术和知识。
本文将介绍建筑识图与构造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一领域的知识。
1. 引言建筑识图与构造是建筑学科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
它关注建筑设计与建筑施工的相关技术和知识,是建筑师和建筑工程师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之一。
本文将从建筑识图和建筑构造两个方面来介绍这一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建筑识图建筑识图是指通过图纸和图像来表达建筑设计的过程。
它是建筑设计师与建筑施工者之间沟通的桥梁,也是建筑设计师表达自己设计意图的重要手段。
建筑识图包括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细部图等。
平面图用于展示建筑设计在平面方向的布局和构造,立面图用于展示建筑设计在立面方向的外观和构造,剖面图用于展示建筑设计在剖面方向的构造和材料使用,细部图用来展示建筑设计中的细节构造和材料组合。
建筑识图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建筑设计的实施和施工的顺利进行。
3. 建筑构造建筑构造是指建筑物各构件之间的连接和组合方式。
建筑构造包括结构构造、外墙构造、屋面构造等。
结构构造是建筑物的骨架,主要包括梁、柱、墙等。
外墙构造是建筑物外部的墙体构造,主要包括砖墙、石墙、玻璃幕墙等。
屋面构造是建筑物的顶部构造,主要包括瓦片屋面、金属屋面、混凝土屋面等。
建筑构造的选择和设计要考虑到力学原理和结构安全,以及建筑外观的美观和功能的实现。
4. 建筑识图与构造的应用建筑识图与构造的应用非常广泛。
它可以应用于建筑设计中,帮助建筑师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设计意图。
它也可以应用于建筑施工中,帮助施工人员理解和实施建筑设计。
此外,建筑识图与构造还可以应用于建筑改造与维修中,帮助维修人员理解和实施维修工作。
建筑识图与构造在建筑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
5. 建筑识图与构造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建筑识图与构造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虚拟现实技术和三维建模技术的应用使得建筑识图更加直观和具体。
工程造价(建筑方向)专业课程标准2023年1月《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标准一、前言(一)课程性质与地位1. 课程性质《建筑识图与构造》是建筑工程造价专业的一门专业平台课程。
本课程主要讲授建筑构造和建筑施工图识读两大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为建筑构造部分,主要讲解民用建筑的组成、构造要求和构造做法,是从事土建工程专业所必备的知识。
第二部分是筑施工图识读部分,主要讲解建筑施工图的制图规范和标准以及各种施工图的形成方法、作用、图示内容、图示方法和识读方法。
本课程属于理实一体化课程,属于必修课。
2. 课程地位(1)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地位根据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学生能够进行识图并进行工程计量与计价的能力,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具有识图、读图、用图的能力,是专业培养的第一步。
(2)作用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能够具备建筑工程图的识读能力,结合其他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具备简单图样的绘制能力。
本课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应用性,其内容及影响贯穿在整个专业课程的学习中以及工作实践中,作用重大。
只有掌握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的主要内容,并运用其专业和基础知识,才能熟练的掌握施工图纸的主要内容,从而合理的进行施工、准确的进行工程造价分析和计算。
(3)功能在全国高职院校建筑工程相关专业的1+X证(建筑工程识图证书、BIM应用)考试中,该课程的内容是考试核心内容,这也是施工员、资料员、预算员、测量员、质检员、安全员和各技能操作岗位等施工一线专门岗位人才必备的基础能力。
3. 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门课程在建筑制图、建筑力学、建筑材料课程开展完成后进行开展,此时学生具备了初步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可以更好的认识施工图及其作用。
该课程与建筑CAD课程一同开设,“一识一绘”,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的研究施工图纸和建筑构造。
后续将会开设BIM 基础软件实操/建筑工程造价编制、工程造价案例分析、钢筋算量等课程,可以在图纸识读的基础上完成BIM软件建模、工程量的计算等内容。
建筑识图与构造引言建筑识图与构造是建筑设计和建筑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建筑识图指的是通过图纸等媒介来传达建筑设计师的意图,以便施工人员能够理解并按照设计师的意图进行施工。
而建筑构造则是指建筑物在力学和结构上的组织和构筑方式。
本文将介绍建筑识图与构造的基本概念、常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建筑识图1.1 建筑图纸种类建筑图纸是建筑识图的基本工具,它包括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和细部图等。
平面图用来表达建筑物的平面布局和空间结构,立面图用来表达建筑物的外立面和立面构造,剖面图用来表达建筑物的纵向构造和内部空间布局,细部图用来表达建筑物的细节构造和连接方法。
1.2 图纸标注与符号为了更好地传达设计师的意图,建筑图纸中使用了丰富的标注和符号。
常见的标注和符号包括尺寸标注、符号代号、阴影、箭头、剖面线等。
这些标注和符号都有着明确的含义和用途,施工人员需要详细了解它们的意义和使用方法。
1.3 工程量的计算与控制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各种材料和施工工艺进行合理的计算和控制。
建筑图纸中通常会给出相关的工程量计算方法和控制要求,施工人员需要准确地进行工程量的计算和控制,以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的符合设计要求。
二、建筑构造2.1 结构体系建筑物的结构体系是指建筑物各构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组织方式。
常见的结构体系有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桁架结构等。
不同的结构体系适用于不同的建筑类型和功能要求,设计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结构体系。
2.2 结构构件结构构件是指构成建筑物结构的各个部件,如柱子、梁、墙体等。
结构构件需要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承受和传递加载作用。
设计师需要合理地选择和安排结构构件,以确保建筑物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3 结构连接方式结构连接方式是指结构构件之间的连接方法和技术。
常见的结构连接方式有焊接、螺栓连接、榫卯连接等。
不同的连接方式适用于不同的结构构件和施工要求,施工人员需要掌握各种连接方式的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