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习题答案清华大学第3版
- 格式:doc
- 大小:354.50 KB
- 文档页数:9
习题3.1 某三相同步发电机,三相绕组连接成星形时的线电压为10.5kV,若将它连接成三角形,则线电压是多少?若连接成星形时,B 相绕组的首末端接反了,则3 个线电压的有效值UAB、UBC、UCA 各是多少?解:三相绕组连接成星形时U L = 线电压为10.5kV,则每相绕组的电压为6.06kV,3U P ,若连接成三角形U L = U P ,则线电压为6.06kV。
若连接成星形时,B 相绕组的首末端接反了,则 B 相相电压的相位与原来的相差1800,根据相量计算可得UAB=6.06 kV、UBC=6.06 kV、UCA=10.5 kV。
3.2 题3.2 图所示的三相对称电路,线电压UL=380V,每相负载Z= 6+j8Ω,试求相电压、相电流和线电流,并画出电压和电流的相量图。
解:由题意:负载作星接U l = 3U p因U l = 380 V,则Ua = Ub = Uc =设U a = 220 / 0°(V)380 3= 220 (V)因相电流即线电流,其大小为:IA =..220 / 0° = 22/ − 53° (A) 6 + j8I B = 22 / − 173ο (A) I C = 22/ 67° (A)此时的相量图略。
3.3 有一电源和负载都是星形连接的对称三相电路,已知电源相电压为220V,负载每相阻抗Z = 10Ω ,试求负载的相电流和线电流。
解:负载的相电压等于电源的相电压:U p = 220 (V).Il = I p =U P 220 = = 22 (A) 10 Z3.4 有一电源和负载都是三角形连接的对称三相电路,已知电源相电压为220V,负载每相阻抗Z = 10Ω ,试求负载的相电流和线电流。
解:负载的相电压等于电源的相电压:U p = 220 (V)Ip =U P 220 = = 22 (A) Z 10I l = 3I p = 22 3 = 38 (A)第3章三相交流电路习题解答773.5有一电源为三角形连接,而负载为星形连接的对称三相电路,已知电源相电压为220V,每相负载的阻抗为10Ω,求负载的相电流和线电流。
第1章 电路理论及分析方法习题(共9题)(注:英文习题采用美国电路符号)1.1(直流电源功率)图1.1所示电路,求各电流源的端电压和功率,并判断出哪个电流源输出功率,哪个电流源吸收功率。
已知:I S1=1 A, I S2=3A, R 1=5Ω, R 2=10Ω。
(答案:U S1= -10V , U S2=40V , P S1=10W, P S2= -120W )1.2 图1.2所示电路,求8Ω电阻两端的电压U R 和恒流源的端电压U S 各是多少。
(答案: U R = -32V ,U S = -40V )1.3 图1.3所示电路,求2A 恒流源的功率。
(答案: P = -24W )1.4 (仿真习题)用仿真的方法求图1.4所示电路中的I 1 和I 2 。
(答案:I 1=0.5A 、I 2=2A )说明:1、要求自己下载Multisim 仿真软件,可以是Multisim2001、V7~V10等版本中的任一种。
2、自学第10章 Multisim 电路仿真有关内容。
3、仿真题作业要求有仿真电路图和仿真的数据结果,图和数据结果可以打印 也可以手写。
图1.1 习题1.1的图 RI S2 U S1 图1.4 习题1.4的图18V图1.2 习题1.2的图 20 V + -U R 图1.3 习题1.3的图 8 V1.5 (电源模型的等效互换法)Use source transformations to find the voltage U across the 2mA current source for the circuit shown in Figure 1.5. (Answer: U = 1.8 V)1.6 (戴维宁定理)Using Thevenin’s theorem, find the current I through the 2V voltage source for the circuit shown in Figure 1.6.(Answer : I=5A )1.7 (戴维宁定理,结点电位法)图1.7所示电路,已知 R 1=1k Ω, R 2=2k Ω, R 3=6k Ω, R 4=2k Ω, R 5=4k Ω,。
《电工电子技术》(第3版)节后学习检测解答第1章节后检验题解析第8页检验题解答:1、电路通常由电源、负载和中间环节组成。
电力系统的电路功能是实现电能的传输、分配和转换;电子技术的电路功能是实现电信号的产生、处理与传递。
2、实体电路元器件的电特性多元而复杂,电路元件是理想的,电特性单一、确切。
由理想元件构成的、与实体电路相对应的电路称为电路模型。
3、电路中虽然已经定义了电量的实际方向,但对某些复杂些的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来说,某时刻电路中电量的真实方向并不能直接判断出,因此在求解电路列写方程式时,各电量前面的正、负号无法确定。
只有引入了参考方向,方程式中各电量前面的的正、负取值才有意义。
列写方程式时,参考方向下某电量前面取正号,即假定该电量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一致,若参考方向下某电量前面取负号,则假定该电量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求解结果某电量为正值,说明该电量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同,求解结果某电量得负值,说明其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
电量的实际方向是按照传统规定的客观存在,参考方向则是为了求解电路方程而任意假设的。
4、在图1-5中,五个二端元件分别代表电源或负载。
其中的三个元件上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已标出,在参考方向下通过测量得到:I 1=-2A ,I 2=6A ,I 3=4A ,U 1=80V ,U 2=-120V ,U 3=30V 。
试判断哪些元件是电源?哪些是负载? 解析:I 1与U 1为非关联参考方向,因此P 1=-I 1×U 1=-(-2)×80=160W ,元件1获得正功率,说明元件1是负载;I 2与U 2为关联参考方向,因此P 2=I 2×U 2=6×(-120)=-720W ,元件2获得负功率,说明元件2是电源;I 3与U 3为关联参考方向,因此P 3= I 3×U 3=4×30=120W ,元件3获得正功率,说明元件3是负载。
第一章直流电路一、填空题1.电源、负载、导线和控制装置2.通路、断路、和短路短路3.定向移动 I A mA μA4.某点参考点有无5. 20V -50V -30V6. b指向a a指向b 1.5 V7.阻碍 R 欧姆(Ω)8.正比反比 I=U/R9.5A10.0.4A11.电能其他电功 W 焦耳12.213.单位时间14.115.导体发热电烙铁电吹风电熨斗16.0.4548417.50Ω 2Ω18.1:2 1:1 1:1 2:119.4 6 7 320.6A21.短路二、判断题1.√ 2. √ 3. √ 4. × 5. √ 6. × 7. ×8. ×9. √ 10. × 11. √ 12. ×三、选择题1.C 2.C 3.C 4. C 5. A 6. B 7. D 8. B9. C 10. C 11.A 12. A四、问答题1.答:电流热效应的利:利用电流热效应可以制成很多电器设备,如:电烙铁、电饭煲、电熨斗等。
电流热效应的弊:元器件和电气设备发热过多,不仅消耗电能,而且会加速绝缘材料的老化,严重时还会引起电气火灾。
2. “220V ”表示这个灯泡的额定电压“40W ”表示这个灯泡的额定功率3.答:(1)对交、直流电流应分别使用交流电流表和直流电流表测量。
(2)电流表必须串接到被测量的电路中。
(3)电流必须从电流表的正端流入负端流出。
(4)选择合适的量程。
五、计算题1.解:(1)C 为参考点,则 U A =-3V-5V=-8VU B =-5VU C =0VU AB = U A - U B =-8V-(-5V)=-3VU BC = U B - U C =-5VU AC = U A - U C =-8V(2)以B 为参考点,则U A =-3V=-3VU B =0VU C =5VU AB = U A - U B =-3VU BC = U B - U C =0-(5)=-5VU AC = U A - U C =-3-(5)=-8V(3)从上面的结果可知:电位随着参考点的改变而改变;电压不随参考点的改变而改变。
第1章电路的基本定律与分析方法【思1.1.1】(a) 图Uab =IR=5×10=50V,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均由a指向b。
(b) 图U ab=-IR=-5×10=-50V,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均由b指向a。
(c) 图U ab=IR=-5×10=-50V,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均由b指向a。
(d) 图U ab=-IR=-(-5)×10=50V,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均由a指向b。
【思1.1.2】根据KCL定律可得(1) I2=-I1=-1A。
(2) I2=0,所以此时U CD=0,但V A和V B不一定相等,所以U AB不一定等于零。
【思1.1.3】这是一个参考方向问题,三个电流中必有一个或两个的数值为负,即必有一条或两条支路电流的实际方向是流出封闭面内电路的。
【思1.1.4】(a) 图UAB =U1+U2=-2V,各点的电位高低为VC>VB>VA。
(b) 图U AB=U1-U2=-10V,各点的电位高低为V B>V C>V A。
(c) 图U AB=8-12-4×(-1)=0,各点的电位高低为V D>V B(V A=V B)>V C。
【思1.1.5】电路的电源及电位参考点如图1-1所示。
当电位器R W的滑动触点C处于中间位置时,电位V C=0;若将其滑动触点C右移,则V C降低。
【思1.1.6】(a) 当S闭合时,V B=V C=0,I=0。
当S断开时,I=1233+=2mA,V B=V C=2×3=6V。
(b) 当S闭合时,I=-63=-2A,VB=-321+×2=-2V。
当S断开时,I=0,V B=6-321+×2=4V。
【思1.1.7】根据电路中元件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可确定该元件是电源还是负载。
】根据电路中元件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可确定该元件是电源还是负载。
当当电路元件上电压与电流的实际方向一致时,表示该元件吸收功率,为负载;当其电压与电流的实际方向相反时,表示该元件发出功率,为电源。
电力电子第三版习题及解答(doc 55页)第1章复习题及思考题解答1.1 电力技术、电子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三者所涉及的技术内容和研究对象是什么?三者的技术发展和应用主要依赖什么电气设备和器件?答:电力技术涉及的技术内容:发电、输电、配电及电力应用。
其研究对象是:发电机、变压器、电动机、输配电线路等电力设备,以及利用电力设备来处理电力电路中电能的产生、传输、分配和应用问题。
其发展依赖于发电机、变压器、电动机、输配电系统。
其理论基础是电磁学(电路、磁路、电场、磁场的基本原理),利用电磁学基本原理处理发电、输配电及电力应用的技术统称电力技术。
电子技术,又称为信息电子技术或信息电子学,研究内容是电子器件以及利用电子器件来处理电子电路中电信号的产生、变换、处理、存储、发送和接收问题。
其研究对象:载有信息的弱电信号的变换和处理。
其发展依赖于各种电子器件(二极管、三极管、MOS管、集成电路、微处理器电感、电容等)。
电力电子技术是一门综合了电子技术、控制技术和电力技术的新兴交叉学科。
它涉及电力电子变换和控制技术技术,包括电压(电流)的大小、频率、相位和波形的变换和控制。
研究对象:半导体电力开关器件及其组成的电力开关电路,包括利用半导体集成电路和微处理器芯片构成信号处理和控制系统。
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主要依赖于半导体电力开关器件。
1.2 为什么三相交流发电机或公用电网产生的恒频、恒压交流电,经电压、频率变换后再供负载使用,有可能获得更大的技术经济效益?答:用电设备的类型、功能千差万别,对电能的电压、频率、波形要求各不相同。
为了满足一定的生产工艺和流程的要求,确保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能源消耗、提高经济效益,若能将电网产生的恒频、恒压交流电变换成为用电负载的最佳工况所需要的电压、频率或波形,有可能获得更大的技术经济效益。
例如:若风机、水泵全部采用变频调速技术,每年全国可以节省几千万吨以上的煤,或者可以少兴建上千万千瓦的发电站。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第 3 版)习题库第 1 章P15 练习题1.填空题(1)电力系统由、输电、降压、配电及五个环节组成。
(2)触电可分为和两种类型。
(3)电流分为三级:感知电流、电流、电流。
(4)人体触电的方式主要有触电、触电、跨步电压触电等。
(5)现场触电急救的原则可总结为八个字:、、、。
(6)常见低压试电笔的电压测量范围为。
2.单选题(1)在工程中,U、V、W 三根相线通常分别用()颜色来区分。
A. 黄、绿、红B. 黄、红、绿C. 红、黄、绿(2)在金属容器内、隧道内施工时,应采用()安全电压。
A.36VB. 24V 或12VC. 6V(3)电伤是指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A.内部组织B. 表皮C. 局部(4)触电事故中,内部组织受到较为严重的损伤,这属于()。
A.电击B. 电伤C. 电灼伤(5)感知电流是使人有感觉的()电流。
A.最大B.最小C.平均(6)摆脱电流是人触电后能自主摆脱带电体的()电流。
A.最大B.最小C.平均(7)被电击的人能否获救,关键在于()。
A.触电的方式B.人体电阻的大小C.能否尽快脱离电源和实行紧急救护(8)触电者呼吸停止,但心跳尚存,应施行()。
A.人工呼吸法B. 胸外心脏按压法C. 心肺复苏法(9)触电者呼吸和心跳都停止,应采取()。
A.人工呼吸法B. 胸外心脏按压法C. 心肺复苏法(10)对触电者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操作时,需掌握在每分钟()。
A. 8~10 次B. 12~16 次C. 20 次(11)胸外按压要以均匀速度进行,每分钟()左右。
A. 80~100 次B. 100~120 次C. 大于120 次(12)人体同时触及两相带电体所引起的触电事故,称为( )。
A.单相触电B.两相触电C.接触电压触电(13) 低压试电笔检测电压的范围是()。
A. 60~500VB. 800VC. 大于1000V(14)用低压试电笔区分相线与中性线时,当试电笔触及导线,氖管发亮的即为()。
第1章电路的基本定律与分析方法【思1.1.1】(a) 图U ab=IR=5×10=50V,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均由a指向b。
(b) 图U ab=-IR=-5×10=-50V,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均由b指向a。
(c) 图U ab=IR=-5×10=-50V,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均由b指向a。
(d) 图U ab=-IR=-(-5)×10=50V,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均由a指向b。
【思1.1.2】根据KCL定律可得(1) I2=-I1=-1A。
(2) I2=0,所以此时U CD=0,但V A和V B不一定相等,所以U AB不一定等于零。
【思 1.1.3】这是一个参考方向问题,三个电流中必有一个或两个的数值为负,即必有一条或两条支路电流的实际方向是流出封闭面内电路的。
【思1.1.4】(a) 图U AB=U1+U2=-2V,各点的电位高低为V C>V B>V A。
(b) 图U AB=U1-U2=-10V,各点的电位高低为V B>V C>V A。
(c) 图U AB=8-12-4×(-1)=0,各点的电位高低为V D>V B(V A=V B)>V C。
【思1.1.5】电路的电源及电位参考点如图1-1所示。
当电位器R W的滑动触点C处于中间位置时,电位V C=0;若将其滑动触点C右移,则V C降低。
【思1.1.6】(a) 当S闭合时,V B=V C=0,I=0。
当S断开时,I=1233+=2mA,V B=V C=2×3=6V。
(b) 当S闭合时,I=-63=-2A,V B=-321+×2=-2V。
当S断开时,I=0,V B=6-321+×2=4V。
【思 1.1.7】根据电路中元件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可确定该元件是电源还是负载。
当电路元件上电压与电流的实际方向一致时,表示该元件吸收功率,为负载;当其电压与电流的实际方向相反时,表示该元件发出功率,为电源。
第二部分《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练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直流电路1§ 1电路的基本概念一、填空题1.电流、电源、负载、控制装置、连接导线2.电源、负载、车架、电动机、金属机体3.电路原理、方框、印刷电路4.原理图、连接关系、实际大小、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5.矩形框、箭头、直线6.印刷电路7.搭铁二、判断题1.√2.√三、选择题1.( B) 2 .( A)四、名词解释(本答案仅作参考)1.通路也称闭路,它是指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沿着导线经过负载最终回到电源的负极,电流形成闭合路径。
这是电路的正常工作状态。
2.断路也称开路,它是指电路某处因某种需要或发生故障而断开,不能构成回路,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零。
3.指电路中的某元器件因内部击穿损坏或被导线直接短接等原因,电流未经该元器件或负载,直接从电源正极到达负极的现象。
短路通常是一种不正常现象,应尽量避免。
五、简答题1.电路图是指将电路中各元器件用图形符号表示,并用引线连接而成的关系图。
2.电路图能让我们简洁、直观地表达和了解电路的组成,便于分析电路的工作原理和1性能,便于电路的设计和安装。
现在,人们更可以借助计算机辅助设计,或进行虚拟的电路实验,更是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3.从根本上说,方框图也是一种原理图。
不过它不是像原理图那样详细地绘制了电路中全部的元器件符号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方式,而只是简单地将电路按照功能划分为几个部分。
各部分用一个方框来代表,在方框中加上简单的文字或符号说明,方框间用直线或带箭头的直线连接,表示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
1§ 2电流、电压及其测量一、填空题1.电荷有规则的定向移动称为电流。
2.电荷量、安培、安、 A3.直流、直流、DC4.稳恒直流5.脉动直流6.交变、交流、 AC7.直流电流表、直流电流、+、-8.交流电流表、交流电流、直流电流表、直流电流、串9.电压、 Uab10.伏特、 V11.电位、大地12.电动势、 E、伏特13.交流电压表、交流电压、直流电压表、直流电压14.化学能、电能、直15. 200 ~ 60016.存在于燃料与氧化剂中二、判断题1.×2.√3.√4.√5.×6.×2三、选择题1.(A) 2 .(C) 3 .(A) 4 .(B)四、简答题1.电源的作用与水泵相似,它不断地将正电荷从电源负极经电源内部移向正极,从而使电源的正、负极之间始终保持一定的电位差(电压),这样电路中才能有持续的电流。
同步练习答案第1章1.1 二极管一、判断题1.×2.×3.√二、填空题2.空穴型;多数载流子;少数载流子;电子型;多数载流子;少数载流子3.死区电压;导通;反向击穿电压;反向击穿5.0.5V;0.2V;0.7V;0.3V6.最大整流电流I FM;最高反向工作电压U RM;反向饱和电流I R7.导通;2.3mA8.正;负9.9.7;7三、选择题1.A 8.A A12.A四、综合题4.输出电压u o的波形如图1所示。
图11.2 二极管整流及滤波电路一、判断题二、填空题1.交流电;直流电;单相导电2.脉动的;较平滑的3.负载电流较小;负载电流较大且变化5.1.5;266.67三、选择题1.C 4.A 5.A 6.C 7.C四、综合题1.2.1360.09222200OV OLUI I AR====⨯236301.2 1.2O U U V ===选择二极管和电容的参数如下:0.09FM I A〉,RM U 〉0.02(35)(35)(150250)22200L T C F R μ≥==⨯6.(1)20 (2)50;28.28(3)电容C 开路且某一二极管开路;9第2章2.1 三极管 一、判断题4.√ 5.√二、填空题4.集电;基;发射;50;PNP 5.基;NPN 三、选择题6.B7.A8. C 四、综合题 1.2.mA I I I C E B 2.08.56=-=∆-∆=∆ 292.08.5==∆∆=B C I I β 3.(1)数值如表2;(2)β=50;(3)I CBO =0.0002mA ;(4)I CEO =0.0102mA 表22.2 三极管基本放大电路 一、判断题2.×4.×6.√二、填空题6.大 ;负担;小;带负载三、选择题3.A 4.C8.A四、综合题1.(a)图不能正常放大,因为R B =0,+V CC 将输入交流信号短路到地。
(b )图不能正常放大,因为R C =0将输出交流信号短路到地。
电工技术第3版课后答案王金花基尔霍夫定律的认证1.在电路中能够将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能的装置是 [单选题] *A.电源B.负载(正确答案)C.连接导线D.控制装置2.在金属导体中形成电流的实质是() [单选题] *A.正电荷的定向移动B.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正确答案)C.电荷的定向移动D.正、负离子的定向移动3.阻值为4.8+10%的五色环电阻,其色环顺序为 [单选题] *A.黄、灰、红、金、银B.黄、棕、灰、金、银C.黄、灰、黑、银、银(正确答案)D.黄、灰、金、银、银4.某四色环电阻,两端加3V电压时通过的电流为0.01A,则其前三条色环的颜色顺序为( ) [单选题] *A.橙黑黑B.棕黑黑C.橙黑棕(正确答案)D.棕黑棕5. 直流电路中,当负载电阻增大为原来电阻的2倍时,电流变为原来的3/5,则该电路内外电阻之比为 [单选题] *A.1: 2(正确答案)B.2:1C.3:5D.5:36.闭合电路中,电源内阻不可忽略,则电源端电压随负载电阻的减小而 [单选题] *A.增大B.不变C.减小(正确答案)D.不确定7.标有“100Ω、4W”和“100Ω、25W”的两个电阻串联时,其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为 [单选题] *A.40V(正确答案)B. 100VC.140VD.60V8.阻值为R的两个电阻串联接在电压为U的电路中,每个电阻消耗的功率为P:若将两个电阻改为并联,仍接在电压为u的电路中。
则两个电阻消耗的功率为 [单选题] *A. PB.2PC.4PD.8P(正确答案)9.如图1-1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为 [单选题] *A.2AB.5A(正确答案)C.3.5AD.2.5A10.如图1-2所示复杂电路,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题] *A.节点4个B.网孔5个C.回路6个(正确答案)D.支路4条11.使用指针式万用表测量电压时,量程的选择尽量使指针指示在标尺满刻度的() [单选题] *A.前三分之一段B.中间位置C.任意位置D.后三分之一段(正确答案)12.用MF47型万用表测量色环顺序为“黄灰棕金”的四环电阻,其转换开关应置于() [单选题] *A. Rx10(正确答案)B. Rx100C. Rx1000D. Rx113.线性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为20V时,它储存的电荷量为2C,它两端电压为40V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题] *A.电容器储存的电荷量为8CB.电容器的电容量不变(正确答案)C.电容器的电容量为2FD.电容器储存的电荷量为2C14. 用万用表的Rx1K挡检测容量为1000uF 的电容器,若指针偏转后回不到起始位置,停在刻度盘的中间位置,说明() [单选题] *A.电容器断路B.电容器内部短路C.电容器质量良好D. 电容器漏电(正确答案)15. 在电容器充电过程中,相关物理量不变的是 [单选题] *A.电容器端电压B.电路中的充电电流C.电容器储存的电荷量D.电容器的标称电容量(正确答案)16.关于描述正弦量u=380Sin(100πt-π/2 )V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题] *A.交流电的周期为0.2sB.交流电的有效值为220VC.交流电的初相位为π/2D. ls内交流电压有100次到达最大值(正确答案)17.已知工频正弦交流电流i、i1和i2, i=i1+i2, 且I=I1+I2,则i1与i2的相位差是() [单选题] *A.60°B. 90°C. 120°(正确答案)D. 180°18. 已知两正弦交流电流: i1=10sin(314t+π/6 )A, i2=-20 sin(100t-5π/6)A,则两电流相同的物理量是 [单选题] *A.有效值B. 角频率C. 初相位(正确答案)D.周期19.在纯电容电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题] *A.电路的无功功率为零C. 电路的有功功率时为正、时为负B. 电路中电压、电流瞬时值复合欧姆定律D.电流在相位上超前电压90°(正确答案)20.电路的电压u=220 sin(314t+30°)v,电流i=5 sin(314t+60°)A.该电路为() [单选题] *A.感性电路B.容性电路(正确答案)C.谐振电路D.阻性电路21.在RC串联电路中,若R=X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题] *A.电阻两端电压滞后电容两端电压45°B.电阻两端电压超前总电压45(正确答案)C. 电路的总阻抗Z=2R=2XcD.总电流滞后端电压45°22.如图1-3所示电路中,L为电感线圈,R为灯泡,电流表内阻为零,电压表内阻无限大,若保持电压的有效值不变,只将电源频率减小,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单选题] *A.电流表示数减小B.电压表示数不变C.电流表示数不变D.灯泡变亮(正确答案)23.单相电度表接线时,一般遵循的原则是 [单选题] *A. 1接电源火线、3接电源的零线(正确答案)B.3为负载火线、4为负载零线C. 1接电源火线、2接电源的零线D.1为负载火线、4为负载零线24.在线电压是380V的三相四线制供电线路中,任意相线与中性线的电压为 [单选题] *A.线电压,有效值为380VB.相电压,有效值为220V(正确答案)C.线电压,最大值为380VD.相电压,有效值为380V25.三相对称电源作Y联结,每相绕组的额定电压为220V,若用电压表测得各相电压均为220V,而线电压Uvw=380V, Uuv=Uwu=220V,说明() [单选题] *A. U相绕组接反(正确答案)B.V相绕组接反C.W相绕组接反D.U相绕组短路26.某一三相对称负载作三角形联结,若电源线电压为380V,每相负载阻抗为100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题] *A.每相负载两端的电压为220VB.流过每相负载的电流为3.8A(正确答案)C.流过每根端线的电流为3.8√2 AD.流过每相负载的电流为2.2A27.对称三相负裁作三角形联结如图14所示,由对称三相交流电源供电,若在P处断开,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将 [单选题] *A.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不变B.电流表示数不变,电压表示数变大C.电流表、电压表示数都变小(正确答案)D.电流表、电压表示数都不变28.中小区照明电路为三相四线制,有一天晚间突然发现有的电灯变暗,有的电灯变亮,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单选题] *A.电源电压突然降低B.有一相线短路C.不对称负载的中性线断开(正确答案)D.有一相线断路29.三相对称负载做三角形连接,假如一相电源线断开,则三相负载消耗的功率是原来的倍() [单选题] *A.0.25B.0.5(正确答案)C.0.67D.0.3330.三相对称负载的阻抗角为45°,若该三相负载作三角形连接,则线电压和对应线电流的相位差角为() [单选题] *A. -75°(正确答案)B. -45°C. -45°D.75°31.匀强磁场中各点磁感应强度的特点是() [单选题] *A.大小相同,方向相同(正确答案)B.大小不同,方向不同C.大小相同,方向不同D.大小不同,方向相同32.如图1-5所示有两条直导线AB、CD, AB(固定不动)垂直于CD并相隔一很小的距离,其中导线CD能够以中点O为轴自由转动,当两条导线按图示方向通入电流时,则导线CD() [单选题] *A.顺时针方向转动,同时靠近导线ABB.顺时针方向转动,同时离开导线ABC.逆时针方向转动,同时靠近导线AB(正确答案)D.逆时针方向转动,同时离开导线AB33.如图1-6所示,磁场中的光滑导轨上放置两导体,若导体AB向右滑动,则导体CD [单选题] *A.向右滑动(正确答案)B.向左滑动C.视AB运动速度的大小而定D.静止不动34.判断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应采用() [单选题] *A.左手定则B.安培定则(正确答案)C. 右手定则D.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35.当穿过线圈的磁通发生变化时,线圈两端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之成正比的是 [单选题] *A.磁通B.磁通变化率(正确答案)C.磁感应强度D.磁通变化量36.变压器铁心采用相互绝缘的硅钢片叠压而成,目的是 [单选题] *A.减小铜损耗B.价格便宜C.减小铁损耗(正确答案)D.节省材料容易制造37.在电源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当变压器负载阻抗增加时,其主磁通将 [单选题] *A.增加B.减小C.基本不变(正确答案)D.随负载变化而变化38.某理想变压器原副绕组的匝数比为4:1原绕组接在个工频220 V的交流电源上,副绕组所接的负载电阻是11Ω..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单选题] *A.副绕组输出电压的频率为50HzB.副绕组输出电压为55VC.流过原线圈的电流是1.25AD.变压器输入、输出功率之比为4:1(正确答案)39.有一单相变压器,二次绕组接8Ω的负载电阻,折算到一次绕组的等效电阻为800Ω当负载电流为1A时,一次绕组电流 [单选题] *A.100mA(正确答案)B.10AC. 10mAD. 100 A40.通常当变压器的输入电压增大时,其主磁通将 [单选题] *A.增大(正确答案)B.不变C.减小D.先增大后减小41.能使变压器输入功率减小的方法是 [单选题] *A.只减小负载电阻B.只减小原边匝数C. 只增大负载电阻(正确答案)D.只增加副边匝数42.双绕组变压器的绕组特点是 [单选题] *A.高压绕组匝数多,线径细(正确答案)B.低压绕组匝数多,线径细C.高压绕组匝数多,线径粗D.低压绕组匝数多,线径粗43.变压器的外特性随负载的增大,对电容性负载来说,其端电压将 [单选题] *A.不变B.上升(正确答案)C.下降D.不确定44.关于变压器,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题] *A.一次绕组接负载B.一次绕组的匝数过多会烧坏变压器C. K<1时为升压变压器(正确答案)D.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匝数不能相等45.有一台380V 220V的变压器,在使用时不慎将高压侧和低压侧互相接错,当低压侧加上380V的交流电压后,则 [单选题] *A.高压侧有380V电压输出B.高压侧没有电压输出,绕组严重过热c.高压侧有电压输出,绕组严重过热(正确答案)D.高压侧有电压输出,绕组无过热46.变压器的效率是变化的,在___时其效率最高 [单选题] *A.变压器轻载B.变压器额定负载C.变压器超载D.变压器铁损耗等于铜损耗(正确答案)47.电压互感器运行时,接近 [单选题] *A.空载状态,二次绕组不允许开路B.空载状态,二次绕组不允许短路(正确答案)c.短路状态,二次绕组不允许开路D.短路状态,二次绕组不允许短路48."关于自耦变压器,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题] *A.一次、二次绕组匝数相同B.一次、二次侧电流与绕组匝数成正比C.一次、二次绕组有磁耦合,无电联系D.公共端应接中性线(正确答案)49.通常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的额定电流是 [单选题] *A.0.5A或2AB.1A或5A(正确答案)C.2A或10AD.3A或15A50.关于变压器的同名端,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题] *A.也称为首末端B同名端的电动势极性相同(正确答案)C.只能用“*”表示D.可用电能表判断。
第一章直流电路一、填空题1.电源、负载、导线和控制装置2.通路、断路、和短路短路3.定向移动 I A mA μA4.某点参考点有无5. 20V -50V -30V6. b指向a a指向b 1.5 V7.阻碍 R 欧姆(Ω)8.正比反比 I=U/R9.5A10.0.4A11.电能其他电功 W 焦耳12.213.单位时间14.115.导体发热电烙铁电吹风电熨斗16.0.4548417.50Ω 2Ω18.1:2 1:1 1:1 2:119.4 6 7 320.6A21.短路二、判断题1.√ 2. √ 3. √ 4. × 5. √ 6. × 7. ×8. ×9. √ 10. × 11. √ 12. ×三、选择题1.C 2.C 3.C 4. C 5. A 6. B 7. D 8. B9. C 10. C 11.A 12. A四、问答题1.答:电流热效应的利:利用电流热效应可以制成很多电器设备,如:电烙铁、电饭煲、电熨斗等。
电流热效应的弊:元器件和电气设备发热过多,不仅消耗电能,而且会加速绝缘材料的老化,严重时还会引起电气火灾。
2. “220V ”表示这个灯泡的额定电压“40W ”表示这个灯泡的额定功率3.答:(1)对交、直流电流应分别使用交流电流表和直流电流表测量。
(2)电流表必须串接到被测量的电路中。
(3)电流必须从电流表的正端流入负端流出。
(4)选择合适的量程。
五、计算题1.解:(1)C 为参考点,则 U A =-3V-5V=-8VU B =-5VU C =0VU AB = U A - U B =-8V-(-5V)=-3VU BC = U B - U C =-5VU AC = U A - U C =-8V(2)以B 为参考点,则U A =-3V=-3VU B =0VU C =5VU AB = U A - U B =-3VU BC = U B - U C =0-(5)=-5VU AC = U A - U C =-3-(5)=-8V(3)从上面的结果可知:电位随着参考点的改变而改变;电压不随参考点的改变而改变。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练习题库+参考答案一、判断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两相触电比单相触电更危险。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2.半导体锗和硅都是晶体结构,所以半导体管又称为晶体管。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3.正逻辑的与门等效于负逻辑的与门。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4.电压互感器在运行中,其二次绕组不允许短路。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5.漏电保护器既可用来保护人身安全,还可用来对低压系统或设备的对地绝缘状况起到监督作用。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6.烙铁温度过低、焊接面( 焊盘/引脚)氧化或有油污,容易造成虚焊、假焊。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7.变压器二次侧的输出电压随负载大小的改变越大越好。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8.正弦交流电路中,无功功率就是无用功率。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9.正弦交流电路中,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分别为P、Q、S,则S=P+Q。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0.单相异步电动的构造和三相异步电动机相似,也是由定子和笼型转子两个基本部分组成。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1.正弦交流电路中,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的比值称之为功率因数。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2.三相异步电动机接触器互锁正反转控制电路中,两个互锁触点接反,则电动机无法起动。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3.交流电路中,容抗体现了电容对交流电流的阻碍作用。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4.电压和电流都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所以它们都是矢量。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5.差动电路的共模电压放大倍数越大越好,而差模电压放大倍数越小越好。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6.主磁通一般比漏磁通大得多。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7.三相四线制是由三根相线和一根中线所组成的供电体系,其中相电压是指相线与相线之间电压。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8.一般情况下,发生单相触电的情况较少。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习题库与参考答案一、判断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PNP管放大电路中,的极性为负,则该管的发射结反偏、集电结正偏。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2.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某一等级的直流电压变换成频率相同的另一等级的交流电压,以满足不同负载需求的一种电气设备。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3.保证电气检修人员人身安全最有效的措施是将检修设备接地。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4.三相异步电动机接触器互锁正反转控制电路中,两个互锁触点接反,则电动机无法起动。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5.通电线圈中插入铁芯后,它所产生的磁通会大大增加。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6.若两个函数具有不同的逻辑函数式,则两个逻辑函数必然不相等。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7.只要使变压器的一、二次绕组匝数不同,就可达到变压的目的。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8.二-十进制译码器有10根输入线,4根输出线。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9.灭火器一经开启必须再充装。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0.电子元件在检验时只要功能OK,外观无关紧要。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1.若电路中的电压为负值,则表示电压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2.电阻并联后的总电阻值小于其中任一只电阻的阻值。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3.因为三极管有共基极、共集电极和共发射极三种接法,所以三极管的三个电极都可以作为输入端,也都可以作为输出端使用。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4.晶体管可用较小电流控制较大电流。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5.某同学用模拟万用表欧姆挡检测一石英晶体的电阻值为无穷大,则判定晶体已失效。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6.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是两个相反的过程。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7.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8.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的表达式∑RI=∑E,表示在一个闭合回路中,各段电阻上电压降之和等于各电源电动势之和。
电子电工技术第三版课后答案第一章习题答案1.1写出题图中有源支路的电压,电流关系式。
题图在题图中已知U2=2V,(1)求I,U1,U3,U4,U ac,(2)比较a,b,c,d,e各点电位的高低。
题图在题图所示电路中U ab题图0-3各端点的等效电阻,即各挡的电流表内阻,已知表头等效电阻R A=15kΩ,各分流电阻R1=100Ω,R2=400Ω,R3=500Ω。
+a2VΩ+a2Ω2Ω2Ω2Ωa3V22V24VΩΩ123题图两个额定值是110V,40W的灯泡能否串联后接到220V的电源上使用如果两个灯泡的额定电压相同,都是110V,而额定功率一个是40W,另一个是100W,问能否把这两个灯泡串联后接在200V 电源上使用,为什么电路如题图所示.试问ab支路是否有电压和电流题图题图中若(1)U=10V,I=2A,(2)U=10V,I=-2A。
试问哪个元件是吸收功率哪个元件是输出功率为什么题图 1.计算题图所示各电路的等效电阻.1.电路如题图所示,试求以下电路的电压U和电流I。
U U U U+--(c)(a)(b)(d)1A20Ω20Ω1A20Ω在指定的电压u和电流i参考方向下,写出图所示各元件u和i 的约束方程.(a)(b)(c)(d)(e)求题图所示电路中的U1和U 2.题图求题图中所示电路化成等值电流源电路。
(a)(b)(c)题图求题图中所示电路化成等值电压源电路。
+30VU-U30V+-10KΩu+20mH-u10μF u -+U5V+-iI2A U+-4V1A2V1A2Ω6V6V3A(a(b)题图求题图所示电路的电流I和电压U。
题图求题图所示各电流源输出的功率。
题图求题图所示各电路源输出的功率。
题图4VΩ1V+U1A1A3V6V+9V+10V+(a)(b)题图电路如题图所示,已知,u s=100V,R1=2kΩ,R2=8kΩ,在下列3种情况下,分别求电压和电流i2,i3,(1)R3=8kΩ(2)R3=∞(开路),(3)R3=0(短路)试估算图示电路的、、和电压、。
第1章电路的基本定律与分析方法【思1.1.1】(a) 图U ab=IR=5×10=50V,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均由a指向b。
(b) 图U ab=-IR=-5×10=-50V,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均由b指向a。
(c) 图U ab=IR=-5×10=-50V,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均由b指向a。
(d) 图U ab=-IR=-(-5)×10=50V,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均由a指向b。
【思1.1.2】根据KCL定律可得(1) I2=-I1=-1A。
(2) I2=0,所以此时U CD=0,但V A和V B不一定相等,所以U AB不一定等于零。
【思1.1.3】这是一个参考方向问题,三个电流中必有一个或两个的数值为负,即必有一条或两条支路电流的实际方向是流出封闭面内电路的。
【思1.1.4】(a) 图U AB=U1+U2=-2V,各点的电位高低为V C>V B>V A。
(b) 图U AB=U1-U2=-10V,各点的电位高低为V B>V C>V A。
(c) 图U AB=8-12-4×(-1)=0,各点的电位高低为V D>V B(V A=V B)>V C。
【思1.1.5】电路的电源及电位参考点如图1-1所示。
当电位器R W的滑动触点C处于中间位置时,电位V C=0;若将其滑动触点C右移,则V C降低。
【思1.1.6】(a) 当S闭合时,V B=V C=0,I=0。
当S断开时,I=1233+=2mA,V B=V C=2×3=6V。
(b) 当S闭合时,I=-63=-2A,V B=-321+×2=-2V。
当S断开时,I=0,V B=6-321+×2=4V。
【思1.1.7】根据电路中元件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可确定该元件是电源还是负载。
当电路元件上电压与电流的实际方向一致时,表示该元件吸收功率,为负载;当其电压与电流的实际方向相反时,表示该元件发出功率,为电源。
可以根据元件电压与电流的正方向和功率的正、负来判别该元件是发出还是吸收功率。
例如某元件A电压、电流的正方向按关联正方向约定,即将其先视为“负载模型”,如图1-2(a)所示,元件功率P=UI。
设U=10V(电压实际方向与其正方向一致),I=2A(电流实际方向与其正方向一致),U、I实际方向一致,P=UI=10×2=20W>0(P值为正),可判断A元件吸收功率,为负载。
设U=10V(电压实际方向与其正方向一致),I=-2A(电流实际方向与其正方向相反),U、I实际方向相反,P=UI=10×(-2)=-20W<0(P值为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 2 • 负),可判断A 元件发出功率,为电源。
同理,元件B 电压、电流的正方向按非关联正方向约定,即将其先视为“电源模型”,如图1-2(b)所示,元件功率P =UI ,若P =UI >0(P 值为正),可判断该元件发出功率,为电源;若P =UI <0(P 值为负),可判断该元件吸收功率,为负载。
(a)(b)图1-1 思考题1.1.5的电路图 图1-2 思考题1.1.7的电路图【思1.1.8】A 元件的KVL 方程为U =E 1-IR 1=10V ,A 元件电压、电流的正方向按非关联正方向约定,P A =IU =-10W <0,可判断其吸收功率,为负载(其电压、电流实际方向一致)。
B 元件的KVL 方程为U =E 2+IR 2=10V ,B 元件电压、电流的正方向按关联正方向约定,P B =IU =-10W <0,可判断其发出功率,为电源(其电压、电流实际方向相反)。
若由U 、I 的正方向及其值正、负先判定它们的实际方向,则元件A 、B 为发出还是吸收功率是很容易判断的。
【思1.2.1】(1) 错。
因为有载工作状态下的电压源、恒压源、电流源、恒流源,如果在其两端电压的实际方向与流过它的电流实际方向相反,则向外电路发出功率,为电源;反之,则由外电路吸收功率,为负载。
(2) 错。
两个电源等效的条件为它们具有相同的外特性(V -A 特性),此题对任意相同的外接电路都具有相同的电压、电流和功率。
如图1-3(a)和(b)所示的恒压源和恒流源电路,它们外接相同的1Ω电阻元件,尽管此时它们输出相同的U 、I 、P ,但它们并非等效电源。
例如将电阻1Ω增大到2Ω,两个电源输出的U 、I 、P 不再相等。
(a) (b)图1-3 思考题1.2.1的电路图 (3) 对。
(4) 错,电源只对外电路等效,对内电路则不等效。
(5) 错,恒压源与恒流源之间不可以等效变换。
【思 1.2.2】U R =-10×2=-20V ;P E =10×2=20W >0,非关联正方向,它发出功率;S I P =-10×2=-20W <0,关联正方向,它发出功率。
第1章 电路的基本定律与分析方法 • 3 • 【思1.2.3】(a) I S =69=1.5A ,R S =6Ω,电流源的I S 正方向向上。
(b) I S =3-410=0.5A ,R S =4Ω,电流源的I S 正方向向下。
(c) E =5×5=25V ,R 0=5Ω,电压源的E 正方向向上。
(d) E =3×6-3=15V ,R 0=3Ω,电压源的E 正方向向下。
【思1.2.4】利用等效电压源和电流源化简方法,可把教材图1.2.8化简为图1-4(a)和(b)所示。
其中,I S1=5A ,I S2=2010=2A ,I S =5-2=3A ,再利用并联电阻分流原理可得 I 3=-223+R R R ×I S =-10105+×3=-2A(a) (b)图1-4 思考题1.2.4的电路图 【思1.3.1】(1) 对。
(2) 错。
叠加原理只适用于电压和电流的叠加运算,不适用于功率的叠加运算。
(3) 对。
(4) 错。
应用戴维南定理求等效电压源内阻R 0时,凡恒压源应短接,恒流源应开路。
【思1.3.2】根据叠加原理可得,I 与U S 成正比,所以,当U S 增大到30V 时,I 等于3A 。
【思1.3.3】根据叠加原理可得,当电路仅将恒流源断开后,电压表的读数为U V =12-8=4V 。
【思1.3.4】当开关S 断开时,其等效电路图如图1-5(a)所示,R ab =R 5∥(R 1+R 3)∥(R 2+R 4)。
当开关S 闭合时,其等效电路图如图1-5(b)所示,R ab =R 5∥(R 1∥R 2+R 3∥R 4)。
(a) (b)图1-5 思考题1.3.4的电路图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 4 • 【思1.3.5】其等效电路图如图1-6所示,R ab =(4∥4+3)∥6=3011Ω。
【思1.3.6】其等效电路图如图1-7所示,R ab =8+4=12Ω。
图1-6 思考题1.3.5的电路图 图1-7 思考题1.3.6的电路图【思1.3.7】(a) E '=U 0=2+1×1=3V ,R 0=1Ω。
(b) E '=U 0=24-24663-+×6=12V ,R 0=3∥6=2Ω。
(c) E '=U 0=1×4+10=14V ,R 0=4+4=8k Ω。
(d) E '=U 0=61030+×10-62040+×40=-2.5V ,R 0=30∥10+20∥40=1256Ω。
由图1-9(a)得E '=U 0=10-1×4=6V ,由图1-9(b)得R 0=4Ω,由图1-9(c)得I =40R R E +'=642+=1A 。
【习题1.1】【解】(1) 各电流、电压的实际方向如图1-10所示。
(2) 从图1-10中可知,元件1、3、5上电流的实际方向与电压的实际方向相反,故为电源。
元件2、4上电流的方向与电压的实际方向相同,故为负载。
电源1、3、5上消耗的功率分别为P 1=U 1I 1=5×1=5W ,P 3=U 3I 2=4×2=8W ,P 5=U 5I 3=3×3=9W 。
负载2、4上消耗的功率分别为P 2=U 2I 1=1×1=1W ,P 4=U 4I 3=7×3=21W 。
【习题1.2】【解】(1) 从电路图可得,流过回路ABCDA 的电流为I =111AC r R E U +-=411828+-=2A 。
由此可求出E 2=U AC +I (R 2+R 3+r 2)=28+2×(2+6+1)=46V 。
(2) V A =E 3=5VV B =V A -IR 1=5-2×4=-3V 或V B =E 1+Ir 1-U AC +V A =18+2×1-28+5=-3V V C =V B -E 1-Ir 1=-3-18-2×1=-23V 或V C =-U AC +V A =-28+5=-23VV D =V C -IR 2=-23-2×2=-27V 或V D =Ir 2-E 2+IR 3+V A =2-46+12+5=-27V第1章 电路的基本定律与分析方法 • 5 •【习题1.3】【解】利用电源等效变换法化简后可得图1-11(a)和图1-11(b)。
(a)(b) 图1-10 【习题1.1】各电流、电压的实际方向图 图1-11 【习题1.3】的图在图1-11(a)中,E 3=I S R 3=3×1=3V ,I S1=11R E =252.=1.25A 。
在图1-11(b)中,R 0=2121R R R R +=56=1.2Ω,E 0=I S1R 0=1.25×1.2=1.5V 。
所以,I =5430320R R R R E E E +++++=7538112111351....+++++=2A 。
由KCL 定律可得I R3=I S -I =3-2=1A ,所以,U =I R3R =(I S -I )R 3=(3-2)×1=1V 。
【习题1.4】【解】根据弥尔曼定理可得U ab =4321332121111R R R R R E R R E E +++++-=2131241310242012+++++-=21316131034+++-=12=2V 【习题1.5】【解】由题可知,因本电路中有三个电源,故应用叠加原理解题分三步进行,I S2、I S1、E 1单独作用时的等效电路分别如图1-12(a)、(b)、(c)所示。
由图1-12(a)得U 1=321312S R R R R R I ++ 由图1-12(b)得U 2=321211S R R R R R I ++ 由图1-12(c)得U 3=-321321)(R R R R R E +++ 根据叠加原理可得U =U 1+U 2+U 3=321312S R R R R R I +++321211S R R R R R I ++-321321)(R R R R R E +++ =321321211S 312S )(R R R R R E R R I R R I +++-+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 6 •(a) (b) (c)图1-12 【习题1.5】的图【习题1.6】【解】根据叠加原理可得U ab 可看成为三个电源(E 、I S1、I S2)共同作用时,在ab 支路上产生的电压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