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出现的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是什么
- 格式:ppt
- 大小:1.66 MB
- 文档页数:37
中国机车铁路发展史
中国机车铁路发展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随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推进,铁路成为了发展交通运输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中国机车铁路发展的一些重要历程:
1. 中国第一条铁路:中国第一条铁路于1876年开通,连接沈阳和大连,由中国北洋政府投资修建并由东北铁路公司运营。
这条铁路使用了进口的蒸汽机车。
2. 民主革命时期:在辛亥革命后,中国机车铁路迅速发展。
1912年,中国政府接管了原本由外国资本控制的铁路公司,并成立了中国铁路总公司。
3. 抗日战争时期: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铁路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要维持战争的需要,中国铁路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和修复。
4. 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开始了大规模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
铁路发展成为国家重点项目之一。
中国开始引进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机车技术,并自主研发机车。
5. 高铁的发展:2007年,中国首次引入了世界上最先进的高速列车技术,并在京沪高铁线上开始运营。
随后,中国的高铁网络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且最快的高速铁路网络。
中国机车铁路的发展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
了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未来,中国将继续加大对机车铁路的投资,完善铁路网络,提高运输效率,努力建设更加现代化和高效的铁路系统。
中国铁路的发展历史
中国铁路发展大致可以分为4个阶段。
分别为:1876年至1905年的起步阶段、1905年至1949年的艰难前行阶段、1949年至21世纪初的快速前行阶段和21世纪初至今的高速铁路大发展阶段。
1876年至1905年的起步阶段,1876年不难理解,这一年,以英国怡和洋行为首的英国资本集团擅自修建的吴淞铁路,成为了在中国的第一条营运铁路。
至于为何取1905年为界,这是因为,在1905年9月开工修建的京张铁路是由中国人修建的首条铁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905年至1949年的艰难前行阶段,在这一时期,中国国衰民穷、连年战争,铁路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但仍在艰难前行。
1949年至21世纪初的快速前行阶段,新中国建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铁路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1952年7月1日,新中国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成功通车。
1975年7月1日,完成电气化改造的宝成铁路,成为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
2006年7月1日全线通车的青藏铁路成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21世纪初至今的高速铁路大发展阶段,在这一时期,国家先后制定了“四纵四横”客运专线(已完成)、“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正在实施)等规划,勾画了新时期高速铁路网的宏大蓝图。
中国铁路发展历程中国铁路发展起源于1876年的中国上海,当时开通了全国第一条铁路——沪杭铁路。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铁路网络逐渐扩大。
在建国后,新中国政府高度重视铁路发展,将其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之一。
中国铁路的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解放初期(1949年-1957年)新中国成立后的头几年,中国铁路经历了起步阶段。
这一时期,国家主要致力于修复战争中受损的铁路线,并进行了一些新线路的修建。
中国铁路的运营和管理主要依靠国营铁路部门。
第二阶段:大跃进时期(1958年-1961年)在大跃进时期,中国政府提出了“农田水利化、农村电气化、铁路公路化”的发展口号。
这一时期,铁路建设经历了大规模的扩张,铁路线路长度和运输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第三阶段: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年-1976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中国铁路的建设和管理出现了一定的问题。
这一时期,铁路运输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但仍然进行了一些局部的改扩建工程。
第四阶段:改革开放时期(1978年至今)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铁路经历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政府逐步推进铁路部门的改革,引入市场机制,加大对铁路建设的投入。
中国铁路网络逐渐完善,高速铁路的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动车组列车的运营覆盖范围不断扩大。
总的来说,近几十年来,中国铁路经历了由无到有、由小到大的发展历程,成为世界上铁路线路总里程最长、运输能力最大的国家之一。
中国铁路的发展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设施支撑,改善了人们的出行条件,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未来,中国铁路还将继续向更高水平发展,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和客运能力,助力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目标。
京张铁路的工程师是谁?京张铁路是中国首条由中国人自行建设完成、投入营运的干线铁路。
由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京张铁路局总工程师(后兼任京张铁路局总办)。
施工时间比原定缩短了两年;建造成本比原预算(729万两白银)节省了20多万两白银。
1905年,詹天佑主持修建中国铁路的建议,即京张铁路。
修建经4年时间,从此拉开了建造中国铁路的序幕。
早在1899年之前,俄国就曾提出修筑由恰克图经库伦、张家口到北京的铁路,当时清廷未许。
1903年,商人李明和、李春相继奏请招集股银承修京张铁路,但股银有外国资本渗透之嫌疑被拒。
又有商人张锡玉奏请商办,因其意不明被驳。
自此,再无人提及京张铁路商办。
此时,朝廷中开始出现官办的呼声。
当时正值关内外铁路(1907年改称京奉铁路)运营良好,盈利颇丰。
时任直隶总督兼关内外铁路总办的袁世凯与会办胡熵棻提出,利用关内外铁路的营业收入来修筑京张铁路。
按照袁世凯的计划,最初预算的500万两白银,从关内外铁路收入中每年支出100万两,拨付四年,另有关内铁路拨还款80多万两即可筹齐。
但最终预算超出700万两,因此他计划将购置车辆的款项另作奏请,办公费用则从第一段工程完工通车营业额中周转。
但后来的资金到位情况似乎要更为顺利些。
1905年7月7日,即预算上奏后的二十多天后,詹天佑和总办陈昭常就到预存关内外铁路营业收入的天津汇丰银行提取了1400000元(合银100万两)。
随着工程的进展,预计的每年100万两银已不能应对工程需要,袁世凯又奏请在原来的基础上每年追加30万两,仍由关内外铁路收入盈余支付。
1906年到账金额为银1559879.663两。
1905年9月4日,铁路正式开工修建,12月12日开始铺轨。
京张铁路“中隔高山峻岭,石工最多,又有7000余尺桥梁,路险工艰为他处所末有”特别是“居庸关、八达岭,层峦叠嶂,石峭弯多,遍考各省已修之路,以此为最难,即泰西诸书,亦视此等工程至为艰巨”。
“由南口至八达岭,高低相距一百八十丈,每四十尺即须垫高一尺。
中国铁路发展史中国铁路发展史悠久而又辉煌,从最初的铁路萌芽阶段到如今的高铁网络四通八达,中国铁路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与发展。
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探讨中国铁路的发展脉络和重要节点。
萌芽阶段中国铁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当时西方列强向中国提出修建铁路的提议,最终在1865年清政府颁布了《洋务派办理铁路条约》,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萌芽阶段的开始。
最早的铁路修建由洋务派主持,主要为了军事需要而修建。
起步阶段随着洋务派的努力,中国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于1888年正式开通,这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起步阶段的开始。
这条铁路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交流,也为中国铁路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建设高峰期20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是中国铁路建设的高峰期,特别是在抗战期间,中国政府加大了对铁路的建设力度,修建了许多战略铁路,如陇海铁路、滨洲铁路等,以便运输军需物资。
中国铁路在这一时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铁路网不断扩展,连接成为一体。
改革开放后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腾飞,铁路建设也得到了极大的加强。
中国高铁的出现更是让中国铁路走上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中国的高铁网络迅速铺开,连接了各大城市,带动了经济的繁荣。
展望未来中国铁路的发展前景一片光明,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铁路的安全性、舒适性将会不断提升,同时铁路网也会进一步扩张,连接更多的地区。
中国铁路将继续在促进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中国铁路发展史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国家经济和科技逐步发展的历程,铁路作为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铁路的发展也见证了中国不断强大的国力。
愿中国铁路在未来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好。
以上为中国铁路发展史的简要概述,铁路的发展史与中国的发展史息息相关,中国铁路的未来将会继续书写着辉煌的篇章。
随着时间的推移,新中国也已经要66岁了。
时间流逝,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我们生活中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生活变了,出行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每年春运的时候,最繁忙的交通工具也是中国人民最爱用的交通工具---火车就派上用场了。
而火车离不开铁路,铁路铺到哪里,火车便能开到哪里,下面我就简单介绍下在中国铁路发展的过程中有着标志性、里程碑式的铁路。
吴淞铁路是中国第一条办理营业的铁路,使中国在19世纪成为继日本及印度之后第三个修建铁路的亚洲国家。
英国在上海铺设了14.5公里长的吴淞铁路。
当时第一次见到火车的中国人对这一新兴事物充满恐惧。
但这条铁路是帝国主义分子用欺骗手段,非法修建的,通车后16个月就拆除了。
京张铁路为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中国自己设计、自己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它连接北京丰台区,经八达岭、居庸关、沙城、宣化等地至河北张家口,全长约200公里,1905年9月开工修建,于1909年建成,时间不满四年。
是中国首条不使用外国资金及人员的铁路。
1912年孙中山从北京乘坐火车来到张家口考察。
在视察张家口火车站时,就高度褒扬了詹天佑创造的这一为民族增光的惊世之作。
提到晚清政府,人们一直以来的印象和看法是腐败无能,卖国求荣,一无是处,不过京张铁路是个例外。
在修建京张铁路这件事上,却不失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值得借鉴,那就是晚清政府在修建京张铁路上所体现出的难能可贵的人才观。
孙中山先生就讲“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
”晚清政府能够修建京张铁路,离不开詹天佑这个关键性人才。
而詹天佑的杰出贡献,不止是主持设计和修建了京张铁路,更重要的是在修建铁路的过程中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这方面急需的爱国的专业工程技术人才。
京张铁路的修建也恰恰是在“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这样一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京张铁路建成通车着实是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
2009年是京张铁路一百年纪念,现代京张铁路沿线围绕旅游主题开发。
成渝铁路建于1950-1952年。
成渝铁路是中国西南地区第一条铁路干线,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条铁路。
铁路运输业发展史中国的铁路运输业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
1891年,京张铁路通车,这是中国第一条铁路。
接着,天津至南洋铁路、江南铁路、河南铁路、浙江铁路等陆续开通。
20世纪初,随着中国各地铁路的兴建和发展,我国的铁路运输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中重要的一项。
20世纪初,铁路运输技术和设施相对较为落后,运力也有限。
但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辛亥革命后,各方力量开始将铁路运输视为建设现代国家的重要力量。
国内外的资本大量涌入铁路等交通运输行业,促进了各地铁路的扩建和升级。
此外,也增进了国内外各地的联系和贸易。
到1927年,我国的铁路里程达到了十三万余公里,其中铁路纵深已经贯穿了我国各个角落。
这时,铁路的技术和设备水平已经有了显著提升,铁路各项运营指标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铁路运输业开始迎来了较为繁荣的时期。
随着铁路运输业的快速发展,不断涌现出了一批在技术、管理、经营等方面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这些人才不仅带领铁路事业在发展中不断进步,而且也为国家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
比如,民族工业运动的早期领袖之一曾希圣、刘晋韬等人,在文化大革命后重回铁路运输业并付出了生命代价。
他们的精神值得铭记,也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铁路运输业的发展又迎来了一次新的发展阶段。
在经历了初期的发展缓慢和发展瓶颈后,我国的铁路运输业日渐壮大。
铁路投资不断加大,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不断推进,以客运为主、货运为辅的铁路运输结构也逐步优化。
铁路运输业的发展水平大幅提高,这也为我国更高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到目前为止,在我国的铁路运输事业中,铁路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毫无疑问,铁路运输业将继续成为创造更加美好、繁荣的中国的重要力量。
中国近代铁路史资料
中国近代铁路史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下是一些相关的资料:1. 中国第一条铁路:中国第一条铁路是北京至张家口的京张铁路,于1909年开通。
这条铁路全长209公里,是中国第一条由中国自己修建和运营的铁路线路。
2. 中国铁路的发展:自京张铁路开通后,中国的铁路网络逐渐扩大。
在20世纪初至中期,中国陆续建成了一些重要的铁路干线,如京广、京哈、沪宁等铁路。
这些铁路的建设推动了中国的工业化和经济发展。
3. 铁路在中国的作用:铁路在中国的作用非常重要。
它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也加速了各地之间的联系和交流。
铁路的建设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钢铁、煤炭等。
同时,铁路也在中国的战争和解放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4. 铁路的国有化: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的铁路逐渐实现国有化。
铁路成为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为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了重要支持。
5. 高铁时代的到来:21世纪以来,中国的铁路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高速铁路开始兴起。
中国的高铁网络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最快的高铁网络。
高铁的运行速度和舒适性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出行体验,也加速了中国各地的发展。
总结起来,中国近代铁路史是一个充满变革和发展的历程。
从最初的京张铁路到如今的高铁网络,铁路在中国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七年级地理中国铁路知识点地理知识点:<中国铁路>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坐火车出游或者出差,而中国的铁路网也不断地扩大和改善。
作为中国的学生,了解中国铁路的基本知识也是十分重要的。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七年级地理中国铁路知识点。
一、铁路发展历程1851年:中国第一条铁路云贵铁路正式运营,长约500公里。
1908年:天津至满洲里铁路全线通车,连通了中国东北和俄罗斯。
1949年:新中国成立,铁路建设逐步展开。
1956年:京广线通车,这使得从北京到广州只需要20多个小时,大大缩短了运输时间。
1984年:首次自主设计制造国产化铁路机车。
1992年:成立中国铁路总公司,实现了铁路运输与管理的分离。
2007年:高铁进入中国大陆,时速从每小时120公里提高到350公里以上。
二、铁路网概况截至2021年,中国铁路总里程达到14.7万公里,其中包括:1.普通铁路:全国范围内的铁路,覆盖城市、乡村、小镇、山区等地。
普铁有中等运营速度和较便宜的票价,是大众出行和货物运输的主要方式。
2.高速铁路:是连接大中城市的高速铁路,以高速列车为主,时速可达到350公里以上。
高铁票价较普铁贵,但速度更快、服务更好。
3.城际铁路:在城市之间的地区构建的连接城市的高速铁路,比普通铁路和高速铁路的站点更加密集,行车速度也更快。
三、中国铁路的特点1.铁路密度:中国铁路密度的平均值比发达国家低,但在较发达地区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部分发达国家的水平。
2.车站规模:大多数车站都很大,有不同的出站口和入站口。
并且绝大部分车站都可以提供餐饮、购物、洗手间等服务。
3.服务质量:中国铁路的服务质量不断提高,乘客可以在网上购票,出行之前也可以在网上查询需要的信息。
在车上也会有提供各种服务的工作人员。
4.安全性:中国铁路的安全性也得到了极大的保证,都配备了各项安全设备,并有专门的团队负责安全工作。
总结:通过以上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于中国铁路的发展历程、铁路网络以及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中国的铁路的历史发展
中国的铁路历史发展
中国的铁路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的中国还处于封建社会,交通运输极为落后。
1897年,中国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正式通车,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
此后,中国的铁路建设逐渐发展,铁路网不断扩大,成为中国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
20世纪初,中国的铁路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912年,中国政府成立了铁路管理局,开始了对铁路的全面管理。
1927年,中国铁路总局成立,铁路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峰期。
此时,中国的铁路已经连接了许多大城市,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铁路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中国政府开始大力发展铁路,铁路建设成为了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1956年,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北京至沈阳铁路正式通车,标志着中国铁路电气化建设的开始。
此后,中国的铁路电气化建设不断加快,铁路运输效率大大提高。
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铁路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中国政府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铁路建设也开始向市场化方向发展。
1984年,中国铁路总公司成立,铁路运输开始向市场化方向转变。
此后,中国的铁路建设不断加快,铁路网不断扩大,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21世纪以来,中国的铁路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峰期。
中国政府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铁路建设成为了“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高铁建设不断加快,高铁网不断扩大,成为了中国铁路建设的新亮点。
目前,中国的铁路网已经连接了全国各地,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中国铁路史上的各样“第一条”1第一条铁路第一条铁路是1865 年英国商人杜兰德在北京宣武门外修筑的一条0.5 公里长的“展览铁路”,名为德小铁路。
不久,清代统治者以“观者骇怪”为由,迫令把它拆掉了。
2 第一条营业性铁路――淞沪铁路1876 年由英商上海怡和洋行在上海修筑的淞沪铁路,全长15 公里。
1876 年 1 月 20 日,由怡和洋行淞沪铁路企业总工程师毛礼逊的夫人主持铺轨仪式,打下第一颗道钉。
6 月尾,铁路铺轨到江湾; 7 月1 日,火车载了150 位来宾,试车成功,3 天后投入营运,每日来回 6 班。
路轨持续向吴淞方向延长, 12 月 1 日吴淞铁路全线通车,洋务运动领袖人物盛宣怀参加通车典礼,并欣然搭车。
此后,“? 卿烈蝗沼巍笔⒖隹涨啊? ? 通一年多光景,共载客 61331 人次。
但是,好景不长。
从筑路基起就受到官民一致反对,以致淞沪铁路被迫休业,清政府取出 28.5 万两白银买回铁路并拆毁。
拆下的路轨和火车头被运往台湾,路轨被铺设在基隆至台北的铁路线上,火车头被保留在台湾博物馆内。
3 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北塘铁路为了将唐山的煤运到近来的出海口,由李鸿章创立的开平矿务局申请修筑从唐山到天津塘沽地域的北塘铁路,但受到清政府保守派权力的全力反对。
不得已,矿务局再次申请把铁路线缩短,仅修筑唐山到胥各庄一小段。
这条铁路全长 10 公里, 1881 年 11 月 8 日举行了通车典礼,被命名为唐胥铁路,采纳1435 毫米标准轨距。
4 新中国自主设计建筑的第一条铁路―― 成渝铁路早在清末就有修筑川汉铁络(汉口至成都)的打算,但向来进行不顺,成渝铁路是它的西段。
1937 年 6 月公民政府开始修筑重庆至内江段。
但动工一个月后,抗日战争迸发,资本和资料日渐欠缺,至1941 年陷于歇工。
1946 年 10 月恢复施工,但仍时修时停,最后陷于瘫痪状态。
1950 年 6 月新中国开始修筑该铁路。
中国铁路的发展历程简述
中国铁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西方列强在中国开发铁路。
1905年,中国第一条铁路——沈阳至本溪铁路开通,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
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铁路逐渐走向发展,成为中国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经过3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中国铁路的里程从1949年的21.8万公里增加到1980年的5.7万公里。
这一时期,中国铁路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铁路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980年代,中国铁路开始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铁路运输水平得到了提高。
1990年代以后,中国铁路加快了对高速铁路的研究和开发,逐步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中心的高速铁路网。
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前,中国在京津城际铁路上投入使用了时速达到350公里的高速动车组,标志着中国高速铁路的时代正式开启。
近年来,中国铁路在技术、服务、管理等方面不断创新,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和服务。
2018年,中国铁路总里程超过13万公里,高速铁路里程已经超过2.9万公里,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里程最长的国家。
中国铁路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出行的重要支撑,也成为世界铁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未来,中国铁路将继续推进高铁建设,加强铁路运输的智能化和信息化建设,推动铁路运输与其他交通方式的互联互通,为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出行提供更加便捷、快速、安全、舒适的交通服务。
中国铁路发展史
中国铁路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876年,当时英法两国合作在上海开通了中国第一条铁路——上海西郊铁路。
随后,中英两国共同开凿了天津、北京等多条铁路线。
1881年,第一条由中国人设计建造的有轨电车——南京有轨电车也正式开通运营。
20世纪初,中国铁路发展迅速。
1902年,东北铁路开通,将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连成一片。
之后,中国铁路网发展得到加快,各省市间的铁路线开始互相连通。
1910年,中国的第一条“总体规划”的铁路——沈阳至大连铁路开通,至此中国铁路网基本形成。
20世纪30年代,中国铁路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除了各省市铁路线的不断扩建外,国内开放的各种重大铁路工程也开始加快进行。
1931年,中国第一条客运专线——南昌至武汉铁路开通;1935年,中国第一条跨省铁路——南昌至上海铁路完成;1936年,中国最长的铁路线——北京至南京铁路建成,中国铁路的发展水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中国铁路的发展历程接下来经历了一系列起伏,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国铁路又开始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铁路网络得到了大规模扩张和改建,高速
铁路也逐渐普及,同时服务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2018年,全国铁路线全长达3.2万公里,跃居世界铁路网络第一位。
简述中国铁路发展史
中国铁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最初是由外国人建设的。
1905年,中国第一条铁路——沪宁铁路开通,开启了中国现代铁路
的历程。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中国的铁路建设逐渐发展,1927年
至1949年间,中国铁路经历了五次大规模的改革,包括铁路国有化、铁路管理机构调整等,为铁路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铁路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国家开始了铁路建设的全面规划和实施,包括建设京广线、京沪线、兰新铁路、成昆铁路等国内重要的铁路干线。
此后,中国铁路的发展一直处于高速增长的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铁路经历了深刻的改革和发展。
1985年,
铁路部成立,铁路资源集中管理,铁路建设规划加速实施,为中国铁路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70年里,中国
铁路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如今中国铁路已经成为世界上最为发达、最为成熟的铁路网络之一,覆盖全国各地,形成了北部、东北、华北、西南、南部、西北等六大铁路局,共计十四万公里的铁路线路,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和人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
近年来,中国铁路的改革不断深入,铁路运输的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铁路建设、运营管理等方面的技术不断提升,铁路运输的效率和服务质量也不断提高。
未来,中国铁路将继续坚持市场化、品质优先的发展方向,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为中国经济发展和人民出行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交通服务,为推动中国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最早的四条铁路
lymy3155
LV.15 2016-01-17
中国最早的四条铁路是
1.1865年秋由英国商人杜兰德在北京宣武门外铺设的一条长约500米的供人观赏的、有小型蒸汽机车行驶的模型铁路,是我国的第一条铁路。
2.吴淞铁路1876年由英国怡和洋行在吴淞和上海之间擅自修建的公开运输旅客和货物的铁路,是我国第一条正式的铁路。
3.唐胥铁路,由清政府洋务派的开平矿务局出资修建的唐胥铁路。
1879年,洋务派首领李鸿章为了将唐山开平煤矿的煤炭运往天津,奏请修建唐山至北塘的铁路。
清政府以铁路机车“烟伤禾稼,震动寝陵”为由,决定将铁路缩短,仅修唐山至胥各庄一段,胥各庄至芦台间开凿运河,连接蓟运河,以达北塘海口。
1881年11月8日唐山——胥各庄铁路通车。
4.台湾的台新铁路,刘铭传于1887年奏准修建台湾省铁路。
线路以台北为中心,向东到基隆港,向西南到新竹,分别于1891年和893年建成,两段共长约107公里,轨距1,067毫米,轨重每米18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