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材料的粘度..
- 格式:ppt
- 大小:2.30 MB
- 文档页数:43
沥青运动粘度1. 介绍沥青是一种常用于道路铺设和建筑施工的材料,它具有粘性和可塑性,能够在高温下流动,并在低温下保持稳定。
沥青的粘度是衡量其流动性和变形能力的重要指标。
本文将深入探讨沥青运动粘度的相关概念、影响因素以及测试方法。
2. 沥青运动粘度的定义沥青的运动粘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沥青在外力作用下的流动能力。
它通常使用单位为兆帕秒(MPa·s)或帕秒(Pa·s)。
沥青的运动粘度与温度密切相关,随着温度的升高,沥青的运动粘度会降低,流动性增强。
3. 影响沥青运动粘度的因素沥青运动粘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面列举了其中的一些重要因素:3.1 温度温度是影响沥青运动粘度的最主要因素。
随着温度的升高,沥青分子的热运动增强,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减弱,从而使沥青的流动性增强,运动粘度降低。
3.2 沥青成分沥青的成分对其运动粘度也有很大影响。
不同类型的沥青具有不同的化学成分和分子结构,从而导致其运动粘度的差异。
例如,含有较多沥青ene组分的沥青通常具有较低的运动粘度。
3.3 沥青的老化程度沥青的老化程度也会影响其运动粘度。
随着时间的推移,沥青中的可挥发成分逐渐流失,分子结构发生改变,导致运动粘度增加。
3.4 外界应力外界应力也会对沥青的运动粘度产生影响。
当沥青受到外力作用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沥青的流动性。
4. 沥青运动粘度的测试方法为了准确测量沥青的运动粘度,人们开发了多种测试方法。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测试方法:4.1 旋转粘度法旋转粘度法是一种常用的测量沥青运动粘度的方法。
该方法使用旋转式粘度计,通过测量沥青在一定温度下旋转的粘度计的转速和扭矩来计算沥青的运动粘度。
4.2 高温粘度法高温粘度法是一种适用于高温条件下测量沥青运动粘度的方法。
该方法使用粘度杯将沥青加热至一定温度,然后通过测量沥青在粘度杯内流动所需的时间来计算沥青的运动粘度。
4.3 低温粘度法低温粘度法是一种适用于低温条件下测量沥青运动粘度的方法。
沥青标准粘度试验操作细则(道路沥青标准粘度计法)
1.总则
1.1.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液体石油沥青、煤沥青、乳化沥青等材料流动状态时的粘度。
1.2.本细则参照现行标准JTJ052-2000编制。
2.仪器设备
2.1.LN-Ⅲ型电控沥青标准粘度计。
2.2.恒温水浴、秒表等。
3.试验步骤
3.1.按规定准备沥青试样,根据沥青种类选择不同流孔径的盛样筒,调整水浴温度为试验温度±0.1℃。
3.2.将试样加热至比试验温度高2-3℃(如试验温度比室温低,则冷却至比试验温度低2-3℃)时注入盛样筒至塞杆上刻度线为止。
3.3.试样在恒温水浴中恒温至少30min,在流孔下放置量筒等。
3.4.提起球塞,待试样流入接受瓶或量筒达到50mL时,按动秒表,达到100mL时,按停秒表。
4.数据处理
4.1.计取试样流出50ml所需的时间即为试样的粘度。
5.结果评定
5.1.结果如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判为合格;如不符合,则判为不合格。
6.相关文件
6.1.样品管理程序
6.2.检测报告管理程序
6.3.采(抽)样程序
7.相关记录
7.1.《沥青标准粘度试验记录》。
沥青标准粘度技术要求沥青是道路施工中常用的材料,其粘度是影响其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粘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沥青在不同温度下的流动性能,因此对沥青的粘度技术要求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沥青标准粘度技术要求的角度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首先,沥青标准粘度技术要求需要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规定。
在我国,沥青的粘度标准主要由国家标准《公路沥青和沥青混合料工程用沥青》(GB/T 15146-2014)和《道路沥青和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来规范。
这些标准对沥青的粘度进行了详细的要求,包括了测试方法、粘度值的要求、粘度等级的划分等内容,确保了沥青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其次,沥青标准粘度技术要求还需要考虑到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适用性。
在实际施工中,沥青往往需要在不同温度下使用,因此对于其粘度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沥青的粘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因此需要根据实际使用环境的温度范围来确定其粘度等级,以确保其在不同温度下的性能均能满足要求。
另外,沥青标准粘度技术要求还需要考虑到其在工程中的实际施工性能。
除了粘度值的要求外,还需要考虑到沥青的黏附性、流动性、混合性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这些性能直接影响着沥青在实际施工中的使用效果,因此也是非常重要的指标。
总的来说,沥青标准粘度技术要求是保证沥青在道路工程中使用性能的重要保障。
在实际生产和施工中,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的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沥青的粘度性能符合要求。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道路工程的质量和使用效果,为交通运输安全和顺畅提供可靠保障。
综上所述,沥青标准粘度技术要求是道路工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只有严格遵守相关标准和要求,才能保证沥青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道路工程的施工和使用提供保障。
希望本文能够为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提供一些参考,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沥青的主要质量指标
1. 含油率:指沥青混合料中含有的油的重量比例,一般要求不超过5%;
2. 粘度:指沥青混合料的液体性质,一般要求粘度值在200-400范围内;
3. 抗压强度:指沥青混合料抗压强度,一般要求大于
4.5MPa;
4. 抗拉强度:指沥青混合料抗拉强度,一般要求大于2.5MPa;
5. 颗粒度:指沥青混合料中颗粒的粒度大小,一般要求在
4.75mm以下;
6. 热稳定性:指沥青混合料对高温的稳定性,一般要求收缩率小于2%;
7. 抗渗性:指沥青混合料对水渗入的抗力,一般要求抗渗率大于85%;
8. 抗裂性:指沥青混合料对拉伸裂缝的抗力,一般要求抗裂率大于85%。
沥青粘度试验的两种方法1.运动杯法:运动杯法是一种相对简单和直观的沥青粘度试验方法。
其原理是通过测定特定温度下,沥青在给定体积的杯子中流动所需要的时间来确定其粘度的大小。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准备测试所需的沥青样品。
通常采用钢筒法或直接采样法获得代表性的沥青样品。
(2)制备试验用杯子和被试沥青样品。
将杯子预热到目标温度,将待测试的沥青样品注入杯中。
(3)使用定时器测量沥青从杯子中流出所需要的时间。
确保杯子的出口不受阻碍,以保证读数的准确性。
(4)重复上述步骤多次,并计算出平均值作为最终的粘度结果。
2.旋转粘度计法:旋转粘度计法是一种更加精确和标准化的沥青粘度试验方法。
它基于旋转粘度计的原理,通过测量粘度计容器内的振荡转动的扭矩和角度,来计算沥青的粘度。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准备测试所需的粘度计和试验样品。
通常粘度计由一个带有螺旋线的转轴和一个固定的容器组成,试验样品可以通过钢筒法或直接采样法获得。
(2)将试验样品注入容器中,并将容器放置在粘度计上。
按照标准要求选择合适的温度进行测试。
(3)启动粘度计,开始测试。
粘度计会以一定的转速旋转,同时测量转动时的扭矩和角度。
(4)根据测试结果计算沥青的粘度。
通常使用标准公式或专业软件来进行计算。
运动杯法和旋转粘度计法都是常用的沥青粘度试验方法,它们各有优劣。
运动杯法相对简单、成本较低,但精度相对较低,适用于一些初步的沥青粘度测试。
旋转粘度计法精确度高,适用于更为标准化和精确的粘度测试,但需要一定的设备和技术条件。
在进行沥青材料的品质控制和研究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粘度试验。
沥青标准粘度试验一、引言。
沥青是道路建设中常用的材料,其性能直接影响着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而沥青的粘度是衡量其流动性和变形能力的重要指标,因此对沥青的粘度进行准确的测试和评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沥青标准粘度试验的相关内容。
二、试验目的。
本试验的目的是通过测定沥青在一定温度下的粘度,来评定沥青的质量和性能,为道路建设和维护提供参考依据。
三、试验原理。
沥青标准粘度试验是通过在规定温度下,使沥青在规定时间内通过标准粘度计的孔径,根据流出时间来确定其粘度。
通常采用的是锥形和平板式粘度计。
四、试验仪器和设备。
1. 粘度计,包括锥形粘度计和平板式粘度计两种。
2. 恒温水浴,用于保持试验温度恒定。
3. 定时器,用于控制试验时间。
4. 试验容器,用于装载待测沥青。
五、试验步骤。
1. 将粘度计放入恒温水浴中,使其温度稳定在试验温度。
2. 取一定质量的沥青样品,放入试验容器中。
3. 将试验容器放入恒温水浴中,使沥青温度与试验温度相同。
4. 将粘度计放置在试验容器上,开启定时器,记录沥青通过粘度计孔径的时间。
5. 根据记录的时间和粘度计的标准曲线,确定沥青的粘度。
六、试验数据处理。
根据试验记录的数据和标准曲线,计算出沥青的粘度值,并进行比对和评定。
七、试验注意事项。
1. 试验过程中要保持试验温度的稳定。
2. 沥青样品要充分溶解均匀,避免出现气泡和颗粒。
3. 试验操作要规范,确保数据准确可靠。
八、试验结果分析。
通过沥青标准粘度试验,可以得到沥青在特定温度下的粘度数值,根据这一数值可以评定沥青的质量和性能。
通过对不同沥青样品的试验结果进行比对和分析,可以为道路建设和维护提供科学依据。
九、结论。
沥青标准粘度试验是评定沥青质量和性能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沥青在特定温度下的粘度进行测定,可以为道路建设和维护提供参考依据。
十、参考文献。
1. 《公路工程沥青和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2. 《沥青材料试验方法》。
3. 《道路沥青工程技术规范》。
pac沥青材料参数及施工注意
PAC(细分散聚合物改性沥青)是一种聚合物改性沥青,其具有较高的黏度和粘附性能,能够改善沥青混合料的抗老化、抗裂性能和耐久性。
在使用PAC沥青材料时,需要注意以下参
数和施工要点:
1. 黏度:PAC沥青材料的黏度是指其粘稠程度,一般用铜管
粘度计或旋转粘度计进行测量。
根据具体混合物和施工条件,选择适当的黏度范围。
2. 加入量:PAC沥青材料的加入量通常为沥青总量的3-5%,
具体加入量应根据混合料的设计要求和施工条件进行调整。
3. 搅拌时间:在混合料制备过程中,PAC沥青材料需要与沥
青充分搅拌均匀,一般推荐搅拌时间为3-5分钟。
4. 施工温度:PAC沥青材料的施工温度一般为130-160摄氏度,具体温度应根据沥青材料类型和环境温度进行调整。
5. 施工厚度:施工时需要根据道路类型和设计要求确定适当的沥青层厚度,通常为3-6厘米。
6. 施工方法:PAC沥青材料可以采用热拌或冷拌的方式进行
施工,具体方法根据工程要求和施工条件进行选择。
7. 施工设备:根据施工方法的不同,选择适当的施工设备,如沥青摊铺机、压路机等,以确保施工质量。
8. 施工时的注意事项: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施工温度稳定,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导致沥青材料性能降低;同时,要保证施工现场的清洁和干燥,避免杂物和水分对施工质量的影响。
总之,使用PAC沥青材料时,需要合理选择参数、采取适当
的施工方法和注意事项,以保证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和施工质量。
沥青标准黏度
沥青标准黏度是指以牛顿液体流变学为基础的一种相对粘度测定法。
通过测定沥青在不同温度下的黏度值,确定沥青在标准温度下的黏度值,从而划分沥青的等级。
对于沥青标准黏度的测试,通常可以采用旋转式粘度计测试法和管式粘度计测试法两种方法。
其中,旋转式粘度计测试法适用于低温下沥青的测定,常用于50℃以下等温条件下测定沥青的粘度;管式粘度计测试法适用于高温下沥青的测定,常用于135℃等温条件下测定沥青的粘度。
沥青的标准黏度等级分为20、30、40、50、60、80、100、120等,其中,20表示沥青在15℃时的最小粘度值为20 Pa·s,120表示沥青在135℃时的最大粘度值为120 Pa·s。
在使用沥青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和环境,需要选择合适的沥青粘度等级。
一般来说,沥青粘度越高,其黏着性和柔性就越好,但同时也会影响其稳定性和可加工性;沥青粘度越低,其流动性越好,但附着力和抗坑洞性就会相对较弱。
因此,在沥青的配制和选择中,需要综合考虑不同粘度等级的特性和使用环境,合理选用。
石油沥青的四大技术指标1.引言1.1 概述概述石油沥青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道路、停车场和人行道等建设中。
作为一种复杂的材料,石油沥青具有多个技术指标,这些指标对于确定沥青的质量和适用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石油沥青的四大技术指标,包括粘度、软化点、针入度和残留物含量。
石油沥青的粘度是指其在规定温度下的黏稠程度。
粘度越高,代表沥青的黏稠度越大,对于道路建设而言,可以提供更好的粘附力和耐久性。
然而,粘度过高会影响施工性能,因此,粘度的控制是石油沥青生产中的一个重要指标。
软化点是指石油沥青在受热作用下开始软化的温度。
这个指标可以反映沥青的变形特性和承载能力。
较高的软化点通常意味着更高的耐高温性和更好的抗车辙性能。
针入度是用来确定石油沥青的硬度和稳定性的指标。
它是指在规定条件下,一个标准试验针在一定时间内穿透沥青的深度。
针入度越小,表示沥青的硬度越大,稳定性越好。
这对于保证道路的平整度和耐久性至关重要。
最后一个指标是残留物含量,它是石油沥青中未挥发部分的含量。
残留物含量通常被认为是一个质量指标,可以预测沥青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较低的残留物含量通常意味着更高的沥青品质。
综上所述,石油沥青的四大技术指标包括粘度、软化点、针入度和残留物含量。
这些指标不仅对于沥青的质量评估和品控至关重要,也对于确保建设工程的平稳进行和长期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将详细介绍每个技术指标的意义、测试方法以及对沥青性能的影响。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包括对整篇文章的框架和组成部分进行说明。
可以按照以下方式编写:文章结构本文将对石油沥青的四大技术指标进行深入探讨。
文章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引言部分将对石油沥青及其技术指标进行概述,并介绍本文的目的。
正文部分正文部分将详细讨论石油沥青的四大技术指标。
技术指标1在这一部分,将介绍第一个技术指标,并说明其定义、重要性以及所涉及的相关领域。
技术指标2在这一部分,将介绍第二个技术指标,并说明其定义、重要性以及所涉及的相关领域。
沥青粘度降低的原因
沥青的粘度会受到温度、沥青老化程度和沥青组成等因素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沥青粘度降低的原因:
1. 温度升高:沥青的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当温度升高时,沥青分子的运动速度增加,相互之间的摩擦力减小,从而导致沥青的粘度降低。
2. 沥青老化:沥青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受到氧气、阳光、水分等因素的影响,发生老化现象。
老化会使沥青中的轻质组分挥发,沥青变得坚硬、脆化,同时粘度也会降低。
3. 沥青组成:沥青的组成成分对其粘度也有影响。
一般来说,沥青中沥青质含量越高,粘度越大;而沥青质含量较低的沥青,其粘度相对较低。
沥青的粘度降低可能会影响其使用性能,例如降低沥青的粘结力和抗老化性能等。
因此,在使用沥青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沥青类型和使用条件,以确保其性能符合要求。
沥青标准粘度试验一、引言。
沥青是道路施工中常用的材料,其质量直接影响到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而沥青的粘度是衡量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粘度试验是评价沥青流变性能的重要手段,也是沥青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沥青标准粘度试验的方法和意义。
二、试验方法。
1. 试验材料准备。
(1)试验所需材料包括,标准粘度计、试验用的沥青样品、试验温度计、搅拌器、加热设备等。
(2)沥青样品的选择应当代表现场使用的沥青,并且应当充分代表整个批次的沥青。
2. 试验步骤。
(1)将沥青样品放入试验容器中,加热至所需试验温度。
(2)使用搅拌器将沥青样品充分搅拌均匀。
(3)将试验容器放入标准粘度计中,根据试验要求进行粘度测定。
(4)记录试验温度和粘度数值。
3. 试验数据处理。
(1)根据试验结果,计算出沥青的标准粘度数值。
(2)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沥青的平均粘度值。
三、试验意义。
沥青标准粘度试验的结果可以反映出沥青在不同温度下的流变性能,对于道路施工中的沥青选择和配合比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粘度试验,可以评价沥青的黏度、流动性和变形性能,为工程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四、试验注意事项。
1. 试验过程中应当注意安全,避免沥青溅射造成伤害。
2. 试验设备应当保持清洁,以免杂质影响试验结果。
3. 试验温度应当准确控制,以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4. 试验样品应当充分代表整个批次的沥青,避免因样品选择不当导致试验结果失真。
五、结论。
沥青标准粘度试验是评价沥青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试验可以得出沥青在不同温度下的粘度值,为道路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在进行试验时,需要严格按照试验方法操作,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六、参考文献。
1.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2. 《沥青标准粘度试验方法》国家标准。
以上就是沥青标准粘度试验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沥青三大指标实验沥青是常见的路面材料之一,其性能指标对于道路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具有重要影响。
常用的沥青三大指标实验包括黏度、软化点和针入度实验。
一、黏度实验黏度是沥青流动性的衡量指标,是指沥青在一定温度下的粘度大小。
黏度实验通常采用旋转黏度计进行测定。
实验步骤如下:1.准备一定数量的待测沥青,放入黏度计的毛细管中。
2.将黏度计放置在恒温水浴中,提前进行温度稳定。
3.启动黏度计,记录沥青通过毛细管的时间。
4.根据黏度计的刻度以及通过毛细管的时间,计算出沥青的黏度数值。
黏度实验的结果可用于判断沥青的粘结性、流动性以及加热和成型的适宜温度范围。
二、软化点实验沥青的软化点指的是沥青在一定温度下开始软化的温度。
软化点实验常用的仪器是软化点仪。
实验步骤如下:1.准备一定数量的待测沥青,在软化点仪的容器中加热。
2.设置仪器的加热速率和起始温度。
3.启动软化点仪,记录沥青开始软化的温度。
软化点的实验结果可以用于判断沥青的熔点范围,即沥青固化和软化的温度范围。
三、针入度实验针入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针头垂直刺入沥青的深度。
针入度实验主要用于评价沥青的厚度和粘度。
实验步骤如下:1.准备一定数量的待测沥青,将其放置在粘度杯中。
2.将粘度杯放入沥青仪中,以事先设置好的温度加热。
3.当沥青温度达到指定温度时,慢慢将针入度仪的针头均匀刺入沥青中。
4.记录针头下降到设定深度的时间,得出针入度值。
针入度实验的结果可以用于评价沥青的硬度和粘度,从而根据不同环境温度选择适宜的沥青材料。
总结起来,黏度、软化点和针入度是评价沥青性能的重要指标。
黏度实验可用于评价沥青的流动性和粘着性,软化点实验可以判断沥青的熔点范围,针入度实验则用于评估沥青的厚度和粘度。
这三个指标的实验结果有助于选择合适的沥青材料,以提高道路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
沥青等级的划分标准沥青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道路、桥梁、隧道等基础设施建设。
为了满足不同的工程需求,沥青材料需具备多种不同的性能指标。
以下是沥青等级划分的四个主要标准:1. 针入度等级针入度等级是衡量沥青软硬程度的标准。
针入度等级越低,沥青越硬;反之,针入度等级越高,沥青越软。
通常,针入度等级分为五个等级,从00到0号。
不同等级的沥青适用于不同的工程场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2. 粘度等级粘度等级是衡量沥青粘稠度的指标。
粘度等级越高,沥青的流动性越差;反之,粘度等级越低,沥青的流动性越好。
通常,粘度等级分为十个等级,从100到10号。
在选择沥青时,需要考虑其在使用温度下的粘度等级是否符合工程要求。
3. 软化点等级软化点等级是衡量沥青在高温下软化程度的指标。
软化点等级越高,沥青在高温下的稳定性越好;反之,软化点等级越低,沥青在高温下的稳定性越差。
通常,软化点等级分为十个等级,从80到10号。
在选择沥青时,需要考虑其软化点等级是否能够满足工程的高温要求。
4. 闪点等级闪点等级是衡量沥青在高温下抗燃烧性能的指标。
闪点等级越高,沥青的抗燃烧性能越好;反之,闪点等级越低,沥青的抗燃烧性能越差。
通常,闪点等级分为二十个等级,从200到20号。
在选择沥青时,需要考虑其闪点等级是否符合工程的安全要求。
总之,为了选择合适的沥青材料,需要根据工程需求确定其针入度、粘度、软化点和闪点等性能指标。
通过了解这些指标的含义和划分标准,可以更好地选择适合的沥青材料以满足工程的需要。
沥青粘度试验的两种方法1.旋转法:旋转法是一种常用的沥青粘度测试方法,在旋转试验中,使用设备将一定温度下熔化的沥青样品分离与密闭的盒子中,然后以恒定的速度旋转沥青样品,同时测量沥青样品内部的摩擦阻力。
通常,旋转试验是通过流变仪来完成的。
流变仪是一种可以测量材料在不同温度下流动性和变形特性的仪器。
在旋转法试验中,沥青样品被加热到一定温度,以便使其熔化。
然后,将试样倒入流变仪的圆柱体中,并使用精确的转速控制设备将它旋转起来。
旋转的过程中,仪器会测量特定转速下所施加的转矩和角度,然后根据这些数据计算沥青的粘度。
通常,沥青粘度与施加的转矩成正比,与受到的剪切应变成反比。
在旋转试验中,温度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沥青的粘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2.滴定法:滴定法是另一种常用的沥青粘度测试方法。
该方法主要用于细粒度沥青、沥青乳液等材料的粘度测定。
滴定法试验中,通过计算液滴从细沥青管中滴落到玻璃片上所经历的时间来测量沥青的粘度。
试验过程中,使用精确的装置将熔化的沥青样品滴落到玻璃片上,然后使用计时器测量从开始滴落到滴液形成平面的时间。
根据已知的滴液重量和时间,可以计算出沥青的粘度。
在滴定法试验中,粘度的计算通常基于沥青样品的密度和滴液过程中液滴的平均体积。
通过控制沥青的温度和液滴的体积,可以得到不同温度下的粘度数据。
滴定法试验相对于旋转法试验在设备要求和操作上较为简单,但在一些颗粒较大的沥青材料中,其粘度测定结果可能不够准确。
总结起来,旋转法和滴定法是两种常用的沥青粘度试验方法。
旋转法主要适用于较精确的粘度测定,而滴定法则适用于粒径较小的沥青材料。
两种方法在不同工程应用中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使用。
沥青标准黏度试验(道路沥青标准黏度计法)一、目的与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采用道路沥青标准黏度计测定液体石油沥青、煤沥青、乳化沥青等材料流动状态时的黏度。
本方法测定的黏度应注明温度及流孔孔径,以C t,d表示[t为试验温度℃);d为孔径(mm)]二、仪具与材料1、沥青标准黏度计2、秒表:分度值0.1s3、肥皂水或矿物油4、其他:加热炉、大蒸发皿等三、方法与步骤1、准备工作(1)按JTG E20-2011规程T0602准备沥青试样。
根据沥青的种类和稠度,选择需要流孔孔径的盛样管置水浴圆井中,用规定的球塞堵好流孔,该孔下放蒸发皿,以备接受不慎流出的试样。
除10mm 流孔采用12.7mm球塞外,其余流孔均采用直径为6.35mm的球塞。
(2)根据试验温度需要,调整恒温水槽的水温为试验温度±0.1℃,并将其进出口与粘度计水槽的进出口用胶管接妥,使热水流进行正常循环。
2、试验步骤(1)将试样加热至比试验温度高2-3℃(如试验温度低于室温时,试样须冷却至比试验温度低于2-3℃)时注入盛样管内,其数量(2)以液面达到球塞杆垂直时杆上标记为准。
(3)试样在水槽中保持试验温度至少30min,用温度计轻轻搅拌试样,测量试样的温度为试验温度±0.1℃时,调整试样液面至球塞杆的标记处,再继续保温1—3min。
(4)将流孔下蒸发皿移去,放置接受瓶或量筒,使其中心正对流孔。
可预先注入肥皂或矿物油类25mL,以利洗涤及读数准确。
(5)提起球塞,借标记悬挂在试管边上,待试样自流孔流入接受瓶或量筒达25mL(量筒刻度50mL)时,按动秒表;待流至75mL (量筒刻度100mL)时,按停秒表。
(6)记取试样流出50mL所经过时间,准确至S,即为试样的粘度。
四、报告同一试样至少平行试验两次,当两次测定的差值不大于平均值的4%时,取其平均值的整数作为试验结果。
五、允许误差重复性试验的允许误差为平均值的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