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材料的粘度
- 格式:ppt
- 大小:2.30 MB
- 文档页数:43
沥青粘度的计量单位沥青粘度是衡量沥青流动性和黏稠度的重要指标。
它是用来描述沥青在特定温度下的流动性能力的,即沥青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速率。
沥青粘度的计量单位有多种,下面就为您介绍一些常用的计量单位。
1. 具体动力黏度(kinematic viscosity):表示单位质量的沥青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速度。
在国际单位制(SI)中,通常使用平方毫米每秒(mm²/s)来表示。
具体动力黏度是直接测量的,可通过粘度计或流量仪器来测得。
2. 相对运动黏度(relative viscosity):是沥青粘度与某个参考液体粘度的比值。
常见的参考液体有水、苯和甲苯。
相对运动黏度通常用来比较不同沥青样品的流动性能,但它并不是一个具体的计量单位。
3. 绝对运动黏度(absolute or dynamic viscosity):表示单位质量的沥青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力。
常用单位有帕斯卡秒(Pa·s)和平方毫米每秒(mm²/s)。
绝对运动黏度是衡量沥青流动阻力的重要指标。
4. 锥和板粘度(cone and plate viscosity):通过使用锥和板粘度计测得的沥青粘度值。
在这种方法中,沥青样品被置于一个锥形底板上,然后旋转以产生切变力,根据被施加的力和产生的切变速率计算沥青的粘度。
5. 动态剪切黏度(dynamic shear viscosity):测量沥青在模拟实际工况下的流变性能。
通常使用动态剪切黏度仪来进行测量,该仪器可以模拟车辆行驶时所受到的动态切变应力。
动态剪切黏度是衡量沥青在长时间使用中的性能的重要参数。
总结回顾:沥青粘度是描述沥青流动性和黏稠度的重要指标,常用的计量单位包括具体动力黏度、相对运动黏度、绝对运动黏度、锥和板粘度以及动态剪切黏度。
这些单位可以用来测量沥青在不同温度和应力条件下的流动性能,以评估其在道路建设和其他工程领域中的适用性。
在衡量沥青粘度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根据具体需求确定测量方法,并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沥青标准粘度技术要求沥青是道路施工中常用的材料,其粘度是影响其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粘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沥青在不同温度下的流动性能,因此对沥青的粘度技术要求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沥青标准粘度技术要求的角度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首先,沥青标准粘度技术要求需要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规定。
在我国,沥青的粘度标准主要由国家标准《公路沥青和沥青混合料工程用沥青》(GB/T 15146-2014)和《道路沥青和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来规范。
这些标准对沥青的粘度进行了详细的要求,包括了测试方法、粘度值的要求、粘度等级的划分等内容,确保了沥青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其次,沥青标准粘度技术要求还需要考虑到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适用性。
在实际施工中,沥青往往需要在不同温度下使用,因此对于其粘度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沥青的粘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因此需要根据实际使用环境的温度范围来确定其粘度等级,以确保其在不同温度下的性能均能满足要求。
另外,沥青标准粘度技术要求还需要考虑到其在工程中的实际施工性能。
除了粘度值的要求外,还需要考虑到沥青的黏附性、流动性、混合性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这些性能直接影响着沥青在实际施工中的使用效果,因此也是非常重要的指标。
总的来说,沥青标准粘度技术要求是保证沥青在道路工程中使用性能的重要保障。
在实际生产和施工中,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的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沥青的粘度性能符合要求。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道路工程的质量和使用效果,为交通运输安全和顺畅提供可靠保障。
综上所述,沥青标准粘度技术要求是道路工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只有严格遵守相关标准和要求,才能保证沥青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道路工程的施工和使用提供保障。
希望本文能够为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提供一些参考,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 沥青材料概述 (1)§1-2 沥青材料的粘性与粘附性 (3)§1-3 沥青粘度与粘附性的研究现状 (6)§1-4 关于本课题研究 (9)第二章沥青与集料粘附性的评价方法 (10)§2-1 沥青与集料粘附性基本理论 (10)§2-2 影响沥青与集料粘附性的因素 (13)§2-3 沥青与集料粘附性的评价方法 (15)第三章试验材料基本分析 (21)§3-1 沥青材料试验分析 (22)§3-2 集料性质试验分析 (24)§3-3 水煮法粘附性试验 (25)第四章沥青的粘度试验分析 (28)§4-1 试验原理 (28)§4-2 Brookfield粘度试验设备与规程 (32)§4-3 Brookfield粘度试验结果 (34)第五章沥青的组分试验分析 (39)§5-1 沥青的组分分析概述 (39)§5-2 沥青的四组分试验设备与规程 (44)§5-3 沥青的化学组分试验结果 (47)第六章试验结果分析 (51)§6-1 沥青的粘度与粘附性试验结果分析 (51)§6-2 沥青的化学组分与粘附性试验结果分析 (56)§6-3 对沥青粘附性的认识 (62)第七章结论与建议 (65)参考文献 (67)致谢 (69)第一章绪论§1-1 沥青材料概述沥青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土工材料,被广泛应用于道路工程和建筑防水工程中。
据历史记载,最早的沥青路面建成于公元前600年前的巴比伦王国,但这种技术不久便失传了。
一直到19世纪,人们才又开始用沥青来筑路。
1833年,在英国开始进行煤沥青碎石路面铺装;1854年,在巴黎首次用碾压法进行沥青路面铺装;1870年前后在伦敦、华盛顿、纽约等地采用沥青作路面铺装。
沥青的主要质量指标
1. 含油率:指沥青混合料中含有的油的重量比例,一般要求不超过5%;
2. 粘度:指沥青混合料的液体性质,一般要求粘度值在200-400范围内;
3. 抗压强度:指沥青混合料抗压强度,一般要求大于
4.5MPa;
4. 抗拉强度:指沥青混合料抗拉强度,一般要求大于2.5MPa;
5. 颗粒度:指沥青混合料中颗粒的粒度大小,一般要求在
4.75mm以下;
6. 热稳定性:指沥青混合料对高温的稳定性,一般要求收缩率小于2%;
7. 抗渗性:指沥青混合料对水渗入的抗力,一般要求抗渗率大于85%;
8. 抗裂性:指沥青混合料对拉伸裂缝的抗力,一般要求抗裂率大于85%。
沥青标准粘度试验一、引言。
沥青是道路建设中常用的材料,其性能直接影响着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而沥青的粘度是衡量其流动性和变形能力的重要指标,因此对沥青的粘度进行准确的测试和评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沥青标准粘度试验的相关内容。
二、试验目的。
本试验的目的是通过测定沥青在一定温度下的粘度,来评定沥青的质量和性能,为道路建设和维护提供参考依据。
三、试验原理。
沥青标准粘度试验是通过在规定温度下,使沥青在规定时间内通过标准粘度计的孔径,根据流出时间来确定其粘度。
通常采用的是锥形和平板式粘度计。
四、试验仪器和设备。
1. 粘度计,包括锥形粘度计和平板式粘度计两种。
2. 恒温水浴,用于保持试验温度恒定。
3. 定时器,用于控制试验时间。
4. 试验容器,用于装载待测沥青。
五、试验步骤。
1. 将粘度计放入恒温水浴中,使其温度稳定在试验温度。
2. 取一定质量的沥青样品,放入试验容器中。
3. 将试验容器放入恒温水浴中,使沥青温度与试验温度相同。
4. 将粘度计放置在试验容器上,开启定时器,记录沥青通过粘度计孔径的时间。
5. 根据记录的时间和粘度计的标准曲线,确定沥青的粘度。
六、试验数据处理。
根据试验记录的数据和标准曲线,计算出沥青的粘度值,并进行比对和评定。
七、试验注意事项。
1. 试验过程中要保持试验温度的稳定。
2. 沥青样品要充分溶解均匀,避免出现气泡和颗粒。
3. 试验操作要规范,确保数据准确可靠。
八、试验结果分析。
通过沥青标准粘度试验,可以得到沥青在特定温度下的粘度数值,根据这一数值可以评定沥青的质量和性能。
通过对不同沥青样品的试验结果进行比对和分析,可以为道路建设和维护提供科学依据。
九、结论。
沥青标准粘度试验是评定沥青质量和性能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沥青在特定温度下的粘度进行测定,可以为道路建设和维护提供参考依据。
十、参考文献。
1. 《公路工程沥青和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2. 《沥青材料试验方法》。
3. 《道路沥青工程技术规范》。
沥青验收三大指标沥青是一种广泛用于公路建设的石油副产品,它具有优异的柔韧性和耐久性,适合用于路面的铺设和维护。
当沥青在路面上应用时,需要进行验收以确保其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下面将介绍沥青验收中的三大指标。
一、黏度黏度是沥青最基本的物理特性之一,它反映了沥青的流动性和黏附性。
黏度的大小决定了沥青在路面上的涂盖程度和拉伸性能,也直接影响了沥青铺设后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沥青的黏度通常用Viscosity@60℃(60℃时的动力粘度)来表征,黏度的值一般在100-300Pa·s之间。
验收时可以采取黏度测定仪进行测量,保证沥青的黏度符合设计要求。
二、短期老化性能沥青在路面上受到氧化、水分、紫外线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会产生老化现象。
短期老化性能指加热过程中沥青的变化情况,包括变色、硬度增加、黏度降低等。
验收时,可以采用TFOT(Thin Film Oven Test)试验进行测试。
将一定量的沥青样品放入特制的TFOT试验器中,加热至163℃,连续四小时后取出,观察沥青样品的变化情况。
合格的沥青样品应保持黄色,未出现裂纹等老化现象。
长期老化性能指沥青在使用过程中的老化情况,在实际使用中可能出现黄变、龟裂、碎裂等问题。
长期老化的反应速度相对慢,因此验收时需要耐心等待。
常用的测试方法是PAV(Pressure Aging Vessel)试验。
将沥青样品放入PAV试验器中,加热至150℃,接着增压至2.1MPa,加热六小时后,冷却至室温。
PAV试验能够模拟沥青在高温、高压下的老化情况,以此来预测沥青的长期稳定性。
综上所述,沥青验收的三大指标为黏度、短期老化性能和长期老化性能。
通过对这三个方面的测试,可以确保沥青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设计要求,以保证路面的安全和稳定。
沥青布氏粘度的物理意义沥青布氏粘度是描述沥青黏度的一种常用指标,它在道路施工、石油工业以及科研实验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沥青布氏粘度的物理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沥青布氏粘度反映了沥青的黏度大小。
黏度是指液体抵抗流动的性质,而沥青作为一种具有胶性的物质,其黏度较高。
沥青布氏粘度值越大,说明沥青的黏度越高,流动性越差。
相反,沥青布氏粘度值越小,说明沥青的黏度越低,流动性越好。
沥青的黏度与其在道路施工、石油加工等领域中的应用密切相关。
通过对沥青布氏粘度的测定,可以判断沥青在不同温度下的黏度变化,从而选取适合的施工条件,保证道路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沥青布氏粘度对于沥青的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在道路施工中,沥青通常用作路面材料的粘结剂。
沥青布氏粘度的大小与沥青的流变性质密切相关,流变性质是指物质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和流动性质。
沥青在高温下易于流动,而在低温下则较为刚性。
因此,沥青布氏粘度的测定可以评估沥青在高温和低温条件下的流变特性,从而判断其适用性和稳定性。
这对于确保道路在不同气候和温度条件下的稳定性和耐久性至关重要。
沥青布氏粘度还与沥青的粘结性能有关。
沥青在道路施工中起到粘结和胶凝作用,能够将不同材料紧密连接在一起。
沥青布氏粘度的大小影响了沥青与其他材料之间的粘结强度。
当沥青的布氏粘度较大时,其粘结强度也相对较高,能够更好地固定路面的材料,提高路面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因此,在道路施工中,通过对沥青布氏粘度的测定,可以选择适合的沥青材料,以确保路面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沥青布氏粘度还与沥青的加热和冷却过程有关。
在石油工业中,沥青常常需要加热或冷却以达到所需的黏度。
沥青布氏粘度的测定可以帮助确定沥青的加热和冷却条件,以满足生产和工艺的需要。
通过控制沥青的布氏粘度,可以实现对沥青的加工和应用的灵活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沥青布氏粘度作为描述沥青黏度的指标,具有重要的物理意义。
它反映了沥青的黏度大小,影响沥青的稳定性和粘结性能,以及沥青的加热和冷却过程。
沥青标准粘度试验一、引言。
沥青是道路施工中常用的材料,其质量直接影响到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而沥青的粘度是衡量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粘度试验是评价沥青流变性能的重要手段,也是沥青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沥青标准粘度试验的方法和意义。
二、试验方法。
1. 试验材料准备。
(1)试验所需材料包括,标准粘度计、试验用的沥青样品、试验温度计、搅拌器、加热设备等。
(2)沥青样品的选择应当代表现场使用的沥青,并且应当充分代表整个批次的沥青。
2. 试验步骤。
(1)将沥青样品放入试验容器中,加热至所需试验温度。
(2)使用搅拌器将沥青样品充分搅拌均匀。
(3)将试验容器放入标准粘度计中,根据试验要求进行粘度测定。
(4)记录试验温度和粘度数值。
3. 试验数据处理。
(1)根据试验结果,计算出沥青的标准粘度数值。
(2)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沥青的平均粘度值。
三、试验意义。
沥青标准粘度试验的结果可以反映出沥青在不同温度下的流变性能,对于道路施工中的沥青选择和配合比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粘度试验,可以评价沥青的黏度、流动性和变形性能,为工程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四、试验注意事项。
1. 试验过程中应当注意安全,避免沥青溅射造成伤害。
2. 试验设备应当保持清洁,以免杂质影响试验结果。
3. 试验温度应当准确控制,以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4. 试验样品应当充分代表整个批次的沥青,避免因样品选择不当导致试验结果失真。
五、结论。
沥青标准粘度试验是评价沥青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试验可以得出沥青在不同温度下的粘度值,为道路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在进行试验时,需要严格按照试验方法操作,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六、参考文献。
1.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2. 《沥青标准粘度试验方法》国家标准。
以上就是沥青标准粘度试验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沥青三大指标实验沥青是常见的路面材料之一,其性能指标对于道路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具有重要影响。
常用的沥青三大指标实验包括黏度、软化点和针入度实验。
一、黏度实验黏度是沥青流动性的衡量指标,是指沥青在一定温度下的粘度大小。
黏度实验通常采用旋转黏度计进行测定。
实验步骤如下:1.准备一定数量的待测沥青,放入黏度计的毛细管中。
2.将黏度计放置在恒温水浴中,提前进行温度稳定。
3.启动黏度计,记录沥青通过毛细管的时间。
4.根据黏度计的刻度以及通过毛细管的时间,计算出沥青的黏度数值。
黏度实验的结果可用于判断沥青的粘结性、流动性以及加热和成型的适宜温度范围。
二、软化点实验沥青的软化点指的是沥青在一定温度下开始软化的温度。
软化点实验常用的仪器是软化点仪。
实验步骤如下:1.准备一定数量的待测沥青,在软化点仪的容器中加热。
2.设置仪器的加热速率和起始温度。
3.启动软化点仪,记录沥青开始软化的温度。
软化点的实验结果可以用于判断沥青的熔点范围,即沥青固化和软化的温度范围。
三、针入度实验针入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针头垂直刺入沥青的深度。
针入度实验主要用于评价沥青的厚度和粘度。
实验步骤如下:1.准备一定数量的待测沥青,将其放置在粘度杯中。
2.将粘度杯放入沥青仪中,以事先设置好的温度加热。
3.当沥青温度达到指定温度时,慢慢将针入度仪的针头均匀刺入沥青中。
4.记录针头下降到设定深度的时间,得出针入度值。
针入度实验的结果可以用于评价沥青的硬度和粘度,从而根据不同环境温度选择适宜的沥青材料。
总结起来,黏度、软化点和针入度是评价沥青性能的重要指标。
黏度实验可用于评价沥青的流动性和粘着性,软化点实验可以判断沥青的熔点范围,针入度实验则用于评估沥青的厚度和粘度。
这三个指标的实验结果有助于选择合适的沥青材料,以提高道路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
沥青粘度试验的两种方法1.旋转法:旋转法是一种常用的沥青粘度测试方法,在旋转试验中,使用设备将一定温度下熔化的沥青样品分离与密闭的盒子中,然后以恒定的速度旋转沥青样品,同时测量沥青样品内部的摩擦阻力。
通常,旋转试验是通过流变仪来完成的。
流变仪是一种可以测量材料在不同温度下流动性和变形特性的仪器。
在旋转法试验中,沥青样品被加热到一定温度,以便使其熔化。
然后,将试样倒入流变仪的圆柱体中,并使用精确的转速控制设备将它旋转起来。
旋转的过程中,仪器会测量特定转速下所施加的转矩和角度,然后根据这些数据计算沥青的粘度。
通常,沥青粘度与施加的转矩成正比,与受到的剪切应变成反比。
在旋转试验中,温度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沥青的粘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2.滴定法:滴定法是另一种常用的沥青粘度测试方法。
该方法主要用于细粒度沥青、沥青乳液等材料的粘度测定。
滴定法试验中,通过计算液滴从细沥青管中滴落到玻璃片上所经历的时间来测量沥青的粘度。
试验过程中,使用精确的装置将熔化的沥青样品滴落到玻璃片上,然后使用计时器测量从开始滴落到滴液形成平面的时间。
根据已知的滴液重量和时间,可以计算出沥青的粘度。
在滴定法试验中,粘度的计算通常基于沥青样品的密度和滴液过程中液滴的平均体积。
通过控制沥青的温度和液滴的体积,可以得到不同温度下的粘度数据。
滴定法试验相对于旋转法试验在设备要求和操作上较为简单,但在一些颗粒较大的沥青材料中,其粘度测定结果可能不够准确。
总结起来,旋转法和滴定法是两种常用的沥青粘度试验方法。
旋转法主要适用于较精确的粘度测定,而滴定法则适用于粒径较小的沥青材料。
两种方法在不同工程应用中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使用。
沥青标准黏度摘要:一、沥青标准黏度的概念与意义二、沥青黏度测定的方法与标准三、沥青标准黏度在工程应用中的重要性四、提高沥青黏度测定的建议与措施正文:一、沥青标准黏度的概念与意义沥青黏度是指沥青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的流动特性。
沥青黏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沥青混合料的加工性能、施工性能以及路面使用寿命。
为了确保沥青混合料的质量和路面性能,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沥青标准黏度指标,用于规范沥青产品的生产、检测和应用。
二、沥青黏度测定的方法与标准目前,常用的沥青黏度测定方法有落球法、毛细管法、旋转黏度计法等。
这些方法在测定沥青黏度时,都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操作流程,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我国沥青标准黏度测定主要参考GB/T 269、GB/T 12938等国家标准。
三、沥青标准黏度在工程应用中的重要性1.指导沥青混合料的配比设计:沥青标准黏度是确定沥青用量的重要依据,合理的沥青用量可以保证沥青混合料的强度、耐磨性和耐久性。
2.控制沥青混合料的施工质量:沥青标准黏度可用于监测施工现场沥青混合料的性能,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3.评价沥青产品质量:沥青标准黏度是评价沥青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符合标准要求的沥青产品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和耐用性。
四、提高沥青黏度测定的建议与措施1.加强沥青黏度测定方法的培训,提高试验人员的基本技能。
2.定期校准试验设备,确保设备的精度和稳定性。
3.优化试验操作流程,减小试验误差。
4.结合实际工程需求,合理选择沥青黏度指标,指导沥青混合料的设计和施工。
总之,沥青标准黏度在沥青混合料的研究、生产和应用中具有重要作用。
沥青标准粘度试验一、引言。
沥青是道路施工中常用的材料,其质量直接影响着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
而沥青的粘度是衡量其流动性和适应性的重要指标,通过粘度试验可以评估沥青的质量和性能。
因此,进行沥青标准粘度试验对于保障道路施工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试验目的。
本试验旨在通过测定沥青的粘度,评估其流动性和适应性,为道路施工提供质量保障。
三、试验原理。
沥青标准粘度试验采用旋转粘度计进行,通过测定在一定温度下沥青的粘度值来评估其性能。
试验中,将待测沥青样品置于旋转粘度计的容器中,以一定的转速旋转样品,通过测定转子所受阻力来计算沥青的粘度值。
四、试验仪器和设备。
1. 旋转粘度计。
2. 恒温水浴锅。
3. 试验沥青样品。
4. 温度计。
5. 计时器。
五、试验步骤。
1. 将旋转粘度计放置在恒温水浴锅中,待温度稳定后记录温度值。
2. 取适量沥青样品置于旋转粘度计的容器中。
3. 将容器放置在旋转粘度计上,设定转速并开始计时。
4. 在规定时间内,测定转子所受阻力的数值。
5. 根据所测得的数值和试验温度,计算出沥青的粘度值。
六、数据记录与分析。
根据试验得到的数据,绘制沥青粘度与温度的关系曲线,分析不同温度下沥青的粘度变化规律。
七、试验结果与讨论。
根据试验结果,对沥青的粘度进行评价,分析其对道路施工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八、结论。
通过沥青标准粘度试验,得出沥青在不同温度下的粘度值,评估其流动性和适应性,为道路施工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九、注意事项。
1. 在试验过程中,严格控制温度和转速的稳定性,保证试验数据的准确性。
2. 每次试验前,需对试验仪器和设备进行检查和校准,确保其正常运行。
3. 对试验沥青样品的选取和保存要求严格,避免外界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十、参考文献。
1. 《道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凝土试验方法》。
2. 《沥青标准粘度试验操作规程》。
十一、致谢。
感谢参与本试验的工作人员和相关专家对本试验的指导和支持。
pac沥青材料参数及施工注意
PAC(细分散聚合物改性沥青)是一种聚合物改性沥青,其具有较高的黏度和粘附性能,能够改善沥青混合料的抗老化、抗裂性能和耐久性。
在使用PAC沥青材料时,需要注意以下参
数和施工要点:
1. 黏度:PAC沥青材料的黏度是指其粘稠程度,一般用铜管
粘度计或旋转粘度计进行测量。
根据具体混合物和施工条件,选择适当的黏度范围。
2. 加入量:PAC沥青材料的加入量通常为沥青总量的3-5%,
具体加入量应根据混合料的设计要求和施工条件进行调整。
3. 搅拌时间:在混合料制备过程中,PAC沥青材料需要与沥
青充分搅拌均匀,一般推荐搅拌时间为3-5分钟。
4. 施工温度:PAC沥青材料的施工温度一般为130-160摄氏度,具体温度应根据沥青材料类型和环境温度进行调整。
5. 施工厚度:施工时需要根据道路类型和设计要求确定适当的沥青层厚度,通常为3-6厘米。
6. 施工方法:PAC沥青材料可以采用热拌或冷拌的方式进行
施工,具体方法根据工程要求和施工条件进行选择。
7. 施工设备:根据施工方法的不同,选择适当的施工设备,如沥青摊铺机、压路机等,以确保施工质量。
8. 施工时的注意事项: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施工温度稳定,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导致沥青材料性能降低;同时,要保证施工现场的清洁和干燥,避免杂物和水分对施工质量的影响。
总之,使用PAC沥青材料时,需要合理选择参数、采取适当
的施工方法和注意事项,以保证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和施工质量。
沥青标准黏度试验(道路沥青标准黏度计法)一、目的与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采用道路沥青标准黏度计测定液体石油沥青、煤沥青、乳化沥青等材料流动状态时的黏度。
本方法测定的黏度应注明温度及流孔孔径,以C t,d表示[t为试验温度℃);d为孔径(mm)]二、仪具与材料1、沥青标准黏度计2、秒表:分度值0.1s3、肥皂水或矿物油4、其他:加热炉、大蒸发皿等三、方法与步骤1、准备工作(1)按JTG E20-2011规程T0602准备沥青试样。
根据沥青的种类和稠度,选择需要流孔孔径的盛样管置水浴圆井中,用规定的球塞堵好流孔,该孔下放蒸发皿,以备接受不慎流出的试样。
除10mm 流孔采用12.7mm球塞外,其余流孔均采用直径为6.35mm的球塞。
(2)根据试验温度需要,调整恒温水槽的水温为试验温度±0.1℃,并将其进出口与粘度计水槽的进出口用胶管接妥,使热水流进行正常循环。
2、试验步骤(1)将试样加热至比试验温度高2-3℃(如试验温度低于室温时,试样须冷却至比试验温度低于2-3℃)时注入盛样管内,其数量(2)以液面达到球塞杆垂直时杆上标记为准。
(3)试样在水槽中保持试验温度至少30min,用温度计轻轻搅拌试样,测量试样的温度为试验温度±0.1℃时,调整试样液面至球塞杆的标记处,再继续保温1—3min。
(4)将流孔下蒸发皿移去,放置接受瓶或量筒,使其中心正对流孔。
可预先注入肥皂或矿物油类25mL,以利洗涤及读数准确。
(5)提起球塞,借标记悬挂在试管边上,待试样自流孔流入接受瓶或量筒达25mL(量筒刻度50mL)时,按动秒表;待流至75mL (量筒刻度100mL)时,按停秒表。
(6)记取试样流出50mL所经过时间,准确至S,即为试样的粘度。
四、报告同一试样至少平行试验两次,当两次测定的差值不大于平均值的4%时,取其平均值的整数作为试验结果。
五、允许误差重复性试验的允许误差为平均值的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