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感染T细胞(TB-IGRA)检测及意义
- 格式:ppt
- 大小:5.63 MB
- 文档页数:48
结核病人血清TB-IgG水平检测与PPD阳性者分析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全球范围内都存在着一定的感染率。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每年有数百万人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其中约有数十万人死亡。
结核病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对结核病的早期诊断和有效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在结核病的诊断中,血清TB-IgG水平检测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之一。
血清TB-IgG表示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体IgG,在结核病的过程中,人体免疫系统会产生这种特异性抗体。
通过检测血清中TB-IgG的水平可以辅助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
另一种常用的检测方法是PPD皮试,即结核菌素皮内试验。
PPD阳性者表示对结核菌素具有过敏反应,也可提示存在结核病感染。
1. 结核病人血清TB-IgG水平检测血清TB-IgG水平检测是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中的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体IgG水平来判断是否感染结核分枝杆菌。
这种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得出初步诊断,有助于及早采取治疗措施。
根据一些研究表明,血清TB-IgG水平检测在结核病的早期诊断和敏感性上有一定的优势,能够提供辅助诊断的信息。
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在结核病的活动性和非活动性阶段的判断上并不十分准确,也容易受到某些其他因素的干扰而产生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
2. PPD阳性者分析PPD(结核菌素)皮试是一种通过皮下注射结核菌素来检测患者对结核菌素的过敏反应的方法。
如果在注射后48-72小时出现硬结和红斑,即为PPD阳性反应。
PPD阳性者表示对结核菌素具有过敏反应,这通常意味着存在结核病的感染或曾经接触过结核病菌。
PPD皮试是一种简单、快速且经济的检测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结核病的筛查和早期诊断中。
3. 血清TB-IgG水平检测与PPD阳性者关系分析研究表明,结核病人血清TB-IgG水平检测与PPD阳性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在一些研究中发现,结核病人的血清TB-IgG水平与PPD皮试的结果呈正相关关系,即TB-IgG水平高的患者更容易出现PPD阳性反应。
【新技术、新项目】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TB-IGRA的临床应
用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肉芽肿性炎。
以肺结核最常见,死亡人数仅次于艾滋病。
肺外结核占整个发病率的10%-20%,死亡率占结核病全部死亡率的14.1%-17.6%。
全球三分之一的人群感染结核分枝杆菌,而中国近半感染,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一、T细胞免疫原理
使用全血样本,可检测所有结核感染;
采用体外检测方法及体外抗原刺激,保证安全性。
二、适应人群
1.辅助诊断结核杆菌的感染情况。
2.结核病高危人群的筛查。
三、结核病高危人群
免疫介导性疾病患者糖尿病患者;
HIV/AIDS患者; 器官移植患者;
肿瘤患者;
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的患者;
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
结核病密切接触者。
四、结核与其他疾病
1.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和接受TNF blocker治疗会增高结核病发病率;
2.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和接受TNF blocker治疗会增高结核病发病
率;
3.移植者的结核病发病率是普通人群的 20 - 74 倍;
4.糖尿病中肺结核的发病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27-4.26倍;
5.结核杆菌感染容易引起生殖器结核至不孕不育。
带你了解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
该检测通过检测受结核分枝杆菌抗原刺激而活化的效应T细胞来诊断结核感染。
该检测适用于所有具有结核潜伏感染风险或怀疑是结核病的人群,无论年龄、性别、种族、治疗还是免疫状况,其诊断结核感染的敏感性为90%-95%,特异性为93%-100%。
对临床诊断或排除结核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结果判定:
其中N为本底对照培养管(N)含量值,P为阳性对照培养管(P)含量值,T为测试培养管(T)含量值。
本实验通过测定N.T.P三种培养管培养后血量标本的吸光度并代入相关线性回归方程的出N.T.P的含量值。
如何来看实验结果?
1、患者要想确定自己有没有患有结核感染,要去医院检查身体的T-SPOT.TB的值,要知道结核感染不能只看T细胞来判定,患者也要全面检查,结果如果提示患者体内有结核菌感染,或者是T检查的斑点数高,那就代表患有结核病的几率很高了,当然也不排除只是结核菌潜伏感染的病症。
2、患者检查结果是阳性,要就是小心了,这代表着身体提示着,身体已经出现了结合杆菌感染了,所以才会出现这样的检查结果,不过这个只是检查结果并不全面,结果的准确性有限的。
3、患者医院如果是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当这个结果呈现结果为阳性的,这就是提示患者可能已经感染了结核感染,但是也不排除肺外结核。
4、必要时患者要进行预防性治疗,也要结合临床症状和其它辅助检查来确定自己的病情,例如x光、结核菌素试验等检测。
发布于 2019-06-28。
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在结核感染相关皮肤病的应用价值
结核病是我国重大的传染病之一,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是一种实验室检测结核病较新的辅助诊断方法,现已越来越多应用于肺结核和肺外结核的诊断。
结核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包括抗酸染色涂片镜检、组织分离培养、组织病理、PCR检测等。
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属γ干扰素释放试验的一种,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在诊断准确性方面较结核菌素皮肤试验有明显优势,是检测皮肤结核、探讨结核相关性皮肤病发病机制的重要辅助方法。
需注意的是,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并非直接检测病原体的方法,不能替代抗酸染色、微生物分离培养和PCR等检查方法。
对于需要免疫抑制剂或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治疗的皮肤病患者,结核感染T 细胞检测有助于潜伏结核的发现。
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也可用于结核病化学预防的重点人群的筛查,但不能用于判断化学预防的疗效。
与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相比,γ干扰素释放试验成本较高,有学者对其检测结核是否符合成本经济效益原则进行研究,结果支持γ干扰素释放试验应用于高风险人群的结核病检测,并已在英美等国家推荐。
低收入国家和发病率不低于100/10万人的国家,世界卫生组织暂不推荐γ干扰素释放试验替代结核菌素皮肤试验。
DOI:10.3760/cma.j.issn.1673-4173.2016.06.012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2016,42(6):472-474。
结核分枝杆菌γ -干扰素(TB-IGRA)检测[TB 检测发展趋势]据世界卫生组织( WHO)统计,我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在结核病防治工作还面临着诸多新的问题与挑战,近年来,我国每年报告肺结核发病人数约130 万,且患者人数逐年增加,始终位居全国甲乙类传染病的前列。
国家已出台相关文件要求加强结核病防治工作,要求及早发现、治疗疾病,遏制结核病流行态势的出现。
而这无疑对结核的诊治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迄今为止,临床上用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诊断方法仍存在许多不足。
首先,结核菌素皮肤试验( TST)作为一种较常用的方法,但其特异性不够好,不利于在中国这类将卡介苗(BCG)作为常规接种疫苗的国家推广,同时,TST 对潜伏性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敏感性一般,对于免疫抑制者的检测结果亦难以确定;其次,细菌学诊断无论是涂片镜检还是细菌培养,其检出率都不超过50%,灵敏度十分有限;核酸诊断虽然灵敏度大幅提高,但该方法具有成本高、操作复杂、对实验条件及技术人员要求高、肺外结核病人取样困难等特点,因而很难得到大面积推广。
近年来,一类用于诊断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新方法进入了人们的视线——干扰素释放试验(Interferon Gamma Release Assay,IGRA)。
这类试验采用Elisa/Elispot(酶联免疫吸附/酶联免疫斑点)方法,定量检测检测全血/外周血单核细胞在结核菌特异性抗原刺激下释放γ -干扰素的水平,用于诊断潜伏性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以及结核病。
目前这类试验中,有两种较为成熟的方法,即QuantiFERON—TBGOLD 试验(QFT-G)和T-SPOT TB 试验。
其对应的方法和试剂盒先后被美国FDA 批准应用于临床,美国CDC 为其制定了使用指南。
然而,进口试剂的高成本,使得这些方法难以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而传统方法又存在诸多不足,因此,国内各大医疗机构及患者对一种性能稳定、质量可靠的优秀国产试剂的需求呼之欲出。
T淋巴细胞斑点试验在结核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目的:评价结核酶联免疫斑点试验(T-SPOT.TB)在快速诊断结核病的临床意义。
方法:对我院确诊或疑诊结核患者进行T-SPOT.TB 检测,检测其诊断结核病的灵敏度及特异度。
结果:在结核性疾病T-SPOT TB检测灵敏度为90%(72/80),特异度为91.2%(62/68)。
肺结核组T-SPOT.TB检测灵敏度为92.8 %(52/ 56),结核性胸膜炎组,检测灵敏度为83%(20/24)。
结论:T-SPOT.TB 试验在临床诊断结核中,快速且敏感,对结核性疾病诊断有重要价值。
标签:酶联免疫斑点试验;结核病;灵敏度;特异度结核病是危及人类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我国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在我国每年因结核病导致的死亡人数达到13万人[1],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传统的结核菌素皮试(TST)及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作为结核感染诊断技术,其敏感性及特异性较差,导致很多的结核病人漏诊和误诊,延误了治疗。
发展能用于诊断结核的快速敏感的实验室技术成为当前医学界迫切之需。
酶联免疫斑点(enzyme linked immunospot assay,EL ISPOT)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免疫酶技术,从单细胞水平检测分泌抗体细胞或分泌细胞因子细胞。
由EL ISPOT发展而来的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技术(T-SPOT.TB),使用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刺激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通过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 γ)的分泌检测抗原特异性T淋巴细胞的应答反应,从而判断结核感染状态,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2]。
Kim等[3]随诊72例疑似肺外结核患者的前瞻性研究显示,对于活动性肺外结核,T-SPOT.TB和PPD的敏感性分别为94%和47%,本文就T-SPOT.TB检测对结核性疾病的诊断价值进行初步探讨,为结核病的早期诊断及疗效判断提供一种快捷、灵敏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