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数据地形图入库解决处理办法
- 格式:doc
- 大小:1.33 MB
- 文档页数:35
浅谈1∶2000DLG数据入库质量检查作者:王子豪华建新来源:《国土资源导刊》2018年第03期摘要针对湖南省不动产统一登记基础数据建设项目中1:2000DLG(数字线划图)数据入库质量检查内容繁杂、过程繁琐的问题,研究总结出了入库质量检查的内容、方法、方式和流程,并开发了检查软件。
应用结果表明,这些措施有效提高了DLG数据入库质量检查的准确性和效率。
关键词 1∶2000DLG;质量检查;数据入库中图分类号:P208 文献标识码:AAbstract: In view of the complicated and cumbersome problems in the quality inspection of 1∶2000DLG (Digital Line Graphic) data in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of real estate unified registration fundamental data in Hunan, the contents, methods, modes and processes of the quality inspection are summarized, and the inspection software is developed. The applic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se measures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accuracy and efficiency of DLG data loading quality inspection.Keywords: 1∶2000DLG; quality inspection; data loading1 引言为满足湖南省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中农村不动产权籍调查等工作的需要,湖南省于2014年启动了不动产统一登记基础数据建设项目,项目用3年的时间,获取全省优于0.2米分辨率的航空影像,并采用航测方法测制1∶2000 DOM(Digital Orthophoto Map)和DLG。
70Research papers研究论文ArcGIS中数字化地形图快速入库的方法与技巧探究文|漳平市自然资源局刘星红【摘要】为实现数字地形图的快速入库,解决DWG格式文件不能用于数据库入库等问题,本文介绍了三种数据格式转换的方法,并通过对比分析,选用ArcGIS软件嵌入Spatial EXL工具实现DLG数据到目标的格式转换,并实现数据入库,同时对入库过程中数据预处理方法、要素编码、数据融合、数据质量控制等方面也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DLG快速入库;Spatial EXL;数据格式转换0 引言随着智慧城市、数字地球的提出,测绘行业对测绘成果提出新的要求,基础测绘地形图数据的使用更加广泛,作为基础测绘成果的数字化地形图,在建设中数字城市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地理信息数据库构建的基础。
现阶段要求数字化地形图,不光需要满足基础建设规划、施工等,数字化地形图还需具有管理、统计、分析等作用,这就要求数字化地形图需要采用多种形式展现给大家,包括满足CAD软件的DWG、满足GIS软件的格式例如SHP格式。
目前,测绘部门用图习惯还是依赖DWG格式的DLG数据,在对基础测绘数据进行整合时,对于历史遗留的大量DLG数据也需要对应的GIS软件数据一并入库审批。
然而由于线划图数据复杂,数据转换困难,数字化地形图快速精确入库是现阶段智慧城市建设面临的一大难题。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作为数字城市建设的核心,在“数字地球”“数字中国”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GIS已经广泛用于地理国情监测、国土资源管理、环境评估、城市建设与规划、灾害预警、运输、水利水电等方面。
ArcGIS软件是Esri公司研发的一套完整GIS平台产品。
它具有制作地图、数据管理、空间信息整合、数据发布、数据共享的功能。
ArcGIS作为测绘地理信息数据生产中广泛应用的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处理软件,其系统下的Spatial EXL工具,拥有强大的数据库数据操作能力,包括从庞大的数据源中提取目标数据,进行数据标准化处理,经合理拆分合并后完成正确性检测,实现批量化的数据转换。
1:2000地形图数据获取与建库的体会[摘要]地形图数据库是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数据库,是数字城市建设的基础,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基于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MicroStation V8、ArcGIS等软件的1:2000地形图数据获取,入库预处理和数据库入库建设的过程与体会。
[关键词]数据获取;数据编辑;入库预处理;数据库创建1.引言地形图数据库是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数据库,是以收集、处理和管理空间数据与与地形图有关的属性数据为主要容的一种空间数据管理体系[1],是数字城市建设的基础,本文结合工作实际简要介绍了利用MicroStation V8和ArcGIS软件平台进行1:2000地形图数据库的建设过程。
2.数据获取与建库的工作流程根据GB/T 20257.1-2007《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的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以下简称图式)、《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规》对城市中的各种地类要素进行图层、编码与属性字段的设计,1:2000地形图数据库建立的具体工作流程见图1。
3.数据获取采用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JX-4或基于MicroStation V8环境的全数字摄影测量立体采编系统进行立体采集数据。
数据获取的技术路线为:业判绘、调绘、补测、业立体补测与修改。
业判绘: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对原始航空影像进行定向、相对定向和绝对定向后,生成核线立体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立体测绘,测绘结果按地物类编码直接储存在Microstation V8环境中。
按照1:2000比例尺地形图的要求进行数据采集,容包括:交通、水系、居民地、植被、管线等要素。
采集的一般原则为:先采集较高的地物再采集较低的地物,先采集居民地后采集水系和交通,最后是植被和管线。
采集时要求定位准确,每个要素应赋予正确的代码、层、线型、颜色等信息,采集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恢复立体模型后,应对立体模型进行巡视检查,像对间的地物接边差不应大于地物点平面位置中误差的两倍;(2)不能超控制面积测绘;(3)正规的房子尽量按正交方式采集;(4)单线河流从上游向下游测绘;(5)河流、道路等线状地物拐角要求圆滑,过渡自然;(6)河流区分有滩陡岸和无滩陡岸,有滩陡岸时水涯线一般按常水位采集,无滩陡岸时水涯线一般采集在无滩陡岸上棱线位置;(7)湖泊、水库等水体边线一般按常水位采集,池塘边线一般沿塘坎边缘线采集;(8)图完整的面状地物用相应封闭线采集;(9)有向线一般以右倾法则测绘,如围墙、坎等。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入库流程1、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包括的内容基础地理信息主要是指通用性最强,共享需求最大,几乎为所有与地理信息有关的行业采用作为统一的空间定位和进行空间分析的基础地理单元,主要由自然地理信息中的地貌、水系、植被以及社会地理信息中的居民地、交通、境界、特殊地物、地名等要素构成,另外,还有用于地理信息定位的地理坐标系格网,并且其具体内容也同所采用的地图比例尺有关,随着比例尺的增大,基础地理信息的覆盖面应更加广泛。
基础地理信息的承载形式也是多样化的,可以是各种类型的数据、卫星像片、航空像片、各种比例尺地图,甚至声像资料等等。
2、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入库的意义通过制定统一的分类代码标准,将多格式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统一整理转换进行入库形成统一的数据库,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共建共享与交换及数字化城市建设奠定良好的准备,同时通过建立统一的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可以避免各部门间的重复劳动,提高工作效率节约社会资源。
3、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入库的基本流程1)、规范及标准的制定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种类齐全,内容丰富,涉及领域广泛,为了能将它们有机地进行组织,有效地进行存储、管理和检索应用,只有将所有的地理信息按一定的规律进行分类和编码,使其有序地存入计算机才能对它们进行按类别存储,按类别和代码进行检索,以满足各种应用分析需求。
因此首先必须对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进行分类和编码,编写相应的元数据标准。
根据绍兴项目的实施其相应的规范和标准主要有以下内容:(1)、《4d产品数据成果入库提交技术规定》(2)、《基础地理信息分类与代码》(3)、《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建库技术规定》(4)、《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技术规定》(5)、《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属性》(6)、《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字典》(7)、《基础地理信息元数据标准》2)、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整理及入库数据整理是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入库中工作量最大的部分,因其原始的测绘数据质量直接影响到工作的进展,所以在接收原始数据时必须要了解清楚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现状。
1:500地形图入库前数据整理流程摘要:本文针对1:500地形图建立数据库前数据整理工作流程进行介绍。
外业数据采集即修测补测工作完成后,按照空间数据建库标准的要求,对1:500 数字化地形图数据进行核查及处理,经数据构面、属性录入、建立拓扑关系、数据投影变换、数据格式转换等工序,整理地形图数据。
关键字:数据构面,属性录入,建立拓扑关系,数据投影变换,数据格式转换。
本文针对1:500地形图建立数据库前数据整理工作流程进行介绍。
外业数据采集即修测补测工作完成后,按照空间数据建库标准的要求,对1:500 数字化地形图数据进行核查及处理,经数据构面、属性录入、建立拓扑关系、数据投影变换、数据格式转换等工序,整理地形图数据。
1.数据核查由于数据采集的过程中存在不规范或错误,比如房屋没有封闭,房屋与房屋中间有重复多余线,实体没有属性或者属性错误,以及存在没有属性的实体等等,这些问题对基于基础数据的要素构面、GIS数据库的入库是必须避免和消除的,否则将影响到GIS应用的可信度,甚至不能进行相关的GIS应用。
数据核查主要分以下两步走:1.1对数据进行预处理(1)删除伪结点:删除图面上伪结点;(2)删除复合线多余点:删除图面中复合线上的多余点;(3)删除重复实体:删除完全重复的实体。
1.2应用CASS软件的“图形实体检查”功能检查图形数据编码正确性检查:检查地物是否存在编码,类型正确与否;图层正确性检查:检查地物是否按规定的图层放置,防止错误操作。
符号线型线宽检查:检查线状地物所使用的线型是否正确。
线自相交检查:检查地物之间是否相交;高程注记检查:检核高程点图面高程注记与点位实际的高程是否相符;复合线重复点检查:复合线的重复点检查旨在剔除复合线中与相邻点考靠得太近又对复合线的走向影响不大的点,从而达到减少文件数据量,达到提高图面利用率的目的。
设置“重复点限差”,执行检查命令后,如果相邻点的间距小于限差,则程序将报告错误。
基础地形图数据库规范(1:500、1:1000、1:2000)1综述1.1 目的为建设大比例尺基础地形图空间数据库制定数据库建设规范,并通过该规范指导数据库建设。
1.2 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1:500、1:1000、1:2000大比例尺基础地形数据。
本规程规定了大比例尺基础地形图数据的分层,每层的名称与该层内数据的实体类型;各层的属性结构,包括各层的属性表结构、属性项的中英文名称及属性类型宽度;基础地形图数据分类与编码,用以标识该比例尺范围地形图要素数字信息,保证其存储交换的一致性。
本规程适用于大比例尺基础地形图的数据建库与更新。
各部门可根据本专业、行业的需要和地区特点,在对此规程定义的数据结构上进行扩展和补充。
本规程适用于大比例尺基础数字地形图为基础的各种空间信息系统中地形图要素信息的采集,存储,检索,分析,输出及交换。
各部门在进行各种形式的数字化测图时,可根据不同的专业需要,依据本规程所规定的分类体系和编码方法进行增补和扩延,或采用便于向本规程转换的分类编码。
1.3 制定原则✓保证按本方案生产的数据与国标2007年的地形图示保持一致;✓保证按本方案生产的数据在转入数据库后可以实现标准图的输出;1.4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规程的条文。
本规范制订时,所示标准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规范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1)《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 13923-2006);2)《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图式》(GB/T 20257-2007);3)《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GB/T 20258.1-2007);4)《基础地理信息标准数据基本规定》(GB 21139-2007);5)《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CJJ 100-2004,J 298-2004)。
大比例尺地形图数据更新入库技术作者:徐妹来源:《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2017年第03期(辽宁省地理信息院,辽宁沈阳 110034)摘要: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建设数字化城市,明确城市面貌变化,收集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对于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
在数字化城市建设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城市地貌要素信息更新,这一实际需求推动了大比例尺地形图数据更新入库技术的发展,目前,用于大比例尺地形图数据更新入库的技术类型主要有IKONOS遥感影像技术、机载LiDAR技术、地面LiDAR技术、竣工测量法、地图缩编法以及地形图修补测方法,这些先进技术的使用,使得城市测绘信息的更新效率大大提升,工作质量得到有效保证,进一步推动了城市管理的数字化和智能化。
关键词:大比例尺地形图;数据更新入库技术;应用1. IKONOS遥感影像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更新质量要求不断提升,应用IKONOS 遥感影像技术,可实现1:2000城市大比例地形图数据的更新。
IKONOS遥感影像分辨率较高,在ENVI、AreMap、Photoshop等数据处理软件的加工下,经过影像预处理、影像融合、纠正、镶嵌、匀色、分幅、剪裁等多道工序,可得到处理后的遥感影像图,将之与数字线划图进行叠加,可明确现有地物要素信息的变化,再利用AreGIS等编辑工具对原有地形图进行改正,将建筑物、道路、植被等变化的地物要素信息更新上去。
IKONOS遥感影像技术,具有高分辨率的影响,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大比例地形图数据的更新,具有操作簡便、经济可行、作业效率高的优点。
2.机载LiDAR技术机载LiDAR技术是目前数字化城市建设中大比例尺地形图数据更新入库技术体系中的佼佼者,主要应用了我国自主研发的ERS2008机载激光测量软件,能够实现1:5000地形图的数据更新。
在获取相关数据后,该软件系统能够按照预设程序对云数据、影像图进行格式转换,进行数据的叠加,从而依次实现骨架地物(例如道路、河流)、居民地、地势地物要素、高程点等地物的绘制,对现有城市地形图进行更新。
2000地形图入库解决方案1目的和意义本工艺流程旨在描述大比例尺2000地形图制图数据如何快速提取要素数据,并进行后期的入库整理,为作业员提供完整而便捷的技术流程与软件操作指导说明。
2准备资料2.1原始资料(1)某一区域1:2000比例尺的矢量数据数据格式为AutoCAD 2000 DWG格式(2)外业调绘资料包括调绘底图和补测数据。
调绘底图包括纸质和扫描数据,扫描数据格式为JPG;补测数据为AutoCAD 2000 DWG格式。
(3)测量控制点成果数据为文本文件(txt),坐标系与立体测量矢量数据同。
(4)相关技术要求。
2.2已准备资料根据《2000地形要素代码.pdf》和《2000 要素分层及属性内容》,制作以下配置文件:(1)2000数据入库方案.sch;(2)2000符号库.sym(3)标志点对照表文件.ipc2.3软件准备(1)Geoway3.6(2)Cass9.13工艺流程图4工艺流程详解4.1建立编辑工程(同时导入原始数据)(1)利用cass9.1软件,打开数据,地物编辑/图形属性转换/编码转图形/批量处理选择2000入库数据编码转图层对照表.txt2000入库数据编码转图层对照表格式如下:编码是cass码,图层指的是入库数据的代码。
(2)将dwg文档另存为2000格式dxf格式;(4)选择“加工”方式;(5)点击下一步,设置工程范围和设置比例尺,点击下一步。
选择入库方案,进行加载入库方案和符号库加载后空工程如下:(6)文件-导入dxf导入设置框中,进行如下设置:注意选择r14格式dxf,选择方案方式。
点击打开。
通用标签设置,勾选“图层做为地物类”。
示意图如下:点击确定注意其他层数据为待处理分类数据4.2数据整理数据导入完成,在GEOWAY中可以看到导入的gwp工程文件中有一个图层(图层名为其他层)。
尚需进行下一步的数据整理分类才能完成符合大赛标准的入库数据,即将其它层各个数据的数据,归类到正确的入库图层和编码中。
一、1:2000 地形图入库数据各类要素的编辑要求1.控制点入库数据不表示控制点。
2.水系(1)水系要素的表示应能反映出区域水系的总体特征,以及附属设施的情况,位置准确、主次分明。
(2)双线河流、沟渠绘制中心线。
(3)流向均为有向点,单线沟渠流向应采在沟渠上。
(4)辫状河流的河流编码应按照其各分支河流名称的实际分布情况赋值。
(5)无滩陡岸、加固岸等附属设施,与水涯线重合时应拷贝生成,分别赋编码。
双线河流、水渠通过输水隧道、倒虹吸、涵洞等设施,水涯线断开。
(6)湖泊、池塘的水质,按“淡”录入。
贮水池、贮油池加注类型“水”、“油”。
季节性的池塘按池塘表示。
面状水系要素水域属性(如名称)不同,应分别构面表示。
在双线河流与湖泊、水库交汇处,以及同一双线河流不同名称河段分界处,应形成各自封闭的多边形面。
(7)废弃的输水隧道、输水渡槽加注类型“废”,否则为空。
输水渡槽视通过水系的单、双线情况,表示为线状或面状。
(8)房屋内的水井,正常表示房屋面,内加注说明注记“机”;抽水站、扬水站在房屋内的,除表示房屋面外,还需在水系点层表示抽水站、扬水站,并加注类型“抽”或“扬”。
(9)图上双线水渠所通过的涵洞表示为依比例的,构建骨架线,否则表示为不依比例。
对于单个只有入口或出口的涵洞,在正确区分沟渠的情况下,用地下渠或地下河段出入口表示。
(10)斜坡及水库边的堤坡,封面表示为水系斜坡框架线。
(11)依比例尺表示的干堤用面表示,若有路搭在堤的两端时,各自封面表示,不做重复拷贝。
(12)不能通行的沼泽、湿地,根据调绘在类型项注“碱”、“泥炭”,未标注属性的表示为空。
3.居民地及设施(1)房屋不综合应逐个表示;不同楼层的房屋分别构面,应为不包含关系。
(2)房屋的层数录入属性项中。
廊房、飘楼表示为面,并赋层数;对于原有数据未表示层数的为空。
(4)竖井、斜井赋名称、类型、用途的属性。
(5)水塔、烟囱、露天设备等依据调绘赋名称属性,如无名称,则名称属性项为空。
县级国土部门测绘成果转换为2000国家大地坐标问题分析及解决措施摘要:本文分析了县级国土部门测绘成果转换为2000国家大地坐标中存在的重合点选择不合理、转换方法不恰当、转换过程不严谨、转换中问题分析与处理不全面等问题,提出了县级国土部门测绘成果转换为2000国家大地坐标应当遵循的原则,并对出现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
关键词: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坐标转换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ontents of China Geodetic Coordinate System 2000. Especially analyzed the problems in coordinate conversion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products ,and proposed principles and measures for them.Keywords:CGCS2000; Coordinate transformation; Problems and Suggestions 前言国家大地坐标系是测制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的基础。
我国于上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分别建立了1954年北京坐标系和1980西安坐标系,测制了各种比例尺地形图、影像图以及在此基础上生产的各种测绘成果。
由于1954年北京坐标系和1980西安坐标系都是参心坐标系,不能满足高精度定位及地球科学、空间科学和战略武器发展的需要,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以及科学研究等都对国家大地坐标系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采用原点位于地球质量中心的坐标系统(以下简称地心坐标系)作为国家大地坐标系。
【1】 2017年2月,国土资源部和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快使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通知》,要求自2018年7月1日起在全系统全面使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hinaGeodeticCoordinateSystem2000,英文缩写为CGCS2000,以下简称2000坐标系)。
大比例尺地形图入库技术与方法探讨随着3S技术应用日益广泛化,数字城市、智慧城市概念应运而生,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建设越来越全面。
基础测绘地形图的信息承载量不足表达地物详细属性信息,然而地理信息数据库(GIS数据库)包含着强大属性信息量,能更加全面的展示地形数据。
文章就常见大比例尺基础地形图数据的转换以及入库的技术方法作一些探讨和研究。
标签:地形图;GIS数据库;入库技术1 制定数据生产与建库标准一般情况下,大比例尺地形图数据可以分为1:500、1:1000和1:2000的比例尺数据。
绝大多数地形图入库要求采用07新国标图式标准《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2007),可将其作为每个地形图入库项目的参考依据。
数据入库的标准分为国家标准、省级标准、地市级标准等多种,根据地方规定采用不同标准建库,也有部分地区会融合两种或两种以上标准同时对数据库进行约束。
例如:某项目建库标准采用两级标准,数据要素代码标准参照省级标准,数据库图层标准参照地市级标准。
地形图整合入库项目内容多样,包括地形数据入库、管线系统入库、交通路网入库等等,每一种侧重点不同,但整理方法大致相同,基本区别在于原始数据种类与数据库要求不一致。
常见原始数据格式为DWG格式数据(含CASS属性),也有部分地区采用DGN格式数据或与该项目区域相关的其他项目成果MDB格式数据库等,作为原始数据提供给项目使用。
2 数据的编辑和处理2.1 数据的分析首先,要对原始数据分析,用以总结数据特点、设计数据处理方案、统计主体工作量,从而进行项目工期预算,确定项目实施人员投入。
数据分析的首要任务,需要确定原始数据的数学基础与建库要求是否一致,包括平面坐标系统、投影方式与高程基准。
数据分析时,原始数据多为早期测量数据,大部分都不够规范,具体表现为地形图测图中地形要素表达不完整、几何类型错误、代码错误等等,这些问题需要在数据分析时做出归类总结,并制定系列化处理方案。
地形图入库1.地形图入库流程2.地形图入库具体步骤2.1 地形图数据准备地形图数据采集方式主要有矢量化纸质地形图和电子数据转换两种方法。
方法一:矢量化地形图。
通过扫描仪直接扫描纸质地图,以栅格形式存储于图象文件中(如*.TIF),然后经MAPGIS平台的输入编辑模块矢量化后,经图形整饰得到地形的点、线、面文件。
主要流程如下:(具体操作见平台使用手册)扫描图纸校正图像底图矢量化方法二:电子数据转换.可利用MAPGIS平台的数据转换子系统将其他格式的图形数据如AutoCAD、Arc/Info、MapInfo等转换成系统标准的点、线、面文件。
AutoCAD数据转换见“附件B:AutoCAD 数据转换说明”。
2.2 地形图数据处理在MAPGIS平台的误差校正子系统中对地图数据点、线、面文件进行校正,具体操作可见《MAPGIS平台使用手册》。
2.3 地形图建库(以1:500比例尺为例详细说明)在MAPGIS平台的地图库管理子系统中完成地形图库的建立,下面就以1:500比例尺地形图为例进行建库.第一步:建立地理图库.进入MAPGIS平台“地图库管理”模块,首先选择“选项/设置系统环境”菜单项,出现图2-1窗口,将“工作目录"指定到建库文件所在的目录,图2—1然后选择“文件/新建地图库”菜单项,出现“新建图库分幅方式指定页"对话框,选择图库的分幅方式(这里以等高宽分幅为例,同一种大比例尺数据建库,如1:500、1:1000、1:2000选择等高宽分幅,小比例尺和多比例尺建库方式见《MAPGIS平台使用手册》).出现如下图2—2所示对话框:图2-2分幅参数设置点击“图库数据投影参数设置”按钮,进行投影参数的设置,具体见《MAPGIS平台使用手册》。
输入图库的起始坐标、图幅高宽和图幅数目。
图库起始横坐标X值为所有图幅中横坐标最小的图幅的横坐标值,Y值为所有图幅中纵坐标最小的图幅的纵坐标值。
图幅数目中X表示横向图幅的数目,Y表示纵向图幅数目。
浅谈1:2000地形图在Antu入库数据的检查摘要:本文概要地介绍了使用Antu MapPro GGS软件对武汉测区1:2000地形图的入库进行检查的具体步骤。
最终目的是经过本工序的数据检查,最终使数据达到入库的要求。
关键词: 属性要素关联检查前言为了建立武汉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为提高武汉市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水平,为建设“数字武汉”提供基础地理信息,我院受武汉勘察设计院委托承担武汉测区1:2000地形图航测数字化成图的任务,该项目主要包括航测数据编辑和入库工作。
对数据的最终要求是按武汉提供的《武汉市大比例尺基本地形图(DGN)数据处理细则》,数据成果为DGN格式。
所以我们要用Antu MapPro GGS软件进行检查。
下面介绍一下利用Antu MapPro GGS软件进行查图的具体步骤。
1查层打开图层管理器对有元素的图层逐一检查,对放错层的元素打开所有层进行更改。
2要素检查查找附错属性的要素,应逐项检查。
2.1双重属性检查主要检查房屋与水系共线部分:房屋包括(一般房屋简易房棚房厕所牲)等检查属性是否为从高到底的顺序添加属性。
如:一般房屋与简易房共线时,共线部分要用房屋在前简易房在后的顺序添加属性;水系包括(双线河流湖泊双线渠池塘人工水体)等应从高到底表示双重属性。
如:池塘与双线渠共线部分要用池塘在前双线渠在后的顺序添加属性。
检查方法在主菜单里找要素处理选择多重要素检查,即可检查要素是否双重属性,如果属性填错,可先删除单个属性在重新添加。
2.2点状要素检查主要检查不依比例尺地物应为一般单元,不可使用共享单元。
2.3线状要素检查主要检查线状要素线型是否正确。
如:大车路虚线实线;线状要素要保证数据的连惯性,该连续的不应中断,需要断开的必须用相应辅助线连续。
如:立体交叉的地物大车路遇桥,河流水涯线遇桥梁断开部分要用辅助线连接,不应该直接通过;在检查电力线通讯线时,为了满足图面要求,除接边处断开外其它都必须连续,断开处不应有悬挂点;各类地物的范围线围成的部分不能用错范围线,如:依比例尺的喷水池范围线用成假石山的范围线;对于有向线要素,要遵循右手法则采用左线型表示,如:砍等。
浅谈1:2000数字地形图更新技术思路——以珠海市为例【摘要】该思路结合珠海市1:2000数字地形图更新技术项目,根据项目要求及行业规范标准,科学合理的分析了数字地形图更新技术思路的设计,提出了“先内后外”的作业模式,内业立体建模与外业调绘相结合,在充分挖掘现有数据的价值的基础上,确保了地形图更新工作的准确性和高效性,降低了生产成本,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数字地形图更新;全数字摄影测量;数字线划图;外业调绘1.引言为了不断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珠海市国土资源局2006年组织生产单位利用航空遥感影像,完成了1:2000数字正射影像图、数字地形图、数字高程模型的生产。
随着近年来数字珠海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地理国(市)情监测和政府部门信息化建设等项目建设,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更新任务迫在眉睫。
为此,珠海市国土资源局于2014年初组织开展《珠海市航空遥感影像获取与数据制作》项目,完成2014年度的数字正射影像图和数字高程模型数据的生产,现根据《珠海市基础测绘“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拟基于以上数据在2007年1:2000航空摄影测量测图基础上开展《2014年度珠海市1:2000数字化地形图更新》项目。
怎样更好得在充分利用历史数据的同时借助当今信息化测绘发展成果进行地形图的更新,是其中需要着重考虑的内容。
2.技术思路设计本技术思路主要采用“先内后外”的作业模式,技术路线是:(1)内业立体建模,进行数字线划图的采集;(2)制作外业调绘底图,由外业开展地物要素调绘和补测;(3)将内外业数据结合,整理数字线划图成果;3.技术路线3.1线划图立体采集与编辑根据摄区空三结果进行定向建模,然后采用VirtuoZo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对地物地貌要素进行数字化采集。
数字线划图的数据采集包括地物要素和地貌要素。
各要素采集应符合GB/T 7930-2008和GB/T 20257.1-2007等相关规范的要求。
关于数字地形图编辑和数据入库检查方法的探讨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地形图的应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基于此,地形图数据的编辑与入库是一项相当重要的工作,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从而全面提升数字地形图的应用水平,通过完善整个入库的编辑与检查工作系统,使之更好的完成数字地形图测绘相关工作,为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数字地形图;数据编辑;数据入库;检查方法引言:目前在计算机硬件和相关软件支持下,除了完成数字成图外,各种比例尺的数字地形图已不再只是满足图面的要求,而是需要满足数据库操作的要求,也就是数据编辑和入库的要求。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按照相关的规范、图式和设计要求,对地理信息进行分类整理,以满足建立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的要求。
基于此,在实际作业中,传统的图纸检查并不能满足数字地形图数据编辑和入库的要求,只有进一步通过计算机检查才能确定其正确与否。
因此,相关工作人员使用正确的作业方法和建立完善的数据检查体系对保证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一.概述数字地形图是一种将地形信息根据一定的规律和方法,由计算机产生并以计算机数据格式进行存储的地图,其地图内容复杂繁多,除了用各种线条、符号、颜色表示它的不同内容外,还必须用文字、数字等来说明各要素的名称、性质、数量等特征。
因此,在测绘工作中,相关测绘人员对测绘成果进行整理、归档,是测绘工作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可视化呈现:数字地图以图像的形式展示地理信息,使得地理空间关系更加直观和易于理解。
用户可以通过缩放、平移、旋转等操作来浏览地图,并根据需要显示特定的地理要素。
(2)动态更新:数字地图可以随时进行更新和修改。
地理信息可以根据最新的数据源进行更新,以反映实际的地理变化,这使得数字地图能够提供实时和准确的地理信息。
(3)多维数据展示:数字地图可以同时展示多种地理信息,如地形、交通、气候、人口分布等。
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感兴趣的图层和要素进行显示和分析,从而获取更全面的地理信息[1]。
1﹕500 1﹕1000 1﹕2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建库技术要求1 范围本标准规1﹕500、1﹕1000、1﹕2000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用以标识数字形式的基础地理信息要素类型。
本标准适用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采集、更新、管理、分发服务和产品开发,包括1﹕500、1﹕1000、1﹕2000比例尺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建设与应用,各种专业信息系统的基础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设,不同系统间的基础地理信息交换与共享,以及数字化测图、编图和地图更新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7694-2009 地理信息术语GB 21139-2007 基础地理信息标准数据基本规定GB/T 13923-2006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 20257.1-2007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 20258.1-2007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第1部分:1﹕500、1﹕1000、1﹕2000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字典GB/T 21740-2008 基础地理信息城市数据库建设规范CH/T 9005-2009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基本规定CJJ 103-2004 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数据标准3 术语和代号3.1 术语3.1.1 平面控制系统平面控制系统是最基本的地理定位系统之一,用于确定各种自然和社会经济要素的平面空间地址,及地理平面位置,正确反映真实世界中各种实体之间的平面位置关系。
3.1.2 高程控制系统高程控制系统是地理空间定位的另一重要系统,用于确定各种自然和社会经济要素相对于某一起始高程平面的高度(即高程)。
3.2 代号DLG 数字线划图Digital Line GraphicDOM 数字正射影像图Digital Orthophoto MapDEM 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4 空间定位4.1 数学基础4.1.1 平面坐标系统需要有两套系统:采用CGCS 2000坐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