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感染及治疗原则
- 格式:ppt
- 大小:583.50 KB
- 文档页数:22
Biliary Tract Diseases胆道疾病胆石症:胆囊结石胆管结石(肝外、肝内)胆道感染:胆囊炎胆管炎(化脓性、硬化性)Glisson鞘Glisson’s capsule结缔组织鞘,包绕肝内胆管,肝动脉以及门静脉Hartmann’s 袋Hartmann’s pouch胆囊颈上部呈囊性扩大,称Hartmann's 袋,胆囊结石常滞留于此处Heister 瓣Valves of Heister胆囊起始部内壁粘膜形成螺旋状皱襞,Heister 瓣(功能?)胆囊三角Calot三角Calot’s Triangle胆囊管、肝总管、肝下缘所构成的三角称为胆囊三角。
胆囊动脉、肝右动脉、副右肝管常在此处穿过,可作为手术寻找胆囊动脉和胆囊管的重要的标志胆汁生理功能1.乳化脂肪:胆盐+脂肪→脂肪微粒→容易吸收2.胆盐:抑制肠内致病菌生长繁殖;抑制内毒素形成3.刺激肠蠕动4.中和胃酸胆汁分泌的调节a.迷走神经↑,交感神经↓b.促胰液素、胰高血糖素、肠血管活性肽→促分泌c.生长抑素、胰多肽→抑分泌胆管的生理功能:输送胆汁到胆囊十二指肠分泌胆汁胆囊的生理功能Main functions of the gallbladder①---to concentrate and store hepatic bile during the fasting state 浓缩储存胆汁②----to deliver bile into the duodenum in response to a meal 排出胆汁③----to secret glycoproteins and hydrogen ions →mucus barrier 分泌“white bile”胆囊管梗阻,胆汁中胆红素被吸收,胆囊黏膜分泌黏液增加,胆囊内积存的液体呈无色透明,称为白胆汁。
Diagnosis of Biliary Tract Diseasea.Ultrasound:无创、安全、快速、简便、经济、准确。
急性胆道系统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11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外科学组急性胆道系统感染主要包括急性胆囊炎和急性胆管炎。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全球5%-15%的人群存在胆道系统结石,其中每年有1%-3%的患者因为胆道系统结石而引起急性胆囊炎或急性胆管炎等胆道系统感染。
我国胆道系统结石患者约占同期总住院人数的11.5%[1-2]。
目前,国内尚未制订有循证医学证据支持的急性胆道系统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为规范急性胆道系统感染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外科学组根据循证医学的原则,制订了本指南,旨在为急性胆道系统感染提供合理与规范的诊断和治疗策略。
本指南中所涉及的诊断和治疗策略绝大部分有循证医学证据支持。
根据循证医学证据的质量,其等级由高到低分为:1级,多个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综述。
2级,单个随机对照试验。
3级,单个队列试验或病例对照试验。
4级,多个非试验性研究、专家意见、描述性研究。
本指南中诊断和治疗策略的推荐等级相应分为:A级,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支持。
B级,中等质量循证医学证据支持。
C级,低质量循证医学证据支持,或该治疗的副作用大于其疗效。
D级,中等质量循证医学证据反对。
E级,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反对。
本指南中所有药物剂量均针对肝肾功能正常患者。
1 急性胆囊炎1.1 急性胆囊炎的病因与预后在所有腹痛患者中,急性胆囊炎患者占3%-10%[3]。
急性胆囊炎是指胆囊的急性炎症性疾病,其中90%-95%由胆囊结石引起,5%-10%为非结石性胆囊炎。
急性胆囊炎的危险因素有:蛔虫、妊娠、肥胖、艾滋病等。
短期服用纤维素类、噻嗪类、第三代头孢菌素类、红霉素、氨苄西林等药物,长期应用奥曲肽、激素替代治疗均可能诱发急性胆囊炎。
急性胆囊炎的并发症主要有:胆囊穿孔、胆汁性腹膜炎、胆囊周围脓肿等,并发症发生率为7%-26%,总病死率为0-10%[4]。
急性胆囊炎患者一旦出现并发症,往往提示预后不佳。
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急性胆囊炎,通常起病严重,预后比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差,总病死率为15%[5]。
急性胆道系统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21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外科学组急性胆道系统感染主要包括急性胆囊炎和急性胆管炎。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10%~15% 的人群患有胆道结石,其中1%~3% 每年发生急性胆囊炎或急性胆管炎[1-4]。
如未及时治疗易导致感染加重,甚至发展为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或多器官功能衰竭,并危及生命[5-7]。
近年来,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细菌的耐药性逐渐增加,多重耐药菌的检出率不断升高,急性胆道感染的诊治日趋复杂。
为进一步规范急性胆道系统感染的诊断和治疗,在2011年制定的《急性胆道系统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指南》基础上,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外科学组对原指南进行修订和更新,希望为临床工作提供更合理与具体的诊断和治疗策略。
本指南中所涉及的诊断和治疗策略依据循证医学证据的分级系统,将证据质量划分为高、中、低、极低4个等级。
推荐等级分为强烈推荐或条件推荐,对缺乏循证医学证据但临床广泛关注的问题,则采取最佳实践声明的推荐方式。
一、急性胆囊炎(一)急性胆囊炎的病因和预后急性胆囊炎的发病率占所有急腹症的3%~10%。
其中约95%的患者合并胆囊结石,为结石性胆囊炎,其余为非结石性胆囊炎[1]。
总体上,急性胆囊炎的病因包括胆囊管梗阻、胆汁淤积和细菌感染等。
不同病因的致病机制不同:(1)胆囊管梗阻:多由结石嵌顿引起,导致胆汁排出受阻、淤积和浓缩,高浓度的胆盐可损伤胆囊黏膜。
此外,结石本身亦可直接损伤胆囊黏膜,引起急性炎症改变,而胆囊内的细菌会进一步加速胆囊黏膜炎症的发展。
(2)细菌感染:引起胆囊炎的细菌主要包括革兰阴性杆菌和厌氧菌。
感染途径为通过胆道逆行进入胆囊、血液途径和淋巴途径。
(3)胆汁淤积:如严重创伤、烧伤、长期胃肠外营养、大手术后等导致的胆汁淤积、胆囊壁缺血状态亦可诱发急性胆囊炎。
此外,糖尿病、肥胖、蛔虫、妊娠、艾滋病等亦是急性胆囊炎的高危因素。
急性胆囊炎的病程若未得到控制,可导致近、远期并发症。
胆道感染能吃鸡蛋吗
一、胆道感染能吃鸡蛋吗二、胆道感染的治疗方法三、胆道感染的饮食原则
胆道感染能吃鸡蛋吗1.1、胆道感染患者不能吃蛋类
得了胆囊炎再吃些高脂肪、高蛋白的食品,会加重胆囊的负担,不利于炎症的恢复,严重时还会感到疼痛。
为此,有这类疾病的人不要吃蛋类、辛辣食品和刺激性强的调味品,还有油性大的食品。
所以,胆道感染不能吃鸡蛋。
1.2、胆道感染患者不能吃过冷、过热食物
温热的食物能使胆管口和胆管壁的肌肉松弛,有利于胆汁排出,而过冷或过热的食物可使胆管括约肌痉挛,从而引起胆囊区的隐痛和绞痛,故应忌食。
1.3、胆道感染患者不能吃高脂食物
胆囊炎患者倘若吃了油腻或高脂肪食物(如花生、牛奶等),会引起复发,从而加重病情。
因为一旦胆道系统发生炎症,胆汁的排放就受到阻碍,胆汁的主要成分胆盐的排出量也相应减少,从而削弱了消化脂肪的能力。
所以,胆囊炎病人常常会因吃了油腻和高脂肪的食物无法消化,而造成右上腹剧痛,导致胆囊炎病复发,从而使病情加重。
2、胆道感染吃什么好
2.1、要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生吃瓜果要先洗干净,然后用开水或凉开水冲一冲,以防吃入蛔虫及残留农药。
养成不喝生水喝开水的良好习惯。
2.2、要多吃些含维生素的食物,如绿色蔬菜、胡萝卜、西红柿、菠菜、白菜等,平时应多吃些香蕉、苹果等水果。
【tips】本文由王教授精心编辑整理,学知识,要抓紧!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治疗原则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是紧急手术解除胆道梗阻并引流,及早而有效地降低胆管内压力。
只有解除胆管梗阻,才能控制胆道感染,制止病情进展。
1.非手术治疗既是治疗手段,又可作为术前准备。
主要包括:①联合使用足量有效的广谱抗生素。
②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③恢复血容量,改善组织器官的灌流和氧供:纠正休克,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维生素,必要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改善通气功能,纠正低氧血症等。
④对症治疗:降温、支持治疗、吸氧等。
术前治疗一般应控制在6小时内。
对于病情相对较轻者,经短期积极治疗,如病情好转,可在严密观察下继续治疗。
如病情严重或治疗后病情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继续恶化者,应紧急手术。
对于仍有休克者,也应在边抗休克的同时进行手术。
2.手术治疗首要目的在于抢救患者生命,力求简单有效。
一般采用胆总管切开减压、T管引流。
但要注意仔细探查胆管。
充分解除胆管梗阻。
胆囊病变多为继发,一般不做急诊切除,可留待二期手术。
多发性肝脓肿是严重而常见的并发症,应注意发现和同时处理。
单纯胆囊造口术常难以达到有效的胆道引流,一般不宜采用。
胆管减压引流亦可采用PTCD和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AD)。
如经PTCD或ENAD治疗,病情无改善,及时改行开腹手术。
外科感染的治疗文章编号:1005-2208(2011)09-0877-03胆道感染及其处理原则蔡秀军1,刘金钢2,张学文3中图分类号:R6文献标志码:A【关键词】胆道感染;引流;手术;抗生素Keywords biliary tract infection;drainage;surgery;antibiotics胆道感染(biliary tract infection,BTI)按发病部位分为胆囊炎及不同部位的胆管炎,根据发病急缓和病程经过又可以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炎症。
胆道感染主要是因胆道梗阻、胆汁淤滞造成,其中胆道结石是导致梗阻的最主要原因,反复引起感染又促进了结石的形成,从而更进一步加重了胆道梗阻;而各种急性胆道感染如急性胆囊炎和急性胆管炎临床症状严重,可导致多个脏器功能严重损害甚至衰竭,死亡率较高。
1病因和临床特点胆道感染是胆系结石、胆管肿瘤及其他胆道疾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造成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多器官功能损害(MOF)和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正常情况下胆汁为一无菌的体液,细菌侵入和胆道梗阻导致的胆汁淤滞是胆道感染发生的两个重要因素。
胆道内的细菌直接或间接来自于肠道,以革兰染色阴性(G-)菌为主,最常见者依次为大肠埃希菌(23.7%)、肺炎克雷伯菌(19.1%)、肠球菌(14.8%)、肠杆菌(12.3%)等,随着检验技术的提高,文献报道发现有40.82%的胆汁培养阳性结果病例合并有厌氧菌感染,其中多数为G-菌。
G-菌产生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可促进形成不溶性的胆红素,继而导致胆道结石的形成,进一步加重胆道梗阻诱发感染,而反复的胆管炎可以引起胆管的纤维化梗阻,这三者构成了加重上述病变发展的复杂关系。
结石是发生胆道感染最主要的原因。
一项对1963-1983年的449例急性胆管炎病人的危险因素进行的回顾性分析研究证实,因结石引起的急性胆管炎所占比例高达48%。
90%以上的胆道感染由于胆道结石嵌顿、胆道阻塞程度的突然改变引起胆道内压增高,胆囊扩张、血供减少、组织坏死、细菌在胆囊中繁殖所致。
胆道感染的抗生素选择----抗生素在胆汁中的药动学及杀菌效力评价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外科彭宝岗胆道感染是常见的外科疾病•胆道感染: 急性胆囊炎 急性胆管炎•无论手术与否,使用抗菌药物是基本治疗措施•正常胆汁是无菌•引起胆道感染的因素胆道阻塞或异物:胆石症、胆管狭窄、胆管内支架抗反流机制被削弱:Oddi 括约肌切开术或胆肠吻合术后有创性操作:ERCP 等胆道系统感染的细菌学•肠道杆菌科细菌(大肠杆菌、克雷伯肺炎杆菌、肠杆菌等):60%~80%•肠球菌:14%•厌氧类杆菌:10%•梭状芽胞杆菌:7%•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我国胆道感染主要病原菌的分布4050607080百分比约占60%~80%肠杆菌等肺炎克雷白杆菌大肠埃希菌黎沾良中华外科杂志,2004; 42102030肠道杆菌科肠球菌厌氧类杆菌梭状芽孢杆菌14%10%7%肝胆系统感染致病菌的变迁•细菌种类增加G-杆菌比例下降 G+球菌比例增加•混合感染比例增高•厌氧菌感染增多•细菌耐药性增加厌氧菌感染的特点•厌氧菌阳性率的高低差异很大,从15%到90%不等•厌氧菌不单独引起胆道感染,而总是与需氧菌共同存在,引起混合感染•病情越复杂,混合感染的比例越高,以急性胆管炎多见•多见于曾接受过胆道手术或其他操作的患者,厌氧菌中类杆菌占80%~90%,绝大部分是脆弱类杆菌(70%~80%)。
我们的资料•264例阳性的胆汁中,培养出52种共323株细菌•革兰阴性杆菌占59.4%,革兰阳性球菌占406%40.6%•排列前6位的细菌为:肠球菌22.0%,大肠埃希菌19.5%,克雷白菌属11.8%,葡萄球菌属10.8%,假单孢菌属8.7%,肠杆菌属8.4%•混合感染59例:大肠埃希菌12例、铜绿假单孢菌10例•细菌对青霉素类、头孢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敏感性普遍下降•提示:应改变抗生素应用策略,合理使用抗生素肝胆系统感染时抗生素的选择原则•致病菌敏感•胆汁中浓度高•毒副作用小•经济实惠抗生素在胆汁中的浓度和药动学的意义•抗菌目的:清除病原菌•抗生素必须在胆汁中达到和维持一定的药物浓度(≥MIC)药物在汁中有定的有效作用时间•药物在胆汁中有一定的有效作用时间•研究抗生素在胆汁中的浓度和药动学规律——指导临床选择抗生素材料和方法•测定的抗生素: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特治星),美国Wyeth-Ayerst Lederle公司头孢哌酮/舒巴坦(舒普深),大连辉瑞制药罗氏芬(头孢曲松)上海罗氏制药罗氏芬(头孢曲松),上海罗氏制药美罗培南(美平),日本住友制药左氧氟沙星(可乐必妥),北京第一制药甲硝唑,湖北滨湖双鹤药业抗生素用法和剂量•按等效剂量静脉注射抗生素哌拉西林300mg/kg 头孢曲松75mg/kg 头孢哌酮75mg/kg 美罗培南75mg/kg 左氧氟沙星25mg/kg 甲硝唑40mg/kg抗生素杀菌效力评估•药动学(PK):药物在病灶中的浓度•药效学(PD):抗生素对病原菌的杀菌活性杀菌指数和T >MIC•杀菌指数:•组织浓度/最低抑菌浓度(Cmax/ MIC 90)•Cmax/ MIC ≥4,杀菌效果较好90•抗生素浓度大于MIC 的时间(T >MIC )T >MIC 越长,抗菌效果越好浓度(ug /m l)头孢曲松头孢哌酮抗生素在胆汁中的药物浓度结果图2 抗生素的胆汁药物浓度-时间曲线时间(h)哌拉西林506070浓度(ug/ml)美罗培南左氧氟沙星甲硝唑抗生素在胆汁中的药物浓度图3 抗生素的胆汁药物浓度-时间曲线102030400.250.500.75 1.00 1.50 2.00 3.00 4.00 6.008.00时间(h)5274.527950.165000600070008000浓度(ug/ml)抗生素在胆汁中的主要药动学参数1107.0131.9766.2629.491000200030004000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哌拉西林美罗培南左氧氟沙星甲硝唑图4 抗生素在胆汁中的药峰浓度Cmax(ug/ml)3.13197 3.322.533.5达峰时间Tmax(h)半衰期T1/2(h)小时抗生素在胆汁中的主要药动学参数0.2920.2920.890.2921.970.250.360.250.2920.810.511.52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哌拉西林美罗培南左氧氟沙星甲硝唑图5 抗生素在胆汁中的达峰时间和半衰期抗生素对胆道感染常见G-菌的杀菌指数659.3659.3993.771031.2980010001200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白菌铜绿假单孢菌阴沟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杀菌指数(Cmax/MIC90)17.317.34.328.654.32322164.83329.66164.83496.8962.11124.22124.22255.76231.9715.992.078.282.078.288.28200400600头孢曲松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美罗培南左氧氟沙星胆汁药物浓度大于MIC90的时间(T >MIC )678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白菌铜绿假单孢菌时间(h)012345头孢曲松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美罗培南左氧氟沙星阴沟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抗生素对胆道感染常见G+菌的杀菌指数1318.631987.541400160018002000粪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杀菌指数(Cmax/MIC90)8.6569.198.6582.41164.83496.89496.897.9915.9915.992.078.288.2820040060080010001200头孢曲松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美罗培南左氧氟沙星胆汁药物浓度大于MIC90的时间(T >MIC )678粪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时间(h)12345头孢曲松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美罗培南左氧氟沙星抗生素在胆汁中的杀菌效力•6种抗生素均达到有效杀菌浓度•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杀菌指数最大最长均明显大于头孢曲松指数最大、T >MIC 最长,均明显大于头孢曲松、美罗培南、左氧氟沙星,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头孢曲松胆汁浓度高,而MIC 90较高,杀菌指数和T >MIC 不高•美罗培南的胆汁药物浓度低,半衰期短,但由于其对致病菌十分敏感,MIC 90很小,对大肠埃希菌的MIC 90仅0.031μg/ml,因而杀菌指数较大,T >MIC 也相对较长左氧氟沙星浓度不高较大故杀•左氧氟沙星浓度不高,MIC 90较大,故杀菌指数较小,尽管T 1/2最长,T >MIC 却一般•甲硝唑对厌氧菌的MIC 90较小,杀菌指数和T >MIC 较大小结一、药动学:峰浓度:哌拉西林>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美罗培南>甲硝唑半衰期长短依次为: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哌拉西林>头孢哌酮>甲硝唑>美罗培南杀菌效力哌拉林他唑坦和头孢哌酮二、杀菌效力: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杀菌指数最大、T>MIC最长,是测定的抗生素中杀菌效力最强的药物。
胆道感染试题及答案1. 胆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是什么?A. 肺炎链球菌B. 大肠杆菌C. 金黄色葡萄球菌D. 肺炎克雷伯菌答案:B2. 胆道感染的典型临床表现包括以下哪些症状?A. 发热B. 腹痛C. 黄疸D. 所有以上答案:D3. 胆道感染的诊断依据主要包括哪些检查?A. 血液检查B. 腹部B超C. 胆道造影D. 所有以上答案:D4. 胆道感染的常见并发症有哪些?A. 胆石症B. 胆囊炎C. 胆管炎D. 所有以上答案:D5. 胆道感染的治疗原则是什么?A. 抗生素治疗B. 手术治疗C. 保守治疗D. 抗生素治疗和手术治疗答案:D6. 胆道感染的预防措施包括以下哪些?A. 饮食清淡B. 定期体检C. 避免过度疲劳D. 所有以上答案:D7. 胆道感染的病人在饮食上应该注意什么?A. 避免油腻食物B. 多吃蔬菜水果C. 适量饮水D. 所有以上答案:D8. 胆道感染的病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自我管理?A. 定期复查B. 注意个人卫生C. 避免过度劳累D. 所有以上答案:D9. 胆道感染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哪些情况需要紧急就医?A. 持续高热不退B. 出现黄疸C. 剧烈腹痛D. 所有以上答案:D10. 胆道感染病人在治疗后应该如何进行复查?A. 定期进行血液检查B. 定期进行腹部B超检查C. 定期进行胆道造影检查D. 所有以上答案:D。
第三章病例分析——胆石病、胆道感染字体:大中小呀打印:省纸版>> 洁晰版>> 自定义>>胆石包括发生在胆囊和胆管的结石,由胆道系统结石引起的疾病称胆石病。
胆道感染与胆石互为因果关系,胆石症可引起胆道梗阻,导致胆汁淤滞、细菌繁殖而致胆道感染:胆道感染反复发作又是胆仃形成的重要致病因素和促发因素。
一、胆囊结石.急性胆囊炎胆晏结石胆異炎急性结仃性胆妻炎的主要致病原因为:①胆囊颈部或胆囊管梗阻,胆汁排出受阻。
②致病菌入侵。
oddi 氏括约肌十二指屬乳临床表现1.常在进脂肪餐后或夜间发作典型的首发症状为胆绞痛,表现为持续性右上腹部的剧烈绞痛或胀痛,阵发性加剧,向右肩背部放射,常伴恶心、呕吐。
合并感染化脓时伴高热,体温可达40C。
很少出现黄疸。
2.体征早期可有右上腹压痛或叩痛。
病情进展可触及肿大的胆囊,压痛明显,出现反跳痛,肌紧张,Murphy征阳性。
1.血白细胞计数增高,中性粒细胞比例上升。
2.B超:首选诊断方法,可显示胆囊增大,囊壁增厚,并可探及胆囊内结石影像。
3.CT4.胆道核素扫描鉴别诊断1.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多数患者既往有溃疡病史,表现为突发的剧烈腹痛,疼痛初起部位多位于上腹部,迅速波及全腹:查体可发现全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可呈“木板样”强直,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移动性浊音可阳性。
立位腹平片可见膈下游离气体。
2.急性胰腺炎:多于大量饮酒或饱餐后出现急性上腹痛,上腹正中或偏左多见,坐位前倾可略缓解。
查体Murphy征阴性。
血淀粉酶明显升高,CT检査可明确。
3.胆总管结石:有腹痛、寒战高热和黄疸即Charcot三联征的表现,结合B超一般可明确,诊断困难者可结合ERCP、CT、MRCP或内镜超声等检查进一步明确。
4.其他:尚需与其他急腹症如急性阑尾炎、肠梗阻及急性心肌梗死等鉴别。
进一步检査1.1血常规,肝功能,电解质。
2.B超检查。
3.X线平片4.血、尿淀粉酶测定5.CT治疗原则1•非手术治疗包括禁食、解痉、输液、抗生素等方法。
急性胆囊炎的致病菌及治疗方法一、急性胆囊炎的概述急性胆囊炎是一种常见的胆道系统感染性疾病,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
它通常与胆结石相关,并且其发生率在近年来逐渐上升。
了解急性胆囊炎的致病菌及相应的治疗方法对于帮助患者迅速康复和预防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二、急性胆囊炎的致病菌1. 常见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厌氧菌等是导致急性胆囊炎最常见的细菌。
其中,大肠杆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之一,约占70%以上。
2. 其他罕见细菌:还有一些罕见细菌也可以引起急性胆囊炎,如肺杯螺旋体、铜色螺旋体等。
这些罕见细菌往往需要特殊检验和培养技术才能进行准确的鉴定。
三、急性胆囊炎的治疗方法1. 抗生素治疗:抗生素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主要药物。
临床上常用的选用口服广谱抗生素,如头孢呋辛、氟喹诺酮类等。
在选择抗生素时,应根据培养结果及耐药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并严格按医嘱使用。
2. 纤溶酶类药物:纤溶酶类药物具有清除坏死组织和改善血液循环等作用,对于缓解急性胆囊炎引起的局部组织水肿和坏死具有一定效果。
3. 非手术治疗:对于轻度急性胆囊炎患者,可以通过非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如禁食休息、静脉输液补充营养、控制感染等。
4. 手术治疗:对于重度急性胆囊炎、化脓性胆囊炎或合并其他并发症的患者,手术治疗是不可或缺的。
一般情况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是常规选择。
在手术前后应该严密观察患者的感染指标和恢复情况。
四、预防急性胆囊炎的建议1. 均衡饮食:合理搭配食物,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等容易诱发急性胆囊炎的食物摄入。
2. 避免暴饮暴食:长期过度进食容易造成胆囊过度充盈,增加发生急性胆囊炎的几率。
3. 控制体重:避免肥胖有助于降低急性胆囊炎发生。
4. 平稳排便:便秘会使胆汁淤积于胆囊中,加速结石形成和导致急性胆囊炎。
保持通畅的排便对于预防急性胆囊炎很重要。
综上所述,了解急性胆囊炎的致病菌及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患者及时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促使其尽快康复。
预防急性胆囊炎同样重要,通过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调整,可以有效降低患病风险。
胆道感染临床指南【概述】细菌引起的胆囊炎、胆管炎常合并存在,因此常统称为胆道感染(biliarytract infection,BTIs)。
胆道感染是胆道系统急、慢性炎症的总称,可单独存在,但多与胆石病同时并存,互为因果。
感染的胆道易于形成结石,胆石如阻塞胆总管则有80 %~90%合并感染。
包括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等,发病率一般占急腹症的第二位。
【临床表现】1.急性胆囊炎右上腹剧烈绞痛,持续性伴阵发性加剧,可向右肩背部放射,油腻饮食常为胆绞痛诱发因素,体温常在38℃以上,右上腹有压痛、肌紧张,Murphy征阳性,有时可扪及肿大的胆囊。
如有胆囊壁坏死、穿孔,则全腹肌紧张。
2.慢性胆囊炎上腹部饱胀、嗳气和厌食油腻等消化不良症状,类似“胃痛',有时可感到右肩胛下、右季肋处隐痛,右上腹部可能有轻度压痛和不适,无典型的临床症状,病史可长达数年至十余年,部分患者可曾有胆绞痛及急性胆囊炎发作史。
3.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既往多有胆绞痛或胆道感染反复发作病史。
急性上腹剧痛、寒战高热及黄疸是本病典型三联症状(Charcot三联征)。
上腹或右上腹剧痛最先出现,呈持续性并阵发性加重,旋即寒战、高热,常1日数次出现,黄疸多在腹痛后2~3天内发生。
右上腹或剑突下显著压痛与叩击痛并腹肌紧张,肝脏普遍性肿大、触痛,部分有胆囊肿大。
重症患者三大症状出现不久,即烦躁不安、血压下降或休克,以及神志模糊、谵妄以致昏迷,称为Reynold五联征。
由于胆管梗阻部位不同,上述临床表现只是在严重程度上有所差异。
【诊断要点】1.有食油腻食物史。
2.突然恶心呕吐、右上腹痛、胆囊区压痛症状体征。
3.血白细胞计数增加,常>20×10的9次方/L,伴中性粒细胞核左移和中毒性颗粒。
血清ALT、AST多可升高。
血清淀粉酶亦可升高。
4.辅助检查(1)B超检查:当胆囊横径>5cm、囊壁厚度≥3.5mm,有重要参考价值;在慢性胆囊炎时,除合并结石外,胆囊壁肥厚可能是唯一的征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