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视听语言中的景别概述
- 格式:ppt
- 大小:3.69 MB
- 文档页数:51
学观影---视听基础:景别景别是指被拍摄主体在画面中呈现出来的范围。
景别是一种最重要、最外在的视觉语言形式。
当我们看到银幕上任何一个镜头画面时,最先识别、感受到的就是景别,辨别这是一个多大范围的画面。
景别的划分基本上是约定俗成的。
由于理论的不统一和实践中的个体差异,景别被划分出近lO种之多,具体到每一种景别,其概念和定义也不十分确定。
一般认定的划分景别的标准不外乎以下两种:一种是以被摄主体(人物)在画面中所占比例的大小作为标准,画框所截取的人体部位的多少可以直接确定景别;另一种是,当以景物为主要拍摄对象时,以其在面幅中所占的面积比例大小为标准。
因为电影、电视以人为主要关注对象,所以,景别的划分多采用前一种方法。
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大远景、远景、大全景、全景、中景、中近景、近景和特写、大特写。
1.大远景以表现环境气势为主,可以表现极远处的人和景物,人物只占画面面积的极小比例,只占画幅面积的四分之一,与环境相比微不足道,甚至,由于环境常常在这一景别中占主体,且分布在前后景,在画面中造成强烈的空间距离感,所以,人物有时会被前景的景物遮挡,从属于景物,以景抒情、以景表意,形成某种回味。
由于大远景中的信息量很大,所以不需要再用摄影机的横摇来扩大,基本上是静止的面面。
在史诗风格的影片中,我们常可看到这样的镜头。
《黄土地》大远景镜头2、远景远景中被摄对象在画面中比例关系大约是画幅高度的二分之一这种景别中的人物显得较小,通常会带有与之相关的景物环境,或者以表现自然景色为主和多人物的活动场面。
远景中,摄影机的视野较为开阔,能包括较大的空间,相当于人眼远距离地观察环境景物和人物,对象的细节部分无法看得清楚。
拍摄远景的时候,摄影机放在被摄对象远处,常用以展示事件发生的环境和规模、场面的宏大、显示空旷的画面,用来抒发情感、渲染气氛、调节节奏等。
在远景中出现的人物,只是小小的斑点,这类画面以景为主,以景抒情或表意,着重渲染气氛,人物则成为画面中的一个构成元素。
视听语言基本知识(入门)一、电影、电视的景别景别,根据景距、视角的不同,一般分为:极远景:极端遥远的镜头景观,人物小如蚂蚁。
远景:深远的镜头景观,人物在画面中只占有很小位置。
广义的远景基于景距的不同,又可分为大远景、远景、小远景(一说为半远景)三个层次。
大全景:包含整个拍摄主体及周遭大环境的画面,通常用来作影影视作品的环境介绍,因此被叫做最广的镜头。
全景:摄取人物全身或较小场景全貌的影视画面,相当于话剧、歌舞剧场“舞台框”内的景观。
在全景中可以看清人物动作和所处的环境。
小全景:演员“顶天立地”,处于比全景小得多,又保持相对完整的规格。
中景:俗称“七分像”,指摄取人物小腿以上部分的镜头,或用来拍摄与此相当的场景的镜头,是表演性场面的常用景别。
半身景:俗称“半身像”,指从腰部到头的景致,也称为“中近景”。
近景:指摄取胸部以上的影视画面,有时也用于表现景物的某一局部。
特写:指摄影、摄像机在很近距离内摄取对象。
通常以人体肩部以上的头像为取景参照,突出强调人体的某个局部,或相应的物件细节、景物细节等。
大特写:又称“细部特写”,指突出头像的局部,或身体、物体的某一细部,如眉毛、眼睛、枪栓、板机等。
二、摄影、摄像机的运动(拍摄方式)推:即推拍、推镜头,指被摄体不动,由拍摄机器作向前的运动拍摄,取景范围由大变小,分快推、慢推、猛推,与变焦距推拍存在本质的区别。
拉:被摄体不动,由拍摄机器作向后的拉摄运动,取景范围由小变大,也可分为慢拉、快拉、猛拉。
摇:指摄影、摄像机位置不动,机身依托于三角架上的底盘作上下、左右、旋转等运动,使观众如同站在原地环顾、打量周围的人或事物。
移:又称移动拍摄。
从广义说,运动拍摄的各种方式都为移动拍摄。
但在通常的意义上,移动拍摄专指把摄影、摄像机安放在运载工具上,沿水平面在移动中拍摄对象。
移拍与摇拍结合可以形成摇移拍摄方式。
跟:指跟踪拍摄。
跟移是一种,还有跟摇、跟推、跟拉、跟升、跟降等,即将跟摄与拉、摇、移、升、降等20多种拍摄方法结合在一起,同时进行。
一、景别:画面从二维平面上识别人物位置和空间关系。
二、景深:从纵深的画面空间上识别人物位置和空间的关系。
三、场面调度:广义上是电影语言中最为复杂的一种技术手段,狭义上是单场戏中与人物的表演、位置的移动、关系变化、镜头的运动以及人物与镜头相对关系变化有关的处理手段。
四、影调:电影画面的明暗基调和层次。
五、构图:在一定的画幅格式中为表现特定的内容和视觉观念效果将镜头前被表现的对象以及摄影的各种造型元素有机的组织分布在画面中形成一定的画面形式。
六、分镜头脚本:把每一个镜头的景别、场景、用光、人物活动等等用文字或图片加以阐述,能让人对片子有个比较直观的认识。
七、空镜头:影片中做自然景物或场面描写而不出现人物。
八、声画对位:声音和画面不是按照现实逻辑配合,而是意念上相互呼应的关系,或是现实与心理的呼应关系。
九、声画统一:声音与画面按照现实的逻辑相互匹配的效果。
十、蒙太奇:法国建筑学上的用语,意为装配、安装,影视领域指影视作品创作中镜头之间的组接方法,是电影构成形式和组成方法的总称。
十一、景别的作用:景别是实现对画面控制的重要手段。
作为造型元素的景别,景的大小、远近实际上是虽画面内容的一种控制和创作:1>景别意味着距离。
2>景别暗示银幕空间。
作为叙事手段的景别,景别的叙事功能:1>景别交代特征。
2>景别强调细节。
十二、视点的类型:客观视点:摄像机作为旁观者。
主观视点:摄影机作为动作的参与者。
导演视点:导演有意图参与剧情的视点。
间接主观视点:观众去看的视点十三、运动镜头的意义:1>作为电影叙事手段的运动镜头:所有的运动形式都无一例外地造成了画面景别、方向、视角、主体内容的变化,重要的是运动镜头既有内容的变化有同时保持了空间的统一性,运动镜头对空间自由呈现的能力为电影叙事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2>运动镜头的美学表现:电影由于有了运动成为不同于其他造型艺术的新艺术形式,运动也给电影带来了观赏的娱乐性。
中国高端艺考培训教育品牌编导艺考视听语言:什么是景别?景别是我们在学习视听语言的时候听到的最多的词汇。
那么到底什么是景别呢?一起和中影人艺考编导培训来看看。
(一)景别的定义是指被摄主体和画面形象在电视屏幕框架结构中所呈现出的大小和范围。
(二)决定画面景别大小的因素有两个:一是摄像机和被摄主体之间的实际距离,二是摄像机所使用镜头的焦距长短。
镜头焦距越长,画面景别越小;镜头焦距越短,画面景别越大。
特写是大图像小景别,全景是小图像大景别(三)景别的分类景别就是摄影机在距被摄对象的不同距离或用变焦镜头摄成的不同范围的画面。
电影为了适应人们在观察某种事物或现象时心理上、视觉上的需要,可以随时改变镜头的不同景别,犹如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常常根据当时心理需要或趋身近看,或翘首远望,或浏览整个场面,或凝视事物主体乃至某个局部。
这样,映现于银幕的画面形象,就会发生或大或小的变化;在镜头拍摄上,也就产生了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等。
景别的确定是摄影者创作构思的重要组成部分,景别运用是否恰当,决定于作者的主题思想是否明确,思路是否清晰,以及对景物各部分的表现力的理解是否深刻。
比如,拍摄芭蕾舞演员的舞姿,若不远不近恰恰去掉舞蹈者的足尖;拍精心检验产品,而手却不在画面之内;需要强调神情又远得看不清面目;需要强调气氛的没有给予舒展的空间等,都是思路不清的毛病。
至于有些人事先不构中国高端艺考培训教育品牌思好景别的运用,往往先拍下来再说,需要中景、特写靠放大后再剪裁,这就是不了解拍摄距离对画面形象的质量和表现力的影响。
要保证完美的画面质量,景别的确定要尽可能在拍摄时一次完成。
景别的划分,一般可分为五种,由近至远分别为特写(人体肩部以上)、近景(人体胸部以上)、中景(人体膝部以上)、全景(人体的全部和周围背景)、远景(被摄体所处环境)。
在电影中,导演和摄影师利用复杂多变的场面调度和镜头调度,交替地使用各种不同的景别,可以使影片剧情的叙述、人物思想感情的表达、人物关系的处理更具有表现力,从而增强影片的艺术感染力。
第一章基础概念令狐采学第一节景别与构图景别:画面的景别是指被摄主体在画面中所呈现的范围。
景别是一种最重要的最外在的视觉语言形式。
景别的特性和影响因素:1.景别的强制性是指摄影者和剪辑者对客观世界和观众的双重强制,对景,对人取景范围的强制性。
叫人看什么就看什么的强制性。
2.距离与景别1)首先表现在直接影响画面间的景别及其内容含量2)其次通过改变距离和换用不同焦距的镜头获得不同景别,不同构图结构以至能改变画面内容含义。
景别的五分法。
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远景:广阔空间,开阔场面作用:被摄主体只占用画面很小的面积,画面大幅面积为景物,主要被摄人或物位于远处或深处相比大远景,远景的景别在造型上更为强调空间的具体感和人在其中的位置感。
全景:人物全身或场景全貌1.展现场景全貌2.场景段落的总角度,具有定位的作用3.完整地表现人物的形体动作4.表现特定环境中的特定人物5.场景段落的开始或结尾镜头中景膝盖以上或场景局部1.以描写为主,兼顾叙述和描写双重功能的构图景别2.在叙事作品中,中景多用于展开情节,能完美地显示人物手势动作和面部情绪,可以清楚交代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特定关系。
有利于表现人物间的感情交流,展开故事和矛盾冲突。
近景胸部以上或物体局部1.一般是表现人物胸部以上或物体局部2.人物面部神态,头部形态居于画面的主导位置3.人物的细微神态动作成为表现的主要部分,通过神态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中近景1.介于中景与近景之间,一般对主体人物的取景到腰部以上。
2.近景和中近景主要用来突出主体,强调细节,表现相对的物体或人物表情。
暗示物体或人物表情的意义。
特写:局部以上被摄对象细节特写镜头是将演员细微的表情和某一瞬间的心灵信息强调出来,因而增加其重要性。
常具有象征意义。
大特写则更进一步,甚至只表现某人的局部,具有极强的渗透力,直接影响暗示观众心理。
1.展现人物神情,揭示内心世界2.表现人体某一部位和突出物体的细部特征3.戏剧转场4.表现动作,突出视觉冲击力5.引起节奏上的变化6.特写镜头的残缺不完整,给观众提供了想象空间7.具有强迫性的指向作用,有效约束了观众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