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工程与管理7—生产管理
- 格式:pptx
- 大小:312.96 KB
- 文档页数:30
1.运筹学与运作管理(Operations Research)运筹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它广泛应用现有的科学技术知识和数学方法,通过对工程系统进行数学建模和求解,解决实际中提出的专门问题,为决策者选择最优决策提供定量依据。
主要研究算法设计与分析、排队系统、调度理论、马尔科夫决策、仿真理论等。
2.工效学与人因工程(Human Factors and Ergonomics)人因学(Human Factors)是一门探讨人类与机器、环境之间交互作用的学问,包括生活和工作中的"人"与工具、设备、机器及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去设计这些会影响到人的事物及环境。
人因学的目的是要去改善人们所常使用的器物与其所处的周围环境,使人的能力、本能极限和需求之间能有更好的配合。
人因学与工效学(Ergonomics)在国际上几乎是同义词,国内所称之人类工效学一般比较关注工作场所的设计与人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体能活动相关的问题。
而近年来国际上人因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并不局限于工作场所或工作效率。
目前开展的主要研究有可用性研究(Usability),生产安全工程,人机界面(HCI)等。
3. 生产系统工程(Production System Engineering)生产工程是工业工程的经典应用,其涉及的范围覆盖整个生产领域,包括产品的设计、生产制造、加工工艺与设备、工作设计、生产线设计、组织机构设计、项目管理、企业发展与创新等内容。
目前在生产工程方面,除在传统的机械制造领域开展广泛的研究外,重点将在电子制造方面,如微纳米制造与生产的研究、电子制造生产线的优化等。
4. 物流工程(Logistics)物流是指从原材料供应、到生产过程、批发、销售、以及回收整个链上的实物流及信息流,物流管理是以高效率、低成本以及给顾客提供优质服务为目标对实物流及信息流实施最优规划与控制,它通常以运筹学作为基础与工具,分析原材料的采购管理、生产过程管理、库存管理、配送管理、顾客需求管理、网络与交通管理、协调机制等,物流信息化为有效地开展这些工作提供了基本保证。
《工业工程与管理》
工业工程与管理是工业经济学的一部分,是学习和研究如何有效地设计、分配和控制
有限资源(类型、数量和效用),以最优地满足财富创造、用户满意度和社会责任的要求。
工业工程与管理研究的基本内容有五大领域:运筹管理、制度设计与优化、生产管理、运输管理和技术管理。
运筹管理主要研究资源的最优分配,制度设计与优化主要是针对企
业绩效衡量,生产管理是指对生产计划、设备利用率、项目管理流程和完成时间等进行优化,运输管理是指从需求分析到物流调度,技术管理是指科学实施生产和质量控制。
工业工程与管理把科学管理理论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处理实际管理问题。
它结合了系
统分析与计算机技术,实施解决工业管理中的技术问题,研究和设计科学的生产管理制度,使制造管理更有组织、更具效率,使制造企业在技术发展的背景下更有效地配合市场的需要,实现其利润最大化。
工业工程与管理涉及的内容较复杂,并不仅仅涉及科学管理和体系工程,而是跨越了
多个领域,综合运用数学模型,管理科学技术和系统技术,综合开发推荐和技术设备,提
出合理的方案,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和技术创新,是目前企业发展成功的不可或缺的理论
文献。
工业工程与管理在二十一世纪社会化大生产中,质量代表着经济效益,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管理水平、生产水平和文化水平。
当今整个世界的加工制造业正由追求数量的增长转为质量的提高。
产品质量如何是由生产产品的每一道工序执行的好坏决定的,工序质量是产品最终质量的基础和有效保证。
而产品的生产过程往往相当复杂,工序繁多,如何根据“关键的少数,次要的多数”原则对主要的、关键的工序进行行之有较的管控,是质量工作永恒不变的主题。
工业工程是一门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学和管理学等的综合型学科,本学科是以人、物料、设备或设施、能源和信息组成的集成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综合应用工程技术、管理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理论方法等知识,使其达到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效益的目的,同时为科学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它包括生产计划与控制,生产经营系统的优化与改进,工作研究与运作管理,设施规划与设计,物流与仓储系统研究,企业组织系统的系统设计与重构,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实施,CIMS管理模式的开发与设计企业投资项目的论证与评价,质量管理与质量改进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精益生产方式的开发、设计与管理等多个领域。
工业工程对生产企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它是一门新的科学,将引领人们走进一个新的纪元。
先说它在生产与运作方面的作用,生产与运作管理:指对生产与运作活动的计划、组织和控制。
首先,对于工作研究应该做一下了解。
工作研究是以作业系统为对象的一种科学方法。
它是在既定的工作条件下,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资源的更合理利用,排除作业中不合理、不经济和混乱的因素,寻求一种更佳、更经济的工作方法,以提高系统的生产率,降低系统的运营成本。
在我看来工作研究可以抽象为方法的优化一一所谓优化,就是根据预定目标,在满足既定的约束条件下,按某一衡量指标寻求最优方案。
具体的工作研究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细化:(一)、时间优化时间优化是指在人力、原材料、设备和资金等资源有保证的条件下,寻求最短工程项目总工期。
工业工程与管理生产管理1. 简介工业工程是将工程和管理原理应用于生产过程中,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的学科。
它与生产管理密切相关,生产管理是指通过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等手段,合理利用资源来实现生产目标的管理活动。
本文将介绍工业工程与管理生产管理的相关概念、方法和应用。
2. 生产管理的概念和目标生产管理是在确定生产目标的基础上,通过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等管理活动,以合理利用资源、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实现生产目标。
其目标主要包括:•提高生产效率:通过优化生产过程、减少浪费和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提高产品质量:通过质量控制、质量管理等手段,提高产品的质量水平。
•降低生产成本:通过生产过程的优化,减少不必要的成本,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生产计划的准确性:通过科学的生产计划和调度,提高生产计划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3. 生产管理的方法和工具3.1 产能规划产能规划是生产管理中的关键环节,它确定了企业在特定时间范围内所能生产的产品数量。
产能规划需要考虑到市场需求、生产设备的利用率、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因素,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计算和分析,以便合理安排生产计划。
3.2 进料控制进料控制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对原材料的进货、存储和使用等环节进行控制。
通过制定合理的进料控制策略,可以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避免因原材料问题导致的生产事故和质量问题。
3.3 库存管理库存管理是指对企业库存的管理和控制,包括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等各个环节。
通过合理的库存管理措施,可以减少库存成本,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并确保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和客户需求的满足。
3.4 生产调度生产调度是指根据生产计划和资源情况,对生产过程进行合理的调度和安排。
通过科学的调度方法和工具,可以提高生产过程的效率,减少生产中的浪费,降低生产成本。
4. 工业工程与生产管理的应用工业工程与生产管理在实际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优化生产过程、降低生产成本、改善产品质量。
哈工大工业工程与管理mem课程安排哈尔滨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哈工大)工业工程与管理MEM课程是哈工大管理学院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在工业工程与管理方面的综合能力。
本文将对该课程的安排进行介绍。
一、课程概述工业工程与管理MEM课程是哈工大管理学院的核心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在工业工程与管理领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工业工程与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具备分析和解决工程管理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置工业工程与管理MEM课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模块:1. 工程管理基础该模块主要介绍工程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包括项目管理、质量管理、风险管理、成本管理等内容。
学生将学习项目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的基本方法,掌握工程管理的基本流程。
2. 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是现代工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模块将介绍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实践。
学生将学习供应链的组织与协调、物流管理、库存管理等内容,了解供应链管理的关键问题和解决方法。
3. 生产系统设计与优化该模块主要介绍生产系统设计与优化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学生将学习生产系统的组织结构、工艺流程设计、设备配置和生产计划等内容,掌握生产系统的优化技术和方法。
4. 统计分析与决策方法统计分析与决策方法是工业工程与管理的重要工具和技术。
该模块将介绍统计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生将学习数据收集与处理、统计推断、决策分析等内容,掌握统计分析与决策方法的应用。
5. 信息系统与技术支持信息系统与技术在工业工程与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该模块将介绍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学生将学习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技术支持与应用等内容,了解信息系统在工业工程与管理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式工业工程与管理MEM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包括课堂教学、案例分析、实践操作和项目实践等。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学生将能够更好地掌握工业工程与管理的知识和技能。
四、评估方式工业工程与管理MEM课程的评估方式主要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
工业工程与管理在二十一世纪社会化大生产中,质量代表着经济效益,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管理水平、生产水平和文化水平。
当今整个世界的加工制造业正由追求数量的增长转为质量的提高。
产品质量如何是由生产产品的每一道工序执行的好坏决定的,工序质量是产品最终质量的基础和有效保证。
而产品的生产过程往往相当复杂,工序繁多,如何根据“关键的少数,次要的多数”原则对主要的、关键的工序进行行之有较的管控,是质量工作永恒不变的主题。
工业工程是一门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学和管理学等的综合型学科,本学科是以人、物料、设备或设施、能源和信息组成的集成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综合应用工程技术、管理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理论方法等知识,使其达到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效益的目的,同时为科学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它包括生产计划与控制,生产经营系统的优化与改进,工作研究与运作管理,设施规划与设计,物流与仓储系统研究,企业组织系统的系统设计与重构,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实施,CIMS管理模式的开发与设计企业投资项目的论证与评价,质量管理与质量改进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精益生产方式的开发、设计与管理等多个领域。
工业工程对生产企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它是一门新的科学,将引领人们走进一个新的纪元。
先说它在生产与运作方面的作用,生产与运作管理:指对生产与运作活动的计划、组织和控制。
首先,对于工作研究应该做一下了解。
工作研究是以作业系统为对象的一种科学方法。
它是在既定的工作条件下,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资源的更合理利用,排除作业中不合理、不经济和混乱的因素,寻求一种更佳、更经济的工作方法,以提高系统的生产率,降低系统的运营成本。
在我看来工作研究可以抽象为方法的优化——所谓优化,就是根据预定目标,在满足既定的约束条件下,按某一衡量指标寻求最优方案。
具体的工作研究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细化:(一)、时间优化时间优化是指在人力、原材料、设备和资金等资源有保证的条件下,寻求最短工程项目总工期。
什么是生产管理一、生产管理的概念与特征(一)生产管理概念生产管理就是企业对生产活动的管理。
企业的生产活动是按照预定的经营目标与经营计划,充分利用人力、物力与财力,从产品品种、质量、数量、成本与交货期等方面,生产出符合市场需要与用户满意的产品的过程。
生产管理就是对这一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操纵与协调。
换句话说,生产管理就是同产品制造密切有关的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
由于企业生产活动的范围不一致,生产管理有广义与狭义的区别。
也就是实现产品产量与进度为目标的管理。
要紧包含生产过程组织,生产能力核算、生产计划与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生产进度操纵与生产作业核算等。
广义的生产管理是对全部生产系统的管理,它是对人、财、物的输入,计划、标准等信息的输入,通过生产制造过程,输出产品与劳务,再利用信息反馈对整个生产过程实行操纵的全部活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生产技术准备、基本生产、辅助生产与相应的管理工作。
它除了包含前面所说的狭义的生产管理的内容以外,还包含企业生产方向与规模的确定,工厂布置、质量管理、设备与工具管理、物资管理、能源管理、劳动组织与劳动定额管理、成本管理、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
本章要紧研究以生产系统为对象的管理,也就是广义的生产管理。
(二)现代企业生产管理的特征现代企业生产管理的特征有:(1)生产管理范围大为扩展。
(2)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成为生产方式的主流。
(3)计算机技术与现代管理技术在生产管理中得到综合应用。
(4)生产管理模式更新。
(三)生产管理进展新动态——生产管理新概念、新方法1.工业工程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简称IE)作为一门应用性工程技术学科起源于美国,是在泰勒科学管理原理基础上进展起来的,是研究把人、物料、设备等构成为整体系统,对该系统进行设计、改进与组合配置的科学,其本质是永不满足。
工业工程的内容可分为广义与狭义两个部分,狭义的工业工程是指以工业研究为主体的基础的工业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