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代血浆成分差异很大的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3
血浆组成成分1. 引言血浆是血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由水、蛋白质和其他溶解物组成。
血浆的组成成分对于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稳定和健康状态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深入探讨血浆的组成成分,包括水、蛋白质、激素、营养物质等内容,以期加深对血浆的理解。
2. 血浆的组成成分2.1 水血浆中水的含量占据了绝大部分,大约为血浆总体积的90%左右。
水在血浆中起到了以下几个重要的功能: - 维持血液的流动性:水对血液的黏度具有重要影响,适量的水可以帮助血液流动,保证血液的正常运输功能。
- 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水作为介质,可以帮助营养物质和废物在血液中进行运输,使得细胞得到充足的营养和废物得以排出。
-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水在体内通过与电解质结合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确保细胞正常运作。
2.2 蛋白质血浆中的蛋白质占据了第二大比例,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白蛋白:白蛋白是血浆中含量最高的蛋白质,它具有调节血浆渗透压和维持血浆内pH值的重要作用。
2. 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可以帮助身体抵御感染,增强免疫力。
3. 凝血因子:凝血因子参与了人体凝血的过程,对止血起到重要作用。
2.3 激素血浆中的激素是一类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它们通过血液的输送来调节各个器官和系统的功能。
常见的激素有: - 胰岛素:胰岛素可以调节血糖水平,促进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
- 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可以调节机体的新陈代谢,影响体温、心率等生理过程。
- 垂体激素:垂体激素包括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它们对人体的生长和发育、代谢等起到重要调节作用。
2.4 营养物质血浆中还含有各种各样的营养物质,它们提供能量和营养物质供给给细胞。
常见的营养物质有: 1. 葡萄糖:葡萄糖是维持人体正常代谢的重要能量来源,通过血浆运输到各个细胞。
2. 氨基酸:氨基酸是蛋白质的构成单元,通过血浆运输到细胞中合成和修复蛋白质。
3. 脂类:血浆中的脂类包括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等,它们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能量的储存形式。
血浆代用品的分类和临床应用比较【关键词】血浆血浆和血浆代用品主要用于大量失血、失血浆及大面积烧伤等所致的血容量降低、休克等紧急情况,用以扩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在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理想的血浆代用品要有稳定的理化性质,能够快速补充血容量,增加组织灌注并在血管内有足够的停留时间,同时对凝血功能和肾功能无明显的影响,无过敏反应和组织毒性,能改善氧供和器官功能并在体内容易代谢和排除。
近年来血源的短缺,全球对血浆代用品的研究方兴末艾,相继有一些中分子羟乙基淀粉研发成功并已投入到临床使用。
随着科学的发展、临床血浆代用品的广泛应用,临床工作人员更需全面的了解各种代用品的理化特性及作用、安全性等方面的知识。
因此,本文对各种人工血浆代用品进行了研究总结,供临床应用参考。
1 人工胶体血浆代用品的分类1.1 右旋糖酐根据聚合的葡萄糖分子数目的不同,可分为中等相对分子质量右旋糖酐(如右旋-70,平均分子量为70kDa);较低相对分子质量右旋糖酐(如右旋糖酐-40);较小相对分子质量右旋糖酐(如旋糖杆-10)。
右旋糖酐可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吸收血管外的水份以补充血容量,从而维持血压。
扩充血容量的强度和维持时间依其相对分子量的增大而逐渐减小,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却随其相对分子量的增大而逐渐增大。
右旋糖酐-10和右旋糖酐-40还具有渗透性利尿的作用。
右旋糖酐-70在血液中存留时间较长,排泄较慢,无改善微循环和渗透性利尿的作用。
但随着对右旋糖酐不良反应的逐渐了解,右旋糖酐作为扩容剂使用已逐渐减少。
1.2 全氟碳化合物全氟碳化物乳剂是具有携氧功能的另一种胶体液,其PH、渗透压均与人体血液相似,它是由全氟碳化合物与卵磷脂等其它物质混合而成的无生物活性、无毒性的乳白色液体,具有在极短的瞬间完成结合与释放氧及二氧化碳的能力。
但由于这些物质选择性地被网状内皮系统摄取,有时可造成肝脾肿大,这就限制了其临床上大量使用。
1.3 琥珀酰明胶这是生胶原经琥珀化而成的分散型胶体液,可有效维持血浆的胶体渗透压,改善静脉回流和心排出量,加快血液流速,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液的运氧能力,还能减轻组织水肿,有利于组织对氧的利用。
血浆的主要成分和功能导言血浆是人体内循环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占据了血液总体积的约55%,起着供应氧气、营养物质、激素和其他重要成分给身体各个部位的作用。
血浆主要由水、蛋白质和其他溶质组成。
本文将深入探讨血浆的主要成分以及其各自的功能。
1. 水血浆中约占总体积的92%是水。
血浆水起着以下几个主要功能:•供应全身的水分需求:血浆水通过循环系统运输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满足身体内细胞的水分需求。
•维持水的平衡:血浆水的体积调节受到肾脏的控制,它们共同维持着体内水分的平衡,使得身体能够适应各种环境条件。
2. 蛋白质血浆中的蛋白质主要由以下几种类型组成:•白蛋白:占据血浆蛋白质总量的60%以上。
白蛋白在体内起着载运激素、药物和其他溶质、维持血浆渗透压和调节血液酸碱平衡的重要作用。
•免疫球蛋白:包括IgG、IgA、IgM、IgD和IgE。
它们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保护机体免受外界病原体侵袭的作用。
•凝血蛋白:包括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和纤维蛋白等,是维持血液凝固功能正常的关键要素。
•其他蛋白质:血浆中还含有一些其他类型的蛋白质,如载脂蛋白、激素结合蛋白等,它们参与调节脂质代谢、激素运输和稳定。
3. 其他溶质除了水和蛋白质外,血浆中还含有一些其他重要的溶质,包括以下几类:•离子:血浆中含有多种离子,如钠、钾、钙、氯等。
它们起着维持体液渗透压、神经肌肉传导和细胞功能正常的重要作用。
•营养物质:血浆中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如糖类、脂类、氨基酸等。
它们通过血浆运输到各个细胞和组织中,提供能量和原料。
•代谢产物:代谢产物是细胞代谢的副产物,如二氧化碳、尿素等。
血浆通过运输代谢产物到肺和肾等排泄器官,帮助身体排除废物。
功能血浆的主要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运输和输送:血浆通过运输氧气、营养物质、激素、药物和其他重要成分到身体各个部位,确保它们能够被需要的组织和器官利用。
•维持内环境稳定:血浆中的水、电解质和其他溶质帮助维持体内的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保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血浆血清全血的区别血浆、血清和全血是医学领域中常用的血液样本类型。
虽然它们都是通过抽取和处理血液获得的,但它们在组成和用途上存在一些差异。
本文将详细介绍血浆、血清和全血之间的区别。
区别一:定义和组成成分血浆是指在离心过程中分离出来的血液液体部分,占据整个血浆量的约55%。
血浆是由水、蛋白质、糖类、脂质、激素、酶、药物和各种细胞因子等组成。
它的主要功能是输送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同时在免疫和凝血过程中也发挥重要作用。
血清是指在离心过程中去除了红细胞和凝血因子的血液残留部分。
与血浆不同,血清中不含凝血因子,因此在体外液态状态下可以保存较长时间。
血清主要由水、电解质和一些溶解在其中的血浆蛋白组成。
它用于临床常规检查、生化分析和疾病诊断。
全血是指未进行分离处理的完整血液样本,它包括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等组分。
全血主要用于血型鉴定、血液病学检查、输血和凝血功能等方面的实验室测试。
区别二:采集和处理方法血浆和血清的采集方法相似,都是通过抽取完整的静脉血样本。
采集后,血液需要进行离心分离,将血浆和血清与红细胞分开。
血浆需要在采集后尽快进行离心处理,以防止凝血发生。
而血清则要略微延迟离心,以确保完全凝固。
全血样本的采集相对简单,只需一次性采血器和采集管以抽取完整血液。
全血无需离心处理,可直接进行一系列实验室检测。
区别三:应用领域血浆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广泛的价值。
它可用于药物浓度测定、病毒或细菌感染的检测、免疫学研究、血型鉴定以及输血等。
血浆制品的研制和应用是临床血液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白蛋白、凝血因子和免疫球蛋白等。
血清在临床生化分析中得到广泛应用。
它可用于测定某些生化指标,如肝功能、肾功能、血糖和血脂等。
通过测定血清中特定生化指标的含量,可以帮助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随访。
全血则主要用于血液学、血型学、血细胞形态学和凝血功能等的实验室测试。
它可以提供有关血细胞数量、形态和功能的信息,是研究血液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
血浆组成成分一、前言血浆是血液的主要成分之一,它主要由水和溶解于其中的各种物质组成。
这些物质包括蛋白质、糖类、脂类、电解质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血浆的组成成分。
二、水水是血浆中最主要的成分,约占血浆总体积的90%。
它是血液中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基础,也是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三、蛋白质1. 白蛋白白蛋白是血浆中含量最高的蛋白质,约占总蛋白质量的60%。
它主要由肝细胞合成,具有调节渗透压、运输药物和代谢产物等重要作用。
2. 球蛋白球蛋白是另一种重要的血浆蛋白质,包括α球蛋白、β球蛋白和γ球蛋白。
它们在免疫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能够识别并结合抗原,参与机体免疫反应。
3. 凝血因子凝血因子是血液凝固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Ⅰ、Ⅱ、Ⅲ、Ⅳ、Ⅴ、Ⅶ、Ⅷ、Ⅸ、Ⅹ等多种因子。
它们在凝血过程中相互作用,最终形成纤维蛋白,使伤口得以愈合。
4. 其他蛋白质血浆中还含有其他一些蛋白质,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转铁蛋白等。
它们具有调节生长发育和代谢的作用。
四、糖类1. 葡萄糖葡萄糖是人体能量代谢的主要物质之一,也是大脑和神经系统的主要能源来源。
它在血浆中的浓度受到胰岛素和肝脏调节。
2. 其他糖类除了葡萄糖外,血浆中还含有少量的果糖、半乳糖等其他糖类。
它们在人体代谢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五、脂类1. 三酰甘油三酰甘油是人体能量储备的主要形式之一,它在肝脏和脂肪组织中合成,并通过血浆运输到其他组织。
2. 胆固醇胆固醇是人体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多种激素和维生素的前体。
血浆中的胆固醇含量受到饮食和遗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3. 磷脂磷脂是血浆中重要的脂类成分之一,包括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酰胆碱等。
它们在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调节神经系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六、电解质1. 钠离子钠离子是血浆中主要的阳离子之一,它参与调节体液平衡、神经传导和心肌收缩等生理过程。
2. 钾离子钾离子是血浆中主要的阳离子之一,它参与调节心肌收缩、神经传导和肌肉运动等生理过程。
新鲜冰冻血浆、普通冰冻血浆与去冷沉淀血浆部分有效成分的对比新鲜冰冻血浆、普通冰冻血浆与去冷沉淀血浆部分有效成分的对比血栓与止血学2011年第17卷第4期新鲜冰冻血浆,普通冰冻血浆与去冷沉淀血浆部分有效成分的对比 ?169?黄蓝生,庄文,陈镇奇,林昂(广东省汕头市中心血站,汕头,515064)摘要:目的了解新鲜冰冻血浆,普通冰冻血浆与去冷沉淀血浆中部分有效成分的实际含量,为临床选择不同血浆输注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采集23袋(200ml/袋)ACD—B血液保存液保存的血液,4h内分离制备新鲜冰冻血浆,各袋均留2份标本;1份同新鲜冰冻一起置一35qE保存,于第3天速融后检测总蛋白,白蛋白,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V,?,X含量;1份置4?保存21d后检测总蛋白,白蛋白,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V,?,X含量;新鲜冰冻血浆于第3天取出制备冷沉淀,留取去冷沉淀血浆标本1份检测总蛋白,白蛋白,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V,?,X含量.结果去冷沉淀血浆中的血浆蛋白和凝血因子含量均低于普通冰冻血浆与新鲜冰冻血浆(P<0.001),普通冰冻血浆与新鲜冰冻血浆中的血浆蛋白无差别(P>0.001),普通冰冻血浆中的凝血因子含量低于新鲜冰冻血浆(P<0.001).结论新鲜冰冻血浆,普通冰冻血浆与去冷沉淀血浆有效成分各不相同,在临床上不能等同使用.关键词:新鲜冰冻血浆;普通冰冻血浆;去冷沉淀血浆;血浆蛋白;凝血因子 [中图分类号]R457.1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6213(2011)04—169—04 ContrastoftheActiveIngredientsBetweenFreshFrozenPlasma,OrdinaryFrozen PlasmaandPlasmaCryoprecipitateReducedHUANGLan—sheng,ZHUANGWen,CHENZhen—qi,LINAng(ShantouBloodCenter,GuangdongShantouCity,Shantou,515064,China)Abstract:ObjectiveToknowaboutsomeoftheactualamountofactiveingredient infleshfrozenplasma,ordinaryfrozenplasmaandplasmacryoprecipitatereduced,SOastopro videexperimentalevidencefordifferentselectionofplasmainfusion.MethodCollected23bagsofwholeblood (ACD—B,200m1),separa—tedandpreparedoffleshfrozenplasmain4hours.Eachbagtooktwosamples,ones avedwiththefleshfro—zenplasmainrefrigeratorof一35?,thawedandcheckedtotalprotein,albumin,fibrinogen,factorV,factor ? ,factorXafter3days;theotheronesavedinrefrigeratorof4qC,thawedandcheckedt otalprotein,albu—min,fibrinogen,factorV,factorVIII,factorXafter21days.Thefleshfrozenp lasmaseparatedandpreparedofcryoprecipitateafter3days,tooksamplesoftheplasmacryoprecipitatereduc edtochecktotalprotein,albu—min,fibrinogen,factorV,factorvm,factorX..ResultsPlasmaproteinsandcoa gulablefactorsinplasmacryoprecipitatereducedarelowerthanordinaryplasmaandfleshfrozenplasma (P<0.001),plasmaproteinscontentinordinaryplasmaandfreshfrozenplasmaissamed(P>0.001),coagu lablefactorsinordinaryplas-maarelowerthanfleshfrozenplasma(P<0.001).ConclusionTheactiveingre dientinfleshfrozenplas-ma,ordinaryfrozenplasmaandplasmacryopreeipitatereducedisnotsamed,can notbeusedequatedwiththem.Keywords:Freshfrozenplasma;Ordinaryfrozenplasma;Plasmaeryoprecipitat ereduced;Plas—maproteins;Bloodcoagulablefactor新鲜冰冻血浆(freshfrozenplasma,FFP)是新鲜抗凝全血于采血后6—8h内在4离心将血浆分出, 并在一50%以下快速冷冻而成,在一18~C以下可保存 1年的血浆.普通冰冻血浆是采血后超过6,8h并在保存期内的抗凝全血,离心将血浆分出并在一50? 快速冷冻而成,在一l8?以下可保存5年的血浆,新鲜冰冻血浆保存期超过1年也成为普通冰冻血浆. 去冷沉淀血浆(plasmaeryopreeipitatereduced)是FFP ?170?在控制温度条件下分离冷沉淀(cryoprecipitate)后所得到的血浆,又称冷上清.现临床对三者的使用比较混乱,如盲目要求使用FFP,拒绝使用普通冰冻血浆, 或者把去冷沉淀血浆作为普通冰冻血浆使用.为此, 我们采用分时段实时对FFP,普通冰冻血浆和去冷沉淀血浆中的部分有效成分进行检测,对比,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取得了明确的实验数据,指导临床的正确应用. 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随机抽取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的无偿献血者血样23份,使用ACD—B保养液血袋采集血液.1.2试剂与仪器凝血因子试剂均采用美国DADE BEHRING产品:标准人血浆(1ot:503208B),Thrombo— rel(1ot:545229),缓冲液(1ot:527679),氯化钙(1ot: 539412),aP1Tr(1ot:537435),乏V因子血浆(10t: 503546A),乏?因子血浆(1ot:536595A),乏X因子血浆(1ot:504283A),纤维蛋白原试剂盒(1ot:540272);总蛋白,白蛋白试剂(上海复星长征医学科学有限公司,lot:2080622,2080752);TECOCOATRONM4血凝仪(德国TECO公司);OLYMPUSAU400全自动生化仪(OLYMPUSOPTICALCO.);SDJ一20血浆速冻机 (天津天商冰冻科技有限公司);K3X一111冰冻血浆解冻箱(苏州医用仪器厂);J6M1大容量低温离心机 (美国BECKMANCO.);MDF460B低温冰箱(日本 SANYO.CO).1.3方法血液采集后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分离新鲜血浆,4h内速冻至一50T:,制备成新鲜冰冻血浆,同时留取血浆样本置4?保存21d,作为普通冰冻血浆样本.第3天取出标本,按照试剂说明书操作,测定 FFP的总蛋白,白蛋白,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V,?, X含量;同时取出FFP按规程制备冷沉淀,留取制备冷沉淀后血浆测定其总蛋白,白蛋白,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V,?,X含量;在第2l天测定普通冰冻血浆样本的总蛋白,白蛋白,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V,?, X含量.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V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2结果2.1检测得3种血浆中蛋白和部分凝血因子的含量见表1.表1三种血浆中蛋白和部分凝血因子的含量血栓与止血学2011年第17卷第4期?171? 续表各测定的标准曲线均使用试剂配套的标准血浆测定后制作,其样本要求为9:l枸橼酸抗凝.而本测定样本为ACD—B抗凝(4:1),检测结果其浓度或含量为人体正常值0.89,本研究主要对几种血浆的相应成分进行对比,所以表中数据仍按实际测定数值报告.2.2采用SPSSV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首先对3 种血浆的总蛋白,白蛋白各个数据做正态检验和方差齐性检验.通过分析,FFP与普通冰冻血浆的总蛋白和白蛋白P值为0.277,0.064,无统计学意义;而去冷沉淀血浆的蛋白含量与FFP,普通冰冻血浆的蛋白含量分别相比较,P值均<0.001,差异有显着性.进一步对3种血浆的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FV,FVIII,FX)采用非参数检验KruskalWallisTest,3种血浆两两分组对比,P值均<0.001,差异有显着性. 3讨论从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在血浆蛋白含量方面, 普通冰冻血浆的蛋白含量(总蛋白:59.67g/L,白蛋白:36.03g/L)与新鲜冰冻血浆的蛋白含量(总蛋白: 61.96g/L,白蛋白:37.87g/L)相比较,总蛋白P值为 0.277,白蛋白P值为0.064,均大于0.001,无明显差异.去冷沉淀血浆的蛋白含量(总蛋白:48.7g/L,白蛋白:34.3g/L)与前两者的蛋白含量相比较,P值均小于0.001,有明显差异.总的大小关系是"FFP=普通冰冻血浆>去冷沉淀血浆".而在凝血因子方面, 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FV,F?,FX)含量三者均有明显差异.总的大小关系是"FFP>普通冰冻血浆> 去冷沉淀血浆".FFP与普通冰冻血浆,去冷沉淀血浆相比较,富含多种凝血因子,特别是不稳定因子(FV,Fvm),因此主要用于补充凝血因子特别是不稳定因子,纠正凝血因子紊乱,起止血作用,如严重肝病或药物拮抗导致的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FII,FVII,FIX,FX)缺乏性出血,甲乙型血友病患者出血,大容量的血浆置换,大面积烧伤体液外渗等j.但是对于血容量正常,心功能不全, 婴幼儿和老年等患者,容易导致循环负荷过重,故应严格控制血浆输入量,最好选择更合适的浓缩凝血因子制品如冷沉淀.如果不是以补充凝血因子为目的,临床上显然无必要盲目追求一定要使用FFP.事实上,随着献血招募形式的转变,多数采集的血液在制备成份前均已超过6,8h,这样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大量的普通冰冻血浆,而FFP的数量会相应减少.普通冰冻血浆与FFP的主要区别是缺乏FV,F ?等不稳定因子,临床上常应用于严重肝病,补充稳定凝血因子缺乏,新生儿重症黄疸,肾病,低蛋白血症等_2J.但是目前普通冰冻血浆并没有国家质量标准, 仅有相关的I临床使用指引,而且对于上述的使用指引,两样存在循环超负荷,输血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感染的危险,故应严格掌握输血指征.(下转第174页)?174?是血浆为白色或乳白色,其主要成分是乳糜微粒和极低密度脂蛋白,3000r/rain离心10min后其乳糜成份仍然悬浮于血浆中J.基于光学法的散射比浊法是目前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所采用的主要方法之一,即待测血浆在凝固过程中,纤维蛋白原逐渐变为纤维蛋白,其散射光强度发生改变,根据这种光学性质的改变来判断凝固终点.而血浆中的乳糜成份可干扰散射光检测J,造成检测结果的偏差.严重脂血标本则导致误报大于检测上限.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中,磁珠法分析仪的脂血抗干扰能力明显强于光学法仪器,这是其检测原理所决定的:在待检样品中加入小钢珠,利用变化的磁场使小钢珠产生振动,随着血浆的凝固,血浆黏稠度增加,钢珠的振动幅度逐渐减弱,仪器根据钢珠运动幅度的变化来确定凝固终点.相对于散射比浊法,磁珠法不受样品黄疸,乳糜,溶血等干扰因素的影响J.在日常工作中,遇到严重脂血标本时,一般有两种处理方法:一种是经高速离心后再检测,结果准确, 可信度高,是最好的解决方法.但经常有高速离心后血浆与乳糜层不能有效分离的情况发生,而且一般止血血栓实验室并不配备高速离心机.另一种处理方法是手工法,但存在操作繁琐和结果可信度差等. 本研究结果显示,和aP1Tr稀释前后的检测值均具有较高相关程度的线性关系,与文献报道相符J,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35和0.923.脂血标本验证试验表明,血浆3倍稀释后其检测结果经回归计算后与高速离心后原血浆检测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 >0.05),证明以稀释法检测严重脂血标本PT和 aPTT是可行的.实验结果表明,PT和aP1Tr的线性范围均小于50S,稀释前检测值大于50S的标本3倍稀释后其检测结果为不凝集.这一线性范围可以很好地满足术前检查,出血和血栓性疾病诊断,溶栓与抗凝治疗监测及疗效观察等临床需要.参考文献[1]丛玉隆.积极开展血栓与止血实验及质量控制[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8,21(5):261—262.[2]KROLLMH,ELINARJ."Clinicallaboratoryanalysisofinterfer—ence"[J],ClinicalChemistry.1994,(40):1996—2005. [3]魏明竞.应重视血清标本的外观检查[J].临床检验杂志,1996,14(5):271—272.[4]赵早云.两种全自动血凝仪的抗干扰性能的评价[J].血栓与止血学,2009,15(6):276—277.[5]ARAMBARRIM,ORIOLA,SANCHOJM,etalInterferenceinbloodcoagu]ationtestsonlipemicplasma.Con'ectionusingn—hexane cleanng[J].Sangre(Barc),1998,43:13-19.[6]林粤,王北宁,韩玲霞,等.生理盐水替代血浆稀释液榆测纤维蛋白原的结果评价[J].华北国防医药,2005,17(4):300. (收稿日期:2011—02—20) (上接第171页)与FFP与普通冰冻血浆相比较,去冷沉淀血浆其不稳定凝血因子,稳定凝血因子和血浆蛋白的含量都明显较低.事实上,目前多数血站均将去冷沉淀血浆标识为普通冰冻血浆,而临床上也将去冷沉淀血浆与普通冰冻血浆等同使用,对于需补充凝血因子和血浆蛋白的疾病显然不能达到治疗目的.因此不能把去冷沉淀血浆标识为普通冰冻血浆而应用于临床. 过去多数学者认为去冷沉淀血浆没有临床应用价值,但近年来有研究表明,去冷沉淀血浆在治疗血栓性微血管疾病方面有确切的疗效.而英国血液标准委员会输血工作组于2004年发布的英国血液学标准委员会输血特别委员会在《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和冷上清使用指南》中亦指出:冷上清血浆去除了 ?因子和纤维蛋白原,缺乏vwF大分子量多聚体,但含有vwF金属蛋白酶J.如果能制定国家标准,明确vWF金属蛋白酶,vwF大分子量多聚体的质标准,就能成为一种新型的成分血,而且能节约宝贵的血液资源.参考文献[1]杨成民,李家增,季阳.基础输血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肖星甫.输血技术手册[M].成都:NJJI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3]孙先玲,吕运来,马红丽等.冷上清做置换液置换治疗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J].四川:中国输血杂志.2004,17(1):39—40. [4]李忠俊.血浆置换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研究 [J].重庆医学,2007,36(17):1728. [5]汪安友,董宁征,阮长耿.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研究进展 [J].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2008,31(3):257-260. [6]成都血液中心组稿.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和冷上清使用指南 [J].四川:国外医学输血与血液学分册.2004,27(5):463—470 (收稿日期:2011-01—20)。
血浆的组成成分引言血液是人体内基本的液体组织,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血浆是血液中无形成分,占据血液总容积的55%左右。
血浆是一种黄色透明的液体,主要由水、蛋白质和其他溶解物质组成。
本文将详细探讨血浆的组成成分,包括其主要成分、功能以及相应的重要物质。
血浆的主要成分血浆的主要成分可以分为水、蛋白质和其他溶解物质。
1. 水血浆中约占总体积的90%,是血浆中最主要的成分。
水在体内具有运输营养物质、代谢产物和其他重要物质的功能。
水的体积通过饮水和排尿等生理过程得到平衡。
水的含量的不足或过量都会对机体正常功能产生影响。
2. 蛋白质血浆中的蛋白质主要由白蛋白、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组成。
它们占据血浆总固体成分的主要部分。
蛋白质在维持体液渗透压、运输营养物质、参与免疫反应和凝血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1 白蛋白白蛋白是血浆中最主要的蛋白质,占据总蛋白质的60%以上。
它具有维持血浆渗透压、运输脂类和胆固醇、调节酸碱平衡等功能。
白蛋白还参与机体的免疫反应和抗凝血过程。
2.2 球蛋白球蛋白是血浆中的另一类重要蛋白质,包括α球蛋白、β球蛋白和γ球蛋白。
它们在免疫反应、抗体的产生和运输金属离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3 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是一种血浆中的凝血蛋白质前体。
当凝血过程被激活时,纤维蛋白原会被酶切割成纤维素,从而形成血凝块。
它在血液的凝固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 其他溶解物质除了水和蛋白质外,血浆中还含有各种溶解物质,包括有机物质、电解质、荷尔蒙等。
它们在维持体内环境平衡、运输营养物质和调节机体功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1 有机物质血浆中的有机物质包括葡萄糖、脂类、氨基酸等。
它们是维持机体正常能量代谢和供给能量的重要物质。
3.2 电解质血浆中的电解质主要包括钠、钾、钙、镁等离子。
它们在体内维持酸碱平衡、神经传导和肌肉收缩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3 荷尔蒙血浆中还含有多种荷尔蒙,如胰岛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等。
人造血浆(人工血浆、代血浆、血浆代用品)人造血液的特点是:(1)性质稳定,溶解氧气的能力比人血大一倍,并能将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排出体外。
(2)人造血液没有血型之分,输入任何人的血液里都不会引起不良反应。
人造代血浆是一种含有6%的药用羟乙基淀粉HES的生理盐水注射液。
人造血液的特点是:(1)性质稳定,溶解氧气的能力比人血大一倍,并能将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排出体外。
(2)人造血液没有血型之分,输入任何人的血液里都不会引起不良反应。
当然,人造血液还存在一些缺点。
例如,人造血液中没有白血球,不具备抵抗外来病毒和病菌侵入人体的功能;人造血液中不含血小板,血液流出后便难以凝结。
这些都有待进一步研究并加以解决。
血浆代用品(Plasma substitute)是一种分子量接近血浆白蛋白的胶体溶液,输入血管后依赖其胶体渗透压而起到代替和扩张血容量的作用,在治疗失血性休克时可节约部分全血。
1. 理想的血浆代用晶的条件①无毒性、无抗原性、无热原及无致癌,致畸和致突变副作用;②输入血管后能存留适当时间,以期对血容量产生有效的替代作用;⑧利于排泄或被体内代谢,而无持久的蓄积作用;④在有效剂量范围内对血液有形成分和凝血系统无明显干扰,对机体重要脏器无明显损害,对机体内环境平衡无明显不良影响;⑤理化性能稳定,可长期保存。
2. 常用血浆代用品 (1) 右旋糖酐(Dextran) Dextran是一种由葡萄糖荃聚合成的多糖高分子物。
临床上应用的有三种:中分子量(MW7万),低分子量(MW4万左右)、小分子量(MW2万左右)。
中分子右旋糖酐作用:① 防治各种类型的休克,如出血、创伤、烧伤、冻伤、中毒和感染,或手术麻醉期低血压,控制性低血压。
②失血性休克:抢救急性大量出血,可快速输注中右500-1000m1,使血压上升至10.7kPa,但不宜输注过多,以免增加出血倾向。
③内科肾脏疾病;每日500-1000ml,连续滴注7~10天。
代血浆的名词解释血浆是人体血液中的一部分,它是一种透明黄色的液体,主要由水、蛋白质、荷尔蒙、营养物质、药物等组成。
代血浆作为一种新兴的医疗技术,通过将新鲜或冷冻的血浆输注给患者,以帮助恢复其血浆中缺乏的某种成分,促进组织修复和康复。
代血浆的原理是通过增加患者体液中的特定物质,来促进其身体的正常功能恢复。
举例来说,对于某些疾病患者来说,由于自身体内某种重要成分的缺乏,会导致病情恶化或康复缓慢。
而代血浆可以在短时间内为患者提供所需的成分,帮助其恢复健康。
代血浆在医学中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包括免疫系统疾病、肝脏疾病、出血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等。
例如,在免疫系统疾病治疗中,通过输注正常人的血浆,可以为患者提供免疫球蛋白等免疫因子,从而增强其免疫力,减轻症状。
代血浆的来源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从捐献者身上提取新鲜血浆,另一种是冷冻血浆。
新鲜血浆是指从捐献者的血液中提取,并经过特殊的处理以保持其活性和稳定性。
而冷冻血浆是指在捐献者的血液中提取血浆后,经过低温处理保存,以便在需要时解冻使用。
然而,代血浆的使用也存在一些限制和风险。
首先,由于血浆中可能存在病毒、细菌等病原体,因此在使用前需要经过严格的筛查和处理,以确保其安全性。
其次,代血浆的成分和用途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因此需要医生的专业指导和监控。
另外,长期大量使用代血浆可能导致一些不良反应,例如过敏反应、感染等,因此需要谨慎使用。
总的来说,代血浆作为一种医疗技术,在某些特定病例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它可以为患者提供所需的成分,帮助其恢复健康。
然而,对于代血浆的使用还需要充分的了解和谨慎的选择,以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未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代血浆技术可能会得到更多的改进和完善,以提高其治疗效果,减少潜在风险。
对于患者来说,了解代血浆的概念和原理,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这一新兴的医疗技术,为自己的康复之路提供帮助。
血浆置换的置换液选择及分类在血浆置换中,为维持患者血容量的动态平衡,需要补充一定量溶液替代已被去除的血浆成分,这种溶液就称为置换液。
常用置换液有以下几种:(一)晶体溶液这类溶液包括平衡盐液、生理盐水、葡萄糖氯化钠溶液和林格液。
其优点是价格低廉,变态反应少,无传播疾病的危险;缺点是扩张血容量的效果差,输入的量过多会引起组织水肿,无凝血因子和免疫球蛋白。
平衡盐溶液中钠和氯的含量与血浆成分近似,液体组成更接近细胞外液,大量输注不会破坏机体的电解质平衡,不仅可以有效补充血容量,还可补充细胞外液丢失,保证有效组织灌注,维持血液循环稳定,为首选的置换液,主要不良反应是大量输注可导致组织水肿。
生理盐水氯含量比血浆高50mmol/L,对于肾功能不全患者,用量大时会产生高氯性酸中毒。
葡萄糖氯化钠溶液一般用作维持液,在缺乏平衡盐液和生理盐水情况下可做置换液。
林格液氯含量明显高于血浆含量,大量输入将导致血氯过高,增加肾脏负担,目前普遍认为林格液不宜作为TPE置换液。
(二)血浆代用品这类溶液包括右旋糖酐、羟乙基淀粉、明胶等。
这是一组分子量接近血浆白蛋白的人工胶体溶液。
按分子量的大小可把右旋糖酐制剂分为中分子量、低分子量和小分子量三种。
国产的羟乙基淀粉成为706代血浆。
血浆代用品用作置换液的优点:扩张血容量的效果好;价格便宜,无传播疾病危险;缺点是不含凝血因子和免疫球蛋白,用量大会出现出血倾向,偶有变态反应,如皮疹、瘙痒、血管神经性水肿等。
右旋糖酐可对交叉配血试验发生干扰(配血时出现假凝集现象)。
血浆代用品作为置换液的用量不宜过大。
原则上晶体溶液和血浆代用品二者加起来的用量不要超过患者总血量的40%。
(三)蛋白质溶液这类溶液包括白蛋白、血浆蛋白溶液、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和静脉注射用的免疫球蛋白。
白蛋白的优点是扩张血容量的效果好,不含炎症介质,无传播疾病的危险;缺点是价格贵,无凝血因子和免疫球蛋白。
血浆蛋白溶液的优点是价格低于白蛋白;缺点是制剂中存在血管活性物质,输注速度过快,可能会引起低血压反应。
不同血浆代用品对红细胞聚集性的影响于坤;胡强;王红月;龙村【期刊名称】《中国体外循环杂志》【年(卷),期】2006(4)2【摘要】目的比较不同血浆代用品对红细胞聚集性的影响.方法分别从20个单位的红细胞悬液中各取血40ml,平均分为四份,每份10ml,分别加入等容积的乳酸钠林格注射液(L组)、4%人血白蛋白(A组)、4%琥珀酰明胶注射液(G组)和6%羟乙基淀粉200/0.5注射液(H组)中.混匀后测各组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浓度和血气,于室温下用魏氏法测10 min、20 min、30 min、60min血沉值,余血离心后取上清测血浆粘度和血浆胶体渗透压.结果G组和H组各时点血沉值均高于L组和A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G组和H组比较,G组各时点血沉比H组快,差异有显著性(P <0.01).形态学变化可见G组和H组红细胞聚集明显.结论4%琥珀酰明胶注射液和6%羟乙基淀粉200/0.5注射液均促进红细胞聚集,又以4%琥珀酰明胶更为显著.【总页数】3页(P119-121)【作者】于坤;胡强;王红月;龙村【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体外循环科,北京,100037;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体外循环科,北京,100037;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病理科,北京,100037;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体外循环科,北京,10003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4.1【相关文献】1.脂质体包封血红蛋白(LEH)的制备及其对红细胞聚集性的影响 [J], 王怡;李白霞2.不同低氧训练方式对红细胞调控T淋巴细胞免疫及亚群的影响 [J], 朱荣;张缨;王芳3.不同浓度胰岛素与人红细胞影泡作用不同时间对红细胞膜ATP酶活性的影响 [J], 李丹宁;朱宁4.云南灯盏花注射液对红细胞聚集性和变形性的影响 [J], 张小蓓5.不同血液保存液对红细胞不同放置时间储存的影响 [J], 王红云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血清及血浆样本在常规生化检验中检测结果的差异对比目的探究不同血清及血浆样本在常规生化检验中检测结果的差异对比。
方法对87例体检血液标本的血液样本为无抗凝普通试管血清,分离胶管血清,肝素锂血浆,枸橼酸钠血浆,乙二胺四乙酸二钾血浆共5种样本在相同条件下同时置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进行12项临床常规生化项目的检查,对比分析所得的检验结果。
结果肝素锂血浆组TP,ALB,AST,ALT,TCH,TG,HDL与无抗凝普通试管血清组比较,检测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血清分离胶可以保持被分离血清成分的性状和稳定性,值得推广使用于临床生化检验。
标签:常规生化检验;血清样本;血浆样本;稳定性目前,血液检验已成为临床上最常见的常规检验项目。
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真空采血管已成为各大医院使用的采血工具[1]。
为确保血液检验的准确性与真实性,应保持样本血液与患者的在体血液形状与稳定性保持相对一致[2]。
为此,本实验对于不同血清及血浆样本在常规生化检验中检测结果的差异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3年3月—2014年5月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格检查的常规体检人员87例,该87例常规体检人员均为自愿参加本实验研究。
其中男性49例,年龄在22岁—56岁。
女性28例,年龄在19一49岁。
87例体检人员在采血化验前均严格遵医嘱空腹时采血。
1.2 仪器与试剂仪器均采用东芝TBA一40RF生化仪,试剂:浙江伊利康采血管:湖南平安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87例患者所用试剂及仪器均相同。
1.3 方法1.3.1 样本采集分别采取87例体检人员的空腹静脉血各3ml于无抗凝剂的普通采血管,分离胶管,有抗凝剂肝素锂,EDTA—K2和枸橼酸钠真空采血管。
没有抗凝剂的血样于37度恒水浴中放置20min后以4000r/min离心机离心3min后分离出血清。
而对于有抗凝剂的试管置于4000r/min离心机离心3min后分离出血浆备用。
血浆血清全血的区别在医学领域,血液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生物样本,用于诊断、监测和研究很多疾病。
在进行血液检测时,我们常常会遇到三个术语:血浆、血清和全血。
虽然这些术语都涉及血液,但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些区别。
本文将重点讨论血浆、血清和全血之间的区别。
血浆(Plasma)血浆是由全血中除去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后得到的液体部分。
它占据了全血总体积的约55%。
血浆主要由水、蛋白质、矿物质、荷尔蒙、抗体、营养物质和废物等组成。
血浆中的蛋白质主要有白蛋白、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
对于血浆的采集,通常采用抗凝剂来防止凝血。
抗凝剂的添加使得血浆保持液态状态,便于分离。
血浆是一种淡黄色的液体,在离心过程中会分离出来,并可用于潜在的医学应用。
血浆可用于研究病情的分析、药物代谢和检测病原体等。
血清(Serum)血清是全血凝固后未加抗凝剂处理的部分。
当血液凝固时,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这导致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与血浆分离。
因此,血清不包含血液元素,只含有溶解在血浆中的物质。
血清的采集需要将全血加入不含凝血剂的试管中,然后让其自然凝固。
凝固后,用离心机将凝血固体和血浆分离开,并得到血清。
血清与血浆一样透明,没有明显的颜色。
血清广泛用于生物化学、免疫学和临床诊断等领域。
与血浆相比,血清缺少了某些蛋白质,如纤维蛋白原。
同时,血清中也没有抗凝剂的存在,因此在一些研究中,血清可能更适合用于特定的分析。
全血(Whole Blood)全血是指未分离成血浆或血清的新鲜血液。
全血包含了血浆、血小板、红细胞和白细胞。
它的黏稠度更高,有明显的颜色(通常是红色)。
全血是研究和诊断中最常见的血液样本类型。
它被用于检测血细胞计数、血型、感染性疾病诊断以及其他血液相关测试。
当进行全血检测时,通常没有经过处理,直接用于分析。
血浆、血清和全血的区别尽管血浆、血清和全血都是从人体中提取的血液样本,但它们在组成、采集方法和用途上存在一些关键的区别。
•组成不同:血浆是全血离心后除去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部分;血清是全血凝固后未加抗凝剂处理的部分;全血是未经处理的完整血液,包含血浆、血小板、红细胞和白细胞。
不同代血浆成分差异很大的
血浆代用品(Plasma substitute)是一种分子量接近血浆白蛋白的胶体溶液,输入血管后依赖其胶体渗透压而起到代替和扩张血容量的作用,在治疗失血性休克时可节约部分全血。
1. 理想的血浆代用晶的条件
①无毒性、无抗原性、无热原及无致癌,致畸和致突变副作用;②输入血管后能存留适当时间,以期对血容量产生有效的替代作用;③利于排泄或被体内代谢,而无持久的蓄积作用;④在有效剂量范围内对血液有形成分和凝血系统无明显干扰,对机体重要脏器无明显损害,对机体内环境平衡无明显不良影响;⑤理化性能稳定,可长期保存。
2. 常用血浆代用品
(1) 右旋糖酐(Dextran)
Dextran是一种由葡萄糖荃聚合成的多糖高分子物。
临床上应用的有三种:中分子量(MW7万),低分子量(MW4万左右)、小分子量(MW2万左右)。
中分子右旋糖酐作用:①防治各种类型的休克,如出血、创伤、烧伤、冻伤、中毒和感染,或手术麻醉期低血压,控制性低血压。
②失血性休克:抢救急性大量出血,可快速输注中右
500-1000m1,使血压上升至10.7kPa,但不宜输注过多,以免增加出血倾向。
③内科肾脏疾病;每日500-1000ml,连续滴注7~10天。
④妇产科妊娠毒血症。
⑤体外循环预充剂。
⑥麻醉填充剂:可延长神经阻滞作用。
低分子右旋糖酐作用:①扩充血容量,造成血液稀释,降低血液粘滞性,改善微循环作用。
②抑制血小板功能,出血时间延长,可抑制手术创伤所致血小板粘附和聚集力的增加,还可减少血小板第3因子的释放。
如使用恰当,控制用量,一般不会影响凝血功能。
③使红细胞表面覆盖一层右旋糖酐,增加表面电荷,使红细胞相互排斥,避免发生聚集。
④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易于通过狭窄的毛细血管。
⑤在循环中停留时间短,易于排出,故多作为微循环灌流的辅助治疗。
(2)羟乙基淀粉
近年来应用较多的是6%羟乙基淀粉的电解质平衡代血浆,其电解质与血浆相近,含有钠、钾、氯和镁离子,并含有HCO3-,能提供碱储备,是一种较好的血浆增量剂,它不仅具有补充血容量,维持胶体渗透压的作用,尚能补充功能性细胞外液的电解质成分,预防及纠正大量失血和血液稀释后可能产生的酸中毒。
羟乙基淀粉输入体内后,在血中存留率4小时为80%,24小时为60%,24小时后血中浓度逐渐降低,并很快从尿排出。
(3)明胶
明胶是一种蛋白质,可从动物皮胶、骨骼、肌腱中的胶原经水解后提取,其中含有大量羟脯氨酸。
明胶类代血浆自50年代以来不断改进,其胶体渗透压与人血浆白蛋白相近。
但其扩容作用较右旋糖酐和羟乙基淀粉弱。
近年来临床常用的有尿联明胶和琥珀明胶两种溶液。
血浆代用品输用不当,将对机体带来不良影响,如①输用过量造成的凝血机能障碍及肾功能损害;②过敏反应。
右旋糖酐发生率约为0.07-0.1%,羟乙基淀粉约为0.1%,明胶类为0.05-1.0%。
过敏症状严重时应及时给予相应处理,更换液体并用肾上腺素和皮质激素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