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充电最完整教程手把手教你制作无线充电器附电路图
- 格式:docx
- 大小:12.74 KB
- 文档页数:2
自制超简易无线充电器1 引言无线电技术用于通信,已经在全世界流行了近一百年。
从当初的无线电广播和无线电报,发展到现在的卫星和微波通信,以及普及到全球几乎每一个个人的移动通信、无线网络、GPS等。
无线通信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没有无线通信,信息化社会的目标是不可议的。
然而,无线通信传送的都是微弱的信息,而不是功率较大的/能量。
因此许多使用极为方便的便携式的移动产品,都要不定期地连接电网进行充电,也因此不得不留下各种插口和连接电缆。
这就很难实现具有防水性能的密封工艺,而且这种个性化的线缆使得不同产品的充电器很难通用。
如果彻底去掉这些尾巴,移动终端设备就可以获得真正的自由。
也易于实现密封和防水。
这个目标必须要求能量也像信息一样实现无线传输。
能量的传送和信号的传输要求显然不同,后者要求其内容的完整和真实,不太要求效率,而前者要求的是功率和效率。
虽然能量的无线传送的想法早已有之,但因为一直无法突破效率这个瓶颈,使它一直不能进入实用领域。
目前,这个瓶颈仍然没有实质性的突破。
但是如果对传输距离没有严格要求(不跟无线通信比),比如在数cm(本文称微距)的范围内,其传输效率就很容易提高到满意的程度。
如果能用比较简单的设备实现微距条件下的无线传能,并形成商业化的推广应用,当今社会随处可见的移动电子设备将有可能面临一次新的变革。
2 工作原理将直流电转换成高频交流电,然后通过没有任何有有线连接的原、副线圈之间的互感耦合实现电能的无线馈送。
基本方案如图1所示。
本无线充电器由电能发送电路和电能接收与充电控制电路两部分构成。
2.1 电能发送部分如图2,无线电能发送单元的供电电源有两种:220V交流和24V直流(如汽车电源),由继电器J选择。
按照交流优先的原则,图中继电器J的常闭触点与直流(电池BT1)连接。
正常情况下S3处于接通状态。
图2无线电能发送单元电路图当有交流供电时,整流滤波后的约26V直流使继电器J吸合,发送电路单元便工作于交流供电方式,此时直流电源BT1与电能发送电路断开,同时LED1(绿色)发光显示这一状态。
手机无线充电自制教程
手机无线充电是一种很方便的充电方式,本文将为大家分享一个自制手机无线充电器的教程。
让我们开始吧!
材料准备:
1. 一个光圈为3mm的线圈
2. 一个2个USB插头的充电器
3. 一个适配器板
4. 一块适合制作线圈的导线
5. 一个适配器盒子
步骤:
1. 将导线按照线圈的形状编织成一个圆圈。
确保线圈的直径与手机的大小相匹配。
这个线圈将用于无线充电。
2. 将线圈固定在一个合适的适配器板上。
适配器板可以是任何稳固的材料。
将线圈的两端接触到适配器板上。
3. 将两个USB插头分别插入充电器和适配器板上的接口。
4. 将适配器盒子打开,把适配器板和线圈放在里面。
确保线圈与适配器盒子的底部保持一定距离。
5. 将适配器盒子的盖子盖上,确保线圈和适配器板能够稳固地固定在一起。
6. 将充电器插头插入插座,启动无线充电器。
现在,你已经成功地制作了一个手机无线充电器!只需将手机放在适配器盒子上方,手机将开始无线充电。
注意事项:
1. 在制作线圈时,确保线圈的质量和形状。
线圈应该是一个完整的圆圈,没有松动的部分。
2. 在使用无线充电器时,确保适配器盒子和线圈之间没有任何金属或其他物体的干扰,以免影响充电效果。
3. 使用充电器时,务必遵循相关的使用说明和安全操作。
确保合适的电流和电压用于充电器。
希望这个自制手机无线充电器的教程对你有所帮助!享受便捷的无线充电吧!。
无线充电的制作方法无线充电技术是一种允许设备通过电磁场传输电能而无需使用传统的有线连接方式的技术。
它的原理主要基于电磁感应和电磁辐射,可以将电能由发射端传输到接收端,实现无线充电。
无线充电的制作方法主要涉及两个部分:发射端的设计与制作以及接收端的设计与制作。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这两个方面的制作方法。
一、发射端的设计与制作1. 选择适合的发射器件:在设计发射端时,需要选择适合的发射器件,例如用于发射电磁波的电路和天线。
常见的无线充电发射器件包括电感线圈和射频天线。
2. 电路设计:设计发射端的电路时,主要包括功率传输电路和调制电路。
功率传输电路主要用于将电能转换为电磁能,通过电感线圈将电磁能传输给接收端。
调制电路则用于调节功率传输的频率和幅度。
3. 封装设计:为了实现对无线充电设备的保护和便捷使用,需要进行相应的封装设计。
可以选择适合的外壳材料和尺寸,并确保发射端和接收端之间的电磁波能够正常传输。
4. 测试和调试:完成发射端的制作后,需要进行相应的测试和调试。
可以通过测量发射端的输出功率和频率来验证其工作情况是否正常,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二、接收端的设计与制作1. 选择适合的接收器件:在设计接收端时,同样需要选择适合的接收器件,例如用于接收电能的电路和天线。
常见的无线充电接收器件包括电感线圈和整流电路。
2. 电路设计:设计接收端的电路时,主要包括电磁能接收电路和整流电路。
电磁能接收电路主要用于将由发射端传输过来的电磁能转换为电能,通过电感线圈将电能传输到整流电路。
整流电路则用于将交流电能转换为直流电能。
3. 封装设计:同样需要对接收端进行相应的封装设计,以便保护和使用。
可以选择合适的外壳材料和尺寸,并确保接收端和发射端之间的电磁波能够正常传输。
4. 测试和调试:完成接收端的制作后,同样需要进行相应的测试和调试。
可以通过测量接收端的输出功率和效率来验证其工作情况是否正常,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需要注意的是,无线充电技术涉及到电磁辐射和功率传输,对于人体健康和电器设备的安全性有一定的要求。
无线充电已经在电动牙刷、电动剃须刀、无绳电话等部分家电产品中实用化,现在其应用范围又扩大到了智能手机领域及电动汽车和列车领域。
未来可以将无线充电装置安装在办公桌内部,只要将笔记本或PDA 等电器放在桌上就能够立即供电。
以下是四种主要无线充电方式:无线充电方式 充电效率使用频率范围传输距离电场耦合方式电磁感应方式92%22KHz数mm-数cm磁共振方式95%13.56MHz 数cm-数m无线电波方式38% 2.45GHz 数m-1.电磁感应方式无线供电驱动一枚60W电灯泡,效率高达75%。
电磁感应无线充电产品示意图电磁感应方式,送电线圈与受电线圈的中心必须完全吻合。
稍有错位的话,传输效率就会急剧下降。
下图靠移动送电线圈对准位置来提高效率。
目前,市场上支持无线充电的智能手机和充电器大部分都符合总部位于美国的业界团体“无线充电联盟(WPC)”所制定的“Qi”规格。
Qi源自汉语“气功”中的“气”, 无线充电方式包括“磁共振”及“电波接收”等多种方式,Qi采用的是“电磁感应方式”。
通过实现标准化,只要是带有Qi标志的产品,无论是哪家厂商的哪款机型均可充电。
在伦敦利用其最新研发的感应式电能传输技术成功实现为电动汽车无线充电。
在展示过程中,该公司将电能接收垫安装于雪铁龙电动汽车车身下侧,这样电池就可以通过无线充电系统进行无线充电。
电动牙刷无线充电示意图一种无线充电器发送和接收原理图2. 磁共振方式磁共振方式的原理与声音的共振原理相同。
排列好振动频率相同的音叉,一个发声的话,其他的也会共振发声。
同样,排列在磁场中的相同振动频率的线圈,也可从一个向另一个供电。
相比电磁感应方式,利用共振可延长传输距离。
磁共振方式不同于电磁感应方式,无需使线圈间的位置完全吻合。
应用:三菱汽车展示供电距离为20cm,供电效率达90%以上。
线圈之间最大允许错位为20cm。
如果后轮靠在车挡上停车,基本能停在容许范围内。
索尼公司发布的一款样机:无电源线的电视机利用磁场共振实现无线供电的电视机。
完美DIY只需15分钟,超简单无线充电器制作
完美DIY只需15分钟,超简单无线充电器制作
概述:
网上有很多无线电充电器的制作方法,可是大家在动手操作后才会发现,那些太过复杂,要么是电路太过复杂,要么是重要的元器件找不到,要么就是自己的环境不够。
这样很多的因素让热爱DIY的你们望而却步是吗?这里小编给大家介绍一种超简易的无线充电器的DIY方案,让你过过DIY的瘾!
先介绍需要什么工具帮你完成!
一、材料和工具
1、线圈*2
2、磁环*1
3、电阻*1(其实你可以挑一个不太大的就可以,不用刻意找,我用了一个470欧姆的)
4、二极管*1(随便,我用的是IN4001)
5、发光二极管*1
6、三极管(标1300x,x为任意数字,方便吧,你可以在镍氢电池充电器上拆)
7、电池*1
8、如硼磁体*2(用来连接电池,有电池盒当我没说)
二、制作
绕制两个线圈
绕一个电感。
按此电路图连接。
无线充电器电路原理及设计引言无线充电器是一种方便的充电设备,它通过电磁感应实现无线充电,不需要插入充电线即可对充电设备进行充电。
本文将介绍无线充电器的电路原理和设计。
电路原理无线充电器的电路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发射器和接收器。
发射器原理发射器是无线充电器的核心组件,它负责产生并传输电磁场。
发射器电路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 电源模块:负责提供电源给发射器电路。
2. 信号发生器:产生高频交流信号。
3. 驱动电路:将高频交流信号放大并传输到发射线圈。
4. 发射线圈:通过电流在线圈中产生磁场。
发射器原理是利用信号发生器产生高频交流信号,并经过驱动电路放大后,传输到发射线圈。
发射线圈中的电流会产生磁场,这个磁场会传输到接收器中。
接收器原理接收器是无线充电器的另一个重要部分,它用于接收发射器传输的电磁场并将其转化为电能供给充电设备。
接收器电路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 接收线圈:接收发射器传输的磁场并将其转化为电流。
2. 整流电路:将接收到的交流电流转化为直流电流。
3. 电源管理模块:对转化后的直流电流进行管理和分配。
接收器原理是接收发射器传输的磁场,通过接收线圈将其转化为交流电流,并经过整流电路转化为直流电流。
电源管理模块对直流电流进行管理和分配,以供给充电设备使用。
电路设计无线充电器的电路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1. 电流和电压要匹配: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的电流和电压需要匹配,以确保能够有效传输电能。
2. 效率和损耗控制:设计时要考虑电能的传输效率和损耗,减少能量的浪费。
3. 安全性: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充电器的安全性,防止电流过大或其他安全事故发生。
4. 尺寸和成本:设计时要考虑充电器的尺寸和成本,选择合适的元件和材料。
电路设计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并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和优化。
总结本文介绍了无线充电器的电路原理和设计。
通过了解发射器和接收器的原理,可以更好地理解无线充电器的工作原理,并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各种关键因素。
简易无线充电系统DIY设计方案1、原理简介无线充电系统主要利用电磁感应原理。
电磁感应方案就是利用变压器原理,通过初、次级线圈的感应来实现电能的传输。
基于这种方式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主要有三大部分组成,即能量发送端、无接触变压器、能量接收端。
当发送线圈中通以交变电流,该电流在将在周围介质中形成一个交变磁场,接收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可供电给移动设备或者给电池充电。
这种方案的特点是能量接收端和次级线圈相连,可灵活移动,电路简单,易于实现,可用于距离要求不高但又不需要机械和电气连接的场合。
2、系统设计2.1总体设计无线充电系统由电源电路、高频振荡电路、高频功率放大电路、发射、接收线圈和高频整流滤波电路5 部分组成,系统框架如下图(1)所示,最后给可充电电池充电。
从无线电路传输的原理上看,电能、磁能随着电场与磁场的周期变化以电磁波的形式向空间传播,要产生电磁波首先要有电磁振荡,电磁波的频率越高其向空间辐射能力的强度就越大,电磁振荡的频率至少要高于100KHZ,才有足够的电磁辐射。
2.2 高频振荡电路设计用CMOS 电路六反相器CD4069 的晶体振荡电路CD4069 构成的两种晶体振荡电路如图(2)所示用CD4069产生高频振荡比LC振荡电路的效果要好2.3 功率放大器的设计电路如图(3)所示场效应管属于电压控制元件,是一种类似于电子管的三极管,与双极型晶体管相比,场效应晶体管具有输入阻抗高,输入功耗小,温度稳定性好,信号放大稳定性好,信号失真小,噪声低等特点,而且其放大特性也比电子三极管好,图(3)功率场效应管电路中三个电阻R1、R2、R3 并联接到场效应管的栅极G,前级的高频振荡电路也接到G;原级S 直接接地;漏极D 接LC 振荡电路,其谐振频率和前级的高频振荡频率相同。
2.4发射、接收线圈电路流程图4 如下所示发射和接收线圈都采用直径0.5ram左右的漆包线绕12 匝,线圈直径约为80r。
发射模块的作用是将直流能量高效率地转换为射频功率信号,以便接收电路能够充分利用能量接收模块是在接收到前级的能量后对其进行处理的模块。
实用无线充电器设计[附电路图]
•基本功能是通过线圈将电能以无线方式传输给电池。
只需把电池和接收设备放在充电平台上即可对其进行充电。
实验证明.虽然该系统还不能充电于无形之中.但已能做到将多个校电器放置于同一充电平台上同时充电。
免去接线的烦恼。
1 无线充电器原理与结构
无线充电系统主要采用电磁感应原理,通过线圈进行能量耦合实现能量的传递。
如图1所示,系统工作时输入端将交流市电经全桥整流电路变换成直流电,或用24V直流电端直接为系统供电。
经过电源管理模块后输出的直流电通过2M有源晶振逆变转换成高频交流电供给初级绕组。
通过2个电感线圈耦合能量,次级线圈输出的电流经接受转换电路变化成直流电为电池充电。
•2.2 发射电路模块
如图3,主振电路采用2 MHz有源晶振作为振荡器。
有源晶振输出的方波,经过二阶低通滤波器滤除高次谐波,得到稳定的正弦波输出。
经三极管13003及其外围电路组成的丙类放大电路后输出至线圈与电容组成的并联谐振回路辐射出去.为接收部分提供能量。
•2.2 接收电路模块
测得与电容组成的并联谐振回路的空芯耦合线圈的线径为0.5 mm,直径为7 cm,电感为47 uH,载波频率为2 MHz。
根据并联谐振公式得匹配电容C约为140 pF。
因而.发射部分采用2MHz有源晶振产生与谐振频率接近的能源载波频率。
2.3 充电电路。
[键入文字]
diy 无线充电让手机永不缺电
到目前为止,虽然无线充电技术已经开始逐渐被大家所熟悉,但是市面上大部分的智能手机本身并不支持无线充电功能。
其实无线充电并不是什么非常复杂的技术,只是在智能手机内部添加一对用来传输和接收电流的线圈组成一个小磁场。
只要了解了它的原理,就可以通过非常便宜的手段手动为自己的智能手机增加这个功能。
因此,自己DIY 出无线充电功能不仅能够让我们的手机时刻都在充电,还能让自己充满了成就感。
下面一起来了解diy 无线充电怎么制作。
我们一起来看看外置模块和内置模块两种不同无线充电模块的安装方法,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
diy 无线充电外置模块
1、将模块贴在离MicroUSB 接口比较的地方;
2、将模块上的MicroUSB 或Lightning 接口连接到手机上;
3、如果接收器上有双面胶,可以直接将其粘到手机的背面。
要是没有附带的话,就要自己想办法了;
4、选到最合适的位置,注意不要让连接线的部分有翘起的现象;
1。
(一定要谨慎操作)动手能力不强者请谨慎操作,有烧手机的概率,正负极别弄反了。
理论上试用市面上任何手机,也可以说是万能无线充电。
正负极我在图中已经标明本部分设定了隐藏,您是楼主,以下是隐藏的内容1、首先在网上买了个软套和石头套装,把软套放到石头上,拿出套装中的四个金属片(石头上有四个磁力点),固定在石头上,然后把带线圈那个电路板中的线圈放到四个点的中心位置,然后用铅笔把线圈和四个金属片的位置画好。
2、打磨的过程就不多说了,基本上电路板线圈四个触电下到打磨完的位置是平的,四个触点和线圈我用粘得牢胶固定。
在这里特别说一句,我的线圈和别人安装额不一样,我是翻过去安装的,你们也可以正常的安装,我只不过是为了更平整而已,不过在性能上是一样的。
3、电路板的末端处的焊点是正极,中间位置的焊点是负极不要接反了,不然你会看到砖头(如果接反你只能开后盖拔电池了或许能活起来)。
如果自己不懂找个会万用表的测一下,不要自己硬来。
同事的手机接反了,居然打出了蓝色电火花还能用,手机质量还可以吧。
好怕怕还好我的一次过。
4、micro usb插头打磨,把头中的金属导线拔出来,按照图上进行打磨,打磨后的情况是完全插入手机micro usb口后能留出一毫米左右,因为之后要用胶粘合固定需要接触面大点。
再找一块硬点的塑料进行打磨,打磨的形状基本和软套的micro usb口处一致,也可以小点。
找两根细铜丝,把两根铜丝嵌入塑料里(你是用电烙铁热熔进去还是用刀刻出小槽嵌进去就看你的了),然后再把这两根铜丝再插入打磨完的micro usb头里,铜丝插入之前需要用钳子掐扁点才能插入,micro usb头用二合一胶固定在硬塑料上(之所以选用二合一胶是因为它凝固后会很硬很结实),一左一右两个导线触点,正负极我在图上已经标出来了。
5、两个主要部分已经做完了,接着需要连接,找根排线,我用的是电脑公司修显示器用的排线,很薄,按照正对正负对负的方式把线圈的电路板和打磨完的m icro usb头连接起来,插到手机上,再把套装中的那个灰色的屏蔽贴纸沾到线圈的后面,不然是不会有电的,放到石头上测试一下,正常现在已经可以充电了。
自制超简易无线充电器
无线充电器简介
无线充电器是指不用传统的充电电源线连接到需要充电的终端设备上的充电器,采用了最新的无线充电技术,通过使用线圈之间产生的磁场,神奇的传输电能,电感耦合技术将会成为连接充电基站和设备的桥梁。
无线充电器特点
1、从理论来说,无线充电技术对人体安全无害处,无线充电使用的共振原理是磁场共振,只在以同一频率共振的线圈之间传输,而其他装置无法接受波段,另外,无线充电技术使用的磁场本身就是对人体无害的。
但无线充电技术毕竟是新型的充电技术,以迈源科技的无线充电器来说,很多人都会担忧无线充电技术会像当初Wi-Fi和手机天线杆刚出现一样,其实技术本身是无害的。
2、无线充电技术利用磁共振在充电器与设备之间的电场和磁场中传输电能,线圈和电容器则在充电器与设备之间形成共振。
3、这一系统可以在未来得到广泛应用,例如针对电动汽车的充电区以及针对电脑芯片的电量传输。
采用这项技术研制的充电系统所需要的充电。
无线充电器的制作方法无线充电器的制作方法无线充电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迅猛的一项科技,其方便性和实用性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无线充电器的制作方法相对简单,只需准备好相关材料和工具,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即可。
首先,准备材料和工具。
制作无线充电器所需的材料包括:无线充电电路板、电力变压器、线圈、电容器、电阻、开关等。
工具包括:焊接工具、螺丝刀、线切割工具、电工胶布等。
其次,组装无线充电器的外壳。
选择一个合适的外壳,可以是塑料或金属材质,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来定制。
将电路板放入外壳中,确保连接口和孔位与外壳相匹配。
接下来,进行电路连接。
将电容器、电阻、开关等元件根据无线充电器电路图的要求连接到电路板上。
使用焊接工具将各元件焊接在一起,确保连接牢固,不会松动。
然后,在无线充电器电路板上焊接线圈。
选择一个合适大小的线圈,将其固定在电路板上的特定位置。
线圈的数量和形状取决于所需的充电功率和充电设备的规格。
完成线圈的焊接后,接下来是安装电力变压器。
电力变压器是将电能转化为电磁能的重要元件,负责将电源充电器的交流电转换为适合无线充电器运行的直流电。
在安装电力变压器时,需要仔细连接变压器的输入和输出端口。
输入端口连接到外部电源,输出端口则连接到无线充电器电路板上的相应位置。
最后,进行测试和调试。
将无线充电器连接到电源上,打开开关,观察是否正常工作。
如果无法正常工作,可以使用万用表等工具检查各元件的连接是否正确。
如果一切正常,无线充电器制作就完成了。
此时,将无线充电器放在手机等支持无线充电的设备上,即可实现快速、便捷的无线充电功能。
总结起来,制作无线充电器的方法包括准备材料和工具、组装外壳、进行电路连接、焊接线圈、安装电力变压器以及测试和调试。
当然,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但只要细心操作,遵循相应的步骤,相信大家都能顺利完成无线充电器的制作。
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希望本文的制作方法对大家有所帮助。
手把手教你DIY太阳能无线充电器
本设计使用方便,适用于大部分可以接受电磁场的用电器,使用非常方便简单,当太阳出来的时候还能获得免费的电量。
先看看设计的整体方框图:
步骤1:设计原材料
制作太阳能无线充电器材料
1.太阳能电池板EC0-WORTHY
2. 蓄电池GH12V24AH
3.无线充电模块
4. 逆变器SAA-1000
5.12v 蓄电池保护板
6.电压控制器模板WARMSPACE
7.漆包线
制作太阳能无线充电器工具1 烙铁、2 烙铁架、3 吸锡器、焊锡、4 松香、5 镊子、6 尖嘴钳、7 偏口钳、8 老虎钳、9 剥线钳、10 万用表、11 高温海绵、12 胶枪、13 胶棒、14 绝缘胶带、15 多功能螺丝刀
步骤2:无线充电的原理
本设计利用太阳能进行供电(使用的是12v100w 大功率太阳能板,电量充足),在电池板后方加入了稳压电路。
当电压过大时进行12v 稳压、可以保护后级电路不会烧坏,当电压过低时关闭电路、防止电量回流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为了晚上太阳能板不能发电的缺陷,本设计加了12v 的电池(电池选用的是离子电池,安全可靠不易爆炸)。
将太阳能和电池的电量都给无线发射模块进行电于磁场的转换(又叫供电发射模块能发射一个较大的电。
DIY⼿机⽆线充电器,包括LGT8F690A单⽚机源码,PCB,等资料注:本内容不是⼴告,只是觉得这个MCU⽐较有性价⽐⽽已制作出来的实物图如下:pcb源⽂件:LGT8F690A单⽚机源程序如下:1. #include "allinone.h"2. #include "lgt8f690a_qiwc.h"3.4.5. //充电过程中最⼤电流阈值6. #define i_threshold 807.8. //运⾏过程中温度阈值9. #define t_threshold 50010.11. //充电过程中出现异物时输出功率与接收功率差的阈值12. #define fod_threshold 280013.14. // QI通讯指⽰灯15. #define QLED_COM_ON() CMOE = 116. #define QLED_COM_OFF() CMOE = 017.18. // Import external definitions19. extern void init_modules(void);21. // 系统供电指⽰灯开22. void qled_power_on()23. {24. LATA6 = 0;25. }26.27. // 系统供电指⽰灯关28. void qled_power_off()29. {30. LATA6 = 1;31. }32.33. // Qi长暂停请求指⽰灯开34. void qled_lto_on()35. {36. LATB5 = 0;37. }38.39. // Qi长暂停请求指⽰灯关40. void qled_lto_off()41. {42. LATB5 = 1;43. }44.45. // Qi异物检测指⽰灯开46. void qled_fod_on()47. {48. LATC0 = 0;49. }50.51. // Qi异物检测指⽰灯关52. void qled_fod_off()54. LATC0 = 1;55. }56.57. // Qi降功率请求指⽰灯开58. void qled_pdec_on()59. {60. LATA1 = 0;61. }62.63. // Qi降功率请求指⽰灯关64. void qled_pdec_off()65. {66. LATA1 = 1;67. }68.69. // Qi升功率请求指⽰灯开70. void qled_pinc_on()71. {72. LATA4 = 0;73. }74.75. // Qi升功率请求指⽰灯关76. void qled_pinc_off()77. {78. LATA4 = 1;79. }80.81. // main program start82. // ==========================================83. int main(void)84. {85. // Device initialization87.88. wdtReset();89. wdtStop();90. t2c1OutputEnable();91. t2c1nOutputEnable();92. t2c2OutputEnable();93. t2c2nOutputEnable();94. acEnable();95. dapEnable();96.97. // Qi相关初始化98. qiwc_init();99. qiwc_set_ithreshold(i_threshold); 100. qiwc_set_tthreshold(t_threshold); 101. qiwc_set_fthreshold(fod_threshold); 102.103. // 关闭Qi通讯指⽰灯104. // QLED_COM_OFF();105.106. while(1)107. {108. // Qi协议处理109. qiwc_loop();110. }111.112. return 0;113. }114.。
DIYer: madzero制作时间: 3天制作难度: ★★★☆☆GEEK指数: ★★★☆☆本文由作者授权,原文首先发布在煮机网双向电梯• 1 材料• 2 拆取所需零件• 3 上盖• 4 下盖• 5 合体• 6 成果展示•7 一次失败的尝试•8 另一次失败的尝试•9 改进型•10 总结•11 DIYer签到处做这个作品的初衷是我的Veer的续航能力让人欲哭无泪,连续看8小时电子书都成了奢望。
其实不止是小薇,现在包括iPhone在的几乎所有智能机,续航都不怎么给力,于是移动电源这种产品开始大行其道。
不过小薇的数据线非常特殊,体积大、价格高,经常插拔还容易造成触点松动,小薇使用移动电源还涉及到线路的改造,更何况同时带着移动电源和数据线也相当的麻烦。
要知道小薇天生可是用点金石充电的。
点金石知道么?那可是palm/hp手机的大杀器,只要把手机往点金石上轻轻一放,就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了,让那些什么插头插座插拔操作统统见鬼去吧。
可是点金石却必须连接在一条电线上,充其量买两个点金石,一个放家里,一个摆办公室,要是碰到短途出差、开会神马的可怎么办呢?如果能将点金石随身带着该多好啊!1材料〇DC5v 1.5A以上的锂电升压电路1片33元〇DC5v 锂电池充电电路1片7元〇Palm点金石2个24元〇点金石充电后盖1个14元〇聚合物锂电池(带保护电路)1片19元〇DC 5v 1A双掷电磁继电器1只3元〇塑料盒1个5元〇另备DV5V 1.5A电源1个、micro接口线一条(质量要好)、线材若干、工具若干。
若想用非palm手机实现无线移动电源,还得多准备一个点金石充电后盖,把普通手机改造成能用点金石的手机,改造参考/zOyotNp,在此不表。
在这里升压板我选择的是YZX的2A版本,贵是贵了些,至少真材实料。
充电板则直接拆了个座充。
2拆取所需零件拆开各个零件。
这一个步骤实际上依然是材料的准备,把成品拆开,取出需要的部分。
点金石后盖的拆法也可以参考/zOyotNp,用电吹风对着后盖的背面(写着PLAM的那面)均匀的猛吹,直到手指摸着有触点的那面比较烫手了,再迅速揭开黑色的贴纸,要注意贴纸下面有层金属片也一起揭下来。
无线充电系统电子电路设计图典藏版1. 前言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以及人们对电子产品无线化的需求越来越高,无线充电技术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无线充电是对传统有线充电方式的一次革命性突破,其便捷性、效率性以及环保性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无线充电技术的应用涉及到多个领域,例如智能手机、智能手表、汽车和医疗器械等。
在无线充电系统的设计中,电子电路的设计是非常关键的一部分。
本文将从电子电路的角度来介绍无线充电系统的设计,并提供一些常用的电路设计图典藏,以供读者参考。
2. 无线充电系统电子电路设计原理无线充电系统的本质是利用变压器的原理,在传输电能的同时对电池进行充电。
其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发送端和接收端。
2.1 发送端电路设计原理无线充电的发送端主要由以下两个部分组成:•发送线圈:发射线圈主要是由一定数量的线圈所组成的,通过激励电路驱动,能够产生一定频率的磁场。
在这个过程中,当主线圈中的电流变化时,会产生磁场,而这个磁场会在空间传播,进而作用在接收线圈中产生电感耦合。
•发送激励电路:发射线圈的激励电路是一种用来把电源的直流电转换成高频交流电的电路,其主要功能是将能量传输到接收线圈中,从而实现无线充电的目的。
接收端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接收线圈:接收线圈也是由一定数量的线圈所组成,可以接收到发送端发送出的磁场,并产生电感耦合。
•整流电路:无线充电效率的提高需要通过使用高效的整流电路。
整流电路主要是将接收到的变化电场转换成直流电,驱动电池进行充电。
•保护电路:保护电路主要是为了防止电池过充、过放以及过流等情况的出现,确保充电的安全。
3. 无线充电系统电子电路设计原则在设计无线充电系统的电子电路时,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尽量降低损耗:无线充电过程中会有一定的能量损耗,因此应该尽可能地降低电路损耗,提高充电效率。
•考虑传输距离:无线充电距离是有限制的,因此需要在设计电路的时候考虑传输距离,尽可能地提高传输能力和传输距离。
实用无线充电器设计[附电路图]
基本功能是通过线圈将HH以HH方式传输给电池。
只需把电池和接收设备放在充电平台上即可对其进行充电。
实验证明.虽然该系统还不能充电于无形之中.但已能做到将多个校电器放置于同一充电平台上同时充电。
免去接线的烦恼。
1 无线充电器原理与结构
无线充电系统主要采用电磁感应原理,通过线圈进行能量耦合实现能量的传递。
如图1所示,系统工作时输入端将交流市电经全桥整流电路变换成直流电,或用 24V 直流电端直接为系统供电。
经过HH模块后输出的直流电通过2M有源晶振逆变转换成高频交流电供给初级绕组。
通过2个HH线圈耦合能量,次级线圈输出的电流经接受转换电路变化成直流电为电池充电。
2.2 发射电路模块
如图3,主振电路采用2 MHz有源晶振作为振荡器。
有源晶振输出的方波,经过二阶低通滤波器滤除高次谐波,得到稳定的正弦波输出。
经三极管13003及其外围电路组成的丙类放大电路后输出至线圈与电容组成的并联谐振回路辐射出去.为接收部分提供能量。
2.2 接收电路模块
测得与电容组成的并联谐振回路的空芯耦合线圈的线径为0.5 mm,直径为7 cm,电感为47 uH,载波频率为2 MHz。
根据并联谐振公式得匹配电容C约为140 pF。
因而.发射部分采用2MHz有源晶振产生与谐振频率接近的能源载波频率。
充电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