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课课练(含答案)--第四单元整理与练习(2)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课课练(含答案)--第四单元整理与练习(2)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课课练(含答案)--第四单元整理与练习(2)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课课练(含答案)--第四单元整理与练习(2)

整理与练习(2)

1. 用分数表示下面各题的商,是假分数的化成整数或带分数。12÷7 50÷3 11÷12 25

÷5 2. 直接把下列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的保留两位小数)

8385969410

3

3. 一块菜地3公顷,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多少公顷?其中4份种

土豆,种土豆的面积占这块菜地的几分之几?

参考答案

1.751 16321211 5

2.0.375 0.625 0.67 0.44 0.3

3.3÷5=53(公顷) 4÷5=5

4

答:每份是53公顷,其中4份种土豆,种土豆的面积占这块菜地的54。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方程 1、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2、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3、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等式>方程 4、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这是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这也是等式的性质。 5、求方程中未知数的过程,叫做解方程。解方程时常用的关系式: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6、五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等于中间的一个数的5倍。奇数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个数=中间数 7、4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等于中间两个数或首尾两个数的和×个数÷2(高斯求和公式) 8、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思路:A、审题并弄懂题目的已知条件和所求 问题。B、理清题目的等量关系。C、设未知数,一般是把所求的数用X表示。D、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E、解方程F、检验 G、作答。

第二单元确定位置 1、确定位置时,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确定第几列一 般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 2、数对(x,y)第1个数表示第几列(x),第2个数表示 第几行(y),写数对时,是先写列数,再写行数。 3、从地球仪上看,连接北极和南极两点的是经线,垂直于 经线的线圈是纬线,经线和纬线、分别按一定的顺序编排表示“经度”和“纬度”,“经度”和“纬度”都用度(°)、分(′)、秒(″)表示。 4、将某个点向左右平移几格,只是列(x)上的数字发生 加减变化,向左减,向右加,行(y)上的数字不变。举例:将点(6,3)的位置向右平移2个单位后的位置是(8,3),列6+2=8;将点(6,3)的位置向左平移2个单位后的位置是(4,3),列6-2=4。 5、将某个点向上下平移几格,只是行(y)上的数字发生 加减变化,向上减,向下加,列(x)上的数字不变。举例:将点(6,3)的位置向上平移2个单位后的位置是(6,5),行3+2=5;将点(6,3)的位置向下平移2个单位后的位置是(6,1),列3-2=1。

二年级下册语文全册练习题

第一单元 班级:姓名:得分: 一、拼一拼,写一写。(10分) zhōnɡyúshìjièhūhuàn mián yījiěshǒu sǔn yáyěcài wēi xiào shūdiàn zhúsǔn 二、拼一拼,读一读,连一连。(5分) méi ɡuīxīshēnɡlāo dɑo zīrùn nèn lǜ 唠叨玫瑰牺牲嫩绿滋润三、给下面的偏旁找朋友(8分) 扌:氵: 木:艹: 四、形近字组词。(8分) 探()彩()芽()射()深()菜()呀()谢()烧()静()换()呼()浇()净()唤()乎()

五、瞧,我搭配多恰当。(9分) 的春天的天空的枝条 的阳光的小溪的田野 的叶子的笋芽的世界 六、你能给词语重新排排队吗?(8分) 1、我们快乐的时光这一起度过 2、王老师的好老师是我们 七、我找到春天啦(8分) ()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吧? 早开的()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吧?树木吐出点点(),那是春天的()吧? 解冻的小溪(),那是春天的()吧? 八、默写古诗《草》,并完成练习。(8分) 离离,。 ,。 1、《草》的作者是()代诗人(),他写这首诗时只有()岁。 2、诗句中的“岁”是()的意思,

()与()互为反义词。 九、积累展示台。(8分) 春天多美呀!你能写出多少描写春天的词句? 好词: 好句: 十、阅读魔方。(10分) 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我们仔细地找啊,找啊。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解冻小溪丁丁冬冬,那是春天琴声吧? 1.“我们”找到、、、。 2.连线。 小草眼睛 野花琴声 嫩芽眉毛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课课练(直接打印版)

1 找春天 一、看拼音写词语。 tuō xiàjiě dònɡxī shuǐmián yī tàn tóu yáo tóu yě huāduǒcánɡ 二、按课文容填空。 1、春天来了!我们几个孩子,_______棉袄,________家门,________田野,去_______春天。春天像个___________________,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我们________地找啊,找啊。 2、春天来了!我们______到了她,我们______到了她,我们______到了她,我们______到了她。她在柳枝上_________,在风筝尾巴上_________;她在喜鹊、杜鹃__________,在桃花、杏花 __________…… 3、我还发现()是春天的使者。小鸟叽叽喳喳,那是春天的()吧? 三、回答问题。 1、春天来了!春天来了!(你从两个感叹号中体会回到什么?) -------------------------------------------------------------------------- 2、小草从地下_______________,那是春天的_________吧?这里作者把小草比作春天的 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________吧?这里作者把比作 树木_____________嫩芽,那是春天的________吧?这里作者把比作 _________的小溪______________,那是春天的_________吧?这里作者把比作 2 古诗两首 一、听写生字并组词。 二、默写古诗。 1、草(诗人---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宿新市徐公店(_____·___________) 篱落疏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追黄蝶,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按课文容填空。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方程 1、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2、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3、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等式>方程 4、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这是等式的性质。 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这也是等式的性质。 5、求方程中未知数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解方程时常用的关系式: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注意:解完方程,要养成检验的好习惯。 6、五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等于中间的一个数的5倍。奇数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个数=中间数 7、4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等于中间两个数或首尾两个数的和×个数÷2(高斯求和公式) 8、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思路:A、审题并弄懂题目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B、理清题目的等量关系。C、设未知数,一般是把所求的数用X表示。D、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E、解方程F、检验G、作答。 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 1、从复式折线统计图中,不仅能看出数量的多少和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而且便于这两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 2、作复式折线统计图步骤: ①写标题和统计时间;②注明图例(实线和虚线表示); ③分别描点、标数;④实线和虚线的区分(画线用直尺)。 注意:先画表示实线的统计图,再画虚线统计图。不能同时描点画线,以免混淆。(也可以先画虚线的统计图) 第三单元公倍数和公因数 1、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一个数最大的因数等于这个数最小的倍数。 2、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用符号[ ,]表示。几个数的公倍数也是无限的。 3、两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两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用符号( , )。两个数的公因数也是有限的。 4、两个素数的积一定是合数。举例:3×5=15,15是合数。 5、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一定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的倍数。举例:[6,8]=24,(6,8)=2,2 4是2的倍数。 6、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倍数关系的两个数,最大公因数是较小的数,最小公倍数是较大的数。举例:15和5,[15,5]=15,(15,5)=5

二年级数学下练习题(一)

二年级数学下练习题(一) 1、下面是某地区某月份天气情况。请根据统计情况把表格填完整,并回答问题。 (1)这个地区这个月份()天最多。 (2)晴天比雪天多()天。 (3)这个地区这个月最可能是什么季节? 2、二(1)班同学喜欢体育运动项目情况统计如下: (1)完成统计表。 (2)喜欢()的人数最多,喜欢()的人数最少。 (3)喜欢拍球和喜欢跳绳的相差()人。 (4)你还能提出一个问题并解答吗? 3、分一分,画一画,填一填。 (1)每2个分一份,分成了()份。 (2) 12个△,平均分成3份,每份分()个。 (4)看图填空。 一共有()个苹果,如果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个;如果每个小朋友分到3个,可以分给()个小朋友。 5、有()朵花,平均插入2个花瓶里,每个花瓶插()朵。 6、将24根分一分,填一填。

(1)平均分成4份,每份分( )根。 (2)平均分成6份,每份分( )根。 (3)平均分成8份,每份分( )根。 7、有12颗五角星,先分一分,再填一填。 ☆ ☆ ☆ ☆ ☆ ☆ ☆ ☆ ☆ ☆ ☆ ☆ 8、读出下面的除法算式。 12 ÷ 2 = 6 读作:( ) 8 ÷ 4= 2 读作:( ) 6 ÷ 2 = 3 读作:( ) 9、看图写算式。 (1) ○ ○ ○ ○ ○ ○ ○ ○ ○ ( )÷( )=( )(份) (2)△△ △△ △△ △△ △△ △△ △△ △△ ( )÷( )=( )(份) 10、连一连。 8 ÷ 4 5个3的和 16 ÷ 4 把18平均分成3份 3 × 5 4个6的和 6 × 4 16除以4 18 ÷ 3 被除数是8,除数是 11、填一填。 5 ×( )= 20 2 ×( )= 4 4 ×( )= 12

二年级下册语文课课练

二年级下册语文课课练 班级: 姓名: 1 找春天 一、看拼音写词语。 tuō xià jiě dònɡ xī shuǐ mián yī ( ) ( ) ( ) ( ) tàn tóu yáo tóu yě huā duǒ cánɡ ( ) ( ) ( ) ( ) 二、按课文内容 填空。 1、春天来了!我们几个孩子,_______棉袄,________家门,________ 田野,去_______春天。春天像个___________________,遮遮掩掩,躲 躲藏藏。我们________地找啊,找啊。 2、春天来了!我们______到了她,我们______到了她,我们______到 了她,我们______到了她。她在柳枝上_________,在风筝尾巴上 _________;她在喜鹊、杜鹃__________,在桃花、杏花 __________…… 3、我还发现( )是春天的使者。小鸟叽叽喳喳,那是春天的 ( )吧? 三、回答问题。 1、春天来了!春天来了!(你从两个感叹号中体会回到什么?)----- -------------------------------------------------------------- ------- 2、小草从地下_______________,那是春天的_________吧?这里作者 把小草比作春天的

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________吧? 这里作者把 比作 树木_____________嫩芽,那是春天的________吧?这里作者把 比作 _________的小溪______________,那是春天的_________吧?这里作 者把 比作 2 古诗两首 一、 1、草(诗人---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宿新市徐公店(_____?___________) 篱落疏疏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追黄蝶,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按课文内容填空。 1、这两首诗都是描写 季景色的。 2、《草》是 朝大诗人 写的,诗中“ , 。”句最为有名,它描写了草顽强的生命力。诗中 还有一对反义词,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3、《宿新市徐公店》描写了种景物,分别是( )。诗中最有意思的一句是 , 。 3 笋芽儿 一、看拼音写词语。 shān ɡānɡ shì jiè sǔn yá hǎn jiào hū huàn ( ) ( ) ( ) ( )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课课练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课课练 1.古诗二首 基础再现 一.看拼音写词语 ér tóng xiāng cūn bì lǜ huà zhuānɡ jiǎn dāo 二.比一比,再组词。 碧( ) 裁( ) 诗()村() 壁( ) 栽( ) 待()树() 三.选择正确的生字,并用√标出。 (1)草长莺飞二月天,(拂佛)(提堤)杨柳醉春烟。 (2)碧玉(妆壮)成一树高,万(条绦)垂下绿丝(条绦)。 四. 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咏柳》和《村居》两首诗都是描写春天的古诗,作者也都生活在唐代。( ) (2)《咏柳》这首诗中把柳叶比作丝带,把柳条比作碧玉,把柳树写得非常美。( ) (3)“黄莺(yēng)、喝醉(zuì)、咏(rǒng)柳、裁(cái)剪”这四个读音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 阅读提高 五.课内阅读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选择 (1)“忙趁东风放纸鸢”中“纸鸢”的意思是( ) A.蝴蝶 B.燕子 C.风筝

(2)“东风”指的是() A.春风 B.东边刮来的风 C. 吹向东边的风 (3)“拂堤杨柳醉春烟”中的“春烟”指() A.春天的烟雾 B.春天的水汽 C.做饭燃起的烟 2.我知道这首诗描写的是(填写季节),我是从诗句中的“”看出来的。 3.这首诗描写人物活动的句子是:,诗中的人物是,活动是,时间是,诗人选写的儿童、东风、纸鸢为美好的春光平添了几分生机和希望。 六.课外阅读 春天来了 冬天已经过去了,春天不知不觉地来到我身旁。 春天在树枝上。嫩芽悄悄地钻出来,把枝条打扮得绿油油的。 春天在花园里。花开了,有红的、粉的、紫的、金黄的……五彩缤纷,真美丽啊!最吸引人的是蝴蝶花,像一群展开翅膀的花蝴蝶,在翩翩起舞。 春天在辽阔的田野里()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植的蚕豆和油菜()已经开出白色和金色的小花()散发出一阵阵清香() 1. 把短文空白处加上合适的标点。 2. 仿写词语。 例:绿油油(ABB式) 例:一阵阵清香一()()葡萄一()()草地 3. 读短文,并填写正确的词语。 冬天过后,来了。花园里开满了的花。花的上方有蝴蝶在。田野里,和也开出了花,真清香! 4. 看,春天来到了你家的小区里,小区里有哪些变化呢?写一写。 拓展训练 七、下面的诗句中不是 ..描写春天的是() A.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B.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C.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D.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完整版

五年级下册 数 学 教 案 缑氏镇中心小学

第一单元简易方程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学方程的知识,是在五年级(下册)“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编排的。第一次教学方程,涉及的基础知识比较多,教学内容分成三部分编排。第1—2页教学等式的含义与方程的意义,根据直观情境里的等量关系列方程。第3—11页教学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列方程解答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第12—14页全单元内容的整理与练习。本单元安排了关于等式性质的内容,分两段教学:第一段是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结果仍然是等式;第二段是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数,结果仍然是等式。在每一段教学等式的性质以后,都及时让学生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二、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结合具体的情境,认识等式和方程,了解等式与方程的关系;探索并理解“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学会解只含有加法或减法运算的简单方程。接着探索并理解“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学生解只含有乘法或除法运算的简单方程;会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整数、小数的认识及其四则计算的学习,积累了较多的数量关系的知识,并学会了用字母表示数。我们在教学时,要让学生有效地参与学习和探索活动,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理解方程的含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比较,由具体到抽象理解等式的性质。 四、教学目标要求: 1.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会列方程解答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方程的过程。 五、教学重点:理解等式的性质,能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六、教学难点:会列方程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 七、教学准备:多媒体、挂图、小黑板等。 八、课时安排:12课时

最新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练习题(打印版)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练习题(打印版) 一、口算 380-200= 28÷4= 43+50= 6×7= 87-55= 51÷7= 37+45= 71-26= 1600-700= 5900-2000= 74+32= 120+50= 二、填空 1、长方形有四个()角,长方形()边相等。 2、四千写作:()三千零七写作:() 3、按照从小到大排列下面各数:3050、5030、5003、350、3500、53 , ( )<()<()<()<()<() 4、选择合适的单位填空(km、m 、dm、cm、mm) 数学本厚约5()二年级的小红高128()深圳到广州大约120()一棵大树高9()5、选择合适的符号(“<”“>”“=”) 1km ( )100m 999( )1000 20cm( )2dm 6、在计算35-35÷7 时,要先算()法,再算()法。 三、判断题 1、在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锐角比直角大。() 3、五位数都比四位数大。() 4、学校的操场跑道约200 mm。() 5、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四、1脱式计算 86-(23+46)= 63-42÷7= 1000-132-452= 896-253+74= 2、竖式计算并验算。 457+326= 4100-648= 36÷4= 261+425= 56×6= 五、应用题 ①小兵有32张动物邮票,每页放6张,可以放几页,还剩多少张?

②30个同学要栽树60棵,已经栽了25棵,剩下的分给5个小组栽,平 均每个小组栽树多少棵? ③商店运进7 箱粉笔,每箱8 盒,其中白粉笔30 盒,其余是彩色粉笔,彩色粉笔有多少盒? ④菜园里有大白菜680棵,上午运走265棵,下午运走284棵,菜园里还有大白菜多少棵? ⑤三班44名同学去旅游,中型客车每辆坐24人,小车每辆4人,请你安排一下,可以派几辆大车,几辆小车? ⑦同学们参加劳动。二(1)班去了26人,二(2)班去了38人,每8人编成一组,可以编几组? ⑧有45人去东湖游玩。其中15人去参观植物园,剩下的去划船,每条船坐6人,需要几条船?⑨李老师有50元钱。买3个小足球用去了36元,剩下的钱正好买2副球拍,每副球拍多少钱?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综合练习题(二) 一、填空题 1、()个一百是一千,一万里面有()个千。 2、1km=()m ,1分=()秒,4000cm=()dm。 3、选合适的单位填在()里; 一个小朋友高150()桌子高7() 一节课时间是40()一条铁路长1000() 4、3084是由()个千、()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5、从右边起,第三位是()位,第四位是()位。 6、一个五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位,最高位是百位的数是()位数。 7、在○里填>或<。1003○9993968○4001900克○2千克 8、把7903、7930、9730、973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 9、()-8=724+()=4264-()=46 12、在20-63×9中,先算()法,再算()法。 二、1、口算

(word完整版)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课课练(习题)最新版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课课练(习题)最新版 1.古诗二首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在下面打“√”。 化妆(zhuānɡzuānɡ) 丝绦(tiáo tāo) 裁剪(cái chái) 2、读拼音写词语。 gǔ shī cūn jūér tóng bì yù ǎn dāo 3、照样子给下面的字组词,然后加偏旁变新字,再组词。例:寸 (一寸)录() 村(村子)______ () 女 ( )寺() ____ () ______ () 是 ( )永() ____ () ______ ()

2.找春天 1.找出选文中AABB式的词语。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选文多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用“_______”画出选文中的一个比喻句,这句话是把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 3.读一读,连一连。 小草叮叮咚咚春天的眼睛 野花吐出嫩芽春天的琴声 树木探出头来春天的音符 小溪一朵两朵春天的眉毛 4.选词填空。(只填序号) ①触到②听到③看到④闻到 春天来了!我们____了她,我们____了她,我们____了她,我们____了她。 ①叫②摇③荡④笑 她在柳枝上____秋千,在风筝尾巴上____哇____;她在喜鹊、杜鹃嘴里____,在桃花、杏花枝头____…… 5、主题积累(抄一抄描写春天的词语) 莺歌燕舞桃红柳绿万紫千红百花争妍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 开满鲜花的小路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奇怪( ) 知道( ) 美好( ) 2.词语模仿秀。 (1)五颜六色(含有数字):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花朵簇簇(ABCC式):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我是小判官,我来判正误。 (1)“这是谁在我家门前种的花?真美啊!”是鼹鼠先生说的。( ) (2)小松鼠、小刺猬和小狐狸在松鼠太太门前的小路上蹦啊跳啊。( ) 4.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的字母填空。 A.长颈鹿大叔 B.松鼠太太 C.鼹鼠先生 (1)( )给( )寄来了一个包裹。 (2)( )到邮局领包裹。 (3)( )发现( )的包裹破了,里面什么也没有。 5.仿写句子。 他回家后打开包裹,看见一堆小颗粒。 兰兰打开_________,看见_____________。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课课练(习题)最新版

____ ( ) ______ ( ) 2.找春天 1.找出选文中AABB式的词语。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选文多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用“_______”画出选文中的一个比喻句,这句话是把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 3.读一读,连一连。 小草叮叮咚咚春天的眼睛 野花吐出嫩芽春天的琴声 树木探出头来春天的音符 小溪一朵两朵春天的眉毛 4.选词填空。(只填序号) ①触到 ②听到 ③看到 ④闻到 春天来了!我们____了她,我们____了她,我们____了她,我们____了她。 ①叫 ②摇 ③荡 ④笑 她在柳枝上____秋千,在风筝尾巴上____哇____;她在喜鹊、杜鹃嘴里____,在桃花、杏花枝头____…… 5、主题积累(抄一抄描写春天的词语)

莺歌燕舞 桃红柳绿 万紫千红 百花争妍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 开满鲜花的小路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奇怪( ) 知道( ) 美好( ) 2.词语模仿秀。 (1)五颜六色(含有数字):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花朵簇簇(ABCC式):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我是小判官,我来判正误。 (1)“这是谁在我家门前种的花?真美啊!”是鼹鼠先生说的。( ) (2)小松鼠、小刺猬和小狐狸在松鼠太太门前的小路上蹦啊跳啊。( ) 4.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的字母填空。 A.长颈鹿大叔 B.松鼠太太 C.鼹鼠先生 (1)( )给( )寄来了一个包裹。 (2)( )到邮局领包裹。 (3)( )发现( )的包裹破了,里面什么也没有。 5.仿写句子。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材分析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共安排八个单元:《简易方程》、《折线统计图》、《因数和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加法和减法》、《圆》、《解决问题的策略》、《整理与复习》。 二、教材简析 “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是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共安排5个单元,有第一单元的“方程”,第三个单元“公倍数和公因数”,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第五单元“分数加法和减法”,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空间与图形”领域安排是第六单元的“圆”图形的认识。“统计与概率”领域安排1个单元,是第二单元的“统计”。 “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的内容在本册教材中同样作了富有创意的尝试,共安排三次。“积与积的奇偶性”进一步让学生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并会运用数表示事物,进行交流;“球的反弹高度”结合分数的学习,让学生通过实验记录数据,研究球的反弹高度大约是下落高度的几分之几,各中不同球的反弹高度是否相同。“蒜叶的生长”让学生围绕身边的事物,初步学会设计简单的统计活动,通过观察、记录数据。进一步熟悉统计的方法与过程。这些实践与综合应用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教学目标 1、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式与方程的过程,会解一些简易方程,会列方程解答相关实际问题,初步体会方程的意义和思想;经历因数和倍数、奇数和偶数、质数和合数的认识过程,学会求两个数得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加深对自然数的特征和相互关系的理解;经历探索和理解分数意义、性质以及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数概念的进一步扩展,丰富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 2、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认识圆的特征,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进一步积累图形与几何的学习经验,获得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3、在分析数量间的相互关系,推导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探索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求法,归纳分数基本性质等活动中,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学会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身的思考,进一步增强合作交流的意识。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课课练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课课练 一、口算。 33 + 3= 51 + 3= 64 + 5= 32 + 7= 12 + 5= 25 + 2= 87 + 1= 14 + 3= 22 + 2= 27 + 1= 23 + 5= 54 + 2= 63 + 3=72 + 4=43 + 6=34 + 3= 二、量一量。 1.课桌的长边大约有( ) 厘米长,短边大约有()厘米长。 2.橡皮大约有()厘米长,铅笔大约有()厘米长。 3.数学课本的长边大约有()厘米长,短边大约有()厘米 4.()厘米=1米300厘米=()米 三、填空。 1.量一量,填一填 大客车大约有()个厘米长。 飞机大约有()个厘米长。 自行车大约有()个厘米长。 小汽车大约有()个厘米长。2.用格尺和铅笔分别量一量。 大约()个长1米大约()个长1米 四、下面的长度单位对吗?把不对的改正后写在括号里。 1.数学书宽18米。() 2.大树高11厘米。() 3.小明身高158米。() 4.课桌长1米。() 5.教室长10厘米。() 6.字典厚6米。() 五、圈出适合的答案。 比1米高比1米高比1米高 比1米矮比1米矮比1米矮 六、解决问题。 1.小兰今年3岁,妈妈比小兰大25岁,妈妈今年多少岁? 2.工人叔叔修路,第二天比第一天多修10米,第一天修30米,第二天修路多少米? 3.一个茶杯8元,一个暖水瓶比茶杯贵20元,一个暖水瓶多少元? 4.小红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9页,第二天看了7页,第三天从第几页看起?

5.小明家有38只鸡,卖了8只,还剩多少只? 七、能力提高。 小华参加数学竞赛,共有10道数学题,规定答对一题给十分,答错一题扣五分,小华十题全部答完,得了85分,小华答对了几道题?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第2课时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 一、填空。 1.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作单位, 2.100厘米=()米。 3. 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时可以用()作单位。 4. 的长大约是2()。 5. 我的大拇指宽是()厘米。 6.我估计我的铅笔盒长()厘米,用尺量铅笔盒长是()厘米。 7.小朋友排队做早操,小明前面有8个人,后面有10个人,小明排第()个,一共有()个小朋友。 8. 1米31厘米+8厘米=()米()厘米。 9.小明、小红和小丽,三人玩拍球比赛,三人拍球的次数分别是36下、35下、33下,小明拍的次数最多,小丽拍了33下,小红拍了()下。 10.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把米尺的长是1()一把刀的长是10() 一把米尺的长是100()一个墨水瓶高约7() 教室的门高约是2(),宽约是80() 二、在○填上“<”、“>”、“=”。 1米○1厘米100厘米○98米8米○80厘米92厘米○90厘米100厘米○1米100厘米○10米 三、计算。 70米+8米=()米46厘米+3厘米=()厘米30米+4米=()米5厘米+32厘米=()厘米66米+2米=()米22厘米+6厘米=()厘米28米+1米=()米34厘米+3厘米=()厘米53米+5米=()米36厘米+2厘米= ()厘米四、连一连。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课课练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各课练习(全套) 1 找春天 一、看拼音写词语。 tuō xiàjiě dònɡxī shuǐmián yītàn tóu yáo tóu ()()()()()() yě huāduǒcánɡ ()() 二、按课文内容填空。 1、春天来了!我们几个孩子,_______棉袄,________家门,________田野,去_______春天。春天像个___________________,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我们________地找啊,找啊。 > 2、小草从地下_______________,那是春天的_________吧________________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________吧树木_____________嫩芽,那是春天的________吧_________的小溪 ______________,那是春天的_________吧 3、春天来了!我们______到了她,我们______到了她,我们______到了她,我们______到了她。她在柳枝上_________,在风筝尾巴上_________;她在喜鹊、杜鹃__________,在桃花、杏花__________…… 4、我还发现()是春天的使者。小鸟叽叽喳喳,那是春天的()吧 三、实践活动 去寻找春天,感受课文的描写。 答案:燕子歌声 2 古诗两首 一、看拼音写词语。 } wèi lái zhuīɡǎn fàn diàn ɡān kūxúshān rán shāo ()()()()()() ɡuānɡrónɡcài huāzhùsù ()()() 二、默写古诗。 1、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宿新市徐公店(_____·___________) 篱落疏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追黄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按课文内容填空。 1、这两首诗都是描写季景色的。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课课练(习题)最新版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课课练 (习题)最新版 1.古诗二首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在下面打“√”。 化妆(zhuānɡzuānɡ) 丝绦(tiáo tāo) 裁剪(cái chái) 2、读拼音写词语。 gǔ shī cn jūér tóng bì yù huà zhuā

ng lǜ sè yǔ sī jiǎn dāo 3、照样子给下面的字组词,然后加偏旁变新字,再组词。例:寸(一寸)录() 村(村子)______ () 女( )寺

() ____ ()______ () 是( )永() ____ ()______ () 2.找春天 1.找出选文中AABB式的词语。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选文多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用“_______”画出选文中的一个比喻句,这句话是把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 3.读一读,连一连。 小草叮叮咚咚春天的眼睛 野花吐出嫩芽春天的琴声 树木探出头来春天的音符 小溪一朵两朵春

天的眉毛 4.选词填空。(只填序号) ①触到②听到③看到④闻到 春天来了!我们____了她,我们____了她,我们____了她,我们____了她。 ①叫②摇③荡④笑 她在柳枝上____秋千,在风筝尾巴上____哇____;她在喜鹊、杜鹃嘴里____,在桃花、杏花枝头____……

5、主题积累(抄一抄描写春天的词语) 莺歌燕舞桃红柳绿万紫千红百花争妍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 开满鲜花的小路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奇怪( ) 知道( ) 美好( ) 2.词语模仿秀。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全册) 特别说明:本教案为20XX年改版后最新苏教版教材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 第一单元简易方程 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 蒜叶的生长 第三单元因数与倍数 和与积的奇偶性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球的反弹高度 第五单元分数加法和减法 第六单元圆 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八单元整理与复习

第一单元课题:等式与方程 第 1 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等式和方程的意义,体会方程与等式的关系,能正确区分等式和方程。 2.在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和操作交流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等式与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体验。 教学重点:明确方程与等式的关系,理解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教学难点:理解方程的意义,知道“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教学准备:课件,天平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天平实物)谈话:这是天平,谁能简单介绍一下它? 师作简单介绍:天平可以称出物体的质量。这是天平的左右两个盘,这是指针。当天平的指针指着中间,表示天平左右两盘的物体的质量相等,也叫做天平平衡。天平的哪一边下垂,就说明这一边物体的质量多,反之,这一边物体的质量就少。 2.揭题:今天我们利用天平来学习一些数学知识。(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1。 (1)出示教材第一页例1天平平衡的情境图,谈话:你能看图写出一个等式吗? 学生思考后独立填写。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50+50=100。 提问:你是怎样想的? 指名学生口答:天平的一端放一个50克的鸡蛋和一个50克砝码,另一端放一个100克砝码,天平平衡,说明两边的质量相等,可以用等式来表示。 (2)教师小结:含有等号的式子叫做等式。它表示等号两边的数值是相等的。 2.教学例2。 (1)课件出示教材例2的四幅图。 学生独立思考后填写。 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集体反馈。 教师板书: x+50>100 x+50=150

2018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课课练

2018二年级数学下册课课练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 第1课时 1、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哪一个季节,看下表: 季节春夏秋冬 人数 17 12 3 6 (1)本班一共有()人,喜欢()季节的人数最多。 (2)如果组织同学们去游玩,最好应安排在()季节。 (3)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2、丁丁调查班里同学们最喜欢吃的水果,除了丁丁每位同学都选择了一张水果卡片。 (1)数一数,填一填。 水果苹果橘子梨西瓜草莓 人数 (2)喜欢()的人数最多,喜欢()的人数最少。 (3)丁丁的班级一共有()人。

第2课时 一、口算。 5×8= 6×4= 7×7= 9×5= 2×3= 9×2= 8×9= 7×8= 5×5= 4×3= 5+8= 6×6= 3×7= 4×8= 9×3= 1×2= 9×9= 6×8= 8×0= 4×7= 二、是张老师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的业余活动情况统计表。 (1)最喜欢()的人最多,最喜欢()的人最少。 (2)最喜欢看书的比最喜欢旅游的多()人。 (3)最喜欢看电视的比最喜欢运动的多()人。 (4)这个班一共有()人。 三、试东方红电器商店电视机销售情况统计表。 东方红电器商店电视机销售情况统计表 1、星期()销售量最少。 2、星期()销售量最多。 3、星期()和星期()销售量一样多。 四、下面是二(1)班同学最喜欢吃的蔬菜情况统计表。 1、喜欢吃白菜的人数比吃茄子的人数多12人,喜欢吃白菜的有()人。 2、喜欢吃胡萝卜和西红柿的一共有()人。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 除法的初步认识 第1课时平均分(一) 1、填一填。 (1)每份分得同样多,叫()。 (2)把9个面包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个面包。 (3)把10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每份有()个;如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有()个。 (4)把15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瓶。 2、如果是平均分,请你在后面的“()”里画。 (1)() (2)() (3)() 3、根据要求圈一圈。 (1)把所有平均分成5份 (2)把所有平均分成2份 4、根据要求画一画,填一填。 (1) 把()个梨平均分成()份,每份是()个。 (2) 把()个平均分成()份,每份是()个。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课课练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课课练 1 找春天 一、看拼音写词语. tuō xiàjiě dònɡxī shuǐmián yī tàn tóu yáo tóu ()()()()()()yě huā duǒ cánɡ ()() 二、按课文内容填空. 1、春天来了!我们几个孩子._______棉袄.________家门.________田野.去_______春天.春天像个___________________.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我们________地找啊.找啊. 2、小草从地下_______________.那是春天的_________吧? ________________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________吧?树木_____________嫩芽.那是春天的________吧?_________的小溪______________.那是春天的_________吧? 3、春天来了!我们______到了她.我们______到了她.我们______到了她.我们______到了她.她在柳枝上_________.在风筝尾巴上_________;她在喜鹊、杜鹃__________.在桃花、杏花__________…… 4、我还发现()是春天的使者.小鸟叽叽喳喳.那是春天的()吧? 三、实践活动 去寻找春天.感受课文的描写. 答案:燕子歌声 2 古诗两首 一、看拼音写词语. wèi lái zhuīɡǎn fàn diàn ɡān kū xú shān rán shāo ()()()()()() ɡuānɡ rónɡ cài huā zhù sù ()()() 二、默写古诗. 1、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宿新市徐公店(_____·___________) 篱落疏疏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追黄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按课文内容填空. 1、这两首诗都是描写季景色的.

最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课课练全册含答案(每课一练)

古诗二首 第一课时 1.选择正确的读音。 堤(tí dī ) 莺(yīnɡ yīn) 拂(fú fu) 醉(zìu zuì) 柳(liǔ niǔ) 2.选一选。 (1)“忙趁东风放纸鸢”中“纸鸢”的意思是( ) A.蝴蝶 B.燕子 C.风筝 (2)“东风”指的是() A.春风 B.东边刮来的风 C. 吹向东边的风(3)“拂堤杨柳醉春烟”中的“春烟”指() A.春天的烟雾 B.春天的水汽 C.做饭燃起的烟 3.填一填,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放学归来早,忙趁放纸鸢。这一句是写 的生动情景。诗句的意思是

参考答案: 1. dī yīnɡfú zuì liǔ 2.(1)C (2)A (3)A 3.儿童东风。一群活泼的儿童在大好的春光里放风筝诗句意思: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古诗二首 第二课时 1.看拼音写词语。 bìlǜ huà zhuānɡ jiǎn dāo ()()() 2.解释下列词语或诗句。 妆:一树:绦: 裁:似:万条: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 3.填空。 (1)这是一首________诗,通过________,表达了诗人对________的 ________。 (2)诗的前三句都是描写________的,整首诗通过________,进而________,讴歌春的________。 (3)贺知章字________,晚年自号________,________族,________朝人,少时就以诗文知名。 4.背诵课文两首诗,做下面题目。 (1)比一比,再组词。 碧( ) 垂( ) 裁( ) 似( ) 诗()村() 壁( ) 睡( ) 栽( ) 以( ) 待()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