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 格式:ppt
- 大小:3.63 MB
- 文档页数:106
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自古以来,人类就希望知道心理是怎样产生的。
由于人会做梦,能够梦到早已去世的亲人.因此有人认为,人的灵魂相肉体是互相分离的,人死以后,灵魂会跑到另一个世界中去。
由于人的心脏和人的生命的存亡有直接关系,人在高兴或悲伤时,心脏都有特殊的反应,因此有人认为,心脏是心理的器官。
也有一些人由于看到脑的损伤,会引起某些认知功能的丧失,因而认为脑是心理的器官。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终于认识到心理是神经系统的功能,特别是脑的功能。
这个认识是得来不易的。
近30年来,由于神经科学、认知科学、电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等的飞速发展,各种现代技术的突飞猛进,人们对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有了许多崭新的认识,这对现代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本章将简要介绍脑和神经系统的最一般的知识。
首先介绍神经系统的进化,特别是脑的进化。
进化的观点是研究脑的一个重要的观点。
了解神经系统的发生和发展,对揭示心理的种系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其次介绍神经元的构造和神经兴奋传递的特点。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构成了复杂的神经网络或神经回路。
再次介绍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包括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大脑是进化阶梯上最后出现的脑组织,是各种心理活动最重要的物质本体。
本章还介绍了各种不同的脑学说,特别是当代影响最大的机能系统学说和模块学说。
最后介绍内分泌系统及其对行为的调节作用。
第一节神经系统脑的进化人脑是世界上最复杂的一种物质,它由100亿以上的神经细胞和1000亿以上的神经胶质细胞组成,每个神经细胞又可能与其他神经细胞存在1万个以上的联系,形成了复杂的神经网络。
这样一块复杂的物质是怎样产生的呢?从19世纪达尔文的“进化论”问世以后,进化的观念已深入到不同学科的研究中。
人脑是自然界长期进化过程的产物。
从没有神经系统的单细胞动物,到脊椎动物复杂的神经系统,再到高度复杂的人脑,经过了上亿年的发展。
研究脑的进化,不仅对揭示人脑的秘密有重要的意义,也对了解脑与心理的关系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章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第一节神经元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的基本单位。
它的基本作用是接受和传送信息。
1891年,瓦尔岱耶(waldeyer)提出神经元这一名称,并确立了神经元学说。
一、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一)神经元神经元是具有细长突起的细胞,它由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
树突较短,负责接受刺激,将神经冲动传向胞体。
轴突一般较长,每个神经元只有一根轴突,在轴突主干上有时分出许多侧枝。
哺乳动物脑神经元的数量大概在100亿个以上。
胞体的形态和大小有很大的差别。
按突起的数目可以分成单极细胞、双极细胞和多极细胞。
按功能可以分成内导神经元或感觉神经元、外导神经元或运动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
中间神经元介于前两者之间,起联络作用。
这些中间神经元的连接形成了中枢神经系统的微回路,这是脑进行信息加工的主要场所。
(二)神经胶质细胞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有为数10倍于神经元的胶质细胞。
胶质细胞对神经元的沟通有重要作用。
首先它为神经元的生长提供了线路,就像葡萄架引导着葡萄的生长一样。
在发育的后期,它们为成熟的神经元提供了支架,并在脑细胞受到损伤时,帮助其恢复,起着支持作用。
胶质细胞的另一作用是在神经元周围形成绝缘层,使神经冲动得以快速传递。
这种绝缘层叫髓鞘,由某些特异化的神经胶质细胞组成。
髓鞘有绝缘的作用,能防止神经冲动从一根轴突扩散到另一轴突。
在个体发育的过程中,神经纤维的髓鞘化,是行为分化的重要条件。
胶质细胞还有一个作用就是给神经元输送营养,清除神经元之间过多的神经递质。
比如由胶质细胞构成的脑血管屏障就可以有效防止有毒物质侵入脑组织。
二、神经冲动的传递(一)神经冲动的含义冲动性是神经和其他兴奋组织(如肌肉、腺体)的重要特性。
当任何一种刺激(机械的、热的、化学的或电的)作用于神经时,神经元就会由比较静息的状态转化为比较活动的状态,这就是神经冲动。
静息状态下,神经元细胞膜对钾离子有较大的通透性,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很差,致使膜内比膜外略带负电(内负于外),这时测到的电位变化叫静息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