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知识导读-回归教材、做好标记
1、我国的民族关系如何?为什么? (P73)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它们之间的关系?(P73-75) 3、我们怎样巩固社会主义的新型民族关系?(P75)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地位和核心各是什么? (P76-77).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有哪三级、自治机关是什么? (P76 ) 有哪些自治权?(P77) 5、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必要性、重要 性/优越性)(P78-79) 6、我国实行怎样的宗教政策? ( P80 ) 它包括哪些内容(怎样全面理解)?(P80-81) 其最终目的是什么?(P82)
2.(2012年高考江苏卷)2011年9 月,有着58年历史 的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再次成功举行。参赛人数 从首届13 个民族的395 人,发展到如今第九届55 个民 族的6700 多人,各民族兄弟姐妹实现了更好的交流和融 合。这从侧面表明,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 A. 和睦相处 B.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C. 一律平等 D. 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解析】本题难度不大,属于识记的知识点,注意区分民 族关系和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答案是D。
考向分析-把握主线、强化重点
本课的主线是“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保 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地位”,所以复习中我们 必须把握以下重点: ①结合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认识民族区 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②结合国家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认识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③结合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宗教文化的保护工程, 认识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④结合国家帮扶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具体措施, 理解处理民族问题的具中国成立以来,各族人民同 心同德、齐心协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生了历史性 变化,经济总量由1952年的57.9亿元增加到2008年 的30626.2亿元;少数民族的人均寿命从新中国成立 前的40岁以下提高到如今的70岁左右。以上成就的取得 主要归因于 A.少数民族地区享有更多的经济自治权 B.党和国家制定和实施符合中国国情的民族政策 C.我国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及风俗习惯 D.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解析】 本题通过陈述党和国家在维护民族团结、实现 各民族共同繁荣方面做出的贡献,考察民族团结这一高考 必考点。题干强调的是少数民族地区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 经济社会变化和发展。其原因主要归功于党和国家制定了 符合当地的各项民族政策,故B为最佳选项。AC由B引申 而来;D项陈述一种客观事实,与题意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