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教具在物理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作用
- 格式:pdf
- 大小:213.32 KB
- 文档页数:2
评价研究2014-02物理学科是一门实验性科目,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单纯的知识培养已经过渡到了对学生进行学习知识、应用知识能力的提升。
在初中物理基础教育的教学中,自制教具是师生为了适应教学需要、改革教学方法而设计的形象化教学器具。
如何充分发挥自制教具的作用,已成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我对此进行了探索,认为其具体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新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科学始于好奇。
”中学生富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引起创新的内在驱动力。
巧妙地安排学生动手操作,可以激发他们参与学习的兴趣,唤起求知的欲望,点燃创造的火花。
自制教具正好在这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它不用像正规教具那样“正规”,可以不拘一格从身边寻找素材来设计一些有趣的实验,并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从而激励他们主动探索、锲而不舍的求知欲望。
二、提高学生的探究技能现行大纲中的知识点基本上只是强调了物理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而新的内容标准不仅注意了这一点,而且强调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的学习,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的观念的渗透,注重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的培养。
探索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重要手段。
科学探究的过程是一个创造的过程,而创造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因此,探究实质是一个思维的过程,这个思维的过程是模拟科学工作者进行科研的思维程序来进行的。
这种思维程序也就是学生科学探究的程序步骤。
这种思维程序有如下的各个要素组成: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搜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实践表明,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亲自操作自制教具进行实验,通过实践实验探究验证前人获得的科学结论,既可有效地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能培养他们锲而不舍、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例如,在讲到导体和绝缘体没有绝对的界限,它们在一定的情况下可以相互转化这一知识点时,如玻璃在炽热的时候会从绝缘体变成导体,那么我们怎样来验证呢?学生通过思考,小组间制订计划并设计实验,把一块玻璃串联在电路中,用酒精灯加热。
浅谈自制教具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摘要教具即一切辅助课堂教学的设施、器材。
而自制教具由于其结构简单,学生可以清楚了解其结构和工作原理,加深对物理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本文就主要对自制教具在物理教学中所起的作用进行的阐述。
关键词物理教学自制教具确保激发引导物理是一门与生活实践有着密切关系的实验学科。
在物理教学中,学生通过对实验的操作或者是教师通过实验演示,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现象,揭示物理本质规律。
然而由于实验器材短缺的原因,教师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又往往很少做实验。
因此,教师设计并制作一些教具辅助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教具即一切辅助课堂教学的设施、器材。
它的范围非常宽泛,无论是先进的多媒体电教设备还是传统的粉笔黑板具;小到一颗螺丝钉,大到几公里长的离子对撞机都可以作为教具。
正如物理教育家朱正元教授说过:“坛坛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
自制教具结构简单,学生可以清楚了解自制教具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加深对物理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同时自制教具选材来源于身边废旧物品和日常生活用品,可以培养学生探究和创新思维。
因此,自制教具在物理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填补教具空缺,确保新课程的实施效果教具永远也满足不了教学需要。
国家颁布的《教学仪器配备目录》中所列品种都是最基本的、不同层次的最低限度要求。
这些厂制教具是教具的主体。
但它不是教具的全部,更多的,特别是看起来十分简单的教具就不在这个配备目录中,需要教师自制一些教具。
如在研究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做红蜡块在玻璃试管中运动的实验,这个教具就没有在仪器配备目录中,需要教师自己制作。
二、关注身边事物,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自制教具绝不是简单的仪器仿制。
制作方案的制定、制作材料的选取、制作工具和技术的使用都需要创造性思维的参与,要有创新精神。
创新是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
实验创新可以通过模仿达到,对于已有的实验或现象,可以考虑有无与我们需要设计的实验相似的东西,如在反冲火箭模拟实验中,我们完全可以用一个气球来代替。
自制教具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尽管在“普实”验收后,国家对实验室的器材都配备得较齐全,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器材数量不够或容易损坏。
针对新课程改革的发展需要,教师可以在教育教学中通过自制教具,引导学生制作学具,并应用于实践,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持续发展。
主要体现在:1、能有效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自制教具取材容易,制作简单,损坏了可以再制作,它能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另外,学生通过自制的教具,能加深对教材内容的深入理解。
如在“小孔成像”的学习中,学生通过课后的小制作,小实验,就可以知道小孔成像的原理。
2、能充分培养师生的创新精神和多种能力。
在构思和制作教具过程中,要体现着教具使用的科学性和实用性,符合教学的需要。
同时自制教具取材容易,制作简单,生动有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潜能。
实验试飞手掷纸模型飞机,可能出现以下三种情况:水平掷出纸的模型飞机后,飞机斜向上飞,这是机头轻的缘故。
可在机头夹个回形针,或将水平尾翼向下弯曲(见下图)。
水平掷出纸模型飞机后,飞机头向下栽到地上,这是机头重的缘故。
可去掉机头加的回形针、大头针,或将水平尾翼向上弯曲。
水平掷出纸模型飞机后,飞机水平飞行,沿弧线下滑,这时飞行正常。
问题飞机模型的飞行调试是个较复杂的问题。
学会调试对以后制作飞机模型有重要意义。
.原理介绍:1、介绍关于纸飞机的空气动力学知识。
如果你想全面了解为什么飞机能飞行,为什么有时坠毁,可以参阅《世界记录纸飞机》和《孩童纸飞机》中的任何一本书。
了解纸飞机和真正的飞机飞行的基本原理很重要。
它们同样产生升力和拖力,并且同样会因此而稳定或不稳定。
但纸飞机不但外形看上去和真飞机不同,它的空气动力原理也和真飞机有不同之处。
这些不同点虽然不明显,但确实影响纸飞机的飞行。
2.为什么纸飞机很真飞机外形不同大多数真飞机有机翼、尾翼和机身(来承载飞行员和乘客)。
大多数纸飞机只是将纸折出一对翅膀和一个手可以握住、投掷的部分。
浅谈自制教具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一、引言自制教具在教学中的运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通过制作一些简单易做又能够有效辅助理解物理知识的教具,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自制教具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进行一些探讨。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中物理课程内容繁杂,学生们常常会觉得枯燥乏味。
自制教具的运用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制作有趣的教具,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物理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自制教具的制作过程需要学生动手操作,这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制作教具也需要对物理知识有一定的理解,这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物理知识,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果。
3、辅助理解和记忆通过自制教具,可以将抽象的物理知识具体化,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通过制作简易的物体模型,可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物理规律和现象,帮助他们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三、高中物理课堂中自制教具的应用1、力学方面在力学方面,可以通过制作简易的斜面、重力小车、滑轮等教具,来辅助学生理解滑动摩擦、平衡力、牛顿定律等力学概念。
通过自制的斜面和重力小车,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斜面上物体的运动规律,加深他们对斜面摩擦力、斜面加速度等概念的理解。
在热力学方面,可以通过制作简易的热传导模型、热膨胀模型等教具,来帮助学生理解热传导、热膨胀等热力学概念。
通过自制的热传导模型,可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不同材料的热传导特性,帮助他们理解热传导的基本原理。
在电磁学方面,可以通过制作简易的电路模型、磁场模型等教具,来帮助学生理解电路、电磁感应等电磁学概念。
通过自制的电路模型,可以让学生实际操作电路,了解电流、电阻、电压等基本概念,加深对电路原理的理解。
四、自制教具的制作与运用1、选择合适的教具在制作自制教具时,首先需要根据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来选择合适的教具。
新课改下自制教具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2-01-11T00:49:56.696Z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28期作者:李义泽[导读]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师要注重教学内容和手段的优化。
自制教具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具有显著的优势。
为了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探索和探究精神,李义泽贵州省遵义市第五中学,贵州遵义,563000)摘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师要注重教学内容和手段的优化。
自制教具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具有显著的优势。
为了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探索和探究精神,高中物理教师应当基于新课程改革的思想,科学整合自制教具,构建高效的物理教学课堂。
关键词:高中物理;自制教具;应用对策一、引言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的教学中,动手实验不仅能够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刻,同时也能够检验学生对理论知识应用的能力。
在核心素养视角下,物理实验还是培养学生观察、探究能力,发展其物理核心素养的有效手段。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版)告诉我们: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索和实验、勤于思考的能力。
而实际的高中物理教学中,实验这一教学模块常常不尽人意。
一些地方由于实验器材不足,导致很多物理实验不能得到有效的开展;而一些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常常会因为害怕弄坏实验器材而畏手畏脚。
这种被动式的实现现状,又何谈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呢?自制教具应用于高中物理的实验课堂,是新高考背景下创新实验教学模式的一种有效手段。
自制教具不仅经济实惠,还可以将一些废旧素材在此利用;同时,制作自制教具的过程,对教师、学生的实操能力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而就课堂教学而言,自制教具大大地扩充了教师的物理教育资源,能够让物理课堂变得更加丰富有趣。
由此可见,自制教具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具有数不胜数的优势。
而作为高中物理教师,应当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借助自制教具,不断提高物理课堂教学质量。
浅谈自制教具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教具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用来辅助教学的道具、器材或设备。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合理有效地运用自制教具,既可以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抽象的物理概念,因而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自制教具能够通过直观、生动的形式展示物理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自制教具可以将抽象的物理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可观察的实验现象,让学生通过亲自操作、观察来体验和感受物理现象的规律。
在教学光的直线传播时,可以通过自制的光路来演示光的传播路径,让学生亲眼目睹光线直线传播的规律,增加学生对光线传播的兴趣和理解。
二、促进思维发展自制教具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通过制作和使用自制教具,学生可以进行自主思考、实践操作,提升自己的观察、实验和推理能力。
在教学光的反射定律时,可以使用自制的平面镜和光束来进行反射实验,让学生自主观察光束的入射角、反射角和反射光束的关系,从而深入理解光的反射定律。
通过自主思考和实践操作,学生不仅能够将抽象的物理理论联系到具体的实际情境中,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提高课堂效率自制教具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自制教具能够让学生更加专注于课堂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自制教具具有直观、生动的特点,可以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
自制教具还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和展示课堂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
四、培养动手能力自制教具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制作自制教具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材料的选取、加工和组装等操作,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动手实践的过程,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物理原理,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制作电磁铁实验装置时,学生需要选取适当材料、绕制线圈,并通过接通电流来观察和验证电磁铁的工作原理。
课题展示新课程NEW CURRICULUM自制教具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作用郭琼梅(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三川中学)物理是一门以研究物质运动、物质基本结构、物质运行规律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课程。
它是以动手实践为主的课程。
对于首次接受物理教学的初中生而言,物理课堂教学中常常需要教师通过实践总结、归纳出一些物理定律和原理,再配合做一些显而易见、通俗易懂的实验来证明这些定律原理,才能更好地接受、理解和运用物理知识。
由于物理教学是以动手实践为主,课题所安排的实验都有专门配备的仪器和工具来配合教师的课堂教学。
但教学如果只限制在课题所设定的教学案例中,那就失去了教学的灵活性,使学生失去了对物理学习的新鲜感。
因此,教师需要通过运用和观察身边生活的相关物理现象,自己制作有关现象的教育工具来进行实践教学,让学生能更快地接受和学习到物理知识,通过身边的现象联系到物理知识上,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下面来谈一下自制教具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作用。
一、通过自制模具集中学生精神,为学生培养兴趣爱好课本上固定的实验案例很难让学生对此有新奇感,在教学的过程中,仅仅使用课本所设定的案例,会让学生失去对课堂学习的欲望和想象的空间,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是非常不好的。
适宜地加入自己深思熟虑、有代表性的生活实践实验或是趣味实践,就会使学生眼前一亮,将学生的目光拉入课堂教学中。
如,讲《大气压强》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自制模具来进行实验教学,让学生通过观察现象,猜想实践结果,实验过程是这样的:教师用酒精灯将盛有少量水的瓶子进行加热,等水沸腾瓶口冒白气时,将气球口罩在瓶口,使瓶口完全封闭,再把酒精灯移开。
将学生猜测的结果与观察到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讲解,让学生深刻地了解本实验的目的,学习到相关的物理知识,运用知识分析生活中的现象。
通过自制实验模具既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进而对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
二、自制模具有利于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简单的东西是很容易让人感到熟悉的,教学也一样,越容易的东西,就越能激起学生了解的兴趣和好奇心。
浅谈自制教具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自制教具是指教师或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自主制作的教学辅助工具。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自制教具可以用来解决学生难以理解和记忆的概念、现象和定律,加强学生的实验、观察和研究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趣味性。
一、自制教具的种类和作用自制教具的种类多种多样,如图表、模型、小实验装置、多媒体软件、PPT等,其具体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诠释概念自制教具可以用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抽象的概念,如时间、速度、力、功等,通过制作小黑板、图表、拼图等教具,呈现概念的定义、特点、公式等,帮助学生了解概念的本质及其应用。
2. 演示实验自制教具可以用来演示专业的实验,如电路实验、光学实验、声学实验等,通过模型、小实验装置等教具,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的目的、原理和步骤,同时也可以避免实验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和设备损坏等问题。
3. 表现现象自制教具可以用来表现物理现象,如质点运动、振动波动、光学成像等,通过模型、动画、多媒体软件等教具,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物理现象的实际情况及其规律,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复杂的现象及其规律。
4. 存储资料自制教具可以用来存储教学资料,如PPT、视频、音频等,通过多媒体软件、硬盘存储等教具,让学生更方便地获取和学习相关知识和信息,同时也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自制教具制作和运用是一个相对复杂和细致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具备一定的技能和经验,同时也需要一些常见工具和材料来支持制作和运用。
1. 制作过程(1)确定制作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目标,确定制作自制教具的内容和类型,如拼图、模型、实验装置等。
(2)设计制作方案:根据制作内容和类型,设计制作自制教具的方案和流程,包括所需工具、材料、图纸、尺寸等。
(3)材料采购:根据制作方案,采购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如纸张、塑料、木制品等。
(5)调试和完善:制作完成后,进行教具的调试和完善,验证其实用性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