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基础知识
- 格式:pdf
- 大小:278.55 KB
- 文档页数:4
通信基础知识第一篇:通信基础知识(上)通信是信息传递的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信的基础知识包括通信的类型、通信的技术、通信的标准等。
一、通信的类型1.语音通信:通过声音来传递信息,在电话、广播、电视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2.数据通信:在计算机网络、互联网、移动通信等领域中应用广泛,主要用于实现数据的传输和交换。
3.图像通信:图像传输可以帮助人们在远距离地区交流,如视频会议、智能监控等领域。
4.多媒体通信:综合运用多种通信技术,同时传递文本、声音、图像等多种信息。
二、通信的技术1.信道:指传输信息的通道,可分为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
有线信道包括电话线、光纤等。
无线信道包括无线电波、红外线、激光等。
2.调制:将数字信息转化为模拟信号的过程。
调幅、调频、调相是常用的调制技术,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适合传输的模拟信号。
3.多路复用技术:将多个信息流合并为一个信道,提高信息传输效率。
时分多路复用、频分多路复用和码分多路复用是常用的多路复用技术。
三、通信的标准1.ITU标准:国际电信联盟制定的标准,针对电信和无线电通讯进行规范。
2.IEEE标准: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制定的标准,以保证电子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互操作性。
3.ISO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标准,主要针对计算机和信息技术领域的标准。
以上是通信基础知识的简单介绍,随着科技的进步,通信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
用户需要不断学习和了解最新的通信技术和标准,以更好地满足各种通信需求。
第二篇:通信基础知识(下)通信是信息传递的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了通信的类型、通信的技术、通信的标准之外,通信的安全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一、通信的安全在信息传递过程中,由于信息被传递中可能遭到窃听、篡改或伪造等恶意行为,所以通信的安全问题非常重要。
为了保护信息的安全,通信安全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1.加密技术:将明文信息通过特定的算法进行转换,使得信息在未授权的情况下无法阅读。
通信基础知识通信基础知识通信是人类社会早期就开始出现的技术。
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人类社会发展到现代,从最初的烟火、旌旗、烽火、军鼓、鸟信、信鸽,到现在的电话、网络、卫星通信等都是通信的发展历史。
本文主要讲述通信基础知识。
一、通信的定义通信是指以某种介质(如电话、电报、短信、互联网等)传送信息的过程,包含了消息计算机通信、遥控、遥测和通讯等综合的内容。
二、通信的分类通信可以根据信号的形式、通信双方的位置、通信双方的数量等方式进行分类。
1.信号分类通信信号可以根据信号的形式分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两类。
模拟信号是一种连续的信号,它的幅度值随时间连续变化。
比如声音、电视信号等。
数字信号是一种离散的信号,其幅度值只能在有限的一组离散值中取值。
比如数字电视信号、数字文字等。
2.通信双方位置通信双方位置可以分为近距离通信和远距离通信。
近距离通信是指通信双方距离较近的通信,如电缆通信、蓝牙通信等。
远距离通信则是指通信双方距离较远的通信方式,如卫星通信、无线电通信等。
3.通信双方数量通信双方数量可以分为一对一通信和广播通信。
一对一通信是指通信双方为两人,如电话通信、视频通话等。
广播通信是指通信双方为多人,如广播电台、电视台等。
三、数字通信数字通信是通信技术中的一种,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通信技术越来越成为主流。
数字通信可以通过数字方式实现高速、高效的信息传输,是经典的模拟通信的补充和替代。
1.数字通信的优势1)带宽利用率高数字通信可以将模拟信号转换为0、1数字序列,提高了信道利用率,可以用一条信道进行多路复用。
2)去除干扰数字信号可以通过前向纠错码和纠错重传等方式去除干扰,提高了通信质量。
3)信息安全性数字通信通过加密可以保护信息安全性,对外部干扰和窃听起到保护作用。
2.数字通信的缺陷数字通信也存在一些缺陷。
1)计算机速度不足问题,现在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2)数字通信通常要求设备的成本较高,但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设备的成本正在下降。
一、名词解释:1.SP,CP,ITSP分别指什么?SP:Service Provider,服务提供商。
CP:Content Provider,内容提供商。
ITSP:IP电话服务商2.FXS,FXO名词解释FXS:外围交换用户话机接口是将模拟线路传输到话机的埠。
换句话说,就是传送拨号音,电池电流以及响铃电压。
FXO:外围交换局接口是接受模拟线路的埠。
它是电话或传真机,或模拟电话系统上的插口,用来传输挂机/摘机指示(回线闭合)。
由于FXO端口附着于装置上,如传真机或电话机,所以这种装置通常被称为“FXO装置”。
3.SIP名词解释SIP是一个应用层的信令控制协议。
用于创建、修改和释放一个或多个参与者的会话。
这些会话可以好似Internet多媒体会议、IP电话或多媒体分发。
会话的参与者可以通过组播(multicast)、网状单播(unicast)或两者的混合体进行通信。
4.NAT名词解释网络地址转换(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属接入广域网(WAN)技术,是一种将私有地址转化为合法IP地址的转换技术,它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Internet接入方式和各种类型的网络中。
NAT 的实现方式有三种,即静态转换Static Nat、动态转换Dynamic Nat 和端口多路复用OverLoad。
5.QoS的用途QoS的英文全称为"Quality of Service",中文名为"服务质量"。
QoS是网络的一种安全机制, 是用来解决网络延迟和阻塞等问题的一种技术。
在正常情况下,如果网络只用于特定的无时间限制的应用系统,并不需要QoS,比如Web应用,或E-mail设置等。
但是对关键应用和多媒体应用就十分必要。
当网络过载或拥塞时,QoS 能确保重要业务量不受延迟或丢弃,同时保证网络的高效运行。
QoS 具有如下功能:1)分类分类指具有QoS的网络能够识别哪种应用产生哪种数据包。
通讯基础知识一、通讯的涵义通讯是一种比消息详细而深入地报道新闻事实的新闻体裁。
西方传媒中的“新闻专稿”(又称特稿),即“比消息更详尽的新闻”,近似于我国的通讯。
二、通讯与消息有几点区别:1.从容量上看,通讯容量大、事实详细,一般篇幅长;消息容量相对小些,事实概括,一般篇幅短。
2.从报道对象看,通讯选材相对较严,消息选材范围宽。
3.从结构上看,通讯灵活多变,而消息相对稳定。
4.从表达上看,通讯以叙述描写为主,表达比较灵活自由,而消息以叙述为主。
从报道时效上看,通讯不如消息快。
三、通讯的类型1.访问记由记者出面登场,以采访活动的过程为主要线索来结构和组织材料。
写作时有问有答,现场感较强,而且可以穿插各种背景材料,使通讯有一定深度。
2.专访访问记的一种,是就特定的问题、特定的对象进行的专门的访问,内容集中。
专访以人物、现场和记者为三要素,突出“专”、“访”二字。
专访涉及面一般不宜太宽,不应贪大求全。
3.新闻小故事或称新闻故事、小故事。
其要求一是“小”,二是有“故事”,三是以小寓大。
通常反映一人一事,表现一个片断,内容单一,篇幅短小、线索简单,不求写繁多人物,不必横生庞杂枝节,但求精悍、生动。
4.特写将生活中某个特定的画面予以放大,集中突出地描绘事件和人物的某些片断、细节和部分,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强烈的感染。
5.大特写是抓住社会热点中的事件、人物或现象,对新闻事实作全方位、多侧面的报道,用优美的文笔、新颖的题饰、突出的照片吸引读者的一种报道形式。
也有人认为它是深度报道的一种形式。
6.集纳把表现一个主题的而又相对独立的小故事或片断事实组合起来,“集纳”而成为一篇。
集纳中的事实,可以是发生在同一时间的,也可是不同时间的;可以是发生在同一单位、一条战线,也可以不是。
7.侧记从一个侧面反映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的通讯。
取材自由,不求反映事件全貌、全过程,但求抓住特点,扣紧受众的兴趣点、回答受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写作时往往夹叙夹议,兼谈感受。
信息与通讯工程知识点信息与通讯工程作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前沿领域之一,涉及到了电子、通信、计算机等多个学科的知识,是一个具有广泛应用和发展潜力的学科领域。
下面将介绍一些信息与通讯工程的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一专业领域。
1. 信息与通讯工程的基础知识信息与通讯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主要包括通信原理、信号与系统、电路原理、数字电子技术、通信网络等内容。
学习信息与通讯工程需要掌握扎实的数学、物理、电子等基础知识,同时对通信原理、信号处理、网络技术等专业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2. 通信原理通信原理是信息与通讯工程的核心内容之一,主要包括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两个方面。
模拟通信是指通过模拟信号传输信息,常见的模拟调制方法有调幅调制、调频调制、调相调制等;数字通信则是将信息转换为数字信号进行传输,常见的数字调制技术有ASK、FSK、PSK等。
3. 信号与系统信号与系统是信息与通讯工程中比较重要的理论基础,主要研究信号的产生、传输、处理以及系统的特性和响应。
在通信系统中,信号的处理和传输是至关重要的,需要对信号进行采样、编码、调制、解调等处理,同时掌握系统的时域和频域响应特性。
4. 电路原理电路原理是信息与通讯工程中的另一个重要知识点,主要包括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两个方面。
模拟电路研究模拟信号的处理和放大,常见的模拟电路包括放大电路、滤波电路、功率放大电路等;数字电路则是研究数字信号的处理和逻辑运算,主要包括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等。
5. 数字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是信息与通讯工程中较为前沿和重要的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数字信号的处理和应用。
数字电子技术在通信、计算机、控制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需要掌握数字信号的编码、调制、解调、数字滤波等技术。
6. 通信网络通信网络是信息与通讯工程中非常重要的应用方向,主要包括有线通信网络和无线通信网络两个方面。
有线通信网络主要包括电话网络、局域网、广域网等,无线通信网络主要包括蜂窝网络、卫星通信、无线传感网络等。
通信技术基础知识一、通信技术基础概述通信技术是指传递信息和指令的技术,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信技术涉及多个相关部门,包括计算机科学、电信、无线电通信、光纤通信、卫星通信和无线网络等领域。
通信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已经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变革和升级。
通过通信技术,人们可以远程通讯、远程办公、远程学习、远程医疗等等,实现时间和空间的跨越,使得人类社会的交流互动不再受制于地理位置的限制。
二、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1. 信息传输信息传输是指信息从发送方被传递到接收方的过程,通常要通过信道来进行传输。
信道可以是导体(如电线、光缆),也可以是非导体(如无线电波、红外线)。
信息可以是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
2. 信号处理信号处理是指对信号进行分析、转换、压缩、解压缩、编码、解码等过程。
信号处理可以通过硬件和软件实现,如滤波器、模拟电路、数字信号处理器、计算机等。
3. 调制与解调调制是指将信号加工成适合在信道中传递的形式,如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或者无线电波等。
解调是指接收方将传输过来的信号还原成原始信号的过程。
4. 信号传输信号传输是指在信道中传输信号的过程,包括传输介质、传输速率、传输距离等。
信号传输可以通过有线和无线两种方式实现,如光缆、电缆、卫星、无线电波等。
5. 信号解码信号解码是指将传递过来的信号还原成原始信息的过程。
通常需要通过解码器将信号还原成原始数据,如音频、视频、图像等。
三、通信技术的分类1. 有线通信有线通信是指通过电缆、光纤等导体传输信号的通信方式。
有线通信的优点是稳定可靠、抗干扰能力强,传输速率高,但缺点是布设成本高、线路维护复杂。
2. 无线通信无线通信是指通过无线电波、红外线等非导体传输信号的通信方式。
无线通信的优点是覆盖范围广、便携性好、使用灵活,缺点是信号受到环境和干扰的影响较大,传输速率有限。
3. 卫星通信卫星通信是指通过人造卫星传输信号的通信方式。
卫星通信的优点是覆盖范围广、抗干扰能力强、传输速率高,常用于远程地区通信和军事通信等领域。
通信原理基础知识
通信原理是指信息在传输过程中所遵循的一组基本规律和原则。
下面介绍几个通信原理的基础知识:
1. 信号传输:通信中的信息通过信号的传输来实现。
信号可以是一种物理量(如电流、电压),也可以是一种电磁波(如无线电波)。
信号的传输可以通过导线、光纤等媒介进行,也可以通过无线电等无线方式进行。
2. 信号调制:为了适应传输媒介和提高传输效率,信息信号通常需要进行调制。
调制是指将信息信号转换成适合传输的调制信号。
常见的调制方式有模拟调制(如调幅、调频)和数字调制(如调制解调器中的ASK、FSK、PSK等)。
3. 信道传输:信道是指信号传输的通道或媒介,包括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
在信道传输过程中,信号可能会受到噪声、干扰和衰减等影响,从而导致传输质量下降。
为此,通信系统需要采取一些手段来提高传输的可靠性和性能。
4. 信号解调:在接收端,接收到的调制信号需要进行解调,将其转换回原始的信息信号。
解调过程通常与调制过程相反,可以恢复出原始信号。
5. 编码与解码:在数字通信中,对于数字信号的传输,常常需要进行编码与解码处理。
编码是指将数字信号转换成一种特定的编码格式,以便在传输中进行处理和恢复。
解码则是将接收到的编码信号转换回原始的数字信号。
以上是通信原理的一些基础知识,了解这些原理对理解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性能优化有很大帮助。
通讯网络的基础理论和应用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通讯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必要工具。
通讯网络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是支撑网络运行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介绍通讯网络的基础理论和应用。
一、通讯网络的基础理论1.数据传输数据传输是通讯网络的基础,它是指将数据从源设备传输到目标设备的过程。
数据传输可以通过有线和无线电波实现。
对于有线传输,主要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缆等;对于无线传输,则包括WiFi、蓝牙、移动通讯网等。
2.通讯协议通讯协议是通信双方约定的传输规则。
通讯协议可以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等。
其中,物理层负责将数据通过物理介质传输,数据链路层将数据分成数据帧进行传输,网络层则负责路由选择、分组传输等。
传输层则实现端到端的数据传输,应用层则为用户提供各种应用服务。
3.路由选择路由选择是网络中数据传输的重要环节,它是指根据网络拓扑结构和路由策略,选择最优路径将数据从源节点发送到目标节点。
路由选择可以根据网络拓扑结构分为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
静态路由是由网络管理员预先设置路由表,动态路由则是通过路由协议进行动态获取。
二、通讯网络的应用1.互联网互联网是目前最大规模的通讯网络,它已经成为人类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互联网的应用包括电子邮件、在线购物、社交网络、在线娱乐等。
互联网还是信息传递、知识获取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2.移动通讯网络移动通讯网络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它可以将数据和语音传输到移动设备。
移动通讯网络的应用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
移动通讯网络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方便人们日常生活,还为商业、医疗、科研等领域提供了便利。
3.物联网物联网是指通过互联网将各种设备相互连接,形成一个智能化的系统。
物联网的应用包括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医疗等。
物联网可以连接各种物品,并实现远程控制和数据交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4.5G通讯网络5G通讯网络是一种高速通讯技术,它可以实现更高速的数据传输和更低的延迟。
无线通讯系统基础知识一、基本概念二、电波传输三、通讯系统中的干扰四、中继台的关键技术参数与天馈系统济南欧卡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一、基本概念1、技术体制FDMA 频分多址专业无线通信调制类型:16K0F3E(最高音频3KHz+最大频偏5KHz)×2=16KHz 占用带宽:频分多址是把通讯系统的总频段划分成若干个等间隔的频道,或称信道,分配给不同的用户使用,这些频道互不交叠,其宽度应能传输一路数字语言信息,而相邻的频道之间无明显的串扰,这种通信系统的基站必须同时发射和接收不同频率的信号,任何两个移动用户之间进行通信,都必须经过基站进行中转,因而必须同时占有四个频道才能实现双工通信,不过手机在通信时所占的频道并不是固定指配的,它通常是通信建立阶段由系统控制中心临时分配的,通信结束后,移动台将退出它占有的频道,这些频道可以重新分配给别的用户使用TDMA 时分多址MOTOTRBO摩托罗拉数字通讯产品中国移动GSM手机时分多址的优点:频率利用率高(约为FDMA的4倍)保密性好时分多址是把时间分割成周期性的帧(Frame)每一个帧再分割成若干个时隙向基站发送信号,在满足定时和同步的条件下,基站可以分别在各时隙中接收到各移动终端的信号而不混扰。
同时,基站发向多个移动终端的信号都按顺序安排在予定的时隙中传输,各移动终端只要在指定的时隙内接收,就能在合路的信号中把发给它的信号区分并接收下来。
TDMA 较之FDMA 具有通信口号质量高,保密较好,系统容量较大等优点,但它必须有精确的定时和同步以保证移动终端和基站间正常通信,技术上比较复杂。
CDMA 码分多址 中国联通CDMA 手机码分多址通信系统中,不同用户传输信息所用的信号不是靠频率不同或时隙不同来区分,而是用各自不同的编码序列来区分,或者说,靠信号的不同波形来区分。
如果从频域或时域来观察,多个CDMA信号是互相重叠的。
接收机用相关器可以在多个CDMA信号中选出其中使用预定码型的信号。
通讯基础必学知识点1. 通信基本原理:通信基本原理包括信息的编码与调制、信道的传输与传播、信号的解调与解码等方面。
编码与调制是将数字信息转换成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的过程;信道的传输与传播是指信号在通信介质中传输的过程;信号的解调与解码是将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转换成数字信息的过程。
2. 信道与信噪比:信道是指信息传输的媒介,可以是电磁波在空间中传播的介质,也可以是电缆、光纤等导体。
信道的质量可以用信噪比来衡量,信噪比是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之比,用来描述信号与噪声的相对强弱程度。
3. 数字通信技术:数字通信技术是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以数字信号进行传输和处理的通信技术。
数字通信技术具有抗干扰能力强、误码率低、传输容量大等优点。
常见的数字通信技术包括调幅、调频、调相、多址技术等。
4. 通信协议:通信协议是指计算机或通信设备之间进行通信时所遵循的规则和约定。
通信协议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等不同层次的协议。
常见的通信协议有TCP/IP协议、HTTP协议、FTP协议等。
5. 信号与系统:信号与系统是指信号的产生、传输、处理和分析等过程与方法。
信号可以是连续时间信号或离散时间信号,系统可以是连续时间系统或离散时间系统。
信号与系统理论是通信系统设计和信号处理等领域的基础。
6. 调制与解调技术:调制与解调技术是将数字信息转换成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的过程,以及将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转换成数字信息的过程。
常见的调制与解调技术包括调幅调制(AM)、调频调制(FM)、调相调制(PM)等。
7. 无线通信技术:无线通信技术是指通过无线电波或红外线等无线介质进行信息传输的技术。
常见的无线通信技术包括无线电通信、移动通信、卫星通信、蓝牙通信、红外线通信等。
8. 数据压缩与编码:数据压缩与编码是将冗余信息从数据中去除,减小数据量的过程。
数据压缩与编码可以将数据表示得更紧凑和有效,节省存储空间和传输带宽。
常见的数据压缩与编码技术包括哈夫曼编码、算术编码、字典编码等。
通讯技术的基础知识与应用通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已经离不开各种通讯设备和系统。
本文将从基础知识和应用两个方面探讨通讯技术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
一、基础知识通讯技术是指用来传递信息的技术,主要分为有线和无线两类。
有线通讯技术是通过物理链路连接进行数据传输的,包括电报、电话、有线电视、光纤通讯等。
无线通讯技术则是通过电磁波的传播进行数据传输,如无线电、移动通讯、卫星通讯等。
通讯技术的核心是信号处理技术,信号处理技术是指将输入信号进行各种处理,使其符合传输、储存和处理的要求。
通讯信号可以分为两大类,即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
数字信号是在一定时间内离散采样的信号,由一串二进制数表示,适合进行数字通信储存和处理;而模拟信号则是一种连续变化的信号,如声音、图像等,适合进行模拟通信和储存。
通讯技术的基础设备主要包括终端设备、传输设备和复用设备等。
终端设备包括计算机、手机、电视、电话等,用于数据的输入、输出和处理;传输设备则是用于将信号在物理链路上传输的设备,如光纤、电缆、无线电等;复用设备则是用于同时传输多个信号的设备,如频分复用、时分复用等。
二、应用通讯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既包括个人生活中的通讯和娱乐,也包括商业和政府等领域。
下面我们将从移动通讯、云计算、物联网等方面介绍通讯技术的应用。
1、移动通讯移动通讯是通讯技术的一大应用领域,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的沟通方式也越来越多样。
移动通讯技术的主要特点是便携性和无线传输,使得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使用手机进行语音通信、短信、视频通话等。
2、云计算云计算是指利用互联网等网络进行数据存储和计算,使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访问计算和存储资源。
云计算技术与通讯技术密切相关,其基础架构就是互联网通信技术。
云计算具有低成本、高灵活性、易扩展等优点,已经成为企业、政府机构等的主要计算、存储和数据处理方式。
3、物联网物联网是指将各种现实世界中的对象互相连通,并将其与互联网相连接所形成的一种智能化网络。
通讯基础知识-通讯概述1按传输信号类型通讯分类1.1模拟通讯:即信道内传输的是模拟信号。
例如有线广播等、有线电话等和广播电视等。
模拟通讯按传输的信号频率分为低频通讯和高频通讯。
1.1.1低频基带通讯:如有线电话、有线广播等。
信道内传输的是低频的基带信号(语音)✧传输信道常用:架空明线、双绞线等。
1.1.2高频调制通讯:如广播电视、模拟移动通讯等。
将低频的基带信号经过调制后以不同的信道传输。
✧常见的模拟调制方式有:✓AM(无线电台广播)。
✓FM(调频广播、无线电视)。
✓PM(常用于军事通讯)。
✧传输信道分为:同轴电缆、波导(微波)、电磁波空间传输等,电力线载波通讯信道为电力高压线路。
1.1.3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脉冲调制✓PAM(脉冲振幅调制):脉冲的振幅随模拟基带信号的振幅变化而变化,位置均分。
例如普通电话的P(脉冲方式)/T(音频方式)。
✓PDM(脉宽调制)。
✓PFM(脉位调制)。
✓脉冲编码调制(PCM):例如电力调度通讯中RS232->FSK信号->PCM->光端机->光纤->光端机->解码器->FSK->MODEM->RS232。
1.2数字通讯:即信道内传输的是数字信号(1、0变换的信号)。
分为数字基带通讯和数字调制通讯。
1.2.1数字基带通讯:信道内传输的是数字基带信号。
常见的方式:✧两台计算机之间通过串行(并行)口直接相连进行通讯、小的局域网的各计算机之间的通讯。
1.2.2数字调制通讯:信道内传输的是经数字调制后的数字信号。
数字调制方式有:✧ASK(振幅键控)。
✧FSK(移频键控)。
我们的单体MODEM就是FSK调制。
✧PSK(移相键控)。
基带:Baseband 信源(信息源,也称发终端)发出的没有经过调制(进行频谱搬移和变换)的原始电信号所固有的频带(频率带宽),称为基本频带,简称基带。
2信道复用方式2.1FDM(频分复用)。
例如:在空间传输的电磁波中有各个不同广播电台的信号。
网络通信基础(入门知识总结)网络通信基础什么是网络?答:网络由若干个节点和连接这些节点的链路组成,代表许多对象及其相互关系。
网络是信息传递、接收和共享的虚拟平台,通过网络将各个点、面、体的信息联系在一起,从而实现这些资源的共享。
网络是人类发展史上最重要的发明,推动了科技和人类社会的发展。
通信:信息的传递过程数据通信网络:由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无线控制器、无线接入点、个人电脑、网络打印机、服务器等设备组成的通信网络。
功能:数据通信网络的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实现数据互通交换机:离最终用户最近的设备,用于最终用户接入网络和交换数据帧。
—终端设备(PC、服务器等)网络接入—二层交换防火墙:一种网络安全设备,用于控制两个网络之间的安全通信。
它通过监控、限制和改变穿越防火墙的数据流,尽可能地从外部屏蔽网络内部的信息、结构和运行,从而实现网络的安全保护。
—隔离不同安全级别的网络—实现不同安全级别的网络之间的访问控制(安全策略)—用户身份认证—实现远程接入功能—实现数据加密及虚拟专用网业务—执行网络地址转换—其他安全功能路由器:网络层设备,可以在Intel中进行数据报文转发。
路由器根据所受到的报文的目的地址选择一条合适的路劲,将报文传送到下一个路由器或目的地,路径最后的路由器负责报文送交目的主机。
—实现同类型网络或异种网络之间的通信—隔离广播域—维护广播域—维护路由表、运行路由协议—路径(路由信息)选择、IP报文转发—广域网接入、网络地址转换—连接通过交换机组建的二层网络网络按地理覆盖范围划分:1.局域网(LAN):—在某一地理区域内由计算机、服务器以及各种网络设备组成的网络。
局域网的覆盖范围一般是方圆几千米以内。
—典型的局域网:一家公司的办公网络、一个网吧的网络、一个家庭网络等2.城域网(MAN)—在一个城市范围内所建立的计算机通信网络。
—典型的城域网:宽带城域网、教育城域网、市级或省级电子政务专网等。
3.广域网(WAN)—通常覆盖很大的地理范围,从几十公里到几千公里。
1.电报的发明人是莫尔斯。
2.霍克哈姆和英籍华裔学者高锟提出了利用光纤进行信息传输的可能性和技术前途。
3. 马丁·库珀于1973年在摩托罗拉公司发明了世界上第一部移动电话,经过20多年的研发和市场推广,移动电话已经成为全球最普及的便携式通信设备。
4.有“Web之父”之处,(即万维网的发明者)是博纳斯.李。
5.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理论上最高的数据传输速率是2Mbps。
精品财会,给生活赋能6.我们通常所说的是指GSM+GPRS。
7.日本最早上WCDMA 。
8.以下哪一个是全球最成熟的3G技术WCDMA9.在人口密集的市区,最适合使用的小区结构是微蜂窝小区。
10.我国现行采用的移动数字频段有900MHz&1800MHz。
11.“三网融合”:计算机网(主要指互联网)、有线电视网、电话网。
12.家里的固定电话使用的是网络固定交换。
13.GSM的中文意思是全球移动通讯系统。
14.业界普遍认为,未来最主流的移动通信制式是LTE15. 手机距离移动通信基站越近,手机在使用过程中对通话者的影响是电磁辐射当量越低、越安全。
16.在3G标准中,以MAP为基础,可以继承GSM网络的标准为WCDMA。
17.中兴通讯的掌门人是侯为贵18. 中兴通讯研发的3G设备主要是TD-SCDMA技术。
19.计算机网络最有吸引力的功能是资源共享。
20.电话拨号上网时,需要使用调制解调器。
21.关于调制解调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
A.英文名为ModemB.可以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C.加快上网速度的设备D.可以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22.计算机病毒在一定环境和条件下激活发作,该激活发作是指程序运行。
23.是一个C类型的网络。
24、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25.Wimax表示的是无线城域网。
26.“蓝牙”(Bluetooth)是一种短距离的无线连接技术标准的代称,其有效传输距离大约为10m。
27.计算机通过适配器(网卡)和局域网进行通信。
通讯知识简介
RS232:
是一种经典的通讯接口,也称串口。
标准的RS232接口为九针,分针头(公头)和孔头(母头),见上图。
以前电脑都带针头的串口,现在电脑一般不带串口,可以通过USB-232转换器接出串口。
实际应用时一般只使用三线(收RXD#2,发TXD#3,公共端GND#5),接口型式有时使用接线端子或者其它更容易制作的端子。
DMP3301后面的通讯的232接口为接线端子型式,维护口的232接口为RJ-45水晶头型式(只用了8线中3线),新DMP3300保护装置的维护口为电话线接口型式。
RS232的电压在5V~12V,插拔和接线时最好关闭装置电源,否则容易烧坏串口芯片。
RS232通讯距离一般不超过50米,也有的厂家要求不超过30米。
RS232是全双工通讯,接收和发送数据可以同时进行。
适用两台装置进行通讯,两台装置的收和发要交叉。
对于一些装置前面的维护口,为了方便维护,有的内部已经交叉收和发,可以直接用USB-232转换器的线接到维护口上(如GE保护),要注意看说明书。
RS-232通讯要设置的几个参数,通讯的装置串口参数必须一致,一般电脑和通讯管理机设置成与智能装置一致:波特率:bps,位/秒,数字通讯速率单位,表示收发数据的快慢。
常用4800bps、9600bps等。
奇偶校验:有三种,奇校验(ODD)、偶校验(EVEN)、无校验(NONE)。
数据位:数据位长度,一般都是8。
停止位:停止位长度,一般都是1,极个别有1.5和2。
流控制:硬件、软件、无。
一般选用无。
早期为防止数据缓冲区溢出,需要控制串口的数据收发,现在硬件的缓冲区一般都很大足够用了。
如果使用硬件,串口除235端子以外的其它端子也需要使用。
RS485
是一种改进的串行通讯接口。
使用两根线(A-,B+),电压一般在+/-4V左右,两根线短路一般不会烧坏串口芯片。
通讯距离最远1200米。
新DMP3300保护装置的通讯接口是RS485。
.
RS485通讯是半双工的,一个485接口不能同时发送和接收数据。
一般采用主从式通讯,一台主机和多个装置进行通讯,装置不主动发送数据,主机发送命令,所有的装置都能收到命令,只有命令中的地址与自己地址相同的装置返回数据,主机收到数据后,再发送其它命令,如此循环。
为了防止信号发射干扰通讯,常在通讯网络的最远短端并接120欧姆终端电阻。
RS232和RS485可以通过转换器进行转换。
使用无源232-485转换器时,要特别注意电源问题,一般转换器使用“串口窃电”技术提供工作电源,接在标准232口上可以工作,DTR等端子可以提供电源。
但如果对方的只有收、发、地三根线,可能会造成通讯时断时续,这时就要外接工作电源。
RS-485通讯要设置的几个参数与RS232一样,有波特率、通讯的装置串口参数必须一致
以太网——双绞线
以太网最常用的介质是双绞线,即常用的网线,双绞线的以太网接口为RJ-45,即水晶头。
水晶头的标准接法有两种,T568A和T568B。
以太网通讯是全双工的,超过两台装置连接就要通过交换机。
常用以太网通讯速率有百兆和千兆的,千兆可以自适应百兆的。
以太网使用双绞线最远通讯距离100米,再远就要增加中继设备或者使用光纤通讯。
压网线头时,电脑-电脑,交换机-交换机的连线要交叉,就是一头是T568A,另一头是T568B。
交换机-电脑连线不用交叉,两头使用同一种标准接法就可以。
现在很多设备的网络口是自适应的,使用的网线交叉或不交叉都可以。
制作水晶头时一定要按照标准接法来做,否则两边接线顺序一样虽然可以通讯,但在距离较远,有干扰或者线的质量不好时候会造成通讯中断,并且很难查找故障原因。
以太网——光纤
光纤有传输数据量大,距离远,不怕干扰等优点。
在距离较远时,经常使用光纤通讯。
因为光纤非常细,很容易被损坏,在使用时把多根光纤加上保护层做成光缆。
光缆结构
光缆常用的参数有:
单模/多模:因为光的传输方式不同,多模光缆通讯距离一般不超过2km,单模最多可到60km。
通讯设备的光口也要区分单模还是多模。
芯数:内部光纤的数量
架空/地埋:使用方式的不同,也有可以通用的。
光缆不能打折,光纤的接续需要使用专用设备熔接。
上图为常见的一种光缆终端盒。
现在也常用另外一种形式:光缆终端盒没有法兰,尾纤另外一头直接接到交换机等通讯设备上。
现场的光纤接头一定要注意防尘,不用的要加保护帽。
使用的接头插拔时不要乱放,沾上灰尘会导致通讯中断,如果没有专门的清洁工具,可以用干净的香烟过滤嘴擦一下。
以太网通讯的网络层次:OSI定义了七层网络模型,实际常用的有以下几个层次:
物理层:前面说的双绞线和光纤就是物理层
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根据物理地址收发数据,物理地址也叫MAC地址。
在网络底层的物理传输过程中,是通过物理地址来识别主机的,它一般也是全球唯一的。
但是我们的3301通讯管理机的MAC地址出厂是一样的,这样在一个局域网内有超过1台管理机时,就要修改MAC地址不能重复,否则会造成通讯异常。
以太网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很多网络设备如网络摄像机、视频编码器等都支持数据链路层通讯,
这样就可以通过网管工具搜索设备、设定设备的IP地址,方便了管理工作。
网络层:包括IP地址和物理地址转换、路由选择等,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
传输层:包括数据包的收发控制、错误校验、重发等,TCP、UDP协议工作在传输层。
应用层:对于应用层来说,关心的是具体应用,只要确定通讯方式是使用TCP还是UDP,通讯双方的IP,端口,就可以通讯。
常用的有HTTP,FTP,Telnet等。
常用工具
1.超级终端:
2.串口调试工具:TTY,串口调试助手,Comax等
编写:唐茂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