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测井技术及应用共77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8.53 MB
- 文档页数:77
测井方法及应用什么是测井测井技术的发展石油地球物理测井是一门应用性的边缘科学,是应用地球物理学(包括重、磁、电、震、测井)的一个分支,它用物理学的原理解决地质学的问题。
所谓测井,就是用一些专门的仪器设备放入井中对地层的某一方面特性(电化学特性、导电特性、声学特性、放射性等)进行测量,结合钻井资料、录井和地质等资料,分析、确定地层的地质特性和各种地质参数,寻找地下的油气资源,解决油气田勘探、开发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例如分析地层的岩性、沉积相、沉积环境、地层的地质构造,以及油、气、水的分布规律,油气层水淹情况及状态,储集层性能评价、油气藏描述、以及固井、试油等工程作业。
同时,测井资料也为固井、试油、开发方案编制及进一步的各种措施提供依据。
可以说测井资料是一种重要的地质信息。
测井资料的主要应用测井技术的发展在油气勘探开发中,测井资料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地层评价:主要内容有岩性分析、计算储层参数、储层综合评价、划分油、气、水层并评价产能。
2、油矿地质:编制钻井地质综合柱状图、岩芯归位、地层对比;研究地层、构造、断层及沉积相;研究油气藏和油气水分布规律,计算储量,制定开发方案。
3、钻井、采油工程:在钻井工程中,测井斜方位和井径等几何形态的变化、估计地层孔隙流体压力和岩石的破裂压力梯度,确定下套管深度和水泥上返高度,计算平均井径,检查固井质量。
在采油工程中,测量生产剖面和吸水剖面,确定水淹层位、压力枯竭层位、出水层位、出砂层位、窜槽层位,检查射孔质量和酸化压裂效果。
我国测井技术的发展现状一、测井仪器的发展60年代以来,我国测井仪器经历了五次更新换代,即:半自动模拟测井仪、全自动模拟测井仪(60-70年代)、数字测井仪(80年代初期)、数控测井仪(80年代中期)和成像测井仪(90年代末期)。
通过测量仪器不断的更新换代,提高测量仪器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提高测量精度;通过提高采集数据量和计算机处理能力来获取更多的地质信息。
水平井生产测井技术应用摘要:在油田开采作业当中,水平井的生产测井技术高低,对于石油的开采具有很大的影响。
水平井生产测井技术的高低将会直接对油田的产量和管理造成十分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水平井; 生产测井; 技术应用随着油田进入开发中后期后含水率的不断提高,油田井下的状况也变的越来越复杂。
所以,需要对储层生产测井技术进行研究,以了解井下储层的情况和剩余油的分布等。
尤其针对水平井而言,其井身情况更加复杂特殊,我们无法使用常规的电缆测井技术进行测井,这就更加重了测井的难度。
所以,为了满足我国油田勘探开发的需要,我们需要加大对水平井测井技术的研究。
随着我国油田的勘探以及开发速度的加快,各种不同的钻井工艺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尤其是在增加原油产量和提高石油采收率的工艺方面都有着很大的进步,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条件。
1.简要叙述我国油田生产中的水平井主要内容我国石油开发和生产过程中, 水平井的主要应用有四点。
第一点是水平井能够进行稠油油藏的开发; 第二点是水平井能够进行裂缝油藏的开发; 第三点是水平井能够进行低渗透油藏的开发; 第四点是水平井能够进行薄油层的开发。
水平井的应用能够有效的解决影响石油开采过程中的工期问题。
伴随着我国机世界范围内的生产测井技术的成熟和发展, 相应的生产测井配套设施也逐渐的完善, 因此我国的各种油气储藏在开发过程中都会应用水平井的测井技术来进行相应的生产和创新。
在世界范围内每年水平井的钻井数量会超过两千口, 在我国这个数字是两百口左右。
水平井的生产能力较大, 和直井比较, 生产大约能够到达直井生产能力的四倍到八倍, 因此水平井在我国的石油生产中应用非常的广泛, 并且还在进一步的推广过程中。
2.我国油田生产中水平井生产测井技术的主要内容2.1 简述生产测井技术中的水平井的测井技术在我国的常规生产测井中, 测井过程中使用的仪器必须要克服很多的生产阻力才能够顺利的达到井底。
生产测井原理与应用(DOC 110页)部门: xxx时间: xxx制作人:xxx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勿作商业用途生产测井原理与应用执笔:吴锡令目录1 概述2 流动剖面测井方法2.1 流量测井2.2 温度测井2.3 压力测井2.4 密度测井2.5 持率测井2.6 流动成像测井3 生产动态测井分析3.1 测井系列选择3.2 流动剖面测井定性分析3.3 流动剖面测井定量解释4 剩余油监测4.1 生产监测4.2 注入监测5 井间示踪监测5.1 井间示踪监测原理5.2 井间示踪监测技术5.3 示踪资料分析应用1 概述生产测井是监测油气田开发动态的主要技术手段。
根据测井目的和测量对象的不同,生产测井可以划分为三大测井系列:其一为流动剖面测井系列,测量的主要对象是井内流体,目的在于划分井筒注入剖面和产出剖面,评价地层的吸入或产出特性,找出射开层的水淹段和水源,研究油井产状和油藏动态;其二为储层监视测井系列,测量的主要对象是油气产层,目的在于划分水淹层,监视水油和油气界面的移动,确定地层压力和温度,评价地层含油或含气饱和度的变化情况;其三为采油工程测井系列,测量的主要对象是井身结构,目的在于检查水泥胶结质量,监视套管技术状况,确定井下水动力的完整性,评价酸化、压裂、封堵等地层作业效果。
在对油气田开发进行地球物理监测时,需要解决一系列互相关联的油矿地质问题。
应用生产测井方法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能性,与整个油藏开采的地质和工艺条件,单井结构和条件,产层的开采特性,方法对有用信号的灵敏度以及使用仪器的探测深度和工艺特性有关,因此需要组合应用几种互相补充的测井方法。
这些组合根据监测(或检测)任务的需要,按井的类型(开采井、注入井、检查井),井的工作方式(自喷井、气举井、机械抽油井或笼统注入井、分层注入井),地层状况(孔隙度、水淹类型、水淹程度),井中流体特性(相态、流量、含水)划分。
每一种生产测井组合都包括主要的和辅助的方法。
测井原理与应用测井技术:应用物理方法研究油气田钻井地质剖面和井的技术状况,寻找并监测油气层开发的一门应用技术。
Well drilling测井:矿场地球物理物探:地面地球物理地层地球物理特性:1、电化学特性2、导电特性3、介电特性4、声学特性5、核特性6、磁特性7、热特性特性随岩层的岩性、物性及所含流体特性的不同而变化。
测井方法:物理方法:1、电法测井2、声波测井3、核测井4、生产测井测井用途:一、评价油气层;(1)定性分析,划分渗透层、裂缝带,地层对比地层对比:在横向上进行地层追踪的过程(2)定量计算参数,储集层是具有一定的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地层(3)确定油气层的有效厚度(4)预测产能(5)研究构造和沉积环境二、油藏描述;研究油气藏的生储盖条件,储量计算;三、油气田开发的问题;(1)剩余油的确定及分布预测(2)开发井网调整措施研究(3)水淹层识别及水淹级别的判别四、油气井工程中的问题;(1)地层压力,岩石强度,井壁稳定,固井质量(2)评价压裂酸化和封堵效果(3)注采井的流体动态监测(4)随钻实现了地质导向,消除了以往的盲目钻井(5)检查套管损伤五、其他作用电法测井:以研究岩石及其孔隙流体的导电性,介电特性及电化学特性为基础的一大类测井方法。
电化学特性:自然电位测井(SP)介电特性:电磁波传播测井(EPT)导电特性:双侧向电阻率测井(DLL)=聚焦测井、微球开聚焦电阻率测井(MSFL)、感应测井(DIL)、阵列感应式成像测井(AIT)、随钻电阻率测井(LWD)、套管电阻率测井(CHFR)、方位电阻率测井(ARI)、地层倾角测井(SHDT)、地层微电阻率扫描测井(FMS)井径曲线(CAL)钻头直径(BITS)自然电位:井中自然电场产生的电位自然电位测井:在钻井过程中,钻井液与钻穿的地层孔隙流体之间通过扩散—吸附作用自然会产生一种电动势,测量这种电位差的测井方法即是自然电位(SP)测井。
在盐水泥浆的情况下,当泥质砂岩的泥质含量较小时,补偿阳离子浓度小(Qv)V>U,低浓度一方为负,高浓度一方为正,具有纯砂岩性质。
生产测井技术目录1 概述 (1)2 流动剖面测井方法 (3)2.1.1.2敞流式涡轮流量计测井 (8)2.1.1.3 导流式涡轮流量计测井 (11)2.1.2 核流量计测井 (13)2.1.2.1 核流量计测井原理 (13)2.1.2.2 定点测量方法 (15)2.1.2.3 连续测量方法 (16)2.1.2.4 跟踪测量方法 (18)2.1.3 放射性示踪测井 (20)2.1.3.1 放射性示踪测井原理 (20)2.1.3.2 套管配注剖面测井 (22)2.1.3.3 裸眼注水剖面测井 (24)2.1.4 氧活化水流测井 (24)2.2 温度测井 (28)2.2.1 岩石和流体的热学性质 (28)2.2.2 温度测井原理 (30)2.2.3 温度测井曲线应用 (32)2.2.3.1 确定地温梯度 (32)2.2.3.2 划分注水剖面 (33)2.2.3.3 判断生产层位 (34)2.2.3.4 检查水泥串槽 (35)2.2.3.5 评价酸化、压裂效果 (36)2.2.3.6 估算体积流量 (37)2.3 压力测井 (38)2.3.1 油藏压力的成因 (38)2.3.2 压力测井原理 (41)2.3.2.1 应变压力计 (41)2.3.2.2 石英压力计 (43)2.3.3 流动压力测井应用 (46)2.3.4 稳定压力试井应用 (47)2.4 密度测井 (49)2.4.1 压差密度计测井 (49)2.4.1.1 测量方法原理 (49)2.4.1.2 测井数据采集 (50)2.4.1.3 测井资料应用 (52)2.4.2 伽马流体密度计测井 (53)2.5 持率测井 (55)2.5.1 电容持水率计测井 (55)2.5.1.1 测量方法原理 (56)2.5.1.2 环空式持水率计测井 (58)2.5.1.3 取样式持水率计测井 (59)2.5.2 放射性持水率计测井 (60)2.5.2.1 测量原理 (61)2.5.2.2 测井资料应用 (62)2.6 流动成像测井 (63)2.6.1 流动成像测量原理 (64)2.6.2 流动成像测井方法 (65)2.6.2.1电导法流动剖面测井 (66)2.6.2.2 电容法流动剖面测井 (67)2.6.2.3 电磁法流动成像测井 (68)2.6.3 流动成像测井研究 (69)3 生产动态测井分析 (70)3.1测井系列选择 (70)3.1.1 注入剖面测井组合 (70)3.1.1.1 笼统注水剖面测量 (71)3.1.1.2 分层配注剖面测量 (71)3.1.2 产出剖面测井组合 (72)3.1.2.1 自喷井和气举井测量 (73)3.1.2.2 杆式泵抽油井测量 (74)3.1.2.3 电潜泵抽油井测量 (75)3.2 流动剖面测井定性分析 (75)3.2.1 测井资料收集整理 (76)3.2.2 测井解释层段划分 (77)3.2.3 井下流体相态判断 (77)3.2.4 井下流体流型识别 (78)3.3 流动剖面测井定量解释 (80)3.3.1 多相流动测井解释的一般程序 (80)3.3.2 多相流动测井解释模型和参数 (83)3.3.3 两相流动测井分析 (84)3.3.3.1 气液两相流动测井分析 (85)3.3.3.2 油水两相流动测井分析 (87)3.3.3 三相流动测井分析 (89)3.3.4.1 漂移流动分析方法 (90)3.3.4.2 滑脱流动分析方法 (91)3.3.4.3 均匀流动分析方法 (91)4 剩余油监测 (92)4.1 生产监测 (93)4.2 注入监测 (95)4.3 “测—注—测”技术 (97)5 井间示踪监测 (100)5.1 井间示踪监测原理 (100)5.2 井间示踪监测技术 (102)5.2.1 示踪剂的选择 (102)5.2.2 示踪剂的注入 (103)5.3示踪资料分析应用 (103)5.3.1 了解注入流体去向和波及状况 (104)5.3.2 分析油层非均质性及变化特征 (105)5.3.3 认识油层的驱替特征和开采机理 (106)5.3.4 提供开发方案调整的参考资料 (107)5.3.5 监测地层剩余油的分布状况 (109)主要参考文献 (110)1 概述生产测井是监测油气田开发动态的主要技术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