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全市校安工程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全市校安工程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全市校安工程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全市校安工程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全市校安工程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市人大教科文卫工委

(***年*月*日)

根据常委会的工作安排,我们于四月中下旬,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带领下,对全市校安工程建设情况开展了调研。调研中,我们听取了市教体局、***和有关乡镇关于校安工程进展情况的汇报,走访了一些校安工程建设工地、学校等。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校安工程建设的基本情况

我市校安工程自2009年启动实施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市级有关部门及全市各乡镇街道的密切配合下,严格按照省、市的统一部署,各项工作严谨有序,各项任务落实到位,各项工程扎实推进,为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1.严格细致,抓好排查鉴定。校舍安全的排查鉴定工作是如期、高标准地完成校安工程的基础和前提。市校安办及相关部门、单位能严格要求,认真扎实地对全市所有中小学校舍进行了拉网式排查,覆盖到了每一个乡(镇)、每一所学校、每一栋房屋,全面、准确、细致地掌握了全市校舍的

基本信息,并对每一栋校舍都做了安全鉴定。其中,市公安消防大队抓好消防排查,市气象局做好气象检测,市水利设计院负责校址洪涝灾害排查鉴定,经委托或投标后,市外两家专业的单位分别负责校址地质灾害和校舍防震及结构安全的排查鉴定。排查结束后,所有排查鉴定报告都于2009年10月底前提交给市校安办。同时,对有安全隐患的学校通过编制应急预案、落实临时避险措施予以治理解决。

2.强化保障,健全工作机制。市政府高度重视校舍安全工作,不断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切实做到“三个保障”。一是组织保障。成立了由市政府副市长牵头,发改、财政、教育、建设等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市校安工程领导小组,还专门设立了市校安办,统一组织协调校安工程的实施,负责校安工程的日常管理工作,形成了统一调度、分工负责、多方联动的工作机制。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统一思想,明确任务,研究部署校舍安全工作。同时,各乡镇(街道)及有关学校也相应成立校安工程工作班子,明确职责,落实责任,为校安工程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制度保障。为切实规范校安工程建设,市政府专门出台了校安工程实施意见,使校安工程实施有据可循。同时,各乡镇(街道)及相关学校为规范工程流程,严把质量关,也出台了校安工程管理有关制度,有力保障了校安工程的有序推进。三是经费保障。在实施校安工程中,市政府能根据省里的总体

要求,结合我市教育规划、网点调整和校舍现状,科学安排建设资金,并经市委常委会审定通过。同时,出台全市校安工程财务计划,并切实抓好计划落实。此外,不少乡镇(街道)能始终把校安工程建设资金的筹措工作摆在突出位置,通过调整镇级财政其他支出结构、压缩办公经费等方式,对校安工程所需经费及早筹措、及时准备,及时拨入。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截止今年3月底,全市校安工程已累计完成计划投资额的70.28%,确保了校安工程建设顺利推进。

3.规范运作,确保工程质量。校安工程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市校安办,相关部门、单位能明确要求,坚持规范运作,确保工程质量。一是依法依规。严格执行国家、省、市的有关政策规定,按照公开、公平的原则,实行招标和市校安工程领导小组会议集体商定制度。各乡镇街道及学校能切实依照工程建设的基本程序,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和竣工验收制等规章制度,使校安工程真正成为“阳光工程”。二是明确责任。市政府明确校安工程各项责任主体,形成市校安办负总责,各乡镇街道负区域内责任,各中小学负实施责任的责任体系,并明确了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和监督小组的职责。同时,细化工作任务,狠抓责任落实,形成了主要领导牵头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成员合力抓的良好局面,进一步确保了职责到位。三是按时保质。市校安办及相关部门、单位能切

我县小城镇建设的调研报告

我县小城镇建设的调研报告 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区小城镇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按照要求,通过收集资料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我们进行了详细的小城镇建设调研工作,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小城镇建设概况 ㈠调研范围及小城镇概况 1.小城镇调研范围 建成区外的五个小城镇,共辖150个行政村,500个自然村。 2.人口及资源基础资料 镇域总面积211平方公里,镇区建成面积4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24851亩,林地面积36797.95亩。小城镇共有人口418940人,其中,从事农业95991人(其中从事林业6020人,牧业4263人,渔业874人),工业7610人,建筑业20754人,交通运输业6186人,商饮服务业8663人。 3.能源使用情况 小城镇镇域共有沼气池14个,年使用煤炭414674.5吨,秸杆14119.5吨,煤气90吨。 4.主要工业企业情况 小城镇镇域形成以面粉、奶粉、家具、空心砖等为主导产

业的工业企业共24家,职工总人数901人,年工业产值26330万元,年利润2439万元。企业占地面积36321.41Hm2,建筑面积41228M2,年用电量4000393KW.H,年用水量152420吨,每年排出废水550吨,废渣81.8吨。 5.主要交通道路情况 小城镇镇域主要交通道路32条,总长207.63千米,总面积2267480平方米。 6.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情况 教育机构:共有托儿所3个,共托幼儿96人;幼儿园9个,共有幼儿570人;小学72个,在校学生16717人;初级中学6个,在校学生9465人;高级中学2个,在校学生6831人。 文体科技:文化站2个,占地面积3667平方米,建筑面积810平方米。 医疗设施:医院7个,可容纳124位病人;防疫保健站72个,共有床位30个。 商业金融:信用所6个;保险机构5个,参保人数12808人。 集贸设施:集贸市场5个,占地面积23175平方米,建筑面积6900平方米。 7.生产产值情况 小城镇镇域年国内生产总值为271081.2万元,其中第一

刑侦大队基层基础工作调研报告

刑侦大队基层基础工作调研报告 刑侦大队基层基础工作调研报告 刑侦大队基层基础工作调研报告 2006年是公安基层基础建设年,结合我县刑侦基层基础工作实际,我大队于4月初组织人员对刑侦基层基础工作到各派出所、辖区刑侦中队、技情中队进行了调研,现就调研情况向县局报告如下: 一、加强责任区刑警队建设责任区刑警队是刑 侦最基层的队伍,是破案办案的主力军,我县现设有三个责任区刑侦中队,两个派出所刑侦中队,就目前进行情况,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警力不足。我县辖区大,人口多,地处边境山区,点多、面广、线长是我县刑侦办案的主要特点,又属于刑事案件高发区,就2005年的情况来看,全县共发刑事案件1247起(2004年11月-2005年10月),刑警(45人)人均办案数为16起,破814起,刑警人均破案18起,无论是办案数还是破案数都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且我县辖区较散,路线长,因责任区刑侦中队人员较少,办案人员多数时间忙于在路途中奔波和应负刑事案件的现场勘查工作,无法深入辖区开展侦查破案及刑侦基础工作,致使刑事案件破案率偏低、办案的质量不高、基础工作薄弱等。 2、经费欠缺,装备落后是制约刑侦工作健康发展的又一原因。目前,责任区刑侦中队每个中队有一辆北京吉普车,从车辆数量上无法满足正常工作的需要,再加上吉普车本身质量差,耗油量大,修理费高,我县的路面总体又不好,致使每年拨给刑侦中队的经费绝大多数用在修理费和燃料费两项,且每年都出现超支现象。二、切实加强刑事技术工作刑事技术工作在刑侦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是侦查破案的支柱。我县刑事技术中队目前开展法医、痕迹检验、影像、文检、理化(毒品、毒化)、警犬几个专业,为我县的刑侦工作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但仍然存在以下几方面原因制约着刑事技术工作的发展。 1、人员素质相对不高,我县刑事技术中队目前的技术人员虽

强化统计基层基础建设调研报告

强化统计基层基础建设调研报告 强化统计基层基础建设调研报告 根据市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的总体部署,为了在学习实践活动中继续查找统计工作在服务科学发展方面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提高统计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质量和水平,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拓宽三条路子、实施十大工程”的实践主题,把业务工作与学习实践活动有效结合起来,针对全市统计基层基础建设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我深入甘州区、民乐县的部分乡镇和街道开展调研,进一步掌握了县区、乡镇、街道的统计工作情况,查找在统计基层基础建设方面存在问题和差距,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对策和措施,积极进行整改,以此达到改善基层统计条件、提升统计服务能力、促进统计事业科学发展的目的。 一、全市统计基层基础建设概况 机构设置方面:全市六县区全部成立科级行政建制的统计局;全市有47个乡镇成立了专门的统计站,13个乡镇统计站和其他站所合署办公;街道、社区和行政村还没有成立统计机构。队伍建设方面:县区、乡镇及街道共有统计专兼职人员125人,其中县区统计局共有65人,全部是专职统计人员,男48人,女17人,平均年龄41岁,有统计中级职

称的3人,初级职称的15人。本科学历15人,大专学历39人,中专学历11人;乡镇统计站共有专职统计人员47人,兼职统计人员13人,男32人,女28人,平均年龄34岁,本科学历14人,大专学历33人,中专学历13人;840个行政村的统计人员均由文书兼任,大部分是初中文化程度。基础条件方面:县区统计人员人均有专用电脑一台;60个乡镇都有统计专用电脑;行政村统计基础条件相对薄弱;5个街道、43个社区目前还没有专门的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部门、机关、企事业单位绝大部分没有专门的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 二、市县区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的做法 近年来,市统计局按照省统计局的要求和统计发展的需要,把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实行规范化管理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有力措施,狠抓统计基础建设任务的落实,基层基础建设取得了新进展。 (一)积极改善统计基层基础条件。市局筹集资金8万元,对基层基础建设试点县给予补助,对基层基础建设达到规范化要求的乡镇给予奖励;县区、乡镇共筹集资金30多万元购置办公设施;市、县区政府也在人员编制、办公用房、公务用车等方面不同程度地为统计部门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基层基础条件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在乡镇统计站建设上,提出“八有”(有机构、有人员、有场所、有设施、有标示、有公章、有制度、有电脑)建设标准,县区统计局和乡镇统

派出所基层基础工作调研报告

派出所基层基础工作调研报告 当前派出所基层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公安派出所,是公安局管理治安工作的派出机关,是公安机关的基层组织,是多功能综合性的作战实体。派出所工作是整个公安工作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大力加强公安派出所基层基础工作是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只有把派出所做大、做强、做实,才能夺取公安工作的主动权,顺应派出所工作客观发展的要求。 一、当前派出所基层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安全防范网络相对松散。农村地区的安全防范网络建设主要由派出所、××*指导下的村级义务联防队来承担。目前,由于基本待遇无法解决,大部分自然村的义务巡逻处于停滞状态。城市的情况要比农村好,基本形成了点、线、面相结合的防范网络,但群防群治基础仍十分薄弱。就专门保卫力量而言,一些特困、亏损企业保卫组织名存实亡,一些小型企业和私营企业根本没有保卫力量,群防群治工作在这些地方失去了依托。就居民小区而言,由于物业管理不到位,村院巡逻、楼栋守护落空,即使成立了义务巡逻队、义

务调解会等组织,也只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没有真正开展工作。 (二)重要阵地控制存在疏漏。从目前情况看,对特种行业的管理存在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重收费、轻管理的现象。一些重要阵地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为现实斗争服务的作用难以发挥。从一些宾馆、旅社发生的刑事案件分析,除了流窜犯罪的不确定性外,身份证查验、楼层守护和从业人员识别能力等控制手段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导致案件证据难以获取,线索无法查证,特别是废旧收购站、典当行管理的失控,致使罪犯销赃渠道无法堵截。 (三)基层内务管理比较薄弱。虽然人口信息已录入微机,但是部分派出所仍然没有入四级网,实现信息共享,为现实斗争和治安管理服务的作用不大。一些基层单位值班登记和接处警登记底数不清,登记不齐,台帐较乱。 重业务工作轻群众基础。把管理工作当作单纯的公安业务,没有很好地贯彻专门机关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工作方针,在服务群众、联系群众的方法、方式上未发生明显转变。 (五)人口管理和特种行业管理存在漏洞。××人口管理有失控现象,××人口管理指导思想存在偏差,特别是取消暂住证收费后,只注重服务,不注重管理,有的暂住人口无有效证件也可办理暂住证。有的地方出租房屋管理失控,致

安徽马鞍山高级技工学校典型案例(3个)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 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 典型案例

马鞍山高级技工学校 2014年7月 目录 深化融合,创新合作培养模式 (1) 一、实施背景 (1) 二、主要目标 (2) 三、实施过程 (2) 四、条件保障 (4) 五、主要成果与成效 (5) 六、体会与思考 (6) 技能大师工作室育师资 (8) 一、实施背景 (8) 二、建设目标 (8) 三、实施过程 (8) 四、实施条件 (11) 五、主要成效与成果 (11) 六、体会与思考 (13)

相约心理团辅,促进全面发展 (14) 一、实施背景 (14) 二、主要目标 (14) 三、实施过程 (15) 四、条件保障 (18) 五、主要成果与成效 (19) 六、体会与思考 (19)

深化融合,创新合作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企业在职员工技师班”实践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马鞍山高级技工学校成功探索出“订单培养”、“定向培养”、“冠名班”、“中短期培训”等校企合作模式。2013年,学校紧紧抓住政策机遇,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创新技工院校转型发展新途径,成功开办校企合作“企业在职员工技师班”,取得良好效果。 一、实施背景 马鞍山市位于安徽省东部,现已形成钢铁、机械、汽车、电力等一批产业集群,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升级转型,迫切需要大批技术技能型人才。2012年11月,马鞍山市出台《马鞍山市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工作实施意见》。意见指出,2013年起正式实施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试点,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作用,构建院校与企业之间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工作平台,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半工半读、定向培养,探索建立“职业教育、产业发展、促进就业”紧密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制度。2013年初,学校获批“马鞍山市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定点院校”。与圣戈班(马鞍山)铸造有限公司、马鞍山立白日化有限公司、马鞍山山鹰纸业股份有限公司、马鞍山科达机电有限公司、马鞍山梦都集团等6家企业达成合作协议,筹办马鞍山市首期企

小城镇建设调研报告

小城镇建设调研报告 加快小城镇建设,是推进城镇化进程,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今年以来,本人就**镇小城镇建设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镇位于县城西南部,镇政府驻地距县城18公里,是山东省政府首批命名的中心镇。人口5.1万人,面积92平方公里,耕地4200公顷,小城镇建设区面积为3.6平方公里。辖2个居委会,23个村委会,共25个行政村。 近年来,**镇结合本地实际、科学规划、高标准建设,以工业化的理念来经营小城镇,努力推进小城镇建设,提高小城镇品位,塑造小城镇特色,加快了构筑农村新型城镇体系步伐。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注重编制规划,促进了小城镇建设健康有序发展。**镇以工业强镇为基础,大力加快小城镇建设,镇政府于2000年聘请山东省城镇规划设计院的专家对**的村镇体系、城镇镇区、基础设施进行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小城镇建设区面积为3.6平方公里,工业经济园区占地2000亩。2000年9月份又聘请临沂市规划设计院对镇驻地作出详细规划,做到近期建设与远期目标协调一致,同时对沿街建筑物进行单体设计,规划面积15万平方米,规划覆盖率达到35%。2006

年,又聘请市规划专家对工业区进行详细规划,总规划面积94.2公顷,在规划中利用道路将园区划分为6个板块。镇居住区详细规划由县村镇规划设计室设计完成,总规划面积为5.8平方公里,详细规划覆盖率为85%。 (二)加大投入,全面推进小城镇建设进程。一是基础设施建设,镇驻地规划有二纵三横六条道路,均已全部硬化,有沿街楼2700间,今年新建商住楼1栋,沿街楼19座。二是“绿化、美化、亮化”工程。近年来,先后投资350万元对小城镇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全镇共安装路灯200盏,绿化面积16000平方米。其中今年栽植绿化苗木500余株,投资80万元对广场花园及周围道路两侧进行绿化,为镇村居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三)强化管理,营造了小城镇发展的良好环境。在制定优惠政策的同时,小城镇的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主要呈现三个特点:一是完善了管理制度。分别制定了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环境卫生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使小城镇管理初步纳入规范化轨道;二是加强了建设管理。本着合理布局,有序开发的原则,严格建设程序,从批地到设计、建筑实行“一条龙”管理,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小城镇。三是加强了环境治理。以镇村环境综合整治为总抓手,加快建设规范有序、卫生整洁、优美和谐的镇村环境,推进城镇建设步伐。先后投资180余万元,上了叉车、垃圾运输车,设置了288

残疾人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残疾人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内蒙古东部地区残疾人康复托养机构建 设运营调研报告 摘要:本文针对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四地残疾人康复中心、托养服务中心建设运营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同时对康复托养设施建设的社会效益进行了初步分析,并针对当前康复托养机构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关键词:残疾人公共服务设施;效益分析;供需矛盾 一、引言 康复和托养都是为残疾人服务的重要内容。康复服务旨在综合运用医疗、工程、教育、职业、心理、社会等康复手段,提高或恢复残疾人身体功能;托养服务则主要是为智力、精神和其他重度残疾人提供基本生活照料服务。残疾人康复和托养服务都可以有效恢复残疾人的生理及心智功能,减轻残疾程度,帮助残疾人回归社会,对改善残疾人生活条件,减轻家庭负担和促进残疾人融入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区迫切需要康复服务的残疾人高达26.25万,急需得到托养服务的残疾人5.2万,大力加强残疾人康复和托养设施建设,推进残疾人服务体系规范化和专业化发展,势在必行。

“十二五”以来,随着国家对残疾人事业投入不断加大,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201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中国残联共同编制印发了《“十二五”残疾人康复和托养设施建设规划》,《规划》提出,到2015年,通过新建、扩建、改造等方式、基本实现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地级城市(地区、州、盟)都建有一所专业化残疾人康复机构,托养需求最集中的县(市、区)建有一批专业化的托养服务设施。初步建成社会化康复服务网络和托养服务体系的骨干平台,推进残疾人服务体系规范化和专业化发展。目前,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立项建设残疾康复、托养设施9个,103个旗县(市区)已立项建设残疾康复、托养设施65个,全区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得到极大提升。 二、内蒙古东部地区基本概况 (一)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四盟市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 东南与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和河北省毗邻,北与俄罗斯、蒙古国接壤。四盟市总面积47.1万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39.4%。常住人口1155.9万人,占全区总人口数的46.2%。国民生产总值5836.8亿元,占全区国民生产总值的32.4%。 (二)残疾人基本情况

小城镇建设的调研报告

小城镇建设的调研报告 小城镇建设的调研报告 调查调研小城镇建设的调研报告建设小城镇调研报告 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区小城镇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按照要求,通过收集资料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我们进行了详细的小城镇建设调研工作,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小城镇建设概况㈠调研范围及小城镇概况 1.小城镇调研范围建成区外的五个小城镇,共辖150个行政村,500个自然村。 人口及资源基础资料镇域总面积211平方公里,镇区建成面积4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24851亩,林地面积3679 7.95亩。小城镇共有人口418940人,其中,从事农业95991人(其中从事林业6020人,牧业4263人,渔业874人),工业7610人,建筑业20754人,交通运输业6186人,商饮服务业8663人。 3.能源使用情况小城镇镇域共有沼气池14个,年使用煤炭41467 4.5吨,秸杆14119.5吨,煤气90吨。 4.主要工业企业情况小城镇镇域形成以面粉、奶粉、家具、空心砖等为主导产业的工业企业共24家,职工总人数901人,年工业产值26330万元,年利润2439万元。企业占地面积3632 1.41Hm 2,建筑面积41228m

2,年用电量4000393KW.H,年用水量152420吨,每年排出废水550吨,废渣8 1.8吨。 5.主要交通道路情况小城镇镇域主要交通道路32条,总长20 7.63千米,总面积2267480平方米。 6.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情况教育机构: 共有托儿所3个,共托幼儿96人;幼儿园9个,共有幼儿570人;小学72个,在校学生16717人;初级中学6个,在校学生9465人;高级中学2个,在校学生6831人。文体科技: 文化站2个,占地面积3667平方米,建筑面积810平方米。医疗设施: 医院7个,可容纳124位病人;防疫保健站72个,共有床位30个。商业金融: 信用所6个;保险机构5个,参保人数12808人。集贸设施: 集贸市场5个,占地面积23175平方米,建筑面积6900平方米。 7.生产产值情况小城镇镇域年国内生产总值为27108 1.2万元,其中第一产业产值为5832 2万元,第二产业产值为146788万元,第三产业产值为65971万元。201X年财政收入391万元,财政支出1112万元㈡重点小城镇发展概况目前,××区形成了以农业镇、商贸镇为主要发展对象的小城镇发展模式。两镇发展概况如下: 1.××镇××镇镇区规划面积 5.1平方公里,已建成面积 1.96平方公里,人口

【调研报告】关于公安基层基础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公安基层基础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 5月下旬以来,县人大常委会主任XX、副主任XX带领公安基层基础工作专题调研组,先后深入X派出所和县交巡警大队、刑警大队、看守所调研,实地观摩了县消防、武警官兵的训练,并在县公安局4楼会议室召开座谈会,听取了县公安局工作汇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县公安机关现有政法编制民警462名,实际在岗民警415人;文职人员131人,协勤队员196人;基层派出所15个,民警147人,占全局在岗民警的34.52%;警务室38个(其中社区警务室12个、村驻警务室26个),民警61人,占基层派出所警力的41.5%。从调研情况看,县公安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强化措施,在维稳、打击刑事犯罪、执法规范化和队伍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已初步形成以信息化为支撑,以打防控建设为载体,以队伍正规化建设为保障的工作格局,在实现“警务信息化、勤务实战化、执法规范化、队伍正规化”方面奠定了一定基础,较好落实了固本强基、倾斜基层、加强基层、打牢基础的要求,为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基础保障工作有较大改观。县公安局认真落实上级要求,大力推进公安基层基础建设,公安信息化、执法规范化以及对外形象得到较大改观,办公用房、交通、通讯等得到有效改善。先后完成基层派出所办公用房建设,县看守所达标为三级,县拘留所、戒毒所等国债资金建设项目全面落实。基层单位刑事技术装备得到较大改善,

现有15个派出所均配备了工作用车及打印、扫描、摄像、人身检查和信息采集等设备,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群众的能力。 (二)信息化建设取得新进展。近年来,县公安局坚持科技强警,加大协调和投入力度,逐步实现了“信息工作基础化、基础工作信息化、各基层单位科技化”的目标。主要围绕信息采集、研判、应用,不断加强信息化软硬件建设,优化完善情报、网安、刑侦技术等专业警种,有效整合警务信息资源,构建了全方位、立体化的信息化工作格局,初步建成较为实用的网络应用系统。所有警种包括15个派出所和半数警务室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构筑了城乡治安视频监控点、站1000余个,公安工作快速比对、快速反应指挥能力明显提升。2013年以来,通过情报信息导侦破案4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70多名,警务科技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治安防控基础不断夯实。一是打防控一体化建设坚持“一警多能、综合执法、多警联动、合成作战、归口办理”原则,统筹协调各警种、部门之间打防控关系,形成了打击违法犯罪的合力,取得了较好效果。二是积极探索现代警务机制,制订《处置严重暴力犯罪案件快速封控行动方案》预案,凡重大刑案发生可随时启动,推行平时动态警务战略,实施警力下沉,有效回应了人民群众的新期盼。三是以指挥中心为枢纽,在健全人防、物防、技防为手段的网络体系建设的同时,加大整体防控力度,把保安队伍纳入公安机关巡防体系,基本形成以专业及辅助人员相结合的治安联控新格局,掌控了社会治安管理的主动权。四是集中开展专项整治,保障治安秩序持续稳定。先后重点开展了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整治、流动暂住人口出租房屋管理、道路交通秩序整治、娱乐场所整治等一系列专项行动,黄、赌、毒得到有效治理,非法枪支、非法暴炸物品、非法管制刀具得到有效查处,减少了违法犯罪的滋生空间。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调研报告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调研报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调研报告是什么呢,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调研报告 城市建设是地方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基础,科学合理的城市建设有益于促进地区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对城市建设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结合九江县近些年来城市建设发展的实际,就如何更好更快地扩大城市建设,进行了一些思考,做出如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调研报告。 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调研基本情况

近几年来,九江县把科学发展的理念融入到城市规划建设中,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优势、现有经济及产业基础优势以及便利的交通优势,把城市建设与地方经济结合起来,按照“全面推进,提升品位”的发展思路,积极探索城市建设的有益方式。截至2008年底,城区面积达到12.6平方公里,城区人口7.97万人,城镇化率达到34%,绿地覆盖率达25%,城区面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城市品位得到了提升,有效地推动了九江县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 二、主要做法 (一)着眼长远,规划先行,把握县城发展定位 九江县是六十年代市县分家后从市区搬迁到沙河来的,是在新城镇这样一个小规模集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为这一历史原因,给

城市发展留下了先天性不足,随意性大的病根。过去城市建设谈不上有什么完善的规划体系。近几年以来,我们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按照依托、服务、融入九江市中心城区的思路,结合近城优势和交通方便、人口较多购买力较强的实际,聘请上海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院现场勘察论证,对县城的功能定位、区划布局、道路景观、重点工程等进行高起点、高标准规划,编制了《九江县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对到2020年之前的城市发展作出了初步的规划。规划方案把城区划分为老城区、新城区、沙城工业园区和赤湖产业集群区四大部分,规划面积达22.53平方公里,规划骨干道路框架,以路为线,以交叉口为面,立体发展城区,把老城区定位于商贸居住、新城区定位于综合服务、沙城工业园区和赤湖产业集群区定位于工业制造,并按照功能分区,逐区落实控制性详规。同时,九江县还编制了消防设施、城镇道路、园林绿化、城镇管网、物流仓储、集贸市场等若干专业性规划。打下了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基础,初步形成了区域中心城市的框架。 (二)加大投入、着力“还账”,加快县城建设步伐 由于建城的历史原因,城市建设的先天不足,九江县城市建设较

基层基础工作调研报告

派出所基层基础工作是整个公安工作的根基,是推动公安事业长远发展的基石。ⅩⅩ年是公安部确定的基层基础年,作为公安机关的最基层实战单位,对我们派出所来说,是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机遇是通过此项工作能求真务实地使责任区民警五项工作(人口管理、情报信息收集、安全防范、治安管理、服务群众)得以扎实而不走过场,挑战的是我们全体民警的综合素质,必须经过此项工作得以提高,为即将开展好此项工作,根据我所及辖区整体情况,并依据县局的调研题纲,我作如下汇报: 一、在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方面,我所的想法和建议性的办法。 (一)、狠抓队伍建设,加强政治、业务学习,打牢执法为民,执法为国的根基。 大家都知道在全部公安工作中,队伍建设是根本,也是一切工作的保证,抓好队伍建设,我们派出所才能做好基层基础工作,要做好这一系列工作,我们全体民警就必须不断学习政治、业务知识,通过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这样才能进一步推进我们派出所队伍的正规化建设,从而去规范我所的执法行为,作为最基层公安机关的性质、任务和工作特点,对队伍统一、规范、严格的管理,是促进优良警风、密切警民关系,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和战斗力,确保严格、

公正、文明的重要前提,从目前来看,我们派出所民警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在平时工作中经常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都与管理的正规化程度不高和自身缺乏学习有着直接的关系,因为民警你不去学习,你就不知道当前的政策和新的法律、法规,也就是说你的思想和业务水平就跟不上当前的执法环境,因此,ⅩⅩ年我们派出所必须把队伍的正规化建设置于最高的位置,作为派出所队伍建设的当务之急,而这个当务之急就是不断通过各种方式方法加强政治、业务学习,并用到实际操作中去,如果偏离这个轨道,你说把基层基础工作搞好,那是空话。 (二)、以入户走访为基础,加强人口管理。入户走访是派出所民警的基本功,在入户调查中可以了解到很多社情民意,掌握辖区社情动态,掌握破案线索,但在以往的工作中我们看到,民警的入户走访工作不实,不能真正沉到管区中去,当然了这也与我们领导和派出所工作任务有直接关系,导致民警没有深入群众中,使得很多防范工作没有落实到实处。在ⅩⅩ年的工作中我所要改变这一格局,以管区为为重点,派出所为休息点为原则,让民警有充足的时间在管区进行入户工作,实行弹性工作制,以保证民警每周至少有二十小时在责任区接触群众,对白天家里无人的住户争取夜间进行走访接触。 (三)、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 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是公安派出所的一项重要业务内容,也是公安

小城镇建设调查报告

小城镇建设调查报告 小城镇建设与城镇建设、小镇建设意义相近,但又有细微区别。城镇建设侧重城中特色镇、古镇、旅游文化镇建设,小镇建设侧重农村乡镇建设,而小城镇概念属于二者的交叉范畴,囊括一切特色城镇、功能城镇、和新农村城镇建设。那么如今小城镇建设情况如何呢?以下是XX收集的小城镇建设调查报告,欢迎阅读了解! 一、基本情况 近几年来,我市十分重视小城镇建设,通过科学规划、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分类指导、整体推进措施,努力推进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增强小城镇内涵,提高小城镇品位,塑造小城镇特色,加快了构筑农村新型城镇体系步伐。 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大了小城镇建设工作力度。加快小城镇建设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调整我市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为搞好小城镇建设,市委、市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意见》,确定了发展目标,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全面构筑起我市小城镇建设的总体框架,即突出三个中心(昌城、枳沟、皇华),发展七个重点(吕标、贾悦、石桥子、朱解、相州、百尺河、辛兴),以此辐射带动全市城镇化水平的全面提高。市里专门成立了小城镇建设领导小组,吸收建委、土

地、民政、公安、计委、财政、农业、金融等部门参加,具体负责小城镇建设的协调指导工作,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把小城镇建设纳入了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了对小城镇建设的组织领导。林家村镇通过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决议,统一了全镇上下的认识,增强了加快小城镇建设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昌城镇通过选树“十大典型”现身说法,在全镇形成了人人想城建、人人议城建、人人争进镇的良好局面。 (二)注重编制规划,促进了小城镇建设健康有序发展。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是建设小城镇、经营小城镇、发展小城镇的重要基础。它既关系当前,更影响长远。这个问题已越来越被各级领导所重视。近年来,各乡镇按照“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的原则,开始运筹新一轮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并建立起规划设计统一评审制。昌城镇聘请省市有关部门的专家,经实地考查论证,制定了“沿河拓展,顺路延伸,依托优势,重建五区”的小城镇建设规划,保证了规划的科学性、超前性和可操作性。枳沟、昌城、皇华、相州等乡镇成立了小城镇建设管理委员会,制定了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认真实施“一书两证”制度,使小城镇规划建设日趋规范。 (三)因地制宜,开拓了小城镇建设的新路子。各乡镇紧

关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调研报告 农村基础设施,是提升农村生产力、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全面改善农村面貌、建设现代化农村的重要物质基础。当前我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已成为农村发展最为突出的制约因素。 根据中共**县委办公室 **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XX年经济社会发展重点课题调研的通知》文要求,我局牵头组织了交通局、水利局、农业局、畜牧局、扶贫办等相关部门人员组成调研组,于XX年3月12日开始,对我县XX 年末的有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开展了调查研究。具体做法一是由职能部门综合分析提供XX年末我县相关基础设施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思路,二是由各乡镇在本乡镇的范围内开展调查研究,根据实际情况形成本乡镇的基础设施建设调研材料提供给我局参考,三是调研组深入有关部门和乡镇去实地查看、召开座谈会,听取有关情况及建议。在此基础上,调研组综合总结了我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和我县所面临的形势,讨论提出了部分关于加强我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对策建议,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XX年末我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1、交通方面。全县通车里程达到1867公里,公路网密度为0.85公里/万平方公里,按人口总数统计为61公里/万人。其中一级公路7公里占0.36 %,二级公路36公里2%,三级公路34公里占1.8%,四级公路587公里占31.45%,等外级公路1293 公里占69.25%。其中有油路140公里,水泥路48公里,弹石路579公里,实现60%的乡镇通油路,98%的行政村通弹石路,93%的自然村通公路,100%的乡镇和65%的村民委员会开通公交车。全县境内“三横三纵”的公路主骨架和“连县、连乡、连村、连景”的公路交通网络已经形成。 2、农田水利方面。全县现有中型水库2座,小型水库4座,小型水库64座,小库塘2316件,水窖3.6万个,抽水站141座,机井155眼;“三面光”沟渠640多公里,占全县引水沟渠总长的35%,整修加固河堤146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62.7平方公里。全县可控水量达1.07亿立方米,水利化程度达54.9%。完成农村人畜饮水工程60件,共解决全县11.15万人的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建成稳产农田25万亩,拥有大中型拖拉机87台,小型拖拉机313台,农用排灌动力机械602台工,农业机械总动力达9002万瓦特,机械耕耙面积达7.1万亩。 3、能源方面。已建成110KV变电站1座和35KV变电站4座,第一、二期农网改造和完善西部地区农网改造项目后,

寒假社会实践报告范文:小城镇建设调查个人总结

【最新】寒假社会实践报告范文:小城镇建设调查个人总结__镇位于__省__市东郊,是一个区位.交通.地理位置都十分优越且历史文化底蕴非常深厚的新兴集镇,像一颗璀璨亮丽的明珠镶嵌在皖西大地.她紧依__市区,是__东大门.东距省会合肥50公里.3_国道和宁西铁路.合武铁路横穿全镇,淠史杭总干渠流径镇西北_公里,全镇水陆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是皖西地区迎接省会和东部大中城市辐射的第一受力点. 镇内有多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镇西有著名的法学鼻祖皋陶墓和西周东城都遗址,镇南有龙盘卧伏的龙穴山,镇北有如诗如画的白鹭洲公园等,均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全镇总面积_0.4平方公里,现辖26个村,1个街道,总人口6.8万人,耕地面积7.5万亩,_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76亿元,实现财政收入_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 近年来,__镇人民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凝心聚力,加快发展.在农业方面,以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为突破口着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全面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大力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建立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培育龙头企业发站能人大户,现拥有各类示范园44个.兴皖科技园.金土地科普示范园.天业种鹅.双墩生态农业示范园.骏达鸵鸟.天润乳业.和平牛蛙.金峰梅花鹿.大汉盆景呈星星燎原之势,沿淠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正在抓紧实施. 该镇在抓住科技兴农这个牛鼻子的同时,大力发展乡镇工业和个私经济.通过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建立工业园,筑巢引凤,_年全镇私营企业营销收入达2.5亿元.目前,已形成了精工齿轮.凯旋汽运.鑫隆改装.人伟板鸭.中联房地产.建筑建材等支柱企业和近千个个私私营大户. 以长途货运为主的汽车运输业是该镇个私经济的一大特色.凯旋.安凯.金安.富强四大汽车运输公司,挂户车辆达_00多台,总资产超两亿元,在苏.浙.鄂.粤.闽等省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货运半径达_00公里,年运输营业额达1.8亿元以上.在汽车运输业的带动下,__镇的汽车改装.汽车贸易.汽车配件.货运信息服务.按揭保险服务等相继兴起,并带动了房地产.餐饮.住宿.洗车.加油.汽车修配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以后,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实施〝小城镇.大战略〞指

关于我县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我县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调查报 告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环保基础设施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防治污染、改善环境质量的物质基础。根据县人大常委会的工作安排,环资城建委于11月中旬对全县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实地察看了叮当河河底拓宽疏浚工程、县经济开发区污水管铺设、凯发水厂水质自动化监测站、县城污水处理厂等现场,并听取县环保局的情况汇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县政府及环保部门不断加大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围绕“立足当前抓监管,着眼长远打基础,加强协调多争取,服务项目上水平”的工作思路,大力推进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危险废弃物处理、生活垃圾收运体系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为城乡环境的改善、为全县经济的跨越发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去年县环保局荣获全市环保系统固废管理先进单位。 1、协调配合,严格落实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责任。在实施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中,我县明确各责任单位的职责,落实工作责任,各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为建设工作开绿灯,全力支持和配合环保部门推进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

县发改部门积极协助做好项目的立项工作,国土部门积极配合解决项目用地问题,建设部门积极配合做好项目选址、工程质量监理、污水管铺设,环保部门主动做好上级专项补助资金申请、环评、技术审查,财政部门协助做好申报专项补助资金、及时拨付资金、加强资金监管等工作,确保建设工程顺利推进。 2、多方筹资,稳步推进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县政府及环保部门在财政紧张情况下,多渠道筹集资金,安排环保设施建设专项资金,确保环保设施建设资金及时到位。一是县环保局积极申报项目,积极争取上级资金的支持。近年来累计争取中央淮河流域水污防治资金和省级环保引导资金近5000万元。二是各乡镇、园区加大建设力度,大力支持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工作。龙苴南李、小伊董集完成污水处理厂建设,同兴、杨集、下车年底前都将开工建设污水处理设施。临港产业区相继建成污水处理厂一、二期工程,县经济开发区累计建成近10公里污水管。 3、加强监管,逐步提升环保基础设施基本功能。县环保部门切实加强对已建成的污水处理厂、铃木组废弃物处理公司、水源水质自动监测站、垃圾收运体系等环保基础设施运行状态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处理设施正常运转,充分发挥其在环境保护中的应有作用。搬迁并升级改造了叮当河饮用水水源水质自动化监测站;对现有污水厂进行扩容、整合、

2019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调研报告

基层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基石。当前,基层治理正经历由单向管理向多元化、参与式治理的创新转变,构建与我县相适应的治理体系,确保基层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针对基层治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制定从政策层面加以解决、从业务层面加以指导、从经费层面加以保障的务实举措,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在创新中突围、在共治中拓展、在法治下前行。 一、基层治理体系建设的基本情况 (一)完善协商制度机制,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创新。 规范议事范围及参与主体。凡涉及村(居)务、财务的重要事项,都要提交村(居)民代表会议进行商议和表决。参会人员由村(居)民代表、村(居)“两委”成员、村(居)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各村(居)民小组组长组成,普通村(居)民可以自由到会旁听。涉及外来人员的议题外来人员代表列席会议,确保村(居)民代表会议的广泛性和代表性。 (二)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确保协商决议公开。 实施阳光村(居)务工程,凡协商决策需要村(居)委会落实的事项,均通过村(居)务公开栏第一时间公开,并及时反馈落实情况。随时收集村(居)民意见,解答村(居)民疑问,对村(居)民的不同意见作出解释。设定每次村(居)民代表会议的第一项议题为反馈上一次会议决策的落实情况,确保协商决策落实到位。 (三)重视基层社会自治,发挥群众参与的基础作用。 加强和改进农村(居)建设,规范和提升村(居)民自治水平,夯实基层民主制度建设,使之更好地适应和服务于社会治理创新的发展趋势和要求。健全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增强基层社会自治功能,扩大群众参与范围和途径,丰富自治内容和形式,努力实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实现政府治理与基层群众自治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 二、破解基层“两张皮”“灯下黑”“吊脚楼”“大呼隆”难题的路径方法 (一)是建立基层治理工作责任制。通过构建科学合 理、权责明确的评估体系,引导基层组织尤其是“一把手”像抓经济发展、抓安全生产一样重视基层治理。同时,借助问责条例辅以严格的问责办法,用有力的刚性约束让基层组织从思想深处和日常工作中把基层治理摆在突出的重要位置。 (二)解决粗放式、碎片化管理的问题。随着基层公共事务的不断增多和日趋复杂,尤其是群众公共服务需求的不断增长,基层治理迫切需要协同治理。但是,从现实情况看,碎片化管理、部门各自为战的情形非常明显,而且基层治理千头万绪、纷繁复杂、牵涉面广。很多基层干部为此付出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但也存在“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情况。事实证明,这种粗放式管理不仅浪费人财物,而且抓不住治理重点,还容易忽视治理盲点。 (三)解决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的问题。在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中国,党是一切工作的领

乡镇小城镇建设调研报告.doc

2017乡镇小城镇建设调研报告 我国小城镇建设迅猛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调研报告,欢迎阅读。 2017乡镇小城镇建设调研报告【1】党的十八大报告全篇提及城镇化多达七次,并首次将城镇化上升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与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提出,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为进一步落实中央精神,推进衡阳城镇化发展,十二届省人大代表石鼓区小组一行深入石鼓区角山乡,就角山乡小城镇发展这一命题,采取问卷调查、走访调查、网络调查等方式,广泛征求了区人大代表、区政协委员、乡(街道)干部、居民群众代表的意见和建议,积累了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撰写了角山乡小城镇建设的调研报告。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石鼓区及角山乡基本情况 石鼓区现辖2个乡、7个街道(其中金源街道属松木工业园区),总面积11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6.59万人。作为石鼓区两个乡之一的角山乡,位于湖南省衡阳市西北部,东接松木、黄沙湾,南依蒸水,西连蒸湘区呆鹰岭镇,北靠衡阳县潮江乡,现辖杨岭、茅茶亭、旭东、三星、五星、角山、杨泗、云山、莲花、银杯等10个行政村,总面积约34.88平方公里,总人口1.97万人。二、角山乡小城镇建设现状 近年来,石鼓区按照“南优北拓,城乡一体”和“一轴两翼”的区域发展思路,十分重视角山片区的开发建设。在区“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七大功能分区”(蒸水以南传统商贸区、蒸水北岸特

色商业区、合江套新兴商业中心区、蔡伦大道沿线新型服务业区、火车北站物流区、角山都市农业区、松木精品工业区)中,角山片区被定位为都市农业区,拟以特色三星蔬菜基地为支撑,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盘活角山小城镇周边土地,把角山乡建设成为“衡阳的菜篮子,石鼓的后花园”,打造特色宜居卫星城镇。通过近三年的努力,目前角山片区基础设施持续改善,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交通更为便捷。衡角公路纵贯南北,衡邵高速公路和在建的内环西路横穿东西,南岳高速、蔡伦大道纵横交错,乡村组道路均已硬化且形成网络。供电供水更有保障。电网改造已完成,220千伏衡阳变电站在角山乡建成并投入使用;集中供水具备条件,探明地下水储存丰富,日供水能力在1万吨以上。城镇功能更加完善。乡政务大厅、中心卫生院、中心学校、中心幼儿园、综合文化站、农贸市场等基础设施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下一步,还将建设广场、公园、给排水系统等基础设施 三、角山乡小城镇发展优势 (一)有优越的区位优势。角山乡小城镇毗邻城区,它距衡阳市中心城区仅6公里,距离投资120亿元的商贸物流航母---华耀城不到5公里,距离衡邵高速公路、京珠高速公路出口不到4公里,距离华源、中湘等大型专业市场不到6公里,交通便利,区位优越,上北下南、东来西去都很方便、快捷,可以建成衡阳最具潜力的卫星小城镇 (二)有良好的环境优势。角山乡依山畔水,森林资源储备丰富,植被丰茂,蒸水河、杉旭河穿乡而过,水资源充足,自然地形地貌保护完好,远离工业园区,位于中心城区边郊,既无污染,又无喧闹,实属适宜家居的一方风水宝地。 (三)有殷实的产业优势。2010年,三星蔬菜基地进入衡阳市蔬

基础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关于如何全面加强企业基础管理工作调研的汇报 —**市局(有限公司) 一、企业基础管理职能部门 单纯就企业基础管理的概念而言,它是指通过对企业内外活动及其活动间关系的分析,找出其属性、特点及其活动规律,然后对其进行有效组合和规律化管理,实现企业活动整体效率和效果最大化的活动。从企业基础管理所涵盖的内容来看,应为企业内外部活动包括产品(服务)质量管理、作业现场管理、成本分析控制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多个不同的方面,根据职能分工的不同,实际上针对不同的模块是由不同的科室部门或者多个科室部门共同来实施的。 从另外一个角度而言,按照PDCA的管理理论,我们在C (CHEECK-检查)这一环节有明确的机构部门来执行。我们将这一环节称之为“KH”,不论是对工作绩效还是工作质量,都要通过检查、核实来验证,同时本着检查、发现、改进的原则来提高基础管理质量,进而提升工作效率和企业效益。市局(公司)成立了KH办公室,KH办公室设在ZHXX科,成员由各职能部门科室负责人或业务精干、能力和责任心强的工作人员共同组成。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企业基础管理工作的职能(确切地说应该是部分职能),是由市局(公司)ZHXX 科来履行的。

二、当前企业加强基础管理的具体内容及具体方法和思路 (一)加强基础管理的主要内容 1、推进质量管理体系(ISO9000)建设 2、落实作业安全管理 3、狠抓成本分析控制管理 4、实施人力资源管理 (二)加强基础管理的具体方法和思路 1、结合质量管理体系(ISO9000)贯标工作推行制度文化,以制度促规范。 2008年,我们围绕“在企业文化的提纯上下工夫,在质量上做文章”的目的,正式启动了全面质量管理体系(ISO9000)贯标工作。由市局(公司)整规办牵头,抽调专门人员成立了贯标办公室,下大气力健全企业制度文化,力求将企业文化转变成制度,把制度转变成员工的理念,把理念引入生活,把生活变为文化,用文化推动发展。 我们致力于通过贯标工作,争取制定符合实际发展需要的相关制度体系和行为规范体系,建立企业制度文化,把复杂的过程简单化,简单化的东西量化,量化的因素流程化,流程化的因素框架化,用制度作保证,继而让员工自觉遵守制度,去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作业安全管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