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1-2章
- 格式:ppt
- 大小:1.74 MB
- 文档页数:130
第一单元知识点小结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0001 管理的产生及必要性一、管理的产生管理产生于欲望无限性和资源有限性之间矛盾的协调。
管理是人类群体活动的产物。
人类的活动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人类为实现自身目的而进行的活动——作业活动;二是使这种作业活动变得更有效的活动——管理活动。
管理活动是产生于作业活动并为作业活动服务的一种活动。
管理活动和作业活动相伴而生,并使作业活动的水平不断提高。
二、管理的必要性管理是组织不可缺少的要素,有组织就需要管理,管理与组织如影相随。
管理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组织的规模越来越大,组织越来越复杂,组织的形态千变万化,协调的深度和广度都有所加大,而且管理工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每个国家、每个地区、每个单位的兴衰成败,因而,管理更显其必要性。
1.从整个社会的发展来看,管理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物质力量2.管理是任何组织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3.管理活动具有的普遍性0002 管理的概念科学管理之父泰勒给管理下的定义是:管理就是“确切的知道你要别人去干什么,并使他用最好的方法去干”。
在泰勒看来,管理就是要事先安排工作,指挥他人用最好的工作方法去工作。
亨利·法约尔是对管理概念有重大影响的人。
他在其《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一书中认为:“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这一观点强调,当一个人在从事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工作时,他便是在做管理工作。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
”西蒙强调,决策贯穿与管理的全过程和所有方面,任何工作都必须经过一系列的决策才能完成,管理者的工作归根结底是在做各种各样的决策。
彼得·德鲁克认为:管理就是经由他人的劳动,以完成工作目标的一系列活动。
哈罗德·孔茨等人的观点是:管理就是设计和保持一种良好的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的完成既定目标。
他们认为,为在集体中工作的人员谋求和保持一个能使他们完成既定目标和任务的工作环境,是各类企业中各级主管人员的一项基本任务。
管理学学习指导第一、二章第一章管理与组织导论要点浏览谁是管理者?●解释管理人员与非管理人员的差别●描述组织中管理人员的等级什么是管理?●定义管理●解释效率与效果对于管理的重要性管理者做什么?●描述管理的四个职能●解释明茨伯格的管理角色理论●描述卡茨的三种管理技能以及不同管理层次下这些技能重要度的变化●论述影响管理者工作的变革●解释顾客服务和创新对于管理者工作的重要性什么是组织?●描述组织的特征●解释组织概念的变迁为什么要学习管理?●解释管理普遍性的概念●论述理解管理的重要性●描述成为一名管理者的挑战与回报□课程提要I引言A.有效的管理在企业员工产出和财务绩效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B.当今世界快速的变化需要管理者结合传统和创新的方法来管理他们的组织II谁是管理者?A.区别传统组织中管理者和非管理员工B.按管理层次对管理者进行分类C.在非传统型组织结构中,当工作内容改变,员工必须完成经理在项目中的任务时,责任是怎样进行转变的?D.学习回顾●说明管理者与非管理员工的区别●讨论如何在组织中对管理者进行分类E.关键术语1.管理者——与别人一起工作并通过协调他人活动方式来实现组织目标的人2.基层管理者——最底层的管理人员,职责是管理非管理雇员从事直接或间接同产品生产与组织顾客服务相关的工作3.中层管理者——在组织中处于高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之间的管理人员4.高层管理者——在组织结构最高层或接近最高层的管理人员,职责是进行组织层面的决策并制定影响整个组织生存和发展计划和目标III 什么是管理?A.协调他人的工作将管理者和非管理者区开来B.区分效率与效果C.学习回顾●定义管理●说明为什么效率和效果对于管理者来说非常重要D.关键术语1.管理——一个协调工作的活动过程,以便能够有效率和有效果地与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的劳动实现组织目标2.效率——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也可理解为“正确地做事”3.效果——通过完成任务而使组织达到其目的,也可理解为“做正确的事”IV管理者做什么?A.管理职能——被认为是描述管理者工作的最有用的方法1.计划2.组织3.协调4.控制B.明茨伯格的管理角色理论——所有类型的管理者在不同类型的组织中扮演类似的角色1.人际关系角色a.挂名首脑b.领导者c.联络者2.信息传递角色a.监听者b.传播者c.发言人3.决策制定角色a.企业家b.混乱驾驭者c.资源分配者d.谈判者C.履行与管理者相关的职责和活动所需的管理技能,由罗伯特卡茨提出1.技术技能——对于低层管理是最重要的2.人际技能——对于所有层次的管理者都是非常重要的3.概念技能——对于高层管理者是最重要的D.管理者的工作是怎样变化的?1.顾客对于管理者工作的重要性:员工的态度和行为对顾客满意度有至关重要的影响2.创新对于管理者工作的重要性:“没有什么比不创新更为危险”E.学习回顾●描述管理的四种职能●解释明茨伯格的管理角色理论●描述卡茨的三项基本管理技能以及这些技能的重要性是如何随管理层次的变化而变化的●讨论影响管理者工作的变化因素●解释为什么客户服务和创新对管理者工作很重要F.关键术语1.计划——定义目标,制定战略以获取目标,以及制定计划和协调活动的一项管理职能2.组织——包括决定应该从事哪些任务,应该由谁来从事这些任务,这些任务怎么分类和归集,谁向谁报告,以及在哪一级做出决策的一种管理职能3.领导——包括激励下属,影响工作中的个体或团队,选择最有效的沟通方式,或者以任何方式处理雇员的行为问题的一种管理职能4.控制——监控,评估工作绩效,同时与预先设定的目标相比较,如果有必要,还应该采取措施使工作效绩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来5.管理角色——特定的管理行为类型6.人际关系角色——包含人与人以及其他具有礼仪性和象征性的职责的管理角色7.信息传递角色——接受,收集和传播信息的管理角色8.决策制定角色——负责制定决策的管理角色9.技术技能——在完成特定任务时所需要精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10.人际技能——在工作中与其他个人或团体良好相处的能力11.概念技能——管理者对复杂情况进行抽象和概念化的技能Ⅴ什么是组织?A.列出组织的特征1.明确的目的2.人员3.精细的结构B.比较传统组织和新型组织C.学习回顾●描述组织的特征●解释组织的概念是如何变化的D.关键术语。
管理学-知识点-第一章Part1–管理与管理者组织:指一种由人们组成的具有明确目标和系统性结构的实体。
管理:是在特定的组织环境下,为了实现组织目标,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活动过程。
●管理的载体是组织●管理的本质是活动和过程●管理的对象是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管理的职能是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管理的有效性:效率:实现组织目标所用资源的多少,意味着“正确地做事”。
效果:决定的组织目标是否正确,意味着“做正确的事”。
管理职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计划:定义目标,确定战略,制定计划以协调活动。
-组织:决定需要做什么,怎么做,谁去做。
-领导:指导和激励所有的群体和个人,解决冲突。
-控制:监控活动以确保它们按计划完成。
管理者:管理者是这样的人,他们通过协调和监管其他人的活动以达到组织目标。
管理层次:管理者划分为基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高层管理者。
管理者的角色(包括具体内容):管理角色是指管理者按照人们的预期在事件中展示的具体行为或表现。
-人际关系角色;涉及人与人(下属以及组织外的人)的关系以及其他礼仪性的和象征性的职责。
包括: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者),-信息传递角色:涉及收集,接受和传播信息。
包括:监听者、传播者、发言人。
-决策制定角色:需要做出决策或选择。
包括:企业家、混乱驾驭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管理者的技能:即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
-技术技能,使用某一专业领域内有关的程序、技术、知识和方法完成组织任务的能力。
-人际技能,与处理人际关系有关的技能,既理解、激励他人并与他人共事的能力。
-概念技能,在复杂环境中寻找与把握方向并形成工作思路的能力。
Part2–管理的演进1、科学管理泰勒科学管理原则:使用科学的方法来确定一种完成工作的“最佳方法”。
-工作定额,-标准化,-能力与工作相适应,-差别计件工资制,-计划与执行职能相分离2、法约尔的组织理论:法约尔提出管理的五项基本职能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管理学第一章组织与管理第二章早期管理思想第一篇导论第一章组织与管理第一节组织要素及其整合一、组织及其要素思考题1.何谓组织?组织要素包括哪些内容?组织是指,一群人为了某个共同目标而结合起来协调行动的集体。
五要素是:组织成员 (认同组织目标,愿意为组织作贡献)组织目标 (组织成员共同接受的目标,一般由组织主要负责人提出)组织活动 (组织存在的标志,开展活动的目的是实现大家认同的目标)组织资源 (资金、人、物质条件、信息;资源需要筹措)组织环境 (组织生存在一定环境中,首先要适应环境;不是被动适应,可对环境施加影响)二、组织要素的整合(一)要素内部的整合(1)组织成员的整合(2)组织目标的整合(3)组织活动的整合(4)组织资源的整合(二)要素之间的整合(1)活动与环境的整合(2)目标与活动的整合(3)活动与人的整合管理就是整合组织的各种要素,这种整合的内涵:1. 制定有吸引力的目标以聚集组织成员。
2. 选择能最有效实现共同目标的活动方案。
3. 协调不同成员在目标活动中的努力。
4. 根据活动的要求和特点组织筹措物质条件。
5. 选择最有效的方式加工和利用这些物质条件。
6. 根据环境的特点和变化决定或调整组织的目标性质与活动内容。
三、企业:一种特殊的社会经济组织(一)作为经济活动基本单位的企业(二)企业的任务1.满足社会需要2.获取利润3.满足社会需要与获取利润的关系思考题4.为什么说满足社会需要与获取利润都是现代企业的基本任务?满足社会需要是由企业的社会组织属性所决定的,实现利润是由企业的商品生产者性质所决定的。
这两者是互为条件、互相补充的。
首先,利润是企业满足社会需要程度的标志。
其次,利润也是企业满足或继续满足、更好地满足社会需要的一个前提。
因此,只有满足社会需要,企业才能取得利润;同时,只有取得利润,企业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需要。
(三)企业的活动1.资源筹措 2.资源转换 3.产品销售第二节管理的内容、特征和原则一、管理的概念及其特征思考题2.何谓管理?管理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所谓管理,就是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利用专门的知识、技术和方法对组织活动进行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的过程。
第一章1、下列各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中,能够同时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投资风险因素的是()。
A.产值最大化B.利润最大化C.每股收益最大化D.企业价值最大化[答案]D[解析]企业价值最大化同时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与投资风险因素。
2、相对于每股利润最大化目标而言,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不足之处是()。
A. 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B. 没有考虑投资的风险价值C. 不能反映企业潜在的获得能力D. 不能直接反映企业当前的获得水平[答案]D3、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每股利润最大化目标较之利润最大化目标的优点在于()。
A. 考虑了资金时间价值因素B. 考虑了风险价值因素C. 反映了创造利润与投入资本之间的关系D. 能够避免企业的短期行为[答案]C第二章资金时间价值1、已知(F/A,10%,9)=13.579,(F/A,10%,11)=18.531,10年期,利率为10%的即付年金终值系数值为()。
A.17.531B.15.937C.14.579(现值)D.12.579[答案]A[解析]即付年金终值系数是在普通年金终值系数的基础上“期数加1,系数减1”,所以,10年期,利率为10%的即付年金终值系数=(F/A,10%,11)-1=18.31-1=17.531。
2、某公司拟于5年后一次还清所欠债务100 000元,假定银行利息率为10%,5年10%的年金终值系数为6.1051,5年10%的年金现值系数为3.7908,则应从现在起每年末等额存入银行的偿债基金为()。
A.16379.75B.26379.66C.379080D.610510[答案]A[解析]本题属于已知终值求年金,故答案为:100000/6.1051=16379.75(元)对于本题,我们只要分清给出的100000元是现值还是终值,就可以很容易计算了。
3、下列各项中,其数值等于即付年金终值系数的有()。
A.(P/A,i,n)(1+i)B.{(P/A,i,n-1)+1}(现值)C.(F/A,i,n)(1+i)D.{(F/A,i,n+1)-1}[答案]CD[解析]此题考查即付年金终值系数,即付年金终值系数是在普通年金终值系数的基础上,期数加1,系数减1,也等于普通年金终值系数再乘以(1+i)。
第一单元知识点小结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0001 管理的产生及必要性一、管理的产生管理产生于欲望无限性和资源有限性之间矛盾的协调。
管理是人类群体活动的产物。
人类的活动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人类为实现自身目的而进行的活动——作业活动;二是使这种作业活动变得更有效的活动——管理活动。
管理活动是产生于作业活动并为作业活动服务的一种活动。
管理活动和作业活动相伴而生,并使作业活动的水平不断提高。
二、管理的必要性管理是组织不可缺少的要素,有组织就需要管理,管理与组织如影相随。
管理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组织的规模越来越大,组织越来越复杂,组织的形态千变万化,协调的深度和广度都有所加大,而且管理工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每个国家、每个地区、每个单位的兴衰成败,因而,管理更显其必要性。
1.从整个社会的发展来看,管理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物质力量2.管理是任何组织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3.管理活动具有的普遍性0002 管理的概念科学管理之父泰勒给管理下的定义是:管理就是“确切的知道你要别人去干什么,并使他用最好的方法去干”。
在泰勒看来,管理就是要事先安排工作,指挥他人用最好的工作方法去工作。
亨利·法约尔是对管理概念有重大影响的人。
他在其《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一书中认为:“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这一观点强调,当一个人在从事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工作时,他便是在做管理工作。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
”西蒙强调,决策贯穿与管理的全过程和所有方面,任何工作都必须经过一系列的决策才能完成,管理者的工作归根结底是在做各种各样的决策。
彼得·德鲁克认为:管理就是经由他人的劳动,以完成工作目标的一系列活动。
哈罗德·孔茨等人的观点是:管理就是设计和保持一种良好的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的完成既定目标。
他们认为,为在集体中工作的人员谋求和保持一个能使他们完成既定目标和任务的工作环境,是各类企业中各级主管人员的一项基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