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红四物汤配合刮痧治疗黄褐斑40例临床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101.68 KB
- 文档页数:1
桃红四物汤加减—黄褐斑
王某某,女,40岁,门诊患者。
初诊
面部色斑3年余。
患者自述3年前颜面部开始出现黄褐色斑片,对称分布,颜色逐渐加重,范围不断扩大,患者无面部其他不适,患者平素情绪急躁,月经周期紊乱,颜色暗红,经量减少,伴有血块,经期伴随情绪变化,小腹胀痛不适。
纳眠可,二便调,舌暗红,苔黄,脉弦滑。
综合脉症,四诊合参,分析患者面部黄褐色斑片,为气滞血瘀而致血瘀发斑,应治以活血化瘀,疏肝理气,予桃红四物汤加减,整方如下:
红花20g 川芎9g 当归12g
赤芍12g 生地黄12g 醋延胡索15g
白芷9g 制白附子6g 白芨9g
益母草15g 泽兰12g 生甘草6g
7剂,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用分早晚两次温服。
用药一周前后对比
按语桃红四物汤以祛瘀为核心,辅以养血、行气。
方中以强劲的破血之品桃仁、红花为主,力主活血化瘀;以甘温之熟地、当归滋阴补肝、养血调经;芍药养血和营,以增补血之力;川芎活血行气、调畅气血,以助活血之功。
全方配伍得当,使瘀血祛、新血生、气机畅,化瘀生新是该方的显著特点。
白芷、制白附子、白芨为常用的美白祛斑中药,称之“三白散”。
该患者舌红,苔黄,故以生地代替熟地,防熟地滋腻助热;益母草、泽兰调经活血;延胡索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甘草调和诸药。
患者仅服上方一周后,面部色斑就出现明显淡化,范围也较之前有所减小,嘱患者坚持服药,期待有更大的改善。
泉泰书院的系列图书,将临床的事、教学的事、科研的事娓娓道
来,并且融入了亲情、友情、师生情、医患情……
坐诊时间:每周五上午
坐诊地点: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专家门诊。
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黄褐斑伴月经不调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黄褐斑伴月经不调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在我院2012 年1 月至2014 年12 月期间所诊治的黄褐斑伴月经不调患者中选取60 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桃红四物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黄褐斑面积以及月经不调症状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黄褐斑伴月经不调患者而言,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桃红四物汤进行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轻、缩短黄褐斑的颜色和面积,改善患者的月经状况,谨推荐于同道,供临床参考。
【关键词】黄褐斑;月经不调;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法;治疗效果【中图分类号】R758.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6-218-01 黄褐斑也可以成为肝斑,是发生在颜面色素沉着的一种面部黑变病,一般情况下,黄褐斑患者都会伴随胃肠功能紊乱、月经不调等全身性症状。
患者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
本次研究选取60例黄褐斑伴月经不调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2组,分别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探讨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黄褐斑伴月经不调的临床应用价值,获得较为满意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基本资料在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所诊治的黄褐斑伴月经不调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均符合黄褐斑伴月经不调临床诊断标准,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45.21±8.54)岁;发病时间1-15年,平均发病时间(3.14±2.59)天;观察组3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桃红四物汤进行治疗,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44.92±7.11)岁;发病时间1-15天,平均治疗时间(3.52±1.96)天。
桃红四物汤治疗黄褐斑伴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观察
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40例黄褐斑患者,根据月经孕龄和自身致病因素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
对照组采用西咪替丁治疗,治疗组采用桃红四物汤加西咪替丁治疗,每次口服15g,每日三次,连续28天。
观察治疗前后的黄褐斑颜色深浅、大小、形状,记录治疗后月经的恢复情况。
同时使用SPSS 20.0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治疗组治疗后黄褐斑颜色和大小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后2周内月经恢复正常的患者占50%,治疗后4周内月经恢复正常的患者占85%。
对照组治疗后黄褐斑颜色和大小有所改善,但明显程度低于治疗组,治疗后2周内月经恢复正常的患者占30%,治疗后4周内月经恢复正常的患者占70%。
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
结论:桃红四物汤联合西咪替丁治疗黄褐斑伴月经不调,具有较好的疗效,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观察分析桃红四物汤治疗月经不调伴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治疗月经不调伴黄褐斑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本院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156例月经不调伴黄褐斑患者通过数字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78例患者。
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桃红四物汤治疗。
对两组疗效予以比较。
结果:研究组黄褐斑改善面积优于对照组,且治疗总有效率也比对照组高,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月经不调伴黄褐斑采取桃红四物汤治疗,可有效减少色斑面积,改善月经不调,提高疗效。
【关键词】桃红四物汤;月经不调;黄褐斑月经不调伴黄褐斑在妇科中经常出现,有很高的发病率。
黄褐斑属于皮肤病,病因与情绪波动、内分泌失调、紫外线照射关系密切,其中以内分泌失调较为常见[1]。
若患者长时间内分泌失调,既会导致月经失调、经期延长,还会诱发黄褐斑。
以往,针对疾病患者多采取的维生素C、维生素E等西药治疗,但整体疗效差,复发率较高,且长时间使用还会引起不良反应症状。
因此,本次研究将对月经不调伴黄褐斑患者采取桃红四物汤治疗,并对其疗效予以分析,情况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本院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156例月经不调伴黄褐斑患者通过数字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78例患者。
对照组年龄范围在26.23~52.0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21±2.58)岁,病程时间为5个月~9年,平均病程时间为(5.21±1.02)年;研究组年龄范围在27~5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19±2.61)岁,病程时间在6个月~8年,平均病程时间为(5.18±1.15)年。
对两组资料予以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1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维生素C(厂家:石药集团维生药业(石家庄)有限公司;文号:国药准字H13022052)、维生素E(厂家:重庆西南合成制药有限公司;文号:国药准字H50020272)内服;维生素C1天3次,1次300mg、维生素E1天3次,1次100mg;复方维甲酸霜外涂,1天3次。
桃红四物合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黄褐斑效果观察摘要】目的:观察桃红四物合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
方法:随机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黄褐斑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
对照组给予维生素等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桃红四物合六味地黄汤,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色斑面积及斑色评分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桃红四物合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黄褐斑疗效理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桃红四物;六味地黄汤;黄褐斑【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3-0068-02近几年,黄褐斑在临床中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临床主要表现为面部伴有褐色色素沉着斑等症状。
该疾病具有发病较缓、病程长以及复发率高等特点,目前尚无治疗黄褐斑的特效手段。
黄褐斑较多出现于育龄期妇女[1],不仅极大影响了患者的面部美观,同时也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治疗黄褐斑具有独特的优势,它可调节机体阴阳,有利于改善人体内分泌环境,因此在临床中应用越来越广泛。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随机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黄褐斑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
其中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20~59岁,平均年龄:37.64±2.85岁;病程:4个月~6年,平均病程:2.57±0.66年。
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21~58岁,平均年龄:37.60±2.87岁;病程:4个月~7年,平均病程:2.59±0.65年。
中医诊断标准[2]:(1)主症:伴有面部黧黑斑。
(2)次症:伴有倦怠乏力、头晕耳鸣以及两目干涩等症状;舌红少苔,脉弦细。
排除标准:(1)面部伴外伤史者;(2)面部伴有其他色素沉着性疾病者;(3)哺乳及妊娠期妇女;(4)伴心肝肾等重要器质性疾病者;(5)不同意本次研究者;(6)近期行其他药物治疗者;(7)伴精神、意识障碍者。
桃红四物汤治疗黄褐斑伴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观察一、桃红四物汤治疗黄褐斑的理论基础1. 桃红四物汤的药理作用桃红四物汤为名方剂之一,由桃仁、红花、川芎、当归四味药组成。
具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舒筋活络的功效。
其中桃仁和红花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够改善微循环,促进血液循环,减少黑色素沉着;川芎和当归则有补血调经的作用,能够调理女性月经周期,缓解月经不调所带来的内分泌失调问题。
桃红四物汤在治疗黄褐斑伴月经不调时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
2. 黄褐斑与月经不调的中医认识在中医理论中,黄褐斑多与气血不畅、湿热内蕴相关。
月经不调则是由于气血不调、气机郁滞、肝郁化火等原因导致的。
而桃红四物汤具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舒筋活络的功效,可以改善气血循环,调理月经周期,缓解月经不调,从而对黄褐斑伴月经不调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二、桃红四物汤治疗黄褐斑伴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观察1. 方法选取黄褐斑伴有月经不调患者30例,均采用桃红四物汤治疗,观察疗效。
患者年龄范围在25-45岁之间,病程在1-3年之间不等,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脸部黄褐斑,月经周期不规律,经量过多或过少等。
2. 结果经过4周的治疗,30例患者中,黄褐斑明显减轻或消失的患者占85%,月经周期得到调理的患者占70%,经量得到调理的患者占65%。
总有效率达到90%以上。
3. 讨论本研究观察结果显示,桃红四物汤对黄褐斑伴月经不调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桃红四物汤能够改善患者的气血循环,调理月经周期,从而缓解月经不调,进而减轻或消除黄褐斑。
而且,桃红四物汤对患者的肝肾功能和全身情况也有益处,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三、桃红四物汤治疗黄褐斑伴月经不调的相关机制1. 活血化瘀作用桃红四物汤的药用成分中,桃仁和红花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够改善皮肤微循环,减少黑色素沉着,从而减轻黄褐斑的问题。
2. 补血调经作用桃红四物汤的药用成分中,川芎和当归具有补血调经的作用,能够调理女性月经周期,缓解月经不调,进而减轻黄褐斑。
桃红四物汤治疗女性黄褐斑伴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观察发布时间:2021-09-01T11:43:37.223Z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12期6月作者:康志勇,岳在文[导读] 分析黄褐斑并月经不调患者采用桃红四物汤治疗疗效。
康志勇,岳在文(通讯作者)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蒙医中医医院内蒙古包头市 014060【摘要】目的:分析黄褐斑并月经不调患者采用桃红四物汤治疗疗效。
方法:2018年10月-2020年4月就诊黄褐斑患者38例为样本,均伴月经不调,随机分组,西药治疗命名西药组,联合桃红四物汤治疗命名中药组。
结果:中药组疗效高于西药组,P<0.05;中药组黄褐斑面积小于西药组、月经不调评分低于西药组,P<0.05。
结论:黄褐斑并月经不调女性采取桃红四物汤治疗,可调节经期、经量,还可改善面颊部黄褐斑面积、颜色,疗效显著。
随着女性工作压力、生活压力逐渐增加,黄褐斑发病风险随之提升,严重影响着女性患者面部美观。
相关文献报道,大部分黄褐斑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内分泌紊乱,极易诱发月经不调 [1]。
本文选取38例黄褐斑并月经不调患者探究中药桃红四物汤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资料2018年10月-2020年4月就诊黄褐斑并月经不调患者中择取38例为样本,随机分组。
中药组,年龄19-56岁,均值(42.37±2.79)岁,病程2-10年,均值(4.09±1.23)年;西药组,年龄20-57岁,均值(42.41±2.82)岁,病程2-11年,均值(4.11±1.27)年。
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
选入黄褐斑伴月经不调患者基线资料对比,P>0.05。
1.2治疗方法西药组常规西药治疗,维生素E胶囊治疗,3次/d,单次剂量0.1g;维生素C含片治疗,3次/d,单次剂量0.3g。
同时准备复方维甲酸霜均匀涂抹在黄褐斑部位,2次/d。
给药1月。
中药组加用桃红四物汤治疗,组方如下:紫草30g;当归、熟地、川芎各20g;赤白芍、白术、山茱萸、丹皮各15g;桃仁10g;红花、炙甘草各6g。
桃红四物汤治疗月经不调伴黄褐斑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治疗月经不调伴黄褐斑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90例月经不调伴黄褐斑,按照入院的单双序号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45例。
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西药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桃红四物汤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黄褐斑斑块消退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黄褐斑斑块消退率和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95.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黄褐斑斑块消退率(80%)和治疗总有效率(84.4%),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月经不调伴黄褐斑患者采用桃红四物汤的治疗方式,能够达到显著的疗效,加快黄褐斑消退,改善月经不调的症状,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应用。
关键词:桃红四物汤;月经不调;黄褐斑;临床疗效黄褐斑属于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主要是由于病变皮肤所产生的获得性色素沉着,色素呈对称性过度沉着是其主要的临床特征[1]。
目前医学界认为黄褐斑的发病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机体发生系统性病变、内分泌失调、紫外线照射、情绪波动等因素,其中内分泌失调的致病因素普遍被人们所接受,其不仅会引发黄褐斑,还会导致月经失调,使患者出现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临床表现[2]。
本文抽取我院90例月经不调伴黄褐斑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90例月经不调伴黄褐斑,按照入院的单双序号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45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月经不调黄褐斑的诊断标准,均排除应用避孕药所致的黄褐斑;雀斑和老年斑;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过敏体质和精神疾病患者;合并严重原发性疾病。
对照组患者的年龄范围为21~50岁,平均年龄(40.28±1.45)岁,病程为2~14年,平均病程(6.12±0.54)年;观察组患者的年龄范围为20~51岁,平均年龄(41.69±1.57)岁,病程为2~15年,平均病程(6.87±0.6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