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皮火车的记忆短篇美文故事
- 格式:docx
- 大小:21.88 KB
- 文档页数:3
初三作文800字绿皮火车绿皮火车绿皮火车,是许多人的回忆。
它是旧时代的产物,见证了一代人的成长和变迁。
如今,高铁已经取代了绿皮火车,绿皮火车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是它留下的记忆却依然深刻。
我曾经坐过绿皮火车,那是在我小时候,那个时候还没有高铁,绿皮火车是我去外婆家的唯一选择。
我记得那时的绿皮火车车厢宽敞明亮,椅子是绿色的布艺沙发,摆着白色的蚊帐,顶上的吊扇慢慢地摇摆着,让人感到一种舒适的乘坐体验。
在那段漫长的旅途中,我总是能看到那一扇扇老式的车厢门,门上还停留着旧时代的风格。
车厢内外都充满了一种浓厚的怀旧气息,每一次的乘车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还记得那时的车厢里总是充斥着烟雾弥漫的味道,因为那时还没有禁烟的规定。
老年人们总是在车厢内悠闲地抽着烟,而孩子们则在车厢外追逐打闹。
那时的车厢里总是充满了热闹的气息。
绿皮火车的慢,给了我们充裕的时间去欣赏窗外的风景。
记得有一次,我乘坐绿皮火车去外婆家的路上,夜幕降临,车厢里的灯光昏黄柔和,我枕着窗边渐渐沉睡,但是每当车厢经过一个站台的时候,我都会被吵闹的人声吵醒。
那时的车厢里总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声音,有人在聊天,有人在卖水果,有人在唱歌,这一切似乎都组成了绿皮火车的一部分。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铁已经成为了我们出行的首选,而绿皮火车也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我还记得那是我最后一次乘坐绿皮火车的经历,车厢已经颇显陈旧,车厢里充满了沧桑的感觉。
那一次的乘坐似乎让我感受到了绿皮火车即将离我们而去的迹象,我曾经乘坐绿皮火车的记忆也渐渐淡去。
如今,绿皮火车已成为了过去时,但是它留给我们的记忆却永远留在了心底。
它见证了我们的成长和变迁,留下了属于自己的故事。
如今,我们已经远离了绿皮火车,但是它的名字却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
回忆着绿皮火车,或许我们已在高铁的时代中快速穿梭,但是绿皮火车的记忆却永远留在了心底,成为了我们珍贵的回忆。
愿绿皮火车永远留在我们的心底,一直铭记着那段属于旧时代的美好岁月。
【叙事】绿皮火车叙事记事作文500字在我小时候的记忆中,绿皮火车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存在。
那时候,我们家离火车站不远,每当听到火车的声音,我就会迫不及待地跑出去,追着火车跑,然后驻足在火车站,目送绿皮火车飞驰而过。
那个年代,火车是我们出行的主要工具,远离家乡的亲人,只能通过火车来往。
当时的客运火车大都是由绿皮车厢组成,这些绿皮火车成了无数人记忆中的经典。
我记得有一次,爸爸带着我坐绿皮火车去外地参加一个亲戚的婚礼。
那是我第一次坐火车,一上车,我就被车厢里的情景吸引住了。
车厢里面挤满了乘客,有的站着,有的坐在凳子上,空气里弥漫着一股特有的味道,让我感到非常新鲜。
我兴奋地望着窗外飞速而过的景色,不停地和爸爸说着话,完全忘记了晚上要参加的婚礼。
当时,火车票是一张纸质的车票,火车员会准确地叫出每个站名,我就靠着窗子,一边听着火车员的叫站声,一边看着窗外飞速闪过的田野、山川。
那时的火车旅行是一种非常浪漫的体验,我可以通过窗子看到无数陌生的风景,也可以感受到火车行进时的震颤感。
我觉得坐火车像是坐在一个时光机里,穿越着陌生的地方,收集着新鲜的记忆。
还记得有一年的夏天,我和妈妈坐绿皮火车去外地游玩。
妈妈在车站买了一些零食,我们就在车厢里一边吃着零食,一边欣赏着窗外的美景。
那一刻,我觉得幸福就在身边,它就是和妈妈一起坐火车旅行的快乐。
火车经过一座座小镇、一片片稻田,我被窗外的美景深深吸引住了,我觉得这个世界太美了,值得我们去探索和感受。
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化的高铁取代了绿皮火车。
尽管高铁更快、更舒适,但我始终忘不了绿皮火车给我带来的美好回忆。
那些年的火车旅行,充满了探索和冒险的乐趣,也让我学会了欣赏身边的美丽。
就这样,绿皮火车成了我记忆中最珍贵的一幕。
我会永远记得那些跟随绿皮火车的青春岁月,记得那些与火车一起感受到的美丽和幸福。
回忆绿皮火车经历
我小时候经常坐绿皮火车去外婆家。
那时候的火车是旧式的,车厢内部没有空调,只有小窗户透风,夏天坐起来很热。
但是我喜欢坐在窗边,看着风景飞快地倒退,感觉很有趣。
晚上,我喜欢爬上铺,听着轰鸣的声音入睡。
有时候,我还会和铺上的人聊天,交一些新朋友。
但是,火车上的卫生条件不是很好,厕所很脏,垃圾也经常堆积。
还有,早上醒来的时候,身上总是会留下一层火车灰尘,需要赶紧洗个澡。
虽然绿皮火车已经被高铁所代替,但是我对它的回忆永远不会消失。
- 1 -。
绿皮车带着火车跑作文《绿皮车的记忆与追随》在火车的大家族里,绿皮车就像是一位慈祥又有点慢吞吞的长辈。
我对绿皮车有着特殊的感情。
有一次,我要从一个小城市去一个山区旅行,就坐上了绿皮车。
刚走到站台,那绿皮车就映入眼帘,它像个绿色的庞然大物,车身有些许的斑驳,仿佛诉说着它多年来风风雨雨的旅程。
走进车厢,里面是那种老式的硬座。
椅子是绿色的,硬邦邦的,坐上去并没有多舒服,不过这种不舒服却带着一种质朴的气息。
车厢里人还不少,行李架上塞得满满当当的,我的小行李箱费了好大劲儿才勉强挤了进去。
旁边坐着一位大叔,他满脸风霜,身上带着一股淡淡的烟草味,正和对面的人聊天呢。
“这绿皮车啊,坐惯了,别看它慢,可有意思嘞。
”大叔笑着说。
火车缓缓开动了,那车轮撞击铁轨的声音,“哐当哐当”,就像是一首节奏缓慢的歌。
车窗外的景色开始缓缓倒退,刚开始是城市里的高楼大厦,渐渐地就变成了田野。
田野一片绿色,偶尔能看到老农牵着牛在田里走着。
绿皮车的速度不快,所以能让人把窗外的景色看得很仔细。
它就这么不紧不慢地“带着火车跑”,在它看来,旅程并不是为了快速到达终点,而是在途中一点点欣赏风景,领略大地上的百态。
每到一个小站,都会停下,有人下去,也有人上来,大家带着不同的故事在这里交汇又分离。
我就这样晃悠着坐在绿皮车上,感受着它的节奏,就像跟着一个老朋友在慢慢漫步。
它虽然没有高铁的快速与便捷,可是它有着无与伦比的烟火气。
那漫长的旅程在绿皮车的带领下,更像是一场生活的游历,充满了人间的味道。
到最后,我到达了那山区小城,虽然屁股坐得有点疼,但心中满是对绿皮车旅程的美好回忆。
绿皮车就是这样,慢悠悠地,却带着人们在铁路上行进,进行着一场又一场独特的旅行。
《绿皮车——慢节奏的领航者》绿皮车那家伙,在火车的世界里像是个自得其乐的慢郎中。
说起和它的再次邂逅,那也是个挺有趣的事儿。
那年冬天,我回老家过年,不得不选择坐绿皮车。
站在那熟悉的站台上,寒风呼啸,绿皮车在一片冷色调中显得有点破旧却又充满着希望的味道。
绿皮车的回忆
绿皮车的回忆
到阿克苏探望维吾尔族亲戚几次均坐的绿皮火车,这几年出差内地大多是坐飞机和动车,次数多了坐飞机的种种担忧与不适还有兴奋也渐渐淡去,倒是这几次绿皮火车之行心中总有一些抹不去反而逐渐清晰的记忆。
1983年从农村出来,随父亲地质会战乘坐火车来到新疆,那是艰苦岁月年代,人们大多吃着粗粮,吃细粮是有钱人,更不用说喝酒吃肉了。
绿皮车每日哐镗哐镗的爬行着,偶尔歇斯底里的吼叫一声,不知过了几日,车行到兰州还是宝鸡也记不清了,停车上来一个人,手提印有长江大桥字样的包,身穿蓝色中山装,像个当官的,窗边坐定后从包里拿出一瓶二锅头之类的.高粱酒,随后又掏出牛皮纸一样黄褐色纸包着的东西,打开是支烧鸡。
他似乎没有看见周围饥饿的眼睛,一边撕啃着鸡一边滋溜着小酒,甚是满意和舒服,我躲在爸爸身后瞪着他,口水流了一嘴。
想象着那是多美的生活,穿着整齐的衣服,提着包,坐着火车,吃着鸡喝着小酒......心中想,等我长大了我也这样。
多年后我工作了,钱不多,倒是每次坐火车总会模仿那个吃鸡喝酒的叔叔,总要买点肉、买瓶酒,上车后也会选择车窗前、翘个二郎腿有滋有味的喝点,多少次我一直都没有喝出那次看见的味道……好像也没看见身边有羡慕的眼睛....
这几次去南疆探亲,同事们也都带点酒肉,聊着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类琐事,我越加想那过去的绿皮火车,它到底是什么样的?(秦天星)。
【记叙文】一次难忘的“绿皮火车”之旅一次难忘的旅途作文800字绿皮火车,是中国人熟悉的交通工具之一,它虽然已经慢慢退出了我们的生活,但是在很多人的记忆中,绿皮火车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我也有幸能够经历过一次难忘的“绿皮火车”之旅,这次旅程使我对绿皮火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那是一个初春的早晨,我和家人一起踏上了前往乡村的绿皮火车。
站台上人来人往,车厢内的空气弥漫着淡淡的煤气味道,车厢里也挤满了前往乡村探亲的乘客。
我们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开始了这次难忘的旅程。
火车缓缓驶出车站,车厢里一片嘈杂,孩子们兴奋地向窗外张望着,而老人们则坐在座位上悠闲地聊着家常。
我靠着窗户,看着窗外飞驰而过的田野、村庄,仿佛一幅美丽的画卷展开在我的眼前。
这种悠闲的旅行方式让我感到格外放松和愉悦。
旅途中,火车不时会停靠在偏僻的小站,车窗外是茂密的林木和迷人的山川。
这些风景虽然平凡,却充满了禅意和田园风光,让我有了一种放慢脚步、品味生活的感觉。
在这样的旅程中,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和生活的宁静。
不过,这次旅程并不尽如人意。
由于火车的老化,行驶速度并不快,而且车厢内的设施也相对简陋。
在长时间的行驶中,火车不时会出现晃动和不稳定的情况,给我们的乘车体验蒙上了一些阴影。
但这一切都无法掩盖旅途的美好,让我对绿皮火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行程后,火车终于抵达了我们的目的地。
下了火车,我感到一种莫名的亲切感和温馨感,仿佛回到了童年的乡村时光。
这次难忘的绿皮火车之旅,不仅让我领略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也让我对中国的铁路交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回想起这次旅程,我深深感受到了绿皮火车所承载的文化和记忆。
它或许已经逐渐退出了我们的生活,但在很多人的记忆中,它留下了一段段难忘的回忆。
希望未来的铁路交通能够更加舒适、便捷,让更多的人能够体验到旅行的快乐和愉悦。
【这里结束,如需继续请告诉我】。
绿皮火车的散文(精选8篇)绿皮火车的散文篇1每次出行总爱选择绿皮火车,还记得第一次坐绿皮火车,是大学第一次返家,带着欣喜和憧憬,以为绿皮车是电视里的宣传片放的那样,宽敞舒适,人人脸上挂着微笑。
可现实经历却大有不同。
依稀记得买的是清晨六点半到票,但是凌晨三点半就到了,遇上了个工作人员,好心帮我换票,换到了六点半,让我少消磨了三个小时。
带着满心的感激和紧张第一次上了火车,绿皮火车。
上了火车才发现,原来工作人员给我弄了张无座票,也不是很明白,只知道自己没有座位,四个半的路程,背着书包,拉着箱子,站在没人的空处,宣传片的绿皮车不复出现,有的是嘈杂的吵闹和一个个面带冷峻的面孔。
火车的过道时常可以看见那些席地而躺的人,一个又一个大大小小的包裹,堆积着,汗味,脚臭味泡面味令人窒息。
有个好心的大姐,看身边的座位空了,就让我坐下来,得了一段时间的放松,很是感激。
那四个小时算是我人生最艰难的四个小时,说起来都觉得很难熬,如今回想也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度过的,回头想想,都是经历,都是人生宝贵的财富。
那次之后扬言说自己之后再也不坐绿皮车,话音未落,买了张十九小时的火车票,在绿皮车上硬座了十九小时,一路颠簸,胃胀气,连着车厢里的种种不适,孩子的哭闹,大人的喧哗,也不知道是如何熬过来的,从前一天下午到第二天上午,到了目的地,我在心里狠狠的发誓,下次再也不坐绿皮车。
人总是如此,爱发誓,爱毁约,一次破例,便没有了尽头,放假期间,想去大西北看看,一气之下买了张二十五小时的绿皮车,买的时候心里有点慌,毕竟从来没有在火车上待一天过,这又是一个新的超越。
去往西北的火车没有南方的挤,但不变的依旧是嘈杂和混乱,过道里仍旧有人躺着,大家都使出浑身解数尽量让自己舒服,不变的泡面的味道夹杂着脚臭味和汗味。
好在越西北,车里的人越少,就可以在双人的座位上稍稍舒展一点,空调车,人多的时候温度刚刚好,但是到了半夜,人声销迹,只剩下一辆火车在苍茫是大地往前奔,车外寂静,车内也只是几声此起彼伏的呼噜声,空调风越发的冷了。
绿皮火车作文《绿皮火车》篇一绿皮火车,那可是充满故事的存在。
我第一次坐绿皮火车,那场面,真叫一个“热闹”。
站台上人来人往,大家都带着大包小包,像是要把家都搬上火车似的。
我呢,就拖着个小行李箱,在人群里挤来挤去,心里直犯嘀咕:“这绿皮火车到底有啥魅力,这么多人坐呢?”好不容易上了车,车厢里的味道可真是一言难尽。
混杂着各种食物的香气,有泡面味、火腿肠味,还有那种说不出来的有点潮乎乎的味道。
座位也不是很舒服,硬邦邦的,感觉像是坐在木板上。
但是周围的人可热情了,我刚坐下,旁边的大叔就跟我搭话:“小伙子,上哪儿去呀?”我回答了目的地后,他就开始跟我唠起了他的故事。
他说他年轻的时候就经常坐这绿皮火车,去各个地方打工,这火车就像是他的老朋友,承载着他的青春和梦想。
火车缓缓开动了,那“哐当哐当”的声音就像是火车的心跳。
窗外的景色慢慢地往后退,我看着那些田野、村庄和偶尔出现的小河,感觉像是在看一幅流动的画卷。
有时候火车会经过一些小站,站台上可能只有一两个人在等车,那种宁静和火车里的热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时候我就在想,绿皮火车也许就是一个小小的社会缩影吧。
这里有形形色色的人,有外出打工的、有去探亲的、有像我这样出去旅游的。
大家都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分享着自己的生活。
也许它没有高铁那么快,没有飞机那么舒适,但是它有一种独特的韵味。
它慢悠悠的速度,就像是在故意给你时间,让你去感受旅途中的每一个细节。
可是啊,这绿皮火车也有让人头疼的地方。
比如说,它经常晚点。
有一次我坐绿皮火车去参加一个朋友的聚会,结果火车晚点了两个多小时。
我在火车上那叫一个着急啊,心里想:“这绿皮火车啊,你可真是不靠谱。
”但是当我下了火车,看到朋友来接我,回想起火车上那些有趣的人和事,又觉得这晚点好像也没那么糟糕了。
在绿皮火车上,我还遇到过一对小情侣。
他们就坐在我对面,一路上都在卿卿我我。
女孩靠在男孩的肩膀上,男孩时不时地给女孩喂一口吃的。
我看着他们,心里有点羡慕,又有点觉得肉麻。
绿皮火车作文绿皮火车,是我童年时代最美好的记忆。
每当我提起绿皮火车,脑海中便浮现出那一列列缓缓行驶的火车车厢,车厢上方是那熟悉的绿色,车厢内部则是一片温馨和快乐。
绿皮火车,见证了我成长的点点滴滴,也承载了我对美好回忆的深深眷恋。
小时候,我和家人乘坐绿皮火车去外地探亲访友。
那时的火车站还没有高铁的喧嚣,取而代之的是绿皮火车发出的悠长鸣笛声。
我们一家人站在站台上,等待着火车的到来,那种期待和激动的心情,至今仍历历在目。
踏上绿皮火车,我总是迫不及待地向窗外张望,观赏着飞驰而过的田野、山川,感受着风吹拂脸颊的清凉。
绿皮火车的行驶速度虽然不快,但却给了我充裕的时间去欣赏沿途的风景,去感受旅途的愉悦。
绿皮火车,也是我和同学们一起去郊游的交通工具。
记得那时,我们总是提前计划好,一起搭乘绿皮火车去郊外游玩。
在火车上,我们唱歌、说笑、玩耍,尽情享受着旅途的快乐。
而绿皮火车的叮叮当当的声音,更是成为了我们友谊的见证。
在绿皮火车上,我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除了作为交通工具,绿皮火车还承载了许多人的梦想和追求。
在那些年,绿皮火车是人们出行的首选,也是许多人追求美好生活的开始。
许多人乘坐绿皮火车去外地打工,去追寻自己的梦想。
在绿皮火车上,他们或许经历了孤独和辛苦,但也收获了成长和坚强。
绿皮火车见证了他们的奋斗历程,也承载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如今,绿皮火车已经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线,被更加快捷、舒适的高铁所取代。
然而,对我而言,绿皮火车依然是最美好的交通工具。
它承载了我童年的快乐,见证了我成长的点点滴滴,也是我对美好回忆的深深眷恋。
绿皮火车,永远留存在我的心中,成为我心中最美的记忆。
我家住在铁路边上,火车的汽笛“呜呜”声每天不绝于耳,各式各样的火车每天都从我家门口经过。
唯有绿皮火车渐渐消失,因为它不但速度慢,空间小,而且不适合长途旅行。
我曾坐过一次绿皮火车,那次经历让我很难忘。
七岁那年,我和妈妈去上海玩,正好赶上春运,我们好不容易挤上火车,却发现车上不但挤满了人,而且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说不出来的味道,挑战着我的嗅觉神经。
这时,列车员还要推着巨大的手推车叫卖商品,把过道上的人都往两边挤,使原本拥挤的车厢更加拥挤了。
一时间,列车员的叫卖声与旅客的砍价声,凑成了一曲令人厌恶的“交响乐”,直往我耳朵里钻。
更糟糕的是吃不上热饭,而且还要坐12小时,令我疲惫不堪。
我以后再也不想坐绿皮火车了。
今年过年,我又和妈妈去上海玩,妈妈说这次我们坐的不是绿皮火车,而是高铁。
听别人说高铁列车非常快,我这次终于可以体验一回了,爽啊!我和妈妈一大早就来到高铁站。
“哇!好漂亮!”美丽的广场,明亮的侯车室,如果不是看到站名,我还以为到了机场呢。
很快,我们验票上了站台,终于可以一睹高铁列车的风采了,流线型的车头像鲸鱼的头,让列车跑得特别快。
妈妈说高铁有好几个型号。
现在最先进的是“复兴号”列车,它的时速可以达到350公里,原本12小时的路程现在只要四个多小时,是绿皮火车永远也达不到的。
进入车厢,我惊呆了!车厢又干净又明亮,布置一新的座位,整
洁的环境,是绿皮火车永远也比不上的。
那绿皮火车将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深处。
绿皮火车的记忆短篇美文故事
导语:绿皮火车,满载着一代人的记忆,那种记忆是褪不去的拥挤之忆,看看作者的绿皮火车的故事。
绿皮火车,褪不去的拥挤之忆
只有在到达终点之时,人们才能更好地享受走过的道路的乐趣。
罗曼罗兰
我在妈妈肚子里的那一年,就随她坐着绿皮火车翻山越岭。
千里迢迢从工作地赶往爸爸的家乡,她只为在更多亲人的陪伴下,生下一个我来。
好在我很乖,在外人为妈妈的大肚皮有所担心时,我只是安静地发呆,睡觉,或是啃着指头想:这是要去哪里?并对人生中的第一场旅途充满了期待。
也许从那时起,火车车厢特有的类似铁锈的味道,就埋进了我的嗅觉中,一直被我熟悉地感受,从未感觉不适或是陌生。
又或许正是这道记忆,使我对绿皮火车的拥挤并没有那么发怵和害怕,总能镇静自若地面对它。
幼时的一个夏天,爸妈带着我和妹妹乘火车回老家。
我们被如浪的人群从侯车厅的门口裹挟到了站台上。
每个车厢的门前都挤满了人群,窗口也不断有人往里翻爬。
爸爸带着我们跑到一个半开的窗口下站定,麻利地把妹妹从窗口
塞进车厢,又把我也递了进去,并嘱咐我俩占好座位。
随即,便同妈妈转身朝拥堵的车门快速走去。
妹妹不知是害怕这种上车方式,还是以为会被抛弃在车里,一直大声地哭喊个不停。
我一边对她说:别怕,爸妈一会儿就上来了。
一边焦急地盯着车厢入口处的人群。
过道川流不息的人群中,闪现出爸妈的身影,终于阻止了我脑子里不断冒出的想法如果火车开了,爸妈没上来,我和妹妹该怎么办?而开心地笑了起来。
这次经历,因为父母的护佑,除了一丝恐慌外,并没有使我感到真正的拥挤。
然而多年以后的那次上车经历,却在声嘶力竭中让我充分感受到什么是拥挤,什么是恐惧。
那一年的国庆假期,我和同学一行五人,去一位衡阳同学的家中玩耍。
返校的那趟火车,人是异常的拥挤,不仅车上塞满了人,车下还有一堆的人等着上车。
我们几个弱小的女生,都在怀疑能否挤上,但第二天要上课的现实,迫使我们无论如何都要坐上这趟车。
车门打开的那一刻,人群中突然涌出的一股力把我们忽地往前推了一把。
我被人群夹送到门前,刚准备稳住一只脚往上迈,手还没抓住扶手,就被右手边的人一挤,身子偏离了车门。
后面的人趁机涌上,我不知怎的就到了最外缘。
那一刻我着急起来,害怕上不了车,又拼了命地往门前挤。
可是重量过轻,我就像一片轻巧的树叶,在波浪上荡来荡去,总
也控制不住身体。
情急之下,看见前面一个踏在悬梯上的壮汉,赶紧抓住他腰间的皮带。
发觉异样的他,回头往下看了一眼,顾不上理会我,大吼了一句什么,仍扭着屁股拼命往车上迈。
我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借着他的力,一边往里挤,一边用另一只手死命抓住门边的把手,把自己插了进去。
就在挤进窄窄车门的那一刹那,一股向前的推力直接把我送进了车厢里。
我喘着气,站定下来。
发现其他几位同学似乎也是经历了一场浩劫,正头发散乱、惊惶未定地挤在人堆中。
我们互相看见后,忙清点人数,发现还少一个。
转身朝车下一看,那位柔弱的女同学站在人群外,根本无法靠近车门。
而此时,突然响起的汽笛声,让我们都恐慌了起来。
她站在车下乱哄哄的人群中,哭着向我们伸手。
我们被车厢内不断涌进的人群挤得动不了身。
一股悲怆的情绪使我们激动地哭喊着她的名字,央求四周的人,帮我们把她拉上车来。
吊在门边的一个男子,看看哭做一团的我们,终于把手伸向车外。
把手给我!他朝车下大喊一声。
五个女孩儿,泪眼婆娑挤在人堆中的那一刻,被这列绿皮火车,永久地定格了下来。
作者:又耳
公众号:又耳夜读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