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 化学反应速率、方向、限度与化学平衡复习
- 格式:ppt
- 大小:183.00 KB
- 文档页数:18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考试大纲要求】1.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理解化学平衡的涵义。
掌握化学平衡与反应速率之间的内在联系.2.理解勒沙特列原理的涵义.掌握浓度、温度、压强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3.能够通过对图形、图表的观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对这些感性知识进行初步加工和记忆。
【知识规律总结】化学反应速率概念:用单位时间里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1.表示方法:v=△c/△t2.单位:mol/(L·s);mol/(L·min);mol/L·H。
3.相互关系:4NH3+5O24NO+6H2O(g)v(NH3)∶v(O2)∶v(NO)∶v(H2O)=4∶5∶4∶6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1.内因:反应物本身的性质(如:硫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燃烧的速率明显不同).2.外内:(1)浓度:浓度越大,分子之间距离越短,分子之间碰撞机会增大,发生化学反应的几率加大,化学反应速率就快;因此,化学反应速率与浓度有密切的关系,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正反应速率加快。
(2)温度: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正逆反应速率都加快)。
(3)压强:对于有气体参与的化学反应,通过改变容器体积而使压强变化的情况:PV=nRT, P=CRT.压强增大,浓度增大(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都增大,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相反,亦然).(4)催化剂: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对于可逆的反应使用催化剂可以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
化学平衡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在成分的含量保持不变的状态叫做化学平衡.1.“等”—-处于密闭体系的可逆反应,化学平衡状态建立的条件是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即v(正)=v(逆)≠0。
这是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重要标志。
2.“定”——当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一旦达平衡(可逆反应进行到最大的程度)状态时,在平衡体系的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的含量(即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体积分数等)保持一定而不变(即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这是判断体系是否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重要依据。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一、化学反应的速率1.定义:化学反应速率用单位时间里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表示方法:υ=△c/△t,单位:mol/(L·s);mol/(L·min)。
2.对于任意一个化学反应,各物质同向速率之比等于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例:4NH3+5O24NO+6H2O(g)υ(NH3)∶υ(O2)∶υ(NO)∶υ(H2O)=4∶5∶4∶6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1.内因:(如:钠与水反应和钾与水反应速率明显不同)。
2.外内:其他条件不变(1)浓度的影响:增大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可以速率,反之,减小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可以速率。
注意:①对固体,反应速率与其表面积大小有关,一般认为其浓度为一常数,它的量的多少对速率无影响。
纯液体浓度也可看成是一常数;②对可逆反应而言,在增大反应物浓度的瞬间,v正增大,v逆不变。
(2)温度的影响:(不管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可以反应速率;降低温度可以反应速率。
注意:①一般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增大为原来的2~4倍。
②对可逆反应而言,升高温度可使正、逆反应速率同时增大,但吸热方向速率增大的倍数更大。
(温度对吸热方向速率的速率影响更大)(3)压强的影响: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增大压强可以反应速率;减小压强,可以减小化学反应速率。
注意:①对可逆反应而言,增大压强可同时增大正逆反应速率,但气体体积缩小方向的速率增大的倍数更大。
(压强对气体体积缩小方向的速率的影响更大)②只有引起浓度改变的压强改变才能引起反应速率的改变。
(4)催化剂的影响:使用合适催化剂能地影响正逆反应速率。
(不会导致化学平衡的移动。
)(5)其他因素:表面积、溶剂、激光、射线、超声波、紫外线等。
典型例题【例1】设C+CO22CO;△H>0;反应速率为V1,N2+3H22NH3;△H<0,反应速率为V2,当温度升高时,V1和V2的变化情况为()A.同时增大B.同时减小C.V1增大,V2减小D.V1减小,V2增大【例2】(08广东卷)对于反应2SO2(g)+O2(g)2SO3(g),能增大正反应速率的措施是()A.通入大量O2B.增大容器容积C.移去部分SO3D.降低体系温度【例3】把镁带投入盛有盐酸的敞口容器里,在下列因素中:①盐酸的浓度,②镁带的表面积,③溶液的温度,④氯离子的浓度。
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限度(复习课)教案第一章:化学反应速率1.1 学习目标(1) 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2) 掌握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2 教学内容(1) 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2)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浓度、温度、催化剂、固体表面积等。
1.3 教学活动(1) 通过实例讲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2) 通过实验和动画演示,观察并分析不同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第二章:反应速率与反应限度2.1 学习目标(1) 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
(2) 掌握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及应用。
2.2 教学内容(1) 化学平衡的概念。
(2) 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及应用。
2.3 教学活动(1) 通过实例讲解化学平衡的概念。
(2) 通过实验和动画演示,观察并分析化学平衡的移动原理。
第三章: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3.1 学习目标(1) 掌握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 掌握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3.2 教学内容(1) 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 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3.3 教学活动(1) 通过实验和动画演示,观察并分析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 通过实验和动画演示,观察并分析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第四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限度综合应用4.1 学习目标(1) 能够运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限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能够分析并设计实验,探究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限度的关系。
4.2 教学内容(1) 运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限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分析并设计实验,探究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限度的关系。
4.3 教学活动(1) 通过实例讲解如何运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限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学生分组讨论并设计实验,探究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限度的关系。
第五章:反应速率与反应动力学5.1 学习目标(1) 理解反应动力学的概念。
(2) 掌握零级反应、一级反应和二级反应的特点及应用。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一、化学反应速率说明:增大浓度、增大压强或升高温度,无论是正反应速率还是逆反应速率,都增大;相反,都减小。
压强的改变是通过改变反应体系的浓度起作用的,如:①缩小或增大反应体系的容积;②保持容积不变时向反应体系中加入反应物或减少反应物等。
但:若保持体系容积不变,向反应体系加入惰性气体时化学反应速率不变。
催化剂: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对于可逆反应使用催化剂可以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
二、化学平衡勒夏特列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平衡就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掌握其适用范围:不仅适用于化学平衡,还适用于溶解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等,只要与平衡有关的事实均可用该原理解释。
应特别注意:⑴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是通过改变浓度实现的。
若压强改变但体系浓度不变,则平衡不移动。
如:在容积和温度均不变情况下,向反应体系中加入惰性气体,虽然此时压强改变了,但,反应体系浓度未变,所以,平衡不移动。
⑵在有些可逆反应里,反应前后气态物质的总体积没有变化,如在这种情况下,增大或减小压强都不能使化学平衡移动。
⑶改变压强对固态物质或液态物质的体积几乎无影响。
因此平衡混合物都是固体或液体时,改变压强不能使化学平衡移动。
⑷虽然催化剂不使化学平衡移动,但使用催化剂可影响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
1、下面是条件改变时,化学反应速率的变化与新平衡建立的过程中几种典型曲线:如: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反应物浓度,其图像变化为:增大反应物浓度增大生成物浓度减少反应物浓度减少生成物浓度特例: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H2(气)+I2(气) 2HI(气),加压与减压其图像分别为:2、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包括:求平衡时各组分含量,平衡浓度、起始浓度、反应物转化率、混合气体的密度或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某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等。
解这类试题时要用到下列方法或规律:(1)化学平衡计算的基本方法是“始”、“变”、“平”三段分析法。
化学反响速率与化学均衡专题复习一、考纲剖析1.考纲原文(1)认识化学反响速率的看法及反响速率的表示方法。
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响速率的影响。
(2)认识化学反响的可逆性。
理解化学均衡的含义及其与反响速率之间的联系。
(3)理解勒夏特列原理的含义。
理解浓度、温度、压强等条件对化学均衡挪动的影响。
(4)以合成氨工业生产为例,用化学反响速率和化学均衡的看法理解工业生产的条件。
2.考情剖析化学反响速率和化学均衡是最近几年来高考化学反响理论模块的重点内容之一,主要波及反响方向、反响速率快慢以及反响程度等方面的判断。
剖析最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有以下几方面的特色:选择题一般会从均衡状态和均衡挪动、物质转变率和浓度变化、均衡系统密度和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等方面考察,也常联合图像考察依据图像获得数据剖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而新课标中的化学均衡常数和化学反响方向的判断这些内容正成为本专题高考命题的新热门。
3.复习指导( 1)正确认识、掌握有关看法,学会从看法有关的定义出发思虑、剖析问题。
如气体压强对均衡挪动的影响,一定经过浓度的变化来剖析、思虑,即只有浓度变化时,压强变化才对均衡挪动有效。
(2)要正确理解图表所表示的含义,也能经过图表获得重点信息,并用于剖析与解决问题。
同时,要会用文字、图表等方式进行清楚、正确地表述。
(3)要擅长概括、整理影响物质变化的重点变量,并能运用这些变量找出其变化规律,而后再用图、表或文字的方式将这些规律进行正确表达。
(4)学会一些惯例的方法,对反响系统进行剖析、判断,如典型的三步计算剖析法、等效均衡剖析法、均衡常数计算法等,这些都是解决化学反响速率与化学均衡有关问题的重要方法。
CO/ mol CO2/ mol H2/ mol CH4/ mol H2O/ mol 0 min 4 3 40 0 030 min 2 2 a 3 —70 min 1 b c d 6二、考点例析【例题 1】煤制整天然气是煤气化的一种重要方法。
统编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六章第二节《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优质课教案【教材分析】本节讲述了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
本课以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为载体,以探究、实验设计为核心,训练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的思维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包括化学反应的速率、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三部分内容。
教材以文字介绍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导入,正文部分以文字叙述为主,辅以图片。
另外教材还提供了“资料卡片、方法导引、科学史话”,以丰富拓展教学内容。
教材设置“思考与讨论”相关栏目,引导学生探究实践。
【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知道浓度、温度、催化剂等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初步了解如何调控化学反应的快慢;2.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认识化学反应的进行是有一定限度的,化学平衡是相对的。
了解化学平衡的标志及平衡移动;3.通过“反应温度和反应物浓度这两个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等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设计半定量实验方案的能力,以及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核心素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与解决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实际问题。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能认识物质是运动和变化的,知道化学变化需要一定的条件,并遵循一定规律;认识化学变化有一定限度、速率,是可以调控的。
能多角度、动态地分析化学变化,运用化学反应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具有证据意识,能基于证据对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的因素提出可能的假设,通过分析推理加以证实或证伪。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运用化学实验、调查等方法进行实验探究;勤于实践,善于合作,敢于质疑,勇于创新。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具有安全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具有探索未知、崇尚真理的意识;具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从自身做起,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不同的化学反应其速率不同,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其表达方式;了解控制化学反应速率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意义;(2)认识可逆反应、化学反应限度的含义;了解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
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化学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2.了解催化剂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3.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4.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
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够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的计算。
5.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
6.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平衡理论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是高考中的必考考点,而化学平衡又是三大平衡体系(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沉淀溶解平衡)之首,在高考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这类题目难度较大,具有良好的区分度,选拔功能强。
知识点一、物质状态和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1.对于有固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而言,由于在一定条件下,固体的浓度是固定的,所以固体物质在化学反应中浓度不改变,因此在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时,不能用固体物质。
但因为固体物质的反应是在其表面进行的,故与其表面积有关,当固体颗粒变小时,会增大表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2.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而言,改变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产生影响的根本原因是引起浓度改变所致。
所以,在讨论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时,应区分引起压强改变的原因,这种改变对反应体系的浓度产生何种影响,由此判断出对反应速率产生何种影响。
对于气体反应体系,有以下几种情况:(1)恒温时:高中化学复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知识点解析与练习题含答案增加压强体积缩小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
(2)恒容时:①充入气体反应物浓度增大总压增大速率加快②充入“惰气”总压增大,但各分压不变,即各物质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
(3)恒压时:充入:“惰气”体积增大各反应物浓度减少反应速率减慢。
知识点二、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活化分子浓度影响因素分子总数活化分子百分数活化分子总数(单位体积活化分子数)增大浓度增加不变增加增加增大压强不变不变不变增加升高温度不变增加增加增加正催化剂不变增加增加增加知识点三、化学反应速率的图象图象也是一种表达事物的语言符号,化学反应速率图象是将化学反应速率变化的状况在直角坐标系中以图的形式表达的结果,是化学反应速率变化规律的反映。
第二节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复习课◆本章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和作用(1)本章内容分为两个部分——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都属于化学反应原理范畴,是化学学科最重要的原理性知识之一,也是深入认识和理解化学反应特点和进程的入门性知识。
同时,本章内容又在社会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对人类文明进步和现代化发展有重大价值,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因此,化学能对人类的重要性和化学反应速率、限度及其条件控制对化学反应的重要性,决定了本章学习的重要性。
初中化学从燃料的角度初步学习了“化学与能源”的一些知识,在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中,将从科学概念的层面和定量的角度比较系统、深入地学习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原理。
本章内容既是对初中化学相关内容的提升与拓展,又是为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的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
学生通过学习化学能与热能、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及其应用,对化学在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与开发新能源中的作用与贡献有初步的认识;通过引入新型化学电池开发与利用的知识,学生将对化学的实用性和创造性有更多的体会;通过对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的学习与讨论,学生将对化学反应的条件有更深的认识。
这些都会增进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体会化学学习的价值。
(2)内容的选择与呈现新课程标准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及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的内容在初中化学、高中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中均有安排,既有学习的阶段性,又有必修、选修的层次性,在具体内容上前后还有交叉和重叠,学生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呈现一种螺旋式上升的状态。
根据新课程标准,关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在此只点出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其主要原因,并笼统地将化学反应中吸收或放出能量归结为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高低,不予深究。
关于化学能与热能、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侧重讨论化学能向热能或电能的转化,以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化学电池,主要考虑其应用的广泛性和学习的阶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