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等奖课件】全国青年教师说课大赛-高中化学:化学反应的方向)
- 格式:ppt
- 大小:2.25 MB
- 文档页数:10
化学反应的方向(若有雷同,纯属巧合)一、说教材(一)、教材地位: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二章第4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对深刻理解化学反应起着重要作用(二)、内容分析:(1)、学生熟悉的放热反应,介绍-焓判据(2)、生活事例引出-熵判据(封闭系统,一切自发反应的都向熵增大的方向进行(3)、以事例说明对于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断要综合考虑焓判据、熵判据(4)简单介绍自由能结论性的内容通过对教材内容以及结合教学目标,我确定一下三维目标(三)、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生活中常见的自发反应根据火柴的有序排列到无序,掌握熵的物理意义学会用焓判据、熵判据判断简单化学反应方向,以及对了解自由能过程与方法通过将物理学习的熵引入到化学作为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断,学会运用其他学科的知识进行类比,处理化学中常见的问题,并且学会总结,归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焓判据、熵判据的判断反应的局限,培养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大胆怀疑,推测,提出自己对问题新的看法(四)、1、教学重点熵的物理意义焓判据和焓判据与化学反应方向的关系2、教学难点熵判据的物理意义二、说教法(一)、教学方法谈话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三、说学法将物理学中的熵引入到化学中,学会总结,归纳,类比处理一般问题的思想方法四、说教学程序新课引入提问:“这些反应为什么可以自发的进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教学过程水自发的由高处往低处流、通电导线中电流由高势能流向低势能认识到一切自发过程的共同点是,体系趋向于从高能状态转变为低能状态类比化学中的放热反应,常常容易反应焓判据可以作为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回顾物理学中学习的熵物理性质拓宽学生思维举例“布朗运动(分子扩散)、气体的混合认识到这些自发过程的有倾向于最大混乱度的倾向提问“衡量粒子的多少我们用物理量n,衡量气体体积的大小用物理量V,那么衡量一个体系混乱度,我们同样用物理学中的物理量S”认识到物理、化学处理问题的一般手段,同时让学生明白熵判据也可以作为自反反应方向的一种判据举例“常温下石灰石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的反应,常温下钠与氧气燃烧反应的生成过氧化钠”认识用熵判据和焓判据之间存在的矛盾介绍综合考虑两种判据的例外一种判据-自由能拖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让学生能够从思想方法论上思考问题五、板书设计一、焓判据()放热反应过程中体系能量降低,具有自发反应的倾向二、熵判据()体系有自发地向混乱度增加(即熵增)的方向转变的倾向。
第四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1课时一、教材分析在学生学习了化学反应及能量变化、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限度之后,教材安排了难度较大的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的内容。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降低难度,仅限于达到知道、了解的层次即可。
因此教材力图从日常生活中所见所闻以及常见的化学反应出发,让学生了解放热反应的自发性和某些吸热过程也能自发发生的合理性,从而体会能量最低原理在化学过程中的存在。
引出“熵”的概念,但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
对于孤立体系的自发过程是熵增大的过程这条重要的原理,为了加深学生对化学反应进行方向的认识,仍旧利用日常生活中见闻诱导学生得出:根据反应的焓变和熵变的大小,只能判断反应自发进行的可能性,不能决定反应是否一定发生或反应速率的大小。
事物的发展、变化常常受多种因素的制约,通过上述介绍,力图使学生学会全面分析问题。
二、教学设计思路教学中对于化学反应进行方向的问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在他们的热烈交流中,逐渐得出化学反应总是向着使体系能量降低的方向进行。
对熵的教学,只停留在混乱度这个层面上,混乱度增大能使体系能量降低。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要营造一个能让学生展现自我的氛围,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要多向互动,充分交流,为学生主动构建、发展自己的知识体系提供帮助,达到能利用焓变和熵变说明化学反应的方向。
通过实例说明两种判断都不是绝对的,最后整理二者的复合判据才是自以反应的判断标准。
三、教案四、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感触最大的是应该和同行多做交流。
这节课不能说的过与详细,只是泛泛的了解,在授课时要做到了使学生解了相关内容,但不会有太多疑问。
枯燥难懂的内容,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等,都是要向同行多做学习才行。
本节课的内容有难度但要求低,所以很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但在教学中有些问题要反思整理。
按照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及新课标的要求,大部分内容都是由学生自行阅读讨论后总结归纳的,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得很好,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积极性很高。